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采集及保存
检验科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定

检验科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定一、背景介绍在医疗检验中,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检验科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进行规范,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二、样本采集1. 采集前准备(1)合理安排采集时间,避免患者饮食或用药对样本产生干扰;(2)确保采集器械的洁净,消毒器械;(3)检查采集器械是否完好,避免损坏导致样本污染或无法采集。
2. 采集操作(1)向患者详细说明采集过程,解答其疑问和担忧;(2)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血液或体液样本的采集,注意遵循标本稳定性和抗凝剂的要求;(3)遵循标本采集顺序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4)按照要求采集足够的样本量,以确保后续检验的需要。
三、样本保存1. 样本分类(1)按照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血清、尿液、唾液等进行分类;(2)对于不同样本类型,采用适当的保存方式和温度,以维持样本的稳定性。
2. 储存条件(1)避免样本受到阳光直射,存放在干燥、阴凉且温度稳定的环境中;(2)在保存样本时,确保密封性,避免样本受到雾气、湿气或灰尘的污染;(3)对于特殊的储存条件要求,如低温保存或深冷保存,遵循相应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四、样本运输1. 包装要求(1)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保护样本免受外界冲击或温度变化的影响;(2)对于易碎或液体样本,采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避免破损或泄漏。
2. 运输环境(1)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避免样本受到严重震荡或温度波动;(2)对于特殊要求的样本,如冷冻样本,采用冷链运输方式,保证低温环境的稳定性。
3. 文件记录(1)对每一次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操作人员等信息;(2)建立样本追踪系统,确保样本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五、样本处理1. 检验前准备(1)按照标本要求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装等操作;(2)确保操作人员在处理样本时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2. 样本分发(1)对于检验科内部的样本分发,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对于外部转运的样本,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样本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样本采集、保存、运送方案

目的
规范粪便标本的采集以适应粪便常规和其他检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粪便常规和其他检验项目所需粪便标
本的采集。
物品准备
专用一次性便杯(尿杯)、编号笔。
粪便标本采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操作步骤
1 查对检验申请单、姓名,向受检者解释操作 目的,以取得合作。 2 发一次性尿杯一个给受检者,嘱受检者留取 粪便标本1小时内送检。 3 受检者按要求自己用一次性尿杯留取粪便标 本交检验科工作人员编号待检。
一、静脉血样本采集
注意事项
采血前应该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 要求。
抗凝血标本用相应的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 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 分混匀。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低温条件2~8℃运输。 1小时内分离出血清,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4℃保存不超过8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 条件下,且只能冰融1次。
1、字迹工整、清楚; 2、内容完整、详实; 3、信息准确、可靠; 4、注意资料备份。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⑵氯仿:防腐效果较甲苯好。可能干扰尿沉渣镜检。
⑶盐酸:分析测定甾体激素及其衍生物或儿茶酚胺以及含氮物质 时常选用。100ml尿液中加1ml,或24小时尿液中加10~15ml。
⑷甲醛100ml尿液中加0.5ml。用于24小时尿无机离子定量及艾迪 氏计数测定、可干扰尿糖测定和干化学法的白细胞测定。
生物实验中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技巧

生物实验中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技巧在生物学研究中,样本处理和保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技巧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样本处理和保存技巧,帮助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一、样本处理技巧1. 采样时的注意事项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伤。
使用无菌手套和工具,以避免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引入。
此外,样本应该尽快采集并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在环境中,以减少样本的降解。
2. 样本预处理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
对于液体样本,可以通过离心来去除固体颗粒和细胞。
对于固体样本,可以使用切割或研磨的方法将其打碎,以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3. 样本保存液的选择为了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保存液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保存液包括缓冲液、甘油溶液和冷冻保护剂等。
选择保存液时,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进行选择。
4. 样本的冷冻和解冻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本,冷冻是常用的方法。
在冷冻之前,应将样本放入冷冻管中,并将其迅速放入液氮或低温冰箱中。
解冻时,应将样本放置在冰上缓慢解冻,以避免样本的损伤。
二、样本保存技巧1. 长期保存的样本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本,如细胞系、DNA和蛋白质等,应选择适当的保存温度和保存容器。
一般来说,低温冰箱或液氮罐是常用的保存设备。
同时,选择耐高温和耐腐蚀的保存容器,如冻存管或冻存盒。
2. 样本标签和记录为了避免样本的混淆和丢失,样本的标签和记录非常重要。
在保存样本时,应在保存容器上标注清楚样本的编号、名称和保存日期等信息。
同时,建立样本记录表格,记录每个样本的详细信息,以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
3. 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存样本的设备和容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保存效果。
定期检查温度计和液氮水平计等设备的准确性,并及时更换老化的保存容器,以避免样本的损失。
4. 分享和交流在保存样本的同时,研究人员也应该与同行进行分享和交流。
建立样本库和数据库,将样本信息和实验结果共享给其他研究人员,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合作。
临床分析临床样本采集与保存

临床分析临床样本采集与保存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准确的样本采集与保存对于临床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临床样本采集与保存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临床分析结果。
一、样本采集1. 血液样本采集血液样本采集是最常见的临床样本类型之一。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临床工作者应确保使用无菌的采血针和采血管,并在采集前进行必要的消毒。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空气进入采血管中,以免影响后续的分析。
采集完毕后应轻轻转动采血管,以充分混合抗凝剂与血液。
2. 尿液样本采集尿液样本采集对于临床化验常常是必需的。
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应先进行私密部位的清洁,然后采集中段尿样。
避免将尿液样本与外部物质接触,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采集后应将尿液样本尽快送至实验室或进行相应的保存。
3. 组织样本采集组织样本采集常见于手术或活检过程中。
在采集组织样本时,需确保手术或活检场所的无菌环境。
采集后,应迅速将组织样本保存在合适的容器中,并加上标签以便后续分析。
如需进行冰冻切片,应在采集后立即将组织样本放入冷冻离心机中。
二、样本保存1. 温度控制样本的温度控制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样本有不同的温度保存要求。
例如,血液样本通常需要保存在4°C 的冰箱中以防止血细胞的降解。
而某些特定的样本,如染色体分析样本,需要保存在低温下,常见的是-20°C或更低的冰箱。
2. 样本容器选择样本的容器选择也是重要的一环。
应选择符合标准规范的容器,以保证样本的保存质量。
对于液体样本,应选择无菌、密封性好的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明相应的标签信息。
对于固体样本,如组织切片,应选择切片盒或标本瓶,同时确保其干燥和密闭。
3. 样本标签样本的标签是确保样本追踪和识别的重要手段。
在保存样本之前,应在容器上清晰地标明样本的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样本类型、采集日期等。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耐久、防水的标签,以免在保存过程中标签脱落或模糊而导致样本混淆。
食品安全事故样本采集、保存及转运要求

食品安全事故样本采集、保存及转运要求一、常见的食品安全事故标本和样品采集类型病人:粪便、尿液、血液、呕吐物、洗胃液、肛拭子、咽拭子;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皮肤化脓性病灶标本;可疑食品:可疑食品剩余部分及同批次产品、半成品、原料;加工单位剩余的同批次食品,使用相同加工工具、同期制作的其他食品;使用相同原料制作的其他食品;食品制作环境:加工设备、工用具、容器、餐饮具上的残留物或物体表面涂抹样品或冲洗液样品;食品加工用水;其他:由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造成的中毒,要搜索废弃食品进行形态鉴别。
二、标本(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一)粪便标本。
粪便标本是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毒素等的常用标本。
应优先采集新鲜粪便15-20g。
若病人不能自然排出粪便,可采集肛拭子。
采集肛拭子标本时,采样拭子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插入肛门内3cm-5cm处旋转一周后拿出。
合格的肛拭子上应有肉眼可见的粪便残渣或粪便的颜色。
1.用于细菌检验的标本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标本需5g。
肛拭子,需插入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底部,将顶端折断,并将螺塞盖旋紧。
标本应4℃冷藏保存。
若疑似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标本应常温运送,不可冷藏。
2.用于病毒检验的标本用于病毒学检测的粪便需10 g。
肛拭子需置于2ml病毒保存液中。
标本应立即冷冻保存。
如采样现场无冷冻条件,标本应4℃冷藏,并尽快送至有冷冻条件的实验室。
标本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冷藏或冷冻的温度和时间必须记录。
3.用于寄生虫检验的标本寄生虫检测需要新鲜大便5g,按1份粪便对3份防腐剂的比例加入防腐剂溶液(10%福尔马林或 10%聚乙烯醇)在室温条件下储存和运送。
如果暂无防腐剂,可将未处理粪便标本置4℃冷藏(但不能冷冻)48小时。
4.当致病原因不明时,每个病例的粪便应分为三份、肛拭子采集3个,分别按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检验要求进行保存。
(二)血液及血清标本。
全血标本通常用于病原的培养及基因检测、毒物检测,一般情况下采集5ml-10ml。
样品采样的保存方法

样品采样的保存方法引言在科学研究、实验室工作等领域中,样品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样品采样及其保存方法可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样品采样的保存方法,并说明其重要性和操作注意事项。
样品采样的重要性样品采样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后续实验的结果具有直接影响。
正确的样品采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样品采样的不当可能导致样品污染、氧化、变质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科研工作者在进行样品采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方法。
样品采样的保存方法1. 现场采样现场采样是指在样品来源地点进行采样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准备采样设备: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如玻璃瓶、塑料袋等)、采样工具、标签等。
- 现场处理:根据采样目的和样品特性,进行现场处理。
例如,对于水样品,可以在采样前用滤膜过滤或添加适量的抑制剂。
- 采样过程:进行样品采集,并严格控制样品的接触和受到外界污染的可能性。
避免样品接触到空气、降落灰尘等污染物。
- 样品封存:将采样容器密封,并在标签上清晰地注明样品的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2. 传统保存方法传统保存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较为稳定的样品,如不易变质的固体样品。
具体操作如下:- 清洁容器:使用干净、无残留物的容器进行样品储存。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选择玻璃瓶或塑料瓶;对于固体样品,可以选择密封塑料袋或玻璃瓶。
- 干燥保存:将样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对于一些易吸湿的样品,可以在容器中放置干燥剂。
- 标签记录:每个样品容器都需要贴上清晰的标签,标明样品名称、采样时间、保存人员等信息。
3. 低温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如食品、血液等。
具体操作如下:- 冷藏保存:将样品保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
保持冷藏设备的干净和温度稳定。
- 冰冻保存: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或需要快速冷冻的样品,可以使用-20摄氏度或更低的冰箱或冰柜进行冷冻保存。
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

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在临床医学中,准确采集和保存样本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样本采集与保存的一些技巧,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血液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血液样本是最常见的临床检验样本之一,以下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的一些技巧:1. 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一般情况下,采集静脉血液时优先选择三肘静脉。
如果无法采集到足够的血液量,可以考虑采集掌骨动脉或其他合适部位的血液。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采集血液样本前,必须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准备。
这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穿戴手套、清洁采集部位等。
3. 采用合适的采血针和容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采集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容器。
注意,不同类型的试管可能需要在采集后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某些样本需要使用抗凝剂。
4. 注意采集顺序:在进行多种血液检验时,有些项目可能会受到前一项采血的影响。
为了准确结果,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采集的顺序。
5. 保存血液样本的温度:不同检验项目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
一般来说,常规血液检验样本可以在2-8摄氏度保存一段时间,而某些特殊项目的样本则需要低温保存。
二、尿液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尿液样本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样本之一,以下是尿液样本采集和保存的一些技巧:1. 根据采集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一般情况下,尿液样本采集需要使用带有螺口盖的容器,以确保尿液的密封和保存质量。
2. 适当收集尿液: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应将尿液样本从中段尿中采集。
在采集前,应先进行外阴部的清洁,以避免细菌的污染。
3. 注意保存尿液样本的温度:一般来说,尿液样本应在室温下保存,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送达检验科进行检测,以避免细菌的繁殖和结果的偏移。
4. 标注尿液样本相关信息:在尿液样本容器上,务必清晰标注患者的姓名、标本采集时间和采集者的签名,以便于识别、追溯和记录。
三、其他常见样本采集与保存技巧除了血液和尿液样本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样本采集和保存技巧:1. 粪便样本:粪便样本采集时,应避免与尿液等其他物质混合。
临床研究中的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管理

临床研究中的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管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研究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进行临床研究过程中,生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生物样本采集的方法、规范的保存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样本的采集方法在临床研究中,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生物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1. 血液样本采集对于血液样本的采集,常用的方法有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
静脉采血是常用的方法,通常在采血前需要患者空腹,并且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采集。
指尖采血适用于快速的血液检测,需要注意用消毒棉球清洁手指,并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
2. 尿液样本采集尿液样本采集需要让患者保持适当的饮食和饮水习惯,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在采集前,应先清洁外生殖器,然后选择合适的容器收集晨尿样本。
3. 组织样本采集对于组织样本的采集,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操作。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采集方法。
二、生物样本的规范保存管理生物样本的规范保存管理能够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利用的可行性。
1. 样本编号和记录为了方便管理和跟踪,每个生物样本都需要进行编号和记录,包括患者信息、样本采集时间等。
同时,在样本记录上需要注明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
2. 冷冻保存对于需长期保存的生物样本,常用的方法是冷冻保存。
冷冻保存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保存液,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血液样本,常用的保存液是液氮。
3. 样本存储设备合适的样本存储设备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样本。
对于液态样本,可以选择低温冰箱或液氮罐进行存储。
对于固态样本,应选择密封保存的容器,并进行干燥处理。
4. 样本库管理生物样本库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和样本存取记录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库存检查和样本质量评估。
三、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生物样本的采集与保存管理非常重要,但在临床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血清(浆) 全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痰 棉拭子 脓液 体液 乳汁 组织
第5页/共63页
血清(浆)
DNA测定,可按照一般的血清标本处理程 序,对测定影响不大。
RNA测定,标本的获取和保存方式对测定 结果,可能有决定性影响。最好是使用 EDTA抗凝(严禁使用肝素,因其对PCR扩增有抑制, 且很难在核酸提取过程中完全去除)全血标本,抗凝 后6小时内分离血浆,如使用血清标本,则 需尽快(2小时内)分离血清,标本的短期 (1~2周)保存可在-20℃下,较长期保存 应在-70℃下。
(2)0.05%Tween 80。 (3)10%Chelex-100( 含0.03% Trit
一定体积的痰 1.5倍体积的USP溶液,震荡30-40s 10-15ml蒸馏水,室温放置5-10min 5000g室温离心10-15min,弃上清 500ul无菌0.05%Tween80溶解或重悬
正确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标本 的重要性
质量保证关键性环节 解决涉及实验室检验的医患纠纷的方
法之一
第1页/共63页
核酸提取的重要性
核酸提取是临床PCR检验最为关键的部分 核酸提取的成败关系到临床PCR检验的正确
与否 临床PCR检验操作中最易出问题的环节
第2页/共63页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时间对扩增检测结果的影响(过早或
液化标本如不立即用于核酸提取,可保存于-70℃ 下。
第9页/共63页
痰标本处理的基本模式
通用模式 简单模式
第10页/共63页
痰标本处理通用模式
(1)通用标本处理(Universal sample processing, USP) 溶液: 4-6 mol/L盐酸胍(GuHCl) 50 mmol/L Tris-HCl, pH7.5 25 mmol/L EDTA 0.5%十二烷基肌酸钠(Sarkosyl ) 0.1~0.2 mol/L β-巯基乙醇。
第18页/共63页
乳汁中分枝杆菌DNA的提取
试剂准备 ①裂解液:50 mmol/L Tris-HCl, 10 mmol/L EDTA, 2% Triton X-100, 4 mol/L 异硫氰酸胍盐(GITC), 0.3 mol/L 醋酸钠。 ②玻璃珠:(直径:425-600um)
第3页/共63页
标本运送
样本一经采集,则应尽可能快的送至检测 实验室。
样本中如加入了适当的稳定剂,如用于RNA 测定加入GITC的血清(浆)样本和用于DNA 测定的EDTA抗凝血等,则可在室温下运送或 邮寄。
实验室应根据待测靶核酸的特性,对各种 临床样本的运送条件作出相应的规定。
第4页/共63页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如暂不提取核酸,可保存 于-70℃下.
第8页/共63页
痰
痰属于分泌物,临床上常用作为结核杆菌DNA测定 标本。
痰标本中含有大量粘蛋白和杂质,故在核酸提取时, 需对样本进行初步处理,即用1 mol/L NaOH或变 性剂液化。
如用于非结核杆菌如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痰标 本只能室温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促使大块粘状物下沉,取上清离心,所得到的沉 淀物即可用于核酸提取。
第6页/共63页
全血
以全血作为待测标本时,必须注意抗凝剂的 选择,一般使用EDTA-Na2或枸椽酸钠,不可 使用肝素。
全血样本如用于DNA提取检测,可4℃下短期 保存,如用于RNA检测,则应在取血后,尽 快提取RNA 。
第7页/共63页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从抗凝全血制备,主 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 分离制备;二是使用红细胞裂解液,裂解全 血中的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数次洗涤,即可得 到单个核细胞。
过晚都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标本采集部位的准备(适度消毒) 标本的类型和采集量 (衣原体 上皮细胞) 采样质量的评价(评价方法:肉眼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和化
学分析)
采样及运输容器(一次性无菌器材,防腐剂,抗凝剂) 标本采集中的防污染(一次性无菌容器,防止混入操作
者头发,表皮等,如玻璃容器要高压灭菌)
20000g室温离心10-15min,弃上清 加入5倍10%chelex-100,混匀,90℃温育40min
20000g室温离心5min取5ul用于PCR扩增
第12页/共63页
痰标本处理简单模式
试剂:(1)裂解液:含终浓度0.1 mol/L NaOH、50μg蛋白 酶K和0.05% Triton X-100
在PCR主反应混合液中,加入α-酪蛋白 (alpha-casein)、白蛋白等,有防止此类 抑制物产生的效果。
第14页/共63页
棉拭子
在使用PCR方法检测性病病原体时,临 床标本一般为棉拭子,可将棉拭子置于 适量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洗涤后,室温 静置5~10分钟,待大块状物下沉后,取 上清立即离心,其后的沉淀即可用于 DNA提取。
沉淀标本的保存条件第同16页样/共为63页-70℃。
体液
临床体液标本包括胸水,腹水,脑脊 液,尿液等,可按水样标本的方式离 心取沉淀后,提取核酸。沉淀样本 的保存同上。
第17页/共63页
乳汁
乳汁有时也可作为标本,如乳汁中HBV DNA、HCV RNA、结核分枝杆菌和布鲁氏 菌等的PCR检测。
如不立即用于核酸提取,则需保存于70℃下.
第15页/共63页
脓液
脓液的处理依情况而定,如用于分枝杆菌(如结核 杆菌)核酸测定的标本,粘稠的脓液可采用痰标本 的处理模式,先进行液化,再离心取沉淀提取 DNA;水样的脓液则直接离心,沉淀用生理盐水 洗2~3次后,即可用于DNA提取。
对于用于非分枝杆菌测定的脓液标本,如过于粘 稠,则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 清立即离心,沉淀用于DNA提取;如为水样,则按 上述直接离心取沉淀即可。
50ul痰
6000g离心10分钟,弃上清
加入裂解液50ul,60℃温育30min
90℃温育30min 加入Tris-HCl中和以上反应混合物
取5ul用于PCR检测
第13页/共63页
痰标本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痰标本在没有加入内标以控制假阴性的情 况下,不能采用异硫氰酸胍盐(GuSCN) 方法提取。采用这种方法提取,有可能会 在提取过程中,出现一种可修饰DNA的酶, 在最后一步提取中,与核酸一起洗提出来, 从而抑制其后的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