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B.孔子“兴观群怨”说C.司空图“韵味”说D.严羽“妙悟”说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B.诗体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C.《西游记》 D.《三国演义》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文学创作辩论辩题

文学创作辩论辩题正方,文学创作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文学创作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它能够通过文字和想象力传达人类的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现实,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深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批判,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1984》这部作品通过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权力和自由的思考。
因此,文学创作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深刻地触动人类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反方,文学创作并非唯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虽然文学创作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但并非是唯一的方式。
现代社会中,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同样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与文学相比,这些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直接地触动人们的情感。
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和对自由的追求,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因此,文学创作并非唯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方,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尽管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但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的魔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共情。
如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的力量传递更加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
例如,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通过对孤独和爱情的描绘,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因此,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它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深刻触动人类的内心世界。
反方,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尽管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但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学创造(创作论)

第二编文学创造(创作论)第六章文学创作过程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生(主要是艺术发现、创作动机)、构思和物化(传达)。
本章旨在研究作家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创作、为什么创作和如何创作的问题。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一、材料储备或叫素材积累。
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步。
(一)文学创造的材料是作家意识到的社会生活。
材料的积累是把生活心灵化的过程。
文学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材料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物质材料不同,直接地讲,是一种精神材料,是摄入到作家头脑中的社会生活,是存在于作家记忆中的表象,具体而言,是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中有意或无意获得的一切丰富、生动然而相对芫杂、粗糙的刺激和信息。
作家把社会生活心灵生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外在刺激作为一种信息被大脑吸收并储存的过程,其中记忆机制起关键作用:刺激感觉感觉缓冲器(大脑某个部位)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二)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1、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古人认为文学创造要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是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体验。
从司马迁的“发烧之所以作”(《自序》)到韩愈的“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荆谭唱和诗序》再到欧阳修的“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薛简肃公文集序》),都从一个侧面涉及到生活材料对作家创作的重要性。
王夫之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姜斋诗话》)刘熙载谈到“杜少陵、元次山、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阎,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
”(《艺概·诗概》)王国维也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人间词话》)都主张作家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巴尔扎克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
”(《〈驴皮记〉初版序言》)雨果说:“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一注视大自然。
”(《〈光与影集〉序》)果戈理说“只有被我从现实中提取,并且熟悉的一些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的东西。
文学创作辩论辩题

文学创作辩论辩题正方,文学创作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学创作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通过文字和故事传达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思考。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世界舞台,人生是一场戏”,这句名言深刻地触动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描述的主人公葛雷戈尔的变形引发了人们对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对人类的意义和存在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再者,文学作品可以激励人们的行动和改变。
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描绘的革命斗争和人道主义精神,激励了无数读者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帮助他人。
因此,文学创作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反方,文学创作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影响有限。
虽然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影响是有限的。
首先,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有人可能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另一些人可能对同一本书毫无感觉。
其次,文学作品的影响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经典作品可能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失去影响力。
再者,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的,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文学创作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影响有限。
在这个辩题中,正方和反方都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正方通过引用莎士比亚、卡夫卡、雨果等文学巨匠的作品和名言,以及这些作品对读者情感和思想的影响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反方则通过指出不同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同,以及文学作品的影响是有时间限制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因此,这个辩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权衡和思考,不能一概而论。
4第三讲 文学创作论共45页PPT

毕达哥拉斯:“生活就像一场体育竞赛,有些人充当角力士,还有些人成 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置却是旁观者。” 老庄哲学:“虚静无为”说 苏轼:“游心物外”说
Page 7
立普斯
(Lipps, 1851—1914 )
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 观照时,不是主观地被动感 受,而是自我意识、自我感 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 而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情 化,达到物我同一,“非我” 的对象成为“自我”的象征, 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 得自我的欣赏,从而产生美 感。审美主体包括艺术家就 是移情者。
Page 10
(四)文学创作中的主客关系
1、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实质上是审美主体与 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其主客体 关系特征:
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 2、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主体要立足客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对创作 客体的进行选择,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即作家的选择受 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Page 16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 的心理内容 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 契合 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Page 17
黑格尔
(Hegel, 1770—1831)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 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 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 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 ;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 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 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 ,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 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 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 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B.孔子“兴观群怨”说C.司空图“韵味”说D.严羽“妙悟”说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B.诗体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C.《西游记》 D.《三国演义》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三编文学创作论

唐代诗人牛希济旳《生查子》
❖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 语已多,情未了,回眸犹重道: ❖ 记得绿罗裙,到处怜芳草。
(二)文学发明旳主体是特殊旳艺
术生者
❖ 1文学发明旳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 中旳艺术生产者(自由自觉性)
❖ 解衣盘礴 中国画术语。解衣,即袒胸露臂;盘礴,即
第三编 文学创作论
1、文学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旳? 2、作家为何要创作文学作品?
第六章 文学发明作为特殊旳精神生产
第一节 文学发明作为特殊旳生产 第二节 文学发明旳主体与客体 第三节 文学发明旳主客体关系
第一节 文学发明作为特殊旳生产
人类生产活动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一般精神生产
特殊精神生产
(科学、哲学、宗教等) (艺术生产)
❖ 其次,他又是一种社会人(社会性、责任 性、时代性)
第三节 文学发明旳主客体关系
❖ 一、主客体关系旳多样性 ❖ 二、文学发明中主客体关系 ❖ 三、文学发明中主客体旳双向运动
一、主客体关系旳多样性
❖ 勃兰兑斯: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 方式——实际旳、理论旳和审美旳。一种 人若从实际旳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 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域旳健康,或是 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旳价值;一种植物 学者从理论旳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 物生命旳科学研究;一种人若是除了森林 旳外观没有别旳思想,从审美或艺术旳观 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旳一部分其效 果怎样。
❖ 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2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 (主体要不要感情)
❖ 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朴旳话来说,它就 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于事物旳 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旳东西看成有生命 旳东西,好像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 意志和活动,同步,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 旳这种错觉旳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 和共鸣。这种现象是很原始旳、普遍旳。
文学创作论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 一种极致状态时,便会出现一 种奇异的创作现象—癫狂
无意识的突发
激情的强化
沉思状态是创作冲的的思 绪之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 种深沉的平静。 在深思中,以往的情感积 累获得审美升华。也就是说把 生活经验变为审美体验的转换 过程。
什么是创作风格?
例如: 李白的清新飘逸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平易浅近 刘禹锡的气骨豪劲 王维 孟浩然的自然隽永 高适 岑参的悲壮慷慨 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
雨果
创作风格与作家的个性有什么关系?
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 创作个性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法·布封:“风格才是人本身” 中国:“人如其文”或“文如其人”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在他 的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生活 经历,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生活经验。
社会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
Transaction Data
社会生活的异彩缤纷,为文学 创作提供了可能,首先,社会生活 培育了创作主体特定的文学观念。 其次,社会生活为创作主体孕育了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元素。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rt-com.co.kr
广泛的知识积累是作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前提条件Company Logo
在《红楼梦》里所写的五行八业,无不俱全, 什么医理禅道,园林建筑,猜谜行令,题诗 作画,以及用具、陈设、食品、服装实在使 人眼花缭乱表现了曹雪芹渊博的知识。
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才能是作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
文学与哲学不同,哲学是以逻辑的严 密性和理论的科学性来说服人,而文学是 以形象的生动性和情节的丰富性来感染人 的。 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结构宏达,但安 排得体;人物众多,但各俱情态;事件纷纭, 但主次分明;关系复杂,但线索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提纲
一、论述题
1、请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为例,论述作家情趣和生活意象之间的契合关系。
2、为什么说“要用形象来思维首先就是用那启发性雄辩性的细节来思维”?
3、“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
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
”此段话,你有如何解读?
4、反向联想程序在文学想像中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5、为什么说过分地强调科学的想象的作用,甚至用它来否定文学的想象是幼稚可笑的?
6、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或写作经验,谈谈你对文学创作的认识。
(提示:不要泛泛而谈,应该结合一些你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或者从你自己切身的写作体验来展开论述,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体会。
二、作品分析
从所提供作品中任选一篇,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
不必面面俱到,可从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