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和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南京、盐城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

南京、盐城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

稻味作者:于越老师谷物的香气,是一把回家的钥匙。

东北大米,不久煮,不佐料,不掺杂粮。

就这一份厚实的谷香。

东北人有用它待客的自信,也有与它共度余生的觉悟。

但这美味,却不是旁人能尝。

我和未婚妻算是同乡。

家中有一个精致的米桶。

可说是首饰细盒以外,最重要的容器。

加盖密封,双层扣锁。

以至于每一位首次到访的朋友,都想象着能吃到何等高级的香米,可大半确是失望了。

年纪稍长不长的人,对真假格外在意,总能明白。

可我们小两口,却是吃得心宁胃暖,感慨万千,吃得流匙香满室,把酒问青天。

我的父亲早年贩过大米,作为家中的长子,十八岁出门远行,交货时,他会背着百斤的米袋,背上全家人的指望。

那里有我二叔的学费,老姑(东北叫法,即小姑)的花绣。

所以,吃米饭的时候,我就知道。

为什么小时候,我一到七点不起床,他就打我。

现在,他可打不动我了,肩周炎,胳膊只能平举。

我吃米饭,就权当他打我。

他老了,想把肩上的米袋给我抗着。

我可禁不住。

但他接下来的日子,想吃的每一口粥,我都包了。

还要端到他面前,喂给他吃。

我妈姓赵,是最后一批的知青,读过书的。

嫁给我爸的时候,除了米饭,什么菜也不会做。

后来,我出生了,她就什么都会了。

“今天,吃米饭”——记忆中,每当父子回家,问起晚餐的菜色。

这就是她的标准答案。

也曾一直疑惑,为什么她放着上桌的鱼肉不说,偏说这一碗平淡到近乎无趣的米饭。

直到自己接下了柴米,才似乎明白,或许是她赵大小姐内心深处唯一自信,敢拿出手的菜式了。

小时候的我,以为母亲是万能的,万能的理所当然。

再吃米饭的时候,回头看,她却一直是个战战兢兢的小姑娘,尽自己的一切所能,演好一个母亲。

我的母亲,就在年前,已经往生。

愿她在天堂永享极乐。

我却不知,既是极乐,那对她来说,彼端天国,是否会有一个儿子。

我的这碗米,大概也只有些浅薄的故事,却不知,为何爱人也吃得陶醉。

她的那碗,和我的稻味,也定不相同。

这让我想起,广州的朋友,请我喝那鱼粥,在我还不知其味的时候,他就已经感怀赞叹,啧啧不绝了。

2019届南京盐城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南京盐城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物通常是半⼈半神,庄严崇⾼, 。

他们的语⾔通常是自上⽽下的训话, ,不容置疑。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种 紧张的感觉。

A. 不动声色 高屋建瓴 肃静B. 不苟言笑 高屋建瓴 肃穆C. 不动声色 高瞻远瞩 肃穆D. 不苟言笑 高瞻远瞩 肃静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得数年前第⼀次踏上徽州这块⼟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村托在⼭光⽔⾊之中, 。

, 。

, , 。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 ②犹如丹青妙于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 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 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 ③②①⑥④⑤B. ③⑥④②①⑤C. ⑤②①⑥③④D. ⑤⑥③②①④3. 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3分)A.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唐•陈 陶) 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2019.01B.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唐•李商隐)C.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宋•曹 勋)D.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宋•林光朝)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

江苏省2019年各市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审题立意+考场作文】

江苏省2019年各市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审题立意+考场作文】

江苏省2019年各市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审题立意+考场作文1.【2019扬州一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网络交际中,点赞已成为摆明立场、表达关切、传递情感抑或攒聚人气、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

点赞时,人们往往心态不一,目的各异。

点赞见证人际交往,展现人情世态;点赞反映生活态度,引导潮流风尚。

【审题立意】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这是一道时评类的作文,注意材料中的提示性信息。

所给材料都评论了“点赞”的作用,立意上没有难度。

关键是行文时,能较理性分析“点赞”背后的人情、人性,并能对“点赞”现象提出自己独特、合理的见解,如能体现辩证思维,涉及“点赞”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立意才能显得更深刻。

【友情提醒】本题是一则材料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比如看到一个事件中两个对立的方面进行辩证分析,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考场作文】学会点赞赞许是一种美意,一种满意,一种鼓励。

赞许他人,有时会使他奋勇拼搏,从此一鸣惊人;有时会使他振奋信心,继续努力……如果在恰当时机恰当地为他人点个赞,也许会改变他,改变生活,改变自己。

“点赞”,这种“最简单的赞美方式。

”传播之快,使用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为什么要点赞?也许你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摒弃了轻浮态度,并挑对了对象的点赞,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达自己情感和对他人认可的方式。

我们为宽容、善意、廉洁、坚韧等一切美好之物献上我们毫不吝惜的赞美,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点赞有不容小觑的好处,但关键是要选对对象。

你的“赞”该为谁而点?对此,你心中应该有着对身边事物的价值评判。

一位名叫谷红梅的副县长,在人们热议“是否该取消领导专车”话题时,她主动放弃乘坐公务车,而是改乘摩的前去开会。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 试题2019.01.14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___。

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___,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___紧张的感觉。

A. 不动声色高屋建瓴肃静B. 不苟言笑高屋建瓴肃静C. 不动声色高瞻远瞩肃穆D. 不苟言笑高瞻远瞩肃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根据语境庄严崇高,所以用“不苟言笑”;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根据语境是自上而下的讲话,所以用“高屋建瓴”较为合适;肃静,严肃而安静。

肃穆,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根据语境是给人的感觉,所以用“肃静”较为合适。

故答案选B。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

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州民居村托在山光水色之中,___。

___,___。

___,___,___。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于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 ③②①⑥④⑤B. ③⑥④②①⑤C. ⑤②①⑥③④D. ⑤⑥③②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衔接能力。

南京盐城2019_2020学年度一模语文调研试卷(含作文解析及范文)含答案

南京盐城2019_2020学年度一模语文调研试卷(含作文解析及范文)含答案

南京盐城2019_2020学年度一模语文调研试卷(含作文解析及范文)含答案南京市、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读着海,海是古老的书籍,古老得▲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沧桑浮沉?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的生存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有过怎样▲的革命的飞跃?A.不可理喻动人心弦波澜壮阔B.不可理喻动人心魄波谲云诡C.不可思议动人心弦波谲云诡D.不可思议动人心魄波澜壮阔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

▲、▲、▲、▲、▲、▲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①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②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③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④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枝肥叶鲜,慵懒而富态。

⑤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

⑥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②③⑥C.⑥②③⑤④①D.⑥⑤③④①②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3分)A.惊鱼拨刺燕翩翩,独自江东..上钓船。

B.即今江表..尚恬熙,忘却前回饮马时。

C.江左..风流今有几,逢春不要人憔悴。

D.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群虱子寄生在猪身上,它们认为生活在又硬又长的猪毛中间就像生活在宽广的宫廷和园林里,猪胯、猪乳、猪股等隐蔽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温暖的房屋。

没想到,一天杀猪的到来,铺开茅草,点火燎毛,很快,它们和猪同归于尽了。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安危相易,祸福相生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涛,字济之,世居富春。

南京、盐城2019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佳作展评_高三作文.doc

南京、盐城2019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佳作展评_高三作文.doc

南京、盐城2019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佳作展评_高三作文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佳作展评邱冬梅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70分)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解读文题中所引材料是牛顿在临终前对守候在他病床前朋友讲一段话。

这段话主体是牛顿对自己评价,冒号后面是评价具体内容。

评价具体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他自己不知道别人怎样评价他自己,这层略说;一层是他自己对自己评价,这层详说。

有趣是,牛顿对自己评价,没有用直白简明话说出来,而是用了一串比喻,以形象语言来表述。

牛顿对自己评价也可以再细分为两个小层次:首先牛顿认为他“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小孩”,不仅仅是小孩,而且是在玩耍小孩,即便玩耍也没到“大海”里,仅在海滨而已。

主要信息有“小孩、玩耍、海滨”等。

其次是牛顿谈自己在科学上所作贡献,这里又用了一个对比句,自己发现仅是“比寻常更为光滑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一片贝壳”,却全然没有发现“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真理海洋”。

主要信息有“发现、卵石(贝壳)、海洋”等。

简言之,牛顿认为自己仅是一个海滨玩耍小孩,只发现了更光滑卵石或更美丽贝壳,却没有发现真理海洋。

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看,材料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可引发思考:1.评价(评价别人、评价自己)——评价标准要客观、公正、科学、辩证、实事求是。

【参考题目】从牛顿感叹说起2.小孩(而非“巨人”)——谦逊是一种美德;——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品质与贡献;——大师境界。

【参考题目】永做拾贝壳小男孩;谦逊是一种美德;正确看待自己;大师境界;眼界。

2019届南京市一模语文详细答案、补充细则和作文指导

2019届南京市一模语文详细答案、补充细则和作文指导

滚东流,千古不变,巨大的波涛声如席卷地,翻
腾的波浪又如涌起重叠的房屋,江水浩渺,无边
无际,十丈高的危樯,也承受不了张开的帆腹。
由于夜来春雨,水势增大,水位增高,风向刚定,
便命击鼓开船。此时,风急浪高船快如飞,就如
当年出使金国追想大禹业绩横渡黄河一样,令人
振奋。顺风急驶,作者心情轻快。与客人痛饮船
上,填词佐酒,意气洋洋,潇洒风流。但表面上
2021/10/10
5
(2)春风几度,陈迹何常,予之叨叨,得毋为山灵所笑 邪?(5分) 译文: (2)岁月流逝,古迹怎可永在,我的絮絮叨叨的
话,恐怕会被山神取笑吧? (共5分。前三句,每句1分;最后一句2分)
补充细则:“得毋……邪”“为……所”句式2分,“春
风几度”1分,“陈迹何常”1分“予之叨叨”1分。
2021/10/10
7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范成大
十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竿十丈,不胜 帆。夜雨翻江春派,船头鼓急风和熟,似当年,呼禹乱 黄川,飞梭速。 击楫、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 属,获笋萎芽新入馔,鲲弦风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 似尊前,添银烛。 【注】作者于172年冬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次年春经 过清江(江支流)填写了此词。 170年作者北渡黄河,出使金国,交涉收复北宋陵寝等事 宣。“呼两”,追想大禹业绩,“乱黄川”,渡黄河。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 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2021/10/10
2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 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 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 成年出嫁的年龄。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和审题立意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和审题立意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和审题立意题目:视野决定人生电视上的一句话“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思路决定出路、心胸决定格局……”让我深感启示。

高度决定视野,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但是,视野的广度不仅仅是身体高度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心智的开阔程度。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尺度把握人生,这是一个人生的哲学。

做事情,不仅要有目标,还要有度。

要学会适当地放松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否则会让自己陷入疲惫和焦虑之中。

同时,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自己的尺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高度、角度和尺度,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尺度。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高度、调整自己的角度、把握好自己的尺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生活中,人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往下看很难看清真相。

这是因为角度的错位,影响了高度的定位。

即使在高处,也可能欠缺高度。

因此,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人们的立场和认知角度不同,就会出现万物之分、万念之说、万般情爱、万般仇恨等现象。

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有两条腿就很容易,但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角度”而产生的。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总会有璀璨夺目的事物吸引我们的眼球。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角度”这个词非常关键。

就像看一本书一样,用历史的眼光看,这一切只是过眼云烟;用文学的眼光看,这一切则是那么引人遐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和审题立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答案】
视野决定高度
打开电视,一句话语响彻入耳:“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思路决定出路、心胸决定格局……”。

感觉很好,不由自主的在脑海中默默地重复了一遍,把它植入了记忆。

随即的回读,觉得很富有哲理!如此简练、精确,只用三三两两的几个文字就能把玄妙的思想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闪光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写文字人的思想,它滋润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心灵!
高度决定视野。

一般人都知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站在不同的高度,其视野肯定是不一样的,视野之阔窄,直接会导致结果的不同,欲想站到高处,必须勇敢地抬起脚步,从山脚下披荆斩棘,攀登而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羁绊、艰难险阻,决不
回头,“只有那些不畏艰难,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希望的顶点”。

角度改变观念。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往往会有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从而修正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在感受和认识上的偏差,这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自己处世观的把握,对自己人生轨迹的选择大有益处。

当你面对缺憾心中愁苦时,当你的思想被桎梏时,不妨迈动智慧的双脚走一走,换个角度,观念就会有所改变,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尺度把握人生。

人生,其实是门艺术,这里,最讲究的是度的把握,真理与谬误往往一墙之隔,做任何事情,能把握好尺度,在生活中则能左右逢源,否则只能四面楚歌。

也就是说做人、做事,惟有能恰当把握好尺度者,其人生才会更顺畅如意,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高度、角度和尺度,三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站好高度,前途无量;换个角度,海阔天空;把握尺度,左右逢源!
在生活中,人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往下看,很不容易看清真相,其根本原因就是角度的错位,影响了高度的定位,哪怕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也会欠缺高度。

由此,角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之所以有万物之分、之所
以有万念之说、之所以有万般情爱、之所以有万般仇恨,都跟你所站的位置和认知的角度有关,别以为你有两条腿,就觉得这很容易,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你有两条腿不懂得“角度”而滋生了……
在人类甚是浩瀚的历时长河中,总有璀璨夺目之事物映入你的眼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角度”两个字很关键,就如看一本书,用历史的眼光打量下去,你会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用文学的眼光看下去,你会觉得这一切是那么引人遐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审题立意。

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是在说“视野”,材料中对人们的视野角度做了辩证的诠释。

一种是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和获得成就感,一种是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考生要注意从两个辩证的话题中选择一种进行立意。

从第一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变小容易满足、视野大小决定成就感。

从第二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决定高度、视野成就人生、大视野大气魄。

以上角度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立意的角度。

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身生活,分析
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这样作文才能内容深刻有一定的高度。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视野、格局、知足。

根据以上关键词进行立意,这样作文就能体现出对材料理解的精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