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1)生产工艺

全氢罩式退火炉是冷轧钢卷以带有少量残余乳化液的状态,未作脱脂便送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在氢气气氛中冷却,然后通过平整机中间库直接送往平整机,再检查等,设备布置空间大,生产周期长,但产品规格和产量变化灵活性强。连续退火线上冷轧带卷在进口段进行脱脂,在连续退火的第一段进行退火,随后采用气体或水等进行冷却,在退火第二段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在线平整,检查等,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但产品规格范围覆盖面不宜太宽,产量不宜太低。

2)总成本

所谓总成本包含工艺设备新建的投资费用再加上生产运行费用。对于全氢罩式退火工艺途径来说,其投资、消耗与维修费用与连续退火线相比都要低,只有人员较多和材料损失比较高。此外,对于连续退火线而言,还应累加冶炼深冲钢种所需的附加费用(用于真空脱气、微合金化等)以及较昂贵的酸洗费用(用于清除热轧卷取温度较高而形成的红色氧化铁皮)。所以,从有关的资料评价估计全氢罩式退火炉的总成本比连续退火机组低。

3)品种性能

品种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常生产的品种有CQ、DQ和DDQ,生产EDDQ、S―EDDQ、HSLA等品种难度很大,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连续退火品种有CQ、DQ、DDQ、EDDQ、S―EDDQ、HSLA、HSS等,生产厚规格(大于2.5mm)产品有困难,规格范围太宽将增加控制难度,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生产。表面洁净度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过建立正确退火制度,加上在热轧、冷轧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板形、新型轧制技术、一定程度的均匀粗糙度、精确的卷取张力等),减少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而连续退火后的钢板表面十分光洁,不会出现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适合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钢板。深冲性方面,对于铝镇静钢而言,一般用全氢罩式退火比用连续退火质量要优,其机械性能均匀,塑性应变比r 值、加工硬化指数n值一般都能高于连续退火的产品。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又称无间隙原子钢,该钢具有极优良的成形性,即高r值(r>2.0)、高n值(n>0.25)、高伸长率(8>50%)和非时效性(AI=0)。用连续退火生产出的IF钢的深冲性要优于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出的铝镇静钢的深冲性。无论用全氢罩式退火还是用连续退火均可生产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但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效率较低。连续退火工艺是以严格控制钢的成份为基础的,炼钢工序中需低碳、低锰,磷、硫等杂质含量要低,而这些控制技术难度高,工艺操作复杂。国外(日本等)IF钢的退火主要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国内F钢的退火则主要采用全氢罩式退火工艺。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低温卷取即可,用连续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需高温卷取。用连续退火生产IF钢时可省去过时效处理,热轧又可采用低温加热及低温卷取,比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优势大。对于汽车上的难冲件,用IF钢生产比用铝镇静钢生产成品率高。

强度方面,高强度板按强化机理主要有:固溶强化型加磷钢板、弥散强化型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相变强化型双相钢板和马氏体钢板、烘烤硬化型的BH钢板等等。全氢罩式退火一般生产软质钢板,生产的低合金结构高强钢(HSLA)强度级别和深冲等级均受到限制,不适宜作高强度原板。连续退火既能生产多种深冲等级(如CQ、DQ、DDQ等)深冲钢板,又能生产强度和深冲均好的深冲高强钢板(其中C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590MPa,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D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BH―HSS强度级别为340MPa,DP―HSS强度级别为340MPa、440MPa、590Mpa、780MPa,TRIP―HSS 强度级别为590MPa和780MPa等等)。温度均匀性方面,全氢罩式退火以紧卷状态进行处理,热工性能差,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两端、内外层和中心的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

匀性。连续退火以带钢状态进行连续处理,传热条件好,带钢温度均匀,同时还可通过炉内张力及纠偏装置控制和改善带钢平直度,板形优良。

4)灵活性

全氢罩式退火炉体积小,分批处理,自成系统,炉台数量可随品种和产量变化随时增减,十分灵活。连续退火炉穿带一次要用上千米钢带,改换品种要一定的调整时间和一定量的过度钢带,适合大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不合算。

5)生产效率

全氢罩式退火属间歇式生产,为了充分保证带钢性能均匀,生产周期比较长(退火周期一般40~6Oh),生产效率低。连续退火属连续生产,带钢速度快(退火工艺段一般40Ore/rain 左右,最高达80Ore/rain以上)。生产周期短(退火周期一般5~lOmin),生产效率很高。6)产品开发

全氢罩式退火为避免钢卷层间粘结,退火温度一般不超过72O℃,成卷长时间保温后冷却速度不可能太快,生产产品有相当局限性。而在连续退火中,退火温度处于双相区(α+γ),可达850℃,短时间保温后冷却速度自由度大,大大扩大品种范围。但是,连续退火要求冷轧板必须在短时间内再结晶和进行晶粒充分长大,这就需要材质纯净。全氢罩式退火只能生产高强钢中的低合金结构钢(HS―LA),强度级别和深冲等级均受到限制,生产表面质量O3级产品尚可,但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05级产品比较困难,不适宜作表面质量要求高钢板。连续退火除能生产深冲等级钢板以外,还能生产多种强度级别和多种深冲等级的高强钢,能满足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对冷轧板的多种要求,可以生产05级汽车外板,适宜作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钢板。

全氢罩式退火与普通的罩式退火相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能耗低等优势,全氢罩式退火正逐渐取代普通的罩式退火。全氢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相比,全氢罩式退火具有生产软质钢板的优势,生产灵活,建设投资少,但在高强度钢板生产上有所欠缺,且属间歇式生产,生产周期长,效率偏低,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该退火工艺在小型冷轧厂中十分流行。连续退火既能生产软质钢板又能生产级别较高的高强钢板,产品开发优势明显,且生产连续化,生产周期短,板形好,表面光洁,但投资大,技术复杂,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生产,该退火工艺在大型冷轧厂中日益盛行。全氢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均为先进的退火工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氢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将同时并存,两种退火工艺优势互补。

连续退火炉基础知识

连续退火炉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基础知识 1.炉型的选择和应用,采用什么炉子退火,主要根据产品种类和 钢种特性决定(表6-21) 表6-21各类不锈钢退火炉型选择 钢种热轧后冷轧后 马氏体钢罩式炉(BAF)连续退火炉 铁素休钢罩式炉(BAF)连续退火炉 奥氏体钢连续退火炉连续退火炉热轧后的马氏体钢通过BAF在大于A3温度条件下退火。使热轧后的马氏体组织在保温的条件下充分转化奥氏体组织,然后缓冷至一定温度这时完全转变为铁素体组织,消除了热轧后的马氏体组织。另外,在保温期间碳化物也得到均匀分布。 热轧后的铁素体钢几乎总有一些马氏体,因此往往也选用BL 炉。当然,对于单相铁素体钢,热轧后不存马氏体,采用AP(H)炉退火更合理。 热轧后奥氏体钢需通过退火使碳化物溶解和快速冷却防止再析出,所以只能用AP(H)炉。 至于冷却后不锈钢的退火,都是通过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而过到过到目的的。奥氏体不锈钢除此之外,还要使冷轧时产生的形变

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因此都用AP(C) BA 这样的连续炉退火。如果用BL 炉,则存在以下问题:1.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退火,由于退火时间长表面都会氧化,生成不均匀的铁鳞,存在显著的退火痕迹 2. 退火温度较高时,容易粘结和发生层间擦伤等表面缺陷。 ⑵退火条件 ①退火条件的确定按下面的程序框图确定退火条件。 应注意的事项: 用记的加工制造方法变化或对材质的要求变动时,应修订退火条件。初期阶段没有充分把握,应按用户对退火产品的质量评价判定退火条件是否合适。 再结晶特性调查用碳矽棒热处理作实验(画出硬度曲线、 晶粒度曲线、确认金相组织)退火温度设定设定退火温度上、下限值及退火时间 出炉口目标材料温度的设定设定材温仪表指示值的目标值 (上、下限温度) 各段炉温和机组速度设定根据理论计算进行初步设定 机组实际运行试验确认燃烧状况(烧咀负荷等)和 通板状况(机组速度、除鳞性 前后操作状况) 判定性能是否合格根据检查标准判定 退火条件确定 前部工序,如炼钢、热轧、甚至冷轧的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

退火炉(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54 退火炉(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退火炉(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危险源(危害因素)分析 1.1 作业人员失误,违章作业造成人员伤害(溺水、起重等); 1.2 防护装置,工盘具使用不当造成碰撞,砸伤等; 1.3 电气绝缘破坏,电气漏电造成电气伤害; 2. 操作要求 2.1 操作前 2.1.1 退火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尤其是反毛鞋)。 2.1.2 装炉前,应检查电炉丝是否突出,导线是否裸露,以防漏电伤人。 2.2 操作中 2.2.1 吊运线盘时,操作者不应与线盘距离太近,重量不准超过吊具规定负荷。 2.2.2 线盘或罐体应搁放平稳,入炉时,线盘或罐体与电炉丝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碰撞或接触电炉丝。 2.2.3 应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等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

冷轧常见缺陷

冷轧缺陷 冷轧常见缺陷 冷轧带钢得质量指标中,带钢得尺寸偏差、板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就是很主要得项目,消除产品在这些方面得缺陷就是冷轧生产中质量提高得关键之 一。 一、表面缺陷 大多就是由于热轧带钢坯质量不高,酸洗不良或冷轧轧辊表面有缺陷,冷轧时得工作环境不佳以及操作上得不注意等原因造成得。鉴于表面缺陷所导致得废品比重很大,特别就是要求高得产品,表面缺陷必需严加控制。常见得表面缺陷有: (1)结疤带钢表面呈“舌状”或“鳞状”得金属薄片,外形近似一个闭合得曲线。结疤一般有两种,一就是嵌在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就是粘合到表面上易脱落。 产生原因就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钢内部靠近表面层分布得细气泡及夹杂层在轧制中破裂变成结疤,钢锭由于浇注条件不同而产生得结疤;重皮也就是轧制带钢表面产生结疤得主要原因,此外在剧烈磨损了得轧辊或有缺陷(如砂眼)得轧辊上热轧,均能使带钢出现结疤;如果所轧带钢得表面上形成局部凸点等,则在轧制时由于受辗压而产生结疤状得细小凸瘤。 (2)气泡带钢表面上分布有无规则且大小不同得圆形凸包。沿凸包切断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成分层状露出。 产生原因:钢锭凝固时气体析出形成气泡,或酸洗时带钢内部孔隙进入氢原子形成气泡。(3)分层带钢截面上有局部得,明显得金属结构分离层。 产生原因:钢质不良,带钢中存在非金属夹杂,主要就是三氧化二铅与二氧化矽,另外,坯料有缩孔残余或严重得疏松等也能形成分层,从而使酸洗得带钢在有分层得地方形成突起与气泡出露。

(4)裂纹带钢表面完整性比较严重得破裂,它就是以纵向、横向或一定角度得形式出现得裂缝。 产生原因:轧制前带钢不均匀加热或过热,轧制时带钢不均匀延伸,或带钢表面有缺陷清除不彻底,以及带钢上有非金属夹杂及皮下气泡,另外,冷轧时不正确地调整轧辊与不正确得设计辊型,同样会产生裂纹,再有,用落槽得轧辊轧制带钢,张力太大,化学成分不合适等也可能会出现裂纹。 (4)表面夹杂带钢表面上具有轧制方向上伸长得红棕色,淡黄色,灰白色得点状,条状与块状得非金属夹杂物。 产生原因:热轧时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炉渣或耐火材料碎块粒附在坯料上,以及冶炼时造渣不好或盛钢桶不净所致。 (1)麻点带钢表面缺陷中较常见得一种缺陷,其表面存在细小凹坑群与局部得粗糙面。一般其形状不规则,面积也小,但数量多。 产生原因:热轧时压入了氧化铁皮,酸洗未净,又经冷轧造成,或冷轧时粘在轧辊上得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轧辊磨损严重同样可造成带钢得麻面。冷轧时,带钢表面不干净及粘有杂质或杂质压入带钢表面后脱落,也会造成带钢得麻点。除此以外,带钢得严重锈蚀及酸洗过度都可成形麻点。 (2)凹坑带钢表面存在得凹面,一般数量少,面积大。 产生原因;轧制时辊面上缺陷或异物(硬杂质)与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表面脱落后成凹坑。凹坑一般只有在带钢一面,另一面则显凸起。 (3)金属碎末轧入带钢表面粘附着金属碎末,无规则,有大有小,有块状、也有条状,压入深度亦有深浅之别。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不干净或金属碎末(如铁屑、钢丝等)落于带钢表面轧入,金属碎末轧入一般也只存在表面,有时可用小刀清除掉,甚至将带钢轻轻弯曲就可掉落。 (4)辊印带钢表面呈凸起或凹陷得印痕,但没有明显得凸凹感觉,印痕部位较亮。

铸件退火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4425 铸件退火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铸件退火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工作前检查炉体、炉门、拖车、钢丝绳滑轮以及鼓风机等设备是否正常,有无倒塌、折断、开裂等不安全因素存在。如有,应妥善处理后才能开炉。使用电炉退火应仔细清理电阻丝上或附近的氧化皮和金属。 2.烧火时,要认真检查煤中的爆炸物。停风过程,煤层不得加得过厚,以防发生煤气爆炸。清除煤渣要随时处理,不准积压堆放。 3.装卸前,要检查轨道槽上有无障碍物,吊钩、链条等工具是否可靠。 4.装卸大铸件或薄壁工件时,一定要垫平放

连续退火铜线拉机操作规程

连续退火铜线拉机操作规程 1. 设备用途及主要技术参数 1.1 该设备用于1.0~3.0mm圆铜线的拉制与退火。 1.2 主要技术参数:工作电压—380V;拉丝机功率—15Kw;总装机容量—75KVA; 最大退火速度—0~5m/s;最高产量—500kg/h;环境温度—(-10~40)℃。 2. 技术要求 2.1 按表1规定装好拉丝模具,模具应经常清洗,内孔不得有铜渣,否则会影响拉丝质量。 表1: 2.2 拉出线的直径允许有±0.01mm的误差。 2.3 铜线要圆整、光洁、无倒刺、表面无缺陷。 3. 注意事项 3.1 拉丝机在开机前必须将防护罩装好,确保人员安全。 3.2 在开机前请打开油孔盖加入齿轮油,拧紧加油盖。 3.3 开机时严禁在设备上放置任何物品。 3.4 开机时切勿打开设备上塔伦箱盖,防止润滑液飞溅。

3.5 接通电源,踩下脚踏开关,点动试机,确保设备无异常情况后再开机。 3.6 设备开机前先将冷却泵打开。 3.7 设备开机前先将铜线沿拉丝机牵引轮缠绕3~5圈再引出。 3.8 工作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设备。要经常保持拉丝机清洁。 4. 开机操作 4.1 检查电气接线是否可靠,机械部分是否到位。还应将水槽加满水。 4.2 检查各部件无异常后方可开机。 4.3 把铜线经井子论、上铜轮、下铜轮、往复轮、测速轮引至收线盘上。 4.4 检查母切换线板位置是否正确。 4.5 接通电源。 4.6 按下表设置控制器退火参数 4.7 按下主机启动按钮;按下控制器启动按钮控制器显示,设置线径、速度,然后显示退火电流和速度,然后显示退火电流和速度,设备正常运转。 4.8 根据退火后铜线的延伸效果,调整‘系数1’ 4.9 根据铜线出水干燥程度,调整干燥电位或气流开关。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96113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操作前准备 3.1.1.1 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 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 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 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 操作程序 3.1.2.1 自动程序 3.1.2.1.1 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 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 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 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 手动程序 3.1.2.2.1 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 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2.3 在不启动油泵的情况下,只能提升和关闭前、后炉门,或将炉门停留在任意位置上。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4 在启动油泵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完成不启动油泵情况下的功能外,还可以使推。拉杆工作,并可使推.拉

冷轧带钢退火安全操作规程

退火安全操作规程 一、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和工种操作规程培训方可上岗,并经主管或技术人员带领学习通过考核后,方可独立操作。 2、装炉工根据装炉安排,把选定的炉台打扫干净,炉台底部坑内不得有积水和垃圾杂物。检查循环风机叶片是否有异物,风叶是否有裂纹,如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排除,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3、根据装炉安排,核对钢卷规格、重量、外形质量、钢卷内径是否阻塞、滑落,钢卷外圈捆带松紧,如有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按装炉原则核对装炉安排是否正确,检查合格后按照装炉原则,按装炉安排进行装炉。 5、装炉前必须严格、认真检查吊具,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6、在指挥行车时,必须站在安全地点,指挥口令要清楚,指挥手势要准确,要轻起轻落,不准冲击炉台,更不准超高、超重、超负荷。钢卷吊入炉内时,堆放要平稳,防止歪倒、砸坏炉子及伤人。绝不允许撞坏卷径,要做到钢卷中心、对流中心(底盘中心)和炉台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外径小于常规尺寸的,进行备料和装炉堆垛时,都必须层层堆垛整齐,不得有歪斜现象,不水平的要小心垫平,否则返工重装。 7、装炉完成后,清洁法兰、沟槽以及密封圈,同时检查密封圈是否满足密封要求并涂油。确认一切正常后,吊入内罩并锁紧,吊装内罩时,必须对准立柱缓慢下落,不准脱离立柱进行下放,法兰平面不得

有异物附着,以免损环密封平面。 8、操作工应随时检查各种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流量是否等符合标准,各种管道是否正常,有无泄露。 9、不准在设备上空吊运加热罩(外罩)、内罩、冷却罩等物件,以防行车抱闸失灵造成设备事故。 10、开关阀门时,不准用脚蹬或用钢管套着加力扳。装卸闸刀时,同样不准用脚或者用其它物件进行敲打。 11、凡是炉台、内罩、内风严重变形的,不准继续使用,必须进行维修或更换后方能继续投入使用。 12、炉台、外罩常时间不用或者里面的耐火材料更换或者进水浸泡后,都应当进行烘炉处理,达至要求后方可使用。 13、冷却罩风机或插头损坏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待维修后方可继续使用。 14、严禁装炉后不进行抽真空作业。 15、升温结束后的加热罩(外罩),不准扣在空炉台上,以免发生危险和损坏设备。 16、在保护气体出口周围,严禁有明火或火花,发免引起事故。 17、准备出炉内罩螺母时,必须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以免松错炉台,引起事故。吊外罩、内罩、冷却罩时,必须有操作人员指挥才能吊运,以免吊错。 18、出炉时,装沪工站立位置要安全可靠,指挥行车吊料时要远离行车行走十字路线,要防止包装带或铁丝刮伤,指挥行车时口令清楚、

模拟退火算法原理及改进

作者简介:李香平(1978 ̄),男,湖北监利人,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研究与可视化;张红阳(1982 ̄),男,湖北咸宁 人,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模拟退火算法原理及改进 李香平,张红阳 (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强大的随机搜索算法,能应用于许多前提信息很少的问题,能渐进地收敛于最优值。对 SA算法进行了介绍,论述了SA算法的原理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展示了计算实验的结果。 关键词:模拟退火;全局优化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8)04-0047-02 0引言 近年来,传统的单一算法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非线性规划 问题。它们要求目标函数是可微的和收敛的。SA能很好地弥补它们的缺陷。 从用于统计力学的MonteCarlo方法上受到启发,SA算法在 1983被Kirkpatrick提出来。对比传统局部搜索算法,SA在搜索 时会在搜索空间上下移动而不依赖初始条件,擅长解决多维问题。此外,它能处理任意程度的非线性、 不连续和随机的问题。能处理任意边界和约束的评估函数。因此,它能轻易处理有脊背和高地的函数。只要初温高、退火表适当,它就能得到全局最优。SA成功应用于组合优化、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代码设计。 1模拟退火算法原理 组合优化问题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的问题。设(S,f)是组合优化问题的一个实例,iopt∈S若对所有 i∈S,都有f(iopt)≥f(i),则称f(iopt)≤f(i)为minf(i)的最优解。 SA来源于物理热力学原理,综合了固体退火与组合优化 之间的类似性。类似固体的复杂系统,先被加热到一个物质粒子能自由移动的很高的温度,当它慢慢冷却时,它的能量减少。如果“冷却”过程足够慢,系统将忽略局部稳定构造,到达能量最低状态,即基态。 在模拟的每一步中,新解的产生按照Metropolistransition法则,一个新的状态从现有的状态中产生,这个法则能以一定的概率接受能量上升(即产生劣解)的新状态,而能量下降是优化的总目的。法则如下所示: p(x=>y)= 1, f$%y≤f$%xexp-f$% xf$%y $ % , otherwis&e f是系统能量,t是温度。SA的一般框架: Generatedinitialstateatrandom;Generatedinitialtemperature;REPEATREPEAT y=generate(,); IFaccept(,y,)THEN=y UNTIL'innerloopstopcriterion'satisfied 为了提高SA的性能,我们应该仔细处理控制参数的协调。(1)初始温度的选择。初始温度太高会花费高昂的计算时间,太低会拒绝劣解的接受,会丢失SA全局优化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个初始温度的公式: t0=’f+ lnx -1 ’f+ 是函数增量的平均值,χ 是初始的接受概率。(2)温度降低策略。温度降低越快,陷入局部的概率就越大。然而,温度降低太慢会导致算法速度慢得不能接受。本文采用了一种快速的非线性降低法: tk= t0 1+k k=1,2,3,…… (3)适当的邻域结构。在退火期间,步长太小导致算法在探索相位空间效率低,太大新解总被拒绝。在持续优化时,新的等价值均一地按间距分布在以xi的坐标为中心的邻域中,沿轴的间距的一半被看作步长向量ξ。当点落在f的定义域内时,就随机产生新解。 (4)终止标准。内循环是单一温度下在各种条件下Marcov链的一种渐进接近全局最优的模拟实现,即循环Marcov链长次数结束。外循环取某个温度t作为算法终止标准,或者是迭代若 软件导刊 SoftwareGuide 第7卷第4期 2008年4月Vol.7No.4Apr.2008

智能计算-模拟退火算法(matlab实现)

模拟退火算法 摘要:阐述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运用MATLAB语言实现了该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解决旅行商问题的优化之中。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对函数进行全局寻优,有效克服了基于导数的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该方法既可以增加对MATLAB 语言的了解又可以加深对模拟退火过程的认识,并达到以此来设计智能系统的目的。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全局寻优,搜索策略

simulatedannealing algorithm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simulatedannealing algorithm, using MATLAB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And use it to solve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among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a function of global optimizatio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derivative-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easy to fall into local optimum. This method not only can increase the MATLAB language can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process, a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systems. Keywords:simulatedannealing algorithm,Global optimization,strategy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1)生产工艺 全氢罩式退火炉是冷轧钢卷以带有少量残余乳化液的状态,未作脱脂便送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在氢气气氛中冷却,然后通过平整机中间库直接送往平整机,再检查等,设备布置空间大,生产周期长,但产品规格和产量变化灵活性强。连续退火线上冷轧带卷在进口段进行脱脂,在连续退火的第一段进行退火,随后采用气体或水等进行冷却,在退火第二段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在线平整,检查等,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但产品规格范围覆盖面不宜太宽,产量不宜太低。 2)总成本 所谓总成本包含工艺设备新建的投资费用再加上生产运行费用。对于全氢罩式退火工艺途径来说,其投资、消耗与维修费用与连续退火线相比都要低,只有人员较多和材料损失比较高。此外,对于连续退火线而言,还应累加冶炼深冲钢种所需的附加费用(用于真空脱气、微合金化等)以及较昂贵的酸洗费用(用于清除热轧卷取温度较高而形成的红色氧化铁皮)。所以,从有关的资料评价估计全氢罩式退火炉的总成本比连续退火机组低。 3)品种性能 品种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常生产的品种有CQ、DQ和DDQ,生产EDDQ、S―EDDQ、HSLA等品种难度很大,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连续退火品种有CQ、DQ、DDQ、EDDQ、S―EDDQ、HSLA、HSS等,生产厚规格(大于2.5mm)产品有困难,规格范围太宽将增加控制难度,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生产。表面洁净度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过建立正确退火制度,加上在热轧、冷轧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板形、新型轧制技术、一定程度的均匀粗糙度、精确的卷取张力等),减少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而连续退火后的钢板表面十分光洁,不会出现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适合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钢板。深冲性方面,对于铝镇静钢而言,一般用全氢罩式退火比用连续退火质量要优,其机械性能均匀,塑性应变比r 值、加工硬化指数n值一般都能高于连续退火的产品。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又称无间隙原子钢,该钢具有极优良的成形性,即高r值(r>2.0)、高n值(n>0.25)、高伸长率(8>50%)和非时效性(AI=0)。用连续退火生产出的IF钢的深冲性要优于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出的铝镇静钢的深冲性。无论用全氢罩式退火还是用连续退火均可生产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但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效率较低。连续退火工艺是以严格控制钢的成份为基础的,炼钢工序中需低碳、低锰,磷、硫等杂质含量要低,而这些控制技术难度高,工艺操作复杂。国外(日本等)IF钢的退火主要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国内F钢的退火则主要采用全氢罩式退火工艺。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低温卷取即可,用连续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需高温卷取。用连续退火生产IF钢时可省去过时效处理,热轧又可采用低温加热及低温卷取,比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优势大。对于汽车上的难冲件,用IF钢生产比用铝镇静钢生产成品率高。 强度方面,高强度板按强化机理主要有:固溶强化型加磷钢板、弥散强化型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相变强化型双相钢板和马氏体钢板、烘烤硬化型的BH钢板等等。全氢罩式退火一般生产软质钢板,生产的低合金结构高强钢(HSLA)强度级别和深冲等级均受到限制,不适宜作高强度原板。连续退火既能生产多种深冲等级(如CQ、DQ、DDQ等)深冲钢板,又能生产强度和深冲均好的深冲高强钢板(其中C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590MPa,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D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BH―HSS强度级别为340MPa,DP―HSS强度级别为340MPa、440MPa、590Mpa、780MPa,TRIP―HSS 强度级别为590MPa和780MPa等等)。温度均匀性方面,全氢罩式退火以紧卷状态进行处理,热工性能差,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两端、内外层和中心的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

冷轧带钢表面鼓泡缺陷分析

冷轧带钢表面鼓泡缺陷分析 李殿凯,袁晓敏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摘 要:采用扫描电镜对冷轧带钢表面鼓泡处的横、纵断面,鼓泡的破裂面以及鼓泡处拉断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微区成分作了分析。鼓泡主要是在钢坯皮下由保护渣形成了层状夹杂,导致冷轧原料板出现分层,从而在轧制过程中心部、表面的塑性变形不一致而形成。关键词:冷轧带钢;鼓泡缺陷;夹杂 中图分类号:T G 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447(2007)0420023203 Analysis of surface bubbly defects in cold rolled strip L I Dian 2kai ,YUAN Xiao 2m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nhui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 ’ans 2 han 243002,China ) Abstract :In t his paper ,t he microst ruct ure and composition of surface bubbly defect s in cold rolled st rip in cross and vertical section were st udied by SEM and EDAX.The re 2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bubbly defect s were caused by banded inclusion lied in steel slab f rom mould powder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were not consistent from center to t he sur 2face during rolling. K ey w ords :cold rolled st rip ;bubbly defect ;inclusion 作者简介:李殿凯(1973-),男,安徽人,硕士,主要从事钢铁材料电镜检测工作. 带钢表面缺陷是影响其表面面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缺陷包括起泡、翘皮、裂纹等,连铸坏经常由于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这类缺陷而导致报废。特别是由于在冶炼过程中由于保护渣材料而导致出现的起泡现象,由于在轧制过程中不易发现,更易出现大量的废品[1]。 1 起泡现象的缺陷特征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起泡”废品的统计,其出现位置具有不固定性。一般大小在4mm 以下,主要呈圆形,并且有起泡相连的现象。 2 鼓泡处微观特征及分析 在带钢起泡缺陷处的横截面方向切开,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观察。图1为切开面的形貌。可以看到里面有片层状的夹杂存在。将其片层状的夹杂进一步放大,即将图1中的A 点进一步放大,如图2所示,并对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如图 3所示。结果表明,层状夹杂的成分主要有Al 、Si 、Ca 、Na 、K 、F 、Cl 、S 元素,其中Na 、K 、F 均是保 护渣的特定元素,所以可以认定该层状夹杂主要是由保护渣引起。 图1 起泡缺陷处横截面切开的形貌 再将带钢沿其纵断面切开,对其观察并进行成分分析。图4和图5分别为纵截面切开后的形 ? 32?2007年 8月第35卷第4期钢铁研究 Research on Iron &Steel Aug.2007 Vol.35 No.4

汽车用薄钢板的连续退火技术

2004年8月 August 2004 钢 铁 研 究 Research on Iron &S teel 第4期(总第139期) N o.4 (Sum139) 汽车用薄钢板的连续退火技术 何建锋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公司冷轧厂,上海,201900) 摘 要:回顾了冷轧板退火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板高温退火中的通板技术、高速冷 却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简要总结了宝钢冷轧汽车板的生产情况。 关键词:退火;汽车板;高速冷却中图分类号:TG 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47(2004)04-0039-04 CONTINU OUS ANNEA LING TECHN OLOG Y FOR AUTOMOBI LE SHEET HE Jian -feng (C old R olling Plant ,Baoshan Iron and S teel C o.,Ltd.,Shanghai 201900,China ) Synopsis :T 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annealing techn ology of cold rolling sheet ,ana 2lyzes band passing techn ology and high speed cooling techn ology for high tem perature annealing of au 2tom obile sheet ,and briefly summarizes the production of cold rolling autom obile sheet in Baosteel. K eyw ords :annealing ;autom obile sheet ;high speed cooling 作者简介:何建锋(1970-),男,江西丰城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板技术研究. 1 前 言 由于连续退火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由10d 左右缩短到1h 以内)、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等许多罩式退火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连续退火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上有60多条连续退火 生产线投产,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拥有连续退火生产线,在钢铁大国日本,用连续退火工艺生产的冷轧板占总量的约80%。2 薄板冶金技术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用连续退火炉处理镀锡原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种退火生产线加热快速、短时间均热、快速冷却,使铁素体晶粒细小且固溶碳含量较高,退火后的带钢钢质硬,机械性能单一,不适合冲压和深冲。后来,日本钢铁界采用控制钢的化学成分、热轧高温卷取、退火均热后快速冷却及过时效处理等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新日铁、川铁、日本钢管等大的钢铁公司选用超低碳钢的连续退火法生产深冲冷轧板,并研究开发了各种类型的高强钢。 现在,连续退火产品品种十分丰富,不仅有普 通的冷轧板(如C Q ,DQ ),还能生产深冲级和超深冲级冷轧板(如DDQ 、E DDQ 、SE DDQ ),为适应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开发了一系列高强钢产品,以满足汽车各部件的不同需求。 和罩式炉工艺相比,连续退火工艺具有许多明显优势,如高的均热温度、快的冷却速度、过时效处理等,因而连续退火工艺在冶金上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2.1 超深冲软质钢板的生产 现在已投入商业生产的超深冲级别钢板有E DDQ ,SE DDQ ,有的公司正在试制Hyper E DDQ ,利用高纯钢和高的退火温度,产生大量{111}织构,达到特殊性能,其中r 值达到或大于2.5,延伸率大于55%(板厚0.8mm ,参见图1)。如在加钛的 IF 钢中,w (C )控制在30×10-6 以下,冷轧变形率大于或等于75%,退火温度在850℃左右均热。这些软钢可用来制造油箱、汽车后挡板、侧门等变形大的部件。深冲钢特性见图1。2.2 高强钢的生产 目前退火机组生产的高强钢有C Q -HSS ,DQ -HSS ,DDQ -HSS ,DP ,BH 钢,在超高强钢方面, ? 93?

模拟退火算法报告

模 拟退火算法 一 定义 1 概念 什么是退火?在热力学上,退火现象指物体逐渐降温的物理现象,温度愈低,物体的能量状态会低;够低后,液体开始冷凝与结晶,在结晶状态时,系统的能量状态最低。大自然在缓慢降温(亦即,退火)时,可“找到”最低能量状态:结晶。但是,如果过程过急过快,快速降温(亦称「淬炼」)时,会导致不是最低能态的非晶形。如下图所示,首先(左图)物体处于非晶体状态。我们将固体加温至充分高(中图),再让其徐徐冷却,也就退火(右图)。加温时,固体内部粒子随温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粒子渐趋有序,在每个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常温时达到基态,内能减为最小(此时物体以晶体形态呈现)。 似乎,大自然知道慢工出细活:缓缓降温,使得物体分子在每一温度时,能够有足够时间找到安顿位置,则逐渐地,到最后可得到最低能态,系统最安稳。 模拟退火算法(SA)最早的思想是由N. Metropolis 等人于1953年提出。1983 年,S. Kirkpatrick 等成功地将退火思想引入到组合优化领域。它是基于Monte-Carlo 迭代求解策略的一种随机寻优算法,其出发点是基于物理中固体物质的退火过程与一般组合优化问题之间的相似性。模拟退火算法从某一较高初温出发,伴随温度参数的不断下降,结合概率突跳特性在解空间中随机寻找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即在局部最优解能概率性地跳出并最终趋于全局最优。 模拟退火其实也是一种贪心算法,但是它的搜索过程引入了随机因素。在迭代更新可行解时,以一定的概率来接受一个比当前解要差的解,因此有可能会跳出这个局部的最优解,达到全局的最优解。以下图为例,假定初始解为左边蓝色点A ,模拟退火算法会快速搜索到局部最优解B ,但在搜索到局部最优解后,不是就此结束,而是会以一定的概率接受到左边的移动。也许经过几次这样的不是局部最优的移动后会到达全局最优点D ,于是就跳出了局部最小值。 根据热力学的原理,在温度为T 时,出现能量差dE 的降温的概率为P(dE),表示 为: ()?? ? ??=kT dE E P ex p d 。其中k 是波尔兹曼常数,值为-2310×13)1.3806488(=k ,exp 表示自然指数,且dE<0。因此dE/kT<0,所以P(dE)函数的取值范围是(0,1)。满足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其实这条公式更直观意思就是:温度越高,出现一次能量差为P(dE)的降温的概率就越大;温度越低,则

铜线连续退火装置的设计与实践

电线电缆行业,导体加工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在电线电缆制造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电线电缆产品其性能要求各不相同,自然对导体材料及加工要求也各有差异,其中拉制工序尤为突出。特别对铜导体来说,在连续拉线、退火后 (除原材料本身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缆产品的性能。 一、前言 本文将着重阐述铜导体的连续拉制、连续退火装备方面的几个关键环节。由于电线电缆产品中的铜导体如:通讯电缆、塑力缆、高压电缆、电磁线等等,几乎都要求导体为经过退火的软线芯,最基本的要求其表面光亮,不氧化,不允许烧伤,延伸率均匀。有些产品要求导体具有特殊的柔软度等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退火,如辉光退火、感应式退火或者目前普遍采用的电阻接触式退火,其最终目的都要求俐线必须达到电缆产品所需的导体性能。 铜线材的加工装备主要有巨拉、大拉、中拉、小拉、细拉、微拉以及型材加工机械等。其中大、中、小拉线机基本上都需配置连续退火装置。目前国内各电线电缆厂所使用的拉线机除从欧洲尼霍夫公司、亨利希公司、桑普公司、日本公司进口一些以外,其余均由国内十多家电工机械厂 (包括台资在国内设厂制造的一些拉线机在内)提供,从大量的资料及反馈的信息得知,带连续退火的拉线机所生产的铜线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钢线表面氧化、电火花烧伤甚至烧断,延伸率〔及软硬程度〕不一致.有时会出现竹节状等等缺陷,严重影响到电缆的质量。 二、设计与分析 现将各电线电缆厂使用最多其产品在后续工序用途最广的中等规格的拉线机即 LH280/17型及M30型拉线机为例进行分析.这类拉线机其加热原理视图示。 图1为连续退火装置加热原理示意图;图2为它的等效电路图。 由于中等规格的铜线芯其用途较广,通信电缆、电线、绕组线等多需这些规格,所以在考虑退火结构型式时采用三段加热方式即预热、退火、干燥三段,这种结构型式紧凑。只需一个电源 (国外也有二段)。无论从机械角度或电气三个加热段角度来看都构成一个三角形,对于它的原理及规律这里就不再赞述。 由图1所示,设加于上接触导轮A和下接触导轮B的直流电压、电流为U退和U总.则三角形区域上的电压、电流之间应具有如下关系: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操作前准备 3.1.1.1 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 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 原位。 3.1.1.3 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 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 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 操作程序 3.1.2.1 自动程序 3.1.2.1.1 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 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 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 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 手动程序 3.1.2.2.1 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 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操作前准备 3.1.1.1 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 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

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 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 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 操作程序 3.1.2.1 自动程序 3.1.2.1.1 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 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 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 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

冷轧质量缺陷图谱1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图谱 为方便管理者和操作者识别冷轧产品的表面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规X冷轧产品的质量缺陷定义,收集和整理了本缺陷图谱手册,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目录 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X 第二部分:质量缺陷实例及分析 第一部分 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X 1.凸棱:分布在钢带的纵向上,目视缺陷部位发亮,用手触摸有凸起的感觉。 2.夹杂: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长条状缺 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3.氧化铁皮:钢带表面粘附着一层鱼鳞状、细条状、块状或弥散型 点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物,可表现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4.翘皮:是呈舌状、线状、层状或M状的折叠(不连续,常出现翘 起),常出现在钢带表面边部。 5.欠酸洗:钢带表面残留着未酸洗掉的氧化铁皮,呈横向的黑色条 纹(类似“抬头纹”的横向黑色细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

板表面上。用手摸,手上将粘有黑色的污物。 6.过酸洗: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色不是银白色, 而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7.停车斑:停车斑是酸洗线停车时,由于化学物质沾在钢带表面形 成大片斑迹。可分布在钢带的任何位置。 8.震纹:呈不规则波纹状,沿轧制方向可分布在整个钢带宽度上, 在轧制方向上钢带厚度有变化。 9.乳化液斑:是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裂化乳化液,随机的分布在钢带 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10.黑带:钢板表面上的黑色薄膜,呈条状或片状纵向分布,条状 宽窄不同,颜色深浅不一。 11.轧油斑:钢带表面上存在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褐色的斑痕,经退 火后一般有明显的轮廓线。 12.孔洞:钢带表面非连续的、贯穿钢带上下表面的缺陷。一般位 于钢带的中部或边部,大多呈串状分布。 13.清洗黑印:钢带经过清洗机组后,沿带钢轧制方向有表面残留 的黑色痕迹。 14.清洗液残留:经过清洗机组后,钢带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呈片 状,退火前不明显,退火后呈现白色斑迹。 15.氧化:冷轧钢带退火后在钢带表面呈现的黄色或蓝色痕迹,罩 式炉退火后在钢带边部呈S形,在连续退火情况下,变色痕迹会均匀的分布在整个钢带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