《夜宿山寺》教学片段及评析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学实录及评析

《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学实录及评析

《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学实录及评析
【夜宿山寺】
大雪压青山,白雪皑皑。

银鞍照红日,花花草草。

西窗幽梦,夜空左右。

月色笼江山,山寺落花飞。

教学实录
1. 提出诗词背景:本首中的“山寺”指的是僧侣在僧团里的宿舍,用来
睡觉休息。

2. 呈现诗词情境:在深夜的寺院里,大雪压压地覆盖着青山,美丽的
白雪映照着冉冉的红日,激起一片细腻的花草;西窗黑暗而深邃,月
色包围了江山,花朵被风吹落飞舞到落花池中,笼罩着最深处。

3. 引导诗句意象:要让学生们通过大雪、红日、西窗、月色四个意象,识记诗中的这四个关键词,去感受空静的夜宿山寺的景象。

评析
此首诗的意境小巧精致,把山寺的景象用简洁的四句就表达出来了。

描绘的是一个深夜,雪落纷纷,日渐沉默,月升究极,笼罩在落花池
里的湖畔山寺,产生出一种既安静又被神秘笼罩的氛围。

诗人用精细
的画面,传达出独立思考和淡泊从容的态度,把夜色中灵动的意境融
入到这一景象之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夜宿山寺》教学纪实与评析

《夜宿山寺》教学纪实与评析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3《夜宿山寺》教学纪实与评析执教者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王春娇评析者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舒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了解李白诗歌想象、夸张的艺术特点。

3.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一、了解李白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智力游戏,叫做看画面猜古诗,大家想挑战一下吗?(屏幕依次出示课文插图以及诗题《静夜思》《古朗月行》《赠汪伦》。

)师生同背三首古诗。

师:关于这三首诗,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生:它们都是李白写的。

(师板书:李白。

)师:说得好!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生1:我知道他是唐朝人。

生2:我知道有个人特别喜欢他。

师:那个人是谁呢?…………师:是“诗圣”杜甫。

生3:李白是“诗仙”!师:对!作为诗歌史上无人能超越的高峰,李白的诗歌有无限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诗,试着通过诗来了解李白,走近李白。

看看谁能走近这位诗仙。

(板书:走近。

)二、走近李白(一)走近诗题师:要想走近李白可并不容易,我们首先的考验是———谁能读懂李白的诗题。

(师板书:诗题。

屏幕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

)师:你看,老师画线的部分都表示———生:地方。

师:对,那么《望庐山瀑布》就是———生:看庐山瀑布。

师:怎样看?生:远看。

师:好。

《早发白帝城》,谁能给“发”字组个词?生1:白发。

生2:发现。

师:这里的“发”就是“出发”的意思,那《早发白帝城》就是———生: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师:你是有点懂李白的。

同样,《夜宿山寺》的“宿”,可以组什么词?生:住宿。

师:那么《夜宿山寺》就是———生:夜晚住在山寺里。

师:你读懂了李白的这个诗题!看来,遇到不懂的字组组词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

(二)走近诗句师:《夜宿山寺》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下面的考验就是,以这首诗为例,读懂诗句,大家有信心吗?师:想要读懂诗歌,先要读好诗歌。

二年级语文古诗夜宿山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二年级语文古诗夜宿山寺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评课主题:二年级语文古诗夜宿山寺评课内容:1. 本节课是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古诗,诗名为《夜宿山寺》。

2. 诗中描写了夜晚孩子在山寺中的宿舍,描述了清凉的空气、青蛙的叫声以及孩子的思绪等内容。

评课优点:1. 多角度展示古诗内容: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古诗内容,包括语文书本上的课文展示、老师的讲解解析、学生的朗读等,丰富了学生对古诗的认识。

2. 注重学生体验:通过展示清凉的空气、青蛙的叫声等内容,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增强了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3. 唤起学生情感:通过描写孩子的思绪等内容,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

评课缺点:1. 缺乏互动环节:本节课中缺乏对学生的互动环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缺乏主动参与。

缺乏互动环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2. 学生发挥空间不足:本节课中,学生只是进行朗读,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建议改进:1. 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中增加问题探讨、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瓶等多媒体形式来展示古诗中的景物与意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3. 配备课外练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准备一些额外的诗词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后的练习与应用,巩固所学内容。

结语:《夜宿山寺》是一篇优秀的古诗作品,通过评课我们发现了该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希望老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古诗有更加丰富的认识和体验。

第1.1章增加互动环节在评课中提到的第一个建议是增加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通过课堂互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诗的美妙之处。

最新《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12篇)

最新《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12篇)

最新《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12篇)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诗歌教学对我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的想象以及诗人对山、楼之高的感叹赞美之情。

在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

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夸张手法的运用时,做的不是很到位,在教学”恐惊天上人“时,学生质疑:天上没有神仙,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我直接告诉学生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但是显然,孩子们对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并不是很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我去思考。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放慢速度放低要求,以孩童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设计问题;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地备自己,重视课堂的生成,打开陈旧的模式,放开想象的翅膀,让语文课大语文化。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夜宿山寺》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夜晚投宿在山寺中的观感。

此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读后令人赞叹,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全诗四句。

首句点明中心,“百尺”一词极言其高,夸张地突出了寺院里高楼之“高”。

以下三句是形象的描写。

第二句具体写出了寺院楼房的高势:仿佛住在楼上的人一伸手就可以摘取星星似的;三、四句写得就更为奇妙、逼真,诗人好像已经住到了天上和仙人比邻相守一般:我不敢高声谈笑,恐怕打扰了天上的仙人。

寥寥二十字,诗人通过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把一个“高”字写绝了,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山本身就高,楼凭借山势更显其高,从而表达了诗人向往清高仙逸生活的情趣。

《夜宿山寺》课堂实录与点评

《夜宿山寺》课堂实录与点评

崧舟观课:识字、学诗的不隔之境——《夜宿山寺》课堂实录与点评执教:杭师大附属五常小学张君君点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崧舟1识字,释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古诗二首》,这节课我们学的是这一课中的第一首古诗,伸出小手,跟张老师一起写题目。

(师板书“夜宿山寺”,学生书空跟写。

)师;一起读生:(生齐读)夜宿山寺师:昨天布置大家去预习了,生字都认识了吗?生:认识了!师:诗句都读正确了吗?生:读正确了!师:真的吗?生:真的!师:那张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

首先要考的就是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点难读,里面有两个生字呢,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生:夜宿山寺师:读得非常准确。

平翘舌音读得很准。

生:夜宿山寺师:你也读得很正确。

师:看来读音考不倒你们。

那这里的第一个生字“宿”是什么意思呢?(基本没有学生举手)师:不知道不要紧,小朋友们看,(课件出示金文“宿”)古人是这样写“宿”的,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字变成这样的一幅画(课件出示),比一比,你发现了吗?我问你答,宝盖头就是图画里的——(生接)房子,单人旁就是图画里的——(生接)人,“百”就是图画里的——(生接)席子,那么一个人在房间里的席子上睡觉,就说明这里是给他住了。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住。

有一个词就叫——住宿(课件出示,生齐读)师:如果我借别人地方住,那就是——生:借宿。

师:如果我把客人留下来住,那叫——生:留宿。

师:我在野外,吃的是风,就住在野外,叫什么呢?生:野宿。

师:不对,来看这个词,(课件出示——风餐露宿)生齐读:风餐露宿。

师:第一个生字小朋友们已经记住了,那第二个生字“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生:土加寸。

师: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很好。

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生:我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寺庙的寺。

师:那你听说过哪些寺庙啊?生:拜佛的地方。

生:径山上有寺庙。

师:来看看,张老师拍了很多寺庙的照片,(课件出示,寺庙匾额)生:(齐读)灵隐寺生:(齐读)径山万寿禅寺师:我们五常也有一所寺庙很有名,就是——生:(齐读)广福禅寺师:平时大家叫它广福寺。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介绍《夜宿山寺》是中国古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篇抒怀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迷路后,偶然来到山寺,寻求庇护和慰藉的情景。

这首诗深情浓烈,意境深远,可以作为教材用于文学教学。

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也取得了一些收获和改进。

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进行评价。

反思1. 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在教学《夜宿山寺》之前,我没有充分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源。

我只是凭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初步认知和学习需求。

这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依赖讲解和背诵,缺乏与学生互动的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也限制了他们对于诗歌深入理解的能力。

应该采用更多的讨论、演绎、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3. 缺乏评价和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这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评价和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应该及时给予。

改进1. 提前准备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之前,我应该提前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源。

可以搜索相关的诗歌解析和鉴赏资料,以及与学生交流和理解诗歌需要的基础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分组讨论、演绎诗歌情境、进行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

3. 提供评价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评价和肯定。

可以采用课堂小测、课后作业、学生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同时,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讨论,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山寺屹立山巅雄视非凡的气势的诗

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山寺屹立山巅雄视非凡的气势的诗

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非凡的气势的诗原文:《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衍生注释:“危楼”指高楼,这里形容山寺建筑之高。

“百尺”是虚数,极言楼之高。

“星辰”就是天上的星星。

二、赏析: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却将山寺的高峻奇伟描写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山寺的楼有百尺之高,站在楼上,手仿佛能摘到天上的星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高耸入云的山寺之中。

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则充满了奇思妙想,因为楼太高了,高到仿佛离天很近,所以不敢大声说话,怕惊扰了天上的神仙,这种想象十分奇特,又充满了童趣。

三、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他一生渴望入仕,却又历经坎坷,游历四方,其诗歌题材广泛,在饮酒作乐、游山玩水、思乡怀人、愤懑感慨等情境下都有佳作。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爬山,当我们爬到山顶看到那座古老的寺庙时,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李白的《夜宿山寺》。

我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看这寺庙,多高啊,就像李白诗里写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样,站在这儿,感觉离天空好近啊,我都不敢大声说话了,怕真的像诗里说的‘恐惊天上人’呢。

”小伙伴们听了我的话,都静静地站在那儿,仰望着天空,感受着那奇妙的氛围。

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衍生注释:“岱宗”指泰山。

“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这里指山东地区。

“造化”指大自然。

“钟”是聚集的意思。

“阴阳”指山的南北两面。

“决眦”是极力张大眼睛。

二、赏析:这首诗首联以设问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出了初见泰山时的惊叹与赞美,泰山横跨齐鲁大地,一片青色绵延不绝。

《夜宿山寺》课例及评析

《夜宿山寺》课例及评析
字,齐读生字,出示CAI课件,开始开火车练读)g
师:如果是诗中的词,你会读吗?我们一起来挑战难度吧!出示CAI课
件。(生自由试读)
师:(出示了CAI课件)大家看,这里有一座楼,我们一起来玩”登楼夺
旗”的游戏,好吗!(指名读,齐读)(依次点击,师逐层点击,鼓励孩子们
认真读最后,全班齐努力后夺得小旗)
点评: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鼓励孩子勇于
《夜宿山寺》课例及评析
课例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刚才我们一起朗诵的诗是同一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齐):李白。
师:(拍书李白)对,李白!你们知道李白吗?
生:李白是唐代诗人。
生:我会念李白的一首诗。(念诗)
师:真不错!是啊!李白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
人感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写的一首诗(板书:yesushansi)(生读诗
师:这幺美的一首诗,你想怎样背诵下来呢?
生1:我已经会背了?
师:哦?你怎幺会背的呢?
生1:我早就读了很多遍了。今天又读了好多遍。
探究的基础。
师:看见大家这幺有兴致的读这首诗,我也练习过很多次了,现在想表演
一下,你们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
生(笑):愿意。
点评: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尊重学生来自点点滴滴
的真诚。
(出示CAI课件展示关于山寺高且雄伟,昼夜景色变化的flash动画,并
配乐朗诵)
师:你们觉得我读得怎幺样?
星来就破坏了这美丽的夜空啊!你是多幺珍爱这美丽的大自然啊!
师:是啊!这大自然多幺美丽啊!站在与日月星星、蓝天、白云这幺近的
地方,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到星,一抬腿就可以登上月亮,一转身就穿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宿山寺》教学片段及评析]
《夜宿山寺》教学片段及评析
师:(出示挂图)请大家看看图,再读一读古诗,你觉得这座寺庙有什么特点?生:这座寺庙非常的高,《夜宿山寺》教学片段及评析。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寺庙很高的?生:我从“危楼高百尺”看出来的,有一百尺那么高,很高,很高。

师:那这一句怎样读呢?生:危楼──高──百──尺。

生:我从“手可摘星辰”看出来的。

寺庙很高,站在上面都能摘到星星了。

生: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的。

天上的神仙就好像在我们的头上,不能大声说话,不然就吵醒他们了。

师:那该怎样读呢?生:(轻声细语地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我是从图上看出来的。

你看,云朵就在半山腰,星星就在旁边,多高啊!师:你的观察真细致呀!师:那么“危楼”的“危”是什么意思呢?生:是“高”的意思,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夜宿山寺》教学片段及评析》师:我觉得是“危险”,这座寺庙是危房,快倒塌了。

生:不对,要是快倒了,诗人还敢住在上面吗?生:是因为这座寺庙太高了,站在上面往下看,觉得很危险。

……评析:低年级教学古诗要不要理解?当然要。

但这种理解不是架空的文字分析,而是通过诵读感悟,从整体上去理解。

教者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让学生围绕山寺的“高”这一特点,通过观察、想象、朗读来理解、体会,没有过多的分析,更没有逐字解释,但学生的理解是到位的、深刻的,因此在解释“危”的含义时,学生不仅能说出“高”的意思,也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这种险峻之感。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童月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