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勾股定理

合集下载

探索勾股定理(公开课课件)

探索勾股定理(公开课课件)

数学领域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密切相关, 它可以用于求解三角函数的值, 以及推导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公式。
解析几何
在解析几何中,勾股定理可以用于 求解直线、圆和曲线的方程,以及 解决几何问题。
数论
勾股定理在数论中也有应用,例如 在证明一些数学定理和猜想时,勾 股定理可以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公式表示
勾股定理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a² + b² = c²,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 边,c是斜边。
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01
几何学基础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础定理,它为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
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02 03
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航海、航空等领域。 通过应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从而更好 地理解和设计各种实际结构。
数学发展史
勾股定理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的证明和推广对于数学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02 勾股定理的起源与历史
CHAPTER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重要哲学和数学学派, 他们发现了音乐、政治、宇宙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 “万物皆数”的哲学思想。
CHAPTER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逆定理的证明
假设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 即$a^2 + b^2 = c^2$,根据余弦定 理,有$cos C = frac{a^2 + b^2 c^2}{2ab} = 0$,因此角C是直角。

探索勾股定理(19张PPT)数学八年级上册

探索勾股定理(19张PPT)数学八年级上册
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著名的数学家希腊的欧几里得提出了一套简洁而准确的几何方法,以求证在给定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与斜边,斜边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的关系。
1637年,路易十四命令巴黎学院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比赛,将法国的贵族们集结起来解决了这道难题,当时获胜的人可以得到很丰厚的奖品。
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趣味历史
勾股定理的介绍
目录
什么是勾股定理
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趣味历史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的跨学科
勾股定理的验证推导
什么是勾股定理
什么是勾股定理
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趣味历史
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趣味历史
据说在古埃及文明中,他们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几何法则”来确定石块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这个神秘的几何法则据说与古代建筑物的外形有关系,可能就是指勾股定理。
折叠毕达哥拉斯定律
勾股定理的验证推导
任何一个学过代数或几何的人,都会听到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一著名的定理,在许多数学分支、建筑以及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古埃及人用他们对这个定理的知识来构造直角.他们把绳子按3,4和5单位间隔打结,然后把三段绳子拉直形成一个三角形.他们知道所得三角形最大边所对的角总是一个直角。毕达哥拉斯定理;给定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同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的和。反过来也是对的;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学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物理学中被广泛运用,可以用于建筑结构分析、机械设计以及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有不少现代的编程语言内置了计算器功能,提供了简便易用的库支持。而且在算法领域也能看到它的踪影,如分治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有趣的勾股定理数学游戏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有趣的勾股定理数学游戏

【前言】勾股定理是我们学习数学时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勾股定理呢?经过反复研究,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勾股定理数学游戏——《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活动目的1.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1.游戏道具:带刻度的正方形模型和带刻度的平行四边形模型;固定长度的木棒。

2.活动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大屏幕电视。

三、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小组从模型材料中制作出三角形。

2.学生在制作三角形之后,按照勾股定理的要求,测量并填写三角形每个角度及边长,同时对三角形面积进行计算。

3.根据已知数据(两个边长和一角度),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

4.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5.游戏深入:每个小组在制作好的三角形上,用木棒连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在最长的一边上刻度,计算出每个直角边的长度。

6.游戏拓展:将学生为每个直角边涂上颜色,并在屏幕上显示每个小组制作的三角形成品,让学生自己观察,看看是不是每组画出的直角三角形边长总和相等。

四、活动收获1.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制作三角形、计算量角器的角度、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面积,以及应用勾股定理和弦正切公式,增进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2.在游戏深入环节中,学生动手制作、参与计算,强化了对勾股定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3.在游戏拓展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屏幕上的成品图形,巩固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加强了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总结】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勾股定理,而且在游戏的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考方式,减少学生的盲点和误区。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勾股定理,让数学就在有趣的游戏中学起来!。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课件(24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课件(24张PPT)

勾是6, 62=36, 勾是5,
股是8, 82=64, 股是12,
弦一定是10;
102=100
62+82=102
弦一定是13,
52=25, 122=144, 132=169 52+122=132 等等. 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世界上许
多数学家,先后用不同方法证明了这个结论. 我国把它称 为勾股定理.
正方形C的面积是__1_8__ 个单位面积.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1个单位面积)
C A
B
S正方形C 4 1 33 2
=18个单位面积
把正方形C分割成若干 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 形来求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1个单位面积)
C A
B
S正方形C
1 2
62
=18个单位面积
把正方形C看成边长为 6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勾股 定理的探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 2.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是1955年希腊为纪念一个数学学派发行的邮票.
P
C
A
Q
R B
如图,小方格的边长为1.
正方形P 正方形Q 正方形R 的面积 的面积 的面积
2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a2 b2 c2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2022/4/122022/4/122022/4/1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2022/4/122022/4/124/1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2022/4/12April 1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探索勾股定理ppt课件

探索勾股定理ppt课件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左图 4
9
A a cC b
B
C
A ac b
B
右图 16
9
25
(1)正方形A、B、C的面积间 有什么关系?
SA+SB=SC. a2+b2=c2
(2)正方形A、B、C与中间的 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 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 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 正方形的面积.
自主探究 任务一: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
(指向目标一)
1.观察右图:(时间2分钟)
填表(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左图 9
9
18
右图 4
4
8
(1)正方形A、B、C的面积间 有什么关系?
SA+SB=SC.
(2)正方形A、B、C与中间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SA+SB=SC.
当高AD在△ABC外部时,如图②. 同理可得 BD=16,CD=9. ∴BC=BD-CD=7, ∴△ABC的周长为7+20+15=42. 综上所述,△ABC的周长为42或60.
方法总结 题中未给出图形,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时, 易漏掉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如在本例题中,易只考虑 高AD在△ABC内的情形,忽视高AD在△ABC外的情形.
弦 勾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 的直角边称为 , 的直角 边称为 , 称为 ,“勾股 定理”因此而得名.
巩固训练(2分钟)
1.钢索的长度?

10m
8m
6m
评价标准:独立完成为优秀,同桌互助为及格。
评价标准:2题全对为优秀,1题全对为及格
合作促学 任务二: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

八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

100%
解决物理问题
勾股定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求物体的速度 、加速度等。
80%
建立物理模型
勾股定理可以用来建立物理模型 ,如建立质点运动模型、弹性碰 撞模型等。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测量
在建筑测量中,勾股定理可以 用来确定建筑物的角度和长度 ,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航海定位
八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

CONTENCT

• 引言 • 勾股定理的证明 • 勾股定理的应用 • 勾股定理的扩展 •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发现
01
引言
勾股定理的背景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定理,它揭示 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定理在古 代文明中就已经被发现和应用,如古希腊、古中国 和古巴比伦等。
勾股定理的推广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判 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也可以用来证明一些与三 角形相关的定理和性质。
勾股定理在复数域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复数域中的应用是指将勾股定理应用到复数领域 中。在复数域中,勾股定理仍然成立,即对于任意两个复数a 和b,有a^2 + b^2 = c^2,其中c是a和b的模长。
在西方,勾股定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 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了证明。
在中国,勾股定理也被称为商高定理,最早的记载 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周髀算经》。
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石之 一,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工 程学、天文学等领域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三角函数、解析几 何、微积分等数学分支中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是数学学习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1.1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1.1探索勾股定理》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代数证明部分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勾股定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不过,我意识到在讲解难点时,需要更多具体的例子和图形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今后,我可以在这一部分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2.教学难点
(1)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尤其是代数证明部分。
(2)将勾股定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举例:
-在代数证明部分,学生可能对平方的概念理解不深,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方的含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勾股定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中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勾股定理在实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探索勾股定理》 说课稿

《探索勾股定理》 说课稿

《探索勾股定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索勾股定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还能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自主探究勾股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等,但对于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在逻辑推理和证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在心理特点方面,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新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和验证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2 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验证方法二
D C
AB
(ba)2c241ab 2
即 b22aba2c22ab
∴ a²+b²=c²
追溯历史
国内调查组报告
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据 载最早是 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 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我 国历史上将图2弦上的正方形称为 弦图 。
2002 年 的 数 学 家 大 会 ( ICM2002)在北京召开,这届大会会标 的中央图案正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 图,这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 就 ,又像一只转动的风车,欢迎来 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
斜边上的高是
(D )
A、6厘米; B、 8厘米; D、 60/13厘米;
C、 80/13厘米;
4. 如图所示是某机械零件的平面图,尺 寸如图所示, 求两孔中心A, B之间的距 离.(单位:毫米)
24 A
60
C
B 25
80
课堂检测:
一、判断题. 1.ABC的两边AB=5,AC=12,则BC=13 ( ) 2. ABC的a=6,b=8,则c=10 ( ) 二填空题
国际调查组报告
勾股定理与第一次数学危机

约 公 元 前 500 年 , 毕 达 哥 拉 斯 学 派 的 弟 子 希 帕 索 斯
(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度是不可公度的.按照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若正方形边长
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它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
比,这一事实不但与毕氏学派的哲学信念大相径庭,而且建立在
1

任何线段都可公度基础上的几何学面临被推翻的威胁,第一次数
学危机由此爆发。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希帕索斯的发现十分
惶恐、恼怒,为了保守秘密,最后将希帕索斯投入大海。
1

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
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无理数的英文“irrational”原义就
是“不可比”。第一次数学危机一直持续到19世纪实数的基础
建立以后才圆满解决。我们将在下一章学习有关实数的知识 。
•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 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 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 定理的这一证法。
• 1881年,伽菲尔德就任 美国第20任总统。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 定理直观、简捷、易懂、 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 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ab2 c241ab
2
a
b
∴ a²+b²=c²
方法小结:我们利用拼图的方法,将形的 问题与数的问题结合起来,再进行整式
你还能用图2进行验证吗?
验证方法二
DC
cA B b
a
“割”
1.(你能1)表(b示正方a )形2 ABC(D的2)面积c 2吗?4 你 有1 a哪b些表示方式?
2.
(b
a)2 与c 2 4
例1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 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 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5000米,飞机每小时 飞行多少千米?
C
B
4000
4000
A
例2 蚂蚁沿图中的折线从A点爬到D点,一共爬了多 少厘米?(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A
B
E
G
C F
D
练一练
1 、下列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面积
1.在 ABC中,C=90°, (1)若c=10,a:b=3:4,则a=__6__,b=_8__. (2)若a=9,b=40,则c=__4_1___. 2.在 ABC中, C=90°,若AC=6,CB=8,则ABC 面积为__2_4__,斜边为上的高为___4_.8__.
15厘米
17厘米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 , 则 x2=172-152 x2=64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练一练
2、如图,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旗 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 前有多高?
9米 12米
拓展练习 3、如图,受台风麦莎影响,一棵高 18m的大树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 底部6米处,这棵树折断后有多高?
系式吗?
S2 S3
S1
D
b
c
Aa
C
“补”
B
1. 你能表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吗?你有哪些表示方式?
(1)(a b)2
(2)c 2 4 1 ab
2.
(a
b)2与 c
2
4
1
2 ab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
你能验证勾股定理了吗?
验证方法一
b
a 证 明 :S=ab2
ac
c
b
cb c
a
S=S小正方形 S4直角三角形 c2 4 1 ab 2
1.1 探索勾股定理(2)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A
在直角三角形中,
∵ c为斜边
b
c 弦 ∴ a2+b2=c2

在直角三角形中,
C
a勾 B
∵ ∠C=90º ∴ AC2+BC2=AB2(勾股定理)
1.在Rt△ABC中, ∠C=90°, (1) 已知: a=5, b=12, 求c; (2) 已知: b=6,•c=10 , 求a; (3) 已知: a=7, c=25, 求b;
方法三: 美国总统证法:a
bB
S梯形12abab
S梯形212ab12c2
1ab2 ab1c2
2
2
(二)探索勾股定理的应用条件
(1) 勾股定理要求三角形是什么三
角形?
直角三角形
(2)在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成立, 在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中 能应 用勾股定理吗?
观察下图,判定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是否满足a2+b2=c2 ?
2 .一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7, 另两条边长 为两个连续整数,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分别以Rt △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容易得出S1、S2、S3之间
有的关系式为S1 S2S3 .
C S2 S3
A
B
S1
(5)变式:你还能求出S1、S2、S3之间的关
6米
补充练习:
1、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着东
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
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用20分钟到家,
小红和小颖家的距离为
(C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