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四-巴蜀文化赋

合集下载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阅读随笔目录一、巴蜀文化概述 (2)1.1 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3)1.2 巴蜀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4)二、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5)2.1 巴蜀文化的起源 (6)2.2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 (7)三、巴蜀文学与艺术 (9)3.1 巴蜀文学的主要形式与特色 (11)3.2 巴蜀艺术的种类与特点 (12)四、巴蜀宗教与信仰 (13)4.1 巴蜀的主要宗教信仰 (14)4.2 巴蜀宗教文化的特色 (16)五、巴蜀民俗与风情 (17)5.1 巴蜀的民俗活动与习俗 (18)5.2 巴蜀的风土人情 (19)六、巴蜀历史文化名人 (21)6.1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与贡献 (22)6.2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与意义 (23)七、巴蜀文化与现代社会 (25)7.1 巴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6)7.2 如何传承与发扬巴蜀文化 (27)八、结语 (28)8.1 巴蜀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29)8.2 对巴蜀文化未来的展望 (31)一、巴蜀文化概述源远流长,独具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巴蜀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巴蜀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期。

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的遗迹为我们揭示了巴蜀文化的初始面貌。

随着历史的演进,巴蜀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地理环境、民族交融、历史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方面,巴蜀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宜人,这使得巴蜀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周边文化的精华。

民族交融方面,巴蜀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历史变迁方面,巴蜀地区历经多次战乱与迁徙,这使得巴蜀文化在历经磨难的同时,也得以不断革新与发展。

浅析罗家遗址青铜壶(M2:2)

浅析罗家遗址青铜壶(M2:2)

浅析罗家遗址青铜壶(M2:2)谢振斌;冯六一【摘要】@@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乡的中河西岸,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巴文化遗址.200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罗家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300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其中以青铜壶(M2:2)最为珍贵.【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4页(P58-61)【作者】谢振斌;冯六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乡的中河西岸,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巴文化遗址。

200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罗家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300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其中以青铜壶(M2:2)最为珍贵。

出土时器物的表面被泥土和土锈层包裹,只有个别部位露出纹饰,清洗除锈后,壶体表面纹饰呈现出来(图一、图二)。

青铜壶(M2:2)表面纹饰采用阴刻加装饰工艺,内容为狩猎和饲养宠物图,纹饰非常精美,布局井然有序,可视为春秋战国时期巴人所创造的艺术珍品之一,是探索四川地区的巴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青铜壶的形制青铜壶(M2:2)通高33厘米,口径5.2厘米,腹径19.6厘米,圈底径10.5厘米,圈足高2厘米,壁厚2.5厘米。

壶体为:微侈口,束颈圆腹圈足,肩腹无明显分界,肩的两侧有一对兽形铺首衔环耳,口沿壁加厚至4厘米,其宽1.5厘米。

二、青铜壶纹饰壶通体阴刻纹饰,纹饰阴刻线采用铅锡混合物加以装饰,因装饰材料矿化,局部脱落使纹饰显示不清晰。

壶口沿纹饰刻在加厚层上,为一圈斜角云纹带,颈部刻四个垂叶纹并相连,内刻两支背对的凤鸟纹图,颈部图案与口沿的斜角云纹带相接。

在颈与肩交接处,刻有一圈宽约1厘米的斜角云纹带。

壶肩铸有一对铺首,铺首为兽头,兽嘴衔一活动环,环的两面刻一圈斜角云纹带(图三、四)。

腹部纹饰主要为狩猎和饲养宠物图,图案采用弦纹构成的矩形框,在矩形框外周刻有菱形纹、四瓣花纹、牛头纹和如意纹等作为矩形框的界带和装饰点缀(图五)。

蜀都赋全文翻译

蜀都赋全文翻译

蜀都赋全文翻译蜀都赋原文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

九土星分,万国错?。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请为左右扬?而陈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陆所凑,兼*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于前则跨蹑犍?,枕倚交趾。

经途所亘,五千余里。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郁??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龙池瀑?其隈,漏江伏流溃其阿。

汩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

于是乎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白雉朝?,猩猩夜啼。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忽而曜仪。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飞煽于天垂。

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于后则却背华容,北指昆仑。

缘以剑阁,阻以石门。

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或藏蛟螭,或隐碧玉。

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其树则有木兰?桂,杞?椅桐,??楔枞。

??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擢修干,竦长条。

扇飞云,拂轻霄。

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

巢居栖翔,聿兼邓林。

穴宅奇兽,窠宿异禽。

熊罴咆其阳,雕鹗?其阴。

猿?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

其中则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

樊以?圃,滨以盐池。

??山栖,鼋龟水处。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丹沙?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奋之则?旅,玩之则渝舞。

锐气剽于中叶,?容世于乐府。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野草昧,林麓黝?。

交让所植,蹲鸱所伏。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芒消。

推陈而出新声 化古而为今用——从何开四赋文的汉语形象说起

推陈而出新声 化古而为今用——从何开四赋文的汉语形象说起

加 晓听

要: 赋作 为 一种 旧文学体 裁 , 当今 的 时代 背 景下 , 渐活跃起 来 , 陈 出新 , 古 为今。 其演 在 渐 推 化
进 传承 的流 变特点及 意义 是值 得研 究的。何 开 四先 生被 称 为 当今“ 下写赋 第一人 ” 其赋 文作 品具有 天 ,
赋 体流 变 的普 遍性 意义。本 文从 何开 四先 生赋 文的 汉语 形象特 点 出发 , 发掘 出赋 文背后 的“ 颂性” 歌 文
文字句 长短 错落 , 有 整 齐 的 节奏 感 、 既 又有 参 差 的旋 律 美 。 比如 “ 地 玄 黄 , 古 洪 荒 。沧 海 毕 , 蜀 立 。 ( 巴 蜀 天 远 巴 ” 《 赋》 , )赋文 用句骈 偶 尚韵 , 但 对句 结 构工 整 , 且 韵脚 一 不 而
四 川 作 家 研 究 ・当 代 文 坛 ・2 0. 01 3
和 艺术形 象 ( 即汉字 书 法形 象 ) 言 的 , 是 从汉语 在 文学 而 而
中的表现 功能而 言 的 ” “ 语 形 象是 当 汉语 的 四声 、 仄 、 ,汉 平 韵律 、 仗 、 对 比喻和 排比 等表现 功能 应用 于 文学 的审 美——
今 的赋推 旧而 出新 声 , 而为 今用 , 《 明 日报 》 “ 化古 以 光 的 百 城赋 ” 为代 表 , 赋频现 于 媒 体 、 些大 型 庆 典 活动 中和 重 要 一
这里所说的汉语形象则主要不是从汉语的文字形象即汉字形象和艺术形象即汉字书法形象而言的而是从汉语在文学中的表现功能而言的汉语形象是当汉语的四声平仄韵律对仗比喻和排比等表现功能应用于文学的审美艺术表现并获得成功时才体现出来
四 II 家 研 究 l 作
推 陈 而 出 新 声 化 古 而 为 今 用

泸州赋

泸州赋
她说不 出。
眼泪终于夺眶而 出。 为什么?轻微 问。 因为喜欢 。韩幽 的语气迟钝 ,像手掌 打进轻 微的 心。因为你就是我的理想 。是远 比这世上 一切图画都
或者又是 ,在 内心深处 ,其实 隐隐地爱韩 幽。
在学校里 ,轻微没有朋友 。一个也 没有 。因为 自 卑和韩 幽,所有 的姑娘都 唾弃她 。那 时,萧宁是她唯
文 墨 流 徽 , 金石 丝 竹 之 余 声 。吁 嗟乎 ,千 秋 风 华 说 泸
州,天降大任于斯城 。 故国巴子地 ,汉 为江 阳郡 ;梁 时始置州 ,泸水 以 为名。富 甲一方 ,唯万商之都会 ;雄关要隘 ,乃兵家 之必争。长 亿唐 蒙通夜 郎行。都督边 关,程 咬金服人 以德 。绿染 田畴 , 洗宗礼细作精耕 。噫嘻 ,一骑红尘妃子笑 ,泸戎荔枝 乃上 品 。有 宋一 代 ,发唱惊 梃 。三泸 气象 ,霞蔚 云 蒸。城堞巍 峨,雄 甲两蜀 ;百业兴 旺,商贾如云 。铃 响 山间马帮来,腰 缠万 贯下江城 。复有大酒 出焉 ,惊 艳酒林 。腊 酿蒸 鬻 ,候夏 而 出;斯 为泸州 老窖之 滥 觞,亦乃华夏酿事之 革命 。琼浆 玉液 ,裹银 以求 ,酒 业圣地, 良有以也 !由是,墨客骚人 ,逸兴遄飞 ,诗 酒风流,于斯为盛 。范公举觞南 定楼 ,东坡箭袋 留酒 痕;陆游吟啸 山岩 脑,涪 翁醉 写拙溪名 。绛帐授经 , 魏 了翁兴学书院;言必有 征,李 鸣复撰修史乘 。江阳 谱志知何处? 《 永乐大典》泸字韵。烽烟骤起 ,宋元 战争 。危 城雄 峙拒 强虏 ,州人 自古 多血性 。大 江神 臂 ,战云漫卷悲风起;壮士断腕 ,碧血长 映满江红 。 明清之际,兵祸连接 ,哀我生民,十室九空。湖广填 四川 ,大 劫复 大荣 。商业 都会 ,比肩成渝 , 熙熙攘 攘 ,万象葱茏 。艺文载志,人才 辈出;刻板精美 ,坊 间播声 。大哉川南第一州,盛焉四海享其名 。携卷长

四川的武术的古诗

四川的武术的古诗

四川的武术的古诗
1. 《蜀地武学》
巴山蜀水蕴神功,
刚柔并济势如龙。

拳法剑术传千古,
英风豪气贯长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武术的雄浑气势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诗人通过“蕴神功”“势如龙”等词语表现出四川武术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2. 《四川武者》
蜀中儿郎多英豪,
习武练功气自豪。

刀枪棍棒随心舞,
刚猛威烈胆气高。

赏析:此诗刻画了四川习武之人的英豪形象,赞扬了他们的高超武艺和勇敢精神。

3. 《四川拳法》
四川拳法名天下,
技压群雄显四方。

一招一式见真章,
刚柔相济威力强。

赏析:这首诗强调了四川拳法的卓越声誉和独特魅力。

通过“名天下”“显四方”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四川拳法的钦佩之情。

4. 《蜀中剑客》
剑道精神在蜀中,
轻灵飘逸似游龙。

寒光闪烁风云动,
挥洒自如剑气雄。

赏析:此诗描述了四川剑客的高超技艺和剑道精神。

诗人通过“似游龙”“风云动”等词语,展现了剑客的灵动与威猛。

何开四赋赏析

何开四赋赏析

何开四赋赏析何开四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围绕“何开四赋赏析”展开论述,以期深入剖析何开四赋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意义。

何开四赋,即《刑赋》、《富赋》、《贫赋》和《祸赋》。

它们是何开创立的一种文学体裁,被誉为“赋体之宗”。

何开以这一文体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首先,从艺术风格上看,何开四赋充满了雄辩慷慨之情。

他以雄浑豪放的笔触描绘出刑罚的残酷和不公、富贵的虚无和腐朽、贫困的艰辛和无奈、祸患的险恶和不可避免。

他的文笔犀利而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悲壮的气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其次,何开四赋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以赋体形式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痛苦抨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关注社会阶级的不平等、贫富差距的悬殊、刑法的残酷等问题,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又反映了他对人类尊严和正义的追求。

何开四赋中的思想深度和思考角度使其超越了一般文学作品的框架,成为了一种社会批判的文学形式。

进一步分析何开四赋的价值意义,可以发现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

首先,何开四赋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其次,何开四赋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取向,成为了后世文学的重要源头。

再者,何开四赋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审视现实和思考人生的范本,具有启发和教育作用。

除此之外,何开四赋还蕴含着许多文学魅力和审美价值。

其文笔雄浑有力,富有音乐感,给人以磅礴之感。

何开的赋体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现场之中。

何开还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综上所述,何开四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展现出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何开四赋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后世文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序《巴山深处》

序《巴山深处》

序《巴山深处》
何开四
【期刊名称】《当代文坛》
【年(卷),期】1999()4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巴山;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生命体验;人格精神;“人化自然”;审美观照;审美视域;善良淳朴;现代精神
【作者】何开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巴山深处护路人--来自安康铁路分局紫阳工务段巴山指导区的报告 [J], 祁广来
2.行走在大巴山深处的脱贫攻坚“拓路人”——记岚皋县扶贫开发局江贤文 [J], 康春雷
3.巴山深处探油龙 [J], 胡庆明; 陈俊
4.巴山今日见清秋
——刘婧、周毅《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序 [J], 李明泉
5.大巴山深处的“特殊警务” [J], 亢自行(文/图);余地(文/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开四及其作品
巴蜀文化赋
天地玄黄,远古洪荒。

沧海毕,巴蜀立。

风光甲天下,人文鼎盛千古。

巫山龙骨坡,依稀人类远祖;资阳黄鳝溪,仿佛智人聚落。

三代蜀王,演绎古蜀文明;三星伴月,辉映青铜之光。

秦扫六合,中原交通,言语文字,始与华同。

李冰治水,泽润百代,都江孕育天府;文翁化蜀,礼义兴焉,蜀学比于齐鲁。

凿火井于坚崖,开盐泉以斥卤;五尺道上篝火长明,蜀锦铺就丝绸之路。

凤求凰兮,有几许浪漫情怀;说古唱今,市井多诙谐之风。

锦里风华,百代流韵;三都载赋,五都齐名。

巴有将,蜀有相,三国鼎立,诸葛治蜀。

五月渡泸,平定南中;九里长堤,岁稔年丰。

有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天下分久亦必合。

看旌旗猎猎,王睿楼船下益州;剑门开启,六郡流民入巴蜀。

贞下起元,自唐迄宋,巴蜀风光,独擅风流。

民勤耕作,禾黍连云,山野无寸土之旷;工商繁华,层楼复阁,腰缠十万下成都。

交子通行市廛,蜀版坊间称雄。

更兼文光墨宝,诗酒风流。

太白仙风、三苏文章,蜀中才子蜀外扬:老杜诗文,放翁墨韵,自古文人皆入蜀。

竹枝词、巴渝舞,党项琵琶僚人鼓:四十里城花如海,万方乐奏有夷风。

扬一益二称于天下,二江抱城春水长流。

狼烟骤起,中原板荡,宋元战争,浴血巴蜀。

钓鱼城堡,固若金汤,蒙哥命丧黄泉;大江神臂,同仇敌忾,壮士义薄云天。

叹古今兴亡多少事,赛典赤功高抚四川。

明末清初,兵祸连结,哀我生民,十室九空。

九州大迁徙,湖广填四川。

移民文化,因整合而升华;川戏新韵,乃昆高胡弹灯。

爰及近代,西风暴烈;仁人志士,血荐轩辕。

细检保路风潮、五四运动、泸顺起义、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凌烟阁上,庙食百代,几多将军元帅;艺文载志,星光灿烂,堪称惟蜀有才。

移天换斗,安邦兴国;巴蜀重光,万象峥嵘。

更喜改革开放,去故鼎新。

玉垒浮云锦江水,向阳花木早逢春;高楼大厦连天起,百万川军出夔门。

西部开发,历史新机。

上下求索,任重道远。

江山代有才人出,四川之外有百川。

举小平理论之大?,开巴蜀文明之新篇。

三星与火箭齐飞;都江共沧海一色;文翁化蜀辉映当代文明,扬一益二风流网络经济。

无忝于列祖列宗,造福于后世子孙。

纪元晋千,海岳献瑞。

国祚其昌,巴蜀其盛。

巴蜀文化墙》解说词
编审李锡炎郭伟
撰稿吕汝伦吴少柏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巴蜀文明灿烂辉煌。

五千年岁月悠悠,勤劳、勇敢、智慧的四川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文明,谱写了壮丽的文化篇章。

巴蜀文化是四川地区古今居住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

它可分为巴文化和蜀文化两大系统。

巴人的分布以四川东部(今重庆市)为中心,蜀人的分布以四川西部为中心。

传说蚕丝是蜀国的第一代国王,先后建都在今天的郫县、成都等地。

蜀文化的主要遗迹有新都新繁水观音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等。

巴蜀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大潮中,回顾四川先贤们的伟大创造和开辟之功,对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加深对四川省情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选取了四川历史长河中典型而富艺术色彩的十一个片断和人物代表,全方位地展示巴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各组画面采取主题性的集中,按照历史顺序排列,浮雕和画刻浑然一体,气势磅礴,极具艺术魅力。

墙前镌刻的《巴
蜀文化墙》,是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知名学者何开四先生所作。

墙首《巴蜀文化墙》为马识途先生所题。

集中展示巴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巴蜀文化墙”雕塑工程已进入后期施工。

据悉,该雕塑总体工程将于明年春节完工,届时,“巴蜀文化墙”将为四川增添一道全新的文化历史景观。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委党校文化广场看到,“巴蜀文化墙”的施工现场一片忙碌,石匠们正把预先在工厂分块雕刻好的雕塑局部一块块镶嵌起来。

目前,总长100米的“巴蜀文化墙”已经完成60多米。

该雕塑以时间为序,艺术展现了巴蜀千年文明中十个典型片断,从“文明之源”、“伟哉都江”、“蜀都神韵”、“诸葛治蜀”、“诗酒风流”到“扬一益二”、“大江神臂”、“湖广填四川”、“保路运动”和“光耀巴蜀”,一个个经典片断形成一步一景,鱼凫女王、李冰、文翁、刘备、诸葛亮、三苏父子、李白、杜甫、黄庭坚等巴蜀文化名人的形象将在这组雕塑墙里熠熠生辉。

担纲雕塑设计制作的是四川青年雕塑家杨宏、唐立夫妇,他们花费大量心血,查阅了大量资料,几易其稿,才达到了现在的效果。

据他们介绍,整个雕塑共用石料900多吨,采用四川特有的红色雅石和青石。

除了圆雕、浮雕、深、浅浮雕、线刻等雕刻技法,最独特的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雕刻镶嵌技术,将两种色彩的石头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起。

这种手法难度极大,不仅表现层次丰富,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杨宏透露:“‘巴蜀文化墙’在镶嵌和安装工艺上,运用了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现代文物修复保护技术,采用环氧树脂和矿物质材料进行雕塑粘合,比传统工艺采用的水泥粘合方法整体连贯、牢固、缝隙小、美观。


《巴蜀文化墙》揭开盖头
10月29日,费时近一年的《巴蜀文化墙》终于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揭开了盖头,整个文化墙寓意深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巴蜀文化墙》是省委党校在纪念建校50周年之际兴建的大型文化工程,该墙长100米、高4米,选择在四川历史长河中有典型意义且富于艺术色彩的11个重要片段组成:《大江神臂》、《湖广填四川》、《青铜三星堆》、《李冰治水》、《诸葛治蜀》、《诗酒风流》、《扬一益二》、《保路运动》、《蜀都赋》、《光耀巴蜀》、《走向未来》。

各个画面依据历史的走向排列,同时又有相对集中的文化意韵,是编年和主题性的有机结合。

整个文化墙以红白色调为主,汇聚四川文化史上的代表人物、事件,既有单个的人物塑像也有人物群像,既有金戈铁马的气势又有文人墨客的书卷味。

这一大型文化工程是由四川省著名青年雕塑家杨宏、唐立夫妇担纲设计和制作的。

创作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把虚与实、隐与显、具体和抽象、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诸葛治蜀》篇“君臣议事”中,记者看到,刘备、诸葛亮、关羽等9个人物表情各异,造像各具特色,能充分感受到三国时期蜀国人物的特点、身份。

为文化墙撰写《巴蜀文化赋》的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这样评价:“《巴蜀文化墙》把巴蜀文化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采用艺术方式全方位展示,整个雕塑是一个个片断,但又浑然一体衔接自然,有情节,可看性强,雅俗共赏。


中国小记者学员马思源)12月9日上午中国小记者到党校参观巴蜀文化墙。

早晨,小记者的专车开进党校,迎面走来负责这次活动讲解的吴主任。

他带我们来到“巴蜀文化墙”,说这里记载着许多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都不太相信,于是很认真的听着吴老师介绍。

听着听着我们真的知道了许多东西。

吴老师介绍说:这里有11个板块,第一是文明之源;第二是伟大都江;第三是蜀都神韵;第四是诸葛治蜀;第五个诗酒风流;第六是洋一益二;第七十大江神臂;第八是世纪迁徙;第九时保路风潮;第十是光耀巴蜀;第十一是走向未来。

通过这些板块,我还知道文明之源里有立体铜人长1。

8米,还有三代女王玉傅,在伟大都江有李冰父子治水的故事。

我还在诗酒风流里知道了浪漫主义李白和文同画竹等。

在这些板块里我最喜欢的是蜀都神韵,因为里面有一些奇怪的新奇雕塑,比如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

通过这次参观,加上吴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述和介绍,我们知道了很多历史故事,增加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收获还不少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