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有表现力的语言

合集下载

一颗小桃树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一颗小桃树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一颗小桃树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具表现力:
1. "一颗小桃树" 这句话使用了数量短语 "一颗",用来形容小
桃树的数量,简洁明了。

2. "渐渐地,渐渐地"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人格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小桃树的成长过程。

3. "它开始红了"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小红桃比喻成 "
红色的宝石",强调了小红桃的美丽。

4. "它熟透了"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和比喻两种手法,将小红桃的成熟过程人格化和比喻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小红桃的成熟和美味。

整句话的修辞手法多样,通过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桃树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方法点拨:
步骤:
1、内容上的作用 (手法+作用+内容+情感主旨) 2、结构上的作用
巩固练习:
12、阅读全文,请对文章的最后一段从内容 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6分)2014年 闵行一模卷
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结尾紧扣题目,(1分)同时也照应了 文章的开头(1分)。 从内容看,“走近”苏轼是本文行文的线索和主题(1分)。 作者来到黄州,看到苏轼曾经生活过的黄州山水,勾起了他对 历史的回忆,他从时间和空间上“走近”苏轼;接着,他苏轼 的遭遇及其文学作品,“走近”苏轼的心灵(1分);结果他 发现自己无法“走近”苏轼,突出了苏轼高尚的人格与杰出的 艺术成就;(1分)表现出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并使文章 的主题得以升华(1分)。
福楼拜曾经说过:
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们表现 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 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 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到 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 而 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 衍了事。
考点解说:
2014《高考语文考试手册》 :
巩固练习:
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2012上海高考)
作业布置:
• 2014年浦东新区一模卷 • 11. 联系全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的作用。(3
分) • 2013年静安二模卷 • 16.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中的“动”字作鉴赏。
(3分)
• 示例2:“扑飞”这个词,把内心对于鹭鸶的 眷念和眼前所见的鹭鸶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 对于鹭鸶的喜爱之情。
• 示例3:“扑飞”一词充满动感,准确地写出 了记忆中的鹭鸶生动、鲜活的形象;把记忆中 的鹭鸶和眼前的鹭鸶联系起来,虚实结合,极 具感染力。

专题10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专题10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 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 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
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
我问。 ⑭“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
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
年第3期,有删改)
●(2020·新疆《擦星星的人》第 19 题)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 线句子。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 典例 细小的粉笔头。 【答案】 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 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
气息,蕴含着生活的温情。
设问形式
解题思路
●(统编教材九下第 6 课《变色龙》课后习题三)这是一篇讽刺小
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
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答案】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
教材链接
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 令人瞠目。这种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
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⑯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
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
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

专题:鉴赏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

专题:鉴赏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

专题:鉴赏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考点解析】答题思路:1。

聚焦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

动词、形容词具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动作化、形象化。

副词可以显示出文本语言的语气,帮助理清文脉。

2。

明晰位置。

重要词语的位置一般在:文章首段,“首句标其目”;文章末段,卒章显志;文章过渡段,承上启下,前后照应。

因此,在阅读时要高度重视“题目”“首段”“末段”及“过渡段”。

3.体察语境。

把词语还原到具体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或者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4.侧重表达。

从修辞手法和句式特征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答案形成过程:解答“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类题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答题区间。

第二步:提炼关键词句。

第三步:组织润色语言。

第四步:划分答案层次。

如果答案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解答的,那么就要将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点,并且要将关键词句放在每个小点的前面,这样才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从而给分。

第五步:写出规范答案。

【真题回顾】⑷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

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屹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又见鹭鸶》8.简析第⑷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

(3分)♥⑥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

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

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

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

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

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

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

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

初中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的方法总结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赏析:“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本段文字运用了“……一样,是……”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安塞腰鼓的奔放、热烈,读来气势昂扬,增强了表达效果。

八年级语文 考点10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八年级语文  考点10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①段是第一层,写烟火味渐回街巷,这一幕让 “我”激动不已。
②烟火味,是故乡和母亲赐予我的平生第一味。我出生在乡下, 儿时的饭菜饮食,以及成长的每个日子,无不浸染着烟火之味。
③那时,我们村是清一色的砖瓦平房,一个个烟囱笔挺挺地立 在各家屋顶之上。一日三餐,一缕缕炊烟从烟囱里飘出来,带着各 自的滋味,钻入我的鼻腔,让我得以轻松地识破各家铁锅里的烹饪 秘密:粗茶淡饭,抑或美馔佳肴。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参考答案:1.“千声万声呼唤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 达了诗人对延安强烈的思念之情;“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现出延安在诗人心中不可替代 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养育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流出”多用来形容水,“窜出”多用来形容小动物,这里 用来形容烟火味,是说烟火味像水一样流动,像淘气的小动物一样 活跃,生动形象地写出烟火味的浓烈,渲染了一家人在一起时其乐 融融的氛围。
⑨母亲还喜欢筹备家族聚会,凝聚族人。佳节时令,总要把全 族人召集起来,吃顿团圆饭。她和婶娘们,就是宴席的“大厨”, 在院子里摆开几口大锅,让柴火在锅下噼啪地烧着,白烟在空气中 肆意地缭绕着,菜在锅里咕噜地响着。母亲乐见坐等开席的族人们 在明火朗烟中,聊着天、打着牌。她说,这样的日子才是入了味的。
⑦那一年,正在县城读书的我,寒假前期末考试考得不好,回 家途中又逢冬雪飞降。到家时,鞋袜全湿,冷得直哆嗦。母亲立即 让我坐进火厢,原来她已早早生起了火盘,设下温暖等我归来。得 知我考试不利,她说,没事,下次努力进步就是,“就像你脚下的 鞋袜,偶尔会湿,但只要用烟火烤熏一下,就会干起来的。”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上课用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上课用
情感共鸣
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传递情感、分享经历,可以 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相互理解。
06
提高语言表现力的途径
增强语感
语音感知
通过大量阅读和听力训练,提高对语音、语调、 节奏的敏感度。
语义理解
深入剖析词汇、短语、句子的含义,增强对语 言深层结构的理解。
文化背景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提高对语言差异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3
想象有助于增强语言体验
通过想象,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语言所表达的 情感和意境,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比较法
比较有助于辨别语言优劣
通过比较不同表达方式的优劣,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
比较有助于发现语言创新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可以发现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创新点,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
03
结构匀称
语言的句式结构匀称、平衡,既有整 齐划一的美感,也有错落有致的灵动 性。
03
品味语言表现力的方法
朗读法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通过朗读,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进而 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
朗读有助于理解文本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作者 的创作意图。
力,增强表达效果。
03
情境有助于培养语言应变能力
通过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语言应变能力和适
应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04
各类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现 力
诗歌中的语言表现力
意象生动
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使读 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音韵和谐
诗歌注重音韵的和谐与美感,通过押韵、平仄等 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感。

适合赏析的句子

适合赏析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适合赏析的句子:
1. "岁月是把杀猪刀,可它拿走的只是我们的时间,留下的却是我们的经历和智慧。

" - 佚名
2. "人生如梦,我梦中有你。

醒来后,你却成了我的梦。

" - 几米
3. "阳光洒在身上,心就暖得像被爱包围。

" - 鲁迅
4.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 鲁迅
5. "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 - 未知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杜甫
7.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 - 未知
8. "岁月蹉跎,唯有青春不老,心中有爱才会永驻。

" - 未知
9.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 - 不详
10. "爱情是一道光,让我们变得温暖,也让我们变得辉煌。

" - 不详
这些句子都有一定的情感表达,也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感悟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 河北中考《昙花终于怒放》)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2010年河北中考《最美的善举》)
20.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词语和句子的表达 效果。(4分) (2011年河北中考《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2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2013年河北中考《雪一化就有路了》)
明题型
语言赏析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赏析,对句子的赏 析。 它不同于 “理解含义题”,“理解含义题”侧重于 考查理解和概括能力,要写出 “是什么”,而赏析题则 侧重考查鉴赏和艺术敏感力,要写出“写了什么”、 “运用什么方式写的”、“写得怎样”。 常见的问法有:“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 果。”“分析加着重号词语的妙处。”“文段中有不少 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阐述 理由。”“下列加着重号词语能不能删除或替换?”等。
四句话提醒:
审清要
多比
细品
请你比照
(2010年河北中考题《最美的善举》)
答案示例一: “啃”和“啧啧”的使用,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表达了“我”对 “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答案示例二:“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运用了 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络腮胡子”脸面油 腻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答案示例三: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表达了“我”对 “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悟解法
口头练习: 1.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选 自:朱自清《春》)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选自:朱自清《背影》)
词语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叠词、 儿化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词语的感情色彩及其变化,如:贬义褒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加强语气,……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达方式角度
记叙 描写—按描写对象分: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按角度分:正面描写(直接)、侧面描写(间接); 按状态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议论 说明
练兵场
(2010河北中考)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6分) 最美的善举(片断)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 人。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 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 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 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 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 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 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表达效果”大多为:准确、细致、生动、形象、 逼真、强调了……等
修辞手法角度
修辞手法 (怎么写的)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 对偶 一般作用(表达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突出强调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强调了……,增强了语言气势。 突出强调了……,富有感染力。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沧县兴济中学 张雯
看真题
语言赏析题
(2007年 河北中考《江南陶公柳》)
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 3分 ) (2008年 河北中考《小扇轻摇的时光》)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20.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知考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 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 ——2012河北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悟解法
(2009年河北中考题《昙花终于怒放 》)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 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 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 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 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 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 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 啊! …… 20.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昙花人格化,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 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 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 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 希望、自然的代谢、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 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 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