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勘查小论文
论犯罪现场中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论犯罪现场中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摘要: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有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
二者揭示了犯罪行为的不同侧面。
认清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的相互关系,从物质痕迹中认识犯罪人的心理痕迹,从心理痕迹中找出某类物质痕迹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获取作案人的心理特征,才能提高破案的效率。
关键词:物质痕迹;心理痕迹;个性特征;无意识特征犯罪现场存在的痕迹就存在状态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既有形的物质痕迹和无形的心理痕迹。
物质痕迹具有广泛性、稳定性特点;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可知性、抽象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
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只有认请有形痕迹与心理痕迹的关系,从有形痕迹中认识人的心理痕迹,从心理痕迹中找出某种有形痕迹的形成原因,使两种痕迹相互印证,才能在确认犯罪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现场上的有形痕迹而言的,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勘查人员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原理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将现场的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得以正确地分析案情,刻画犯罪嫌疑人,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依据心理学原理,犯罪现场上的心理痕迹正是罪犯行为人的主体状态在与特定现场情境相互作用下决定犯罪心理状态支配的犯罪行为活动的产物。
生理和心理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社会环境是犯罪产生的外在因素。
因此可以利用心理学、生理学的原理分析犯罪行为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心理变化;利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处于群体与社会环境中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及犯罪行为规律;利用刑事侦查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现场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的联系、成因和变化,从而完成对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心理特征的分析。
一、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分析我们研究犯罪心理痕迹,即是探讨在犯罪心理支配下的,犯罪现场构成的核心要素——犯罪行为,即是在探讨通过犯罪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案犯犯罪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法律刑法案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盗窃罪为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盗窃罪的法律规定、构成要件、犯罪形态及刑罚适用等问题。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旨在提高对盗窃罪的认识,为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盗窃罪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案件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以盗窃罪为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盗窃罪的法律规定、构成要件、犯罪形态及刑罚适用等问题,以期提高对盗窃罪的认识。
二、案例背景某年某月,被告人王某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了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
一天晚上,王某潜入邻居李某家中,盗走李某的现金5000元。
在作案过程中,王某被李某发现,双方发生争执。
王某为了逃避追捕,持刀将李某刺伤。
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依法审理此案。
三、案例分析(一)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 客观要件: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潜入李某家中,秘密窃取李某的现金5000元,符合盗窃罪的客观要件。
2. 主观要件:盗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公私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在本案中,王某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但仍然故意实施盗窃行为,符合盗窃罪的主观要件。
(二)盗窃罪的犯罪形态1.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在本案中,王某在盗窃前,已经做好了潜入李某家中的准备,属于犯罪预备。
2.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
在本案中,王某在盗窃过程中被李某发现,由于李某的阻拦,未能得逞,属于犯罪未遂。
3.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达到了犯罪目的的行为。
在本案中,王某虽然未能成功盗取李某的现金,但已经实施了盗窃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刑事侦查论文:论犯罪痕迹

刑事侦查论文:论犯罪痕迹摘要:痕迹是揭露证实犯罪的法定证据,证据来源于犯罪现场的犯罪行为。
科学地界定犯罪痕迹,努力拓展痕迹的外延,深入挖掘痕迹的内涵,充分发挥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是刑事侦查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刑事侦查;刑事技术;犯罪痕迹;物质交换on the traces of crimeshao ming-li , du yuan-hui(shaanxi province people’s police training school,xi’an 710054, china)abstract: the trace is the legal evidence to prove the criminal disclosure. however, the evidence from the crime scene of the crime,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crime marks, expanding the extension and digging outcontext of crime, play the full role in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this is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of workers in an eternal theme.key word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criminal techniques; criminal traces; material exchange 痕迹不怕恐吓,不会遗忘,不会像人那样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情绪激动。
它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内行的人们对话,向人们述说着某些客观发生的事实,并耐心地等待着真正识货的人去发现和提取,然后再接受专业人士的检验与评判,这就是痕迹的性格。
一、痕迹的概念痕迹是指事物运动形成的印象或迹象[1]。
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论文

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论文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普及,海量的犯罪信息、犯罪方法以及反侦察措施在犯罪分子脑海里开始生根发芽,致使其犯罪手段不断倾向于智能隐蔽化,在命案现场遗留的传统物证痕迹不断减少抑或完全缺失,从而在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法庭上导致重罪轻判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
相对于物质痕迹而言,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现场痕迹中的一种抽象、特殊的反应形态,是犯罪分子长期在社会实践、犯罪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其犯罪心理意识和心理活动主要通过现场有形的物质痕迹得以间接客观反映。
为此,在命案现场勘查中,全面收集犯罪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及心理痕迹,并相互印证、相互引证、相互补充,既有利于隐匿物质痕迹的发现,又能提高三种痕迹的利用价值,进而为认定案件性质及明确侦查方向提供依据。
1 犯罪心理痕迹概述根据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分子这一物质实体在其心理活动支配下所做的行为必然会与犯罪现场的各种物质实体进行接触,进而发生物质交换,从而留下其犯罪的痕迹[1]。
犯罪痕迹分为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和心理痕迹三类。
物质痕迹即物证,是指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文书、痕迹及视听资料等;意识痕迹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痕迹;至于犯罪心理痕迹,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但笔者认为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活动的过程中遗留在现场的能够反映其年龄、性别、职业特点、性格特征、生活阅历、受教育情况、经济状况、犯罪经验、犯罪动机及目的等心理活动及个性特征的现象和状态,它既有别于物质痕迹,但又以物质痕迹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物质痕迹之中,犯罪物质痕迹的分析有助于犯罪心理活动的分析,同样,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能够为犯罪物质痕迹的发现提供方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犯罪心理学分析的依据.1 犯罪心理痕迹存在客观性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其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行为结束后心理活动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并以记忆的方式保存下来,而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形成的,因此人的一定的行为能够反映出人的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甚至还原整个人的面貌[2]。
论文 伦入室盗窃案件的侦查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2)一、入室盗窃案件的概述 (3)(一)入室盗窃案件的概念 (3)(二)入室盗窃的处罚 (3)(三)入室盗窃的转化 (4)二、入室盗窃犯罪的基本特点 (4)(一)作案前多有预谋活动,目标物具有选择性 (4)(二)时间上的规律性 (4)(三)作案地点多有选择性 (5)(四)结伙作案及连续作案多 (5)(五)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向高智商犯罪发展 (5)三、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的原因 (6)(一)社会的防范力不够,给犯罪分子留下可利用的空隙和漏洞 (7)(二)公安的基础业务不牢,问题多 (7)(三)领导不够重视,办案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7)(四)群防群治跟不上,公安机关不能很好治安综合治理作 (7)(五)公安机关对此类案件的打击不力,破案率不高,大案要案多且难以侦破,使大部分犯罪分子逃避了打击 (8)四、入室盗窃案件的侦查对策 (8)(一)现场勘验 (9)(二)充分发挥刑侦“三大支柱”的作用 (9)(三)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范围 (9)(四)调查摸底,发现作案人 (9)(五)加强与友邻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 (10)(六)加强串并案工作 (10)参考文献 (11)论入室盗窃案件的侦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的物质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
使得各种侵财犯罪大量发生,其中盗窃犯罪案在全部侵犯财产的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入室盗窃案件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盗窃案件,当前入室盗窃犯罪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并趋于团伙化、系列化、专业化、智能化。
然而,我们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却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如何能够有效的遏制住这股犯罪的势头是刑侦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论题将从入室盗劫案件的概念、盗窃案件的特点及入室盗窃案件的防范进行浅析。
对盗窃案件的深入研究,将对侦破盗窃案件、保护公私财产、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刑事侦查工作论文三篇

刑事侦查工作论文三篇【热门资讯】刑事侦查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侦查类专业。
主要课程有刑事侦查学、现场勘查学、刑侦逻辑、犯罪情报、侦查通讯等。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刑事侦查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刑事侦查工作论文11侦查的任务1.1刑事司法的基本含义刑事司法系统本身并不是基于国家行政与司法活动的范畴划分而产生的概念,而是特别针对刑事犯罪行为而形成的一个应对体系。
它是指确定刑事指控被告人的刑事法律责任并解决其刑罚问题的一系列机构与制度所形成的集合体。
该系统包含三个典型的功能部分或阶段:执法、诉讼程序、罪犯矫正。
例如在美国,其中的法律执行和维护是指警察、治安或执法官员对案件的调查和取证;司法审理程序包括法官、检察官以及辩护律师各自的职责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庭审判等司法程序最终确定被指控者的刑事法律责任及其刑罚问题;犯罪矫正则主要指监狱、缓刑监督官以及假释监督官等机构和专门人员通过执行刑罚、心理矫正与行为监督等手段对罪犯进行改造。
当然,由于政治体制以及法律传统的不同,刑事司法系统在我国的含义与上述西方国家的典型特征有所不同,其中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机构组织形式、称谓以及具体的诉讼程序设置方面。
例如在我国,法律执行和维护事实上就是指侦查机关对涉嫌犯罪案件的调查取证,并且侦查程序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刑事诉讼阶段,而侦查立案是所有刑事程序的起点;在法庭审判前及审判中,辩护律师的作用虽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传统观点来看却仍然很难将这样一个非官方角色视为刑事司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刑事司法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刑事司法机关的代名词;另外在犯罪矫正环节中,除监狱所执行的徒刑以外,劳动教养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又一种改造手段。
对于缓刑以及假释的观察和监督,我国也并未设立专门的职位,而是由公安机关负责进行。
但需要明确的是,刑事司法系统的上述中外差异仅仅是体制及形式上的差异而并非本质的不同,因此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浅谈犯罪现场泥土中微量物证的采集、检验及应用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由于犯罪分子的反侦察能力使得对宏观物证难以获得,使得一些细微的物证不断被列举出来。
尤其在诉讼过程起到极大的作用,为许多案件指明了方向和诉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尤其在土壤物证中显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现场土壤的分析检验,可以查找犯罪现场及判断第一现场,判断出其出自区域或来源,提供很多有关受害者及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极大的帮助。
土壤物证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个非均质、多相、分散、多空的系统。
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承载着形象痕迹的泥土物证,室内现场的灰尘形象痕迹,嫌疑交通工具、纺织品上泥土物证,室外尸体现场的泥土物证,实践中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采集与应用。
在此浅谈现场微量泥土检材的组成、特点、采取与检验方法以及在侦破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关键词犯罪、现场微量泥土、泥土检验、土壤物证、采集、比对样本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gressing unremittingly of science technique, because of crime member of anti- the certificate probing ability to make to the macroscopic thing Be hard to acquire and make some small thing certificates continuously been enumerated.Particularly there is tremendous function in the litigation process, indicated direction and litigation to provide emollient proof for many cases.Particularly present thoroughly in the certificate in the soil thing, pass the analysis examination toward the spot soil, can check to seek crime the spot and judgment first the spot, judge it come from district or source,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a lot of relevant victims and crime suspects, for investigate to solve to provide a tremendous help.1 that the soil thing certificate constitutes to from various materials not and all quality, much and mutually, scatter, much empty of system.The mud thing that can is divided into to load image trace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 of its existence certificate, the indoor the spot of dust image trace, mud thing of suspect pileup, textile product certificate, outdoor corpse the spot of mud thing certificate, practice medium can according to they respectivel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carry on collecting and apply.At this shallow talk the little mud checks a constituting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opts on the scene with packing, examination method and is busting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riminal case.Keyword crime:the spot little mud, mud examination, soil thing certificate,1collect, ratio to sample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毕设论文犯罪现场足迹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犯罪现场足迹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级01班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摘要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在串并案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但是由于现场足迹采集技术的限制,使得采集的足迹图像质量不高,因此必须要通过必要的处理来使图像能够被识别。
本文利用图像处理的知识,对采集到的足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
为了改善足迹图像的质量,采用图像增强的方法提高足迹图像的对比度,从而有助于人眼辨别。
同时为了有助于下一步的足迹图像自动归类,本文对足迹图像分割,从足迹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鞋印花纹信息。
在图像增强方面,先用灰度直方图均衡法对足迹图像进行对比度的增强;为了突出足迹图像中的细节,增强被模糊了的细节,又对足迹图像进行了锐化处理。
在图像分割方面,先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足迹图像进行分割,通过迭代优化获得最佳的图像分割阈值;再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足迹图像进行分割,获得自适应的分割阈值。
本课题采用MATLAB实现上述算法,MATLAB强大的运算和图形展示功能,使图像处理变得更加的简单和直观。
关键词:足迹图像,对比度,图像增强,图像分割ABSTRACTFootprints are very important evidence that are easily found in the criminal case and very useful in serial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of cases.But because of the limited technique of footprint collection in crime scenes,the quality of the footprint is very low.So we must make the images identified by necessary processing method.In this paper,we process and analysis the pictures of the footprint which we collected by us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knowledg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footprint images,the algorithms of image enhancement are applied.And in order to help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otprint images,we split the pictures of footprints and extract useful texture information from footprints in this paper.In image enhancement, we use the method of gray histogram equalization image contrast enhancement footprint firstly; In order to give prominence to the footprint of the details of the image, and enhance the details of the blurred, the image of footprints are sharped. In the image segmentation, firstly to use the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image segmentation footprint,and get the best image segmentation threshold through the iterative optimization; And then we use the method of the most variance between image segmentation footprint to get adaptive thresholds.This subject adopts MATLAB to realize the algorithms.MATLAB's powerful computing and graphics display function make the image processing become more simple and intuitive.KEY WORDS:footprint images ,contrast ,image enhancement ,image segmentation目录第1章前言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 课题的发展和现状 (1)1.3 课题的任务 (2)第2章 MATLAB简介 (4)2.1 MATLAB的概述 (4)2.2 MATLAB产生的历史背景 (4)2.3 MATLAB语言的特点 (6)2.4 MATLAB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7)第3章足迹图像采集 (9)3.1 足迹图像采集 (9)3.1.1 常用的图像格式 (9)3.1.2 MATLAB图像类型 (9)3.1.3 常见的图像采集系统 (10)3.2 足迹图像入库 (12)3.2.1 足迹图像入库分类 (12)3.2.2 足迹图像入库预处理 (12)3.2.3本课题需要用到的足迹图像 (13)第4章足迹图像增强 (14)4.1 灰度直方图均衡法 (14)4.1.1 灰度直方图均衡法设计思想 (14)4.1.2 MATLAB代码实现 (15)4.1.3 结果显示 (17)4.2 图像锐化处理 (18)4.2.1 梯度算子法 (19)4.2.2 拉普拉斯算子法 (20)4.2.3 MATLAB代码实现 (21)4.2.4结果显示 (22)4.3 本章小结 (24)第5章足迹图像分割 (26)5.1 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26)5.1.1 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设计思想 (26)5.1.2 MATLAB代码实现 (29)5.1.3 结果显示 (32)5.2 最大类间方差法 (32)5.2.1 最大类间方差法设计思想 (32)5.2.2 MATLAB代码实现 (35)5.2.3 结果显示 (37)5.3 本章小结 (38)第6章总结分析 (39)6.1 身高分析方法 (39)6.1.1 利用赤足足迹分析身高 (39)6.1.2 利用穿鞋足迹分析身高 (39)6.2 体态分析方法 (40)6.2.1 中国人标准体重 (40)6.2.2 足迹上的差异 (40)6.3 性别分析方法 (40)6.3.1 性别分析依据 (40)6.3.2 分类分析 (41)6.4 分析得出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第1章前言第1章前言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足迹是人的赤脚或穿着鞋袜的脚走路或站在地面和其他物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分析与事件性质
摘要:刑侦民警处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或现场,判断事件性质已愈来愈重要,这关乎公安机关是否立案,是否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
而
对现场进行仔细分析能有效地得到较为正确的结论,甚至能防止一些群
体性事件的发生。
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现场分析手段和方法,能切实有
效地帮助我们处理人民群众报警事件。
关键词:现场分析事件性质判断方法
目前,我国的基层派出所刑侦民警的工作任务繁重,每天接处警不断,再加上人口的大量流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高科技化等,导致了一系列诸如警力不足的问题涌现。
我认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公安民警出警时并没有对报警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或者判断失误,对一个事件性质判断错误会使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因此,正确判断报警事件是否需要立案是每一名公安名警必备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基础是现场分析。
由刑侦民警出动的事件的性质不外乎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不幸事故,第二种是犯罪行为,第三种是伪造假案。
一般情况下,事件的性质是不难确定而对,如门窗被撬,保险柜砸开,财物被盗走;翻船落水,汽车相撞,造成人员伤亡等。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侦查人员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比如,爆炸案件的现场要判断是自然爆炸还是人为的破坏?火灾的现场要分析是人为纵火还是其他诸如电短路等原因?还有,若现场上发现财物被盗,可能是外盗,也可能是监守自盗或者内外勾结。
对于这些问题,均要认真分析,特别是对有人员伤亡的现场更要仔细研究,寻求答案,找出否定立案的根据,确定立案侦查的事实,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分析事件的性质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根据实地勘验的情况分析
犯罪活动所形成的现场与其他原因所形成的现场有诸多不同特征,因此,认真仔细地对现场进行勘验和分析,能对该事件是否是犯罪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但是,狡猾的犯罪份子往往会伪装或伪造现场。
常见的伪造、伪装犯罪现场有四种类型:
(一)一是无中生有,伪造案件。
比如,有的女性为了报复他人,诬告有人强奸了她,或制造假现场,或出具被撕破的上衣、内裤,有精斑的裤衩、床单等物证。
(二)用一种犯罪掩盖着另一种犯罪。
如监守自盗,伪装成被盗。
(三)是犯罪案件伪装成非犯罪事件。
常见于凶杀,一般有三种情况:1、他杀伪装为自杀。
如有的用刀将人杀死,然后把刀放在被害人手中,伪装自杀;2、他杀伪装成意外事故,如有的将人推入水中淹死,伪装成失足落水;三是他杀伪装成病死,如乘人有病之机,在药中放入毒药。
(四)局部伪装犯罪现场和假造情况。
这类伪装比较多见,现在案犯作案手段日趋狡猾,伪装的程度在加剧。
有在作案时间上制造不在现场假象;有的在作案手法、特点上进行伪装,借以打乱侦查的方向。
比如,内盗伪装成外盗,外盗者伪
装内盗等;有的伪装作案进出口,转移侦查视线;还有在痕迹物证方面进行伪装,如戴手套作案不留指纹,作案后用水冲地等,或有意遗留假痕迹物证。
二、对侦查人员现场访问的结果的分析
现场访问是现场勘察的一块重要的部分,通过对被害人、知情人等访问或者目击者的证言,现场附近群众的议论,可以基本判断事件的性质。
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要进行比较,注意证词间的矛盾或补充,并充分运用心里剖析的方法,结合勘验的结论,准确地判断事件性质。
三、根据试验的结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许多现场情况在侦查人员到来时已经经过一部分的变动,难以确认事件发生时的情况,据此,侦查人员可以依法进行现场实验,其结果可以作为分析事件性质的重要依据。
四、根据专业人员或机构的鉴定结论分析
目前基层大部分的非正常死亡案件都需要法医到场进行基础检验,主要为了确定死因或损伤情况(自伤、他伤),以及确定中毒身亡事件中毒物的成分。
当然还有其他诸如尸体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化验等等,这些鉴定结果,对于事件性质的分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公安机关外请的鉴定人员或机构需要有法律认可的鉴定资格,否则不仅破坏了现场,而且检验结果也不会被法律所承认。
但是,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法医,也会出现判断失误,从而导致冤假错案。
如以下案例:
2003年2月24日,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报案:某乡正午村的一座小桥下的河中发现一具男尸。
接报后,侦技人员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勘查。
现场情况如下:尸体俯卧于桥下河岸边,头朝下游,上衣翻至颈处,衬衣的第一粒纽扣脱落;在桥的栏下的石板边上有一片擦试状血迹,在该血迹60cm处有一粒衬衣纽扣、一个小灯炮和若干玻璃碎片。
河水深2米,在河中未找到凶器。
经法医尸体检验判明:死者系生前入水死亡,死者胸部有23处锐器伤,伤痕集中,排列整齐,方向一致,只有6处深入胸腔,但没有伤及肋骨。
综合尸体检验情况,法医初步认为是自杀,并建议市公安局法医进行详细检验。
后经市公安局法医检验,肯定了县局法医的结论。
临场讨论会上,现场指挥员主要依据法医的尸检情况,认为死者为自杀。
县局、市局的法医都认为死者系自杀,但是,后经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待:在2月23日晚10时,三名犯罪嫌疑人以租车为名骗得死者信任,途中由坐在后座的两人抓住死者的两手,坐在副驾驶的犯罪嫌疑人持小刀朝被害人胸部连刺23刀,然后将尚未死亡的被害人抛于桥下。
由于慌张,车撞在桥栏上,车灯脱落。
一般而言,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研究,事件性质即可判明。
但是,有时也可能由于掌握的材料有限,或时间本身的复杂性,或犯罪分子狡猾,作案手段隐蔽等原因,一时难以确定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不应急于对事件性质作出判断,而应进一步调查研究,待掌握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后再作出判断。
接到报告,赶到现场,面对已经发生的时间,是不是一起犯罪案件?是不是属于刑事侦察部门的管辖范围?是不是需要立案进行侦查?分析事件的性质就是分析现场上已发生的时间是否属于犯罪事件,即罪与非罪的界定,是决定是否需要立案侦查的前提,这是现场分析首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后续就无法开展甚至不需要开展。
熟练地运用事件性质的判断方法,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每一个公安民警所必备的能力,做好现场分析工作,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察。
参考文献:
[1]《犯罪现场勘查》,高春兴、苑军辉、邹荣合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2]《犯罪现场勘查教程》,沈大路主编,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3]《现代犯罪现场勘查》,王国民,任克勤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
[4]《犯罪现场勘查》,任克勤,胡志宏主编,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