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

方法10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紫苏子水提取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哮喘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紫苏子,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治疗哮喘的常用中药。

关键词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药理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的污染、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严重降低了人们的免疫力,从而导致了哮喘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不仅在中老年中常见,在青年和儿童中也越来越多,更有甚者在婴幼儿中也有发现,哮喘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哮喘即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一旦患上还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临床上常给予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近期治疗效果尚可,但是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哮喘症状易复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和研究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并将其应用于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42.6±12.8)岁;病程0.3~11年,平均病程(4.2±2.6)年。

研究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7.4±12.5)岁;病程0.1~13年,平均病程(4.7±2.9)年。

紫苏叶的功效

紫苏叶的功效

紫苏叶的功效紫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植物,它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紫苏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苏叶的功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讨。

一、营养价值紫苏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钙、铁、锌、蛋白质、纤维素等。

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老化等。

二、抗氧化作用紫苏叶富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三、抗菌作用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紫苏叶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

紫苏叶还能改善口腔环境,减少牙菌斑和口臭的产生。

四、抗炎作用紫苏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的释放。

这些挥发油成分能够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并对皮肤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五、抗癌作用紫苏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紫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等。

紫苏叶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帮助治疗癌症。

六、其他药理作用紫苏叶还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胃肠功能等功效。

研究发现,紫苏叶能够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紫苏叶还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缓解胃肠道疾病的症状。

综上所述,紫苏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作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老化。

紫苏叶还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胃肠功能等功效,对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虽然紫苏叶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但作为一种食用植物,还需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crohl n ) 其中紫苏醛含量可 占5 % 以上 , 含量随生长 细胞 以及 白细胞 与血 管内皮 细胞 的粘附和聚集 , a p y ee , y l 0 其 减少损伤内皮的

季 节 变 化 。 挥发 油 中 还 含 有 一 些 烷 烃 类 、 类 及 多 环 杂 烯 类 等 化 炎 症 反 应 , 而 阻 止 过 敏 反 应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炒 苏 子 醇 提 物 酯 从 合 物
有降气 , 消痰 , 喘 , 平 润肠 之功效 ; 苏 叶具有解 表散寒 , 肺化 紫 宣
痰, 行气 和 中, 胎 , 安 解鱼蟹 毒之 功效 ; 苏梗具 有理气 宽 中 , 紫 安 降血糖 、 降血脂 、 抑菌 、 止呕 、 抗微 生物 、 氧化 、 抗 促进记 忆等 多方
胎 , 血 之 功 效 。 同属 植 物 白苏 P rl fu s n L )B i. 野 面 的生 物 活性 。 和 e l rt c s( . rt 、 ia e e t
其 苷类 , 萜类 , 类脂 等成分 , 果实 主要含脂肪油 。
具有抗 过敏作用 , 临床上 可用 于治 疗对 鱼蟹 类过 敏所 引起 的哮
挥 发油是紫苏叶中主要的化学活性成分 , 紫苏具有特异 的香 喘 、 鼻炎等症 , 苏子抗 过敏活性 成分 主要是 一亚麻 酸及其 代 紫 气并 可作香 辛料 主要是 因其 含有挥 发油 。挥发 油 中含 量较高 的 谢产物 二十五碳 烯酸 ( P( eiaa eye 、 Prl l h d ) 柠檬烯 (io ee 和 p一丁香 烯 ( 少 白三烯 B ( T 4 生 成 , 而 减 少 中 性 粒 细 胞 、 核 细 胞 、 噬 l d 1 nn ) m p 4LB) 从 单 巨

紫苏的研究进1

紫苏的研究进1

紫苏的研究进展1段小绪(甘肃秦安四中甘肃天水 741615 )[摘要]对紫苏类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作概括性综述。

紫苏类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油、植物甾醇、酚酸、黄酮、脂肪酸和苷类;药理有解热、抗微生物、止呕、中枢抑制、抗肿瘤、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过敏等等活性。

对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紫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esearch progress of purple perilla duan xiao xu(Gansu qing an four center TianShuiGanSu 741615)[Abstract] This text studies and does the generality survey in pharmacology to the Chemicnal compositionof purple perilla .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urple perilla can be divided into volatile oil , plant steroid alcohol , phenol sour , yellow ketone , fatty acid and glucoside; Pharmacology is solved hotly and resisting the microorganism, stopping vomiting , central inhibition , antitumor and arresting blood , lowering blood glucose , lowering the fat of blood , resisting inflammation , resisting the allergic activit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urple perilla has offered reference[Keyword] Purple perilla ; Chemical composition ; Pharmacology function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onvaracuta(Thunb.)Kudo],别名荏子、赤苏、红苏等.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木植物。

紫苏的功能主治与药理作用

紫苏的功能主治与药理作用

紫苏的功能主治与药理作用紫苏概述紫苏,又称香薷、红苏,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和药用植物。

其叶子呈现紫红色,具有独特的香味,常用于烹饪、酿酒和药物的制备中。

紫苏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具有丰富的功能和主治作用。

紫苏的功能主治紫苏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抗氧化作用:紫苏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感光色素等,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2.抗炎作用:紫苏中的丰富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3.抗菌作用:紫苏中含有一些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

4.促进消化:紫苏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胃肠道问题。

5.清热解毒:紫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痢疾等热毒症状。

6.调节血糖:紫苏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调节血糖平衡。

紫苏的药理作用紫苏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氧化作用:紫苏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2.抗炎作用:紫苏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疾病症状。

3.抗菌作用:紫苏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防止感染和传播。

4.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紫苏中的一些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一些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

5.降脂作用:紫苏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抑制血小板聚集:紫苏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紫苏的用法与剂量紫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使用,包括:•食用:可以将紫苏叶片直接使用于烹饪中,增添食物的香味和口感。

•泡茶:将紫苏叶置于开水中浸泡,可制作紫苏茶,具有清凉解毒的效果。

•药用:制成紫苏颗粒、口服液或外用药膏,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对于食用紫苏叶片的剂量,一般建议每日摄入量为10-15克。

对于紫苏药物的使用,请按照医生的建议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紫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在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医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研究的深入,紫苏的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紫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与其药理活性相关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紫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对紫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概述,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主要成分,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成分的基本性质。

随后,重点综述了紫苏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这些作用与紫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

本文还对紫苏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未来紫苏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二、紫苏的化学成分紫苏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药用植物,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紫苏的化学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紫苏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挥发油:紫苏的挥发油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化学成分之一,主要包括紫苏醇、紫苏醛、紫苏酮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紫苏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并在其药理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紫苏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如木犀草素、芹菜素等。

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酚酸类化合物:紫苏中还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如咖啡酸、迷迭香酸等。

这些化合物同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为紫苏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紫苏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

这些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紫苏药理作用的发挥。

紫苏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紫苏独特的药理作用基础。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紫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将得到更全面的揭示,为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茎、种子皆可入药。

中医认为其性辛、温,归肺、脾二经。

可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及进食鱼蟹导致的腹痛、腹泻,还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等。

紫苏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60种“药食同源”品种之一。

近年来,紫苏成为国内外中药研究的热点领域。

■紫苏油的药效经检测,紫苏籽含油率为30%~45%。

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以α-亚麻酸含量最高,达50%~60%左右。

其余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还有维生素E、维生素C及β-胡萝卜、双萜、呋喃糖醛、花色苷及钙、铁、钾等。

紫苏油的主要药效功能有以下几方面:抗癌。

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给由7,22-二甲苯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癌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的饲料,发现紫苏油具有抗癌作用。

用紫苏油饲育化学致癌剂诱发的大肠癌大鼠,结果表明,紫苏油可降低黏膜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结肠肌对肿瘤促进剂——结肠上皮细胞磷脂膜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结肠癌。

抗过敏、抗炎。

紫苏对过敏反应的中间体血小板凝集后化因子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LT4系列的过敏反应和由此引起的一些炎症。

抑菌。

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其对霉菌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响的特点。

降血脂。

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能显著降低血中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整血脂的作用。

抗血栓。

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

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小板AA水平和抑制血栓素A1生成作用,可使血小板活性减弱,有效控制并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提高记忆和视觉。

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在体内主要以廿二碳六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的形式存在。

紫苏叶的研究进展

紫苏叶的研究进展

紫苏叶的研究进展作者单位:225500 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通讯作者:刘浏目的近年来紫苏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课题,本文综述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和临床参考,为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紫苏叶在抗菌和抗病毒、止血、镇静和镇痛、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结论紫苏叶蕴藏巨大的药用价值,很可能被开发作为调脂药、中药抗生素或具有多种用途的保健品,具有较大潜在的市场。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现将国内外近年来对紫苏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紫苏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且紫苏叶中的挥发油是一种有药理活性的成分。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紫苏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紫苏醛,还有少量的柠檬烯及A-蒎烯等。

2004年,孟青等[1]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紫苏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苏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9种化合物。

秦晓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总离子图,结果鉴定出紫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醛(92.13%)、柠檬烯(2.86%)、1,6,10-十二碳三烯、7,11-二甲基-3-亚甲基(2.24%)、1,6-辛二醇-3-醇、3,7-二甲基(0.79%)等10种化合物。

马松涛等[2]用水蒸汽蒸馏香紫苏花序及叶得精油0.7%~ 1.5%,经GC/MS分析,鉴定出46种香气成分,约占出峰面积的97%,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及β-荜澄茄油烯。

日本学者Morinaka等[3]对36个紫苏鲜叶样品进行研究,共产生120个峰,平均为45个峰,分离鉴定出29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紫苏醛、莳萝芹菜脑、香薷酮、紫苏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苧 烯具有抗绿脓杆菌的活性 ? G @ 。 抑制作用。 此外, 紫苏醛、 蒎烯、 徐
浙江 台州 &"’(((;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
摘要: 紫苏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 国内外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
紫苏的水提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燕萍等 ? ! @ 还发现, " 抗炎、 抗过敏 王钦富等
?’ 7 I @
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发现, 炒紫苏子醇提物可明显降低小鼠 血清总 JDK 和特异 JDK 水平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炒紫苏子醇提物中 以木犀草素为代表的 H 种酚类化合物对白三烯 ( 分泌途径中 +:L) 的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且醇提物还能明显降低 JDK 所致的 "型 过敏反应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 降低其组胺释放, 从而发挥抗过 敏作用, 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王凤仪等
/ ) 0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等 ( 紫苏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 3 0 ( 高等学校 化学学报, : "++! , -( -) ) "1" 2 ) "14( / " 0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 紫苏叶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 / 3 0 ( 食品工业 : 科技, "++’ , "4 ( 1) "# 2 "-( /’0 阴 健, 郭力弓 ( 中药 现代 研 究与 临 床应 用 / 5 0 ( 北 京 : 学苑 出 版 社 , )114 : !’"( / 4 0 李国清, 王天元, 郑久利, 等 ( 紫苏茎叶抽提物抗菌能力的研究 / 3 0 ( 化 : 学工程师, "++’ , 11 ( !) ## 2 #!( / # 0 任永欣, 沈映军 ( 紫苏叶的现代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 3 0 ( 四川生理科 : 学杂志, "++" , "4 ( ") #) 2 #’( / ! 0 徐燕萍, 郑民实, 李 "+( / - 0 王钦富, 王永奇, 于 超, 等 (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的抗 过敏作用及机制 / 3 0 ( 中草药, : "++! , ’- ( )+ ) ) #’" 2 ) #’#( /. 0 王钦富, 王永奇, 施广霞, 等 (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 # 2 脂氧酶活性和 : 6784 释 放 的 影 响 / 3 0 ( 中 国 药 学 杂 志 , "++! , 4) ( ). ) ) ’.. 2 ) ’.1 , ) ’1"( / 1 0 王钦富, 王永奇, 于 超, 等 (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 胺释放的影响 / 3 0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 , )’ ( )) ’+ 2 ’"( / )+ 0 王凤仪, 贾育欣, 李生财, 等 ( 敦煌古方 “ 紫苏煎 ” 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 血清、 肺组织中 9:、 ;7 2 ) 含量的影响 / 3 0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 : "’ ( ") )’ 2 )!( / )) 0 黄 丽, 韦保耀, 滕建文 ( 紫苏叶抗过敏有效成分的研究 / 3 0 ( 食品科 丽, 滕建文, 等 ( 紫苏叶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 3 0 ( 食品科 技, "++# < # = : 1+ 2 1’( / )" 0 韦保耀, 黄 文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筛选 ’++ 种中草药抗乙型 : 肝炎 病毒 表面 抗原 的实 验研 究 / 3 0 ( 江 西中 医学 院学 报 , )11# , -( )) 技, "++! < . = : ".4 2 ".!(
? "( @
发现, 敦煌
古方 “ 紫苏煎 ” 可以有效降低改良烟熏法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 组织中的内皮素 7 " ( 含量,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黄丽等 ? "" @ 采 K: 7 " ) 用透明质酸酶抗过敏活性测试法研究紫苏叶的抗过敏性时发现, 紫苏叶中有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过敏活性。 韦保耀等 ? "# @ 采用透 明质酸酶体外试验、 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对紫苏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进行评 价, 结果表明, 紫苏提取物粗品的大孔树脂 ’(M 乙醇洗脱液冷冻干 燥品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 显著降低小鼠皮肤蓝斑的吸光 值, 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显著拮抗组织胺所致的大
中国药业 !"#$% &"%’(%)*+,#)%-.
・!"・
综述报告
且解热效 "# $ % &$ 及挥发油 ’( #! $ % &$ 均有比较明显的降温作用, 给药组体温与生理盐水对 果略优于阿司匹林。 在给药后 ) * 及 " *, 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 镇静、 镇痛 紫苏叶中含有具镇静、 镇痛活性作用的化合物紫苏醛, 且发现 其与豆甾醇具有协同作用。 在对紫苏延长睡眠作用的有效成分筛 选时发现, 从紫苏中分离出的莳萝芹菜脑可使环己烯巴比妥诱导的 睡% &$ 的剂量下, 莳萝芹菜脑的活性与盐酸氯丙嗪几乎相当, 然而大剂量 ( 时可见睡眠小鼠发生持续惊厥 / ’ 0 。 -). ,$ % &$) " 其他 紫苏的药理作用极其广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它还具有增 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 益智, 降 压, 提高小鼠抗不良应激的能力, 降低低切时的全血黏度、 全血还 原黏度, 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等作用 / "1 2 ’’ 0 。 紫苏浑身是宝, 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化学物质, 药理作用相 当广泛, 越来越丰富的药理报道也为紫苏的开发提供了很充实的 理论依据。 根据近几年的报道来看, 紫苏很可能被开发作为调脂 药、 中药抗生素或具有多种用途的保健品。 由于我国紫苏资源丰 富, 紫苏易种易活, 因此具有相当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 年第 $% 卷第 $ 期
综述报告
紫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董玲婉 ", 周丽娜 #
$ "%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 浙江 临海
的研究。 该文着重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紫苏* 药理作用 *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0 )’ + ))*’ + )" 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体现出了较强的抗炎、 抗过敏作用, 而紫苏提取物粗品的大孔树脂 H(M 乙醇洗脱液冷冻干燥品作用则 紫苏水提液可以减轻亚唑酮引起的过敏, 苏子 次之。 另有报道 ? "& @ , 油中的 # 7 亚麻酸具有抗过敏活性。 有学者发现 ? "H @ , 野生紫苏两种 含异戊二烯的 & 7 苯并庚平衍生物在体外对环氧合酶 7 " 具有抑 制活性, 提示其可能具有缓减炎症的活性。 此外, 紫苏水提液可以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生成而起抗炎作用, 并且可以减轻巴豆醇乙酯 和花生四烯酸引起的炎症 ? "G @ 。 . 调脂保肝 王晔等 ? "! @ 发现苜蓿和紫苏的提取液混合物可预防大鼠在高脂 饮食状态下血清总胆固醇 (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N) +O+ 7 N) 的升高及肝、 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的升高, 并可预防肝脂肪浸润和 胆固醇沉积。 陈栋梁等 ? "’ @ 发现用含 PPM 紫苏油和 "#M 大豆肽制备 的降脂合剂给予大鼠 ( 高脂饮食饲养 ) 连续灌胃 H( 6 后, 高脂大鼠 血清 :N、 甘油三酯 ( 浓度明显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 ( 浓 :Q) 5O+) 度则有所提高, 停止灌胃 " 周后仍可使血清 :Q 维持在较低水平。 丁晶晶等 ? "P @ 发现紫苏油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的 :Q 和 :N 浓度, 同 时对其调脂的时效关系进行了探讨。 王雨等 ? "I 7 #( @ 研究了紫苏子对 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紫苏子能明显降低 :N 和 但对 5O+ 7 N 的水平无显著影响, 还发现紫苏子对四氯 :Q 含量, 化碳所致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谭晓华等 ? #" @ 报道, 紫苏子 油可预防大鼠脂代谢紊乱, 改善兔试验性高脂血症的活性。 富含 可用 # 7 亚麻酸的苏子油能够改变大鼠脑和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 于调节血脂 ? #& @ 。 , 抗氧化 发现炒紫 王钦富等 ? #& 7 #H @ 对炒紫苏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苏子的水提物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 负氧离子和降低丙二醛水 采用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 ( 耳肿胀试验 ) 和小 平, 且作用优于维生素 N 等阳性对照物; 炒紫苏子醇提物能显著降 低小 鼠 丙 二 醛水 平 ,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 性, 在 低剂 量 RSO) ( 时还能显著降低单胺氧化酶水平; 而高剂量( "&H FD E TD) #"& FD E TD) 低 水提物则能显著降低丙二醛、 单胺氧化酶水平, 提高 RSO 活性, 剂量 ( 水提物只能降低丙二醛、 单胺氧化酶水平。 王凤 "(! FD E TD) 发现紫苏煎 仪等 ? #G @ 在探索敦煌古方紫苏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 可显著提高烟熏所致慢支模型大鼠的 RSO 活力, 降低丙二醛含量。 姚秀玲等 ? #! @ 研究了紫苏提取物体外给药对温育时小鼠肝匀浆脂质 过氧化物 ( 生成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紫苏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US) 明显优于维生素 N。 金安娜等 ? #’ @ 报道, 紫苏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 随着紫苏油剂量的提高, 丙二 O 7 半乳糖腹腔注射对小鼠的损伤, 醛含量先降后升, 谷胱甘肽含量先升后降, 提示过量紫苏油的摄入 可能对机体的氧化还原能力具有负面影响。 $ 解热 王静珍等 ? #P @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伤寒、 副伤寒甲、 乙三联菌苗 立即灌胃给药, 结果显示紫苏水提浸膏 "#% G D E TD, (% G F+ E TD 后, 紫苏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苏子, 原产 我国, 为传统常用中药, 植物基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 !"#$%%& 《 本草纲 ’#()"*+",* $ +,-- ) ./,00% 12/% &#-()& $ .3-04% ) 52-6% 7 8299% 。 “ ” 目》 载: 紫苏, 进世要药也。 其味辛, 入气分, 其色紫, 入血分。 除 紫苏外, 紫 苏 属 其 他 植 物 白 苏 !. ’#()"*+",* $ +% ) ./,00% 、 野 苏 !. 回 回 苏 !. ’#()"*+",* ’#()"*+",* $ +% ) ./,00% 12/% &+()& $ :4;-<% ) =;6>% 、 $ +% ) ./,00% 12/% +#$*/& $ :4;-< ) 52-6% 7 8299% 也在一些地区作紫苏 入药使用。 紫苏以叶、 梗、 果实三部分分别入药, 其中紫苏叶具有解 表散寒、 行气和胃功效, 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 止痛、 安胎功效, 紫 苏子具有降气消痰、 平喘、 润肠功效。 我国已开发了藿香正气口服 通宣理肺丸、 参苏丸、 儿童清肺丸等 "( 余种含紫苏的中药 液$水)、 方剂。 紫苏除药用外, 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也是一种时尚蔬菜 和保健品: 因此, 紫苏的利用价值正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在此就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苏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 抗菌、 抗病毒 郭群群等 ? " 7 # @ 将分离得到的 &A &B 7 二乙氧基迷迭香酸、 黄示 灵、 咖啡酸、 迷迭香酸进行抗菌试验, 结果显示它们均具有抑制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活性, 其中迷迭香酸和 &A &B 7 二 乙氧基迷迭香酸较强; 他们还发现紫苏叶挥发油对革兰阳性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另有研究表明 ? & @ , 紫苏中的紫苏醛、 柠檬 醛具有抑菌作用, 当 两 者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 C #(( !D E F+ 和 且两者作用部位类 #G C "(( !D E F+ 时有阻止丝状菌生长的作用, 似, 具有协同作用。 李国清等 ? H @ 发现紫苏茎叶提取物对常见菌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