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头说明
卷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卷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①、卷绕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劳保用品,严禁佩戴项链,戒指等装饰物操作,女操作工须戴安全布帽。
严禁戴手套操作。
②、必须认真检查纸筒的质量,不使用受潮或有缺陷的纸筒。
装纸管和落筒时应集中精力,避免手触碰到转动的部件。
③、严禁用脚触碰开关、按钮,严禁拍打、压靠卷绕机。
④、严禁接触正转动的部件。
⑤、严禁拨插卷绕头气管。
⑥、生头操作时,操作人员要与纺丝岗位联系好,集中精神接丝,防止缠丝。
⑦、卷绕人员挂丝于筒子车时,要注意重心平衡,严禁一人同时提起两个丝筒挂车。
⑧、推丝车时要注意观察前面的行人和物件,车子不得推得太快或离手,拐弯时要减速,避免翻车。
严禁拉丝车。
丝车上严禁站人。
丝车有焊缝开裂或车轮松动的,要立即通知保全处理。
⑨、落筒生头操作时,应严格执行POY的操作规程,不得下压卷绕头,筒轴未刹定不得按推出键。
吸枪不得撞击导丝盘或筒子轴。
⑩、卷绕机切换时,操作人员不能站在卷绕机正前面,以免爆筒伤人。
待丝饼停止转动时再进行落筒操作。
11、定时巡检设备运行状况,发现有异常杂音和振动的,要立即○
通知维修人员。
JW1380卷绕头调试说明V1_0

JWA1380卷绕头调试说明一、试一下急停开关的效果。
当按下急停后会出现急停报警。
二、将接近开关和磁性开关定位调好并将螺栓扭紧。
接近开关或高速测速开关应与感应物体垂直安装,距离为0.75mm,当感应物动作到位时它为灯ON状态,感应物离开时灯OFF状态,磁性开关要在活塞到位时处于灯ON状态,活塞离开时灯OFF状态。
三、用调试程序调试气缸的动作,并调好节流阀将气缸动作时间调整到如下标准:(调好后要将节流阀锁紧)。
1、将保全开关打开(打开上面为保全状态,打到下面为正常状态,按一下启动按钮启动灯亮,这时进入调试状态一)按钮名称气缸动作可调节流阀动作时间要求电磁阀状态推丝出SC14 0.3S YV13 ON启动推丝回0.6S YV13 OFF上移丝出SC4 0.6S YV6 ON停止上移丝回SC5 0.6S YV6 OFF摆板摆动YV15A ON YV15B OFF切换摆板回位SC17 0.6S YV15A OFF YV15B ON滑板滑出SC12 0.6S YV8 ON 复位摆板回位SC13 0.6S YV8 OFF下移动作SC2 0.4S YV5 ON 松筒下移复位SC3 0.4S YV5 OFF2、将保全开关关闭再打开一次(按一下停止按钮停止灯亮,这时进入调试状态二)按钮名称气缸动作可调节流阀动作时间要求电磁阀状态抬丝回位SC10 0.3S YV7 ON 启动抬丝抬起SC11 0.3S YV7 OFF摩擦辊下YV1 ON 停止摩擦辊上SC8 1.5S YV1 OFF生头杆预备SC15 1S 5秒后生头杆下SC14 0.6S YV10 ON切换生头杆回位SC16 1.5S YV10 OFF护丝护丝SC6 1.5S YV9 ON 复位护丝复位SC7 1.5S YV9 OFF四、接近开关、磁性开关、节流阀、位置图及调试说明SQ2 摆板信号PUT SIGNAL 转盘切换时这个接近开关感应到信号后才允许摆板摆出,起保护作用,以免摆板摆得太早打在夹头上螺栓可调节摩擦辊下降后与夹头纸管的高度,保持相对夹头纸管的上切面-1mm的高度较好感应物体的垂直距离为0.75mm,自动切换时一定要它感应到信号才会进行后面的生头动作,非拨杆模式没有这个接近开关SC12可调节滑板滑出的行程时间SC13可调节滑板滑回的行程时间五、操作面板、电磁阀和接插件说明电磁阀排布图如下5号排气孔,集成共用1号总进气孔,集成共用3号排气孔,集成共用插头C1 电机动力线插头C2 传感器按钮等输入信号线插头C3 电磁阀等输出信号线摩擦辊油雾进摩擦辊油雾出气源进槽筒油雾进槽筒油雾出六、试转盘切换第一次进行转盘切换时可以在保全状态下按一下松筒按钮后再用切换按钮进行点动,也可在正常状态下直接切换,切换时一定要注意转盘切换方向为顺时钟方向,发现方向不对要按急停开关紧急停机七、用调试程序分别单独试启动一下摩擦辊和夹头和槽筒,频率设置为10赫兹左右,要检查一下电机的转动方向和电流摩擦辊的方向为顺时钟,夹头的方向为逆时钟,槽筒的方向为逆时钟,夹头的电流要小于8A 槽筒的电流要小于1.5A八、进行开机操作,先将工艺速度设置为600米/分,开机并进行切换没问题的话再将工艺速度设置为3200米/分,再试开机和切换几次,并检查一下振动和噪声情况。
FDY卷绕成型

涤纶长丝FDY卷绕成型探讨卷绕成型是涤纶长丝FDY生产的关键。
不良的卷绕成型,不仅会影响FDY丝的性质和造成卷绕筒子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的塌边,而且会影响丝饼的退卷性。
所以正确控制卷绕工艺条件和做好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以得到良好的FDY卷绕筒子十分重要。
下面就工艺和设备两方面对FDY卷绕成型进行简单分析。
1.卷绕筒子的形式:一般卷绕筒子有直边形和双锥形两种。
最早的卷绕筒子大多采用双锥形,这是由于它具有外形美观,不易塌边的优点。
但由于双锥形筒子只能适应500-1200m/min的卷绕速度,且它的锥边部分的丝易产生纬向条花,染色不匀,因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纺丝卷绕速度的提高,这种卷绕形式渐趋被淘汰,而改为直边卷绕筒子形式。
它的优点是能适应高速卷绕的需要(最高能达10000m/min),且卷绕的丝质均匀,卷绕筒子重量大。
2.不良卷绕成型形式:2.1螺旋边:在卷绕筒子的端面出现开放性螺旋线.由于卷绕筒子在高速运转时的制动机械力主要施加在筒管上,因此,卷绕筒子丝的外层惯性力比内层大,制动速度比内层慢,从而造成丝层之间沿离心力方向产生滑移现象,使卷绕筒子端面产生开放性螺旋线。
无疑它将随卷绕筒子的增大和卷绕速度的提高而增多,所以在超高速卷绕和特大筒子成型时,要采用特殊的制动方式,以避免形成太多的螺旋边。
但不严重的螺旋边一般并不影响丝条的性质和后加工时卷绕筒子的退卷性能。
2.2绊丝:即出现在卷绕筒子端面,部分丝脱离了正常的卷绕轨迹,由弧变成弦,其弦长超过3cm。
绊丝的出现不但影响卷绕筒子的外观,而且严重影响卷绕筒子的退卷性能,往往造成后加工时的断头和毛丝。
2.3表面凹凸:指卷绕筒子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同时卷绕硬度不均匀,凸起部分硬度高,而凹下部分硬度低。
当筒子中间高,两端低时,又称凸肚;反之,称凸肩。
产生这一现象,说明纺丝卷绕时的张力不匀,这将影响丝饼质量,其主要表现在条干不匀和染色不匀上。
2.4迭圈:指在卷绕筒子的端面形成圆圈状高出其它卷绕部分的丝,它不但影响丝的条干不匀率和染色均匀性,而且会造成退卷困难,严重时,亦会使卷绕筒子塌边。
纺丝类企业设备操作详细说明

SOP文件名称纺丝作业指导书SOP文件编号HX/FS/QS/004.5页码共5页发布日期版本号A/0制定XXX审核批准1.0目的:规范纺丝岗位操作,与卷绕通力合作,保证长丝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纺丝部纺丝岗位操作3.0内容:3.1清板操作:3.1.1交接班结束后,确认硅油储备量是否足够,硅油是否为指定型号,手电筒与行灯是否完好,同时了解本班的周期铲板纺位。
3.1.2周期铲板或断头铲板3.1..2.1接到卷绕断丝信号后,立即喷上适量硅油,停下计量泵(油嘴上油纺位需关油剂泵),并放下甬道挡板,防止硅油瓶、铲刀等工具坠落至卷绕伤到人或设备。
3.1.2.2铲板前,佩带好防护眼镜、袖套、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
3.1.2.3先用长柄毛刷将侧吹风箱体周围刷扫干净,再使用平铲刀将组件底座及组件槽、隔热板的污垢铲刮干净,然后用抹布清理干净。
3.1.2.4确认使用指定硅油,摇均匀后距喷丝板面约20~30厘米处,对每个喷丝板面均匀适量喷上一层硅油。
3.1.2.5铲板时,铲刀的刀口与喷丝板面成60~70°角,压住并朝同一个方向反复铲刮,视板面情况可再喷洒适量硅油进行铲板,直到将板面上的白色污物铲刮干净为止。
正常情况下铲两遍。
3.1.2.6启动计量泵排料,根据出丝情况进行修板,检查有无残留在喷丝板面和组件底座四周的熔体和硅油垢等粘附物,用修板专用铲刀仔细修除干净,保证板面无熔体、无囤积硅油,最终达到修板标准:板面光洁,出丝垂直顺畅,无细丝、堵孔、弯头丝、注头丝及粘板现象,板面无结焦、白点、硅油滴等污垢。
3.1.2.7铲板结束后,打铃通知卷绕工生头,打开甬道挡板(油嘴上油纺位开油剂泵,并检查油嘴出油情况),准备投丝。
3.1.3生头投丝:3.1.3.1生头前要把废丝清理干净,特别是有油嘴和风筒的位号,防止丝挂在导丝钩上,吸枪吸丝时将导丝钩带断或划伤。
3.1.3.2待卷绕工回铃后,确认生头人员已在准备接丝,吸枪已经打开。
中丽卷绕头解读

1 概述BW A860T全自动高速卷绕机主要用以化纤领域高速纺丝的平行缠绕络筒。
其主要构造由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和气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本说明书主要对电器控制部分描述。
1-1主要规格1-1-1 电机参数1-1-1 未加电时的一些状态值1)卡头电机相间电阻≤10欧姆2)电磁阀线圈电阻≤500欧姆3)测速传感器类似于开路状态4)接近开关极性PNP5)磁环开关阻值约为7~10MΩ6)按钮为常开触点7)急停按钮为常闭触电1-2 控制系统装置1-2-1 控制部分的结构卷绕头控制箱内的主要部件为卷绕头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BC-400)、开关电源和其它电气附件。
注:1.卷绕头变频器夹头1、夹头2及横动电机变频器共三台2.可编程序控制器(BC-400)输出速度指令给每个变频器,用于控制夹头电机,横动电机。
控制卷绕头各部分的动作。
1-2-2 夹头速度控制1-2-2-1 夹头速度控制部分的结构1-2-2-2 控制概要*摩擦辊它不是依靠电机驱动的,而是靠接触卷装由摩擦旋转的。
*由图所示,摩擦辊旋转线速度和卷装的线速度是一致的,因此要控制筒管夹头的旋转只需控制摩擦辊线速度恒定。
*C1测速传感器检测出安装在摩擦辊上的齿轮脉冲数,摩擦辊的旋转速度以脉冲频率检出。
*C2测速传感器检测上侧卡头电机旋转速度(方式同C1)。
*PLC控制器根据C1与C2检测到的脉冲数计算出当前上侧卡头实时卷装直径。
*PLC控制器向各夹头变频器发出指令,以控制夹头电机的速度。
*对PLC控制器的参数设定由上位机来进行。
*PLC控制器将输入的脉冲信号(=摩擦辊线速度=卷装线数度)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上侧卡头卷装直径随其大小向卡头变频器发出变化指令。
*各夹头的转速,随卷装的增大而减小。
筒管夹头的转速随丝饼的直径增大而减小另外,本机是自动切换,所以进行卷绕的夹头轴从夹头轴1切换到夹头轴2,再由夹头轴2切换到夹头轴1,随着这种切换,成为卷绕控制对象夹头轴也以1-2-1的形式移动。
化纤长丝设备中丝束环吹风冷却理论探讨与应用

化纤长丝设备中丝束环吹风冷却理论探讨与应用王 辉(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0025)摘 要 建立物理模型对环吹风设备中丝束冷却理论进行探讨,认为环吹风可满足丝束冷却要求。
提出环吹风风速应用范围,环吹风适纺产品品种范围,环吹风中喷丝板布孔规则。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热能平衡 熔丝直径 气流场和温度场 风速范围 适纺范围 喷丝布孔1 前言熔融纺丝时,熔体从喷丝板的毛细孔喷出,经冷却、拉伸最后凝固成丝条。
从喷丝板面到卷绕部分可将纺程分成三个部分,即流动形变区、取向结晶区和塑性形变区,丝条凝固过程相当复杂,在沿纺程各质点,其运动速度、直径、截面积、温度、粘度、所受力及内部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
由于熔体温度较周围空气温度高很多,微细旦丝条又极为细嫩,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因此环境变化会立即影响到初生纤维质量的均匀性,如纤维的强度、伸长性能。
而熔体本身的不均匀,纺丝温度的波动,泵供量的波动,卷绕速度的变化和冷却成型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空气的状态和流动很容易变化,随着纺丝技术向微细旦多孔高速方向发展,冷却成型装置的设计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交流接触器、低压断路器、接线端子、按钮、指示灯等低压电器均选用国内名牌大厂的产品,以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图1 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配置3 软件设计PLC 软件设计主要根据气流纺的控制过程而进行,程序部分包括主程序和3个子程序。
3.1 主程序主程序用于初始化数据,逻辑功能控制,以及子程序的调用。
3.2 参数设定和参数显示子程序可根据需要设定满筒长度、棉条号数、所纺纱线号数;设定转杯电动机的Y -Δ启动转换时间;根据工艺要求,设定控制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动作的延时时间。
可根据要求显示左右转杯的转速,左右分梳辊的转速,引纱卷绕速度,给棉速度,纱线的捻度和牵伸倍数以及每班的班产量。
3.3 点动调试子程序该子程序主要用于整机安装的调试阶段和故障发生后的诊断阶段。
巴马格卷绕头说明书

NG卷绕头Inline test说明书说明1. 卷绕头在线测试模式种类(共8种):01. 模式0 -生产模式(长按按钮13 “上下联络/灯测试”可以进行灯测试) 02. 模式A–单功能测试模式(包括马达单功能测试和其他活动部件的单功能测试) 03. 模式 B –大转盘角度校准测试模式04. 模式C –Yarn Handling05. 模式D –单步运行测试模式:步程06. 模式E –传感器测试模式07. 模式 F –接触压力控制校准模式(对压力控制阀-EPR 的校准) 08. 模式G –卷绕头自动测试模式说明2. 卷绕头操作面板按钮说明:01.Position–OFF pushbutt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急停按钮02.Luminous button –winder drives 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绕头马达开03.Luminous button –winder drives OF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绕头马达停04.Luminous button –rotate roto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旋转大转盘05.Luminous button –service requir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故障请求06.Luminous button –winding ti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绕时间/手动落筒07. Luminous button –winder ready for string–up___________________ 卷绕头生头准备08. Luminous button –retract / extend push–off device_______________推出装置推出/退回09. Luminous button –clamp / release chu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卡盘涨筒/松筒10. Luminous button –godets 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丝盘开11. Luminous button –godets OF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丝盘停12. Luminous button –sp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用13. Luminous button –communication / lamp test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下联络/灯测试14. Luminous button –cut yarn after certain period of time_________ ___定时后切丝15. Luminous button –cut all yar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断所有的丝16. Luminous button –call doffer / cancel doffer call_______________ __ 呼叫/取消落筒呼叫17. Luminous button –enable / lock doffer service__________________ 启用/锁定落筒服务18. LED –watchdo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门狗19. LEDs –operator ca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求操作说明3. 按键与测试模式的关系:长按按钮3 5 秒后,面板所有指示灯闪烁,此时请在5 秒钟内选择一种模式,否则5 秒以后,自动退到MODE 0(生产模式),另外,位急停按钮动作时也会退到MODE 0。
卷绕

4.1.2.1 传动方式:筒管的传动有摩擦传动和直接(锭 子)• 动两种。 传 1.摩擦传动:筒管由摩擦辊传动,导丝凸轮由电动机单 独传动。丝饼的直径虽越绕越大,但与之接触的摩擦辊 的表面线速度不变,所以卷取速度不变;丝饼的转速将 随着绕丝直径的增大而自动地减慢。摩擦传动结构比较 简单,丝饼切换时不必切断电源,改变卷绕速度时,也 只需改变摩擦辊的转速,所以它是熔纺卷绕机和假捻变 形机上普遍采用的传动方式。使用摩擦传动的卷绕机构 时,丝条呈等升角卷绕,因此必须配备变频式导丝机构, 使导丝速度作周期性变化。并且,摩擦辊与丝饼之间要 有适当的压力,以减少摩擦传动的打滑率。摩擦辊由同 步电动机单独传动。 2.直接传动:锭子轴直接由变速电动机传动。在卷绕过 程中,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卷装(丝饼)直径的增大而自动 降低,以保持恒定的卷绕速度。电动机的调速可根据丝 条的变化来控制,也可根据卷装直径的变化来控制。
绊丝(mm) 多 无 无 无 内层塌边
5.0 3.0 2.5 1.4 1.2
4.1.3.4 卷绕头参数 1.横动导丝器的运动速度(基速)及其干扰振 幅、• 期: 周 丝饼丝层的卷绕是由锭子轴的旋转和横动导 丝器的往复运动叠合而成。因此,横动导丝器 的速度与卷绕成型密切相关。为了防止卷绕时 相邻丝层之间的重叠,使横动导丝器的速度产 生周期性的变化。故设置干扰频率,其振幅一 般为±(1-1.5)%,周期为3-5s,实践证明, 干扰振幅太低,丝饼易产生表面丝层脱圈,但 振幅太大产生绊丝。
4.1.1.3 重叠现象: 在卷绕过程中,前层丝圈与后层圈重叠地绕在一个 地方,形成密集的丝带,这种现象称为重叠卷绕。 防止重叠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卷绕比iw来解决的。 卷绕比是卷绕转数nk与丝条的往复次数m之比,• 或 丝条的卷装长度H与轴向距h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绕头说明系统管理编辑在初期故障期(A 段)发生的故障,主要是由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安装、调整或使用环境的不当所造成的。
此期间出现的故障,一般都是不可预见的,但它对日后设备的维护、维修等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维修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研究发生故障的机理和原因时,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修等相关工作的信息,建立完备的数据库系统,详细记录,以便了解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故障率、维修费用等。
设备管理系统的E-R如图2所示。
1、设备:机身号、型号、品牌、类型、记录格式、购买日期、价格。
2、部门:机身号、使用部门、型号、使用环境、使用状态、备注。
3、维修单:送修日期、送修部门、型号、机身号、故障现象、处理内容、更换零件、修理日期、修理人员、备注。
4、详细修理:故障原因、系统故障、单元故障、检测方法、机理分析、改进措施、备注。
只有通过长期的使用和经验积累,总结出这些最基本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才能对设备的系统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例如,将众多不同的生产厂家、品牌、型号,以及记录格式、机械系统、信号处理方式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出它们的故障率、价格、性能、稳定性及维护费用等数据,进而分析各品牌、型号、机械系统的优缺点,让数据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
系统维护编辑在偶发故障期(B段),设备系统都保持稳定的、较低的故障率,这也是设备与系统的最佳状态期和正常工作期。
设备系统的可靠性通常是以这一时期的水平为代表的,因而称这一期间的长度为设备的有效寿命期。
偶发故障期的故障多起因于可靠性设计中的隐患、使用不当以及维修保养不力。
除了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外,良好的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对于降低故障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定期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监测,根据使用的时间记录,对易损的电路元件和机械磨损件进行更换及相关的调整工作,并做好设备的维修记录。
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及使用媒体等都将对零件的老化磨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定期更换易损件,防止由于电路元件老化和机械磨损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设备性能的稳定,为正常运行提供条件,也使不同设备间保持良好的兼容性。
同时,在更换零件时需要考虑基准问题。
例如,一台设备的机械部分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结合体,各个零件的位置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一旦零件更换后这种平衡即被打破,这会使机器失去兼容性,或出现异常磨损等故障。
一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虽然各个零件磨损得较严重,但各个零件之间经过磨合后还是能够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的,当其中一定数量的易损件被更换后,这种平衡状态反而被打破,机器的磨损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定期更换零件后的调整显得尤其重要。
经过调整可使设备内各零件在运行中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所示,1线表示没有实行定期维修保养的设备,2线表示实行维修保养的设备。
当设备运行到t2时,设备故障率λ将逐渐升高,这时若不进行维护保养,故障率λ将很快上升到上限值,则设备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如1线所示。
若设备运行到t2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可以使设备故障率下降,并保持在一定的低水平范围内,如2线所示。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偶发故障期,即延长设备稳定运行的时间,从而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机械兼容性和电气兼容性。
故障诊断编辑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使用进入到损耗故障期(C段)。
虽然良好的设备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可降低一段时间内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稳定运行的时间,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的零部件逐渐老化、磨损、失效,系统设备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故障,要准确、快速地确定故障原因,找出故障源,有赖于科学的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故障诊断是指根据出现的故障现象(包括测量值)进行分析判断故障原因,确定故障部位。
设备的维修主要指排除故障的过程。
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故障诊断和维修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日常工作中所接触的任何设备都是由各种各样的零部件构成的,这些零部件同时也构成了设备的不同子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如录像机中的视服系统、视频系统、机械系统等;还有由各类相关设备组成的各种系统,如摄录系统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和调音台、信号发生器等。
各子系统或设备都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只有构成系统的全部相关设备及子系统都完全正常工作,系统才能良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对于故障的诊断,除应了解各子系统和设备的共性之外,更要了解各子系统的特性或相异之处,进一步理清系统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系统结构的失效与故障对系统功能的影响。
故障诊断是验证性的科学,不了解系统是无法诊断系统的。
只有对系统了如指掌,对系统故障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并以系统、深入、细致的检测与实验为依据,才能准确地完成故障诊断。
在实际故障诊断工作中,当面对一台有故障的设备,首先要做的事不是急于把它拆开,而是要先对设备的故障现象、说明书和图纸进行研究,先对设备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对症分析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部位,制定出诊断的逻辑过程和实施方案,最后再进一步拆开设备进行检查。
在分析故障原因时,既要注意微观上的因素,又要注意宏观上的因素。
例如,某录像机的压带轮经常损坏且频繁发生,从微观检查是由于零件磨损过度造成的,而进一步检查则发现是由于安装不当引起的。
为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故障诊断方式,故障诊断人员应全面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思考故障发生的原因。
另外,还应注意到一个关于各零件寿命的同步性问题。
所谓同步性就是从优化和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零部件的设计。
这个同步性原则反映到故障的表现是,有些设备的每个部件和子系统局部均未发生失效或存在缺陷,然而整体系统的功能却达不到要求,这反映出设备装配与调整的缺陷或设计上的不合理性。
这类故障往往不能用简单地更换零部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应通过整体的调整和设计上的修改或设备的改造来解长期的统计表明,任何设备从出厂之日起,其故障发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多种零部构的设备系统,其故障率曲线所示。
图中坐标纵轴表示故障率,横轴表示经历的时间,从时间变化看,曲线明显呈现3个不同的区段。
初期故障期在设备开始使用的A 阶段,一般故障率较高,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续,故障率将明显降低,此阶段称初期故障期,又称磨合期。
这个期间的长短随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质量而异。
偶发故障期设备使用进入B阶段,故障率大致趋于稳定状态,趋于一个较低的定值,表明设备进入稳定的使用阶段。
在此期间,故障发生一般是随机突发的,并无一定规律,故称此阶段为偶发故障期。
损耗故障期设备使用进入后期 C 阶段,经过长期使用,故障率再一次上升,且故障带有普遍性和规模性,设备设备寿命周期的故障率曲线的使用寿命接近终了,此阶段称损耗故障期。
在此期间,设备零部件经长时间的频繁使用,逐渐出现老化、磨损以及疲劳现象,设备寿命逐渐衰竭,因而处于故障频发状态。
可见,故障率特性曲线实际上是描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退出使用的故障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即描述设备从出厂、投入使用、退出使用的全部生命周期一般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1) 操作人员对于本岗位的设备,负有管好、用好、维护好的责任,要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完成如下工作:①. 正确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操作程序(包括开车前的检修准备、运行中的调整切换、停车和事故处理等),认真控制设备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时间、转速、电压、电流等),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②. 认真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应根据工艺流程确定巡回检查路线,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采用听、看、摸、比、闻等手段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遇有危险情况时应作紧急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作好检查记录。
③. 精心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要认真搞好设备的润滑工作,合理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实行润滑“五定”(定质、定人、定点、定量、定期)制度。
2) 保障人员对维护好设备负有直接责任。
保障人员要经常上岗检查,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
3) 保障人员要保证所有备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备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腐蚀、防冰冻。
传动设备要定期盘车和切换。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细致地作好设备运行状态的交接班工作,对主要生产设备的交接要有详细记录。
备件管理4.1管理目标及主要任务备件管理(Spare Parts Management)在维护和修理设备时,用来更换已磨损到不能使用或损坏零件的新制件和修复件称为配件。
为了缩短设备修理停歇时间,事先组织采购、制造和储备一定数量的配件做为备件。
备件是设备修理的主要物质基础,及时供应备件,可以缩短修理时间、减少机损失,供应质量优良的备件,可以保证修理质量和修理周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备件管理是设备维修资源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4.1.1 管理目标备件管理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并做到以下几点;①把设备突发故障所造成的停工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②把设备计划修理的停歇时间和修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③把备件库的储备资金压缩到合理供应的最低水平 4.1.2 主要任务( 1 )及时有效地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的备件。
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备件管理机构和必要的设施,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和储备定额,做好备件保管供应工作。
( 2 )重点做好关键设备维修所需备件的供应工作。
企业的关键设备对产品的产品和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备件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满足关键设备对维修备件的需要,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停机损失。
( 3 )做好备件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备件管理和维修人员要不断收集备件使用中的质量、经济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备件技术人员,以便改进和提高备件的用性能。
( 4 )在保证备件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资金占用量。
备件管理浅谈企业设备管理18入员应努力做好备件的计划、生产、采购、供应、保管等工作,压缩备件储备资金,降低备件管理成本。
4.2 备件管理的工作内容备件管理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四项:( 1 ) 备件的技术管理备件的技术管理是备件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备件图纸的备件管理收集、测绘、和备件图册的编制;各类备件统计卡片和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的设计、编制工作。
( 2 ) 备件的计划管理备件的计划管理是指从编制备件计划到备件入库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年月自制备件计划,外购件年度及分批计划,铸、锻毛坯件需要量申请、制造计划,备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备件修复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