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氯离子测定

工业循环水氯离子测定
工业循环水氯离子测定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1.方法提要

本方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为5-9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到终点

2.试剂和材料

2.1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 =0.01410mol/L。称取24.000±0.002g预先在280-290℃干燥并已恒重的硝酸银,溶于与约500ml 水中,定量转移至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于暗处。

2.2铬酸钾指示剂:50g/L

2.3硝酸:1+300溶液

2.4:氢氧化钠:2g/L溶液

2.5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

3.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溶液调节水样的PH值,使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加入1.0ml铬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的情况下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为止,记下消耗硝酸银的体积V1,同时做空白,记下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0。

4.分析结果的表述

氯化物测定方法

氯化物 氯化物(Cl﹣)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构筑物,并防碍植物的生长。 1.方法的选择 有四种通用的方法可供选择;(1)硝酸银滴定法;(2)硝酸汞滴定法;(3)电位滴定法;(4)离子色普法。(1)法和(2)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在许多方面类似,可以任意选用,适用于较清洁水。(2)法的终点比较易于判断;(3)法适用于带色或浑浊水样;(4)法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测定包括氯化物在内的多种阴离子,具备仪器条件时可以选用。 2. 样品保存 要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而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一)硝酸银滴定法 GB11896--89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 + Cl﹣→AgCl↓ 2 Ag+ +CrO42-→Ag2CrO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迟早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2.干扰及消除 饮用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在通常的数量下不发生干扰。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均能与氯化物相同的反应。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正磷酸盐含量超过25 mg/L时发生干扰:铁含量超过10 mg/L 时使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少量有机物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钾处理消除。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难以辨别滴定终点时,用600℃

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D1066蒸汽的取样方法2 D1129与水相关的术语2 D1193试剂水的规范2 D2777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3370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6.取样 6.1根据标准D1066和标准D3370取样。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 一、原理 在中性介质中,硝酸银与氯化物生成白色沉淀,当水样中氯离子全部与硝酸银反应后,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反应如下:NaCl + AgNO3 →AgCl ↓+ NaNO3 2 AgNO 3 + K2CrO 4 →Ag2CrO4↓+ KNO3 二、试剂 1、0.05%酚酞乙醇溶液:称取0.05g的酚酞指示剂,用无水乙醇溶解,称重至100g。 2、0.1410 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4.121g于500~600℃灼烧至恒重之优级纯氯化钠,溶于水,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 5mg氯离子。 3、0.01410 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吸取上述0.1410mol/L标准溶液50ml,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0.5mg氯离子。 4、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2.3950g硝酸银,溶于1000ml水中,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 5、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0.01410mol/L(即1毫升含0.5mg氯离子)的氯化钠标准溶液10毫升,体积为V1,于磁蒸发皿中,加90ml蒸馏水,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调至红色消失,加约1ml10%铬酸钾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纯黄色。用待标定的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砖红色不再消失,且能辨认的红色(黄中带红)为止,记录消耗体积为V。以相同条件做100ml蒸馏水空白试验,消耗待标定的硝酸银的体积为V0。 浓度计算如下: C= V1×M×1000 V -V0

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1-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吸取量,毫升; M-氯化钠基准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滴基准物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毫升; V0-空白试验,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毫升。 调整硝酸银浓度使其摩尔浓度正好为0.0141mol/L。此溶液滴定度为1ml硝酸银溶液相当于0.5mg氯离子。 三、仪器 白磁蒸发皿:150ml 棕色滴定管 四、分析步骤 取50~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成微红色,再加0.05mol/L硝酸调整至红色消失,再加入1滴管(约0.5~1ml)10%铬酸钾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黄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所出现的铬酸银红色沉淀不再消失(即溶液呈黄中带红)为终点,以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终点红色要一致。 五、分析结果的计算 水样中氯离子含量为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X = (V2-V0)×M×35.45×1000 V W 式中:V2—滴定水样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毫升; V0—空白试验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毫升;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摩尔/升; V w水样体积,毫升; 35.45—为氯离子摩尔质量,克/摩尔。 六、注意事项: 1、本方法适用于不含季胺盐的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其范围小于100mg/L。

循环冷却水中的锌离子的测定研究

循环冷却水中锌离子的测定研究 高灿柱1,程终发2,齐晓婧2,窦国金1 (1.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省泰和水处理有限公司,山东枣庄277100 ) [摘要]建立了用二甲酚橙作显色剂测定循环水中锌离子的分光光度方法。最佳测定条件为pH 5.2-5.7,1.5g/L二甲酚橙3ml。循环水中常见物质:Ca2+<1000mg/L,Mg2+<400mg/L,Fe3+<4mg/L,PO43-、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P浓度)<2mg/L,HEDP<50mg/L,PBTCA、PAA<15mg/L,BTA、MBT<4mg/L,均对锌离子的测定没有影响。ATMP对锌离子的测定有影响,可以通过加入一定量的Fe3+将其消除。该法测定快速,准确,适合工业循环水中锌离子的测定与控制。[关键词] 二甲酚橙;循环水;锌离子;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X832 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1]。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循环水的用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水不足现象。准确测定循环水各物质的浓度,使其能够多次循环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循环水中的锌离子来自于加入的水质稳定剂,它是水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水中,锌离子是一种阴极性缓蚀剂,含量在1-2mg/L,锌离子的浓度检测与控制是循环冷却水缓蚀性能控制的关键[2]。目前测定循环水中锌离子的方法主要有EDTA滴定法[3-5]和锌试剂分光光度法[6-8]以及分光光度法[9-10]。EDTA滴定法对低浓度锌离子测定的准确性不好,不能真实反映水稳药剂的缓蚀阻垢性能。锌试剂分光光度法则存在以下问题:(1)所需水样体积越大,测定结果反而降低;(2)形成的蓝色络合物稳定时间较短;(3)有机膦

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doc

成绩 评语 Scor e 教师签字日期 Comment 学时 Signature of Tutor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 2 Time 班 组别姓名学号级 Grou Name Student No. Cla p ss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实验三: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沉淀滴定法)Item No. Item 课程名称教材 Course Textbook 一、实验时间、地点 二、实验目的 1.学会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来滴定水中的氯化物; 2.掌握用莫尔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 铬酸银的溶解度,Cl -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Cl - 滴定的终点。 +- 2- →Ag CrO↓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Ag +Cl ? AgCl↓ 2Ag++CrO 4 2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迟早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 以作对照判断( 使终点色调一致) 。 四、实验内容

用移液管移取L 氯化钠标准溶液,加蒸馏水,加一毫升K2CrO4,指示剂。在玻璃棒的不断搅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淡橘红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根据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中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计算硝酸银溶液的准确浓度。 五、实验器材 1.棕色酸式滴定管一支, 25ml; 2.瓷坩埚一个, 250ml; 3.移液管一支, 50ml; 4.烧杯一支, 250ml; 5.玻璃棒 1 支; 6.滴定台、滴定夹。 六、实验步骤 步骤 1: 取水样 25ml 到 250ml 瓷坩埚中,在用量筒量入25ml 的自来水稀释,滴加1ml K CrO 用玻璃棒搅匀; 24, 步骤 2:在滴定管装满水后,扭开活塞,检查滴定管的严密性。检查完毕后,将L 的硝酸银溶液倒入滴定管中; 步骤 3:用烧杯将瓷坩埚固定住,在玻璃棒的搅拌下,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淡橘红色,即为终点。根据氯化钠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中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计算硝酸银溶液的准确浓度。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精)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是在 PH5~9条件下测定的。 试剂与材料 :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铬酸钾指示剂:50g /L水溶液 硝酸:1+300的硝酸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C (AgNO 3 =0.0141 mol/L,称取预先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硝酸银 2.3996g 溶于水中,转移至 1L 棕色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置于暗处(不用标定。 测定步骤:移取 25ml 水样于 250ml 锥形瓶中, 加入 2~3滴酚酞指示剂, 用硝酸调至无色。加入 1ml 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至橙红,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 X(mg/L=(V-V O ×C×0.03545÷V 样 ×106 式中:V —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 —空白试验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 样

—水样的体积, ml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0.03545——与 1mlAgNO 3 标准溶液 c (AgNO 3 =1 .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 示的氯的质量。 钙镁离子的测定方法 1.方法提要 钙离子测定是在 PH12~13时,以钙 -羧酸为指示剂,用 EDTA 与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样中钙离子含量。滴定 EDTA 与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反应形成络合物, 溶液颜色变化由紫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镁离子测定是在 PH 为 10时,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钙、镁离子合量, 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由钙镁合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 2.试剂与材料 2.1 硫酸:1+1溶液 2.2 过硫酸钾:40g/L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 1个月。 2.3 三乙醇胺:1+2水溶液 2.4 氢氧化钾:200g/L。

ASTM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D 512-04

Designation: D 512-04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hloride Ion In Water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 1.范围 1.1 该测试方法适用普通水、废水(仅测试方法C)和盐水中氯离子的确定。包括以下三种测试方法: 1.2 测试方法A,B,和C在操作方法D 2777-77下有效,仅测试方法B 还需满足操作规程D 2777-86。更多信息参考14,21和29节。 1.3 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在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责任。对于特需危险说明,见26.1.1。 1.4 先前的比色试验方法已经终止。参考附录X1获取历史信息。 2. 参考文件

3. 术语 3.1 定义-用于这些试验方法的术语定义,参考术语D 1129和D 4127。 4. 意义和作用 4.1 水中氯离子处在管理中,因此必须精确地测量。氯离子对于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为防止破坏,监测是很重要的。氯离子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广泛用于估计集中循环,例如应用在冷却塔中。处理水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分选液同样需要可靠的氯离子分析方法。 5. 试剂的纯度 5.1 试剂的化学等级在所有试验中适用。除非有其它说明,所有试剂应遵从美国化学界分析性试剂的规范委员会要求,有关规范都可从委员会取得。可能使用其它等级,倘若首先确定试剂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用降低确定的精度。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参照水应理解为符合规范D 1193的Ⅰ型试剂水。其它类型的试剂水可能使用,倘若首先能确定水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影响试验方法的精度和偏差。Ⅱ型水在该试验方法中的循环测试时使用。 6. 取样 6.1 按照操作规程D 1066和D 3370的要求采集试样。 TEST METHOD A-MERCURIMETRIC TITRATION 测试方法A-汞液滴定法 7. 范围 7.1 该测试方法能用于确定水中离子,假设干扰可忽略(见小节9)。 7.2 尽管在研究报告中没有明确说明,精度表述是假设使用Ⅱ试剂水。在未经试验的地方确定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是分析者的责任。 7.3 该测试方法对于氯离子浓度在8.0-250mg/L的范围有效。 8. 测试方法概要 8.1 将稀释汞滴定液加入一份酸性试样中,该试样为混合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溴苯酚的蓝色指示剂。滴定的最后为蓝-紫罗兰颜色的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化合物。 9. 干扰 9.1 通常在水中发现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会干扰测试。锌、铅、镍、亚铁的

锌离子浓度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2--87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pH为4.0—5.5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其反应为: 该螯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定量萃取。以混色法完成测定。 用四氯化碳萃取,锌一双硫腙螯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其摩尔吸光系数约为9.3×104。 2.干扰及消除 在本法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天然水中正常存在的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水中存在少量铋、镉、钴、铜、金、铅、汞、镍、钯、银和亚锡等金属离子时,对本法均有干扰,但可用硫代硫酸钠掩蔽剂和控制溶液的pH值来消除这些干扰。三价铁、余氯和其它氧化剂会使双硫腙变成棕黄色。由于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而锌与双硫腙反应又非常灵敏,因此需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污染。 3.方法的适用范围 当使用光程为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L。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轻度污染的地表水中的锌。 仪器 (l)分光光度计,应用10 mm或更长光程的比色皿。 (2)分液漏斗:容量为125和150ml,最好配有聚四氟乙烯活塞。 (3)玻璃器皿:所有玻璃器皿均先后用1+l硝酸浸泡和无锌水清洗。 试剂 (1)无锌水:将普通蒸馏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以除去水中痕量锌,用于配制试剂。(2)四氯化碳(CCl4)。 (3)高氯酸(ρ=1.75g/ml)。 (4)盐酸(ρ=1.18g/ml)。 (5)6mol/L盐酸:取5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6)2mol/L盐酸: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600ml。 (7)0.02mol/L盐酸:取2mol/L盐酸10ml用水稀释到1000ml。 (8)乙酸(含量36%)。 (9)氨水(ρ=0.90g/ml)。 (10)1+100氨溶液:取氨水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11) 硝酸(ρ=1.4g/ml)。 (12) 2%(V/V)硝酸溶液:取硝酸20ml 用水稀释至1000 ml。 (13)0.2% (V/V)硝酸溶液:取2ml 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14)乙酸钠缓冲溶液:将68g三水合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250ml,另取乙酸1份与7份水混合,将上述两种溶液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液再用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1 / 1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一 实验目的:学习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掌握了解氯离子的测定过程和现象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跃,以一对适当的电极对监测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并由此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滴定法。本实验根据Nerst 方程E = E θ- RT/nF lgC Cl- ,滴定过程中, Cl - + Ag + = AgCl ↓,使得氯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发生改变,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氯离子浓度发生突变,电位相应发生突变,而后继续加入滴定剂,溶液电位变化幅度减缓。以突变时滴定剂的消耗体积(mL )来确定滴定终点(AgNO 3标准溶液的体积)。 三 仪器和试剂 酸度计(mv 计),磁力搅拌器,转子。KNO 3甘汞参比电极,银电极,滴定管,烧杯(电解池),0.05mol·L -1NaCl ,0.05mol·L -1AgNO 3,KNO 3固体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0.05mol·L -1AgNO 3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0.05mol.L -1NaCl 标准溶液10.00mL 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 ,KNO 3固体2g ,搅拌均匀。 开启酸度计,开关调在mv 位置,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随着AgNO 3标准溶液的滴入,电位读数将不断变化,读数间隔可先大些(1-2mL ),至一定量后,电位读数变化较大,则预示临近终点,此时应逐滴加入AgNO 3标准溶液(0.5-0.2mL ),并记录电位变化,直至继续加入AgNO 3标准溶液后电位变化不再明显为止。做E(mv)-V(mL)曲线,求得终点时所消耗AgNO 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2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水样10.00mL 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 ,KNO 3固体2g ,搅拌均匀。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同标定的步骤,做E(mv)-V(mL)曲线,求出与水样中氯离子反应至终点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五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做E(mv)-V(mL)曲线,从两个图中获得终点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体积,从而根据物质反应平衡公式C Cl-V Cl-=V Ag+C Ag+计算求出水中氯离子的含量(mol·L -1)。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参比电极所装电解液应为饱和KNO 3溶液。 2甘汞电极比银电极略低些,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3读数应在相对稳定后再读数,若数据一直变化,可考虑读数时降低转子的转数。 问题:实验中KNO 3的作用? 终点滴定剂体积的确定方法有哪几种?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精编版

标准号:D 512-89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1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 )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 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 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D 1066 蒸汽的取样方法2 D 1129 与水相关的术语2 D 1193 试剂水的规范2 D 2777 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 3370 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 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 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 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 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 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 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 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循环水中锌离子的测定

循环水中锌离子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循环冷却水中锌离子的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5mg/L~40mg/L。 2.方法概要 在PH=8.0~9.5的硼酸盐介质中,锌试剂与锌(Ⅱ)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波长605nm~620nm处有最大吸收,克分子吸收系数2.3×104,锌(Ⅱ)在 1μg / 25mL~20μg / 25mL范围内符合吸收定律。 3.仪器 3.1分光光度计 3.2电炉2KW 4.试剂 4.1 硼酸盐缓冲溶液(PH=8.8~9.0):称取37.3克分析纯氯化钾,31克分析纯 硼酸及8.3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蒸馏水中(可加热至60℃左右),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2 锌试剂溶液(0.1%):用分析天平称取0.2克锌试剂溶于2mL 1M氢氧化钠 溶液中,用乙醇(分析纯)稀释至200mL转入棕色瓶中备用。 4.3 氢氧化钠:分析纯,配成1M水溶液。 4.4 盐酸:分析纯,配成1+1水溶液。 4.5 硫酸:分析纯,配成1M水溶液。 4.6 过硫酸铵:分析纯,配成0.4%的水溶液。 4.7 甲基橙:配成0.02%水溶液。 4.8 锌标准溶液(1mL含Zn2+0.1mg的标准溶液):见GB 602. 用移液管移取20mL上述标准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毫升此溶液含Zn2+4.0μg。 5.分析步骤 5.1标准曲线的绘制

5.1.1分别移取0、1.0、2.0、3.0、4.0、5.0mL 4.0μg/mL的锌标准溶液 (即加入Zn2+分别为0、4、8、12、16、20μg)于6个25mL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蒸馏水至约20mL,摇匀。 5.1.2分别加入3mL硼酸盐缓冲溶液和1mL 0.1%锌试剂,用蒸馏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 5.1.3将溶液转入2cm比色皿中,在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 于波长612nm处测量消光值E,以消光值对Zn2+含量(μg)绘制标准曲线。 5.2 样品分析 5.2.1移取0.5mL~20mL过滤后的水样(含Zn2+1μg~20μg)于25mL容 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约20mL。 5.2.2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的绘制5.1.2~5.1.3,测得消光值E,从标准曲 线上查出相应Zn2+的微克数。 6. 结果计算 水样的Zn2+含量以mg/L计,按式(1)计算: Zn2+=W / V =( K× E ) / V ( mg/L) (1) 式中: W——标准曲线查得Zn2+的含量(μg) V——取样体积(mL) K——标准曲线的斜率(Zn2+——E曲线) E——测得的消光值 7.重复性 平行测定两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0%。 8.注意事项 8.1≤1000倍的K+、Na+、Ca2、PO43-、SO42-、NO3-、NO2-、HCO3-、Cl-;≤ 500倍的Mg2+、SiO2;≤100倍的六偏磷酸钠以及≤2.5倍的Fe3+对Zn2+的 测定无干扰。 8.2溶解锌的测定:将水样过滤后取样分析,按样品分析测定。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莫尔法)知识讲解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莫 尔法)

实验12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莫尔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滴定管等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背景知识及实验原理 1. 背景知识 氯离子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水中,其含量各处不同。海水、苦咸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往往都有大量氯离子,甚至天然淡水源中也含有一定的数量。天然水中氯离子的来源有如下几方面: (1)水源流经含有氯化物的地层; (2)水源受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 (3)近海地区的水源受海水的影响。地面水会因潮汐影响或枯水季节使海水倒灌;海风也会挟带氯离子;地下水有时会由海水渗入补给,这些都会使氯离子的含量增高。 山水、溪水的氯离子含量较低,只有几至几十毫克每升。海水和地下水中常会有几十至几百毫克每升。苦咸水中氯离子含量高达2000~5000mg/L。海水的氯离子含量很高,有15000~20000mg/L。一般来说,氯离子的含量随水中矿物质的增加而增多。 人体摄入氯离子过多所引起的机体危害作用并不多见。仅见于严重失水、持续摄入高氯化钠或过多氯化铵的情况。 一般来说,锅炉的省煤器、水冷壁、对流管束以及锅铜等零部件都会由于氯离子含量高而出现被腐蚀的现象,这样往往会造成这些金属部件变得越来越

薄,甚至还会出现穿孔等问题。更为严重的就是腐蚀也可能会造成金属内部结构上的破坏。被长期腐蚀的金属,它的强度会有显著下降。这样,不但会严重影响到锅炉的安全运行,还会缩短锅炉可以使用的期限,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 实验原理 沉淀反应很多,但是能用于沉淀滴定法中的沉淀反应却很少,相当多的沉淀反应都不能完全符合滴定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要求,而无法滴定。最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银盐的反应,以生成银盐沉淀的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即所谓银量法。根据滴定时所用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主要用于水中Cl-、Br-、SCN-和Ag+离子等的测定。莫尔法是以铬酸钾(K2CrO4)为指示剂的银量法。只适用于AgNO3直接滴定Cl-、 Br-、而不适用于滴定I-和SCN-,因为AgI和AgSCN沉淀更强烈地吸附I-和SCN-,使终点变色不明显,误差较大。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pH6.5~10.5),以铬酸钾(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Cl- 时,由于AgCl(K spΘ=1.8×10-10)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K spΘ=1.1×10-12)的溶解度,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在滴定过程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到达计量点后,稍过量的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AgCrO4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到达。反应式如下: Ag+(aq)aq) + Cl-(aq)= AgCl (白↓) 2Ag+(aq)aq) + CrO42-(aq)= Ag2CrO4(砖红色↓) 由于滴定终点时,AgNO3的实际用量比理论用量稍多点,因此需要以蒸馏水做空白试验扣除。根据AgNO3标准溶液的的量浓度和用量计算水样中Cl-的含量。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PH 值的测定方法 方法:PH 计直接测定 1. 开机前准备 a 、 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 、 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 、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 开机 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 30min,接着进行标定。 3. 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b) c) d) e) f) g) (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 时,PH=6.92 ); 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 PH = 4.0 0 (或PH = 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 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 PH 值一致。 i) 重复(f ) -- (h )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 测量PH 值 经标定过的PH 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 测 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 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 PH 值。 (2) 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 调节 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 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电导率仪直接测量 1. 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 30min 。 2. 校准:将“量程”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温度” 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 3. 测量: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把选择开关旋 钮调到PH 档;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 100%位置);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 = 6.8 6的缓冲溶液中;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 PH 值相一致 PH 值。 1”刻度线, 100.0 S ? cm -1 0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方法确认报告 一、方法概述 本方法依据为GB 11896-1989。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二、仪器和试剂 1. 仪器及设备 250ml 锥形瓶 25ml 滴定管 2. 试剂 硫酸溶液,L 氢氧化钠溶液,L 氢氧化铝悬浮液 氯化钠标准溶液,L 硝酸银标准溶液,L 铬酸钾,50g/L 酚酞指示剂溶液 三、分析步骤 1. 试样的测定 用吸管吸取50ml 水样或经过预处理的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如水样pH 值在~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溶液调节至红色刚刚退去。加入1ml 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滴定终点。 四、数据处理及计算 试样中氯化物含量C (mg/L )按下式计算 式中:V 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 V 2——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 M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试样体积,ml 六、方法检出限 测定7次的空白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其标准偏差的三倍即为检出限。具体计算结果 V 1000 ×35.45×M ×)(12V V C -=

见表1。 表1 硝酸银滴定法检出限计算表 由上表可看出因此本方法的检出限完全能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 七、方法精密度 配制并测定浓度为μg/mL 的标准样品6次,方法精密度见表2。 表2 方法精密度计算表 八、方法准确度 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10mL 实际样品中加入甲醛标准溶液μg/mL ,测定6次,加标回收率见表4。 表4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表 九、总结 采用本方法测定工业废气和环境空气中的甲醛的方法检出限满足相关评价标准的要求;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能满足有关技术规范中质量控制的要求。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2)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磷酸蒸馏-硝酸汞滴定法测定水泥及其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及其原料中的氯含量的测定。 2、方法提要 用规定的蒸馏装置在250℃-260℃温度条件下,以过氧化氢和磷酸分解试样,以净化空气做载体,进行蒸馏分离氯离子,用稀硝酸做吸收液,蒸馏10min-15min后,用乙醇吹洗冷凝管及其下端于锥形瓶内,乙醇的加入量占75%(体积分数)以上。在PH3.5左右,以二苯偶氮碳酰肼为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3、试剂 3.1硝酸:密度1.39g/cm3-1.41 g/cm3或质量分数65%-68%; 3.2磷酸,密度1.68g/cm3或质量分数≥85%; 3.3乙醇,体积分数95%或无水乙醇; 3.4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将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 水中; 3.6硝酸溶液[c(HNO3)=0.5mol/L]:取3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 3.7氯离子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3297g已在105℃-106℃烘2h的氯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1ml 含0.2mg氯离子。吸取上述溶液50ml,注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1ml含0.04mg氯离子。 3.8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Hg(NO3)2)=0.001mol/L]

3.8.1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Hg(NO3)2)=0.001mol/L]的配制 称取0.34g硝酸汞[Hg(NO3)2·1/2H2O],溶于10ml硝酸中,移入1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8.2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Hg(NO3)2)=0.001mol/L]的标定 用微量滴定管准确加入 5.00ml0.04mg/ml氯离子标准溶液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乙醇及1-2滴溴酚蓝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溶液呈蓝色,然后用硝酸调至溶液刚好变黄,再过量1滴(PH 约3.5),加入10滴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出现。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使用相同量的试剂,不加入氯离子标准溶液,按照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试验。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 T Cl-=0.04×5.00/(V2-V1)=0.2/(V2-V1) 式中: T Cl---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2—标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空白试验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4---氯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5.00---加入氯离子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3.9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溶于1L水中; 3.10溴酚蓝指示剂溶液(1g/L):将0.1g溴酚蓝溶于100ml乙醇(1+4)中; 3.11二苯偶氮碳酰肼溶液(10g/L):将1g 二苯偶氮碳酰肼溶于100ml 乙醇中。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PH值的测定方法 方法:PH计直接测定 1.开机前准备 a、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开机 a、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b、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min, 接着进行标定。 3.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 b)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c) 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 d)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e)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f)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 6的缓冲溶液中; g)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PH值相一致(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时,PH=6.92); 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PH=4.0 0(或PH=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PH值一致。i) 重复(f)--(h)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测量PH值 经标定过的PH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测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 (2)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调节“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值。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

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和COD Mn值1.相关标准 《GB/T 13025.5-2012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氯离子的测定》 《GB/T 15453-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GB/T 24890-2010 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7-2006 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MT/T 201-2008 煤矿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ASTM D4458-2009 半咸水、海水和盐水中氯离子的试验方法》 2.测量原理 样品溶液调至中性,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突变指示终点。 3.仪器设备 实验仪器:ZDJ-5型自动滴定仪,或其他型号自动电位滴定仪。 实验电极:216-01型银电极+217-01型参比电极(二级参比填充液:饱和硝酸钠溶液)。 其他一般实验室仪器。 4.试剂和溶液 4.1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0.5844克已于600℃灼烧至恒重的氯 化钠基准试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1)计算: (1) 式中: c(NaC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 V,配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L) 4.20.01mol/L硝酸银溶液:称取1.70克分析纯的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 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保存在棕 色瓶中。 5.操作过程 5.1仪器准备,参照ZDJ-5或其他型号自动滴定仪说明书 5.2参数设置(推荐参数) 最小滴定体积:0.02ml。最大滴定体积:0.2ml,预滴定 突跃量:中,80mV。 5.3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10.00 ml 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150 ml 烧 杯中,使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同时需进行空白实验。

锌测定

方法一配位滴定法(高锌) 1分析方法 配位滴定法。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磷锌预膜液中Zn2+的测定,测定范围是10~40 mg/L。 3分析原理 在pH=5~6的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H3In4-)为指示剂,用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Zn2+,反应如下: 滴定反应:Zn2++ H2Y2-= ZnY2- +2H+ (各种离子均无色) 终点前:Zn2++ H3In4-=ZnH2In3-+H+ 终点指示反应(亮黄色)(紫红色) 终点时:ZnH2In3- + H2Y2-=ZnY2- + H3In4-+H+ (紫红色)(亮黄色) 以上反应表明,二甲酚橙与锌离子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当用EDTA标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即溶液中游离Zn2+红色完全反应时),EDTA便夺取紫配合物中的Zn2+ (因为EDTA与Zn2+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很大),使指示剂呈游离态的亮黄色,从而指示终点的到来。 水中的Al3+、Fe3+等离子对二甲酚橙有封闭作用,从而干扰测定,可加入过量的NH4F掩蔽之。 NH4F = NH4++F- Al3++6 F-= AlF63- Fe3++6 F-= Fe F63- 4试剂和仪器 4.1 试剂 4.1.1 0.5%二甲酚橙水溶液(贮于棕色滴瓶中,有效期两周)。

4.1.2 2mol/L NaOH溶液。 4.1.3 盐酸溶液(1+1)。 4.1.4 HAc—NaAc缓冲溶液(pH=5 .5) 称取200g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适量水后,再加入9mL冰醋酸,用水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4.1.5 氟化铵固体试剂。 4.1.6 无水乙醇。 4.1.7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mol/L]。 4.2 仪器 4.2.1 微量滴定管(10mL)。 4.2.2 移液管(50 mL和100mL)。 5分析步骤 5.1 准确吸取经中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50~l00mL于300mL锥形瓶中,加2滴(1+1)盐酸溶液、2g固体氟化铵和10mL无水乙醇,再加水50mL。 5.2 温热至40~50℃,搅拌lmin,用2mol/L NaOH溶液调节pH到5~6之间。 5.3 加20mLHAc—NaAc缓冲溶液和1~2滴0.5%二甲酚橙指示剂至溶液呈鲜红色。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快摇慢滴)。 6分析结果 水样中锌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Zn2+(mg/L)= C(EDTA)V(EDTA)×65.38×1000/V0 式中:V0 —取样量,mL; 65.38—Zn2+的毫摩尔质量,mg/mmol 。 7注意事项 7.1 滴定时要剧烈摇动,以防吸Zn2+附于CaF2。沉淀上,尤其在接近终点时要更剧烈摇动,但此时滴定速度要慢。 7.2 水样中铁含量大于1mg/L时,到达滴定终点后会有返色现象,应取第一次颜色突变作为滴定终点。 7.3 水样中含Cu2+时,可加入5%硫脲溶液0.5mL消除干扰。 7.4 不溶锌含量的测定:取未经过滤水样100mL,滴加(1+1)盐酸使pH<2,加热煮沸,冷却后按分析步骤进行测定(所得为总锌含量)。然后按下式计算不溶锌的含量。 总锌的含量(mg/L)=总锌含量- 可溶锌含量 7.5 水样中Zn2+浓度过低,致使EDTA标液消耗体积太少,从而测定误差很大,此时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7.6 当水样中Al3+含量大于lmg/L时,可于加入缓冲溶液后再加入3%柠檬酸三钠榕液10滴来掩蔽之;水样中若含有机膦酸时,可于加入氟化铵前加入2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