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设答辩

合集下载

h热水锅炉设计毕业答辩

h热水锅炉设计毕业答辩

锅炉各部分特点
1.锅筒及炉内设备: 锅筒是容纳水和蒸汽的筒形受压容器,采用双锅筒结构, 既经济易安装,检修固定方便。 a.上锅筒:内径1200mm,壁厚22 mm,筒身长3800 mm, 包括两侧封头一起为4888mm。上锅筒筒身用20g钢板热卷 冷校而成,封头为20g钢冲压而成的椭圆形封头,为了焊接 方便,封头和筒身壁厚都采用一致即22 mm。 b.下锅筒:下锅筒内径Dn=1000mm,壁厚δ=16mm,筒身长 3000 mm,包括两侧封头一起为3885mm,筒身及封头都为 20g钢板制成。下锅筒底部有定期排污管,以便排出杂质和 沉淀物。上下锅筒之间有管束。
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SHL20-1.25/130/70-热水锅炉,属于水管 式自然循环锅炉。设计本着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首要设计特 性的准则。综合考虑燃烧,传热,烟气和空气以及工质的动力特性以 及磨损和腐蚀。在锅炉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保证炉内着 火,炉膛内有足够的辐射热量,煤的燃尽程度以及合理的烟气速度和 排烟温度。同时,还要确保有一定的气密性以保证炉膛内进行负压燃 。 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作为技术支持进行了热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 阻力计算。其中热力计算包括炉膛、锅炉管束、省煤气,空气预热器。 为了使小型锅炉的结构紧凑,大部分受热面都布置在炉膛内。根据结 构,由于工作压力低,容易产生烟气侧的酸腐蚀和锅内的氧腐蚀,所 以采用铸铁省煤器,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的要求。锅炉的炉膛内设有 前后拱,燃烧后的烟气从炉室出来后在对流受热面中多次绕行,然后 进入尾部的烟道,在尾部的烟道设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用来加热 给水和预热空气。本次设计设计方案过程中,本着可靠性,经济性, 简单易行的原则,使结构的布置尽量首尾相顾,浑然一体。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

我所进行的《锅炉课程设计》使用的煤种为1号煤,额定蒸发量为190吨每小时,给水温度为215摄氏度。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的基本思路如下:1煤种的基本计算2基本数据的计算,也就是先计算出后面运算所需要查找的数据3按汽水系统的顺序依次对各个部分进行计算4数据的校核与修正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下我的运算的基本过程:由已知的煤种成分进行成分校核,发热量校核,煤种判别。

其次进行燃烧产物和锅炉的热平衡计算,这部分包括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容积,空气平衡表,烟气特性表,烟气焓温表,热平衡计算。

因为这几个表的数值在后面的计算中会用到,所以必须仔细的计算,尽量的减小误差,避免差错。

一旦一个数值有偏差,后面的每一个部分都会有偏差,并且会越来越大。

然后按照汽水系统的顺序,对各部分的数据进行依次的计算。

按照汽水系统,顺序为:炉膛热力计算,屏式过热器,凝渣管,高温过热器热段,高温过热器冷段,低温过热器,转向烟室,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

蒸汽流程为:汽包→顶棚管→低温对流过热器→经过一次喷水减温→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经过二次喷水减温→高温过热器热段→汽轮机。

烟气流程为: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

在这一部分的运算中,需要用到前面所计算出的数据,也需要用到《锅炉原理》,《结构计算书》等等书籍中的数据公式,在使用的时候注意所用公式符合条件,代入数据时要代正确,小心计算。

这一部分的计算有比较强的系统性,后面部分进口的数据常常是前面部分出口的数据,所以计算时要小心翼翼。

接着进行数据的校核与修正。

这部分包括尾部受热面热力校核,热力计算数据修正,热平衡计算误差校核。

这部分主要是检验前面的运算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如果不在误差范围内,就需要去重新计算。

分析误差为什么不在误差范围内。

最后进行热力计算汇总,将之前所计算出来的数据直接填入或稍加运算后填入《热力计算汇总表》。

锅炉原理课设答辩

锅炉原理课设答辩

一.炉膛部分⑴为什麽在计算炉膛时要预先设一个炉膛出口烟温。

因为这是一个隐函数求解,必须先设一个数值,然后用迭代法求解,所以要设一个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⑵本锅炉是何制粉系统,计算中有何体现。

本锅炉是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从灰粒子有效直径的选择数据可以看出来是钢球磨煤机,又由于是50MW的小机组,一般钢球磨煤机都是中间储仓式。

⑶在整个热力计算中是如何考虑各项损失的。

在热平衡计算中,假设排烟温度,加上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计算出排烟损失,等计算完下级空气预热器后校正假设的排烟温度;假设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或采用实测数据;在计算计算燃料量时用上,不进行校验;根据锅炉容量在标准上的曲线上查出q5,代入公式中计算出保热系数,在各个受热面烟气侧热平衡计算时用保热系数,也不进行校验;根据经验选择q6,一般这个数据为0,或用公式计算,也不进行校验。

在具体的计算中,在炉膛计算时,计算炉膛有效放热量时又考虑了q3、q4、q6。

⑷炉膛黑度与什麽因素有关。

炉膛黑度与火焰黑度、有效辐射层厚度、热有效系数有关。

⑸炉膛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是那些,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炉膛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是灰粒子、碳黑粒子和三原子气体。

排列如上。

⑹为什麽不用煤粉的成分,而用原来煤的应用基成分进行炉膛计算。

因为炉膛的热力计算包括制粉系统。

⑺△X的物理意义是什麽,本锅炉是如何取的数值。

△X的物理意义是火焰中心相对高度比燃烧器中心在炉膛内相对高度的比值。

所谓相对高度就是这个高度与炉膛高度的比值。

本锅炉取0。

⑻在计算中如何处理不敷设受热面的壁面的。

在计算炉膛壁面面积的时候算数;在计算平均热有效系数的时候为0。

⑼炉膛高度是如何测量的。

炉膛高度有两个:第一个是从冷灰斗的二等分平面到炉膛出口烟窗中心的距离,用于计算火焰中心相对高度;另一个是从冷灰斗的二等分平面到顶棚,用来计算顶棚的受热不均系数。

⑽折焰角的作用是什麽。

作用是加大火焰的充满度。

锅炉专业技能答辩问答题

锅炉专业技能答辩问答题

锅炉专业技能答辩问答题一、综合类:1、防止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结焦的办法是什么?1)保证良好的流化工况,防止床料沉积①保证燃料制备系统正常工作,给煤粒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严格控制料层差压,均匀排渣。

采用人工放渣要及时,做到少放勤放,排出的炉渣有渣块应汇报司炉,排渣结束后排渣门要关闭严密。

③认真监测床底部和床中部温差,如果温差超出正常范围,说明流化不正常,下部有沉积或结渣,此时,可短时开大一次风,吹散焦块,并打开冷渣管排渣;如不能清除,应立即停炉检修。

④低负荷运行时,如发现床温突然下降,除了断煤外,很可能是床料沉积,这时若增大给煤量,反而会加剧沉积,使沸腾床的流化质量变差,造成局部结焦。

当判明是床料沉积时,应打开冷渣排放管放渣,待床温正常后,应适当调节至较高负荷下运行。

2)点火过程中严格控制进煤量点火过程中,一般床温达到500℃以上可加入少量的料以提高床温。

如果加料量过多,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整个床料含碳量增大,这时一经加大风量,就会猛烈燃烧,床温上升很快,甚至超过灰的软化温度,结果造成整床超温结焦。

当床温超过1050℃,虽经减料加风措施,床温仍然上升,此时必须立即停炉压火,一般待床温低于800℃再启动。

3)变负荷运行严格控制床温变负荷运行时,严格控制床温在允许范围内,做到升负荷先加风后加料,降负荷先减料后减风,燃烧调节要做到“少量多次”的调节方法,避免床温大起大落。

4)压火时正确操作压火时先停给料,再运行几分钟后停风机,压火期间,一定要紧闭各炉门、所有进风门及排渣门。

5)认真调整一二次风对于高温分离器,保证任何时候含氧量不低于3%~5%,以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可防止分离器和返料机构内发生二次燃烧而超温。

运行中要定期察看返料的情况,监视返料器床层的温度是否正常。

若超出正常值很多,可能是发生了二次燃烧。

此时应加大返料风量,打开返料床排灰阀放灰。

若温度低于正常值很多,说明返料器发生了堵塞,此时应打开排灰阀放灰,同时加大返料风量。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分享我的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成果。

本次课程设计,我选取了锅炉原理及其应用为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学习与实践,深入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操作与维护知识。

我简要介绍了锅炉的分类和基本构造。

锅炉按用途分为工业锅炉和民用锅炉,按循环方式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按水循环方式分为高压锅炉和低压锅炉。

我还详细介绍了锅炉的基本构造,包括炉膛、汽包、各种管道和阀门等。

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锅炉原理和运行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接下来,我详细讲解了锅炉的工作原理。

我通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锅炉内部的工作流程,包括燃料的燃烧、水的循环、产生蒸汽等。

在此基础上,我对锅炉的热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燃烧效率的改进措施。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例演示,我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改进措施对于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锅炉原理的理解,我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项目。

我设计了锅炉的装置与参数调节实验。

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如水位、供气量等,观察和分析其对锅炉性能的影响,加深对锅炉原理的理解。

我设计了锅炉的节能环保实验,通过改变燃料种类和供气方式等措施,观察和比较锅炉的热效率和废气排放情况。

我进行了一些事故处理实验,如炉膛爆炸和水位突变等。

通过实验教学,我让大家了解了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通过设计锅炉的装置和参数调节实验,促使学生对锅炉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理解;通过设计节能环保实验,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思考如何提高锅炉效率;通过事故处理实验,培养学生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我还加强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表意见和提出疑问。

综上所述,我的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核心思想,旨在深入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锅炉答辩题

锅炉答辩题

锅炉定义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 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当进行什么措施?答: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特种设备监督举报电话:12365简述《特种设备安全法》中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七个环节?答: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第六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2)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

第六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保障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下的第六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的,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5)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第六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3)电梯桥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4)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5)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6)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燃气锅炉毕业设计答辩稿

燃气锅炉毕业设计答辩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朱晓,来自能环学院08级热动3班。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在这三个多月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同时,毕业在即,对于各位老师这四年来的谆谆教诲,我也同样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辛苦了。

本次毕业设计,我的设计题目是240t/h燃焦炉煤气锅炉设计,设计给定的初始资料如下:焦炉煤气低位发热量:4130千卡/标米,燃料成分就不详细说明了。

锅炉蒸发量240t/h、过热蒸汽温度540摄氏度、给水温度215摄氏度、排烟温度140摄氏度、额定蒸汽压力9.8兆帕、锅筒工作压力11.28兆帕。

进行一次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设计思路,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先确定炉膛尺寸,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炉膛烟气温度,再沿着烟气流动方向,根据炉膛的烟温、烟焓变化计算各受热面吸热量从而确定各部分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当然进行以上一系列计算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些基础数据。

包括选定烟道中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以及通过燃料燃烧计算列出烟气特性表和烟气焓温表,并通过锅炉热平衡计算得出锅炉效率及燃料消耗量。

对于燃料消耗量,由于锅炉蒸发量、给水温度、过热蒸汽温度已知,通过查焓值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需要总热量,再根据已知的燃料低位发热量便可得出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

接下来就到了进行炉膛结构尺寸的计算,首先查阅资料选取炉膛容积热负荷,燃气锅炉炉膛容积热负荷的取值范围是350KW/m3以下,我初步选定为330,这样通过公式可得出炉膛容积。

同样,查阅资料选取炉膛截面热负荷为4600KW/m3,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炉膛截面积。

设计炉膛截面为正方形截面,那么炉膛截面积开平方便可以得到炉膛的宽和深。

然后选取折焰角长度,计算顶棚宽度、顶棚体积,再通过一系列计算最终得出炉膛高度,由于时间原因这里不详细说明。

炉膛结构尺寸确定之后便是炉膛传热计算。

刚才已经说了,炉膛之后的各部分受热面的结构尺寸主要通过吸热量也即烟气放热量确定,因此,炉膛传热计算的最终目的便是计算出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锅炉课程设计答辩题

锅炉课程设计答辩题

锅炉课程设计答辩题1.指出锅炉校核热力计算与设计热力计算之异同点。

2.写出锅炉炉膛热力计算式,并指出其中各项的意义。

试简单表述炉膛热力计算的步骤。

3.何为炉膛黑度,炉膛黑度应如何计算,计算分哪些步骤。

4.写出锅炉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的基本方程式,并指出其中各项的意义。

试简单表述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的基本步骤。

5.锅炉热力计算各受热面的允许计算误差是如何规定的。

6.试简述锅炉炉膛结构计算的基本内容,各项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需如此计算。

7.试简述你所设计的锅炉系统的汽水流程,相关设备的结构尺寸和结构特征。

8.锅炉系统采用烟气再循环的目地何在,你所校核的锅炉是否采用了烟气再循环,当采用烟气再循环时,在计算中应如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9.热平衡计算中,保温系数你是如何获取的,锅炉燃料消耗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应如何计算,你所计算出的值是多少。

10.何为角系数,水冷壁的角系数为多少,炉顶过热器呢,为什么。

11.何为过量空气系数,在你的计算中各段受热面的过量空气系数是如何确定的,当有烟气再循环时,又该如何确定。

12.简述屏式过热器的热力校核计算步骤与过程。

13.试简述如何计算屏式过热器传热系数,并简单说明计算过程与步骤。

14.锅炉炉膛出口烟温你是如何估算的,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为什么。

15.怎样计算烟气和工质间的平均传热温差。

16.试结合你所绘制的锅炉本体结构图,指出相关锅炉本体的重要设备位置和结构特征、结构尺寸。

17.试说明你所进行的热力校核计算的锅炉的基本工质参数值,燃料基本数据,并说明其数值变化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18.何为焓,何为烟气焓,在你的锅炉校核计算中烟气焓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19.目前火电厂一般锅炉效率为多少,你计算的数值是多少,锅炉实际燃料消耗量呢,由之你能计算出锅炉标煤耗吗。

20.你是如何计算烟气对管壁的放热系数,它的数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试简述计算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炉膛部分⑴为什麽在计算炉膛时要预先设一个炉膛出口烟温。

因为这是一个隐函数求解,必须先设一个数值,然后用迭代法求解,所以要设一个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⑵本锅炉是何制粉系统,计算中有何体现。

本锅炉是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从灰粒子有效直径的选择数据可以看出来是钢球磨煤机,又由于是50MW的小机组,一般钢球磨煤机都是中间储仓式。

⑶在整个热力计算中是如何考虑各项损失的。

在热平衡计算中,假设排烟温度,加上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计算出排烟损失,等计算完下级空气预热器后校正假设的排烟温度;假设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或采用实测数据;在计算计算燃料量时用上,不进行校验;根据锅炉容量在标准上的曲线上查出q5,代入公式中计算出保热系数,在各个受热面烟气侧热平衡计算时用保热系数,也不进行校验;根据经验选择q6,一般这个数据为0,或用公式计算,也不进行校验。

在具体的计算中,在炉膛计算时,计算炉膛有效放热量时又考虑了q3、q4、q6。

⑷炉膛黑度与什麽因素有关。

炉膛黑度与火焰黑度、有效辐射层厚度、热有效系数有关。

⑸炉膛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是那些,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炉膛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是灰粒子、碳黑粒子和三原子气体。

排列如上。

⑹为什麽不用煤粉的成分,而用原来煤的应用基成分进行炉膛计算。

因为炉膛的热力计算包括制粉系统。

⑺△X的物理意义是什麽,本锅炉是如何取的数值。

△X的物理意义是火焰中心相对高度比燃烧器中心在炉膛内相对高度的比值。

所谓相对高度就是这个高度与炉膛高度的比值。

本锅炉取0。

⑻在计算中如何处理不敷设受热面的壁面的。

在计算炉膛壁面面积的时候算数;在计算平均热有效系数的时候为0。

⑼炉膛高度是如何测量的。

炉膛高度有两个:第一个是从冷灰斗的二等分平面到炉膛出口烟窗中心的距离,用于计算火焰中心相对高度;另一个是从冷灰斗的二等分平面到顶棚,用来计算顶棚的受热不均系数。

⑽折焰角的作用是什麽。

作用是加大火焰的充满度。

⑾如果有几层燃烧器,怎麽计算火焰中心高。

用各层燃烧器的燃料量当权系数计算总的火焰中心高。

⑿炉膛出口烟温的允许计算误差是100℃,是说炉膛出口烟温可以差100℃吗?不是。

计算经验表明,这个误差才有2~3℃。

二.过热器部分⑴从炉膛开始,沿烟气流程说出各个受热面。

炉膛、屏式过热器、凝渣管、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

⑵叙述本锅炉的蒸汽流程。

从汽包出来进入炉内顶棚,经过屏区顶棚、高温过热器顶棚,进入低温过热器。

从低温过热器出来,经过一级喷水减温器,进入屏式过热器,再进入高温过热器的冷段,经过二级喷水减温器,进入高温过热器的热段。

此后就送往汽轮机。

⑶为什麽要采用屏式过热器,而不用密集的管束代替它?采用屏式过热器有3点:(1)由于屏式过热器管子的横向节距很大,因而不能结成渣桥,防止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

(2)屏式过热器的有效辐射层厚度较大,吸收炉膛辐射能力强,便于吸收烟气热量。

(3)屏式过热器的纵向管子根数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便于保证屏式过热器内部比较高的蒸汽流速。

⑷如何计算屏式过热器吸收炉膛辐射的?屏式过热器吸收炉膛辐射热量的计算是和吸收屏间烟气对屏式过热器的辐射一起计算的,是屏式过热器的入口炉膛辐射减去屏式过热器的出口辐射。

屏式过热器的出口辐射包括2个部分:(1)入口辐射热量透过屏区的部分,这部分很少,大约占3%;(2)屏间烟气的向后辐射,占97%。

⑸屏式过热器的利用系数是多少?屏式过热器的利用系数按烟气流速通过曲线查出。

一般是0.85。

⑹如何计算屏式过热器的受热面积,和其他过热器受热面积有何不同?屏式过热器的受热面积是它的辐射受热面积。

计算方法是把各个屏式过热器的屏风面积乘以屏式过热器的角系数。

其他过热器的受热面积是管子的外表面面积,是它的对流受热面积。

⑺为什麽要假定屏的入口汽温,如何校正?在计算屏式过热器开始的时候就假设一个屏式过热器的入口汽温,等到计算完低温过热器后,经过一级喷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也是屏式过热器的入口蒸汽温度,两个数值要有比小的误差。

一般后来计算出来的屏式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比较准。

⑻在计算中如何考虑炉膛辐射传热对过热器的影响的?前面的过热器是屏式过热器,它吸收炉膛辐射前面已经叙述了;透过屏式过热器的炉膛辐射的计算是,热量投射到哪个受热面上,就认为被吸收了。

⑼如何计算屏区附加受热面的吸热量,分别说明顶棚和水冷壁的计算过程。

计算屏区附加受热面的吸热量是先估计一个吸热量,然后在计算完主受热面的吸热量后分别计算顶棚、水冷壁的吸热量,再加起来校正。

顶棚的吸热量是用主受热面的传热系数乘以顶棚面积,再乘以屏间烟气与顶棚中蒸汽的温差,除以计算燃料消耗量,顶棚中的蒸汽温度也是先估后校。

水冷壁吸热量的计算方法与此相同,其中汽水混合物的温度用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⑽过热器系统的减温水量是如何校正的。

在开始前先假定两级减温水量,这样就可以求出各段过热器的蒸汽流量。

等计算完整个过热器后,看高温过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是否合适,是否要修改减温水量。

直到蒸汽温度合适为止。

⑾为什麽要计算屏入口对出口的角系数。

因为要计算屏式过热器吸收炉膛辐射的数量,要用这个角系数。

⑿屏区对后面受热面的辐射由哪两项组成,哪一项大?屏区烟气对后面受热面的辐射大,炉膛辐射热量透过屏区剩余的部分少。

⒀本锅炉高温过热器是如何布置的,这样布置有什麽优点。

本锅炉高温过热器是"中间两边"分布,可以减少热偏差。

⒁计算高温过热器时如何假设冷段和热段的出口汽温,又是如何修正的。

预先估计一个冷段和热段的出口蒸汽温度,等计算完以后用两端过热器吸热量与传热量的比值是否等于1来校正这个比值。

⒂低温过热器有顶棚吗?低温过热器有顶棚,但是不单独计算,而是把顶棚的面积加到主受热面的面积中。

⒃转向室在哪两个受热面之间。

转向室在低温过热器与高温省煤器之间。

⒄高温过热器的利用系数是多大,热有效系数是多大?高温过热器的利用系数是1。

热有效系数是0.65。

⒅什麽是凝渣管?凝渣管是后墙水冷壁的延长部分,它通过水平烟道,不起凝渣作用。

凝渣管又称费斯吨管、垂彩管、荷重管。

⒆折焰角向上的表面是如何计算其吸热的?这部分的受热面不吸热,因为在运行中,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积灰。

⒇如何计算低温过热器吸收炉膛辐射的?低温过热器不吸收炉膛辐射,因为标准规定炉膛辐射通过大于5排密集管束后,就被密集管束把热量全吸收了。

(21)说明过热器计算时允许的误差。

在计算每段过热器的时候,都是2%的计算误差。

但是蒸汽温度的接口误差在标准上没有规定。

在工程上认为±1℃的接口误差是可以的。

(22)计算过热器烟气黑度时,用什麽定性温度?定性温度是这段过热器的烟气平均温度。

(23)如果计算本台锅炉凝渣管的对流吸热用哪一个公式求其放热系数?最好用单排管束的放热系数公式,如果用已有的公式就用错列的公式。

(24)在对流烟道中,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有哪些?在对流烟道中,烟气中具有辐射能力的成分有灰粒子和三原子气体。

(25)什麽叫作渐次接近法,在图上示意地说明其具体方法。

渐次接近法是一种收敛很快的迭代方法,见标准上P77的图。

(26)低负荷时热力计算的数据有什麽变化?低负荷热力计算的数据主要变化有:(1)燃料量减少;(2)蒸汽流量减少;(3)各处的烟气温度降低;(4)如果负荷过低,喷水量减少,最后没有喷水量,出现过热蒸汽温度降低(欠温)。

(5)汽包压力和各处蒸汽压力降低。

(27)如果是直流锅炉,如何计算其热力计算?大致说明一下。

和自然循环锅炉差别不大,就是在计算过热器热力计算的开始,假定一个饱和蒸汽温度。

等计算完毕后,从给水温度开始,加上省煤器的吸热,炉膛水冷壁的吸热去校正假定的饱和蒸汽温度。

误差很小即可。

(28)如果是低倍率锅炉,如何计算其热力计算?大致说明一下。

低倍率锅炉的热力计算和直流锅炉的极相近,假定一个汽水分离器的饱和蒸汽温度(或压力),等计算完后再校核,校核方法同上。

(29)如果烧的是贫煤,和烧烟煤的计算有什麽不同?如果烧的是贫煤,在炉膛热力计算时M值的公式不同。

(30)苏联73年标准图3-1有什麽用途?图3-1是计算给定具体燃料成分后烟气的动粘度系数、烟气的导热系数、和烟气的普郎特数从平均烟气成分到具体烟气成分的转换系数。

(31)解释高、低温过热器的"双管圈"。

所谓的双管圈是从联箱中并列引出两排管子一起绕成受热面的情况。

(32)为什麽高温过热器的计算中有两个汽温"先估后校"?如何校正?因为高温过热器分为冷段和热段两部分,因而两个方程不能解两段的三个未知数。

因而用两个"先估后校"。

具体做法见14题。

(33)为什麽低负荷时漏风系数要增加?是漏风量增加了吗?在锅炉低负荷时各处的漏风量不变,但是空气量减少了,所以增加了漏风系数。

三.尾部受热面⑴什麽是尾部受热面?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叫尾部受热面。

⑵双级布置的尾部受热面是如何布置的?从上面往下依次是: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和低温空气预热器。

⑶为什麽尾部受热面要采用双级布置?用教科书的一句话就是:烟气的流量和比热均比空气为大。

⑷本台锅炉的高、低温空预器各有几个行程?本台锅炉的高温空气预热器是1各行程;低温空气预热器是5个行程。

⑸本台锅炉的空预器中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从下向上:先从前后两个方向(各4个通道)进入(一个行程),转而向上,再从里面沿着各4个通道向前后两个方向出来(一个行程),经过联通罩的转向向上,这样又进入(一个行程),再出来(一个行程),又进去(一个行程)。

总共5个行程。

从尾部烟道中间的通道绕过低温省煤器,从一个通道的高温空气预热器出来,进入通向燃烧器和磨煤机的空气通道。

⑹计算空预器时的转换系数做什麽用的,也就是说转换什麽?空气预热器的转换系数是把逆流温差转换成实际温差。

⑺上级省煤器的出口水温是如何计算的?上级省煤器的出口水温是通过炉膛和过热器系统的热平衡计算求出来的。

就是说必须给汽包送入那么多数量和那么多焓的给水,才能通过炉膛水冷壁的吸热和过热器的吸热,生产出压力、温度、流量都合格的过热蒸汽。

⑻什麽叫锅炉带不上负荷?锅炉带不上负荷是指锅炉的蒸汽流量不够。

⑼从传热角度来看,为什麽锅炉带不上负荷?从传热角度来看,锅炉带不上负荷是由于水冷壁的蒸发吸热(水冷壁和省煤器的总吸热量)不够,因而蒸汽流量不够。

⑽锅炉带不上负荷,在计算当中有什麽表现?锅炉带不上负荷,在计算中表现为高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中间的接口温度对不上,即高温省煤器的进口水温高,低温省煤器的出口水温低,误差超过10℃。

⑾指出锅炉热平衡的计算误差的公式,其物理意义如何?锅炉机组吸热量与送入锅炉的热量的平衡公式是教科书公式(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