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脑超声诊断 ppt

合集下载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104
ppt精选版
105
ppt精选版
106
脑积水
总结
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性脑病
ppt精选版
107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ppt精选版
108
ppt精选版
48
II级脑室内出血:当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时,引起II级 脑室内出血
ppt精选版
49
III级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表现为扩张的侧脑室内部分或完全性由呈高回声的积血所充填
ppt精选版
50
IV级脑室内出血:除脑室内出血外,还伴有脑室周围白质髓 静脉的出血性梗死。后者表现为沿侧脑室外上方呈球形或 扇形的高回声。
ppt精选版
1
前言
近年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增加, 但各类脑损伤造成小儿脑瘫,影响生活质 量。颅脑超声对小儿脑损伤做出早期诊断 ,并可动态观察各类脑损伤不同阶段的声 像特点,指导临床治疗。
ppt精选版
2
+ 尽管CT、MR等影像学发展迅速,但超声无 创、便捷,可床旁检查,对高危儿疾病诊 断具有重要性,是首选检查方法。
ppt精选版
32
2、侧脑室体部-后角 (1)形态
A 正常形态
B轻度增宽(在原有基础上稍宽)
C明显增宽(脑室边界与脉络丛间 有明显的距离)
D扩张 (脑室有张力,脉络丛漂浮 于其中)
ppt精选版
33
2、侧脑室体部-后角 (2)测量 a冠状面 侧脑室比值
b旁矢状面 测脑室深度
侧脑室比值:中线至侧脑室外缘长度与同一水平线中线至同侧颅骨内板的长度之比。正常<1/3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妇幼保健院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妇幼保健院课件
(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90。)
一、经前囟门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经前囟门矢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经前囟门矢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面
二、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将探头轻轻向后偏转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约20。)
侧脑室前角宽度03mm
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冠状切面——第三脑室层面(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40 。)
出血部位有硬膜下、蛛网膜下等,最常见 的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四级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扫查部位
经前囟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前囟
在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 状切面的连续扫查,分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 脑声像图
颞囟 、后囟:应用相对较少,后囟在生后2个月左右
关闭,因闭合较早、实际探查范围有限,故不常用。主 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内径与大脑半球 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母亲孕期有合并症的新生儿。
14
检查时间
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3天内,生后1周内的 检出率为90-95%,严重的酌情及时复查,一般为1月 后、3月后。
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3天内观察有无脑水肿,1周后 观察有无完全恢复,1月后复查有无存在遗留病变。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生后3天内观察有无白质损伤, 1周后观察有无恢复,3-4周后观察有无白质软化,3-4 个月后观察有无软化灶消失及脑室扩张。
34
35
检查准备:患儿安静状态即可,取仰卧头正位, 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检查前手及探头 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皮肤交叉感染。先检查弱 小的早产儿,再检查足月儿。
13
适应症
可能发生颅内脑结构改变的新生儿、小婴儿的 筛查(如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小婴儿、低体重 儿、多胎儿、巨大儿等) 。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应病史的新生儿(如缺氧、 窒息、宫内感染等)。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
1
新生儿颅脑检查的历史
我国的新生儿颅脑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周丛乐教授1984年开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每年举办全国性新生儿颅脑 超声继续教育学习班。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颅脑超声已成为出生后3天 内新生儿的常规检查。
2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
1.颅骨 2.脑膜 3. 脑 4.脑室系统 5.脑血管
15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冠状切 1---额叶层面 2---侧脑室前角层面 3---第三脑室层面 4---侧脑室中央及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16
17
18
19
20
21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矢状切 6---正中矢状切层面 7---侧脑室前角层面 8---侧脑室中央部及后角层面 9---岛叶层面 10---颞叶层面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
▪ 脑实质如大脑皮质、丘脑、尾状核、大脑脚 等呈均匀一致的中低回声。
▪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大脑半球可略有差异,脑 中线并非完全居中,可 偏移 2-3mm,两侧 为对称性结构。
▪ 正常新生儿侧脑室显示不清或呈裂隙状,约有 15%新生儿侧脑室可不显示。
新生儿脑室测量
▪ 测量标准:一般以侧脑室体部宽度为标准 ▪ 测量方法: 矢状面尾状核丘脑沟与侧脑室内
增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类型
▪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 ▪ 脑实质出血(IPH) ▪ 大的硬脑膜下出血(SDH)
脑室内出血的分级
▪ I级:单或双侧室管膜下出血。 ▪ II级:室管膜下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
, 引起脑室内出血。
▪ III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 IV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
▪ 探头应该清洁,检查者无需备皮。
二、检查方法
▪ 1、经前囟检查:先做冠状切面,作不同程度 的偏转,可见颅内从额叶到枕叶的各层面影像; 然后探头旋转90度,获得矢状切面和其他旁 正中切面。
▪ 2、经颞窗检查: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颅内动 脉的血流分布及频谱。
常见切面:五个冠状切面+五个矢 状切面
▪ 一般情况下留取五个或者更多的典型冠状切面。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特点:
▪ 新生儿出生时前囟尚未闭合,为颅内疾病的诊 断提供条件。新生儿颅内超声广泛用于高危儿 颅内病变筛查及新生儿脑损伤的连续颅内监测, 尤其对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 围白质软化能做出早期、清晰诊断。
一、探头选择
▪ 一般选择高频突阵小型探头,进行扇形扫描, 频率范围在5-7MHz之间。
观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及窒息的新生 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颅脑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颅脑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超声诊断要点: 脑实质内血肿(intracerebral parenchymal)

可编辑
41
(二)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超声诊断要点: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颅骨下的半月形高回声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小脑内出血(cerebellar hemorrhage)
可编辑
39
(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超声诊断要点: 脑实质内血肿(intracerebral parenchymal)
1)高回声光团(新鲜血肿) 2)占位效应 3)脑室扩张 4)动态改变
可编辑
40
(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一 、 解剖概要 Anatomy
复习内容
冠 状 断 面
可编辑
7
一 、 解剖概要 Anatomy
复习内容
矢 状 断 面
可编辑
8
二、检查适应证
(一)经颅超声检查适应证 1、新生儿、婴幼儿颅内出血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5、新生儿、婴幼儿及小儿脑肿瘤及脑积水 6、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血管狭窄 等颅内血管性疾病的筛查
可编辑
15
四、正常颅脑声像图
冠 状 切 面
颅骨:弧形强回声光带
大脑: 均匀较低回声 半球裂隙: 半球中间的可强编回辑 声结1构6
四、正常颅脑声像图
侧脑室前角冠状断层
侧脑室前角: 呈羊角状无回声区, 双侧对称 尾状核头部: 左右侧脑室前角下方 的低回声结构 半球裂隙: 半球中间的强回声结构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技术ppt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技术ppt课件

检查与复查时间
1、颅内出血大多发生于3天内,生后一周检查。对 严重且不稳定的颅内出血,应酌情及时复查,直至 稳定。1—2个月复查可了解出血最终吸收情况。
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应在发 病3天之内 了解脑水肿性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7—10天观察脑水肿是否 完全恢复,3—4周复查了 解脑内是否存在遗留改变。
超声表现
• 超声影像特点是强回声,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具有特 异的诊断价值。出血的严重合并症是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为 侧脑室呈进行性扩张,前角圆钝,呈球形;脑室宽度 占同侧脑半球宽度的比例增大,第三脑室增宽。 • 各级出血的典型超声表现如下: • I级 • 超声表现:尾状丘脑沟的前方探及一强回声团块,多呈卵圆 形,单侧或双侧发生,若无继续出血,强回声团块会逐渐缩小, 回声减低,最终常常形成一个边界清晰的室管膜下囊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病因:分娩前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所致 • 临床表现: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于生后6-12小时,72 小时达高峰,随后症状逐渐改善,严重者患儿可在此期死 亡。 • 超声表现: • 脑水肿阶段:1)脑实质回声增强,轻者局限于脑室周围 • 白质,重者高回声范围扩大,脑实质回声越强,提示神 经元损伤越重。2)脑室变窄 • 神经元广泛坏死阶段:1)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 不均匀,甚至形成散在分布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2) 脑室重现,恢复到正常大小
• 脑萎缩性改变: • 全脑性萎缩:1)脑容积缩小 2)脑裂、脑外间隙变宽 • 3)脑回密集,脑沟加深 • 中央性脑萎缩1)脑室轻—中度扩大 2)脑室不规则变 • 形 3)双侧不对称 • 囊腔性改变:双侧脑半球多灶不规则的分布的囊腔是典型 的脑损伤最严重的结局。 • 囊腔出现时间:多为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可逆的脑水肿 后3—4周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超声扫查技巧与操作规范
01
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一般 使用高频探头(5-10MHz)
进行颅脑超声检查。
02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扫查切面,如经前囟、 侧囟、后囟等切面进行扫查

Hale Waihona Puke 03熟练掌握超声扫查技巧,如 探头放置位置、角度调整、 深度调节等,以获得清晰、
准确的图像。
图像采集、存储及后处理
误区识别及避免方法
误区一
忽视小儿颅脑发育特点,将成人超声诊断标准直接应用于 小儿。
误区二
过度依赖超声检查结果,忽视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
误区三
对超声图像解读不准确,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方法
了解小儿颅脑发育特点,掌握小儿颅脑超声诊断的特殊 性,制定适合小儿的超声诊断标准。
避免方法
超声诊断应结合患儿的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综合分析 ,避免单一检查手段的局限性。
超声设备的技术创新
更高频率、更高分辨率的超声设备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人工智能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AI技术可辅助医生进行更快速、更准确的图像分析和诊断。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 远程超声诊断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远程 超声诊断将成为可能,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的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提高超声医师的专业素养
01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超声医师对颅脑疾病的认知和诊断
水平。
加强多学科协作
02
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紧密合作,共同提高小儿颅
脑疾病的诊疗水平。
关注新技术发展动态
03
及时关注并掌握超声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医学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医学课件

观察新生儿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如肺 部感染、黄疸、贫血等,及时处理。
重要脏器功能
了解新生儿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以 及电解质平衡情况,判断其全身状况 。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预后评估
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案,评估其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随访建议
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如神经发育、智力发育等,以及是否存在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新 生儿的生存质量。
硬膜下出血
超声可显示颅骨内板与脑 组织之间的强回声或混合 回声团块。
脑实质出血
超声可显示脑实质内的局 灶性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团 块,可伴有脑室扩大。
脑积水、脑室扩大等异常诊断
脑积水
超声可显示脑室系统普遍扩张,脑实 质受压变薄。
脑室扩大
超声可显示脑室系统扩大,尤其是侧 脑室。
脑实质损伤性疾病诊断
缺氧缺血性脑病
异常图像识别
掌握常见新生儿颅脑异常 图像的表现和特点,如脑 室扩张、脑实质回声增强 等。
图像解读
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 查,对异常图像进行综合 分析和解读,为临床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颅内出血性疾病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超声可显示脑表面强回声 或混合回声,可伴有脑室 扩大。
新生儿脑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脑 沟回浅,但脑白质和脑灰质反射界面 清晰。
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 的严重疾病,超声诊断可以及时
发现并监测病情变化。
脑积水
脑积水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 并发症,超声诊断可观察脑室大小 及形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
脑室测定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1.Londom 双侧脑室体部的最大深度,正常值 为2.1±1.2mm
2.Sauerbrel 横径测量。颅脑中线至一侧脑室 的最外侧宽度,正常值为7-11mm,纵径测量, 侧脑室体部的垂直最长轴,正常值为13mm
-
30
3.Levene 矢状面测量侧脑室体部,6-10mm 为侧脑室轻度增大,11-15mm中度增大, >15mm重度增大
59
硬脑膜下出血主要见于足月儿,产伤导致新 生儿硬膜下出血,主要包括脑幕撕裂,致 直窦、大脑大静脉及横窦破裂;脑镰撕裂, 引起下矢状窦破裂;大脑表浅桥静脉破裂, 其中脑幕下血肿可压迫脑干和延髓呼吸中 枢,生命体征不稳定,可导致死亡。
-
60
超声对硬膜下出血识别率较低,大量邻近于 脑表面的硬膜下出血才有较高显示率。显 示为大脑中线偏移,侧脑室受压变形,颅 骨与脑之间可见半月形间隙。急性出血时 可见此间隙回声增强,以后可变为无回声 的硬膜下积液。
-
19
新生儿脑血流检测 Wills环 经颞扫查
-
20
早产儿脑
脑沟脑回较稀少,透明隔腔残存。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早产儿脑与正常颅脑超声检查 对比
患儿
正常
-
27
一、脑积水 新生儿常见的颅脑病变 先天性或产伤引起 超面
2.侧脑室体部一后角 冠状面(侧脑室比值)、 旁矢状面
-
11
侧脑室体部一后角层面 显示侧脑室体部和后 角、脉络丛、小脑
-
12
枕叶层面 显示枕叶白质
-
13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1.正中矢状面 透明隔腔、胼胝体、扣带回、第3脑室、背侧 丘脑、中脑水管、第4脑室、小脑、大脑前动脉
-
14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2、侧脑室体部-后角层面 侧脑室、脉络丛
-
Ⅰ级:单或双侧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出血
Ⅱ级:室管膜下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引起 脑室内出 血
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周围性出血性梗死
-
43
Palile分级法:
-
44
I级脑室内出血:即室管膜下出血,冠状面示侧脑室前角 体部下方团片状高回声区,矢状面示室管膜下椭圆形高 回声区,出血可单侧或双侧
4.Johnson 测量侧脑室比值,正常<1/3
5.Kuban 肉眼估测法观察侧脑室前角的外形
-
31
1、侧脑室前角 冠状面 (1)形态
(2)测量 正常一般不测量。当前角 增宽时,测其宽径,多在 尾状核头相接的部位
-
32
2、侧脑室体部-后角 (1)形态
A 正常形态
B轻度增宽(在原有基础上稍宽)
C明显增宽(脑室边界与脉络丛间 有明显的距离)
三、经后囟检查 显示脑后部的结构,弥补前 囟扫描的不足,可诊断小脑出血和小脑脓 肿。
-
8
一、经前囟作冠状扫查
1.额叶层面 显示大脑前正中裂,双侧脑半球 的额叶及对称分布的额叶白质
-
9
2. 侧脑室前角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透明隔 腔,尾状核
-
10
经前囟作冠状面扫查
3、第3脑室层面 第3脑室、侧脑室、尾状核、背侧丘脑、脑 干、外侧沟
-
50
IV级脑室内出血:除脑室内出血外,还伴有脑室周围白质髓 静脉的出血性梗死。后者表现为沿侧脑室外上方呈球形或 扇形的高回声。
脑室内出血,充满脑室,高回声 累及侧脑室后角附近白质
脑室内出血伴髓静脉出血性梗死 并累及侧脑室外侧脑实质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D扩张 (脑室有张力,脉络丛漂浮 于其中)
-
33
2、侧脑室体部-后角 (2)测量 a冠状面 侧脑室比值
b旁矢状面 测脑室深度
侧脑室比值:中线至侧脑室外缘长度与同一水平线中线至同侧颅骨内板的长度之比。正常<1/3
旁矢状面测脑室深度:6-10mm为脑室轻度-增大,11-15mm中度增大,>15mm重度增大34
-
3
探头选择 高频凸阵小探头,频率5-7.5MHz
-
4
-
5
安静状态
取仰卧位 做后囟检查时,将小儿头转向一侧,或扶小
儿坐起,暴露后囟。 注意:探头的清洁,消毒液洗手,避免交叉
感染
-
6
一、经前囟检查,首选冠状、矢状
-
7
二、经侧囟探查 观察脑的横断面, 显示大脑 脚、丘脑、颅底动脉等结构。但探查范围 有限。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新生儿期常见颅内病变与围产期窒息或产伤 密切相关,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 系统发育障碍
-
41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高发,危害最 大
2.硬脑膜下出血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小脑内出血
超声对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 度低
-
42
Palile分级法
-
61
-
62
-
63
-
64
-
65
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颅脑超声 检查应常规检查小脑
-
66
小脑出血是经前囟超声检查不敏感,经颞囟 后颅窝超声检查时可显示小脑半球和蚓部 、 小脑出血声像图显示小脑半球或蚓部团块 状高回声,或小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不 均匀
-
67
-
68
-
69
-
70
小脑出血与正常颅脑超声检查 对比
患 儿
正 常
-
71
主要发生于足月儿 最多见的围产期缺氧所致的脑损伤类型, 由于严重胎儿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所致
注意与脉络丛鉴别
-
45
-
46
-
47
室管膜下出血与脉络丛鉴别要点: 部位、是否对称、形态是否规则、是否与脉络丛相连
-
48
II级脑室内出血:当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时,引起II级 脑室内出血
-
49
III级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表现为扩张的侧脑室内部分或完全性由呈高回声的积血所充填
-
1
前言
近年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增加, 但各类脑损伤造成小儿脑瘫,影响生活质 量。颅脑超声对小儿脑损伤做出早期诊断 ,并可动态观察各类脑损伤不同阶段的声 像特点,指导临床治疗。
-
2
+ 尽管CT、MR等影像学发展迅速,但超声无 创、便捷,可床旁检查,对高危儿疾病诊 断具有重要性,是首选检查方法。
15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3、脑岛层面 脑岛
-
16
三、经侧囟扫查
侧脑室前角与后角,以及二者间丘脑基底核的一部分,大脑脚 ,颅底动脉环
-
17
新生儿脑血流检测 大脑前动脉 前囟扫查 正中矢状面显示最清晰、准确
-
18
Vs
44.90 ± 9.44
Vd
14.26 ± 4.95
RI
0.68 ± 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