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4)评估环境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0
评估缺一项扣2分;每项评估不全一项扣1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洗手、戴口罩。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一次注射完。如果结果为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按下表安排,每隔20min皮下注射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TAT 1500u)。具体如下: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次数
TAT(ml)
加入生理盐水(ml)
6.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做皮内注射(注入药液0.1ml),注射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
1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7.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交待注意事项,20min观察结果。
6
未核对、未记录、未交待各扣2分,交代不详扣1分。
8.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
0.1
0.9
2
0.2
0.8
3
0.3
0.7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0.6
9.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
4
未观察、未记录各扣2分。
评价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结果判断准确。
5
不准确扣5分。
3.语言通俗易懂,爱护体贴病人。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

使用抗毒素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注射前须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过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1)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

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

如注射局部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

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除局部反应外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应尽量避免使用抗毒素。

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并做好一切准备,一旦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抢救。

无过敏史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

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

(2)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

第1次可注射10倍稀释的抗毒素0.3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期,即可注射第2次0.4ml,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3次0.8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即应将第1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我有个病人是破伤风感染,送入医院后行TAT皮试为阳性,当时需大剂量TAT静滴治疗,故先予以TAT1500u脱敏肌注后,再行静滴,并密切观察未出现过敏的表现。

现此患者已出院。

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

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
第三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发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 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 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 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
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
第九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二、操作方法
备药 配液 选择部位 消毒 穿刺 注药 拔针 记录时间 观察 结果判断 记录 整理
第十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用物准备
◆ 注医射嘱注盘内加1ml注射
器射、单4.5~5号针头、
注射卡及药液。
◆ 如为药物过敏试验, 另备急救药:首选 0.1% 盐酸肾上腺素, 2ml注射器。
关于最新破伤风皮试 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学习目标
认识破伤风的发病机制 掌握TAT皮试操作方法及其药液配置
掌握TAT皮试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Tetanus)
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 疾病,本病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 有发作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 40%左右。
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拮 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 。
第四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接受过 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至数周。 个别的可短至1~2天
出现的牙关紧闭,以及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发生痉挛 所出现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困难 ,苦笑面 容。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神志、合作程度, 是否配合 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有过敏史要通知 医生) 注射部位皮肤状况(如有无瘢痕、硬结、伤口 、肤色是否影响结果观察等)

破伤风抗毒素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的探讨

破伤风抗毒素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的探讨

破伤风抗毒素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的探讨目的:探讨使用TAT抗毒素治疗的患者免去皮试直接脱敏注射。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使用TAT治疗的眼外伤及眉弓裂伤患者2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22例。

两组给予不同皮试液,观察皮试结果。

结果:A组阳性率为72.1%,B组阳性率为56.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5,P<0.05)。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TAT 治疗时,因不同的配制方法配制的皮试液对患者进行皮试,检出的阳性结果大不相同,且皮试时检出的阳性率都较高,不利于急诊救治,建议免去皮试,直接进行脱敏注射。

标签:破伤风;皮试;脱敏注射破伤风是与外伤相关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尤其是开放性外伤(深部伤口)者,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更高,因此外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

在对外伤患者进行预防破伤风治疗时,通常会用到两种抗毒素,一种是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虽然该类药物免皮试,但由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属于人的血液制品,虽经过检验合格后才流入医院药品目录,但是也时常会发生血液制品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1];同时TIG抗毒素由于价格贵有些医院并未采购该类药物。

另外一种是破伤风抗毒素(简称TAT),是一种含能中和人体破伤风毒素的马血清制剂,由于价格便宜,大部分的医院均采用该类药物为破伤风救治的首选。

但是TAT对人体来说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在对患者注射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更严重者可能引起休克[2],所以在临床上对需TAT 治疗患者采取先皮试,后再根据皮试结果采取普通常规肌内注射或脱敏注射疗法。

但临床上不同配制方法得到的TAT皮试液进行皮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也大不相同,而按传统的判断标准在皮试时检出的阳性率都较高,不利于急诊救治,延长了患者的救治时间。

本文探讨在使用TAT治疗时免去皮试,直接进行脱敏注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使用TAT治疗的眼外伤患者,包括刀、剪、铁钉类刺伤眼球及眼周患者及眉弓裂伤患者共计2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4例(63.1%),女90例(36.9%);1~20岁91例(37.3%),21~40岁63例(25.8%),41岁以上90例(36.9%);感染源为带铁锈的物体划伤161例(66.0%),其他感染源(如土壤)83例(34.0%);注射过TAT(曾注射过破伤风抗毒素者为受伤1周前曾注射过者)者61例(25.0%),未注射过TAT者183例(75.0%)。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旧)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旧)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旧法)
(一)过敏试验法
1.试验液的配制取每ml含TAT1500IU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TAT150IU)即得。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TAT试验液0.1ml(含TAT15IU),20分钟观察结果。

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润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

曾用过TAT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作过敏试验。

(二)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见下表)
次数抗毒血清(ml)生理盐水(ml)注射方法
1 0.1 0.9 肌肉注射
2 0.2 0.8 肌肉注射
3 0.3 0.7 肌肉注射
4 0.4 稀释至1ml 肌肉注射
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

如发现患者有气促、紫绀、荨麻疹等不适或发生过敏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

如反应轻微,待反应消退后,酌情增加次数,减少每次注射剂量,以达到顺利注射的目的。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试,阴性者才可以注射,阳性者不能直接注射,否则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健康人,待血中抗体达一定水平时,自血浆分离提纯而制,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①有TAT过敏史者;②TAT皮试强阳性;③TAT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者,应放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是难以回避和备受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此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新法脱敏注射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新法脱敏注射进展
中图分类号 :R 5 1 7 .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3— 6 2 4 5( 2 0 1 5 )1 0—1 1 7 1— 0 2
2 0 0 1 年 以来 ,矾 山卫生 院接 受需 注射 破 伤风 抗毒 最好 为 伤后 2 4 h内 ,皮 试 阴 性 后 皮 下 或 肌 肉 ( 均 素 ( T e t a n u s A n t i t o x i n ,T A T) ( 简称破 抗 )患者 1 7 2 采用臀大肌 )注 射 ,最 小 预 防剂量 为 破抗 1 5 0 0 U
. 4 注 意事 项 保 存温 度 在 2~ 8 o C;皮试 液 现用 现 少数 皮 肤 瘙 痒 ) ,阳性 率 约 6 8 . 0 0 % 。2 0 0 1—2 0 1 1年 1 标 准浓 度 为 1 m l 皮 试 液 内含 “ 破抗” 1 5 0 U, 来该院严 格把关 ,适时应 用破抗并 采用新 法脱 敏注 配制 ( 5 u) ;有 效 期 计 算 , 自吸 收 之 日起 3 射 ,1 1 7 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脱敏疗法 ,无 1 例异常反 注入皮 内量为 1 年半 ;禁忌症 :发烧、急性传染性疾病 、严重心肝 应及过敏现象发生,随访均无破伤风病例发生。下面
例 ,其中男性 1 4 4例、女性 2 8 例 ;皮试 阳性 _ 1 J 1 1 7 例 ( 儿 童成人 同量 ) ,使血 液抗 体迅 速上 升 达有效 预 防浓 对污 染严 重 的伤 口 1 周 后再 重复 注射 同量 ) 。 ( 均为局部 红肿 、丘疹 、直 径 ≥1 c m 和/ 或 有伪 足 , 度 (
产生特异性免疫 J 。我国 目前对 0 — 7岁儿童推行 的、 敏 注射 成为 在 主动免 疫基 础 上进 行 被 动免 疫 的重 要 手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二次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二次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二次注射法
叶建英;王金英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4(004)009
【摘要】破伤风抗毒素(TAT)作为一种特异性治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上尤其是在外伤治疗上应用很广泛。

对人体而言它又是异种蛋白质,所以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为此.临床上在肌肉注射前必须常规做皮试。

皮试阳性而又必须使用者则行脱敏注射。

常规脱敏注射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是“依次递增、间隔给药”的原则,要分4次注射,观察历
【总页数】1页(P666)
【作者】叶建英;王金英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与脱敏注射法 [J], 左茹阁
2.1种简便的破伤风抗毒素4次脱敏注射法介绍 [J], 王美珍
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与脱敏注射法 [J], 左茹阁
4.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改进的探讨 [J], 彭小菊
5.破伤风抗毒素皮试与脱敏注射法 [J], 左茹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是预防发生 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 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 具有抗原性,注射后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 试,阴性者才可以注 注射,否则易发生过 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 如需再用,应重新做 球蛋白(TIG)是用破 康人,待血中抗体达 分离提纯而制,其免
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
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①有TAT
过敏史者;②TAT 皮试强阳性;③TAT 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 者,应放 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 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 是难 以回避和 备受 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 伤风免疫球
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
TAT 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 进入人体以
后,同肥 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 结合,释放出少量 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 射后,可使 细胞表面的IgE 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 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精品文档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 体是
一种异性蛋白, 可能引
起过敏反应。

抗毒素前
必须做皮 射,阳性者不
能直接 敏反应,甚至危
及生 毒素但超过1周者
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 伤
风类毒素免疫健 一定水
平时,自血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