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的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五、镜头调度中的轴线规则
何谓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 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谓之轴线。
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 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
轴线。 在一场戏的镜头调度中,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范围,受
轴线的制约。否则给后期剪辑工作造成困难。 所谓轴线规则是指在用分切镜头表现一场戏时,机位
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在轴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如图7-16),在三角 形(1)上设定机位拍摄的镜头1、2、3可以直接 切换,否则就是越轴切 换(组接)
拍摄三人交流的镜头,机位设定比较复杂。但三角形 原理同样适用。比如:拍摄两位来宾和一位主持人A (如图7-19),可以把B、C当作一个人,和A构成一 个关系轴线,在轴线一侧设定机位分切镜头的方法表现一场戏或一件事的时 候,摄像机要始终在轴线(关系轴线和方向轴 线)的一侧安排拍摄角度,这对多方位的表现 环境是一种限制。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环 境,多侧面地表现人物,总想越过轴线来表现 "第四面墙",表现人物的位置的变化,近而获 得多变的构图形式。这时可以用越轴方法越过 轴线进行拍摄。越轴方法是越过轴线的桥梁。 现将越轴的基本方法例举如下: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 变化;
5、场现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 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于形成长镜头 纪实性拍摄;
7、在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 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 节之一。
三、镜头调度中的总角度
的位置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调度和安排。比如,拍甲 乙二人对话交流,分切成若干镜头,都要设在关系轴 线的一侧。
电视摄像 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如 :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镜头表现 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 : 是这样调度 中景:表面若无其事, [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急推—特写: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采用运动摄像,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是大型运动会 、综艺晚会及演播室等节目制作中 、是大型运动会、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世界杯) 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NBA,FIFA世界杯) 世界杯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人物视向轴线: (2)人物视向轴线:指静态时人物视线与所观看 人物视向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右图为视向轴 镜头1 线,镜头1、2 、3均处于轴线 的一侧, 的一侧,画面 中人物视向始 终是向画右。 终是向画右。 镜头4 镜头4越过了轴 线,方向接不 上。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四、电视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如:全景展现一堂课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全景: 中景: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中近景: 中景: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 (2)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运动摄影)越过轴线 摄像机由 A1 处移至B1 B1处 处移至B1处, 在前一个镜头 里,看到了移 的过程。 的过程。第二 个镜头可以在C 个镜头可以在C 处设置拍摄角 度。
第8章 电视场面调度

度
三峡大学文学院 GH
20
在大型电视节目制作中,统筹有序的 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 直播现场
第 第 八二 章节
电电 视视 场场 面面 调 度调
通过镜头的编辑,可以使电视的时空 产生突破性的变化。尤其是现代编辑 手段的更新,使其功能得到进一步的 加强。
以镜头调度为基础,结合特定范围内 的人物调度,使得摄像机和被摄对象 可以同时处于运动状态,使得被拍摄 的时、空客体得以连续不间断地表现, 从而构成了电视的场面调度。
镜头调度是重点和关键,也是电视摄像人 员应当钻研和总结的难点和要点。
度
三峡大学文学院 GH
14
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第 第 八二 章节
第 第三 八节
章 电 视线 场及 面轴 调线 度规
轴
运动轴线
则
三峡大学文学院 GH
24
关系轴线
• 人与人或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一条假想的 连接线。 • 两人物头部间交流线所构成的关系形成的一 条虚拟直线称人物关系轴线。
第 第三 八节
章 电 视线 场及 面轴 调线 度规
轴
关系轴线
则
三峡大学文学院 GH
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的强制特性。
• 事发现场的真相
度
三峡大学文学院 GH
15
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第 第 八二 章节
电电 视视 场场 面面 调 度调
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 画面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镜头调度是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的重要环 节。
• 如:介绍一名优秀教师。
8 电视场面调度

• 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于形成长 镜头纪实性拍摄。
• (7)在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播室节目等的转 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 的工作环节之一。
•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直播性节目的大量出台, 将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镜头调度)优势和特长 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夏季奥运会、心连心、同 一首歌等。
• 一、轴线问题
•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 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 直线(见图7—1)。
• 轴线示意图
•
以视线为轴线
• 运动方向为轴线
•
以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线为轴线
•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 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 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 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 守的“轴线规则”。 • 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感,构成视觉方位系统 一致性的基本条件。如果拍摄中摄像机的位置 始终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不论摄像机的高低 俯仰如何变化,镜头的运动如何复杂,从画面 来看,被摄主体的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等总是 一致的。
• 电视场面调度中的镜头调度才是重点和关键,镜 头调度是指摄制者运用不同的拍摄方向如正、侧、 斜侧、后侧等,不同的拍摄角度如平、斜、俯、
仰等,不同的拍摄景别如远、全、中、近、特等,
不同的镜头运动如推、拉、摇、移、跟、升、降
等(固定镜头亦算),获得不同视角、不同视距、
不同视域的画面,表现所拍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电视晚宴”的镜头调度的工作量有大概的了解。
• 电视场面调度就如同是节目摄制的指挥图,以最
大限度地调动拍摄现场允许调动的人、机因素,
第五章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与画面处理

第一节
电视画面处理
一、电视画面景别处理
1、景别的划分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第一节
电视画面处理
2、景别的表现功能
远景和全景 影视作品中,交待时间点的任务由远景和全景画面完成
在蒙太奇结构中,远景和全景称作交待镜头,用来交待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2、角度在影片中的运用
主观角度:拍摄中,从剧中人物的视线观看事情、具有主观性 客观角度:从客观的角度能够最简明的叙述事件,是影视讲故事 最常用的角度 主客观角度:
第一节
电视画面处理三、画面的构图理1、基本方法 掌握好景别的划分 2、入画和出画 同一个镜头里,如果从右出画,下次必须再从右入画
第一节
(1)外反拍三角形
a b
c
2号 号 机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2)内反拍三角形
a b
c
2号 号 机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3)主观拍摄三角形 (4)平行拍摄三角形
2 号 机
2 号 机
轴线原则
轴线原则:只能在轴线一侧摆机位, 不能同时在两侧拍摄。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运动轴线
关系轴线
视线方 向轴线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a A a b D c b B d c C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解决“越轴”问题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三角形原理
第二节 电视摄像场面调度
机位三角形的安排种类
近景和特写
电视画面处理
近景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最有力的景别,演员脸上的喜、怒、 哀、乐都给予恰当的再现。 特写中,环境在画面中完全消失,对于人物来说,往往是一些 局部形象,被演员用来展示内心动作,情感变化
第六节:场面调度的技巧与分类

第六节场面调度的技巧与分类导语:场面调度原是一个舞台技术,是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活动调度的安排,在影视艺术中它是导演对镜头上人物活动的调度和安排。
结论:场面调度是一种以演员运动和镜头运动来调度观众注意中心的艺术手法,它以运动为突出主体的手段来组织空间中各个元素控制观众思维,可以说场面调度就是一种运动构图法。
一、场面调度技巧场面调度从构成元素上可以分为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
演员调度1、变换姿态是指演员在致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变换身体姿态如起、座、转身等,大家在画面中可以看出演员每出调度都从新构成一个电视画面,从而可以达到固定画面所带的视觉疲劳感。
2、变换表演区我们通常把一个固定空间分类左、中、右三个横向表演区,演员从一个表演区,移动到另一个表演区就叫变换表演区。
3、换位这种场面是指演员互相调换位置在拍摄两个人物对话时候,利用这种技巧会很简单地增加画面的运动因素,调节观众的视觉,取得变换的效果。
当然,在拍两个人物活动时,更使画面更加活跃。
4、变换人物数量在画面中人物的减少或增加就是(结合有关镜头)56、走近和远离纵深画面纵深表演区分为前、中、后表演区,从后走到前称走近,从前走到后称远离。
走近时演员成正面,在画面中演员由小变,可以使观众逐渐看清演员面部表情。
远离时演员成背后,成像面积由大变小演员的表演由整个形体动作来完成,能够获得一个含蓄的富有凝蕴的效果,演员在远离时我们还可以变换姿态技巧,演员由正面变为背面,由背面变为正面使画面更加丰富。
镜头调度镜头调度是一种外部的调度手段,调度镜头时它通过各种镜头运动所产生的伏、平、仰、斜等,不同视角和各种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的视距,不同角度的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
因此各种运动镜头技巧,都可以运用于镜头调度。
比如当演员在作横向调度时,利用摇镜头跟摇来扩大演员横向运动范围,如果要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横向空间就不能太大,摇镜头把一个大空间压缩成一个个表现主体的小空间,机位又向前移,因为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空间又能看清一个具体的小空间,所以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局部矛盾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六节:电视场面调度

A
B
A
B
六、遵循轴线原理的机位调度方案 遵循轴线原理的机位调度方案
内反拍角度和外反拍角度 。 平行角度和共同视轴。 平行角度和共同视轴。 在轴线上进行的镜头调度
外反拍三角形
内反拍三角形
平行角度机位 共同视轴机位
轴线上进行的镜头调度
七、合理越轴的方法
利用插入空镜头或者中性镜头间隔两边镜 头实现越轴 。 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改变原有轴线 。 利用拍摄机位的运动改变原有轴线 。 利用双轴线,越过其中一个,由另一个实 利用双轴线,越过其中一个, 现画面空间的统一 。
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和舞台调度相比,电视场面调度最大的好 和舞台调度相比, 处在于调度的灵活性。 处在于调度的灵活性。 和电影相比,在电视节目中更注重镜头调 和电影相比, 度。
三、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
场面调度根据摄像师对场景环境的理解和 安排,为电视画面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 安排,为电视画面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 压缩和延展时空。 压缩和延展时空。 形成节奏感。 形成节奏感。 在现场节目制作和实时节目制作中,预先 在现场节目制作和实时节目制作中, 设计的场面调度方式将对节目是否成功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轴线原理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 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 条假想的直线或曲线。 条假想的直线或曲线。 方向轴线、运动轴线、关系轴线。 方向轴线、运动轴线、关系轴线。 轴线规律,即在轴线的一侧 轴线规律,即在轴线的一侧180°区域内设 ° 置机位,不论拍摄多少镜头, 置机位,不论拍摄多少镜头,摄像机的机 位和角度如何变化,镜头运动如何复杂, 位和角度如何变化,镜头运动如何复杂, 从画面看, 从画面看,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关 系总是一致的,否则,就称之为“ 越轴” 系总是一致的,否则,就称之为“ 越轴” 跳轴” 或“ 跳轴”。
电视场面调度简介

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 虑镜头相互间的匹配问题。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对前期拍摄(如摄 像机位设置、镜头的运动)和后期剪辑 (镜头组接、方向性统一)都将产生重要 影响的两个问题:轴线关系、三角形布机 原理。
场面调度的源流: 场面调度源自法文(Mise-en-scene),原 场面调度源自法文(Mise-en-scene),原 意是“放在场景中” 意是“放在场景中”或“摆在适当的位 置”。 起初这个词只用于舞台剧方面,有“ 起初这个词只用于舞台剧方面,有“人 在舞台上的位置” 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指导演依照剧本 的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性格、情绪,对一个 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手势、 上场下场等表演活动多进行的艺术处理。
舞台的表演区内,置放的道具如桌椅、 沙发、台阶、楼梯、床、门窗、树等。这 些便称之为表演区内的支点,为人物的动 作行为提供了依托。既是人们关系展开的 连接点,又是动作调度的中心、支点。 这些支点可以根据舞台调度的需要、剧 情的规定,设定在舞台的任何一个区域。 支点是实施舞台场面调度必不可少的空间 设置,是场面调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斜向/对角线调度 、斜向/ 纵深调度的斜向变化,斜向调度一般指 单指向的,对角线调度是双指向性的,往 往是两个行为主体同时逆向斜向运行。 镜头拍摄形态:俯拍或仰拍,同时镜头 跟摇。
斜向调度使用类型: 西部片、警匪片、战争片、动作片中的 人物追逐、马的追逐、飞机的追逐,在视 觉上构成了双方冲突的对立态势。
电影场面调度的内容和范围已经远远超 越了舞台场面调度的局限。其核心是演员 调度,但它又是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 目的是以画面中人物的表演来表现一场戏 的内容和主题。
而电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发 扬了戏剧舞台场面调度和电影场面调度的 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自 身特点的操作方式。 总体而言,除了电视剧等与电影有较强 共性节目以外,占有相当比例的新闻纪实 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与电影相比有着明 显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场面调度上也产 生了一些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③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①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外反拍三角形机位布局的优点: 1、底边上的两个机位所拍得的画面中,两 个人物可以互为前景和后景,构图具有明显的透 视效果。由于两人同时存在,可以表现人物之间 的关系。
男 女
②
③
② ① ③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两个被摄人物一个面向摄像机,另一个 则背向摄像机,面向观众的人物就能受到充分地 突出和注意。如果背向观众的被摄人物稍稍拍虚 一些,将更为有力地突出面向观众的人物。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是一个对画框内的画面形象和 视觉效果进行安排和统筹调度的系统工程。 电视场面调度中的镜头调度是重点和关键。 以镜头调度为基础,结合特定范围内的人物调度, 构成了电视的场面调度。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与戏剧艺术的场面调度相比而言,电视场面 调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电视场面调度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 定、视距不变的局限,可以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 不同角度和不同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内容。 (2)舞台场面调度仅限于舞台空间,电视 场面调度则是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
1 1 ‘
2
2 ‘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轴线制约了多视角多机位的设置,因为不 能打破“轴线规则”。那么如何克服“越轴” 的的制约呢,常用办法如下: 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通过2号摄像机的运动,使得不能直接衔接 的2号1号两个镜头,通过2-3-1的衔接显得流畅 合理。
① ③ ②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当被摄人物是三个人时,三角形原理 同样可以加以运用。 被摄人物是两人以上,关系会复杂一些,但 只要我们准确地找到关系线,同样能够运用三角 形机位布局原理加以表现。 三人直线形布局:运用外反拍三角形机位去 拍摄,反映出三人的谈话场景。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女 男
①
③
②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大三角形机位布局:一个大三角形内,包含 有七个摄像机视点,除内反拍和平行位置外,所 有的机位均可成对组合,用以拍摄两个人物。
男 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角形原理运用的实例: (1)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 “面对面”地交谈。 处理面对面的二人谈话场面,最简单的方法 是用一组外反拍角度。将一个内反拍与外反拍镜 头结合使用,突出被采访者的地位。
女 男
①
③
②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当三角形的底边与关系线重合,底边上的两 台摄像机背对背地设置时,所拍摄的画面表现了 画面以外的那个人物的视点,这也即通常所说的 主观拍摄角度。
①
女
③
男②ຫໍສະໝຸດ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三种情况,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 机的视轴相互平行,即平行三角形布局。 常用于并列表现同等地位的不同对象,如两 个人的对话,并肩跑步等。它带有客观的同等评 价、等量齐观的含义。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镜头调度和镜头匹配的问题:
一、轴线问题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 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 直线。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 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 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 调度景别,这即是 “轴线规则”。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本章思考与练习题 1.请举例说明电视场面调度和戏剧场面调 度的异同。 2.电视场面调度主要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轴线?何为轴线规则? 4.请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克服“越轴”问题? 5.何为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有哪几个基 本变化形式?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在所拍摄的画 面中,这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画面固定的一侧, 便于观众对方向性的统一认识。
男 ② 女 ③ ① ②
① ③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在关系线的一侧,三角形底边的那两个顶端 位置上,摄像机可以在各自的光轴上转动,得到 三个不同的拍摄角度,产生三角形原理的三种基 本变化。 第一种情况,是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 像机分别处于两个被摄人物的背后,靠近关系线, 向里把两人拍入画面。这也就是外反拍三角形布 局。
女 ② 男 ③
①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拍摄过肩镜头时,背向观众的人在画面中所 展现出的脸部侧影,一般应以不露出鼻尖为宜。
女 ②
男 ③
①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种情况,是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 处在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 这种方案是内反拍三角形布局。内反拍角度用于 分别表现两个人物。内反拍角度一般景别较小, 便于细致地刻画人物神态。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2)当关系线是倾斜的或垂直的,摄像机布 局的三角形同样适用。 关系线是倾斜:改变三角形底边上两台摄像 机的高度。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关系线垂直:图中的关系线因人物头部基本 是一上一下而处于垂直状态,我们可以用平行三 角形机位布局来处理镜头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源流
场面调度来源于舞台剧,在舞台剧中, 有 “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指演员的行 动路线、站位、姿态手势、上场下场等表演 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演员调度,但它 又是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目的是以画面 中的人物表演表现一场戏的内容和主题。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源流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三人“L”字形布局:以外反拍三角形布局安 排机位,通过1、2、3号画面表现出三人的对话 场面。也可用内反拍表现近景或特写镜头。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至于三人以上更为复杂的对话场面,只要我 们熟练掌握了镜头调度的三角形机位布局的基本 技巧,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5.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 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如果既存在关系轴线, 同时也存在运动轴线,在小景别构图时,我们通 常选择关系轴线,但在大景别构图时,要考虑以 运动轴线为主。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 (如机位、角度、景别等)两个方面。 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关系: 场面调度是对拍摄现场中的人物和镜头 的总体设计和安排,而画面构图是在已确定 后的场面调度基础上产生的,是对调度停当 后的被摄对象的视觉表现形式。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源流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二、三角形原理
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 三个顶端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 形。 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 顶端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 局,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又称为三角 形布局。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围绕两个被摄人物和一条关系轴线,能够形 成两个三角形布局。 当我们进行镜头调度和画面组接时同样必须 遵守轴线规则,不能从一个三角形机位切换到另 一个三角形布局。否则,就会产生越轴的问题和 人物位置方向上的混乱。
男 ② 女 ③ ① ②
①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③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 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
男 ②
女
④ ③
①
②
①
③
④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拍摄过程中机位始终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 那么不论摄像机的高低俯仰如何变化,镜头的运 动如何复杂,不管拍摄多少镜头,从画面来看, 被摄主体的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等总是一致的。
电视摄像
任金洲 高波 著
授课教师:宋克
电视摄像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本章内容提要
• 电视场面调度是电视编摄人员反映现实生活、 突出主题思想、完善画面造型的一个强有力 的手段。 • 电视场面调度以镜头调度为重点,以镜头调 度的灵活性、动态性去弥补人物调度的不便、 不足或具体调度上的困难。 • 轴线关系和如何运用三角形原理。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 成画面的节奏变化。 (5)场面调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 人物的内心活动。 (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助 于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7)在现代的大型运动会、综艺晚会及演 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序的场面 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3)当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合一 时,在画面中无左右方向的变化,只有动体沿镜 头光轴的远近的变化和正背变化。 这种镜头无明显的方向感,所以又被称为中 性方向镜头。常用于轴线之间的过渡镜头。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