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评课集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一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总评: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要求。陈老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对已有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一、在现实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本课开始就提出帮助张阿姨解决进什么水果的问题,接下来的各环节都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说一节课就是一个整体情境,只是最后张阿姨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呢?被淡化了。

二、注意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动手机会。虽然是小学阶段统计的第一节课,但前面的教学也已经有了统计知识的渗透,所以特别是涂格子这一操作环节,给了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深刻的体验。

三、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由象形统计图到统计表,再到统计图,可以说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实际到数学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也有值得一提的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而学生说的都是数学信息,我认为这方面需要更正一下。

《统计》评课稿

依兰五小张晓月

本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同学们展开讨论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教学一开始,以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1、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她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浓。

2、站在统计的大背景下进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复式统计表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下册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和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因为学生多次经历统计的过程而忽视统计现实性和科学性的本质。在本节课中,老师将教学置身于统计的大背景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经历统计数量的过程,这有得于学生对统计本质的理解。老师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而是结合学生的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3、教师重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的能力。整节课,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统计》评课稿

1、教师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兴趣和愿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统计图的“原始信息”中,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地去进行“选择”、“加工”信息,直至“发布”信息,训练学生求异思考,发散思维。

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学习活动尽量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与探索,教师引领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问题解决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5、评价方式多样灵活,教学中能够正确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建议:1、如果在学生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后,总结出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和统计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2、本节课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一下,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及其用途,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及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评课稿(执教人:二年级数学组)

优点:

1、重视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口,激起学生统计的欲望,使数学问题生活化。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揭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很自然地引入统计,然后学生又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通过交流比较,发现一个格子表示一种小动物数据太大,应该选用一个格子代表两个单位。整个统计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展现出来。并在练习中再用一个格子表示3个单位。

3、驾驭课堂教学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值得鼓励,加油!

不足之处:

1、教学中应让学生比较和以前学习的统计图只用意个子表示一个单位,现在的学习的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相比需要用一个格子代表两个或者三个单位,让学生体会其必要性,有待加强。

2、教学环节之间的小结要有总结性和指导性,本环节与下一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注意衔接性。

3、教学本节课时用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教学中没有体现统计图的优点。统计图与统计表是不同的。练习题中把“画统计图”写成了画统计表”。

4、教师在教态和教学语言上要注意不必要的动作和重复性的语言:如教师喜欢两手合拢放在胸前,有时会一句话要连续重复两遍,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建议:

1、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如:做课本练习题时教师让学生先填空再画图这是不对的,这说明教师没有理解本节课制作统计图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由整理数据----制成表格----统计图,这样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应让学生制好了统计图再做练习题。也就是说练习题是在做好统计图之后采取完成,也可以说统计图是为练习题服务的。

2、学生制作出完整的统计图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3、教师要注意数学这门学科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如:课堂小结中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学会了“怎么数东西。”老师应该给以指导。使其语言更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