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驾驶室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重汽概况

中国重汽概况
➢ 沥青洒布车
19
➢ 粉料运输车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20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21
总成部分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WD615 欧 3 系列车用柴油机
WD615.92
WD615.93
WD615.95
WD615.96
WD615.99
直列六缸、水冷、四冲程、增压中冷、高压共轨
1-5-3-6-2-4
4
150
126×130
9.726
17.5:1
196(266)
213(290)
247(336)
276(375)
302(410)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HW76-HOWO 加长型驾驶室。基本配置为单卧铺;新款座椅(带靠背腰部气囊、靠背中上部调 节装置);上下、前后可调式方向盘;欧式新型整体暖风机;带有超大液晶显示屏的与世界 高挡重卡同步的 CAN 总线电气系统,所有仪表为数控同步马达驱动;公路用车为四点全浮式 悬架(前螺旋弹簧,后进口空气弹簧)+减震装置,非公路用车为四点全浮式弹簧悬架+减震 装置,各型号驾驶室均带有横向稳定装置;双锁止结构安全带;外部遮阳罩。HW76 可以配装 长度达 2 米,横宽 1.6 米的大型导流罩,并可选装侧导风板。
4:牵引车: ➢ HOWO-A7
7
➢ 斯太尔王及斯太尔: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

中国重卡驾驶室开发简介知识分享

中国重卡驾驶室开发简介知识分享

2014中国重卡驾驶室开发简介中国重卡驾驶室简介对于重卡来说,驾驶室无疑是其重要的卖点,驾驶室作为车辆的脸面和司机工作的地方,对于用户的购买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设计新颖的驾驶室给人一过目不忘的映像,吸引顾客的眼球,使客户产生了解它愿望,进而产生购买、拥有的意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对卡车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国内重卡企业为满足用户需求,加大研发、提高工艺,改进驾驶室,安全性、舒适性和人性化成为竞争的核心。

一、国产重卡驾驶室设计团队二、国产重卡驾驶室简介1、东风天龙天龙的驾驶室是由日产柴协助东风商用车公司开发的,所以表现给人的便是经典的亚洲外形,细腻而又显得灵巧十足。

天龙驾驶室内部空间比较大,环绕式仪表台以驾驶员为中心进行布置,这使得开关、按钮触手可及。

包括可调式座椅、大储物柜和人机工程学原理等方面的应用使得驾驶室在人性化和舒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天龙的驾驶室经过了欧洲重型商用车乘员保护标准(ECE R29)的三重考验(正面1吨重锤撞击、后部碰撞和顶部重物静压),这是国内重卡产品的一大进步,也证明了天龙在保护乘员生命安全方面的突出性能。

水晶大灯,虎牙状让天龙美观得到提升,更使得夜晚照明距离更加理想。

大灯与欧曼ETX相仿。

天龙采用二级上车踏板,并带有踏步灯。

全视野后视镜的装配使驾驶员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到周围的环境,行车中可及时做出判断。

接近于90°的车门开度,使得驾驶员上下车更为方便。

天龙在左右门中都装有防撞杆,而门框也配有加强门梁,天龙还通过了欧洲重型商用车乘员保护标准碰撞试验。

四方向方向盘满足了各种身材的驾驶员外,环绕式仪表台的设置让各个按钮驻触手可及,操作更加方便。

机械减振式或气囊减振式座椅可以为行驶中减缓疲劳。

卧铺最宽处达850MM,并且带有卧铺阅读灯,在驾驶员能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又添加了人性化的设计。

天龙的内饰主要以灰色+银色镶边线条+花格织物座套或暖色调单色织物座套组成;整体效果不错,亲和力好。

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黄河”重卡:现身工信部《公告》,造型刚柔相济

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黄河”重卡:现身工信部《公告》,造型刚柔相济
中国重汽作为我国重型汽车 工业的摇篮,于 1960 年 4 月 15 日,试制成功我国第 1 辆“黄河” 牌 JN150 型 8 t 载 货 汽 车, 结 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 史。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黄河 品牌汽车享誉全国,为国民经济 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 献。进 入 21 世 纪 后,中国重 汽 通 过引进 技 术 和自主创 新, 先 后 开发生产了黄河王子、黄河少帅、 黄 河 将军、斯太尔、斯太尔王、 H O W O、新斯太尔、金王子、汕 德卡、豪瀚等系列车型。随着我 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限于结构 和定位, 黄 河系 列汽车已 难以 满 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加上其 他困难,黄河系列汽车逐步减产 并淡出市场。
TRUCKS
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黄河”重卡 : 现身工信部《公告》,造型刚柔相济
拂 晓 文
The New Generation of “Yellow River” Heavy Truck of CNHTC: Appearing in the Announcement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a Firm and Flexible Style
中国重汽集团目前主推的重 卡品牌 ( 不含其他省市子公司品
牌 ),按照定位依次为 :汕德卡、 H O W O、斯太尔、豪瀚。“黄河” 的加 盟, 究 竟 如 何 定位, 还 要 等 待 2020 年 9 月 16 举办的黄河品 牌发布会。
此次公示的全新一代黄河牌 重卡, 其 造 型 风 格及 配 置与几十 年前曾经生产过的黄河卡车大所 不同,也看不出有多少联系 ;与 中国 重 汽 现 产的 重卡产品, 除了 中国重 汽 商标, 其他也 看不出多 少联系,可以说是全新一代重卡。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分析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分析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分析摘要:随着重型商用车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客户越来越重视重型商用车的设计,希望车辆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相关的设计内容包括驾驶室的操控性设计、舒适性设计以及安全性设计等等,这些都关乎到车辆的使用以及交通安全。

所以现在和未来的重型汽车的设计中就要强调人性化,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其中,对重型汽车的设计发挥指导作用,提高车辆的舒适度。

本论文针对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展开研究。

关键词: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引言:本文的研究中,核心内容是对重型货车驾驶室的设计进行分析,采用CATIA人机对重型商务车驾驶室人机工程系统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了解其根本原因,优化设计,之后做出驾驶评价,对某重型卡车驾驶室的人机设计加以改进,提高其使用效能[1]。

一、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的评价设计(一)主观驾评设计方案主观驾评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驾驶评价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的人机状态,阐明研究对象在设计中所存在的缺点,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就需要对设计进一步完善,以便为后续的技术改进,以重型卡车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设计,使得人机工程得到改善。

设计驾驶主观评价表的过程中,需要对重型卡车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深入研究,应用于设计中需要做出总结,并做好分类共工作。

重型卡车驾驶室驾驶主观评价表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易装卸性;第一部分为具有可操作性;第一部分为有较高的舒适性;第一部分为占用面积;第一部分为存储空间;第一部分为视野[2]。

(二)主观驾评的过程请专业重卡驾评人员参与评价,共12名,对重卡驾驶室的人机状态做出评价,之后得出评分。

(三)评价结果12名专业重卡驾评人员做出了评价结果,经过总结后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第一个方面是重型商用车的驾驶室上下车很方便,但是上下踏步的舒适度不够;第二个方面是操作性方面存在不足,主要是指换挡杆的操作、驻车的操作以及挂车制动阀的操作上,舒适性不是很高;第三个方面是视野方面,组合仪表的视野不是很理想[3]。

ECE—R29—03版法规某驾驶室CAE分析和重卡未来安全发展方向

ECE—R29—03版法规某驾驶室CAE分析和重卡未来安全发展方向

2 0 m( 7 ,而 E — 2 — 2 的驾驶 室不 一定 能够顺 利达 到0 版 学 传递 路径 一定 要保 证设 计 为封 闭 0m 图 ) CE R 9 0 版 3
法规 的顶部压 溃达到 1tJ OB 的下压 量 的设计要求。作者根据设计 ̄C E 截 面 以提高 抗 弯刚度 ,对 连接 的各 - , - IA : I 为1 2 3 mm( ) 图9 ,证 明0 版 的顶 部 分析的经验 ,总结出了满足0 版要 部件接头必须要提高刚度,防止在 3 3 压 溃要 I0 版恶 劣很 多。毕 竟C E 求 的重卡 驾驶 室设计 要 点。 第一 , : 2 L A 连 接接 头处 出现 失稳现 象 。因 为0 3
2 -4 Ol 2

5 (o1C E商用车 与发动机 Ⅸ N )V 汽车与配件
—互圜目圈
l C — 2— 3 E R 9 0版法规某驾驶室c E E A 分析和重卡未来安全发展方向
后 判 断最 大压 力大 于 1 I ,满 足 应对E — 2 — 3 0 CE R 9 0 版法 规的重卡 能 力很 弱 ,很难满 足0 版 的顶部 压 3
最大 塑 性 变形 为 1 mm ,判 断车 门 量 A柱 到 B柱 的 变 形量 ,其 动 态 最 变 形 , 撞 击 的 能 量 为 1 J。 6 6 7 K 可 以正 常打开 。 另外驾 驶室 内空 间 大变 形 为8 mm,最 大 塑 性变形 为 2 侧面 冲 击试验 结 果如 图6 示 。 所 完好 ,测 试假 人可 以正 常放 置在座 6 mm,但 是 由于 变形 的位 置 在车 侧 面 冲 击 计 算 完 威 之 后 ,将 模 7 椅上 ,生 存空 间可 以保 证 。证 明本 门的上边框 ,前 门铰链到锁扣的距 型 从 HY E VIW 软 件 中把 变 形 P R E 车型 达到 了正 面拍 击试 验 的要 求 , 具体 如 图4 示 。 所 离变化 只有6 mm,判 断车 门可 以正 后 的 网 格 全 部 导 出 , 重 新 导 入 常打 开。 另外 驾驶 室 内空间 完好 , 到 HY E P RMl H 建 立 变形 后 的 S 再

某加宽重型货车驾驶室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某加宽重型货车驾驶室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某加宽重型货车驾驶室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某加宽重型货车驾驶室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简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重型货车成为了城市物流运输的主力军之一。

然而,一些重型货车驾驶室存在驾驶员舒适性差、噪声大等问题,影响驾驶员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对重型货车驾驶室进行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研究系统振动特性的方法。

通过对重型货车驾驶室进行模态分析,可以确定驾驶室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进而,可以掌握驾驶室内部的振动情况,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根据模态分析的结果,对重型货车驾驶室进行改良的过程。

诸如减小噪声、提高舒适性、改善空气流通等方面都是优化设计能够改善的问题。

优化设计方案可采取低频加强、减噪处理、空气流通改良等方案,优化重型货车驾驶室设计,如下:1.低频加强低频是重型货车驾驶室振动最强的频率段,对驾驶员的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低频加强的方案。

可以通过增加结构架构的刚度、加厚金属板材、加强钢K型管等措施来提高驾驶室钢骨结构的稳固性,减少驾驶室振动的情况。

2.减噪处理在驾驶重型货车时,车辆运行噪声会对驾驶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较大负担。

为减轻驾驶员的噪声,可以在驾驶室内部设置隔音材料,如吸音泡沫、阻尼材料等,进行有效的减噪处理。

3.空气流通改良驾驶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是驾驶员感到不适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为优化空气流通,可以采用增加通风口的数量和面积、设置定向通风器等方法来提高驾驶室的通风效果。

此外,在驾驶室后部设置一些小型电扇也会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流通效率,让驾驶员有更好的体验。

总结模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是重型货车驾驶室改进的关键步骤。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确定驾驶室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改正。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改善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驾驶安全,的确重要的。

因此,在重型货车驾驶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不断进行改进,满足用户需求。

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设计

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设计

16810.16638/ki.1671-7988.2018.17.056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设计李伟,苟炜伟,陈博,张晓明,黄焕丽,王邵文(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200)摘 要: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是通过一些液压元件来满足驾驶室翻转及锁止的机械结构。

重型卡车为了发动机及底盘附件检修方便,一般都设置有驾驶室翻转机构。

差动式翻转机构由于油缸双腔同时供油,翻转过程更平稳,缸筒采用变径设计,在车辆行驶时,活塞杆可以在扩径区自由伸缩。

文章重点介绍了差动式翻转系统应用过程中的设计要求和测试方法。

关键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液压油缸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7-168-04Cab tilting system design of heavy truckLi Wei, Gou Weiwei, Chen Bo, Zhang Xiaoming, Huang Huanli, Wang Shaowen(Shaanxi Heavy-duty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0)Abstract: The cab tilting system of heavy truck is a sort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that satiafies the cab tilting and locking by hydraulic components. For engine and chassis overhaul, heavy truck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with cab tilting system. This system work more smoothly because of the double cavity supply,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design, the cylinder can float freely while the truck is runn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of the cab tilting system. Keywords: Heavy truck; Cab; Tilting system; CylinderCLC NO.: U4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7-168-04引言随着重卡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客户对车辆的行驶品质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关注NVH 性能。

货车驾驶室尺寸标准

货车驾驶室尺寸标准

货车驾驶室尺寸标准货车驾驶室尺寸标准包括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驾驶室宽度驾驶室宽度是指驾驶室两侧车门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驾驶室宽度的标准范围通常在 1.7米到2.2米之间,具体数值根据不同车型和设计要求而定。

驾驶室过窄会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过宽则可能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

驾驶室高度驾驶室高度是指驾驶室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驾驶室高度的标准范围通常在1.8米到2.3米之间,具体数值根据不同车型和设计要求而定。

驾驶室过低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和舒适性,而过高则可能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驾驶室长度驾驶室长度是指驾驶室前后端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驾驶室长度的标准范围通常在4米到6米之间,具体数值根据不同车型和设计要求而定。

驾驶室过长会影响车辆的转弯半径和灵活性,而过短则可能影响驾驶员的操作空间和舒适性。

乘客门尺寸乘客门尺寸包括门的高度和宽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乘客门的高度一般在1.7米到1.8米之间,宽度则在70厘米到90厘米之间。

乘客门的尺寸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方便乘客上下车。

后视镜尺寸后视镜尺寸包括镜面直径和镜架高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后视镜的镜面直径一般在20厘米到30厘米之间,镜架高度则在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

后视镜应具备调节功能,以便驾驶员随时调整镜面角度,获得最佳的视野。

方向盘直径方向盘直径是指方向盘的圆周长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方向盘直径的标准范围通常在35厘米到40厘米之间,具体数值根据不同车型和设计要求而定。

方向盘直径过小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过大则可能影响驾驶员的操作精度和灵活性。

座椅调节范围座椅调节范围是指座椅前后、高低和靠背角度的调节范围,通常以毫米(mm)或度为单位。

座椅调节范围应足够大,以便适应不同体型和身高的驾驶员。

合理的座椅调节范围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任务书 (3)需求分析 (3)设计目的 (3)设计要求 (3)2.设计思路 (4)座椅舒适性 (4)显示装置布置合理性 (5)操纵装置可操作性 (5)操纵空间布局合理性 (6)驾驶室安全设计 (6)3.座椅的设计 (7)座椅设计依据 (7)座椅的设计 (7)4.显示装置的设计 (11)设计要求 (12)仪表盘设计特点 (13)仪表盘设计 (13)5.操纵装置的设计 (16)脚踏板的布置设计 (16)换挡装置的设计 (17)方向盘的设计 (18)6.驾驶室空间的设计 (20)坐姿作业范围 (20)手的水平平面作业范围 (21)脚垂直平面内的作业范围 (21)7.驾驶室安全性设计 (22)安全带 (22)安全气囊 (23)头枕 (23)安全玻璃 (23)门锁与门铰链 (24)室内其它构件 (25)出入阶梯设计 (25)8.参考资料 (26)1.设计任务书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卡车行业不断发展。

重型卡车多用于长途运输,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重型卡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同时,人们对重型卡车驾驶室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进一步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为驾驶员提供合理舒适的驾驶空间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人们希望在驾驶室的设计,加工上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设计目的利用学到的人机工程学的知识,根据驾驶员的身体特征和人体基本驾驶习惯,对重型卡车的驾驶室中的座椅、仪表盘面板、控制部件以及空间布局做出合理的设计,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更加敏捷、舒适地对车辆进行操控。

完成市重型卡车的驾驶室中的座椅、仪表盘面板、控制部件以及空间布局设计,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感和便利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在日益拥挤的交通中的事故发生率,保证广大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设计要求座椅要求(1)各部贴合感:要求座椅靠背和坐垫的形状与人体背部、臀部及大腿底面的形状相贴合。

贴合感强的座椅将有利于改进接触面积和部位。

(2)横向稳定性:汽车转弯时,人体承受横向加速度,为了提高乘员的身体保持性,要求座椅的侧面稍加高,以便两跨和大腿部能轻轻支承身体。

(3)背部和腰部的合理支承:汽车座椅设计时应提供形状和位置适宜的两点支承,第一支承位于人体第5—6胸椎之间的高度上,作为肩靠能减轻颈曲变形;第二支承设置在腰曲部位,作为腰靠,能保证乘坐姿势下近似于正常的腰曲弧线。

(4)各部合适的软硬感:座椅最重要的作用是支撑乘员的身体,不能只是一把安乐椅,表面硬一些的座椅不易使人疲劳,但与身体不是特别贴合的硬座椅会压迫身体的某一部分,使疲劳感倍增。

(5)振动舒适性:需要设计好座椅的静态刚度、共振频率及衰减特性。

控制部件、面板、空间的设计要求(1)座椅、室内空间设计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设计数.(2)方向盘、控台、扶手、脚踏板等要满足操作性设计参数以及安全性设计参数。

(3)空间布置要满足注意国家道路交通法规规定和汽车设计规范,特别是满足视野的需要。

2.设计思路座椅舒适性在其具体设计方面要求座椅各个部分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同时应当有不同密度的适宜座垫和靠背垫来支持身体的敏感部位。

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又能满足休息要求。

座椅必须有额外的空间,以便驾驶员改变在座椅上的角度或位置,以便使他的肌肉暂时放松。

显示装置的设计为了使得驾驶员注意力集中,操作方便、快捷、准确,仪表板及其周围的控制按钮、手柄及开关的位置、空间分布以及仪表和指示、警告灯的辨认识别等都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必须布置在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以内。

这样驾驶员才能在不必大幅度改变正常驾驶姿态.的情况下方便的操纵这些钮件。

这是保证驾乘舒适和行驶安全不可缺少的条件。

操纵装置可操作性驻车制动手柄操作时的基本姿态。

因为制动手柄操作要求反应准确高效,启动时间必须短暂。

操纵方式与开关式操纵器基本相同,但布置的位置应远离普通的幵关式操纵器,避免紧急操纵时的误动作。

加减档操作杆操作时的基本姿态。

加减档是需要驾驶员反复操作的人机界面之一,他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速度,对于行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这个人机交互界面之中,要尽量避免操作杆和手心之间的接触面,使手在此界面上达到舒适状态。

能有效地避免误操作和手疲劳。

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人的操作效率。

工作台按钮操作时的基本状态。

驾驶员在正常操作姿态下,人手对于按钮的可操作性应尽量分布于人手的可触及范围内的环形区域,可以有效增加驾驶员的操作效率。

同时操作按钮合理的人机分布,也能相应的减少误操作率,给驾驶员的操作带来更舒适、快捷和方便。

各种不同效果的按钮,如空调、收音机、点烟器、雨刮、车前大灯等等,应该根据其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效果来选择各式不同的开关,这样才能更好的人性化设计,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更舒适、便捷。

离合器、加速踏板、脚制动操作时的基本形态。

脚踏板适用于动作简单、快速、需要的操纵力较大的调节。

能长时间保持在调节位置上,可用于两个或几个工位的调节和无级调节。

操纵空间布局合理性通常,对不同类型的元件,一般是按以下顺序布置:主显示器一与主显示器相关的主操纵器一有协调性要求的操纵器与显示器一按顺序使用的元件一将使用频繁的元件置于方便观察、操纵的部位一按布局一致的原则协调本系统内及其他相关系统的布置方案之间的关系。

作业空间在布置时优先考虑对于实现系统目标最为重要的元件,即使其使用频率不高,也要将其中最重要的元件布置在离操作者最近或最方便的位置。

这样可以防止或渐少因误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或伤害。

经常使用的元件应按使用频率的大小划分优先级,重要的装置应置于驾驶员易见,易及的部位。

在驾驶作业中,应按功能的相关对仪表操纵器、显示器甚至机器进行适当的分区排列。

在设备的操作中,为完成某动作,应按顺序使用显示器与操纵器。

这时,元件应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以使作业方便、准确。

驾驶室安全性设计驾驶室安全性设计主要是安全装置的设计,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以及出入安全性设计等,根据我国的成年人人体尺寸,上下车梯的最低一级踏板的离地高度不宜超过550mm,最高一级踏板与门滥的垂直距离不宜超过300mm,相邻两踏板间的垂直距离不宜超过300mm,车梯各踏板的内侧宽度不宜小于250mm。

3.座椅的设计座椅设计依据坐姿生理学(1)脊柱结构(2)腰曲弧线(3)腰椎后突与前突坐姿生物力学(1)肌肉活动度(2)体压分布(3)股骨受力分析(4)椎间盘受力分析综合起来,从坐姿生理学角度,应保证腰弧曲线正常;从坐姿生物力学角度,应保证肢体免受异常力作用。

3.坐姿人体测量尺寸坐姿人体测量尺寸是座椅静态尺寸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扶手过宽和坐面过高,过深等,从而减少驾驶员的疲劳与不适感。

座椅的设计座椅设计要点(1)座椅的结构形式应可能与坐姿工作的各种操作活动要求相适应。

(2)座椅的座高与腰靠高必须是可调节的。

(3)座椅可调节部分的结构构造,必须易于调节,必须保证在椅子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已调节好的位置并不得松动。

(4)座椅各零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伤人的尖角锐边。

(5)无论驾驶员坐在座椅的前部,中部或向后靠,座椅坐面与腰靠均应使其感到安全,舒适。

(6)座椅腰靠结构应有一定的弹性与足够的刚度。

(7)座椅一般不设扶手。

(8)座椅的结构材料与装饰材料应耐用,无毒,阻燃。

座椅结构形式主要构件有:坐面,腰靠,支架。

扶手依据情况而定。

座椅主要参数(1)座高.座高指地面至座面上坐骨支承处的高度.座椅高度应该使驾驶员大腿接近水平,小腿自然放置.如果座面过高,就会导致小腿悬空,使大腿肌肉受椅面前缘压迫,腿部血液循环受阻,小腿麻木肿胀;座面过低会增加背部肌肉负荷.所以座高的设计先要考虑较小身材的操作者。

(2)座宽.座宽应满足臀部就坐所需的尺度,使人能自如地调整坐姿,座宽取值时应适当大于臀宽.通常以大身材女性的臀宽尺寸上限为设计依据,以满足能容纳身材粗壮者的需要.由于驾驶室空间的限制,座宽尺寸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变速操纵杆、停车制动杆等的尺寸和操作。

(3)座深.座深是指椅面的前后距离.正确的设计应使臀部、腰部都得到支持,座面前缘与小腿间应留有适当的距离,保证小腿可自由活动.座深不宜太大,防止矮小身材的人坐上之后,座面前缘压迫膝窝处的压力敏感部位,迫使人前移,背部得不到靠背支持,产生极度不适.如果要得到靠背的支持,则必须改变腰部正常曲线,也会产生不舒适.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座深应按较小百分位的群体设计.这样,身材矮小的人能够坐着舒适,身体高大的人也只要小腿能得到稳定的支持,就不会在大腿部位引起压力疲劳。

(4)座面倾角.座面倾角是座面与水平面夹角.座面后倾可以起到2个作用:一是由于人体重力作用,使坐者躯干后移,使背部抵靠靠背,以获得支持,从而使背肌得到放松,降低背部静压;二是防止坐者从座面前缘滑出座面,这对在常处于颠簸环境中的驾驶员尤为重要。

但如果座面过分后倾,在进行驾驶操作时,脊椎因身体前屈而会被拉直,破坏正常的腰椎曲线,形成一种费力的姿势,同时还会压迫腹部,长期驾驶会造成生理上的伤害.因此倾角不能太大,一般为ο8~ο4。

(5)靠背的高度.靠背的功用是保持脊柱具有一种轻松的姿势.由于每个人的脊柱长度不同,身材也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脊柱曲度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靠背高度与其形状之间出现了复杂的关系.靠背按其高度不同可分为低靠背、中靠背、高靠背及全靠背4类.低靠背为一点支承,只支承腰部;中靠背也是一点支承,支承在胸椎;高靠背为两点支承,靠背下部支承于腰椎、上部支承于肩脚骨上;全靠背为三点支承,除支承于腰椎及肩胛骨之外还设有头枕.靠背的尺寸主要与腰部、肩部、头部的高度(决定靠背高)和宽度(决定靠背宽)有关,确定高度时还应计入座椅的有效厚度。

(6)靠背倾角.靠背倾角指坐面与靠背的夹角.从保持正常自然形态的脊柱、增加舒适感角度看,靠背倾角取ο115:左右较为合适。

以下是个人参数设计:在进行分析之前,了解坐姿的人体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坐姿人体尺寸包括ll项,如图5所示,表1列出了我国成年人的人体坐姿尺寸。

1)座高.小腿与大腿间的舒适夹角应为110°~120°,以120°为优,如图6。

根据图5、可知AB代表坐深。

为小腿加足高加上鞋高修正量30mm。

根据个人的尺寸得出AB=490mm,BC=430+30=460mm.根据公式:AC²=AB²+BC²—2AB·BCcosl20°,即AC²=490²+460²—2×490×460×=677100mm²;所以AC=823mm.示例驾驶室中DC为800mm,根据勾股定理:AD²=AC²一CD²,即AD=210mm.求得AD就是个人实际合适的座椅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