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三章细胞代谢(1)

合集下载

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

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

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本章要点1.掌握红细胞⽣成的⼏个基本阶段和各阶段细胞特点,熟悉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了解再⽣障碍性贫⾎的发病机制。

2.掌握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主要调控因素有哪些。

掌握EPO在调节和平衡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主要作⽤。

3.掌握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熟悉红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有哪些。

4.熟悉⾎红蛋⽩的基本结构并掌握⾎红蛋⽩的基本功能。

熟悉ALA,Vit B6和铁离⼦在⾎红素合成中的作⽤。

掌握⾎红蛋⽩病,分⼦病的概念,熟悉地中海贫⾎,镰状细胞贫⾎的发病机制。

5.掌握成熟红细胞内的主要糖代谢通路及各通路的功能。

熟悉维⽣素B12和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6.掌握酶异常的红细胞疾病的概念,熟悉G6PD激酶缺乏症、PKM激酶缺陷的发病机制。

7.熟悉铁代谢的基本途径,包括铁的分布、吸收、运转、细胞摄取和储存。

熟悉缺铁性贫⾎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8.熟悉叶酸和Vit B12在红细胞核苷酸代谢中的作⽤,Vit B12的肠道吸收过程。

9.了解红细胞衰⽼的代谢和结构改变,了解衰⽼红细胞的物质循环。

病例吴XX,⼥,28岁。

主诉:妊娠中期,怀孕初期⼀切顺利。

但是,最近她觉得⼈⾮常容易累,有时即使是⾮常轻微的活动后就会有⽓短、憋⽓的感觉。

还有好⼏次头晕⽬眩的经历,但还不⾄于晕倒。

同时,她还发现⼀些⾝体上的变化,腿容易抽筋,爱吃⼤量的冰块,事实上她⾆头也⾮常痛。

体检发现:⼼动过速,⽛龈和甲床发⽩,⾆头肿胀。

根据她的症状和体征,进⾏相应的⾎液检测。

实验室检查结果:RBC(Red Blood Cell count) 3.5million/mm3,HB(Hemoglobin)7g/dl,Hct(Hematocrit)30%,serum ion low,MCV(Mean Corpuscular V olume) low,MCHC(Mean Corpuscular Hb concentration)low,TIBC(Total Iron BindingCapacity in the blood)high。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三)渗透作用的产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示意图
(四)成熟的植物细胞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⑴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

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生 质 层
⑵外界溶液与细胞液存在浓度差。 因此,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可
一、扩散:
1、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二、渗透:
(一)渗透的概念: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二)渗透作用的方向:
水分子
低浓度的溶液
高浓度的溶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透作用示意图
水分子相对较多 水分子 水分子相对较少 膜
问题1: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扩散 渗透
④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⑥根细胞吸收NH4+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的产生 量与O2供给之间曲线的是 ( B )
第二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 渗透: 被动转运(又叫被动运输) 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
8、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淀粉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ATP中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2)在动物体和人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需能量主
要来自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

细胞代谢填空知识点总结

细胞代谢填空知识点总结

细胞代谢填空知识点总结1. 细胞代谢的类型细胞代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①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合成细胞结构和内在物质)和分解代谢(降解细胞结构和内在物质);②能量代谢,指细胞内通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释放出能量;③微量元素代谢,指细胞内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排泄。

2. 有氧代谢有氧代谢是指细胞在氧气存在下进行的代谢,它包括①糖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ATP和NADH;②三羧酸循环,将丙酮酸通过循环逐步氧化成CO2,释放出更多的ATP和NADH;③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在线粒体内逐步氧化成水,释放出更多的ATP。

3. 无氧代谢无氧代谢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谢,它包括①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产生少量的ATP;②发酵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少量的ATP。

4. ATP的合成ATP是细胞内能量转移的重要分子,它通过酶催化反应合成。

有氧代谢中,ATP的合成包括①磷酸化途径,通过磷酸添加到ADP上来形成ATP;②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产生ATP的途径。

无氧代谢中,ATP的合成包括无氧糖解和无氧磷酸化。

5. 代谢产物的排泄代谢产物包括有害废物和无害废物。

细胞内产生的有害废物需要通过排泄来清除,它包括①氮质废物,比如尿素和氨等;②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体外;③无机盐,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无害废物则是体内所需要的物质的代谢产物,它需要通过排泄来维持正常代谢。

6. 良好的细胞代谢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良好的细胞代谢能够保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体内稳态。

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需要及时排泄,否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良好的细胞代谢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和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之,细胞代谢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础,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细胞代谢的类型、过程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为维持健康的生活提供依据。

高中生物高考易错点 细胞的代谢1(酶、ATP、渗透实验)-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学生版)

高中生物高考易错点 细胞的代谢1(酶、ATP、渗透实验)-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学生版)

易错点03 细胞的代谢1(酶、ATP 、渗透实验)易错题【01】对ATP 的结构功能理解不到位易错题【02】对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机理理解不到位易错题【03】对渗透作用相关实验的理解不到位01 对ATP 的结构功能理解不到位(2018浙江卷·10)A TP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TP 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 .ATP -ADP 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 TPC .ATP 水解形成ADP 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 .ATP 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错因】没有正确理解ATP 和ADP 相互转化过程与细胞吸能、放能反应的关系,对ATP 的结构认识不清,会出现误判。

【问诊】ATP 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ATP 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和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A 错误;ATP -ADP 循环,使得细胞中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 错误;A TP 水解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 和Pi ,同时释放能量,C 正确;ATP 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D 错误。

【答案】C【叮嘱】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结构简式为A—P~P~P 。

A 表示腺苷,P 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A TP 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可以形成ADP ,在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可以形成AMP ,AMP 是RNA 的基本组成结构之一。

ADP 与A TP 的关系:这个过程储存能量(放能反应) 这个过程释放能量(吸能反应) 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ATP −→←酶ADP+Pi+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ADP+Pi+能量 −→−酶 ATP ATP −→−酶ADP+Pi+能量方程从右到左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

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 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人教版教学教案准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

人教版教学教案准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复习要点:实验的原理:1、色素是有机物:2、各种色素在有机物中溶解度不同:。

实验的步骤:1 2、345、6、解读《创新》P86:“特别提醒”、“实验疑难点拔”(二)、课堂例题:1、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收集到的滤液呈淡绿色,其可能的原因是:①②③④2、下图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的实验装置图。

( l )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①②③(2)若排除上述错误原因后,实验结果呈现在滤纸条上距滤液线最近的色素带是,呈色;最宽的色素带是,呈色。

3、《创新》P85例1(三)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叶绿素不溶于A. 水B.石油醚C. 丙酮D.苯2、下列关于“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 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3.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A 色素提取液中的色素已经分开了B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C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 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4.在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研磨叶片过程中加入少许CaCO3的作用是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防止叶绿体破坏C ,使研磨进行得更充分D .使叶绿素更容易溶解在丙酮中5.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慢的是A .叶绿素aB .叶绿素bC .叶黄素D .胡萝卜素6.在叶绿体中提取叶绿素,选取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A .厚、硬似革质的叶片B .衰老、黄绿色的叶片C .新鲜、幼嫩、色浓绿的叶片D .多浆质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7.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色带最宽的是A .叶黄素B .胡萝卜素C .叶绿素aD 叶绿素b8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证明了A .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 .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C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D .四种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9.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出现最窄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A .黄色B .橙黄色C .黄绿色D 蓝绿色10、(多选题)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将滤液收集到一个小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把试管口塞紧D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11、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C.在层祈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12、绿叶研磨后过滤,漏斗基部应放()A.纱布B.棉花C.单层尼龙布D.滤纸1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色素滤液,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A.橙黄色B.蓝绿色C.黄绿色D.黄色1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磨碎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乙醇里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15、如图做色素层析分离的正确装置是()16、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④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②③⑥二、填空题1、阅读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尝试用方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和用法分离提取到的色素。

【新教材】3.3.1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教学设计-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新教材】3.3.1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教学设计-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三章细胞代谢第三节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1)该部分内容是细胞中发生化学反应,也即代谢部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其中A TP和酶是细胞代谢的基础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讲解。

是必修一的重点章节。

明确扩散与渗透的概念与现象,掌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原理与现象分析,掌握被动运输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1.教学重点:扩散与渗透的概念与现象,掌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原理与现象分析,掌握被动运输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教学难点:被动运输中不同类型及原理;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PPT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的活动1通过PPT展示,提问什么是扩散现象?你能举出实例吗?学的活动1回答教师活动2根据你所举的实例,扩散现象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2思考,分析,回答教师活动3提问:那什么是渗透呢?PPT展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的情况学的活动3 分析,讨论教的活动4那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会怎么样呢?学的活动4自己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教的活动5PPT展示真实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情况图学的活动5自己分析原因教的活动6通过PPT展示,总结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学的活动6阅读针对性练习,加以分析教的活动7在此基础上,引入被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学的活动7观察、阅读、学习和记录,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教的活动8图形展示自由扩散过程,自己总结特点学的活动8观察、回答,记录教的活动9图形展示协助扩散过程,自己总结特点学的活动9观察、回答,记录本部分内容与代谢密切相关,相对较为抽象,需要用更形象生动的实例进行讲解,在日常常识的协助下,能够较好的理解被动运输的特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1细胞代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1细胞代谢

1.细胞代谢1.(2022山东枣庄二模)小麦的叶绿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晚上可将淀粉降解。

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会将磷酸等量运回叶绿体。

TPT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

光合产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淀粉储存或分解供能。

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

(1)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填具体部位),CO2固定生成C3的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环境条件由光照适宜转为光照较强时,淀粉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

(3)在小麦灌浆期,籽粒的干重在晚上也可能增加,原因是。

(4)科研人员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用有机物表示),操作方法是:将小麦旗叶中间用刀片纵向切开,一半叶片用黑纸片遮光,另一半曝光,在自然条件下光照1 h后,将叶片摘下,用打孔器从两个半叶片各打下3个1 cm2的叶圆片,迅速烘干称重,遮光组平均干重为M(g),曝光组平均干重为N(g)。

通过上述方案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 (g·h-1·cm-2)。

2.(2022山东临沂三模)某品种玉米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却比野生型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不同的施氮量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玉米的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每组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消耗氮元素总量差别不大)。

(1)提取玉米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的原因是。

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填“红光”或“蓝紫光”)照射,以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

(2)玉米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的合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更倾向将氮元素用于合成。

该突变体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更高,说明强光下制约野生型玉米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叶绿素含量,而是(答出两点)等因素。

生物新案同步一浙科讲义: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二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生物新案同步一浙科讲义: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二节 第2课时 含答案

第2课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b b胞吞和胞吐a a学习导航(1)举例说明物质的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描述胞吞、胞吐的过程。

方式一师:这是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它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呢?生:当洋葱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师:对。

细胞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仅要吸收水,还要吸收许多其他的物质,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是不是也像水一样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呢?科学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经弄清了许多物质的跨膜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方式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反映出水分进出细胞的现象,生活在海水中的鱼要不断的通过鳃上的泌盐细胞将体内多余的无机盐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糖,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很多物质都能进出细胞。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不同?一、被动转运1.扩散(1)概念:氧、二氧化碳、甘油等小分子的扩散以及水的渗透。

(2)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1)概念:某些小分子或离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中的一类载体蛋白才能转运至膜另一侧的扩散方式,叫做易化扩散.(2)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归纳总结(1)扩散的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易化扩散的转运速率不仅受浓度差影响,还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2)二者都不消耗能量。

水、气体、脂质小分子等物质以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小分子有机物、某些离子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

例1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能以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以脂双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答案C解析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属于脂质小分子,一般能溶于脂双层中,以扩散方式穿过细胞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渗透作用的产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浓度差 浓度差。 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示意图
(四)成熟的植物细胞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⑴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 主要包括细
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 胞膜、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ATP(三磷酸腺苷) ATP(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结构
A-P~P~P
(三)ATP的水解: )ATP的水解: 的水解
ATP

ADP+P i+能量 能量
(四)ATP的利用 ATP的利用
用于细胞分裂、 用于细胞分裂、主动运输
ATP的形成度很快。 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生成速度很快。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故在细胞中含量稳定,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故在细胞中含量稳定,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主动转运、生物发光、生物发电、 (1) 高能磷酸键 主动转运、生物发光、生物发电、有丝分裂等 ) (2)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 A-P~P~P
例题:下列生理活动中, 例题:下列生理活动中,消耗三磷酸腺苷的是 ( ) C 红细胞吸收K ①肝脏细胞吸收氧 ②红细胞吸收K+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④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根细胞吸收NH ⑥根细胞吸收NH4+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ATP--ADP循环 --ADP (六) ATP--ADP循环
吸能反应总是与 水解反应相联系 水解提供能量. 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总是与 水解反应相联系,由 水解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总是与 总是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 释放的能量贮存在 合成反应相联系 释放的能量贮存在ATP中. 放能反应总是与 合成反应相联系,释放的能量贮存在 中
1、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二、渗透: 渗透:
(一)渗透的概念: 渗透的概念: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渗透。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二)渗透作用的方向: 渗透作用的方向:
《必修1》 必修 》
化学元素 无机物: 无机物 化合物 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 糖类、蛋白质、 有机物 糖类、蛋白质、 脂质、 脂质、核酸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代谢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繁 殖的基础) 殖的基础)
细胞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细胞代谢 与酶和能 量
低浓度的溶液
渗透作用示意图
水分子 高浓度的溶液 膜
水分子相对较多
水分子 膜
水分子相对较少
问题1 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问题1: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扩散 渗透
扩散:是指物质从相对含量高的部位向相对 扩散:是指物质从相对含量高的部位向相对 的自由运动, 含量低的部位的自由运动 如氧气、二氧化碳、 含量低的部位的自由运动,如氧气、二氧化碳、 水等物质分子的扩散。 水等物质分子的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和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 渗透:是指水分子和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 的扩散。物质通过生物膜时, 膜的扩散。物质通过生物膜时,水分子等溶剂 分子的自由扩散可以称作渗透, 分子的自由扩散可以称作渗透,而氧气等气体 分子的扩散不能称为渗透。 分子的扩散不能称为渗透。 自由扩散:一般指物质通过生物膜 生物膜从高密度 自由扩散:一般指物质通过生物膜从高密度 的一边向低密度区域运动,它包含于扩散。 的一边向低密度区域运动,它包含于扩散。
(能引起50%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 能引起 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 就是细胞液的浓度) 就是细胞液的浓度)
讨论: 讨论: 1、将植物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会 将植物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 30%的蔗糖溶液中 发生质壁分离, 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放在清水中会质壁分 离复原,为什么? 离复原,为什么? 2、将植物细胞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 将植物细胞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 的蔗糖溶液中 会发生质壁分离, 会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放在清水中会质壁 分离复原吗。为什么? 分离复原吗。为什么?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观察质壁分离 (二)观察质壁分离 (三)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图表示已明显发生质壁分离
初始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角隅处开 初始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角隅处开 始出现原生质层离开细胞壁的状态。 始出现原生质层离开细胞壁的状态。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意义?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意义? •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说明细胞是活的 •可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大致浓度 •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讨论: 讨论
3、如果把植物细胞放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中,会 如果把植物细胞放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中, 发生什么现象呢? 发生什么现象呢?
(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尿素是小分子物质) 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尿素是小分子物质)
生物体内能源物质总结: 生物体内能源物质总结:
糖类、脂肪、蛋白质、 1、生物体内三大能源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 2、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3、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 重要能源物质 4、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脂肪 5、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 最终能源: 6、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太阳能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7、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储存能量的物质 8、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储存能量的物质 糖元 淀粉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 )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ATP中 中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的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 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例 。 (2)在动物体和人体内,ADP转化为 在动物体和人体内, 转化为TAP时所需能量主 时所需能量主 转化为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 转化为TAP时所 要来自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 转化为 时所 作用, 作用。 作用,也可来自 作用。 需能量既可来自 写出ATP的结构简式:________。 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 的结构简式
思考:细胞中放能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怎样被吸能反应利用呢? 思考:细胞中放能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怎样被吸能反应利用呢?
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通过ATP偶联在一起, 偶联在一起, 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通过 偶联在一起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二、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一)ATP的功能: )ATP的功能: 的功能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二) ATP的分子简式:A- P~P~P ATP的分子简式 的分子简式: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的产生 的产生 量与O 量与 2供给之间曲线的是 ( B )
第二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 扩散: 渗透: 渗透: 被动转运(又叫被动运输) 又叫被动运输)
又称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
一、扩散: 扩散:
高渗溶液
细胞的 水 失水的 (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现象 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 (2)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 外界溶液浓度时, 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 水, 水,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就 质壁分离 。 (3)当细胞液的浓度 于 外界溶液浓度时,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 失 水, 水。 原 生 质 层
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 离及其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离及其质壁分离复原 P55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 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此 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均出现一 定程度的收缩, 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 的 细胞壁的 , 原生质 与细胞壁分 , 生质壁分离现 生质壁分离现 当细胞液 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 物细胞吸水,原生质体膨胀, 物细胞吸水,原生质体膨胀,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原 生 质 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细胞代谢:是活细胞内发生的全部生物 细胞代谢: 化学反应的总称。 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代谢包括两个方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 细胞代谢 转化,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1、吸能反应: 吸能反应:
细胞与能量
从反应时间上: 1 、从反应时间上: 不同时发生 2、从反应空间上:ATP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从反应空间上:ATP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线粒体, ATP分解范围广 分解范围广。 叶绿体、线粒体, ATP分解范围广。 3、从反应性质上; 水解反应,合成反应 从反应性质上; 水解反应, 从能量上; 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4 、从能量上; 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ATP合成所需能量主要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合成所需能量主要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ATP合成所需能量主要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