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排名看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从世界排名看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从世界排名看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从世界排名看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奚君羊刘卫江①

(载《上海金融》,2002年12月号)

英国的《银行家》杂志自1970年起开始每年都要推出当年的全球大银行的实力排名,起初只对全球3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如今已扩至1000家大银行。《银行家》杂志的排名充分展示了当今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水平(包括一级资本、资本规模、银行经营稳健性情况、收益及其他综合指标等),为国际金融界所认可,极具权威性。尽管这些指标是静态的,但是如果连续考察一段时期就可以看出该行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地位和动态竞争力。

本文根据《银行家》杂志2002年度7月推出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行榜,结合2001年的排名来对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进入排行榜的中资银行的竞争力概况

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中资银行在2000年是9家,2001年为14家,2002年增至15家,这15家银行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根据《银行家》杂志中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入选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的中国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力概况如下:

国有商业银行总体排名变动不大,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榜家数与名次在排行榜中继续稳中有升。中国工商银行以231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位居世界第10位,但相比2001年下降了3位,且一级资本总额只有美国花旗集团的三分之一强。与2001年度排名相比,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除了中国银行上升了7位,其余3家均略有下降。与此相对照的是,新兴股份制银行除厦门国际银行排名有下降之外,其余如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排名均有不等的上升,其中福建兴业银行的排名上升了158个名次,深圳发展银行则是首次入选世界1000家,且直接排在了493位。总体来看,在总资产规模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除了厦门国际之外,全部排名在500强以内,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实力增长较快。

①收稿日期:2002-

作者简介:奚君羊(1955-),男,上海人,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卫江(1973-),男,湖南邵阳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2001年7月号和2002年7月号。

就稳健性指标即一级资本充足率而言,我国银行的排名恰好与总资产规模指标排名相反,几乎全部在500强以外,其中只有厦门国际银行和民生银行在世界排名中比较靠前,分别为98位和234位。这说明我国银行的资产规模膨胀过快,虽然满足国际清算银行4%的监管标准,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表2 入选全球1000大银行排名的我国银行基本情况(二)单位:%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2001年7月号和2002年7月号。

从2002年的排名表来看,我国15家入选的银行总体的经营状况与赢利能力依然与外国大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税前利润增长率和实际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中,民生银行分别以128%和136.7%位居同行第一,在全球排名第45位,但其他中资银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这两个指标均为负数,而农业银行与厦门国际银行居然无公开数据。15家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都在1%以下,最好的是排名为500位的厦门国际银行,为0.89%。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则更低,其中农业银行仅为0.01%。外国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明显较高,譬如美国的花旗集团与美国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就分别为2.08%与1.63%。我国银行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也不高,除华夏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为25.3%,排名174位;中信实业银行为20.0%,排名297之外,其余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均在

20%以下,排名都在300名之后,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更低,最高的中国银行仅为6.7%,排名均在713位之后,在国内排名仅分别为11、12、14、15位。

二、前20位中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前20位的是实力最为雄厚的银行,尽管其只占银行总数的2%,但其整体的一级资本、资产总额与税前利润差不多占1000家大银行总额的三分之一。在前20家排名中,我国有两家,即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连续4年排名进入前10名,中国农业银行以微弱差距位列23位。

与2001年的排名相比,这20家银行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其中,除了日本的Mizuho Finance Gr.的一级资本增长为-20.1%之外,其余的银行均有正的增长,其中居增长率之冠的中国银行为29.2%。从这20家银行的资本实力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花旗集团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从地域分布上欧洲则占了明显优势,日本继续衰落,只能靠大银行合并重组勉强有4家进入,我国的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则继续处于追随者的地位。

与2001年相比前20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并没有普遍提高,只有11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在4%的国际标准之上,其中最高的是Bank One Corp,为8.09%,9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在4%以下,其中最低是德意志银行为 2.70%。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的银行该比率最高,6家银行中最低的JP Morgan Chase CO.是5.25%;欧洲的银行比率最低,8家银行中最高的仅为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的5.82%,其中超过4%的仅为4家,低于3%的有3家。中国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4.92%,日本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 3.63%。可以说从一级资本充足率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有一定程度的稳健性。一般来说,在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4%的标准之后,银行的规模大小与其抗风险能力成正比,因此,大银行相对小银行而言,充足率低些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银行的税前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有8家银行的税前利润比上期减少,呈负增长,另有6家数据不详,而且还有4家为亏损状态。从税前利润的绝对量来看美国的6家银行效益最佳都为正数,无一亏损,其中花旗集团以218.97亿美元傲视群雄,但美国银行、JP Morgan Chase & Co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税前利润与上期相比呈负增长,其中以JP Morgan Chase & Co 为最,达-70.6%。欧洲大陆的8家银行的绝对税前利润继续保持赢利状态,8家银行无一亏损,但是却有4家银行的税前利润增长率为负。日本银行的经营状况则更为糟糕,4家银行的税前利润均为负数,且数额巨大,动辄几十数百亿美元,其中Mizuho Finance Gr.的税前利润由去年的赢利38.53亿美元亏损为今年的-114.77亿美元,增长率为-396.9%。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均实现了的税前利润的赢利,分别为7.40亿美元与13.19亿美元,与上期相比起色较大,分别增长17.3%和59.7%。

从资本收益率看,除了Mizuho Finance Gr.为-25.2%,5家合并重组的银行尚无数据之外,其余均为正数,与上期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美国的6家银行都在18%以上,而花旗集团以38.8%名列全球排名36位。欧洲的8家银行都在7%以上,最低的是德国的HypoVereins Bank为7.2%,最高的是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为31.5%,排名74位。日本的4家银行中3家没有数据,而Mizuho Finance Gr. 的数据则为-25.2%,排名全球第926位。我国的工商银行为3.2%,中国银行为6.7%,排名分别为820和713,与去年相比均有小幅攀升。这表明我国这两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有所提高。

在成本收入率方面,绝大部分银行都有下降。其中,美国的6家银行的成本收入率均较低,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分别为64.15%、59.77%和65.45%,只有JP Morgan Chase Co.由于上期合并费用支出增加因而上升了10.90个百分点,为80.20%;欧洲的8家银行均在56%~75%之间,最低的为英国的汇丰银行,只有56.42%;日本的4家银行中,新设立的UFJ Holding成本收入率最高为132.27%,Mizuho Finance Gr.最低,为55.57%;中国的2家银行中以中国银行的成本收入率最低,仅为33.77%,中国工商银行为74.66%。

从资产收益率看,美国的银行最高,除了Wachovia Corporation为0.67%之外,其余5家都在1.20%之上,花旗集团的资产收益率在前20名中排位最高,为2.08%。欧洲的银行也绝大多数在0.7%以上,只有HypoVereins Bank在0.7%以下,1%以上也有2家。日本的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最差,都为负数,表明

日本银行业的竞争实力大大削弱,这也是日本银行界频频实施大规模资产重组的缘故,尽管如此也只勉强保持了4家进入前20名。我国的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均较低,分别为0.32%和0.12%,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效益相对较差,其中中国银行相较去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从1000家大银行排名表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在表示总体实力的一级资本、表示规模的资产总额、表示稳健性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表示经营成效的实际利润增长率、平均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和成本收入率等竞争力指标方面相较国际水平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与已往相比,正呈现稳步改善的明显趋势。因此,只要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厉行改革,积极创新,就能不断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有望在入世的背景下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取得持续发展。

表3 前20位银行排名基本情况(一)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2001年7月号和2002年7月号。

表4 前20位银行排名基本情况(二)单位:%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2001年7月号和2002年7月号。

美国花旗银行的员工激励机制

美国花旗银行的员工激励机制 一、开放式考核 (一)每年年初,员工都要设定自己的年度工作目标,年底对一年的工作进行评估。对员工业绩的考核实行“四方认可”制,即员工本人、员工的直接主管、员工主管的上级、人力资源部主管四方必须签字认可最终的考核报告,实行完全开放、透明的考核机制。首先员工对目标进行描述,并由上级进行审核,给出综合的评分,经员工与直接主管双方签字认可之后,再将考核报告呈交给直接主管的上级,签字认定后最后呈报给人力资源部签字并存档。(二)花旗对员工的考核和评定都是公开、透明的,四方签字认可确保了评定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公正与客观性,有效避免了主观性所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保证了员工的利益。员工有权力查看自己的档案和了解相关考核记录,所有有关员工的考核和评价必须有员工本人的签字才能生效。 (三)一般情况下,花旗集团员工的考核结果分为优异、称职、不称职三种情况。对员工的考核与评定将直接影响到花旗员工的加薪晋升机会,花旗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采取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为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加薪、升职,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海外工作机会;同时,对于不称职的员工,公司也将给予必要的提醒,显然,他们得到诸如加薪、晋升、培训等的机会将大大少于优秀员工。 二、花旗的激励手段 在对员工科学考核的基础上,花旗集团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肯定员工成绩,鞭策员工改善工作中的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花旗集团建立了完善、科学的激励体系,并随市场与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一)红包 每年年底,根据员工的不同业绩表现,每一名员工都会得到花旗颁发的红包,奖励的金额不等,奖励员工一年的辛勤贡献。 (二)海外旅行 花旗银行中国区表现突出的员工,还将被奖励赴澳大利亚等海外旅游,并可以携带一名家属。这种激励方式不但对员工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更赢得了员工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亲人在一个人性化的氛围中工作,也增强了家属对员工的自豪感。 (三)期权

知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核心概述

知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核心概述 一、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针对不通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对于汇率、利率和股票及价格变动产生的市场风险,主要采取估计亏损风险限额的方法: ●外汇风险由各地的财务中心按核准限额一并管理,或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 ●利率风险按已核准限额由但的财务中心或ALCO管理。 二、花旗银行(Citibank) 花旗集团致力于成为营业成本最低的金融服务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极为谨慎。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利机构为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设计整个集团的重大风险的检查和管理。 集团风险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1)依靠内、外部专家对全球外部环境进行评估。(2)对集团现有的风险加以评估,尤其重视潜在的重大风险。(3)决定集团所承担的风险级别和相应的调整措施。 集团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为:(1)制定管理政策和程序。(2)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详尽的风险分析和报告制度对风险进行监控。(3)设立独立的风险挂历部门。(4)从第一线人员到最高层领导,实行层层负责制度。(5)定期的内部审计制度。

三、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 ●美洲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是由相关的信贷产品部门设计贷款,最终由信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金额超过该信贷管理经历的权限,则由上一级的信贷管理部门审核,直至总行的信贷管理委员会。 ●美洲银行较早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开发了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管理系统。RAROC系统是美洲银行内部用来核算和控制整体经营风险于效益,以及各类各项各笔业务的风险和效益的主要方法。美洲银行利用RAROC测量银行经营的风险/回报平衡点,并公正地计量各部门,以至每个人的成本费用及其对整个经营效益的贡献。 ●建立严格的内控体系。通过内控帮助业务部门对业务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合检查。四、标准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渣打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集团的业务中心,有效的管理也是该行的主要能力优势所在,该行风险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贷款风险由贷款部和贷款运作部共同负责,贷款部主要负责审核跟踪贷款的质量,贷款运作部则监控贷款的发放和归还情况; ●日常操作性风险由操作部门的主管负责; ●员工的权限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并通过密码进行控制; ●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定期对总行和各分支机构进行检查; ●违规风险则由法律及监察部负责,其职责主要是监督管理银行的运作是否符合监管机

浅谈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内容摘要 个人金融业务是相对于公司或批发业务而言,一般是指以合理安排客户财务为手段,面向私人小型企业和为居民个人消费提供的小额、零星银行产品和服务,涉及储蓄、银行卡、消费信贷、个人小额抵押贷款、个人理财服务、委托代理、电子银行等诸多领域的金融业务。在经济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个人业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计算机、网络工具和通讯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个人获得信息和处理数据的数量和速度,使得个人金融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个人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适应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这一趋势,商业银行必须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强化营销,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扩大个人优质客户群体,积极创新个人金融业务,推动专业化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并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以适应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需要,推动个人金融业务加快发展。 写作提纲 一、现状——个人金融业务有待大力开发 (一)“微利时代”的传统银行业必须寻求创新点。(二)我国开办个人金融业务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 (二)市场定位和客户关系管理跟不上竞争需要,技术手段落后。 (三)金融产品引进创新存在着不足方面。1、金融产品引进性创新脱离实际。 2、缺乏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合理确定目标客户。 (四)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个人金融业务管理人员。 三、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树立个人金融业务的现代经营理念。1、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2、树立质量和效益观念。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的激励化。 4、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理财员。 5、个人金融业务的科技化。(二)强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1、制度创新。2、产品创新。3、加强组织管理创新,健全金融创新机制,培育金融创新文化。4、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5、风险管理创新。 (三)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和强化营销手段。1、建立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 2、细分市场,竞争优质客户,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3、不断调整和创新产品结构,实施品牌管理。 4、整合营销渠道,增强营销能力。

交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交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摘要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格式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输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然而,财务报表是历史性的静态文件,要进行有效的决策,还要对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料加工、整理,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只有在财务报表分析后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决策者得到确切的企业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指导决策。本文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到2012年的财务数据,探求近年来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和原因。同时,本文还引入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参照性的企业,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财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最后根据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交通银行财务比率 Abstract Although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vide materials of financial position and managing achievements in enterprises, but apparently, it can not provide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On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it make the information user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position and managing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guide the decis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applying multiple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ratio

花旗银行研究报告

花旗银行研究报告 摘要:作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业务战略的银行,花旗银行不单为遍及56个国家的500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在近100个国家为跨国、跨区及当地的企业客户服务。除了花旗银行,没有哪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资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应付如此之多的需要。花旗银行已成为金融服务的世界品牌。花旗银行的名称即意味着服务,不仅是满足客户的需要,更要比客户预期的做得更好。本文主要从花旗银行的发展历史、组织架构、企业文化、职业晋升阶梯及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全面了解花旗银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能力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花旗银行金融机构服务 一、花旗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 作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业务战略的银行,花旗银行不单为遍及56个国家的500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在近100个国家为跨国、跨区及当地的企业客户服务。 除了花旗银行,没有哪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资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应付如此之多的需要。花旗银行已成为金融服务的世界品牌。花旗银行的名称即意味着服务,不仅是满足客户的需要,更要比客户预期的做得更好。 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电子银行业务。通过花旗银行的计算机,自动柜员机或花旗电话银行,在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内都可得到安全而便捷的服务。 二、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 1812年6月16日,纽约州特许设立花旗银行,其英文名称为 “City Bank of New York.9月14日,花旗银行在华尔街52号开业,为纽约的一些商户提供服务。银行总裁是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独立战争中与乔治.华盛顿作战。 1822年农业火险及贷款公司成立,这是美国每一家股份制信托公司。1835年,该公司改名为农业贷款及信托公司,1929 年与花旗银行合并。其后,花旗银行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ity Bank。 1865年,花旗银行加入新组建的美国国民银行系统,英文名称改为: 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作为国民银行,其经营必须符合联邦政府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研究

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研究 1955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1955年至1973年,年均实际经济 增长率高达9.3%,在1968年其经济总量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也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日益发展,日本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一些规制促进了其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日本金融机构开始大举进入海外,促使东京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日元走向国际化。 1986年末,日本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已占其资产总额的20%,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22%。整个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业全行业实现大规模盈利;全球银行产业的利润主要来自日本银行,这让欧美竞争对手望尘莫及。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但是,国际银行业掀起的并购浪潮促使日本银行业在这次变革中规模更加扩大。 1992年,排在世界前九位的商业银行均为日本所有,世界前五十家商业银 行中也有近一半(22家)是日本的银行。1994年,日本银行业在这两项中所占位置有所减少,但世界前六大商业银行仍为日本所有;在全世界银行业总资产中,日本占了近40%。1995年“住专事件”这一导火索暴露了日本银行业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日本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急转直下。从1992年至2002年这10 年间,日本的银行已处理了大约90万亿日元左右的不良债权,这一数额己达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泡沫”繁荣时银行所增加贷款额的80%。 “泡沫经济”崩溃使得日本银行业累积了巨额不良债权,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削弱,将日本经济拖入了长期萧条泥潭而难以自拔。日本金融当局并没有从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日本“金融大爆炸”之中切实理清日本银行业危机的深层原因,始终在制度疲劳和制度惯性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作用之间找寻解决出口。这种牵制作用体现在政府出台的各种处理措施、改革方案和政策对策方面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拖延了时间和贻误了最佳时机,使得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一蹶不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延伸演化 且日趋恶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日本政府疲于应对外部冲击而相应推迟了国内的改革,这也阻碍了日本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梳理日本银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从中找寻出其国际竞争力兴替

花旗集团企业管理调研报告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 经济与贸易学院

花旗集团企业管理调研报告 目录 一、公司概况 (一)花旗集团简介 (二)花旗发展史 (三)花旗集团发展大事记 (四)花旗集团业务围 二、企业组织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组织架构设计 (二)花旗集团的组织创新 三、企业战略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战略系统 1、花旗的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2、花旗的企业战略体系 (二)花旗集团的战略分析 1、花旗集团的外部环境分析 2、花旗集团的部环境分析 3、花旗集团的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三)花旗集团的发展战略 四、企业经营决策

(二)花旗集团的经营决策分析 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人才理念 (二)花旗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 (三)花旗集团的人才招聘 (四)花旗集团的人才培训 花旗集团企业管理调研报告 目录 (五)花旗集团的绩效考核 (六)花旗集团的员工激励机制 六、企业运营系统设计 (一)花旗集团的运营过程组织分析 (二)花旗集团的运营管理分析 七、物流管理 八、市场营销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STP分析 1、市场细分 2、确定目标市场 3、定位

九、企业设备管理 十、企业质量管理 十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战略创新 (二)花旗集团的产品服务创新 (三)花旗集团的创新规划 十二、企业财务管理 (一)花旗集团的筹资管理 (二)花旗集团的资产管理 (三)花旗集团的收入和利润管理 一、公司概况 (一)花旗集团简介 花旗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于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团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是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有1亿客户,信用卡发行量约6000万。

基层考核:把各项考核指标落实到每个基层人员

基层考核:把各项考核指标落实到每个基层人员 展开全文 导语:基层人员是公司运营的基石,就像大机器中的一颗颗螺丝钉,对于公司的正常运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基层员工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基层员工一般只负责部门的工作,所以考核应该根据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特点,分为对专业技术类基层员工、操作辅助类基层员工、特殊类基层员工等几种不同类型进行绩效考核。案例花旗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网点遍布全球。在绩效管理方面,花旗银行采取的是典型的闭环管理过程: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结果运用。在绩效考核这一环节,花旗银行根据基层员工3年内的

9个关键要素进行考核,即对整体结果的贡献、对客户的效率、个人业务的熟练程度、技术的熟练程度、员工的执行程度、领导力、对外对内的关系、全球效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员工做出综合性的绩效评估。除了对以上9个关键要素进行考核以外,花旗银行还专门发明了十字路口模型,这是花旗银行结合绩效考核结果来确定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的依据。花旗银行之所以称之为“十字路口模型”,原因是员工从入职之日起,在职业发展生涯中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例如,员工从职能经理到业务经理,再到区域经理、大区经理、企业经理等,这些都是“十字路口”。当然,每个路口所对应的绩效标准是不同的,对员工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而十字路口模型用来判断基于以往的绩效表现出来的潜能。“十字路口模型”这种潜能考核方式,包括对转变潜能、成长潜能和熟练潜能的考核。其中,转变潜能是员工从一个岗位调动到另一个不同层级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成长潜能是员工从一个岗位调动到同一层级更具辅助性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熟练潜能是员工能够符合同一岗位上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能不断深化经验和专业知识。此外,花旗银行的绩效评估包括三个重要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每年年初,花旗银行各个业务部门的经理一一与员工讨论个人绩效目标,并以书面形式要求员工本人在个人目标一栏内签字确认;第二个时间点是每年6月,花旗银行各级主管与下属

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银行2010年财务报表状况分析比较 ——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MBA选修课《商业银行管理》 授课老师:买建国 华师大MBA2010级6班 姓名:马希磊 学号:51109602234 递交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一、两家银行基本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国内地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该金融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六,品牌价值已达1035.77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上证A股:工商银行(601398)。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2010年8月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工行继续蝉联“中国最赚钱公司”。 二、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上市银行在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公告2010年年度报告,可以得到以下表格数据表一: 表一:银行盈利能力评估各项指标

黄金各大交易所介绍

伦敦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London Gold Market)历史悠久,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伦敦取代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伦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进行上午和下午的两次黄金定价。由五大金行定出当日的黄金市场价格,该价格一直影响纽约和香港的交易。市场黄金的供应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伦敦黄金市场主要经营黄金现货交易,1982年4月,伦敦黄金期货市场开业。目前,伦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的买卖方式 伦敦黄金市场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交易场所,而是一个通过各大金商的销售网络连成的无形市场。交易所会员由英国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洛希尔国际投资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五大金商及一些公认为有资格向他们购买黄金的企业组成,然后再延伸至各个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交易时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黄金的纯度、重量等都可以选择,若客户要求在较远的地区交售,金商也会报出运费及保费等,也可按客户要求报出期货价格。最通行的买卖伦敦黄金的方式是客户可无须交收现金,即可买入黄金现货,到期只需按约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时客户不能获取实物黄金。这种黄金买卖方式,只是在会计账簿上进行数字游戏,直到客户进行了相反的操作平仓为止。 伦敦黄金市场交收的标准金成色为99.5%,重量为400盎司。 伦敦黄金市场的交易特点 (1)主要是现货交易,1982年4月才开始黄金期货交易,并成立欧洲第一个远期黄金交易所; (2)实行每日两次定价制(上午10点半,下午3点),由六大金商定出价格,该价格是国际金价波动的晴雨表; (3)交易量大,且多为批发业务,金商充当经纪人。 伦敦黄金市场的特点 伦敦黄金市场的特点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较特别,因为伦敦没有实际的交易场所,其交易是通过无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销售联络网完成。交易会员由具权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些公认为有资格向五大金商购买黄金的公司或商店所组成,然后再由各个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连锁组成。交易时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 伦敦黄金市场交易的另一特点是灵活性很强。黄金的纯度、重量等都可以选择,若客户要求在较远的地区交售.金商也会报出运费及保费等,也可按客户要求报出期货价格。最通行的买卖伦敦金的方式是客户可无须现金交收,即可买入黄金现贷,到期只需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即可,但此时客户不能获取实物黄金。这种黄金买卖方式,只是在会计账上进行数字游戏,直到客户进行了相反的操作平仓为止。 伦敦黄金市场特殊的交易体系也有若干不足。首先:由于各个金商报的价格都是实价,有时市场黄金价格比较混乱,连金商也不知道哪个价位的金价是合理的,只好

谈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谈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摘要:随着2006年底向外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承诺日渐迫近,我国银行业面对来自国外的大银行,特别是美欧日银行业的日趋激烈的强大竞争,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着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银行业国际竞争策略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竞争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银行业竞争力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育良好,运作是否国际化和一体化。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日渐提高。特别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金融风险意识的加强,为提升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与世界上的主要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资本金充足率、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其主要表现为: 1.目前我国银行业纷纷上市,但由于受以往国家所有制的影响,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独立董事会制度,从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制度为企业提供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监督公司绩效(包括战略和其实施);和监督公司行政领导的任免,评估管理绩效。这造成了银行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2.我国的主要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省级层面上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决策往往带有浓重的省级政府政策而非以市场为主导,而总行亦无法直接掌握它们的日常业务,严重削弱了总行的领导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银行为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及方案而努力。 3.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业务易受政府影响。出于维护地方性或国有企业的利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对银行的贷款、信贷政策进行干预,使其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这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使其不能对贷款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 4.不能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和制约机制。许多银行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以员工资历(和其他不透明的因素)而不是以能力来确定报酬和事业发展机会的体制;(2)不完善的绩效管理(绩效的评核、奖励措施、和对员工明确的期望和指标)(3)五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业务规划、要求定义、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相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我国银行业在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5.不能为客户尤其是一些“黄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发展细分服务的能力不强。有效地革新、开发和推广产品的细分服务能力,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中国10%的大客户提供大约60%的银行利润。而约有10%-20%或更多的银行账户,许多只有不到100元人民币的余额,这就导致了银行资源的浪费和占用。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客户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如为有利可图的客

花旗银行人才培养方案

花旗银行的人才培养一一人才在“九方格”间成长 从管理生、职能经理到业务经理,再到区域经理、部门经理、企业经理,花旗的员工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对员工都有不同的绩效指标要求。公司针对不同的 “十字路口”和岗位设计一系列的培训,安排不同的锻炼机会。 在花旗,员工的“潜能”被这样定义:以往三年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新的“十字路口”,具有成功达到该“十字路口”所要求的绩效的驱动力;乐于追求其所期望的职业发展方向。“十字路口”模型也就是员工的职业发展模型,被用来判断员工基于以往的绩效表现出来的潜能。 花旗银行根据员工三年内的9个关键要素,即对整体结果的贡献、对客户的效率、个人业务和技术熟练程度、执行程度、领导力、对内对外关系、全球效力和社会责任等对员工作出综合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优秀的绩效,表示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已完全达标,甚至还有一些超 标。具体包括持续性地超出操作上、技术上、专业上的绩效要求;持续 性地超出管理任务的要求;表现出优秀的领导力;在与各方包括下属建 立和维持建设性工作关系方面取得成功等。 完全达标的绩效,表示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已完全达标。持续性地达到 甚至有时超出在操作上、技术上以及专业上的绩效要求;持续性地达到 甚至有时超出管理任务的要求;表现出高效的领导力;能够建立和优化 工作关系;偶尔被指派额外的工作 所谓的绩效“贡献者”,被花旗的人力资源部门解释为“没有达到某 些操作上、技术上以及专业上的绩效标准;偶尔表现出微弱的领导力; 所取得的成果很难建立或很难保持较好的工作关系;需要占用经理大量 的时间和注意力”。其实就是通常绩效评估的“绩效不良”。出于鼓励 员工改进工作的考虑,把 “不良”称为起到了“贡献”,这也是花旗正面激励的企业文化的体 现。 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花旗银行运用十字路口模型来确定员工的职业发展: 员工或经理人刚进入企业时是管理自己,从管理自己到管理他人是第 一个“十字路口”; 获得一定经验后,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职能经理,管理一个部门,这是 他遇到的第二个“十字路口”; 从职能经理到业务经理,再到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很大区,比如, 亚太区)、企业经理,员工可能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

花旗银面试题(模拟面试用)资料

2014-2015年第二学期《人事测评技术》课程模拟面试考核 3.花旗银行管理培训生上海 职位:MA HR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一、基本问题(要求纯英文问答): (1)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within one minute. purposes: a.Relaxed environment, guide, validation b.Assessment of the candidate's psychological capacity,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speaking ability (2)What are your three great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 Purposes: a.Whether the applicant has the qualities that we need (3)Please give me three reasons that why I must admit you? Readed answer: 1、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pplying for a job 2、With many years of relevant working experience 3、Good team work spirit 4、Strong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5、Strong learning ability,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6、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loyalty to the enterprise 7、To obey the leadership 8、Have strong social background 9、Rich network 10、Give me an example to improve 3 or 4 or 5 or 6 【给我三个理由,为什么我必须要录取你。】 1、具有应聘职位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2、具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 3、良好的团体合作精神 4、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5、很强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和发展潜力 6、高度责任感,对企业的忠诚 7、对上级领导的服从

浅谈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浅谈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据新华社电自2006年12月1 1日起,中国银行的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领域和客户限制被取消,这意味着外资银行经过近5年的营业机构快速扩张布局后,将在更为广阔的业务领域和我国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同时,从2005年4月29日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脱媒’’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外资银行在复杂金融工具的运用与风险缓冲机制安排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要与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竞争,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构建核心竞 争力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劣势,并加紧律立基于资本市场和新的风险监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阻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及其现状。 ㈠、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经营效率低、创新能力欠缺、风险量化管理能力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对政府的隐性担保存在依赖性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则在于不合理的产权制度,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则难以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截止到2007年底,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商北银行已经达到14家,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尚处于上市前的改革进程中外,另外三家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均己上市运营。通过上市运营,我国商业银行引入了市场机制并使得产权多元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过季控股商业银行来说,公众持股在‘定程度上解决了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同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也给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就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㈡、合规经营与风险缓冲机制需要改进。 商业银行应具有适当数量的自有资本金,并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合理匹配,以满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建立风险缓冲机制,这样才能面对金融工具日益复杂化的市场环境。在国有商业银行未上市前,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基本上靠国家的财政政策等手段解决。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处理这一问题,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首先是直接补充资本金,使得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大量增加,对中央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是这种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利于商业银行资本金积累以及良性循环的制度因素,只是一种短期措施,难以持久。而通过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更有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独立性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来决定商业银行如何融资等问题,有肋于商业银行的合规经营。 ㈢、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理性经营行为亟需修正。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出现的决策中对风险普遍进行定性评估的情况,并且部分内控制度形式化,缺乏实际约束效力,形成了很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非理性经营行为有:认为股份制是解决商业银行所有问题的良药,能够对公司治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

组合风险管理

组合风险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黄志凌 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不仅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重创,也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启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超越对单项交易的风险管理,关注组合风险,避免资产配置失误。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将是银行业未来风险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组合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要面对的重要风险范畴 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侧重于单笔业务和单项交易,但是现代金融风险计量技术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当单笔业务合并上升到组合及资产负债表层面时,风险并不是简单数量的累加,而是会发生质的变化,乃至出现明显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具体地说,当单笔业务、单项交易层层加总汇集形成银行整体资产负债表时,业务和交易中间的各类风险也在逐一耦合,进而产生组合层面的整体风险。受风险相关性、分散化、对冲、转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单一风险加总的视角已经无法解释组合风险的性质和大小,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分类管理模式也无法覆盖组合风险。实际上,随着现代银行的资产负债、交易类型日趋多元化,组合风险已经成为性质迥异于单笔业务或单个类型风险的重要风险范畴。 组合风险导致银行资产组合在预期损失既定情况下资本要求不同。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框架下,资产组合层面的预期损失等于单笔信贷业务预期损失之和,而资本(非预期损失)要求则不等于单笔业务的资本要求之和。两笔预期损失相同的贷款,在资产组合层面对预期损失的贡献相同,而对资本要求的贡献则可能差异很大。上述影响的驱动因素就是内在的组合风险。 风险的对冲和耦合效应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组合层面的风险和收益轮廓。不同资产和业务类别的风险之间既可能有内生的套期保值功能,也可能存在同向的传递关系,使得风险的对冲和耦合效应在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内部广泛存在。例如在资产负债表层面,资产方和负债方各自的利率、期限风险在资产负债组合上产生抵补和对冲效应,剩余部分(residual risk)形成实际承担的风险。再如贷款业务中,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客户上下游产

探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及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2543966.html, 探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及评估 作者:陆培利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10期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规模快速扩大,出现很多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企业所涉及到的资金和财务管理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将财务管理集中化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促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本文在此背景下,详细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绩效管理及评估的重要性,并针对绩效管理及评估中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及评估;问题;策略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及评估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含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会计和业务的管理方式,不同企业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记账和制定财务报告,使得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管理质量,节省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及评估的重要性 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是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个人与企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企业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及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和管理,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提升会计处理和相关业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优化其内部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由谁去做等,这同时也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因此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流行的时间较短,各方面的技术都还不是很成熟,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容易受到之前绩效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于新兴的管理模式缺乏绩效管理和评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很多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时都是定期的考核任务,工作认真程度不高,使得绩效管理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绩效管理的作用。这种绩效考核方法没有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不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个人绩效和企业的整体绩效。同时,笔者发现很多企业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都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使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在这方面,企业可以更多借鉴国外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花旗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花旗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通过“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这门课学习,我们知道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方面。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来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防范,最终可能导致破产甚至倒闭。为了进一步了解认识“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的意义与作用,我决定去调研一家500强企业---花旗集团。 以下文章分为2个部分,我们在第一个部分把花旗集团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一个简单回顾;第二个部分就主要分析花旗集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及对我们启示。 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以Citi为商标)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于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团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花旗集团的历史由花旗银行的成立为起点,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花旗集团是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一、发展历史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四。 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花旗银

中国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一、公司简介 1、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5日。 2、1953年10月27日,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 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3、1979年 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 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 4、2004年8月26日,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银行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5、2006年5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29,403,878,000股H 股普通股(包括悉 数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部分),并于2006年6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摘要单位(万元) (1)趋势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一直呈增长趋势。从数值来看,2011年末的总资产值比2007年末增长了1.97倍。可见中国银行这几年的扩张能力是很强大的,继续保持资产的扩张趋势的几率很大。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货币资金呈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其中 2010年增长率最大。其次增长较快的是2011年的。对比总资产增长情况,可见货币资金的增长总体是随总资产增长而增长的,特殊情况则为保持流动性会有所增加。从数值来看,2011年末的货币资金是2007年末的2.4倍,可见中国银行的增长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银行的固定资产从2007年末到2011年末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11年末的固定资产净额是2007年末的1.7倍,这与总资产增长是差不多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无形资产从2008年开始基本没有变化。从中国银行的无形资产增长情况来看,中国银行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并没有有效的提升。 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客户存贷款都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总体来说,中国银行的客户存款2011年末比2007年末增加了2倍,客户贷款增加了2.23倍。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客户存款与贷款的差值有扩大趋势。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银行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下,充分合理地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比同业竞争对手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商业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核心业务竞争力成为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正确的评价银行竞争力,以期在此基础上寻找提升途径,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 从国外来看,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方面 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国外就是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着手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及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专长。Dorothy 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体现在技巧和知识基础、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四个维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强。Coombs(199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以及将技术竞争力予以有效结合的组织竞争力。 (二)银行规模与竞争力的关系 Alhadeff(1954)对1938年到1950年之间加利福尼亚州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成本和产出分析。结果发现,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存在着产出递增和成本递减的效应,大银行在成本和产出方面都较小银行更优。Beston(1965,1972)发现,不论规模大小,所有的银行如果其他约束条件不变,其规模若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可下降约5%到8%,即统计上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存在于所有的银行。 (三)银行经营范围与竞争力的关系 Kolar(1987)按业务类型将美国约600家银行分为四组,逐一的检验了业务范围效率假说。其结果发现,有着相关和共享的信息资源业务的前提下,组合业务经营比单一业务经营成本较低,即银行业存在着业务范围效率。Berger&Humhrey(1994)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业的范围效率很小,收益则有不受产品多样化影响,而通过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最多使成本降低5%。Berger和DeYoun(g2001)分析了1993年到1998年7000家美国银行的数据,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