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

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改“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附件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第二学段( 3-4 年级)第三学段( 5-6 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情感态度愿望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
其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识字写字量中 800-1000 个会写。
中 2000 个左右会写。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学会汉语拼音。
(略)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 1.有较强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的独立识字能力。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写楷书,写字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键盘输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入汉字。
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兴趣、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阅读方法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词句理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把握内容,领悟方法各种文体的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阅读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标点6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9.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 。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览表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览表的情感色彩和意义,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感受其中美好情境,对自然和生命产生关注,并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能朗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主动识字、写字,并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此外,他们还应该能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够用毛笔书写楷书,注意间架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此外,他们还应该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感受其中美好情境,对自然和生命产生关注,并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朗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此外,他们还应该能够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惯,能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能够用好的书写惯。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掌握汉字的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写简单的研究论报告。
2.结合语文研究,观察大自然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校园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研究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写出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关注身边和大家都能关注的问题,或者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电影讨论,研究语言表达和合作,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班级)阶段目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班级)阶段目标解读湖北省武汉市萧惠珍《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分别列出了6、10、3、6、3共28条详细目标,同1993年秋季开头在全国实施的《九年义务训练全日制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要求相比,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削减了内容。
语文课标第一学段把汉语拼音的要求放在“识字与写字”中第5、6条列出,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关心识字、学习一般话、查字典,不再提关心阅读。
功能的调整,打算了汉语拼音必需适当降低要求。
汉语拼音要求的核心是学会汉语拼音。
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精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三是熟悉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标把“娴熟地拼读音节”改为“精确地拼读”把“默写声母、韵母”降低为“正确书写”;把“背诵字母表”改为“熟记”;删减了直呼音节的要求。
这对减轻同学不必要的负担,丰富启蒙训练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样的教学要求,估量4周左右即可基本达到。
可能有老师会担忧,短短的4周,同学把握不了拼音,把握不了拼音怎么能关心识字呢?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首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能精确拼读音节,不要拔高到娴熟拼读上,至于从学会到娴熟还得有一个不断学习、复习、巩固的过程。
其次,要明确汉语拼音关心识字,并不是必需娴熟拼读了才能去识字,而是只要会精确拼读便可以开头识字。
借助拼音关心识字,在识字中巩固拼音,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甚至阅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同学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练习、巩固,从“精确拼读”达到娴熟,关心识字,学习一般话。
汉语拼音删去了直呼音节的要求,是否还可以用直呼的方法进行教学?我认为,课标不要求直呼是指教学目标,而用什么方法教学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法各异,百花齐放,只要省时高效,不加重同学负担,有利于同学的进展,老师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教法探讨是一种缔造性的教学活动。
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第一学段(1-2 年级)第二学段(3-4 年级)第三学段(5-6 年级)1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汉字3000 个左右,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500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1600 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个.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2会写。
左右会写。
有一定的速度。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的形体美。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4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字识写规范、端正、整洁。
写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5字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6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习惯。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2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读,粗知文章大意。
学习默读。
钟不少于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3需要搜集信息。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学业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学业
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期间所应达到的语文学习水平。
这一学段的学业质量是整个义务教育语文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学段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在听方面,学生需要能够听懂简单的口语表达,如日常生活中的问候、介绍、询问等。
在说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描述自己的家庭、朋友、爱好等。
在读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认读常用的汉字和词语,理解简单的短文,如童话故事、儿歌等。
在写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写一篇小作文、写一封简单的信件等。
除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如汉字的基本笔画、拼音的基本规则、词语的基本搭配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语文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