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合集下载
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意味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之间的一致。 第一种、第四种情况意味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 此外,外国经济状况的变动,也会影响本国内外均衡的实现。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 斯旺模型
斯旺模型将内部均衡和外部 平衡的实现归因于适当的支 出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可以 用汇率来表示)。
斯旺模型提出的维持内外均 衡的手段是支出增减政策和 支出转换政策。
本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币的实际汇率
IV 膨胀/顺差
在已对内部均衡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将国际收支 平衡作为外部均衡的中间目标。
本书的外部平衡是经常账户加上了长期资本账户、即 基本账户的平衡。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
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失衡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不同时间跨度的主要变量设定与比较
跨度 总需求 总供给
短期 中期 长期
可变 可变 可变
不变 可变 可变
潜在 产出
不变 不变 可变
生产率 水平
不变 不变 可变
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外部均衡的概念
外部均衡是在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内部均衡实现基础 上的国际收支平衡。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整理课件
12
每一工具如何分配给相应指标?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 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 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问题上 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并且距均衡点 越来越远。
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 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 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针对不同的内、外失衡情况,所使用的政策搭配方法
也应当有所不同。基本的思路一般首先是利用支出 增减型政策谋求内部均衡,利用支出转换型政策 (如变动汇率水平)谋求外部平衡,最终达到内外同 时均衡。
整理课件
24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逆
图4-2 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整理课件
25
或者
政策搭配取得内外均衡的效果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国家的边际进口倾向、边际消费(储蓄)和投资倾向、 国内货币需求的利率和收入弹性以及进口供给和需求 弹性等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难以确定的,所以政策 搭配实施的效果也难以预料。
实际上,实现内外均衡的关键是维持汇率稳定与实现 国内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 而对于这一点,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则并未提供确切 的政策依据。
追求国际收支的跨期均衡需要考虑到经济的长 期发展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可维持性,不能以当 前或者未来某个特定时期的收支平衡为唯一出 发点,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跨期均衡的措施可 能会造成即期的收支不平衡。
整理课件
6
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的相互冲突
在封闭经济下,政府追求的经济增长、充分就 业与价格稳定这三个目标本身就存在着冲突。 封闭经济中政策调控的主要课题在于协调这三 者的冲突,确定并实现这三者的合理组合。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

化宏观经济的结构与状况,还取决于内 部均衡和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还取决于 是否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5
例: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 收支失衡,可用下述几种方法调整
方法一
方法二(支出增减 方法三(支出增减
(支出增减型)
型与融资型) 型与支出转换型)
减少预算赤字和收 1.减少预算赤字和 1.减少预算赤字和
状况
状况
I 失业/衰退 逆差
II 通货膨胀 逆差
财政 政策
扩张
紧缩
货币 政策
紧缩
紧缩
III 通货膨胀 顺差 IV 失业/衰退 顺差
紧缩 扩张
扩张 扩张
23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 (R. Mundell,1963)和弗莱明(J. Fleming,1962)
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均衡的分析 而形成的,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模型提出的政策 性难题。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内外均衡调节的 关键在于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不同汇率制度和 不同的资本流动自由程度下汇率和货币供给的 变动。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e不变,在浮动 汇率制下,货币供给Ms不变。
3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ω﹥0,在i-Y平面内,BP曲 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随着本币贬值(e上 升),BP 直线向右移动,其含义是:随着本国产 出提高,需要提高利率以吸收资本流入,抵消进 口的增加。
31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举例
32
(1)资本完全不流动,固定汇率 制下的内外均衡调节 图4-3
15
例: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 收支失衡,可用下述几种方法调整
方法一
方法二(支出增减 方法三(支出增减
(支出增减型)
型与融资型) 型与支出转换型)
减少预算赤字和收 1.减少预算赤字和 1.减少预算赤字和
状况
状况
I 失业/衰退 逆差
II 通货膨胀 逆差
财政 政策
扩张
紧缩
货币 政策
紧缩
紧缩
III 通货膨胀 顺差 IV 失业/衰退 顺差
紧缩 扩张
扩张 扩张
23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 (R. Mundell,1963)和弗莱明(J. Fleming,1962)
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均衡的分析 而形成的,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模型提出的政策 性难题。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内外均衡调节的 关键在于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不同汇率制度和 不同的资本流动自由程度下汇率和货币供给的 变动。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e不变,在浮动 汇率制下,货币供给Ms不变。
3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ω﹥0,在i-Y平面内,BP曲 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随着本币贬值(e上 升),BP 直线向右移动,其含义是:随着本国产 出提高,需要提高利率以吸收资本流入,抵消进 口的增加。
31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举例
32
(1)资本完全不流动,固定汇率 制下的内外均衡调节 图4-3
国际金融第五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长期调节

第一节 增长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 衡的中期调节
一、内部均衡曲线的移动
本国物价上升 需求上升
供给增加
本币升值
本币表示的国 际价格上升
供给增加
图5-1 内部均衡曲线的移动
e IB1 IB2
P
二、外部平衡曲线的移动
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上升,净出口减少, 本必需要贬值,促进出口增加,以维持外部平 衡
表5-1 不同来源的经济增长与物价、汇 率的关系
内外增长关系 1 2 3 4 △IB> △EB △IB> △EB △IB < △EB △IB < △EB 物价汇率关 系 △P >△e △P<△e △P<△e △P >△e 汇率水平 正常 低估 正常 高估
第二节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汇率模型
在图5-9(b)中,外延经济相对较快增长,外 延增长曲线右移,名义汇率如果没有从A点向 b点运动(升值),而是保持不变或贬值,就 会出现外延经济增长过快的失调。点b点e0或 点m的距离,就是汇率失调的距离,称其为汇 率失调的技术进步缺口。 汇率失调的技术进步缺口会危害内涵经济的增 长,造成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受阻。纠正的办 法是通过有意识的政策操作逐步让本币升值, 以扩大内涵经济的规模。
当现实汇率低估而处于图中的A点时, 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使得本币 升值,使A点向下移动;同时,本币 的升值使得进口品价格下调,这样会 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从而产生使 EB曲线上移,需求转向进口品也会 降低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使IB曲 线的移动减速,直至实现均衡汇率为 止
e IB1
IB2
IB3 B
EB3 EB2 EB1
当现实汇率高估而处于B点时, 会出现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增加, 从而使得本币贬值,使B点向上 移动;同时,贬值使得进口品本 币价格上升,会减少对进口品的 需求,使EB曲线移动减速;需求 转向国产替代品,这使得国内产 品需求增加,推动IB曲线右移, 直至实现均衡汇率为止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3、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P124) 固定汇率制度 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大 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
外部不均衡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内部不均衡
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内外均衡冲突
4、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且不考虑资金流动,政府 只能用需求管理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 经济,此时就会出现内外均衡目标难以兼顾的情 形,即一种政策工具有时不能同时解决两个目标 二、政策搭配(Policy mix) 1、丁伯根原则(Tinbergen rule) 要实现N种目标,需要有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 的政策工具。 2、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原则(Policy assignment rule) 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最大影响力 和优势的政策工具。
本币升值
本币升值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基本框架 IS曲线 I(i)= S( Y ) LM曲线 Ms = Md = L(Y,i) BP曲线 BP = X -M+K ( i ) =X(e)-M(e,Y)+ K ( i ) =0 BP曲线的垂直、斜率与水平 BP曲线的左边与右边(或上边与下边) BP曲线的移动
2、外部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资本完全不流动,固定汇率制度、逆差 P128 2)资本不完全流动,浮动汇率制度、逆差 P129 3)资本完全流动,浮动汇率制度、逆差 P130 4)不同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曲线移动 P130
3、内外均衡的政策调节机制(资本完全流动)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P194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P195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P195 4)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P196 5)不同汇率制度下政策有效性分析 P197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第四章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2
第一节 从国际收支平衡到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国际收支均衡(BOP Equilibrium)
?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 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处于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 际收支平衡。
?3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的:
?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 ?追求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国际收支平
衡——国际收支均衡。
?17
?二、最优指派原则
? 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Mundell)提出。
? 出发点: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 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 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就不能实现最佳的目标。
? 结论: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的指派个一个目标,并 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是按规则进行调控,那 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调控目标。
※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 ?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化宏观经济的结
构与状况;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否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
发展中国家来讲。
?21
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收支失衡, 可用下述几种方法调整
方法一
方法二(支出增减 方法三(支出增减型
结果:纠正国际收支 失衡的同时,失 业和社会动荡程 度较轻、但货币 贬值可能引起外 汇市场混乱和未 来的通货膨胀
?22
四、顺势而为原则
? 顺势而为原则是指在调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判断市 场力量并加以巧妙利用。
? 由于预期、时滞和超调以及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不一 致等现象的存在,在选择政策调节内外均衡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的长期效果和短期作用,要尽量利 用好市场的力量,促成政策的效果达到最佳。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

结果:纠正国际收 结果:纠正国际收 结果:纠正国际收 支失衡的同时, 支失衡的同时, 支失衡的同时, 失业和社会动荡 可能引起失业增 可能引发的失业 程度较轻、但货 加、经济活动活 和社会动荡程度 力降低、社会动 较轻、但导致官 币贬值可能引起 荡 外汇市场混乱和 方储备流失或债 务增加 未来的通货膨胀
表 4-6 不同条件下, 不同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曲线移动
资本流动状况 汇率制度 固定 完全不流动 浮动 固定 不完全流动 浮动 固定 完全流动 浮动 IS曲线 IS曲线 LM曲线 LM曲线 BP 曲线
× √ × √ × √
√ × √ × √ ×
(三)开放经济之间冲击传递的机制 1、收入机制 2、利率机制 3、相对价格机制
第二节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相互冲突的调节原则
一、数量匹配原则(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 关于政策协调的“
根原则” 根原则” ) 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 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提 出。 内容: 种独立的政策目标, 内容: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 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I II III IV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 (R. Mundell,1963)和弗莱明(J. Fleming,1962) 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均衡的分析 而形成的,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模型提出的政策 性难题。 主要贡献是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 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并且着重探 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蒙代尔—弗莱明 模型。
(2)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曲线
货币市场的均衡指居民对货币的需求等于 货币供给,即:
M = p (kY − hi ), k > 0, h > 0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课件

•19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0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3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4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5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6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7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8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9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30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3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3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3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4•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5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6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7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8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9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0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1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3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4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5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6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7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18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 衡的短期调节
2020/12/11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一节 从国际收支平衡到内 外均衡
n 一、内外均衡的概念 n 1、内部均衡的概念 n 经济学家斯旺将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状态定义为
内部均衡。 n 前提假定是:短期内总需求是可变的,而总供
给是不变的。 n 本书中把内部均衡分为短期与中长期均衡,短
n 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胀、国 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以IB线与EB线 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维持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货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交替(Trade-Off)的现象。 又由于财政政策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政策有效, 而货币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 此IB线的倾斜程度大于EB线。
n 1、米德冲突 n 在汇率制度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
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 均衡和外部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 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 平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失衡的表现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经济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 国际收支逆差
增加
2
经济衰退/失业 国际收支顺差
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 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 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 目标 。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三、合理搭配原则 n (1)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 n (2)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 n (3)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二节 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 相互冲突的调节原则
n 一、数量匹配原则 n 丁伯根指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
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 个有效的政 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பைடு நூலகம்
n 二、最优指派原则 n 蒙代尔指出: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地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
货
•IB
币
扩 张
增加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2、3种是内外均衡的一致性表现,原因 是通过一种政策可以改善内外失衡。
n 1、4是内外失衡的表现,政策的实施不 可能同时解决内外部问题。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2、内外均衡传递的机制
n (1)收入机制 n 外国收入增加-----外国进口增加(本国出
n 因此,IB线下面区域表明国内高失业率,IB线 上面区域表明国内高通货膨胀。EB线上面区域 表明国际收支顺差,EB线下面区域表明国际收 支逆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的配合
n
内部不平衡状况 外部不平衡状况
政策搭配
n I 高通货膨胀 币升值
n II 高通货膨胀 币贬值
口)---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本国国民收入 的变动。 n (2)利率机制 n 外国利率变动-----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 资金的流出(外部平衡状况)------本国 利率、价格的变动(内部平衡状况)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3)相对价格机制 n 相对价格机制的变化会影响两国商品国
际竞争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 国内均衡。
国的国际收入等于支出。 n 跨期均衡指的是指以一定时期内居民福利最大
化为目标,将资本在国内与国外,当前和未来 之间进行配置,使得每期的国际收支差额都具 有可维持性,并在长期内达到经济持续增长和 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所以跨期均衡可以会造成 即期收支下的不平衡。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二、内外均衡的冲突与传递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IB线向下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增加对于国 内经济目标具有类似作用。也就是货币贬值会带来通 货膨胀,而国内支出增加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相反地, 货币升值会带来失业率高企,国内支出减少也会达到 同样的效果。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EB线向上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减少 具有类似作用。也就是货币贬值将带来国际收 支逆差的减少或顺差的增加,国内支出减少具 有相同的作用;相反地,货币升值将带来国际 收支逆差的增加或顺差的减少,国内支出的增 加具有相同的作用。
n III 高失业 币贬值
n IV 高失业 币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支出减少,货 支出减少,货 支出增加,货 支出增加,货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二、蒙代尔政策搭配
n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IB为内部平衡线, 在IB线上国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EB线 为外部平衡线,在EB线上,国际收支平衡。
期与斯旺的定义一致,但中长期均衡中供给水 平可变的。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2、外部均衡的定义 n 外部均衡就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基本账
户的平衡(包括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项 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3、内外的即期均衡与跨时均衡 n 即期均衡指的是在当期内部均衡的前提下,一
n 四、顺势而为原则 n 在调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判断市场力
量并加以巧妙利用。 n 预期、时滞和超调现象的存在,意味着
在选择政策以达到内外均衡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的长期效果和短期作 用,尽量利用好市场的力量,以使政策 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三节 内外均衡短期调节的 经典理论
n 一、斯旺模型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斯旺模 型
•
本
国 货
•I
币
贬 值
•O
•II
•III
•IV
•国内支出增加 •图3.4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 的搭配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斯旺图表明在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可以在不同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 策力度下达到平衡。IB线称为内部平衡 线,反映在这两种政策下配合下内部达 到平衡。EB称为外部平衡线,反映在两 种政策配合下外部达到平衡。O点是内外 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
2020/12/11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一节 从国际收支平衡到内 外均衡
n 一、内外均衡的概念 n 1、内部均衡的概念 n 经济学家斯旺将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状态定义为
内部均衡。 n 前提假定是:短期内总需求是可变的,而总供
给是不变的。 n 本书中把内部均衡分为短期与中长期均衡,短
n 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胀、国 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以IB线与EB线 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维持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货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交替(Trade-Off)的现象。 又由于财政政策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政策有效, 而货币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 此IB线的倾斜程度大于EB线。
n 1、米德冲突 n 在汇率制度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
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 均衡和外部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 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 平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失衡的表现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经济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 国际收支逆差
增加
2
经济衰退/失业 国际收支顺差
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 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 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 目标 。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三、合理搭配原则 n (1)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 n (2)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 n (3)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二节 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 相互冲突的调节原则
n 一、数量匹配原则 n 丁伯根指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
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 个有效的政 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பைடு நூலகம்
n 二、最优指派原则 n 蒙代尔指出: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地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
货
•IB
币
扩 张
增加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2、3种是内外均衡的一致性表现,原因 是通过一种政策可以改善内外失衡。
n 1、4是内外失衡的表现,政策的实施不 可能同时解决内外部问题。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2、内外均衡传递的机制
n (1)收入机制 n 外国收入增加-----外国进口增加(本国出
n 因此,IB线下面区域表明国内高失业率,IB线 上面区域表明国内高通货膨胀。EB线上面区域 表明国际收支顺差,EB线下面区域表明国际收 支逆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的配合
n
内部不平衡状况 外部不平衡状况
政策搭配
n I 高通货膨胀 币升值
n II 高通货膨胀 币贬值
口)---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本国国民收入 的变动。 n (2)利率机制 n 外国利率变动-----外国资金的流入和本国 资金的流出(外部平衡状况)------本国 利率、价格的变动(内部平衡状况)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3)相对价格机制 n 相对价格机制的变化会影响两国商品国
际竞争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 国内均衡。
国的国际收入等于支出。 n 跨期均衡指的是指以一定时期内居民福利最大
化为目标,将资本在国内与国外,当前和未来 之间进行配置,使得每期的国际收支差额都具 有可维持性,并在长期内达到经济持续增长和 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所以跨期均衡可以会造成 即期收支下的不平衡。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二、内外均衡的冲突与传递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IB线向下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增加对于国 内经济目标具有类似作用。也就是货币贬值会带来通 货膨胀,而国内支出增加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相反地, 货币升值会带来失业率高企,国内支出减少也会达到 同样的效果。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EB线向上倾斜是由于货币贬值与国内支出减少 具有类似作用。也就是货币贬值将带来国际收 支逆差的减少或顺差的增加,国内支出减少具 有相同的作用;相反地,货币升值将带来国际 收支逆差的增加或顺差的减少,国内支出的增 加具有相同的作用。
n III 高失业 币贬值
n IV 高失业 币贬值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支出减少,货 支出减少,货 支出增加,货 支出增加,货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二、蒙代尔政策搭配
n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IB为内部平衡线, 在IB线上国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EB线 为外部平衡线,在EB线上,国际收支平衡。
期与斯旺的定义一致,但中长期均衡中供给水 平可变的。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2、外部均衡的定义 n 外部均衡就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基本账
户的平衡(包括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项 目)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n 3、内外的即期均衡与跨时均衡 n 即期均衡指的是在当期内部均衡的前提下,一
n 四、顺势而为原则 n 在调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判断市场力
量并加以巧妙利用。 n 预期、时滞和超调现象的存在,意味着
在选择政策以达到内外均衡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的长期效果和短期作 用,尽量利用好市场的力量,以使政策 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第三节 内外均衡短期调节的 经典理论
n 一、斯旺模型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斯旺模 型
•
本
国 货
•I
币
贬 值
•O
•II
•III
•IV
•国内支出增加 •图3.4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 的搭配
第五讲汇率与内外部均衡的短期调节
斯旺模型
n 斯旺图表明在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可以在不同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 策力度下达到平衡。IB线称为内部平衡 线,反映在这两种政策下配合下内部达 到平衡。EB称为外部平衡线,反映在两 种政策配合下外部达到平衡。O点是内外 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