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的演奏心得定稿
肖邦蝴蝶心得

肖邦蝴蝶心得肖邦蝴蝶心得篇1蝴蝶,这个美丽而轻盈的名字,是肖邦作品中最迷人的部分之一。
这部作品既有优雅的旋律,又有热烈的情感,让人在钢琴的琴键上感受到一种飞翔的力量。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分享我的“蝴蝶心得”。
首先,从背景介绍来看,肖邦的蝴蝶是他的降E大调夜曲,这首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诗意。
肖邦的创作涵盖了多种音乐类型,而蝴蝶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此曲创作于1839年,是肖邦夜曲中最受欢迎和广为人知的一首。
对比与参照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
相对于其他夜曲,蝴蝶的旋律更加热烈,情感更加浓烈。
在弹奏过程中,需要展现出旋律的起伏和对比,才能真正体现出蝴蝶的灵动和美丽。
肖邦在创作过程中,将蝴蝶的形象深深印在了琴键上,通过音符展现出了蝴蝶的美丽和脆弱。
创作风格是这部作品的关键。
肖邦的创作风格独特,他的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优雅,又有浪漫主义的热情。
在蝴蝶中,我们可以看到肖邦将这两种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令人陶醉的旋律。
深入分析是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
肖邦的蝴蝶,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表达,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传达。
在弹奏蝴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情感,从而将它们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表达。
在我看来,蝴蝶是肖邦作品中最为动人的一首。
它的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让人在弹奏的过程中感受到肖邦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
同时,蝴蝶也是肖邦创作风格的最佳体现,将古典音乐的优雅和浪漫主义的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肖邦的蝴蝶是一部充满魅力和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飞翔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
通过背景介绍、对比与参照、创作风格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从而在弹奏的过程中展现出它的美丽和力量。
肖邦蝴蝶心得篇2最近的一次艺术之旅,我有幸走进音乐的天堂——肖邦蝴蝶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的体验,如同一场灵魂的盛宴,让我深深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丽。
这场音乐会的表演者们,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钢琴家。
肖邦夜曲op9no1听后感

肖邦夜曲op9no1听后感
听肖邦的夜曲Op.9 No.1,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的世界。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慢速或中速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
在肖邦的夜曲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敏感细致的艺术家,在安静的夜晚,独自一人陷入沉思。
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细腻,像诗人一样能够用精炼而富有动感的语言,将这种内心世界观察并抽象化记录下来。
夜曲的主题和情感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表达从感情到感受,从痛苦到快乐,从哲学到人生的各种思绪。
听肖邦的夜曲,我仿佛听到了这位伟大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声音,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肖邦的夜曲也充满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元素,让人在沉静的夜晚中感受到激情和感动。
听这首曲子,我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的世界,让我沉浸在其中,感受这种独特的音乐魅力。
听肖邦的夜曲Op.9 No.1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音乐体验。
这首曲子让我感受到了肖邦内心的情感世界和音乐的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浅析肖邦《c小调夜曲》的演奏技巧

《戏剧之家》2021年第30期 总第402期57音乐研究浅析肖邦《c 小调夜曲》的演奏技巧孙文龙(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作者简介:孙文龙(1995-),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2018级音乐文学专业研究生。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肖邦夜曲的创作风格,了解肖邦《c 小调夜曲》的创作背景,分析肖邦《c 小调夜曲》的曲式结构及其演奏技巧,对比不同钢琴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版本的肖邦《c 小调夜曲》,并总结本曲演奏心得,以提升演奏者钢琴演奏水平,充分表现出肖邦《c 小调夜曲》所拥有的独特音乐魅力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肖邦;《c 小调夜曲》;演奏技巧;音乐艺术;钢琴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1)30-0057-02一、肖邦及其所作《c 小调夜曲》的分析肖邦是十九世纪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出生于波兰,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的创作风格比起其他作曲家来说,最为明显的是不以音乐炫技为荣,不是单纯地靠苦练技术来演奏乐曲,而是付诸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演绎出更有内涵的音乐,表达更深刻的情感。
肖邦将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情感都投入到了钢琴音乐中,其充分利用踏板、重复音和装饰音等来突破束缚和局限,创造出更丰富、更独特的音乐。
在肖邦的钢琴夜曲弹奏中,掌控好自由节奏十分重要,其仅用钢琴就能展现出其所想要传递的情感,颇具戏剧性,相比于韦伯、巴赫、贝多芬来说,肖邦的乐曲更能在朴实无华中打动人心。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肖邦《c 小调夜曲》的演奏技巧,旨在帮助钢琴学习者加深对肖邦的理解,促进钢琴学习者演奏技术的提升。
肖邦《c 小调夜曲》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是其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整个乐曲总共有七十七小节。
(一)首部(1-24)为单三部曲式,慢板,拍号为4/4拍。
该部分主题都是c 小调,旋律中透露出情绪的低落。
在主题表达上没有较大对比,主音调贯穿整个低声部,乐曲呈现出静谧、悲伤之感。
夜曲

夜曲------真正的灵魂音乐经过一九周的欧洲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使我对欧洲名曲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此我选择的是肖邦的夜曲,是因为我感觉在这首钢琴曲里。
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他不比贝多芬暴风骤雨般的热情,却有着“隐藏在花丛中的枪林弹雨”;他不比柴可夫斯基的悲痛欲绝,却有着诗人般柔和的伤感;他不比拉赫马尼诺夫的沉重辽远,却有着“非人世”的细腻浪漫。
在他华丽的乐章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爱之美丽,死之伤痛,沉重的家国之恨”。
在他优雅绝唱的旋律之中,蕴涵着看似暗淡实则浓重的坚强与一生的遗憾。
那些夜曲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的最恳切的渴望和最沉的伤痛。
我为之感动的并不是音乐的本身,而是音乐给我带来的感触和感动!音乐——有些人用它来发泄,有些人用它来疗伤……而我,则喜欢让它静静地陪伴,与它絮诉。
然后,在每个静穆的时刻,倾听灵与乐交融后的朗丽余音。
音乐就是心情的一段独白,一份写照……有些人的生活可以过得那样丰富,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藏着可以呼应的东西的缘故!音乐在当代充当着情感宣泄的形式,在激愤时,在颓废时,在幸福时……音乐是跳动的情绪展现。
很少人能真正懂得音乐在叙述着什么,可能音乐本身无法叙述,人们常说音乐能述说,其本身仅是人本身当下的情感写照而已。
全曲共有三个主题,第一主题恬适华美,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的歌调,也好像肖邦回想以前在家乡时愉快的心情;第二主题则是注重于速度的变化,表现出肖邦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不知何时祖国的战火才能平息,他何时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接着再现的第三主题,即兴创作特点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也阻碍不了思念家乡的心情。
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让我们仿佛也深深地体会到肖邦对家乡无限的思念和忧郁的心情……一、肖邦夜曲中的两种情感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任何人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
而情感是音乐永恒的主题,在饱含情感的音乐的熏染下,我们会逐渐变得沉静、温和、从容、豁达;我们的内心由坚硬变得柔软,粗糙变得精细。
演奏《降E大调夜曲》心得体会

演奏《降E大调夜曲》心得体会 XXX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或学位):年月目录一、《降E大调夜曲》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1)(一)肖邦简介 (1)(二)创作背景 (1)二、《降E大调夜曲》的艺术风格与情感特点 (2)(一)艺术风格 (2)(二)情感特点 (2)三、《降E大调夜曲》演奏技巧 (2)(一)装饰音 (2)(二)踏板 (3)(三)力量与速度 (3)四、结语 (4)演奏《降E大调夜曲》心得体会肖邦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钢琴作曲家,他在音乐史上也有着显著成就。
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有很多,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体裁。
肖邦众多音乐作品中,最被音乐爱好者们喜爱的作品就是夜曲,肖邦的21部夜曲作品中,最具有肖邦夜曲特点的为《降E大调夜曲》,该作品由于旋律动听,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不同程度的喜爱。
一、《降E大调夜曲》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一)肖邦简介肖邦全名德瑞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七岁时开始创作,八岁时登台演出。
1822年-1829年,肖邦在华沙国立音乐高等学校学习歌曲作曲、音乐理论。
肖邦在该学校就读完之后,开始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等欧洲各个地区进行巡演。
不久之后,华沙起义失败。
由于这场失败运动,肖邦不得不移居巴黎。
在肖邦移居巴黎之后,开始在巴黎进行相关演奏、创作和教学活动。
1849年,肖邦因病逝世于巴黎。
他不仅仅是波兰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肖邦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由于受18实际的伟大作曲家、钢琴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影响,肖邦的作品多为钢琴曲。
代表作品有《降E大调辉煌大圆舞曲》、《降E大调夜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和《波洛涅兹舞曲:军队》等。
(二)创作背景《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时期是浪漫主义文化运动兴起不久的时期。
夜曲肖邦听后心得感悟

夜曲肖邦听后心得感悟一、背景介绍夜曲是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作品以其深沉、哀怨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欢迎,尤其在钢琴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听完夜曲肖邦后的心得感悟。
二、情感的表达1. 旋律的悲伤夜曲以其悲伤的旋律打动了我,它仿佛流淌着无尽的忧伤和孤寂。
听到这首曲子,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黑夜中独自弹奏的钢琴家,心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曲子充满了哀愁和无尽的回忆,让我不禁沉浸其中。
2. 入木三分的细腻情感肖邦通过钢琴的音色和技巧,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一次琴键的落下,都仿佛在述说一个无法言说的故事。
他的音乐流淌着丰富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他对生活、对爱情、对世界的热爱和思考。
夜曲使我更加欣赏和理解肖邦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刻画人的内心世界夜曲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它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人心灵的旅程。
曲子开始的时候,旋律轻柔而悠扬,仿佛是在描绘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随着曲子的发展,音乐情绪逐渐变得激烈和动情,仿佛是在描绘一个人经历了爱情的起伏和波折。
最后,曲子以悲伤的音调结束,让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沉思。
三、肖邦音乐的独特之处1. 对钢琴的创新运用肖邦在音乐中创新地运用了许多钢琴技巧和效果,使其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风格。
夜曲中的琴键轻柔地敲击和绝技般的连音让人印象深刻。
肖邦将钢琴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使其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乐器,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以表达无尽情感的媒介。
2. 融合波兰民间音乐元素肖邦的音乐中融合了许多波兰民间音乐的元素,使其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夜曲中的旋律和和声都带有浓郁的波兰风情,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波兰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这种独特的融合让肖邦的音乐更具魅力,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
3. 音乐的细腻表达肖邦的音乐注重细节,这是他作品的独特之处之一。
浅谈肖邦夜曲的艺术魅力——以降b小调夜曲op.9 no.1为例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5(19—69小节),再现部A’+尾声(70—85小节)构成。
在调性上,首部与再现部A’+尾声部分围绕降b小调进行,中部则在降D大调与D大调上切换。
下面将主要从力度、触键、踏板这三方面来对乐曲进行具体分析,来感受体会肖邦夜曲的魅力。
(一)力度是此曲之“妙”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力度记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点,它不仅可以突出音乐的主题与情感基调的进展,增添乐曲的灵性,丰富旋律线条,造成对比与发展,还能恰到好处地反应作曲家当时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
在这部音乐作品中,力度记号的使用可谓是无处不在,贯穿了整首乐曲的发展。
乐曲自起拍小节至第8小节前半段,刚开始音乐旋律的力度就为p,再加上降b小调的调性,意味着哀伤、痛苦的情感基调已初步形成,为音乐的发展及走向奠定了基础。
前两小节以柔和的旋律与渐弱渐强的音量呈示出来时,夜曲体裁立刻就被笼罩在静谧和朦胧的感觉中,接下来的第3小节中,肖邦用了流动性强烈且密集的22连音,以降b小调的属七和弦进行到一级结束第一乐句的发展。
随着音量的渐强至第5小节的fz,且调性发生了变化,由降b小调转到了它的关系降D大调上,这使得大调明亮和谐、温暖渴望的音乐内容和情感与小调暗淡忧郁、哀伤痛苦的音乐内容与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对比手法的效果所体现的音乐旋律线条丰富多彩,相互衬托、相互渲染,可以更好地把握情感表达,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
7小节smorz.(渐弱并渐慢、逐渐消失)预示着音乐逐渐趋于安静,逐渐消失的状态。
在这里左手部分的伴奏音型十分固定,以每6个八分音符为一组,这种音型的使用增加了音乐的倾向流动感,它与音量的结合使情感的起伏更加清晰、更加生动。
这首夜曲第二部分的第51至57小节,51小节处开始为ff(很强),且51—52小节与53—54小节两句的乐句旋律相同,这种不谐和音程所展现的紧张性,以及急迫地想要解决的情绪不断增长,将同样的乐句旋律进行二次重复,且重复的54小节以更加密集排列的音型所出现,这都在起着强调的作用,并且持续兴奋的情感状态在不断增强。
浅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弹奏

浅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弹奏作者:李鑫王岚来源:《音乐生活》2020年第07期肖邦的夜曲被称之为独放异彩的音乐体裁,本文从作曲家肖邦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的生活背景引出肖邦夜曲的创作风格、艺术特征、以及演奏要点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点带面的对肖邦夜曲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可以提升以后的演奏技能和学习方法。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十九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的音乐是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真实反映,是通过一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音乐语言而得以展现的。
舒曼曾赞誉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作品中有着波兰人民心灵的各种表现,既有热情、明朗、富于幻想、英雄气概、对生活的坚强乐观,又有感伤情调、细腻浪漫。
而夜曲则是肖邦创作的作品当中最具浪漫气质的体裁。
肖邦早期的夜曲是在菲尔德的夜曲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菲尔德的夜曲抒情,宁静沉思、典雅优美、感情细腻,像是当时欧洲上空的一股清新空气,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喜爱,并且影响了当时许多的作曲家,这也包括年轻的肖邦。
肖邦继承了菲尔德夜曲的传统,却并没有受到其制约和束缚。
菲尔德夜曲在内容上局限于狭窄的明朗抒情的形象范围,并且有着多愁善感的沙龙情调。
而肖邦在创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形式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很大程度的扩展了菲尔德夜曲单一的结构织体,扩充了夜曲的表现空间。
使其作品更加融入生活,融入情感,充满了戏剧性,如诗一般的优雅恬静,却也有着华丽激越的情绪,发展至后来成为了独具魅力的音乐体裁,肖邦的夜曲也被后人称之为是“肖邦音响的百科全书”。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是其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在作品风格中也表现出了传统的夜曲样式。
乐曲结构较为柔和,旋律简单,钢琴织体也是肖邦二十一首夜曲中较为华丽的一首,配以分散有节奏感的左手伴奏,运用较多的装饰音进行旋律的加花儿,使得旋律主题更加柔美、华丽,表现的情感更加细腻、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肖邦以钢琴音乐著称于世。
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他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他音乐创作中最精致的一组作品,且首首堪称旷古绝今之经典。
基于此,笔者在各种专家学者文献的著作的引导下,结合笔者本人的演奏心得,对肖邦夜曲及演奏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
但因篇幅的限制,笔者将在文中以其几首夜曲为例,论述其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
希望可以为钢琴爱好者研究本课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肖邦夜曲演奏方法艺术特色AbstractChopin is famous for the piano music.In Chopin writing career, serenade is the most lyrical and poetic.He has created 21 nocturnes which are supposed to the most exquisite works. and head the head be rated as a thou of to cut off now of classic.Based on these famous works,with the guide of documents,the author analyzes Chopin’s nocturnes and playing method with playing experience. but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space, 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artistic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skills with some examples of serenade. hoped can be piano fancier and in the days to come others study originally the topic provide to draw lessons from just some little.Key words:Chopin's nocturnes ;performance skills ;artistic features目录声明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前言 (1)一、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 (1)(一)肖邦夜曲的表现力特色 (1)(二)肖邦夜曲的悲剧性色彩 (1)(三)即兴情趣特色 (1)二、演奏方法中的案例说明 (2)(一)肖邦夜曲op9.1的演奏分析 (2)(二)肖邦夜曲op27.1的演奏分析 (2)(三)肖邦夜曲op27.2的演奏分析 (3)三、结语 (5)参考文献 (6)肖邦夜曲的演奏心得Chopin nocturnes playing experiences前言肖邦是音乐史上最神秘最富诗意生命的钢琴诗人,每一个弹钢琴的人都弹过肖邦的作品,每一个钢琴家也都研究过肖邦的音乐,肖邦音乐的地位无可厚非。
夜曲体裁由英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开创,而肖邦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夜曲的内容,丰富了它的表现功能。
在肖邦的创作中,他没有被传统所束缚,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以下笔者就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一)肖邦夜曲的表现力特色肖邦夜曲具有明显的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形式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奏出优美抒情的主旋律。
肖邦的内心世界极其细腻,这点充分展示于肖邦的音乐创作中,将肖邦的浪漫、内向、孤高、优雅、恬淡、平和的天性和他那因国难家恨,被迫离家背井、亡命天涯的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
肖邦夜曲还逐步脱离了早期夜曲中多愁善感情调的阴影,一方面他借助优美动人的旋律表现作曲家内心丰富而又汹涌的感情,另一方面一种戏剧性力量的悲愤和反抗的音调出现,在他的音乐内部呈现强烈的对比。
所以,在我们要开始练习肖邦夜曲前最好先了解下该夜曲的背景,感受肖邦在创作该夜曲时候的内心感受,然后再将我们所理解的情感赋予在音乐上,从而提升我们在演奏肖邦夜曲时的感染力,将夜曲更好的演奏出来。
(二)肖邦夜曲的悲剧性色彩舒曼称肖邦的作品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夜曲中同样具有悲剧性色彩,只是藏在了华美的外衣下,不容易被我们所察觉。
以肖邦夜曲OP.27NO.1为例,这首c小调夜曲为复三部的曲式结构。
开始左手不间断的六连音,给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六连音的准确及连贯。
右手旋律如黑夜中的吟唱,音程多为级进式行进。
在这我们要注意音乐的内心感觉,有自身感受反映到手指和音乐上来。
而后,拍子由4/4转为3/4,速度也加快了,右手八度音程中蕴藏着中声部、节奏附点节奏,每小节第一个音都结实饱满,这八小节由弱变强至特强,把情绪推到最高潮。
然后由小调转为大调,发展到后半部分,好似凯旋归来振奋的士气。
有这首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肖邦将他的满腔热血挥洒在谱纸上,用笔将他的爱国情怀尽情展现,第三段回到第一段的主题,但是与第一段的苦闷沉吟不同的是,它是以明亮舒缓的弱节奏中结束本曲。
该曲也揭示了英雄的幻想最终要面对冷酷的现实的现状。
肖邦夜曲中以悲剧性的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三)即兴情趣特色即兴情趣是肖邦夜曲里的又一特色,为使作品情绪的发展需要,在旋律创作发面,肖邦加入了许多即兴意味的乐句跟装饰音的变化。
在旋律创作过程中,常用的手法是“加花变奏”,即在主旋律重复时常用的装饰性经过句跟华彩。
这让作品的旋律线更加优美,也增强了乐曲的流动性和歌唱性。
肖邦在作品中加入的装饰音也很华丽,是为了对主要乐思的跟补充,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使乐曲的歌唱性更为强烈,更赋予诗意。
在练习中,我们要注意不同的装饰音有不同的演奏方法,在看谱的时候应该仔细阅读备注,演奏装饰音时也应该好好处理,使其听感流畅、平滑。
二、演奏方法中的案例说明(一)肖邦夜曲op9.1的演奏分析这首夜曲是肖邦最哀伤的夜曲之一,其旋律平静、优美、情绪丰满亲切。
它将黄昏及夜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在练习中,练习者应特别注意其柔美的触键以及对细节的精细处理。
在练习时,先分手练,找出右手旋律的走向。
开始左手是平稳的伴奏,右手有一定的伸缩和自由,可做缓急处理,有点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在中间部分,要保持旋律的歌唱性,不要突出,使其一气呵成。
当面对具有装饰性的华彩句,准确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弹的唯唯诺诺,左手和右手是呼应的,像拉锯一样。
在乐曲的中段,它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同名大小调之间频繁变换的调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力度,反映出作者当时起伏不定的心情,其色彩性相对前段要稍弱一些。
在25小节的强音,应该比较突然的出现,给人一种惊奇的感觉,而不要渐强。
33小节虽然与25小节是同样的旋律,但是弹得要自然一些,也无重音。
同样的旋律在41小节再次出现,这次要演奏的跟第一次出现时一样,给人惊奇的感觉。
51节~67小节为全曲的高潮,肖邦在这段将其大胆的手法极致发挥,力度从fff到ppp,在这16小节中,他只用了一个和弦跟一个踏板,如果把握不好,可先不要加入踏板,先训练手指的力度,每个力度的把握都要仔细斟酌,如何将音的强弱弹得有穿透力,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强弱。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此段的感情处理,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梦幻、宏大的空间中。
70小节开始再现部分,同样的旋律,却有不一样的感觉。
73小节再次出现装饰性华彩,要弹得流畅生动,不要给人犹豫的感觉。
在结尾处,虽然开始有渐慢,但在最后要恢复原速,保持内在的节奏感直到最后一个音。
同时,在演奏中,要保持手的架子,特别是B段演奏八度中的高声部时,整个手臂要一起落下,不能只用手腕,导致手臂越来越僵,乃至弹不下去。
这首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在曲子练熟后,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加入进去,使曲子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生命力。
(二)肖邦夜曲op27.1的演奏分析该夜曲惯用了肖邦多数夜曲中ABA的三部曲式。
A部是缓板,4/4拍,B部由缓慢的四拍转换为加快的三拍,出现比较悲痛的第二主题,音乐张力更强。
乐曲结尾持续了8小节安静的尾音,似乎是一直不好的心情慢慢散去。
在弹奏这部作品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是弹好乐曲的关键。
浪漫派肖邦的作品要求音色圆润、浓郁。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在旋律的进行上,肖邦运用了歌唱性、喧叙性、华彩性等装饰手法。
在乐曲A部分的旋律比较悠长,舒展。
左手是大跳度的琶音和和弦,右手奏出朴素的旋律。
在肖邦夜曲作品中旋律往往都是很连贯的,虽然这里的琶音和弦音域跨度比较大,但是仍然要求不能弹断,弹奏中,手腕要保持柔软,有张力,不能硬邦邦的敲击。
左手的伴奏要保持平稳干净,建议先打节拍器练习,右手的旋律主题要有歌唱性,悠长而舒展。
在练习中可先记住右手旋律,边练习左手的部分边在心中演唱右手的旋律,练习好左手后,再把右手加入其中,这样乐曲的旋律感会更为强烈,练习者也由内心感受到夜曲之美,从而有更好的演奏效果。
B部分由缓慢的四拍变为三拍,B部的旋律与A部形成对比,悠长的旋律变为不稳定的连续短句。
左手的三连音节奏感明显,低音声部构成了一个半音阶的上行旋律线条,演奏时,该声部的力量要保持。
在练习中要注意单独训练左手的半音阶,着重突出该声部的旋律线条。
在B部的结尾,通过左手八度强有力的旋律,过渡到再现部分。
该部分要表现的沉重,有力,带有悲剧性色彩。
在结尾部,左手的一指和五指要站稳,保持好手形,运用好大臂的力量,不能只用手腕的力量,避免手的僵硬。
注意这段的旋律线条,做好收尾。
该乐曲体现了肖邦作品中戏剧性的内涵,在其中间部分有种悲愤的情绪。
这种情绪体现在A部的时候一直保持着pp,而从B部开始力度从p一直往上不断增加,由pp-p-f-ff-fff。
该曲的情感越来越激烈,力度也越来越强。
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握好力度的强弱,在弱的时候不能因为弱就弹得没有声音,手指可放慢下键速度,使得声音虽然弱却依然有穿透力;当处于极强的音量之下,要使用快下键,但应马上放松,使听觉不产生僵硬感,当力度不够时,可运用手臂乃至全身的力量。
肖邦运用力度的强化来加强音乐的张力,将音乐一步步推向高潮。
在右手演奏八度的过程中,手形必须要吃好,一指跟五指要站稳,同时也要把握好大臂的力量。
(三)肖邦夜曲Op27.2的演奏分析这首夜曲主要表现了一对情侣在月色皎洁的夏夜美景下窃窃私语的一番景象,所以在演奏时我们要体会到这一感情,以便我们更好的传达出这首夜曲的意境下面笔者简单分析下这首夜曲的演奏方法:乐曲的开始由左手的分解和旋柔和奏出,音量控制在p,触键要有“爱抚”的感觉,由于音域跨度比较大,要注意音乐的流畅性,小臂要牵着手腕圆滑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