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导论07-生物地理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特点
生物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

生物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生命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妙和神秘的生物世界。
人类作为生物世界中的一员,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物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科目和领域,是生物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世界中生物种类、数量、布局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主要考察的是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关系和进化等方面。
生命的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
二、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分布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的学问。
从物种在地球上的分布来看,可以划分出陆地和海洋生物地理学两大领域。
陆地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陆地上各个地带的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分布规律,而海洋生物地理学则主要研究海洋中各个区域的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分布规律。
三、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关系生物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生物多样性高度重合,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组成都受到许多生物地理学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物种迁移与演化等因素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同时,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也需要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和研究来了解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工作。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物地理学可以通过对不同生物区与生态区的划分,以及不同物种间的关系和互动的了解,来推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演化趋势,从而采取更科学的措施加以保护。
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则可以为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既可以从科学角度探究生命奇妙之处,也可以从生态保护角度探寻保护方案和方法。
无论哪一方面,都是生命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与探索。
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多样生命的星球,而地理环境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广袤的森林到辽阔的海洋,从高耸的山脉到广袤的草原,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
地理环境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诸多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条件为大量的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使得这里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而在寒冷的极地地区,极端的低温和有限的食物资源则造就了适应这种环境的特殊生物,如北极熊和企鹅。
气候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不同的温度、降水和光照条件,从而决定了能够生存的生物种类。
热带地区的温暖湿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各种色彩斑斓的鸟类、灵长类动物和繁茂的植物群落。
相比之下,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生物的适应策略也有所不同,许多动物会有冬眠或迁徙的习性,植物则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
地形地貌同样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
高山地区由于海拔的变化,气候和生态条件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山脚下的阔叶林到山顶的高寒植被,不同的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物种。
山谷和山脊的地形差异也会导致局部小气候的不同,为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环境。
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分布也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河流不仅为生物提供了水源,其流域内的湿地和河岸带也是众多水生动植物的家园。
土壤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酸碱度和质地,这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往往能够看到茂盛的农作物和丰富的草本植物;而在贫瘠的沙质土壤中,植物则需要具备特殊的适应能力才能生存。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地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的自然栖息地被侵占,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湿地被填埋,许多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论-95页PPT精选文档

共栖关系
关键种
• 关键种是指其一旦灭绝将会引起连锁反 应,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某一生态 系统功能的紊乱。
高原鼠兔属于关键种
①它所挖掘的洞穴可以为许多小型鸟类和 蜥蜴提供赖以生存的巢穴;
③对微生境造成干扰,从而引起植物多样 性的增加;
②是草原上大多数中小型肉食动物和几乎 所有猛禽的主要捕食对象;
• 时间种概念:当一个物种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演 化,当表型的差异足以区别于其祖先时,那么, 一个新的时间种形成了
• 分支种概念:针对物种在空间上是间断的而在 时间中是连续的之悖论,亨尼指出与其将生殖 隔离作为种的标准,不如将每个分支事件,即 两个线系的衍征产生作为种的识别标准。
物种的概念
• 物种是一个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个 体集合
• 物种密度 • 数量丰度
– Simpson指数(优势度大小) – 多样性指数(不确定性大小)
生物多样性的测量
• 多样性:描述物种组成随环境梯度 改变的程度
–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 共有种越少, 多样性越大
生物多样性的测量
• 多样性:适用于更大的地理尺度
– 在不同地点的同一类型生境中,物种组 成随着距离或随地理区域的延伸而改变 的程度
• 森林的蓄水量每公顷比荒地多 14.5×104~18.3×104 m3
• 森林在雨季蓄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可以 多吸收2.3×108~2.91×108 m3的雨水。也 就是说,现有森林在雨季可以在 230×104~291×104 km3范围内吸收1m深 的洪水。这个范围比2019年洪水影响的 整个地区的大10倍。
• 森林的庞大根系以及各种土壤无脊椎动物和 微生物的活动。
1.2 防止缺水
• 黄河下游断流的天数从1970年到1990年 的平均每年20天突增到2019年后的每年 150天,并曾在2019年达到了226天之多 。
地球上的生物地理区划与物种分布

地球上的生物地理区划与物种分布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星球,各种各样的生物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繁衍生息。
这种分布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关,还与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科学家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
一、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区是地球上最繁茂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
其特点是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温度变化不大。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热带雨林区成为众多物种的天堂。
在这里,树木高大茂密,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种群也非常丰富。
例如,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如巨型蕨类植物、各种猴子、鸟类和昆虫等。
二、草原区草原区是一种气候干燥、植被以草为主的生物地理区域。
这种地区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降水,温度变化较大。
在草原区,草地广阔,植物矮小而稀疏,适应干旱的动物如羚羊、斑马等大量存在。
草原区还是许多食草动物的天堂,它们以草为食,形成了独特的食物链。
三、沙漠区沙漠区是地球上最干燥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
其特点是降水稀少,气温极高或极低,植被稀疏。
由于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沙漠区的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但仍然有一些特殊的生物适应了这种环境。
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能够储存水分,而一些沙漠动物如骆驼和蝎子则具有耐旱的特点。
四、北极区北极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
在这里,气温极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
然而,北极区仍然有一些特殊的生物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
例如,北极熊和企鹅等动物具有厚厚的毛皮或羽毛,以保护自己免受严寒的侵袭。
北极区的生物多样性虽然相对较低,但它们在这个寒冷的世界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五、海洋区海洋区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物地理区域之一。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植物等。
海洋的生物地理区划主要与水温、盐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例如,热带海洋区水温较高,适合热带鱼类和珊瑚等生物生存;而极地海洋区水温极低,适合北极熊等动物生存。
通过对地球上不同生物地理区域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演化规律。
生物多样性保护ppt学习课件

53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物种以及物 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对生物资源的 需求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的低效率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 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人类所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 加之工农业和城市不合理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使许多生物的生存空间丧失或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人类可持 续发展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环境 保护的核心问题,
被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
主要介绍内容:
一、生物多样性及研究层次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丧失原因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水域中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
3
一、生物多样性及研究层次
4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态和相关 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 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 的复杂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 即: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资 源,包括数百万种的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 因及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和 生态过程。
58种,平均每7年灭绝1种。 • 而在20世纪内则灭绝23种哺乳类,则平均每4年灭
绝1种。
56
例:2
大 熊 猫
57
例3:中国脊椎动物
•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仅脊椎动物已经灭绝的 物种就达数十种,如蒙古野马、高鼻羚羊、麋 鹿(野生种)、豚鹿、凤头麻鸭、湾鳄等。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包含三方面概念:基因多样性(也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地球上千千万万种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我国在纬度上地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度上由于距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再加之全国山地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自然环境复杂。
因此,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8位。
总之,我国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作物丰富。
中国物种的损失状况: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
许多重要药材如野人参、野天麻等濒临灭绝。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马、犀牛、新疆虎等。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又面临绝灭的危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7种。
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属于我国100多种珍稀动物之列。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我国在纬度上地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度上由于距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再加之全国山地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自然环境复杂。
因此,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8位。
总之,我国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作物丰富。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国家将需要特殊保护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区域划出界限加以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生物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5、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保护如今,我们的地球上存在着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从富饶的热带雨林到广袤无垠的沙漠,自然景观无处不在。
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因为它对我们的世界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综合体。
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地球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文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富饶的热带雨林、赤道和热带沙漠、极地和高山等各种环境因素,都拥有独特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但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开垦土地、林地砍伐、水源污染和过度捕捞等等,造成了许多生物种群的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情况。
于是,我们如何保护和恢复这些重要的生物资源呢?首先,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限制人类的破坏活动。
例如,制定自然保护区的法规,保护和管理这些地区的生物,以保持它们的自然状态。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公众意识教育,引导人们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许多机构和组织也致力于评估和监测生物多样性的状况,以便及时识别和应对生物多样性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策略和举措可以用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推广可持续发展,鼓励生态旅游,保障土地权益等。
从长远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我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自然的恩惠。
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这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
通过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制定政策和行动来防止和减缓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来世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或省动物地理区划
国际生物地理区划简况
• 详细通用的生态区(Ecoregion)数字化资料。 • 国家的保护管理研究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建立
和宣传教育越来越多地以生态区为单位 • 建立了以生态区为研究对象的专家组、工作组。 • 生态区划成为国家或地区范围进行GAP分析
( GAP Analysis ) 和 生 物 多 样 性 受 危 分 析 (Biodiversity Risk Analysis)等的不可缺少的 基本资料。
西北地区
• 从植物来看,真正同时在大兴安岭和阿尔 泰山出现的物种很少
– 例如榛、单叶毛茛、沼地毛茛、松叶毛茛等, 只占这两个地区同时或单独出现的物种的8%。 而在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或天山同时出现的 物种占总物种的30%左右。
• 从哺乳类来看,同时在大兴安岭和阿尔泰 山出现的物种也不多
– 例如长尾黄鼠、松鼠、高山鼠兔、雪兔等,占 这两个地区同时或单独出现的物种的20%。而 在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或天山同时出现的物 种占总物种的45%左右。
• 20世纪70年代M.D.F. Udvardy
– 古北界Palaearctic Realm 、印马界IndoMalayan Realm
中国植被区划
• 吴征镒,1980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系统
• 郑作新、张荣祖,1959年 • 张荣祖、赵肯堂,1978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
会,1979 • 张荣祖,1999
• 可见物种在C, D之间的过渡性比以前预想的还 要强,以至于将蒙新区分成了两个部分
• 蒙新区之间缺乏物种交流的条件也是重要原因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
• 两个门类表现了东北森林地区的独特性。 • 植物的分布聚类结果显示,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比较类似,而大兴安岭却是十分的不 同
• 哺乳动物的分布聚类结果显示,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没有太多差异,温带 森林对哺乳动物来说只是温带森林。
– 地形 – 植被 – 水系
• 124个基本单元
物种分布规律是生物地理区划 的根本
• 171种哺乳类 • 509种高等植物 • 分布信息进行聚类
物种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 自然分布的所有物种 • 不适宜物种
– 广泛分布物种 – 极狭窄分布物种 – 分布信息不足物种 – 国外引入物种 – 广泛栽种物种 – 分类学有争议物种
哺乳动物有更宽广的生态位
– 哺乳类的分布大多数更现代,为更新世或第 四纪类型。间断分布现象较少,有更宽广的 地理和生态位。
– 例如食肉类,而植物除风媒植物外,大多数 植物散播的速度都很慢
哺乳动物有更宽广的生态位
– 植物很容易受到霜线的限制。
– 哺乳类经受能力却较强
• 云南省,从南到北,植物呈现明显的 区带变化,从南部和西南部的热带季 雨林,到中部中高海拔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区,再到高海拔横断山脉山地针 叶林和高山草甸区。而哺乳动物在同 样区域则体现了相当高的相似性。
• 生态小区(EcoDistricts)1000多个
– 每个生态小区具有相对同质的生物地理和气候条件。 生态小区的区别特征包括:地区地形、当地地表类 型、永久冻土分布、土壤演化、结构类型、植被、 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范围以及平均温度等。
中国地形概况
• 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 西南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高原 • 东南和东部为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 • 跨东经50,北纬50,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 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主峰达8844.43米,最低
区域生物多样性特点分析
• 尽管植物和动物差别很大,但从聚类 分析结果来看,很多地区仍然紧密相 关,无论我们从哪个门类来看,它们 都被划分到一起。而其他地区动植物 分布聚类结果的不同之处形成了两个 门类的过渡区。
海岛地区
• 两个门类的海南和台湾结果都表现了 明显的海岛自然生态,而与其他地区 区分开。
秦岭和大巴山—横断山地区
• 哺乳动物的分布聚类结果显示秦巴山地和 横断山北段地区物种类型十分相似,这一 点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 员会1979和张荣祖1999的中国动物地理区 划中被忽略,不过和Udvardy (1975)的39区 和MacKinnon 等(1996)的39和15d区比较 符合;
Mc Ma+Mb+Mc
x 100
多维分类排序
• Sørensen多维样本相似性指数
IS =
2w A+B
x 100 (百分率)
聚类方法
• Ward方法:最小平方和误差函数 极小化原理
• 其他聚类方法
• Nearest Neighbour • Furthest Neighbour • Median • Group Average • Centroid
三大自然区Natural Realm
• 哪三大自然区? • 东部季风区Eastern Monsoon China • 西北干旱区(蒙新区) Northwest Arid
China • 严寒的青藏高原区Qinghai-Tibetan Frigid
Plateau
中国生物地理单元
• 亚区界限的修改和添加
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4米 • 气候跨越明显的5个带,即寒温带、温带、暖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中国生物地理单元 的划分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自然地理》 (1985)
– 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 (1986)
•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 三大自然区 – 七个自然地区 – 三十三个自然区 – 100个自然亚区
CLGRAF软件
• A. Dekker博士 • 2种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 • 6种聚类方法
聚类分析结果和主要结论
根据动物物种信息的 聚类结果
根据植物物种信息的 聚类结果
动植物聚类结果 主要结论
三大自然区界线和动植物分布界 线差异较大
• 蒙新干旱区的动物和植物都明显分为东 西两个部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物种类 型更接近于东北和华中地区的物种
基于物种分布的地理分区 聚类分析方法
生物学群落有关的相似性指数
• Jaccard (1901, 1912, 1928)
共有物种数 物种总数
x 100
• Sørensen (1948)
ISS =
c ½ (A+B)
x 100 或者
2c A+B
x 100
• Spatz (1970)
ISSp = R x
• 中印亚界的界线对植物和动物来说完 全不一致也是很好的例证
哺乳动物明显被大型山脉和河流阻隔
– 山地动物的季节迁徙可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完成, 故其山地垂直自然分布,显然不如植物明显。但是 山脊和大型河流却能成为明显的阻隔,这种作用显 然比对植物的作用明显。
• 秦岭和长江显然是哺乳动物的分界线,而植物的分界线要 更北一些。
Global 200 Ecoregions
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区
Hotspots
全球生物多样行保护热点地区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
加拿大共分了以下3级区划
• 生态带(EcoZones) 15
– 最广泛的地理和生态相似性划分。
• 生态区(EcoRegions) 194
– 根据气候、地理和已有的省级生态区划划分的,有 时也使用了更详细的省级气候和地理信息,以及植 被和地质信息
哺乳动物和植物分布特点差异
哺乳动物有更宽广的生态位
– 分布区覆盖低于6个(含6个)单元的哺乳类物种占 用于分析的物种总数的33%,而植物达50%。分布 区覆盖低于3个(含3个)的哺乳类不到17%,植物 达23%。
– 植物许多物种的分布型表现得非常原始(属于更新 世以前的类型),表现为孓遗或间断分布。聚类结 果显示植物比哺乳类更切合于地理分区。
• 喜马拉雅山脊将哺乳动物的分布切断,成为哺乳动物的第 一级聚类线,但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雅鲁藏布江两个区的植 物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因为雅鲁藏布江提供了水 源,由于风或随雪水下流的植物种子,在雅鲁藏布江流域 找到适宜地,而动物要跨越喜马拉雅山却很难。
人类活动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是大大减少了哺乳类的 种类和数量
• 植物的分布聚类结果过渡性。
秦岭和大巴山—横断山地区
Qinling and Dabashan –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大别山区
• 哺乳动物的分布聚类结果显示大别山的哺 乳类物种类型更接近于冀晋山地的南部
– 农业区的人类活动使大多数哺乳类无法生存; 秦巴地区海拔较高,不很适宜;长江以南的丘 陵虽然地理条件更接近,但由于长江的阻隔, 使哺乳类无法跨越;而大别山和伏牛山之间哺 乳类却能够比较容易地迁移。
– 华北平原和冀晋山地: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 物面积占总面积的80%,甚至90%以上。哺乳类在该地的种类 仅限于少数鼠类。因此华北平原和冀晋山地在哺乳动物中的 分界非常明显,
– 植物只要有空闲地方就能生长。其种源多数来自周围植被区, 通过风、虫、鸟或动物播传进入,因此这些高度农业化的地区, 剩余的一点天然植被,在物种种类上与其周围的植被会比较 相似,虽然在丰富度和植被结构上会大不相同。因此根据物 种种类的聚类结果发现华北平原东部和冀晋山地植物类型居 然很相似。
西北地区
• 因此阿尔泰山地区更接近于准噶尔盆 地而不是大兴安岭。从三大自然区和 动植物分区界线的分析来看,自然地 理的大分区界线,并不一定是动植物 物种的分区界线,虽然阿尔泰山与大 兴安岭在自然地理上有很多类似之处, 但毕竟地理距离太远,除非是广布物 种,否则很难跨越这样的地理距离。
北部草地地区
三大自然区界线和动植物分布界 线差异较大
• 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一带成为东边半个 中国的动植物物种分界线,而不是自然 地理的季风区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