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规程

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规程
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规程

建立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规程,规范标准溶液(滴定液)的管理,保证分析结果提供前提保证。

二、范围:

适用于分析用标准溶液(滴定液)的配制、贮存、发放等管理。

三、职责:

品质部:化验室对标准溶液(滴定液)的使用负责,包括日常贮存、配制及登记使用情况等。

四、内容: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标准浓度的溶液,用来滴定被测物质。

1、标准溶液的配制:

1.1 配制室要求:

1.1.1 应设在单独避光房间,室内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1.1.2 室内须有空调设施,温湿度保持恒定,一般温度在10~30℃,相对湿度45~75%;如需进行滴定液的标定则温度需控制在20±5℃为宜。

1.1.3 专人配制管理。

1.2 滴定液与标准溶液试剂质量要求:

1.2.1 配制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的试剂为“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前检查封口及包装情况,应无污染,在规定的使用期内。

1.2.2 配制滴定液与标准液所用的水为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纯化水。

1.2.3 用来标定滴定液浓度的基准物质应为“基准试剂”,为防止基准试剂存放后可能吸潮,配制前应干燥至恒重。

1.3 配制前准备工作:

1.3.1 所有品种均严格按现行版中国药典、国家标准、美国药典或欧洲药典中的规定进行配制。

1.3.2 首先检查所领试药、试剂标签完好、包装完整、封口严密、无污染,在规定使用期内,符合其规格要求。

1.3.3为防止基准试剂存放后吸潮,配制前应恒重。

1.4 称重:

1.4.1 称重是决定所配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

1.4.2 配制所用的天平精度必须与所称样品要求相符。必须有计量部门签发的计量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1.4.3 称量样品所放的容器及操作过程所用的容器须洁净、无痕迹、无残留物。

1.5 配制:

1.5.1 所有使用的玻璃量具,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均用一等(A级)品,并经过校正,有校正合格证。

1.5.2 严格按配制方法操作,操作规范、符合要求。室内温度(20±5℃)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标定和复标。

1.5.3 配好的标准溶液须在与溶液性质相适应的洁净试剂瓶中,贴好状态标记。

1.5.4 滴定液的浓度标定值应为名义值的0.95~1.05。按各品种相应的标定规程进行标定,相对偏差≤0.1%。

1.5.5 由每二人进行复标,其相对偏差≤0.1%,标定的份数和复标的份数各不少于3份,二者的相对偏差≤0.1%,否则重标。

1.5.6 以上各项操作均应有记录(配制、标定、复标),配制液体中间过程有状态标记。标准液、滴定液还应当标注最后一次标化的日期和校正因子;

1.5.7 复标后合格的标准溶液须贴签。内容:品名、浓度、标定者、标定日期、复标者、复标日期、有效期等。

1.6 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特殊情况另行规定。超过效期不得使用,必须重新标定。

1.7 标准液(滴定液)浓度在0.02M及以下者,应临用新配,用后即弃。

2、贮存:

2.1 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一般在10--30℃,相对湿度45~75%。

2.2 专人负责:由标准溶液配制人员负责,贮存于一个单独房间内。排列有序。

2.3 瓶口注意防尘。一般可用无毒、洁净的塑料袋捆紧,必要时注意避光保存。

2.4 每工作日检查室内温湿度并记录,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特别注意稳定性差的标准溶液并做好记录。

2.5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有序。

3、发放:

3.1 专人负责标准液的发放工作。

3.2 公司标准液均由化验室专人统一配制,其他人不得自行配制、使用。

3.3 过效期的标准溶液不得发放,使用。

3.4 当标准溶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该溶液应即弃去,不得再用。

3.5 所有领用标准溶液的容器均应具塞,并严格按玻璃仪器洗涤等操作规程洗净、烘干后才可盛装。湿容器不准盛装标准溶液。

3.6 领用后的容器均要贴好标签。

标签内容:品名、浓度、配制日期、标化日期、标化温度、标化人、复标温度、复标日期、复标人、使用效期等。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六、相关文件:

XYK/SMP-QC0012 试液、指示剂、缓冲液、贮备液配制管理规程

七、相关记录:

XYK/REC-QC014滴定液配制标定/复标记录

XYK/REC-QC015滴定液发放记录

XYK/REC-QC059滴定液标签

XYK/REC-QC105滴定液配制台帐

质量标准管理规程

【目的】 规范质量标准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及所得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质量标准的管理。 【职责】 1质量控制室 1.1制定和修订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 1.2质量控制室主管审核质量标准。 2质量保证室 2.1包装材料实样的校对、审核; 2.2质量保证室主管审核质量标准; 2.3监督生产过程中是否按照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3研发部 制定和修订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4质量管理负责人 4.1批准质量标准; 4.2批准包装材料实样。 【内容】 1定义 质量标准: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认可标准(数值限度、范围或所述检验项目的其他标准)的明细资料,它组成了确认物料或产品符合其适用性的标准。“符合质量标准”表示物料或产品按规定的方法检验时,符合所列的接受标准。 2企业质量标准分类 物料企业质量标准、中间产品企业质量标准、成品企业质量标准。 3物料企业质量标准 3.1企业统一指定物料名称、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 3.2质量标准的依据 3.2.1原辅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部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终产品企业质量标准、产品工艺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企业标准制定。 3.2.2内包装材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工艺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企业标准制定。 3.2.3外包装材料:依据国家、地方行政部门批准的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制定。 3.3应列出供应商,供应商应为已批准的供应商。 3.4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应附上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 3.5质量标准中应包含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名称或编号。 3.6质量标准中应包含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3.7质量标准中应包含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3.8质量标准中应包含有效期或复验期。 3.8.1如果有有效期,则制定有效期。 3.8.2如无有效期,则应制定复验期。 4中间产品企业质量标准 4.1中间产品应当有质量标准。 4.2如果中间产品的检验结果用于成品的质量评价,则应当制定与成品质量标准相对应的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4.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内容包括: 4.3.1产品名称、代码。 4.3.2质量标准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最终产品企业质量标准制定。 4.3.3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名称或编号。 4.3.4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第1页共4页

标准溶液管理规程

标准溶液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标准溶液管理规程,规范操作。 2. 范围 标准溶液包括:标准滴定液(简称滴定液),标准溶液(用于杂质限度检查)。 3. 职责 3.1起草:QC 审核人: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批准人:质量管理负责人。 3.2QC实施本规程。 3.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 内容 4.1 标化室的要求 4.1.1 应设在避光房间,室内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4.1.2 室内温湿度保持相应恒定,一般宜控制在温度15-28℃;相对湿度40-75%。 4. 2 配制前准备工作 4.2.1 所有品种均应有试剂配制标准并严格执行此标准。 4.2.2 配制前:首先检查所领试剂瓶签完好、包装完整、封口严密、无污染,在规定的使用期内。所有使用的玻璃量器,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均应经

过校正,有校正合格的标识。 4.2.3 用于标准溶液标定的物质,应用“基准试剂”规格。按照药典规定的温度、时间进行恒重。 4.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3.1 每一种标准溶液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配制,操作规范符合要求。 4.3.2 称重是决定所配制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使用的天平灵敏度应为万分之一,即0.0001g。称量样品所放的容器及所有操作过程所用容器均须洁净、无残留物。 4.3.3 配制标准溶液的水,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标准。并符合不同标准溶液的配制。 4.3.4 一部分溶液应按照中国药典先配制储备液,以备标定时使用。 4.3.5 配好的标准溶液须放在与溶液性质相适应的洁净瓶中,贴好状态标签。 4.4 标准溶液的标定 4.4.1 按规定程序进行标定,初标时的相对平均偏差≤0.1%。 4.4.2 由第二人进行复标,其相对平均偏差≤0.1%,其标定的份数和复标的份数均不得少于3份,标定与复标的结果的相对偏差≤0.1%,否则重标。 4.4.3 以上各项操作均应有记录(配制、标定、复标),未标定或复标的标准液应有状态标记。 4.4.4 复标后合格的标准溶液需贴标签。内容:品名、浓度、F值、配标者、

仓库管理规程

仓库管理制度

总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面向生产,服务周到,降低费用,加速资金周转。2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和厂房设备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经济责任制,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3本规程规定了公司仓库物资的管理,确保物资接收存放和交付安全、有序,标识清晰,手续完善。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仓库管理工作。 三内容 1 职责 设备部负责仓库物资的月报审核和年终盘点,结算工作; 设备部主任主管仓库各项管理工作。 仓库保管员负责物资入库、保管、标识和出库工作、月报工作;仓库保管员要依照公司对仓库的分物资种类、分区域、分责任区的划定范围,认真履行本职范围内的工作责任。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规范地建立好规定的仓库帐目,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物资的性质、用途、类型、规格型号分明别类的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台帐,建立各相关单位的领用登记表,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资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仓库的发货和收货指定的责任人员原则上是:应该专人专职,时刻亲自经办本人范围内的事务,如果因故本人不能及时经办的情况下,可以事前要求他人代理,但代理事务的差错由专管员负责。(注:代理人因不按照交代要求执行,要承担50%以上的责任,余下部分责任由相关人仓库保管员负责)。 1. 7 做好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日常核查工作,仓库保管员必须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到账实相符。如发现帐实

中药生产质量标准管理规程

分发部门:综合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仓储部、检验室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目的:建立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规范指导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的质 量标准。 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标准,监督执行,其它部门负责按标准执行。 内容: 1.质量标准制定依据:《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各省、直辖市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大辞典》、中药行业协会标准、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等。 1.1原料质量标准 1.1.1原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1.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1.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色素检查的中药材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1.4《中国药典》现行版本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未收载的品种,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各省、直辖市中药材标准、中药行业协会标准、《中药大辞典》或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2 辅料质量标准

1.2.1辅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2.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或执行食用标准、行业标准。 1.3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1.3.1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应以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根据工艺验证的报告,满足过程控制的需要,执行制定企业内控标准并执行。 1.3.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3.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的执行。 1.3.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4 成品质量标准 1.4.1成品质量标准根据上海市局文件精神,170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28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执行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1.4.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以及在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品种中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4.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色素的、镁盐铝盐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4.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版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5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5.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执行GB、GB\T、YY、YBB标准。 1.5.2质量标准应根据版本、国家药典委的公告和实际及时更新和修订。 1.6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6.1清洗中药材的工艺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滴定液(标准液)管理制度,以规范其配制、标定、使用分发和贮存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质检中心所有滴定液、标准液。 三、责任者:质检中心全体人员。 四、内容: 1、术语 1.1 滴定液: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取4位有效数字)。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位应根据药典或GB标准规定。 1.2F值: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1.3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mol/L)的操作过程。 2、滴定液配制仪器与用具: 2.1 分析天平其分度值应为0.1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2.2 10、25和50ml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值。 2.3 10、15、20和25ml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2.4 250ml、500ml、1000ml量瓶应符合国家A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3、滴定液配制所需试药与试液 3.1 使用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试药和试液。 3.2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配制 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

列有关规定。 4.1 配制滴定液所使用的试剂为分析纯或基准试剂,配制前检查封口及包装情况,应无污染。 4.2 在规定的使用期内,所用溶剂“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3 采用间接配制法,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使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即±5%范围);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入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4.4 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精密称定,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 4.5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稀释浓液的方法获得,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的滴定液适量,加纯化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而成。 4.6 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规定的贮藏条件贮存,经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5、标定:应严格遵照本制度各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5.1 工作中所用分析天平及其砝码、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检定合格;其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的绝对值大于0.05%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 5.2 标定工作宜在室温(10~30℃)下进行,并应在记录中注明标定时的室内温度。

危险品仓库管理规程

危险品仓库管理规程 为了严格管理危险品仓库,根据《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2-04,制定本规程。 1 危险品库房的设置规定 1.1 危险品必须按“化学危险品(各种涂料、胶粘剂)”和“氧气、乙炔瓶”分别 设置单独的仓库。 1.2 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独立空间作为危险品的库房,库房内和门口有醒 目的“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 1.3 库房面积≤10 m2,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库房面积≤20 m2,配备不少于3 具灭火器。 1.4 危险品库房内的照明必须选择防爆灯具,库内“领料管理制度”上墙。 2 危险品的入库规定 2.1 化学危险品入库时,一定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密封是否完好,如有泄漏, 不得入库。 2.2 溶剂形木器涂料入库时,应检查包装上是否有“18581-2001检验合格”的明示。 2.3 室内装饰用的胶粘剂的包装上是否有“有害物质的名称及其含量”的明示。 2.4 氧气、乙炔瓶入库时应检查瓶阀、瓶帽是否齐全、完好,防震圈是否完好。 3 危险品的储存规定 3.1 储存化学危险品的货架之间应保持1 m间距, 小包装上货架,大包装堆垛不 得高于2 m,垛底应垫高0.1 m。 3.2 化学危险品储存时,商标和说明应朝外,其产品标识、检验标识清晰,帐、 物应相符。 3.3 溶剂型涂料、溶剂的库存量,应控制在5日消耗量的总和之内。 3.4 化学性质、防护措施和灭火方法相抵触的,不得储存在同一库房内。 3.5 氧气、乙炔瓶要分开存放(间距2 m),同一地点氧气、乙炔各有两瓶以上时, 要用铁护栏防护,有防砸、防雨、防火、防晒的具体措施和“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 4 危险品的领用规定 4.1 危险品应有专人领用,库管员负责:

仓库管理操作规程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 1、仓库内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与标识。 2、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库存物资及仓库安全。无特定仓库管理人员,该仓库使用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对其负责。 3、仓库管理人员必须通晓本库房存储物资的性能、特征、保管知识以及不能与之同库存放的其他物资的品名、性质、分类、保管等业务知识。必须熟悉安全防火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和报火警。 4、装卸物资的人员应对所装卸的物资有所了解,杜绝野蛮装卸,防止在搬运中发生物体伤人事故。使用机械装卸时,必须执行《起重机械作业》的有关规定。 5、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倒置、倾倒,以及因装卸器具摩擦碰撞产生火花造成危害。 6、装卸作业结束后,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人。 7、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能和灭火方法。 8、易自燃或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应定时检测,严格控制湿度与温度。 9、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分货架储存,必须码放整齐牢靠。每垛占地面积不得大于100m;垛与垛间距不得小于1m;货架

与货架间距不得小于0.5m;垛、货架与墙、梁、柱间距不得小于0.5m;面对仓库门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m;严禁堵塞仓库门、主要通道和消防设施。 10、凡物品入库前,仓库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种等隐患,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是否牢固、密封。如发现品名不符.包装容器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11、仓库进出货物后,对遗留和散落在操作现场的危险品,要及时进行检查、清扫和处理。对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拆除下来的可燃包装物,应当存放在安全地点,定期处理,不得在仓库内存放。 12、仓库内因物品防冻必须采暖时.应当采用水暖,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0.3m。 13、仓库内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操作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护保养。电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电气操作规程和煎工安装标准。 14、仓库内的动力设备线路、照明线路必须按有关规定设计、安装和使用。严禁在仓库顶棚内敷设线路,严禁在仓库内乱拉临时线;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得超过安全负载。 15、仓库内不得使用明火,碘钨灯、日光灯以及移动式灯具照明.只能使用不超过60W的白炽灯照明。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间距不得小于0.5m。严禁将照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 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管理职责明确; (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六)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 (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滴定液的管理规程(可编辑修改word版)

湖南有色凯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GMP 文件 目的 建立滴定液管理制度,确保滴定液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责任 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管理,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质量检验主管负责本规程执行过程的监督。 范围 适用于滴定液的质量管理。 内容 1.滴定液的配制 1.1配制滴定液的试剂,使用前应检查封口及标签是否完好、无污染,是否在规定的 使用期内;应在分析纯以上。 1.2标定滴定液过程中所使用的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均须 定期校正;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 0.1mg 或小于 0.1mg; 1.3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4配制滴定液所用玻璃量器应洁净无痕; 1.5配制滴定液应严格按各滴定液配制操作规程进行; 1.6配制好的滴定液须放在与溶液性质相适应的洁净瓶中(见附表),贴好标签。 2、滴定液的标定与复标。 2.1标定与复标滴定液的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取用时应先用玛瑙研细,并 在规定条件下干燥称取。 2.2滴定液配制好存放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标定,存放具体时间见各标准液配制、标

定操作规程。 2.3滴定液的标定与复标严格按其操作规程进行; 2.4滴定液的标定与复标应分别做平行操作,均不得少于四份。先由第一人标定, 相对偏差不大于 0.15%;再由第二人复标,相对偏差不大于 0.15%。而标定与复标二者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 0.20%,否则重标; 2.5如果标定与复标结果均满足误差限度要求,则将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该滴定液的校正因子(F)(要求0.95≤F≤1.05);或以浓度表示,浓度值应在规定值的±5%范例以内。 2.6将标定、复标记录交 QC 负责人复核; 2.7复标合格的滴定液须贴标签; 2.8贮存期内发现滴定液出现异常情况,应重新标定,标定与复标、判断与初标时 相同。 3、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与复标均应有真实、完整的记录。 4、滴定液的贮藏与使用: 4.1除另有规定外,滴定液可在 3 个月内使用,过期应重新标定,当标定与使用时的室 温相差未超过10℃,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值可不加温度补正值;但当室温之差超过10℃,应加温度补正值,或重新标定。 4.2当滴定液出现混浊或其它异常情况时,该滴定液应即弃去,不得再用。 4.3滴定液在配制后应按规定的〔贮藏〕条件贮存,一般宜采用质量较好的具玻璃塞 的玻瓶。滴定液的贮藏条件如下表:

仓库管理规程(doc 13)

仓库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面向生产,服务周到,降低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2 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和厂房设备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经济责任制,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3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仓库物资的管理,确保物资接收存放和交付安全、有序,标识清晰,手续完善。 二适用X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仓库管理工作。 三内容 1 职责 1.1设备部负责仓库物资的月报审核和年终盘点,结算工作; 1.2 设备部主任主管仓库各项管理工作。 1.3仓库保管员负责物资入库、保管、标识和出库工作、月报工作; 1.4仓库保管员要依照公司对仓库的分物资种类、分区域、分责任区的划定X 围,认真履行本职X围内的工作责任。 1.5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规X地建立好规定的仓库帐目,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物资的性质、用途、类型、规格型号分明别类的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台帐,建立各相关单位的领用登记表,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资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 1.6仓库的发货和收货指定的责任人员原则上是:应该专人专职,时刻亲自经办本人X围内的事务,如果因故本人不能及时经办的情况下,可以事前要求他人代理,但代理事务的差错由专管员负责。(注:代理人因不按照交代要求执行,要承担50%以上的责任,余下部分责任由相关人仓库保管员负责)。

仓库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SM-ZD-98130 仓库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仓库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 仓库管理人员应遵守的通用安全规程如下: ⑴仓库管理人员在工作时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上班前不准饮酒,以防止事故发生。 ⑵搬运有刃口、毛刺或涂油的工具及零件时一定要戴手套,以防划伤手,并要求将物件按定置架位图规定整齐端正放置妥当。 ⑶工具、零部件不准放在电器设备开关附近或压在导电线上,以确保开关通道畅通和安全。 ⑷使用的人字梯不能有油污,登梯前放置要牢靠。 ⑸ .夜间搬运零件、工具时,应有充分的照明,应根据物体重量和体力的强弱进行搬运,抬起和放下应做到轻起轻放,严禁抛甩,杜绝野蛮装卸,防止发生事故。 ⑹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搬运物料及大型零部件时,应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使用大小车辆包括叉车运输零部件时,

中药生产质量标准管理规程

质量标准管理规程 分发部门:综合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仓储 部、检验室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目的:建立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规范指导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的质 量标准。 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标准,监督执行,其它部门负责按标准执行。 内容: 1.质量标准制定依据:《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各省、直辖市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大辞典》、中药行业协会标准、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等。 1.1原料质量标准 1.1.1原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1.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1.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色素检查的中药材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1.4《中国药典》现行版本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现行版未收载的品种,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各省、直辖市中药材标准、中药行业协会标准、《中药大辞典》或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2 辅料质量标准 1.2.1辅料质量标准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 1.2.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

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或执行食用标准、行业标准。 1.3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1.3.1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应以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中药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根据工艺验证的报告,满足过程控制的需要,执行制定企业内控标准并执行。 1.3.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3.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的执行。 1.3.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4 成品质量标准 1.4.1成品质量标准根据上海市局文件精神,170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的质量要求执行;28个品种(具体名单品种附后)应执行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1.4.2对于《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本以及在调整质量要求中药饮片品种中未收载的中药成品品种质量标准,应执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的质量要求。 1.4.3凡涉及到国家补充公布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色素的、镁盐铝盐中药饮片标准,按国家药监局公告的补充检验标准执行。 1.4.4现行版本《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及其增补版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现行版本未收载的品种,同时国家药监部门未有标准的,应执行中药行业标准、《中药大辞典》、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1.5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5.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执行GB、GB\T、YY、YBB标准。 1.5.2质量标准应根据版本、国家药典委的公告和实际及时更新和修订。 1.6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6.1清洗中药材的工艺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1.6.2有洁净级别要求的生产检验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标准。

仓储管理操作规范及规范

精心整理 仓储管理流程及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根据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1(2(3?123(二)、包材入库流程? 1、供应商包材到货,库管员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员进行包材抽样检验并填制入库审核单。? 2、确认包材质量、规格、文字等方面无误后,由库管员协助库工进行有序入库。? 3、包材入库完毕,由库管员填制包材入库单。? 4、库管员将填制好的包材入库单递交至物资部U8统计员处,由U8统计员完成包材入库数

据处理。?第二条?对于业务人员购入的货物,保管人员要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货单内容不符的,办理入库手续要如实反映。? 第三条?对于货物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处理。 第三章仓库货物的出库 第一条、产成品及包材出库流程 1 2 3 4、领料作业完毕,由库管员填制包材出库单并递交至物资部U8统计员处。 第二条?对于一切手续不全的提货,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发货,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 第四章?仓库货物的保管? 第一条?仓库保管员要及时登记各类货物明细帐,做到日清月结,达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 ?第二条?每月月底之前,保管人员要对当月各种货物予以汇总,并编制报表上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三条?保管人员对库存货物要每月月末盘点对帐。发现盈余、短少、残损,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四条?做好仓库与运输环节的衔接工作,在保证货物供应、合理储备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库存量,并对货物的利用、积压产品的处理提出建议。??? 第五条?根据各种货物的不同种类及其特性,结合仓库条件,保证仓库货物定置摆放,合理有序,保证货物的进出和盘存方便。???? ??? ? (1 (2 (3 ?? (1 (2 (3)严禁涂改账目。???? (4)严禁在仓库堆放杂物、废品。? (5)严禁在仓库内存放私人物品。 (6)严禁在仓库内闲谈、谈笑、打闹。 (7)严禁随意动用仓库消防器材。 (8)严禁在仓库内乱接电源,临时电线,临时照明。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79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仓库内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与标识。 2、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库存物资及仓库安全。无特定仓库管理人员,该仓库使用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对其负责。 3、仓库管理人员必须通晓本库房存储物资的性能、特征、保管知识以及不能与之同库存放的其他物资的品名、性质、分类、保管等业务知识。必须熟悉安全防火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和报火警。 4、装卸物资的人员应对所装卸的物资有所了解,杜绝野蛮装卸,防止在搬运中发生物体伤人事故。使用机械装卸时,必须执行《起重机械作业》的有关规定。 5、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倒置、倾倒,以及因装卸器具摩擦碰撞产生火花造成危害。 6、装卸作业结束后,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人。 7、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

质量风险标准管理规程

的质量问题并采取处理措施或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改善处理问题的决策过程,确保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增强公司处理潜在风险的能力。 应用范围:适用于药品质量各方面,包括药品生命周期中的研发、注册/评审、生产、检验、放行、销售等过程。 责任人:质量受权人负责本规程的批准;质量保证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实施和监督;生产技术部、设备动力部、营销部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内容 1 定义 1.1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最初的研发到销售,直至最终停产的所有阶段。 1.2 危害源:产生危害的潜在来源。 1.3 风险: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1.4 决策者:有能力和职权在质量风险管理中做出适当和及时决策的人。 1.5 风险评估:规定风险评估过程和程序,概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过程,以确定风险等级和需制定应对措施的风险。 1.6 风险鉴定:根据风险提问或问题的描述,系统地使用信息来鉴定潜在危害源。 1.7 风险分析:和被确定的危害源有关的风险的分析。 1.8 风险评价: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将被评估的风险与既定的风险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风险的显著性。 1.9 风险控制: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 1.10 风险降低:采取措施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1.11 风险认可:接受风险的决策。 1.12 质量风险管理: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交流及回顾的系统化过程。 2 程序 2.1 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 质量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利益。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并且切合实际的决策过程,其严密和正规程度与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关键性相适应。 2.1.1 组织及人员: 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小组的成员包括风险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以及公司领导。此外,还可以包括外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例如:研发、工程、生产、销售等)。由启动质量风险评估事件的部门负责人决定小组成员,决策者为质量受权人,风险评估涉及重大的财产投资时,决策者为公司总经理。 2.1.2 基本过程:风险管理流程分为五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交流、风险评审和风险回顾。 2.2 风险管理流程 2.2.1 风险评估:

检验用试剂试液滴定液培养基管理规定

检验用试剂试液滴定液培养基管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1目的 规定试剂、试液、滴定液、培养基的配制、使用和发放的管理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质监科化验室检验用试剂、试液、滴定液、培养基的管理。 3 责任 质监科有关人员。 4 内容 采购到的所有检验用化学试剂,依据其性质分类在不同的室温和湿度下保存,属毒麻品应隔离专柜上锁保存,并建立严格的领用程序,记录台帐。 试剂、试液和培养基要按规定方法配制,供较长期使用的应注明配制日期,并由配制人签名;对于性质不稳定的试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有效期和特殊的储存条件。 使用试液、对照品、培养基、试剂、滴定液等化学品,药勺及其它工具要保持洁净,避免

交叉污染,容器的盖或塞要用完后立即复原,避免混淆,造成污染。 变质化学试剂要及时处理。使用有毒或腐蚀性化学品,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直接接触,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滴定液的配制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进行配制和标定。 滴定液浓度的名义值与标定值应明显标出,其浓度校正因子(F)应在之间,否则应加水或加溶质重新调整。 滴定液由质监科指定专人负责,标定和复标必须由两人分别操作,标定份数均 第2页共2页 不得少于3份。 标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标定和复标之间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盛放滴定液的容器上应及时贴上标签,注明滴定液名称、浓度、浓度因子、标化日期、温度、标定人、复标人和失效期。 滴定液应按规定要求贮存,除另有规定外,存放和使用期限为三个月,超过期限或当室温与标定的温度差10℃以上时,均应进行重新标定和复标后使用。 滴定液使用前必须摇匀,使用过程中发现出现浑浊、变色等异常情况或超过使用期限的应立即停用。 卫生学检验用的各种培养基应按各自的规定要求配制和进行质量检验,配制好的基础营养培养基应在2周内用完;生化鉴别培养基应在1周内用完;选择性分离鉴别培养基制成平板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

仓库管理规程精修订

仓库管理规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仓库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加强仓库管理工作,防止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包装材料及成品的贮存管理。 三、管理制度: 1、仓库重地,严禁非仓库工作人员随意出入;有事须进库房时,必须有库房人员陪同。 2、仓库应以“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物品码放应距墙面20厘米以上,必要时,采取上苫下垫措施。

3、仓库内温度应控制在5-38℃,湿度在30-80%之间。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温湿度异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采取措施。 4、仓库应保持光线充足,保持通风透气,避免阳光直射,不积水,不积尘,不结蜘蛛网,阴雨天气及时关窗。 5、仓库内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区为绿色、退货区为黄色、不合格区为红色。 6、仓库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质管人员确认和处理,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存放,待查明原因后,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处理结果应有记录。 7、仓库应定期进行清洁打扫,保持库房环境清洁,配置消防、安全防鼠、防虫、防尘设施,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 8、对各类养护仪器及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

9、酒精等化学品必须进行隔离存放,搬运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时,严禁烟火,做好防护措施。 9.1化学品管理职责:采购部负责公司化学品采购。原材料库负责对库存化学品进行管理。 9.2化学品管理规定细则:原材料库对库存化学品进行隔离存放,库区内严禁烟火。库存化学品台帐,标识卡片等必须标注生产日期,以生产日期为准,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出库。化学品存放地点应避免高温线照射,温度过高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10、物品入库/出库管理: 10.1所有原材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由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物料卡片,原材料和配件要填写该批料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填写仓库物料标示卡。 10.2成品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库管员根据成品进仓单办理入库手续,同时填写有关帐、卡。 10.3库存物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发放的物料必须是检验合格的物料。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48-38 仓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仓库内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与标识。 2、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库存物资及仓库安全。无特定仓库管理人员,该仓库使用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对其负责。 3、仓库管理人员必须通晓本库房存储物资的性能、特征、保管知识以及不能与之同库存放的其他物资的品名、性质、分类、保管等业务知识。必须熟悉安全防火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和报火警。 4、装卸物资的人员应对所装卸的物资有所了解,杜绝野蛮装卸,防止在搬运中发生物体伤人事故。使用机械装卸时,必须执行《起重机械作业》的有关规定。 5、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

放,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倒置、倾倒,以及因装卸器具摩擦碰撞产生火花造成危害。 6、装卸作业结束后,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人。 7、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能和灭火方法。 8、易自燃或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应定时检测,严格控制湿度与温度。 9、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分货架储存,必须码放整齐牢靠。每垛占地面积不得大于100m;垛与垛间距不得小于1m;货架与货架间距不得小于0.5m;垛、货架与墙、梁、柱间距不得小于0.5m;面对仓库门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m;严禁堵塞仓库门、主要通道和消防设施。 10、凡物品入库前,仓库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种等隐患,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包装容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规范

质量体系要求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s QS-9000 第三版 以ISO 9000为基础的要求

内容组成 管理职责——要素4.1 质量体系——要素4.2 合同评审——要素4.3 设计控制——要素4.4 文件和资料控制——要素4.5 采购——要素4.6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要素4.7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素4.8 过程控制——要素4.9 检验和试验——要素4.10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要素4.11 检验和试验状态——要素4.12 不合格品的控制——要素4·13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素4.14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要素4.15 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素4.16 内部质量审核——要素4.17 培训——要素4.18 服务——要素 4.19 统计技术——要素 4.20

管理职责一要素4.1 质量方针---4.1.1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 承诺,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应体现供方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供方应确保其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 组织---4.1.2 职责与权限---4.1.2.1 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 使权力开展以下工作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 a)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不 合格; 注:如需要纠正质量问题,建议负责质量的人员有权停止生产。 b)确认和记录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问题;

c)经过规定的渠道,采取、推荐或提出解决办法; d)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 e)控制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交付或安装,直至缺陷或不满足要求的情 况得到纠正。 f)在阐述QS-9000要求时,说明顾客对内部职能部门的需求(如选择特殊 特性,确定质量目标、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 资源---4.1.2.2 对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包括内部质量审核),供方应确定资源要求 并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见4.18)。 管理者代表---4.1.2.3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它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b)向供方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 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还可包括就供方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