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动态检测

合集下载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低剂量异维A酸治疗重度痤疮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低剂量异维A酸治疗重度痤疮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低剂量异维A酸治疗重度痤疮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作者:王薇范秀红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10期[摘要]目的:觀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低剂量异维A酸胶囊治疗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异维A酸组、光动力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

异维A酸组予异维A酸胶囊0.25mg/kg·d,疗程12周;光动力组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共4次;联合组予异维A酸胶囊0.25mg/kg·d,疗程12周,联合光动力4次治疗。

比较三组治疗后4周、12周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评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4周后,光动力组与联合组有效率均高于异维A酸组(均P0.05)。

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低剂量异维A酸递减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疗效确切,起效快、远期疗效佳,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异维A酸胶囊;重度;寻常痤疮;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0-0097-04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Analysis of 5-Aminoketovaleric Acid Combined with Isotretino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WANG Wei,FAN Xiu-hong(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ffiliated Haikou Hospital of Xiangya Medical Colleg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Haikou 570208, Hai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combined with low-dose isotretinoin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 Methods The selected 9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sotretinoin group, photodynamic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sotretinoin group was given isotretinoin capsules 0.25 mg/kg·d for 12 weeks. The photodynamic group was treated with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once a week for a total of 4 times. The 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Isotretinoin capsules 0.25 mg/kg·d for 12 weeks combined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4times. The effective rat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3 groups after 4 weeks and 12 week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photodynamic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 rates than the isotretinoin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combined with low-dose isotretinoin diminishing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 with quick onset, good long-term effect and mild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5-aminoketovaleric acid; isotretinoin capsule; severe; acne vulgaris; safety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10d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48例,采用红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每周照射2次,连用4周。

治疗后每2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共随访8周。

结果:治疗2周、4周及8周时,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均不严重,对症治疗后可逐渐恢复,不影响后续治疗。

结论:ALA-PDT是一种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中、重度痤疮治疗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he ALA-PDT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vulgaris.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ALA-PDT every 10 days for 3 times in total,48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blue and red light twice a week for four week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 week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t 2 weeks,4 weeks and 8 weeks 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 ALA-PDT therapy is effective,safe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vulgaris,and is worth to be promoted.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it was not serious,and it can be recover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Key words: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blue and red light;acne;curative effect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尤其是中、重度痤疮易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严重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炎性痤疮临床观察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炎性痤疮临床观察
, ,

为达 到最 佳效 果 最 少需要 5 6 次 以上 治疗 重 要 的 是 即使在 治疗 过程 巾 痤 痕 消 失 也 应 尽 力完 成 整 个建 议 疗 程 本 组 4 0 例 患 者均 为 中 重 度 痤 疮 治 疗 后 第 1 周 有效 率 达 2 7 5 % 第 2 周 有 效 率

A
16 7 0
中 罔 美容 医 学
200 8

11
月 第 17 卷 第 1 1 期 C h i n
e s e
Jo
u r n a
l
o
f Ae
s
th e t ic
M e dic in
e

No
v

2 0 0 8 V 0 1 17 N o 1 l
. .



1A
治疗前

1B
治疗 后

2A
治疗前

2B
治疗 后
敏 性 皮 肤 的所 有 患 者 而 且 我 们 临 床 观 察 发 现 治疗 越 早 皮 肤 改善越 快 效 果 愈 明 显 我 们 发 现 痤 疮 的 治 疗 与 治 疗 次数
。 、
d
c o s
m a
t

e
ff e c t iv
re v
e n e s s
w
f
n e w e r
dr g a
e v a
s
fo
r
p ile p s y
in
a
d u lt s
T
e c



y s te
tic
ie
a n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㊀㊀ 〔 摘㊀要〕 目的㊀观察寻常痤疮应用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㊀ 选取 2 0 1 6年 4月 0 1 7年 4月收治的 9 4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 7例。对照组给予米诺环素联合克林霉 至2 素凝胶治疗,试验组给予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㊀ 治 P< 0 0 5 ) 。 疗 6周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㊀寻常痤疮患者给予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㊀㊀ 〔 关键词〕 寻常痤疮;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疗效 ㊀㊀ 〔 中图分类号〕 R 7 5 8 7 3 3 ㊀㊀ 〔 文献标识码〕 B ㊀㊀ 〔 文章编号〕 1 0 0 2- 2 3 7 6( 2 0 1 7 )2 4- 0 0 1 7- 0 2 ㊀㊀寻常痤疮的发生与个体遗传、激素分泌、皮脂发育、毛 囊微生物繁殖等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属于皮肤科常见 慢性毛囊炎性疾病,患者颜面出现大小不一的丘疹,丘疹皮 下存在白色或黄白色脂栓,皮质层厚,毛孔粗大,丘疹中脂 1 - 2 ] 栓排出后可形成瘢痕及色素沉着 [ 。传统治疗主要包括内 3 - 4 ] 。本研究 服抗生素、类固醇皮质激素及液氮冷喷等方法 [ 旨在探讨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寻常痤疮临床应用效 果,现报道如下。 1 ㊀资料与方法 1 1 ㊀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6年 4月至 2 0 1 7年 4月我院收治的 9 4例寻常痤 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 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 寻常痤疮的临床诊断标准,在接受本次治疗前 6个月均未进 行过系统性甲酸类药物、米诺环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接 受本次治 疗 前 1个 月 均 接 受 抗 生 素 系 统 治 疗。排 除 标 准: ( 1 ) 全身性炎性感染患者;( 2 ) 肿瘤患者;( 3 ) 妊娠期、哺 乳期女性。试验组男 2 3例,女 2 4例;年龄 2 1 3 2岁,平均 2 4 6ʃ 1 1 ) 岁;病程 3 个月至 3年,平均 ( 1 9 9ʃ 2 3 )个 ( 月。对照组男 2 3 例,女 2 4 例;年龄 1 8 3 1 岁,平均 ( 2 3 8 ʃ )岁;病程 3 个月至 3 年,平均 ( 1 9 8ʃ 2 5 ) 个月。两组 1 2 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具有可比性。 0 0 5 1 2 ㊀方法 % 的 5- 氨基酮戊酸涂抹患处,根据 试验组给予浓度为 4 患处皮损严重度控制 5 - 氨基酮戊酸用量,患处涂抹后用保鲜 0m i n后用 L E D光动力治疗仪对患 膜将其覆盖并加戴面罩,9 者面部进行红光照射,相关照射治疗参数:光照距离在 1 5c m , 2 0m w / c m ,持续光照 2 0m i n 后,摘除面罩和保鲜 功率密度为 8 膜,并用冰水湿敷面部 2 0m i n ,患者间隔 1 0d 治疗 1 次,治疗 6 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照组给予米诺环素 ( 惠氏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1 0 9 6 0 0 1 1 ) 联合克林霉素凝胶 2 0 0 4 0 3 1 4 ) 治疗。其 ( 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米诺环素每日 2次,每次口服 5 0m g 。患者服药后同时,局 部患处外涂克林霉素凝胶,治疗 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 3 ㊀观察指标 ( 1 ) 观察并比较治疗 6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分为 4个等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 文编辑 : 本 连胜利 )
局 部 5一氨 基 酮 戊 酸 一光 动力 疗 法 治 疗 重 度痤 疮 的临床 疗 效
李 丁纯
【 摘要】 目的 探讨 5 氨基酮戊酸 一 一 光动力疗法对重度痤疮的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 20 09年 3月 ~ 0 1 2月重度痤 21 年
疮患者 6 4例, 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 照组 3 , O例 单用红光照射治疗 , l 天治疗一次 , 每 0 共治疗 4 。治疗组 3 例 , 次 4 给 予 5一 氨基 酮戊 酸 一 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 , 1 每 0天治疗 一次 , 共治疗 4次。在第一次治疗后的第 1 、 、 02 4 0 O天对两组 患者的疗效 进行 比较 , 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 良反应 。结果 经4 次治疗后 , 对照组 的总有效率为 4 . % , 3 3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为9 . %, 7 1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 5 。结论 5 氨基 酮戊酸 一 动力疗法对 痤疮 的治 疗效果 明显优于 单纯红 光照射 治疗 , 不 良反应 一 光 且

c i ia f oi e e s o e te t n ln c e e t n s f t r a me t l v h
பைடு நூலகம்
go pw s 7 1 ( < . 5 . o cuin 5一a ioeuii ai i m c ee a u dl h i aiini et a n f ee ru a . % 尸 0 0 ) C n ls 9 o mnlvl c cd s u hbt rhnpr r g tr dao t t t vr n t t e e i r t n h r me o s e e
小, 5一氨基酮戊酸 一光动力疗法宜在痤疮 中推广运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对比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对比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对比陈蕾;李芳谷;马萍萍;李定【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6【摘要】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

方法:将5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5-ALA-PDT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异维A酸及外用红霉素软膏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半年观察复发率。

结果:治疗后3个月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59.1%,对照组为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均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5-ALA-PDT具有疗程短、起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优点,且无感染、形成瘢痕等风险,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3页(P129-130,131)【作者】陈蕾;李芳谷;马萍萍;李定【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湛江 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湛江 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湛江 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湛江 5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3【相关文献】1.两种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J], 刘海波;王雪松2.不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对比研究 [J], 丰世科;刘旺;邱倩妤;王海霞;罗杨;余珊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李贤光;曹兰;李彩霞;朱薇;赵万润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J], 潘惠娟;钟彩梅;罗洁莹;冯惠璇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 [J], 闫铁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郑渊【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23(44)2【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

对照组行红蓝光照射治疗,2次/w,持续治疗1个月,试验组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每10天1次,持续治疗1个月。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皮损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00%(51/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皮损数目、皮肤痒痛、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88%(3/51),低于对照组的31.37%(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为9.80%、15.6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皮损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总页数】4页(P308-311)【作者】郑渊【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相关文献】1.痤疮康复饮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2.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对比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羟基乙酸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 摘要] 目的 探讨 5 一 氨基 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A L A —P D T ) 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 的临床 疗 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6 0 例 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 予 A L A— P D T治疗 , 对照组 给 予单纯红 光 治疗。 治疗后 2 、 4 、 6周及 6个 月后 复诊 进行 疗 效评 价 , 并 记 录不 良
3 4 3— 3 4 4.
卵 管积水 、 输 卵管 卵巢炎 及输 卵管卵 巢囊肿 、 慢性 盆
腔结 缔组 织炎 。 由于盆 腔组织结 构 复杂 、 血 流缓慢 、
血 液循 环较差 , 故 炎症不 易 吸收消散 , 最终 导致病 情
迁延 难 愈 J 。
[ 2 ] 王淑贞 . 实用 妇产科 学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生、 局部 增厚甚 至粘 连 , 进 而导致 慢性输 卵管 炎与输
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 文献 】
[ 1 ] 石薇 , 郭玲玲 , 彭秀琼 , 等. 超短波治疗 慢性 盆腔炎 9 4 例临床观察[ J ] . 中华妇 幼临床 医学杂志 , 2 O O 7 , 0 6 ( 3 ) :
宫活动度差 , 常 固定在后位 , 附件处增厚 、 有压痛, 可
触 及条 索状 或椭 圆形囊 性 包 块 , 也 可触 到 增厚 的骶
总之 , 超短波结合中频 电疗 仪治疗慢性 盆腔炎
具有 安全 、 副作用 小 、 无 痛苦 、 患者 易 于接受 等优 点 ,
主韧 带 。其病 理改 变主要 是盆腔 结缔组 织和 盆腔腹 膜 由于慢 性 炎 症 的长 期 浸 润 引 起 纤 维 结 缔 组 织 增
粘连 , 故治疗时考虑同时加用 中频 电疗[ , 引。中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 5 月
研究原著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过程中炎症因子的 动态检测
杨 晨 1,2,张 玲 琳 2,柳 小 婧 2,邹 婷 2,王 秀 丽 1,2* (1 . 扬 州 大 学 医 学 院 ,江 苏 扬 州 ,225000 ;2 . 上 海 市 皮 肤 病 医 院 同 济 大 学 医 学 院 光 医 学 研 究 所 ,上 海 ,200443)
摘要:目的 利用兔耳痤疮模型探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痤疮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动
态变化。方法 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C.acnes)于兔耳皮肤,构建兔耳痤疮模型。成功构建的模型兔耳给予 ALA-PDT 治疗。通
过组织 HE 染色评价痤疮炎症的变化;提取兔耳组织 RNA 并以 Real-time PCR 检测 ALA-PDT 治疗前及治疗后 4、24 h 及 7 d
Skin Disease Hospital, Shanghai 20044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cne with 5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 -PDT) based on rabbit ear acne model. Methods A rabbit ear acn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dermal injection of Cutibacterium acnes (C.acnes) into the skin of rabbit ears. Th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cne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ALA-PDT.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issue inflammatory response. RNA was extracted from rabbit ear tissue, and real-tim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IL-1琢, IL-1茁, IL-6, IL-8 and NF-资B (p65) mRNA before and at 4, 24 h and 7 days after ALA-PDT treatment. Results By evaluating the HE stain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flammation performance of skin lesion aggravated gradually at 4-24 hours after ALA-PDT treatment,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7 days after ALA-PDT treatment. 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琢,IL-1茁 and IL-6 mRNA increased at 4 and 24 hours after ALA-PDT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ile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 -8 and p65 mR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all inflammatory facto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7 days after ALA -PDT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LA -PDT may amplify inflammation by up -regulating IL -8 and p65 in the early stage, then inhibits inflammatory factors to improve tissue inflammation, and finally effectively treat acne. KEYWORDS: 5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Cutibacterium acnes; rabbit ear acne model; inflammatory factor
疗后 4、24 h 的 IL-1琢、IL-1茁 和 IL-6 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IL-8、p65 mRNA 相
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治疗后 7 d,所有炎症因子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 ALA-PDT 早期可能通过上调 IL-8 和 p65 放大炎症反应,随后抑制炎症因子改善组织炎症反应,
的炎症因子 IL-1琢、IL-1茁、IL-6、IL-8、NF-资B(p65)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评估组织 HE 结果发现,ALA-PDT 治疗
后 4耀24 h 皮损区炎症逐渐加重,治疗后 7 d 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Real-time PCR 发现,与治疗前相比,ALA-PDT 治
最终有效治疗痤疮。
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光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9)13-0001-04
Dynamic detec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during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acne
Y ANG Chen 1, 2, ZHA NG Ling-lin 2, LIU Xiao-jing 2, ZOU Ting 2, WANG Xiu-li 1, 2 * (1. Yangzh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Yangzhou 225000; 2. Optical Medicine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in Shangha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