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高三化学氨气的知识点】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三化学中与氨气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氨气的性质氨气(NH3)是一种具有碱性的化合物,其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组成。

以下是氨气的主要性质:1. 氨气是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存在于空气中。

2. 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使呼吸道黏膜发生灼痛感。

3. 氨气可溶于水,形成氨水(氨的水溶液)。

氨水呈碱性,可以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氨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制备:1. 氨气的工业制备主要采用哈伦-伯-伯修法。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天然气(甲烷)和氮气反应,产生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

2. 氨气还可以通过铵盐的热分解或碱金属与氮气反应等方法制备。

三、氨气的用途氨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氨气被广泛用作化肥的生产原料。

通过制备氨水,可以制成多种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 氨气也用于制备合成纤维素纤维(如人造丝)和染料。

3. 氨气可以用作冷剂和制冷剂,如制冷剂R717。

4. 氨气在实验室中用于合成化合物或进行化学分析。

5. 氨气还有其他应用,如用作清洁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等。

四、氨气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氨气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时应避免吸入气体,以免对呼吸道造成伤害。

操作氨气时应戴好防护面具和手套,并确保通风良好。

2. 氨气属于易燃气体,接触明火或其他火源可能引发爆炸。

应将氨气存储在密封的容器中,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3. 氨气具有腐蚀性,避免与皮肤接触。

如果发生溅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4. 当氨气泄漏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即刻报警。

在处理泄漏情况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采取专业的处置方法。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氨气知识点总结一、氨气的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无色透明气体。

它极易溶于水,在水中能够形成氨水,这种氨水有着碱性的特性。

氨气有着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和氧气或氯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氨气也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非金属活性气体,能够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

二、氨气的制备1. 直接合成法N2(g) + 3H2(g) → 2NH3(g)氮气和氢气通过铁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

这是工业上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

2. 间接合成法C + 2NH3 → HCN + 3H2HCN + 3H2 → NH3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从一些化合物中得到氨气的方法。

三、氨气的用途1. 化肥制造氨气是化肥的原料,被用来制造硝酸铵、尿素、硝酸钙等肥料。

2. 合成其他化学品氨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用于合成硝酸、硫酸等化学品。

3. 清洁剂氨气可用来制备清洁剂,常用于清洁玻璃等表面。

四、氨气的化学性质1. 与酸反应NH3(g) + HCl(g) → NH4Cl(s)氨气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

氨气的碱性使其与酸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与氧气反应4NH3(g) + 5O2(g) → 4NO(g) + 6H2O(g)氨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3. 与硫酸铜反应CuSO4(aq) + 4NH3(g) → [Cu(NH3)4]SO4(aq)氨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配合物。

五、氨气的危害1. 毒性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吸入过量氨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腐蚀性浓度较高的氨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3. 爆炸性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空气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六、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氨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2. 水污染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

七、氨气的使用和安全1. 使用氨气时需注意通风良好,避免其浓度过高造成危害。

氨气知识点归纳

氨气知识点归纳

氨气知识点归纳氨气的定义和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它具有强烈的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氨气的制备方法1.氨气的工业制备主要有合成氨法和氨水蒸发法。

–合成氨法:通过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氨水蒸发法:将氨水加热蒸发,然后再将氨气与水分离。

2.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氨水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

–反应方程式:NH4Cl + NaOH → NH3 + H2O + NaCl氨气的用途1.农业中的应用:–氨气是合成氨肥料的重要原料。

合成氨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作为植物的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氨气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保鲜,延缓农产品的腐烂速度。

2.化工领域的应用:–氨气是生产硝酸、硫酸、尿素等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氨气可以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塑料、炸药等。

3.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氨气可以用作制药工业中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药物。

–氨气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氨气的危害和安全注意事项1.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2.在使用氨气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在通气良好的地方使用氨气,避免在密闭空间中使用。

–使用氨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

–避免氨气与可燃物接触,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对于发生氨气泄漏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立即撤离泄漏区域,远离险情。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的氨气,尽量避免吸入。

–封堵泄漏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氨气的环境影响1.氨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氨气在大气中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氨盐,并降低大气的酸性。

2.氨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酸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结: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注意其强刺激性和安全事项,以及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氨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氨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氨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简介
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氨气的安全知识,以确保使用和处理氨气时的安全。

了解氨气
-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

- 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 氨气还可能导致中毒,引起头晕、恶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氨气的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使用和处理氨气时的安全,请遵循以下措施:
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呼吸器具)。

2. 在使用或处理氨气时,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3. 避免直接接触氨气,尤其是避免其进入眼睛、口腔和鼻腔。

4. 在氨气泄漏或事故发生时,立即撤离该区域,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5. 定期检查氨气储存的完整性,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

应急措施
如果在使用或处理氨气时发生事故或泄漏情况,以下是应急措施:
1. 立即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2. 如有可能,停止氨气泄漏源。

3. 紧急情况下,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扑灭火灾,并避免直接接触氨气。

4. 如果发生中毒症状,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以上是有关氨气(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周知卡,使用和处理该化学品时,请务必遵循安全措施和应急程序,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1.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压缩状态,放出时呈蒸气状。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在水中呈弱碱性。

2. 氨气的沸点为-33.34℃,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在低温和高压下可以液化成为氨液。

3. 氨气的密度为0.73克/升,比空气轻,能上升到高处。

所以在一定空气流通情况下,如果泄漏,氨气会迅速上升,易散去。

4. 氨气具有很强的促燃性,能和氧气或氧化剂发生激烈的反应,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氨气时要十分小心。

二、化学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能与氧化剂或氧气发生搏斗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例如,氨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其中氮气是稳定的氧化物,而水是一种无害的产物。

这种还原性很强的性质使氨气被广泛用作还原剂。

2. 氨气与酸反应时呈现出明显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由于氨气具有很强的碱性,所以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用氨气来中和酸性溶液。

3. 氨气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它会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类氨合物。

4. 氨气能够与醛和酮反应,形成胺醇。

这样的反应通常发生在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氨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毒性和危害性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眼睛、鼻腔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呼吸道和粘膜会产生腐蚀作用,引起化学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甚至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

3. 氨气对一些金属和材料也具有腐蚀性作用,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氨气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以免造成人员和设施的损害。

综上所述,氨气是一种具有很强化学活性和毒性的气体,但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制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氨气的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具有碱性。

2. 氨气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甚至可以引起爆炸。

3. 氨气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二、氨气的制备方法1. 氨合成法氨合成法是目前主要的工业氨气生产方法,其原理是将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催化剂通常为铁、铁合金和铑钛催化剂。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 + 3H2 → 2NH32.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的方法。

氨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H2O → 2NH3 + 2H2O3.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氨盐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4Cl + NaOH → NH3 + H2O + NaCl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实验室中常用的氨气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氨水分解法和氨盐分解法。

1. 氨水分解法氨水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简便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氨水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杯或烧瓶,加入适量氨水。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杯或烧瓶中的氨水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2. 氨盐分解法氨盐分解法是实验室中另一种制备氨气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操作步骤如下:(1) 实验装置:取一烧瓶或烧杯,加入适量氯化铵和氢氧化钠。

(2) 加热分解:用加热装置将烧瓶或烧杯中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加热,使其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3) 收集氨气:用倒吸法或气体收集瓶将生成的氨气收集起来。

四、氨气的应用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肥生产:氨气是合成氨肥料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氨气的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的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氨气的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氨气的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氨气,化学式为NH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常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领域。

以下是氨气的所有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 在常温下,氨气是一种弱碱性气体。

- 氨气比空气轻,可以通过气体泄漏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2. 氨气的化学性质:- 氨气具有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氨气可以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如二氧化硫,生成相应的盐。

- 氨气可以与酸性溶液或酸性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

3. 氨气的制备方法:- 氨气可以通过氨的合成反应制备。

在工业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哈-博士法。

该方法通过将氮气和氢气通入铁催化剂床层中,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 氨气还可以通过肥料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氨水和硝酸;或通过氰胺等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从而制备。

4. 氨气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氨气是农业中重要的化学品,可用作肥料。

氨气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 氨气还可以与磷酸反应生成多种磷肥,如氨气磷酸和二氧化磷。

5. 氨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氨气在工业中用作制冷剂。

氨气的制冷性能好,而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冷设备。

- 氨气还可以用作溶剂,用于溶解某些有机物质。

它在纺织、橡胶、塑料和化妆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6. 氨气的危害与安全:-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

长时间接触氨气可能导致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的刺激。

- 氨气是易燃气体,遇到高温或火源时可能发生爆炸。

- 在使用和储存氨气时,必须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7. 氨气的环境影响:- 氨气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对大气有一定的贡献。

过量排放的氨气可能导致酸雨和大气污染。

- 在农业中,过量使用氨气作为肥料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总结: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农业和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高效地使用和管理氨气,同时避免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综上所述,氨气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在农业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

氨气的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知识点总结一、氨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1)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在室温下呈碱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氨气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17.03),比空气要轻,因此氨气会向上升。

(3)氨气的密度大约为0.86克/升。

它比空气轻,可在空气中上升,故氨气比空气有向下扩散的倾向。

2. 化学性质(1)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它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比如,氨气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

NH3 + HCl → NH4Cl(2)氨气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氮化合物,比如氧化氮和亚氮化合物。

(3)氨气可作为还原剂,与燃烧在空气中生成氮气和水。

2NH3 + 3O2 → N2 + 3H2O(4)氨气和一些金属盐类反应,生成沉淀或络合物。

二、氨气的制备1. 广义制备方法(1)氨气可以通过尿素热分解反应制备。

尿素经过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2)氨气可以通过氨水电解法制备。

这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

(3)氨气还可以通过氨碱法、氨盐法等方法制备。

2. 工业制备方法(1)氨气的工业制备方法主要是哈伯-玻斯赫过程,该过程是由德国化学家哈伯和玻斯赫于1913年发明。

该方法是将氮气和氢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生成氨气。

N2 + 3H2 → 2NH3三、氨气的应用1. 制造化肥氨气被广泛用于制造化肥。

通过氨气的氮元素与氢原子的结合,能够形成含氮的化合物,从而制造氮肥。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合成纤维氨气还被用于合成纤维。

利用氨气和其他化学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可以制备出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这些合成纤维具有很好的特性,被广泛用于服装、汽车内饰、工业材料等各个领域。

3. 合成塑料氨气在制造塑料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氨气与其他原料进行反应,可以合成出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各种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制造药品氨气还可以用于制造一些药品。

比如,氨气可以用于合成氨基酸、氨基酮和氨基糖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药品的重要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的危害及如何预防
氨(NH3)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氨气的定义
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氨气的来源
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

另外,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为建材市场中必备的商品。

虽然这种污染释放期比较快,不会在空气中长期大量积存,但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铵油炸药指由硝酸铵和燃料组成的一种粉状或粒状爆炸性混合物,主要适用于露天及无沼气和矿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工程。

产品包括:粉状铵油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重铵油炸药、粒状粘性炸药、增粘粒状铵油炸药。

粉状铵油炸药指以粉状硝酸铵为主要成份,与柴油和木粉(或不加木粉)制成的铵油炸药。

产品包括:1—3号粉状铵油炸药。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指由多孔粒状硝酸铵和柴油制成的铵油炸药。

重铵油炸药指在铵油炸药中加入乳胶体的铵油炸药,
具有密度大,体积威力大和抗水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含水炮孔中使用,又称乳化铵油炸药。

硝酸铵
硝酸铵(NH4NO3)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是铵盐受热易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

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

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存在下会发生爆炸,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硝酸铵受热分解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

在110°C时:NH4NO3→NH3+HNO3─174.6kJ
在185~200°C时:NH4NO3→N2O+2H2O+36.8kJ
在230°C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119.3kJ,
在400°C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123.5kJ
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

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存在及电火花下会发生爆炸,硝酸铵在含水3%以上时无法爆轰,但仍会在一定温度下分解,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
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凡从事氨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或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者应禁忌从事氨作业。

根据接触情况,对作业者每1~2年进行体检一次。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不恰当的使用氨气的话,就容易引起氨气中毒,给大家的呼吸道带来伤害,严重的影响到大家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出现氨气中毒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救治。

急救处理: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卧床静息。

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

给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肺水肿、喉痉挛、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造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可按病情给地塞米松10~60mg/d,分次给药,待病情好转后减量,大剂量应用一般不超过3~5日。

注意及时进行气管切开,短期内限制液体入量。

合理应用抗生素。

脱水剂及吗啡应慎用。

强心剂应减量应用。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并对症处理。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上面介绍的就是氨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多朋友在患上这种疾病之后,会出现昏迷现象,甚至还会失去生命,所以大家在使用氨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氨气的合理使用是避免氨气中毒的唯一方法。

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m时,可发现呼吸道严重中毒症状。

如达
3500-7500mg/m时,可出现“闪电式”死亡。

*如何判断氨气中毒?
有接触氨气、氨水的病史,根据下列症状容易判定。

1、吸入中毒:口、服、鼻有辛辣感觉,咳嗽、流泪、流涎、胸痛、胸闷、呼吸急促、有氨味;甚者皮肤糜烂、水肿、坏死,肺水肿,喉痉挛,呼吸困难等。

2、皮肤接触:可见皮肤红肿、水疱、糜烂、角膜炎等。

*当氨气中毒如何急救?
1、使患者速离现场,静卧,给氧。

2、眼、皮肤烧伤时可用清水或2%硼酸溶液彻底冲洗。

点抗生素眼药水。

3、速送医院抢治。

氨气中毒不能用人工呼吸急救
低浓度氨气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肺炎及灼伤。

如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1.现场急救
皮肤接触者,脱去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20min以上,若有灼伤送医院处理。

眼睛接触者,立即翻开上下眼皮,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20min以上,然后就医治疗。

对于吸入中毒,轻度中毒者,要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

中度中毒,有呼吸困难现象,立即输氧,并送医院治疗。

重度中毒,窒息与昏迷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强制供氧,在不影响救生的前提下送医院抢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