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五、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
何谓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 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谓之轴线。
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 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
轴线。 在一场戏的镜头调度中,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范围,受
轴线的制约。否则给后期剪辑工作造成困难。 所谓轴线规则是指在用分切镜头表现一场戏时,机位
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在轴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如图7-16),在三角 形(1)上设定机位拍摄的镜头1、2、3可以直接 切换,否则就是越轴切 换(组接)
拍摄三人交流的镜头,机位设定比较复杂。但三角形 原理同样适用。比如:拍摄两位来宾和一位主持人A (如图7-19),可以把B、C当作一个人,和A构成一 个关系轴线,在轴线一侧设定机位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 候,摄像机要始终在轴线(关系轴线和方向轴 线)的一侧安排拍摄角度,这对多方位的表现 环境是一种限制。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 境,多侧面地表现人物,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 "第四面墙",表现人物的位置的变化,近而获 得多变的构图形式。这时可以用越轴方法越过 轴线进行拍摄。越轴方法是越过轴线的桥梁。 现将越轴的基本方法例举如下: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 变化;
5、场现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 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于形成长镜头 纪实性拍摄;
7、在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 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 节之一。
三、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的位置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调度和安排。比如,拍甲 乙二人对话交流,分切成若干镜头,都要设在关系轴 线的一侧。

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中央台国歌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如 :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镜头表现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 是这样调度 中景:表面若无其事, [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急推—特写: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是大型运动会 、综艺晚会及演播室等节目制作中 、是大型运动会、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世界杯)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NBA,FIFA世界杯) 世界杯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越过轴线 摄像机由 A1 处移至B1 B1处 处移至B1处, 在前一个镜头 里,看到了移 的过程。 的过程。第二 个镜头可以在C 个镜头可以在C 处设置拍摄角 度。

后期技术

后期技术

看一组实验: (一)青年女子甲从左向右走来。 (二)青年女子乙从右向左走来。 (三)她们相遇了,握手。甲用手指点 着。 (四)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 物。 (五)两个人走向台阶。
这样连接起来的片断在观众眼中变成了一个 不间断的行动: 两个青年在路上碰见了,甲请乙 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实际上, 每一个片断都是 在不同地点拍摄的。每个地点相隔很远毫无关 联。虽然这些片断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摄的, 可 是在观众看来却是一个整体,在银幕上造成了库 里肖夫所谓的 "创造性地理学"。 这里利用人们 的错觉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蒙太奇 的分解组合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爱森斯坦曾强调指出: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 一起,就必然产生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通 过镜头的对列冲突,产生新的意义,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 考。 上面讲的是蒙太奇语言叙事和表意上的特性,充 分运用这些特性来组织结构镜头,把拍摄下来的一个 个镜头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创作者的意图进行组合 排列,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艺术整体,这就 是编辑的目的和意义。
《火车进站》仅仅是一个单一机位、单一视点 的长镜头,在上上世纪的那个年代,能够把实 物搬上屏幕,已是非常的不简单了。引起世界 上再次轰动的是美国电影学家鲍特,他在旧片 库里翻出《火车出动》、《摆开水龙》、《向 火进攻》,并在摄影棚里补拍《火中救人》的 镜头,剪接成了一部电影《美国消防队员的生 活》。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蒙太奇概念的电 影。
怎么去评判电视画面的造型
看画面造型元素 基本的元素:景别、角度、高度、构图 高级的元素:光影、色调、运动、节奏、 包装
什么是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是指摄象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 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 视画面。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

《电视摄像》课程笔记第一章摄像概述1.1 摄像初体验摄像,是指通过摄像机将现实世界的场景记录下来的过程。

它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画面传达信息、讲述故事、表达情感。

对于初学者来说,摄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不仅需要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摄像艺术的历史发展摄像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人们通过摄影术记录下静态的画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态影像逐渐成为可能。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展示了电影,标志着摄像艺术的诞生。

此后,摄像艺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 三脚架的架设与使用三脚架是摄像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它能够稳定摄像机,保证拍摄画面的平稳。

在使用三脚架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脚架,确保其承重能力与摄像机相匹配。

然后将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的云台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三脚架的高度和倾斜度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

第二章基本操作2.1 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和要领持机方式对于保证画面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正确的持机方式能够帮助摄像者更好地控制摄像机,从而拍摄出稳定清晰的画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持机方式及其要领:- 握持式:双手握住摄像机,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食指放在录制按钮上。

保持双臂贴近身体,增加稳定性。

- 肩扛式:将摄像机放在肩膀上,左手握住摄像机底部,右手握住摄像机侧边,通过取景器观察拍摄画面。

保持身体稳定,可以通过墙壁或树干等固定物体来增加稳定性。

- 三脚架式:将摄像机安装在合适的三脚架上,调整好摄像机的角度和方向。

使用三脚架可以确保画面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长时间拍摄或需要精确拍摄的情况下。

2.2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及其效果:- 平视角度: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给人一种平等、自然的感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三角形原理
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 三个顶端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 形。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 成画面的节奏变化。
(5)场面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 人物的内心活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 于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在现代的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 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 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1)电视场面调度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 定、视距不变的局限,可以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不同角度和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内容。
(2)舞台场面调度仅限于舞台空间,电视 场面调度则是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与舞台调度相比,电视场面调度丰富 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镜头调度。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1 1
2
2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 ‘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轴线制约了多视角多机位的设置,因为不 能打破“轴线规则”。那么如何克服“越轴” 的的制约呢,常用办法如下: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通过2号摄像机的运动,使得不能直接衔接 的2号1号两个镜头,通过2-3-1的衔接显得流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理。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 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 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在小景别构图时,我们通 常选择关系轴线,但在大景别构图时,要考虑以 运动轴线为主。

人民大2023电视摄像教程(第2版)PPT14

人民大2023电视摄像教程(第2版)PPT14
PART/02
1.电视场面调度
所谓电视场面调度,就是指导演为摄影机安排场景,以利于拍摄。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荧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场面调度通常是经过设计的,但是也有导演不刻意进行安排。电视场面调度借助于摄像机镜头所包含的画面范围以及摄像机的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画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
PART/01
1.动作剪接点
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最具技巧性的是动作剪接点的确定。动作剪接点通常有以下几类。(1)消失剪接点:随着画面上运动主体的消失,观众的观看兴趣也消失了,此时切换镜 头,顺应了观众的收视心理。(2)出画入画:出画入画是指主体运动出画面和运动入画面。(3)姿态转换:把剪接点选择在画面主体的姿态发生转换的瞬间,观众会认为主体正在做动作,而感觉不到镜头的切换和剪接点的存在,从而实现动作的连续。(4)动作方向或速度变化:主体运动方向或者速度有明显的变化,可以作为好的剪接点。(5)动静转换:画面的主体发生动静或静动转换,转换的瞬间就是恰当的剪接点。(6)动作静止点或结束点:画面中物体的连续运动和人物的行为动作如果有静止点或结束点,那么以这个瞬间作为剪接点。
3.摄像机调度
摄像机调度的实质就是镜头调度。它是运用镜头的变化,如推、拉、摇、移等不同的运动方式,俯、仰、平、斜等不同的视角,以及远、全、近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来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以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画面会显得流畅;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因此,摄像机调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PART/03
2.演员调度
演员调度,一般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更替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来获得画面的不同景别造型。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演员的调度。演员调度主要包括:横向调度、正向或背向调度、斜向调度、向上或向下调度、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环形调度和无定形调度。

第七章_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_电视场面调度

用作的度调面场视电�二�
� � �
。一之节 环作工的要重其极是度调面场的序有筹统�中程过作 制播转的等目节室播演及会晚艺综、会动运型大在、7 �摄拍性实纪 头镜长成形于助有�法方度调面场的像摄动运过通、6 �动 活心内的物人示揭�格性物人画刻于助有度调现场、5

。度角和位机置设侧 一线轴系关的度角总容包在要都度角拍反外和拍反内如 比。排安位机行进向方同相的度角总在应度角他其�后 之定确度角总。度角佳最的容内剧戏现表分充是�度角 摄拍要主的的戏场一是度角总。现体来景全由常通�系 关的境环和物人的戏场这解了众观使了为是度角总定确 。度角向定即。度角总的戏场这现表定确 �况情度调员演的戏场这据根要师像摄�戏场一现表头镜 少多用论不。戏场几拍以可也�戏场一拍以可景场个一 。的成组景场干若由是都剧视电集一、)片事故(影电部一

度调面场是么什、一
。度由自的大很有具上 空时现表在�限局的框框台舞受不变多角视在 现表要主�别区大很有却度调面场的剧戏和但 。同相本基度调面场的中影电和度调面场的中 术艺视电。度调面场括包也中其�段手现表的 术艺影电了承继就始开从术艺视电。度调面场 影电自来度调面场视电。段手一这调面场用也 �样一影电和此因。性共些某有剧戏和术艺视电
则规线轴的中度调头镜、五
。乱混觉视成造。误错向方犯会就上接�接衔3、2、1头镜和能不 。了去左到跑乙�右画到跑甲�线轴系关了过越4头镜。的确正是都 �右画在乙�左画在甲�中面画在�侧一线轴系关于位3、2、1头镜
接不向方�线轴了过越 4头镜。右画向是终始向视物人中面画�侧一的线轴于处均3、2、1头镜
�下如举例法方本基的轴越将现 。梁桥的线轴过越是法方轴越。摄拍行进线轴 过越法方轴越用以可时这。式形图构的变多得 获而近�化变的置位的物人现表�"墙面四第" 现表来线轴过越想总�物人现表地面侧多�境 环现展的位方多度角多了为。制限种一是境环 现表的位方多对这�度角摄拍排安侧一的)线 轴向方和线轴系关(线轴在终始要机像摄�候 时的事件一或戏场一现表法方的头镜切分用在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视摄像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画面构图,提高学生的电视摄像水平。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的电视节目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摄像机的开机、关机、镜头调整、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等。

2. 画面构图:学习掌握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画面比例、线条、形状、色彩等。

3. 景别、角度的拍摄:了解不同景别、角度的特点及其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

4. 电视运动摄像:学习掌握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摄像技巧。

5. 光线与色彩的应用:了解光线、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掌握光线、色彩的运用技巧。

6. 电视场面调度:学习掌握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方法,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 实验前,学生需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目的和内容。

2. 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指导。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地开机、关机、调整镜头等。

2. 学生在画面构图方面,学会了运用画面比例、线条、形状、色彩等原则,提高了电视画面构图水平。

3. 学生在景别、角度的拍摄方面,了解了不同景别、角度的特点及其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景别和角度。

4. 学生在电视运动摄像方面,掌握了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摄像技巧,提高了电视画面动感。

5. 学生在光线与色彩的应用方面,了解了光线、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光线、色彩。

6. 学生在电视场面调度方面,学会了电视场面调度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五、实验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视摄像的重要性,掌握了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合理越轴的方法
1、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 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越轴后拍摄的画面与原先画 另一侧区域进行拍摄。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 面中的位置和方向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后期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画面直接组接,否则会发生视觉混乱。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轴线规则 第三节 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 学生应达到
1、了解场面调度的定义 、 2 、 了 解 场面调 度在电 视 画面拍摄中的作用 3、掌握轴线规则和镜头 、 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 第十周周五前以班为单位统一交实验报告,第十一周周五前交作品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场面调度的轴线规则
一、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总角度:用一个镜头表示一个重要场景的角度。 确定总角度是为了使观众了解这场戏的人物和环境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的关系,通常由全景来体现。总角度是一场戏的主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 要拍摄角度,是充分表现戏剧内容的最佳角度。总 角度确定之后, 角度确定之后,其他角度应在总角度的相同方向进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 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内反拍和 行机位安排。比如内反拍和外反拍角度都要在包容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总角度的关系轴线一侧来设置机位和角度。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 如拍一辆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插一个正向镜头方向行驶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的正面镜头,下一个镜头即可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 镜头1汽车向画右行驶,中间加镜头2向正前方行驶,镜头 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 3汽车向左行驶,虽然跳了轴,但有镜头2作隔离,不显得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 方向错误。若在镜头1里看到汽车调头,则镜关3可以越过 轴线。 轴线。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在用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候 ,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摄像机始终在轴线 ( 关系轴线和方向轴线 ) 的一侧安 排拍摄角度,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排拍摄角度 , 这对多方位的表现环境是一种限制 。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境 , 多侧面地表现人物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画面内容 , 表现人物的位置 的变化,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的变化 , 获得多变的构图形式 。 这时可以用越轴方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法越过轴线进行拍摄。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内容、变视线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镜头1总角度,镜头2 镜头1总角度,镜头2,3为外反拍角度,均位于 为外反拍角度, 总角度的一侧。 总角度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轴线规则
1、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 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 2、轴线规则: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 轴线规则: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 中位置和方向的正确,摄像机要在轴线的一侧 (180度内 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度内) (180度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节目节奏的形成和把握。 、 中央台宣传片: 中央台宣传片:在恢弘雄壮的国歌声中 运用推、 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 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 国旗、 志性建筑物。 志性建筑物。 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 [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 长城等。 长城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轴线的意义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视线左右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 、 关系、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关系 、 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 , 在后期编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辑中要根据这种人物位置 、 视线和运动方向关系 来进行镜头组接。 来进行镜头组接。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画面构图流畅反映的是场面调度好的结果。
如:逆光,背景杂乱 逆光,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1、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引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 内容。 内容。 2、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表现广阔空间。 3、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和镜头调度手段。 4、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导演摄像意图) 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导演摄像意图)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一、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
广义和狭义) 定义 (广义和狭义 :对人物在电视画面中的走位和摄像机的拍 广义和狭义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 摄机位、角度和景别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电视场面调度用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现思想。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对被摄人物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人物调度使被摄人物活动起来,满足内容表现的需要。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 摄像机调度: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景别及运动方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式的设计。即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对画框内的被摄物体加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表现,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 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方向一致的基本条 件。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三种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 人物关系轴线 (1)人物关系轴线:指两人物交流线所构成的关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拍二人对 话交流时 ,分切成 若干镜头 ,摄像机 都要设在 关系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主体运动轴线: (3) 主体运动轴线:指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机位)1 )1、 镜头 (机位)1、2 、3、4均位于轴 线的一侧是正确 的。其运动方向 始终是向画左, 始终是向画左, 镜头5 镜头5越过了轴线 不能和镜头1 ,不能和镜头1、 衔接。 2、3、4衔接。因 为没有看到转弯 就回来了。 就回来了。运动 轴线是镜头组接 必须遵守的。 必须遵守的。
如:截取一个人一天的一些代表性的片段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9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采用镜头调度, 又如拍摄各种会议时 ,采用镜头调度, 要拍摄的 镜头如下: 镜头如下: 会场的全景画面, [1]会场的全景画面,会标画面 主席台上的人物。 全景、中近景、特写) [2]主席台上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4]主席台下坐的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5]主席台上主要人物发言画面(中近景)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6] 主席台下坐的人物 听报告或记录画面 ( 中近景或 特写) 特写)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 、 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 , 呈现在电视画面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上的视觉形式。 (先后关系)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 因果关系) 形象和构图的安排上。(因果关系)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多种因素的调度,形成了电视画面的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不同视觉效果,促进事件的发展并推动情绪的变化。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重点是人物和镜头的调度,表现事件发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 展和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表现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力的视觉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重点是采用摄像机的 拍摄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时,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 调度来弥补人物调度的不足或内容表现上的局限性。而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 电视剧、音乐电视、歌舞类节目、小品艺术类节目强调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人物调度和摄像机调度二者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