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进生转化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作为一名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我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
有的学生因为中午天气不好没法回家吃饭,我会给他们钱去买饭吃;雨雪天,有的学生忘带雨具,家长没时间来接,我会给他们找雨具。
在班里,学生有了什么困难和委屈,都愿意跟我说,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爱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
当他们犯错我及时正确引领,协助学生有意识地改正错误。
当他们进步时我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案例一:小偷小摸现象2007年,我从教二年级调到教五年级。
面对五年级的这些大孩子,我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们,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有一天,学生订的录音磁带来了,我领了一箱子的录音带来到了教室,一人一盒地发了起来。
拿到录音带的同学都忙着打开欣赏,没拿到的都在期待着。
发到最南面一竖排的时候,我把剩下的十几盒录音带全部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自由地往后传,可录音带传到最后却少了一盒。
明明是自己数好的,怎么会少了一盒呢?肯定是哪位同学多拿了。
我询问了好一会也没有找到那盒磁带,此时已经打了放学铃很久了,同学们都急着回家。
我想,现在查不出来的原因可能很多,不如给他(她)一个自我改过的机会,于是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谁拿了也没关系,呆会放在讲台上,也一样是个好孩子。
”于是就让孩子们回去了。
下午,我一到教室就朝讲台上望去,根本就不见录音带的影。
我说:“拿录音带的这位同学是谁,我已经从大家的表情中看出来了。
他也是一时没想开犯的错误,我们大家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如果他真的后悔了,真的想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他就会自觉地把录音带放到讲台上。
”说到底,究竟是谁拿了录音带我心里仍然没底。
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孩子们都顶着雨陆续来到了学校。
我刚走进教室,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嚷起来,说:“录音带回来了!”我笑着对大家说:“我们班又多了一位好学生,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勇敢地改正错误,我们这次就原谅了他吧。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进生的转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班级里的后进生顾名思义,“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无论哪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他们是班级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因为他们的表现极大的影响了班级里的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所以一些教师对这些学生不免发牢骚。
每每此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既有对教师所发牢骚的默许,也有对这类学生的同情,总感觉他们并不是“无药可医”。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去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欢快的活跃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
所以,作为他们敬畏的教师,应循循善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他们也是班级的主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重新燃起自信的火花。
后进生,更需要教师对其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去培养。
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
有时,教师的一个关注的眼神抑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对后进生的转化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不信?大家试试看!。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下面就谈谈我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一典型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郑一凡。
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全校中出了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上学期期中测试三科竟然不及格。
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现实,不能无视他的存在,必须想办法!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
接待我的是其奶奶,通过他奶奶的介绍,我明白了。
原来,他的父母离婚。
平时根本就没有人管他,辅导他的学习;他的父亲现在在外面打工,很少在家,加之在外工作不容易,经常看别人的脸色,回到家看儿子不懂事,表现差,成绩差,因此动不动就是一顿打一顿骂,而奶奶自己年纪也大了,更加没有辅导能力,何况也管不住孙子……奶奶也代表家长表达了他们的意思:成绩不好不怪老师,我们也知道老师尽力了,做家长的也没有办法,反正让他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在读不下去了,就算了。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怎么能因为大人的原因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呢!大人辛辛苦苦的赚钱不也是为了学生嘛!既然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我就靠自己,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不能放弃他。
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
用“爱”走近后进生——班主任教育案例

用爱走近“后进生”——班主任德育案例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当了将近三年的班主任了,虽然经验的累积有限,但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是无限的。
这几年来,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
因为,班主任是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活力的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才能“以爱服人”。
回想到这样一件事情,虽然不大,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转化后进生工作进行了一些启迪和思考……小A是我们班一名默默无闻的女生,平时与同学交流不多,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可初一第一学期一开学,她显得无精打采,上课也时常走神,神情恍惚,在开学初的几次测验中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班级的倒数几名。
跟她谈心,她始终打不开话匣子,不愿与老师谈她成绩退步的原因。
直到我联系了她的妈妈,才得知她最近常将自己一人关在房间,以做作业的名义,不是用手机看小说,就是上网聊天,还不许父母进她的房间。
一旦要没收她的手机或切断电脑网络,她就大吵大闹,与父母闹的不可开交。
为此,她母亲也非常焦虑,不知如何跟她进行心理沟通。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了下如何与这个表面文静内心叛逆的女生进行沟通。
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与她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交流,谈理想,谈学习的重要性,谈网络的危害,她最后表示一定改正现在的问题,慢慢调整自己到学习状态。
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说教也许收效甚微,于是我决定选择别样的方法。
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我先深入地去她家去家访,看了她做作业的状态,通过了解,我发现她的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特别溺爱她,从小就依着他。
正是因为“爱”,造就了现在的爱发脾气的“她”。
到家后,我在一个星期中时常用她告诉我的QQ号与她进行网上交流。
因为QQ上我不再是老师,我们的话慢慢多起来。
她与我谈了她的厌学情绪的原因和上网做的事,她明白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错误,所以她很想去改变,但是现实中,她感到很辛苦……我不但成了名倾听者,而且在网络上我适时的帮她分析,并且给与引导和鼓励。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第1篇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那年,我接了一个后进班,面对这些学习成绩差,又不守纪律的学生,当时我不知所措,也无从下手。
当初,我采取的还是以前的老办法:对违纪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罚站、停课、叫家长到校等来压服学生。
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虽然制服了一些学生,但班级工作总体转化效果不明显。
经过多次反思,通过阅读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文章,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特别是经常学习《班主任之友》上的有关文章,使我大开眼界。
从此,我决心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以爱来感化教育学生。
有一次,一位教师在上课,我在教室外观察学生上课情况。
班上一片吵闹声:有的敲桌子,有的哼小调,有的拿粉笔乱扔乱投,有的走下座位……当时,我真想冲进教室把不守纪律的几个学生拉出来狠狠惩罚一顿,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
但我没有这样做,我克制住自己的感情。
班会上,我把上午看到的课堂情况描述了一番。
学生预感到:班主任马上要严厉教训那几个不守纪律的同学了。
此时,我看着那几个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他们纷纷低下头,等待我的处罚。
但是,我这次并没有教训那几个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分析上课不守纪律给自己、同学和老师带来的危害。
然后,我给同学们出了两篇作文题:《假如我是班主任》、《和班主任老师谈谈心里话》。
两天后,作文交上来了。
作文里,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真情实话。
他们反映出自己的苦恼和要求。
有的学生反映:“我的成绩不好,有的老师说我像驴一样笨,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我们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
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常遭父母的打骂,在学校又常挨老师的批评,我家里家外不是人,其实我也想好好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我多希望家庭多给一点温暖,老师多给一点关心啊!”还有个学生这样写:“有一次,我因生病发烧而迟到,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你又去玩电子游戏机了!’并且严厉地批评我。
我不服,老师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从此,我就破罐破摔,事事和班主任对着干,大不了我回家,不读书罢了。
(完整word版)转化后进生德育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后进生转化德育案例一、案例背景四年级学生小黄,聪明伶俐,但学习成绩比较差。
在班里不讲卫生,经常乱扔垃圾,脾气比较暴躁,喜欢打人,不太懂得与他人交流。
家庭情况:妈妈生病死了,爸爸是个好赌的人,平时跟着奶奶生活;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差,是班里的贫困生。
二、案例分析小黄这个孩子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均不好,一方面是缺乏家庭温暖和良好的家长引导。
举一例子:他在学校里就餐,每次都吃很多饭,是我们班里吃饭最多的学生,他的能吃在班里也是出了名的.我觉得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小小年纪吃一顿饭,我都可以吃上一天了。
于是,我就找个机会,跟他单独聊了下。
我问他:“平时在家也是吃这么多饭吗?"“不是的."“那为什么在学校里要吃这么多呢?"“因为学校里的饭多吃点是不要钱的!"他笑嘻嘻地告诉我。
原来如此,在学校里吃饭吃得多少交钱是一样的,他以为多吃点饭他就划算点。
他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由此可见一斑。
奶奶为了赚点钱,在绣花厂里上班很迟才回家,爸爸经常赌博根本不管他.另一方面,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比较差也导致了他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班里学生告诉我他在有些课上经常做小动作,甚至于睡觉。
走到班里,我总是先看他的座位,地上总会有纸屑;小黄的手总是很脏,脸上挂着鼻涕,一点都不讲究个人卫生;与小黄交谈中,我发现他每次骂人打人时,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种:(1)别人讲了他一、二句、骂了他一、二句或无意中碰了他一下等,他就会怒发冲冠地冲上去打人;(2)“莫名其妙"地打了人,觉得有一种征服别人的快感。
小黄打了人以后,还会对被打的人及知情的人发出警告:“不许告诉老师或家长,否则我会打得更狠。
”一旦事情被老师或家长知道,并找到他时,经过教育,他会承认错误,甚至痛哭流涕地保证不再打人,但事后,他会一如既往,仍然管不住自己再次去打人。
三、教育对策针对小黄的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1)倾心交谈我主动找他单独谈心,没有用简单、粗暴、凶神恶煞的语气跟他讲话,而是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跟他谈心,并充分肯定了他的优点,这样使得他对我产生了一种亲近感,也使得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愉快的谈话氛围,久而久之,更使得他向我敞开了心扉,动感情地谈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学习,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应该学会自强、自尊、自立,把学习搞好,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进生转化案例

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后进
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生,
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 帮助他们找到值得
信赖的角色感觉。
我这次带的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后进
生。
开学第二周,黄某连续两次早操迟
到,同时女生委员也反映,黄某从不搞寝室卫生,与同学相处也不融洽,关系比较紧
张。无
独有偶,科任老师也反映她上课睡觉,很少听
此后的日子
我决定趁热打铁, 一方面针对她在学习和活动中所取得的
里,黄某经常找机会与我接近, 进
步在班上公开表扬, 帮助她在班上同学中重新树立形
象;
另一方面经常将班上的一些工作交
给她去做, 帮助她建立自信
让她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
心,
人,
同时也应该为班级肩负起
一份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后, 我发现黄某与刚进校时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似
现如此反常的现象还是让我大为不解,
或许因为对她付出的比较多, 因此对她的这一反复也
多少有些恼火, 真想狠狠地训她一顿。但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恼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暴
但在我的鼓励下,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
中,
不会一次两次就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俗话说: “心急吃
不了热豆腐”, 一些形成了坏习惯的后进生,
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
复,
所以要
学会宽容, 给他们足够的时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
间。
的。
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后进生转化案例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如果没有爱, 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 没有爱,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
德育小故事: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案例

德育小故事: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案例教学生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怎么把后进生转化成优秀生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案例,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1、父母留给我的遗产我从小受不识字的父亲教育,见着长辈要叫人,出门要告诉家人,回来也要打招呼:爸、妈我回来了。
鼻子下边长着嘴,要用嘴联系感情,关心别人,换来别人的理解。
我总忘不了父母教我的哪些:挖鼻孔、剔牙、打呵欠,这些动作都不能面对人做,应该用手掩住,这样形象好。
光着背不能上街见人,不能趿拉着鞋出门。
上床睡觉鞋要整整齐齐放在床下靠一边,下床时好穿。
不能用脚甩鞋,东一只西一只。
在哪里拿的东西,要送回原处。
要做个可靠的人。
无论干什么行业都不能有贪心。
争名利是最俗气,越是争越得不到;不争,应该给你的,自然会得到。
父母的教诲:注意小节,永远自信。
(新凤霞)2、调教一日,父亲让我去帮他犁地。
拉犁的是一头老牛和一头小牛。
那老牛总是不太卖力,步子迈得慢慢悠悠,一直落在后边,整个拉绳子的力量都集中在小牛的肩头,可父亲的鞭子不是落在老牛身上,而是落在了小牛的身上。
我有些弄不明白。
父亲解释说:“那老牛不是懒得出力,它是想让小牛练练筋骨呢!”我听了,再也无脸在家闲着,当即收拾行李,动身去找工作,从此步入社会。
2、满了吗?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你去装一碗砂子来吧!”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师傅问。
“满了!”师傅抓来一把沙,掺入碗里,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又抓起一把石灰,渗入碗里,还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徒弟无言!4、还要不要学习雷锋一个学生问老师:“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号召学雷锋,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进入了市场经济,学雷锋还有什么价值?”老师反问学生:“如果你夜间与妈妈在一起行走,突然妈妈旧病复发昏倒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进生转化案例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
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因人而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和宽容。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
由于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
同时,由于后进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
后进生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
我这次带的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
开学第二周,黄某连续两次早操迟到,同时女生委员也反映,黄某从不搞寝室卫生,与同学相处也不融洽,关系比较紧张。
无独有偶,科任老师也反映她上课睡觉,很少听讲。
所有关于黄某的负面信息加在一起,使我不得不引起重视,决定着手解决她的问题。
但是,怎么解决呢?把她叫出来一顿猛训?还是叫她写保证书,逼迫说什么“永不再犯”之类的话,再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毫不留情当面剥皮,使之无地自容,收敛本性?这些惯常的招数都一一在我脑海闪现,可在一刹那间,又马上被我一一否定:简单粗暴,没有人情味,且很难奏效。
考虑再三,我慎重地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在电话里,我只字不提她违纪的事,只是说她可能还没有适应新环境,心情不太好,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不够积极。
而后,我旁敲侧击地了解到了她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在家的表现,从她的父亲的嘴里得知原来黄某处在一个重组家庭,生母对她不闻不问,生父在农村小学任教,平时忙于工作,即使有时间,也只将目光与心灵聚焦于再婚生子身上,黄某平时和爷爷较亲,亲人对她的关怀也主要来自于年迈的爷爷。
处于青春期的她个性叛逆,意志薄弱,因涉世不深,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又因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导致她性格孤僻,没有朋友,而且由于爷爷平时的娇惯,她懒惰怕吃苦,说话刻薄,同学们更加疏远她。
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觉得黄某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缺少关爱,她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训斥与批评,而是理解与爱。
第二天,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娓娓地跟她交谈,问她为什么上课不愿听讲,在校表现不积极?是不是有什么老师不知道的原因?这一问,一下就触到她的痛处,一时间,她泪眼婆娑,痛哭流涕,非常激动地诉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她说:“我在家里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关心我;在学校里同学们也不和我好,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的生活毫无乐趣,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我任凭她哭诉和发泄,直她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才轻拍她的肩膀对她说:“你的情况老师知道了,老师也为你感到难过。
老师首先要感谢你,因为你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家庭环境,却没有像某些孩子一样变坏,这证明你的本性是很好的。
虽然在你身上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这完全是正常的,不少青春期学生会遇到这些情况,只要你有信心并持之以恒,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还有,昨天我已经和你父亲通过电话了,我感觉,他是爱你的,你毕竟是他的女儿,只不过他平时比较忙,并且他有他的苦衷,但是他对女儿的爱是不可否认的。
”经过这一次倾心交谈,黄某在校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迟到了,也能较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给学生一些鼓励,就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
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他们点亮了心灵之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对黄某在以后的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
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
也许是出于对老师的感激,也许是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此后的日子里,黄某经常找机会与我接近,我决定趁热打铁,一方面针对她在学习和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在班上公开表扬,帮助她在班上同学中重新树立形象;另一方面经常将班上的一些工作交给她去做,帮助她建立自信心,让她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人,同时也应该为班级肩负起一份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黄某与刚进校时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多了,也开朗多了,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惟一不足的是学习上还是不够努力,显得比较懒散,想到这可能与她以前的基础和习惯有关,我便经常主动地找她聊天,给她举一些前几届学生中成功的例子,鼓励她多学专业知识,多积累点经验,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极力主张她报考导游资格证,虽然她最终没有能够取得导游员资格,但在我的鼓励下,她在学习上认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些形成了坏习惯的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在第二学期开学不久,黄某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课顶撞老师;对分配的卫生任务置若罔闻,导致班级卫生工作失分严重;对班干部的忠告爱理不睬,甚至出言不逊,还想动手打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公愤。
虽然我也知道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也会出现反复,但对于黄某再次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还是让我大为不解,或许因为对她付出的比较多,因此对她的这一反复也多少有些恼火,真想狠狠地训她一顿。
但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恼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暴风骤雨的训斥,气急败坏地说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
同时,突然想起她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又有什么特殊原因刺激了她呢?想到这里我决定还是心平气和地与她进行一次交流。
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是当时的宽容才使我再次赢得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真正赢得了一个后进生的心。
记得把她叫到办公室后,她满以为我会劈头盖脸地对她一通训斥或者数落,所以一开始便装出一付无所谓的姿态。
但当我把一杯热茶递给她,并充满关切地问她:“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你能和我说说吗?”她竟然一下子显得不知所措起来。
良久,她怯怯地问道:“老师,我知道最近我的表现很不好,你会怎么罚我呢?会通知家长吗?求你不要通知家长好不好?不然后妈又会骂我的。
”见她这样我也便单刀直入:“好吧,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你的家长,但是你必须答应我的条件:第一,给同学赔礼道歉;第二,告诉我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第三,你告诉我,如果以后再犯,老师该怎么做?”她答应了,说愿意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打人。
原来前几天她生日没有回家,满以为父亲会打电话来祝她生日快乐,可结果却令她失望了。
“我的要求并不高,不用生日礼物,只不过一个电话问候而已,可是他都没做到。
” 多么真诚的呼唤,多么无奈的呼唤!他的父亲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回应。
我安慰她并对她说,明年的生日老师和同学会和她一起过。
她回教室后,我再一次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第二天,我发现她的情绪好了很多,她告诉我她父亲打电话过来了,她生日那天刚好学校加班,忙得忘记打电话,还对她说对不起了。
一周后,她父亲第一次来校看她,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满脸的喜悦,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看到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连续几个月,她真的再没有在同学中打人,一些小毛病也一步步地改掉了很多,人也比以前变得更加积极了。
直至顶岗实习,她再没犯过大的错误,我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总算踏踏实实地放了下来。
虽然,自始至终,她不是我班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她偶尔还是会犯点小错误,耍点儿任性,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缺乏关爱的学生,来自这等家庭的学生,一个如此毛病多多的学生,如果我当时不冷静,不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不与家长沟通,不以人为本,因为她一再扣分而采用粗暴的方式简单地做出处理,因为她拖了班上的后腿而“必欲去之而后快”,那么我想,今天的她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或许,她孤独的心灵寻找感情的寄托,陷入早恋的泥潭不可自拔;或者,她以网吧为家,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再回头;或者,她离开学校和家庭行走江湖,堕落、颓废,最终成为社会渣滓。
我不敢继续往下想象——前不久收到她的短信息:“老师,我们已经顺利抵达深圳,现在正在进行岗前培训。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我将把这作为我人生新的起点,付出十分的珍惜,百分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工作。
我现在最想对您说两个字:谢谢!如果没有您的教导,没有您的爱心与耐心,今天的我还在黑暗的世界里处处碰壁,我的人生会不堪设想。
谢谢您,老师!”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同时我也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和快乐。
更重要的是,从黄某的教育经历,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对待后进生应该具备的心态,那就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心灯,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
给学生一份信任,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学生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给犯了错误的学生一些宽容,有了宽容,学生才能在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
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