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证的证治12009-02-25 06:14

分类:温病专辑

字号:大中小

一杨俊耀

一、概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

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

对清热药和利湿药的选用相应地有所侧重。辨别湿热之偏轻偏重,最简单且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问口渴。若湿重热轻者,舌苔白且腻,口淡不渴;湿热并重者,舌苔黄厚腻,口渴不欲饮,或口渴而喜热饮;热重于湿者,舌苔黄微腻或黄燥不腻,口渴明显而欲饮。清热药与利湿药大多数为寒凉之品,属于“阴柔”之药物,其性凝重粘滞,守而不走,较难以运化而影响疗效,而且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酌情配伍温燥行走之品,如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桂枝等属于“阳刚”之药物(即使属于热重于湿也不例外)。以促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并有助于药物的运化,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了疗效。这从王孟英的著名方剂如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方剂中,即可体会到这一点。这是中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奇妙之举!

使用清热利湿药通利小便,难以避免地会耗伤津液。所以,运用清热利湿法时应该适可而止。素体阴虚液亏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养阴生津之品。不兼湿邪或湿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

湿热证多为冒雨淋湿,或感受湿热之气所致。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雨水较多,气侯闷热,湿蒸热郁,体弱之人每易感受湿热之邪而患本证。临床上若见湿热为患,常须忌食油腻、厚味之品,恐助内湿,应以清淡食品为宜。由于湿性粘滞难除,故既使是湿温之邪在表,亦决非可望一表而除或一清而退。因此,有“湿温忌汗”之说,大发其汗,常致津液耗而湿不除。故而需通过芳香宣透之法,使腠理疏达,气机畅通,才可微微汗出而解,庶无湿热稽留之弊。

湿热初愈之时,往往余邪缠留不尽,其时既需药治,亦需谨慎饮食。《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临床上湿热初愈,其时胃纳转佳,由于饮食过多,或进厚味过早,往往病情反复,故患湿热重症后,只可进清淡稀粥之类,经过一段恢复过程,始可酌增饮食。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侯之一,散见在临床各科,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治法便不尽相同。哪么在治湿热病症时,不仅必须抓住同一病性(湿热)的病证在病因、病位(病位不同,方证迥异)、病程(病程不同而治有法度)、病理(病理特点不同而证治有别)、病势(轻重缓急因势利导)、病机等的共性和个性,而更以辨析其方证之异同;注重疑似证和类证之间的鉴别,以求使湿热病证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医者理法方药客观科学,患者药简效宏。

二分述

(一)、脾胃湿热证概念: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

证因:本证可因饮食不调,膏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面目或肌肤发黄,身热而汗出不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金匮要略心典·痉湿喝病》曰:“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机不速而湿侵于

外,外内合邪”。此则一是指由于脾胃素为阳虚,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外受时令之湿、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等)侵入,内湿与外湿互结郁久若化热而成湿热中阻。湿热中阻,中焦不畅,则脾胃功能失调;二是长夏之际,湿热熏蒸,易发湿热疫毒,湿热疫毒乘虚侵入人体后从表入里,郁入肝胆,深入营血,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以致不仅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而且肝气不舒,日久必犯脾或犯胃,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另外常暴食膏梁厚味,引致湿热内蕴,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以湿热导致的脾化升降功能失调,其可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治法:脾胃湿热证,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胆、水肿、鼓胀等疾病中,但临床表现不尽一致,治法各有不同(详见临床应用)。发病特点:脾恶湿,长夏主湿,暑令多湿。因此,脾胃湿热证多见于夏令暑热季节,或久居湿地之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往往因湿邪为患而诱发本证。

证的转归:脾胃湿热证,治疗不得当,则易演变发展为其它证侯。如脾胃湿热侵及大肠,则导致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

类证鉴别:

1、寒湿困脾证与脾胃湿热证两证候均可因湿困脾胃,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机受阻而致,都可有脘腹闷胀,纳呆泛恶,腹痛便溏等症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然其病性病性截然不同,脾胃湿热证属湿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