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

解:根据题意,加热片刻生成氧气4克-3.04克=0.96克
设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Y
2KClO3 =M=△n=O=2 2KCl + 3O2↑
245
149 96 ∴反应后固体残余物中
X
245 X
=
96 0.96克
Y 0.96克
149 Y
=
96 0.96克
剩余KClO3 3克-2.45克=0.55克
2 Mg + O 2 ====== 2 Mg O
32
80
16克
X
32 ------
=
8--0----
16克 X
注意:如果已知体 积或要算体积时, 要用密度公式换算 成质量才代入。
X = -8-0--×---1-6--克-32
= 40 克 答:充分燃烧后可生成氧化镁 40 克。
四.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练习 医疗上需要18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思路:方法①配平化学方程式,观察符合题意的
方法②设生成1分子CO2,2分子H2O
则: C元素质量为12 H元素质量为4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11、一定质量的某含碳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D.KMnO4和K2MnO4
思路:根据氧气的质量来求生成这么多氧气需要分解多少
克高锰酸钾。要注意到15.8克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全部分解。 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解:设生成1.6克氧气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九年级化学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化学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3.正确使用量和单位。

教学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过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X(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氧气进行实验。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2H 2O 通电===2H 2↑+O 2↑36 4 32x yg x 6.13236=,x=;gy 6.1324=,y= 答:电解消耗水,同时生成氢气。

常见题型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 中,反应物A 、B 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共140g 时,B 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共140g ,所以A 和B 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 。

由于反应物A 、B 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 占其中3份,B 占其中4份。

所以消耗B 的质量为140÷7×4=80g 。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 中,已知X 和Z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训练: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选择题。

1.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 )A.1:1:2B.2:1:6C.2:3:6D.3:1:6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A.MgCO3和NaHCO3B.CaCO3和Na2CO3C.CaCO3和MgCO3D.Na2CO3和NaHCO33.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反应中Y与M的质量比为( )A.12:9B.23:9C.32:9D.16:94.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26C.40D.605.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ag;另外一份碳先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产的二氧化碳,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先通过足量灼热的碳层,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是( )A.b=2a B.a>b C.a=2b D.无法确定6.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3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Zn Al B.Cu Ag C.Fe Zn D.Al Mg二、填空题。

7.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8.木炭燃烧时,若有12g碳和32g氧气参加反应,则生成气体的是 (填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混合物)。

9.将26克Zn加入到含64克CuSO4和30.4克Fe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为 ;所得溶液质量 原混合溶液质量(填“<”“=”或“>”)。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必备精讲精练:5.3 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必备精讲精练:5.3 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课题3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精要】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1.设未知量;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4.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5.列比例式求解;6.写出简明答案。

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

请问制取1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CaCO 3 CaO +CO 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1t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需要碳酸钙1.8t 。

【特别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 时,不能在X 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x 56100 1t【题典精讲】【例题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故选D 【例题2】6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是( )A.20g B.12g C.10g D.8g【答案】C【解析】设生成的氧化镁质量x 2Mg+O 2点燃¯2MgO 48 806gx4880=6gx,x=10g 故选C【例题3】在天平两边的托盘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50g CaCO 3,欲使天平平衡,应向右盘烧杯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①Al 粉31.5g②Mg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50g③固体铜30g ④MgO 与Mg (OH )2的混合物28g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①②④【答案】D【解析】设左边烧杯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00 44 50g x10044=50gxx =22g左边烧杯的质量增加量为:50g ﹣22g =28g ,也就是说右边烧杯的质量增加量也为28g 天平才能保持平衡;①根据2Al~3H2可知,31.5gAl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5g,右盘增加的质量为:31.5g﹣3.5g=28g,故①正确;②50g全部是MgCO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6.2g;50g全部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g,右盘增加的质量在23.8g~29.2g之间,故②正确;③固体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右盘增加的质量是30g,故③错误;④MgO与Mg(OH)2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没有气体生成,右盘质量增加28g,故④正确。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1)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1)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1 纯净物之间的计算教学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教材分析学会化学方程式之后,课题3马上结合实际,使学生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再以两个实例来说明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介绍了解解题的一般格式。

重难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教学准备课件、翻页笔、粉笔、纸质试题教学过【知识回顾】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并说一说该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哪些信息?微观:在通电条件下,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

参与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化学计量数之比【练习】1.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 8 g镁和3. 2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 氧化镁B.5 g镁和3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氧化镁C.3 g镁和5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氧化镁D.3. 2 g镁和4. 8 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 g 氧化镁2.在反应2X+Y2=2Z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0 B.64 C.56 D.403.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15gA和20gB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6gD,程设计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6g B.lg C.4g D.3g【题型讲解】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39+55+4×16)1×(2×16)6.3g xxg3.632316步骤总结:(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标:标出有关物质的量;上标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下标已知质量和未知数(4)列:列出比例式;(5)解:求解;(6)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5.3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重难点)
新课引入:
现代火箭一般采用液氢做燃料,液氧做助燃剂,科学家是如何 精确计算出火箭发射所需添加的液氢和液氧的质量的呢?这就需要 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K2MnO4 + O2↑+ MnO2 32
(相关物质) 6.3g
x
(4)列比例式
2158 6.3g 32 x
(微观质量比 = 实际质量比)
(5)求解 (6)答
x 32 6.3g 0.6g 2 158
答:分解6.3g高锰酸钾,可得0.6g氧气。
新知学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
72%
答:这种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72%。
注意事项 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如果遇到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 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质量分 数)
题型二:有关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典例 足量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升的氧气(密度为1.43 g/L) 充分燃烧,可以生 成多少克氧化镁?
100g x
y
答:需要3550g氯气,生成3650g氯化氢。
解法②: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 。
H2 + Cl2 =
2
71
2HCl
100g x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氯化氢的质量为: 100g+3550g=3650g 答:需要3550g氯气,生成3650g氯化氢。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 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设置计算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计算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和提高。例如,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3.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解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思考每一步骤的意义和作用。
2.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例如,从简单到复杂的计算题,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解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意义、计算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讲解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质量等方面的关系。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技巧,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和实践的方式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其实践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计算实例和练习题等。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药匙等。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药物剂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新课讲解】(25分钟)1. 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5分钟)讲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表示的是物质的质量。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为后续的计算打下基础。

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技巧(10分钟)讲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最后写出答案并标明单位。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计算过程要清晰、单位要统一等。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步骤讲解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比 4 : 32 : 36
如果 2g
1?6g
1?8g
8?g 6?4g
72g
在该反应中,反应物氢气、氧气与生成物水 的质量关系是一定的,即它们的 质量比 不变.
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计算依据
在2A+3B==2C+4D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 物质C和9 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2C+4D
64 3x 8 g 12g
64 8g
=
3x 12
g
解得x=32
答: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简单计算
例1:加热分解12.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பைடு நூலகம்

2KMnO4 K2MnO4 +O2↑+MnO2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 “象脚 鼓”等词 语,描 述周总 理和傣 族人民 一起过 泼水节 的情景 ,体会 周总理 和傣族 人民心 连心的 深厚情 意。

5.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 受总理 的平易 近人。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数量词产生兴 趣,培 养学生 能留心 观察周 围事物 、尝试 用数量 词表达 熟悉的 事物的 好习惯 。感受 数量词 儿歌的 语言美 。

9、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 有一件 是太晚 的。要 始终保 持敬畏 之心, 对阳光 ,对美 ,对痛 楚。

10、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 一些道 理,明 白一些 事理, 毕竟每 个人都 是越活 越现实 。

11.这篇散文叙事自然,抒情真诚, 议论率 真,谈 古论今 ,托物 言志, 写出了 自己的 生活虽 没有诗 意,却 努力追 求诗意 的过程 。
(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MnO2
2
K
C
l
O
3
====== △
245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 2KCl +3O2
149 96
245 -------
96
12.25克
12.25克 = -------
X
Y
X
245 12.25克 ------- = ----------
149 Y
X = 9-6--×---1-2--.2--5-克-245
不带单位
准确配平 纯净物
加上计量数 书写正确
有单位,别忘加
练一练
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1.2 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高温
CaCO3
CaO +CO2↑
100
56
x
11.2 t
100 56
=
x 11.2

12.文章第一段运用比拟、衬托的手 法,既 凸显了 凌晨六 点郊野 的静, 又描摹 出寂静 之下万 物的生 趣,笔 触细致 ,富有 诗意。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4.8 克
答: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4.8克.
149×12.25克 Y = ---------------
245
Y= 7.45 g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Z
↑ 2 K C l O 3 =M==nO==2= 2KCl +3O2

245
96
Z
245
Z
------- = -------

6、借助图片、多媒体演示,采用自由 朗读、 指名朗 读,小 组读, 全班读 ,动作 演示、 创设情 景读等 不同的 方式正 确流利 的朗读 课文, 读出水 的神奇 。

7、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 、雨、 雹子、 雪等自 然现象 都是水 的变化 形成的 。

8、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 的收获 就在哪 里。纽 扣第一 颗就扣 错了, 可你扣 到最后 一颗才 发现。 有些事 一开始 就是错 的,可 只有到 最后才 不得不 承认。
t
X = 100x11.2 t X=20 t 56
答:需要石灰石20 t
算一算
例3. 如果需要的16 g氧气全部由过氧化氢分解制得,理论上消耗过 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同时生成的水的质量又是多少呢?
练习:(1) 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 克的氧气?同时 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 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 示时间 变化的 句子、 表示动 作的词 语,了 解课文 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 顺序说 清楚蝌 蚪成长 的变化 过程, 能看图 讲小蝌 蚪找妈 妈的故 事。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 小蝌蚪 主动探 索的精 神,增 强阅读 科学童 话的兴 趣
32
80
16g
X
32
80
------ = ------
16g X
80×16g X = ------------
32 = 40 g
答:充分燃烧后可生成氧化镁 40 g.
反馈固学
1.某学生计算30g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B CO2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反馈固学
2×158
32
12.6 g
x
答:加热分解 12.6 g高锰酸钾,可以 得到2.6 g氧气.
小结
例1:加热分解12.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 K2MnO4 +O2↑+MnO2
2×158
32
12.6 g
x
2x31258=
12.6 g x
5.3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表达式的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项的含义;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比的方法(重 点);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重点) 4、能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其他物质的质量 (难点)
比例关系
2H2 + O2 点燃 2H2O;
2×2 : 32 : 2×18
答:加热分解 12.6 g高锰酸钾,可 以得到2.6 g氧气.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相对分子质量和系数的乘积 (4) 写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相对分子质量和系数的乘积 (4)写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96
4.8克
4.8克
4.8克×245 Z = --------------
96 答:需要氯酸钾12.25克
Z = 12.25克
练习:足量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升的氧气(密度为1.43g/L) 充分燃烧, 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依题意,可知:
点燃 2 Mg + O 2 ====== 2 Mg O
2.已知金属铁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则56g铁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氢气多少克?(金属铁与稀H2SO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设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X
X=2g.
答: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得2g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