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扩散转移途径有哪些

合集下载

鼻咽癌骨转移 64例临床分析

鼻咽癌骨转移 64例临床分析

鼻咽癌骨转移6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骨转移发生率为18%,鼻咽癌骨转移90%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多转移到脊柱、骨性胸廓和盆骨等处。

88%发生于颈淋巴结转移后3年内。

结论鼻咽癌骨转移可能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关键词】鼻咽癌;骨转移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90%~95%属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远处转移发生率高[1]。

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我院初治鼻咽癌骨转移患者6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初治的355例鼻咽癌患者中放疗后3个月~5年有64例发生骨转移,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23~67岁,中位年龄45岁。

鼻咽癌的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低分化鳞癌59例,泡状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2例。

临床分期(按1992年福州会议推荐分期法):I期5例,Ⅱ期15例,Ⅲ期35例,IV9例。

病程中合并肝转移13例,肺转移8例,胸膜转移2例,脑转移1例。

1.2 骨转移的诊断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定位性疼痛,从局部不适、刺痛、隐痛发展为持续的且定位明确的剧痛,其中颈椎、胸椎和腰椎受累时可出现颈项痛和腰背痛,少数病例可向上、下肢放散出现麻木不适。

主要体征有局部压痛、叩痛、神经受压引起的体征和病理性骨折。

经x线、CT或ECT检查确诊。

2 结果2.1 骨转移的发生部位本组经ECT扫描能确诊的有153个骨转移病灶。

其中腰椎32个(20.9%),胸椎25个(16.3%),肋骨20个(13.1%),髂骨14 个(9.1%);其次为股骨10个,肱骨7个,颈椎7个,坐骨7个,肩胛骨7个,颅面骨5个,骶骨4个,髋骨4个,锁骨4个,胸骨3个,耻骨2个,手足骨各1个。

2.2 骨转移的发生时间1年内发生骨转移37例,占57.8%;2年内发生骨转移58例,占90.6%。

2.3 骨转移侧别与颈淋巴结转移侧别的关系在64例骨转移的病例中,能判断出侧别的45例,单侧淋巴结转移35例,其中同侧骨转移17例(37.8%),对侧骨转移7例(15.6%),双侧骨转移11例(24.4%);双侧淋巴结转移10例中,出现双侧骨转移9例(20.0%),单侧骨转移1例(2.2%)。

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鼻咽癌到了中晚期,患者常会出现转移症状,转移症状能否及时治疗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那么,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鼻咽癌晚期转移症状有哪些:1、淋巴转移导致的症状癌细胞随淋巴转移到颈部,形成肿块,颈部无痛性包块是淋巴转移的最明显症状。

肿块初发于一侧,增大迅速,继之累及颈部对侧。

2、鼻咽癌脑转移症状因为肿瘤生长的迅速及周围严重的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会出现头疼,恶性呕吐,嗜睡,乏力,偏瘫,偏语,失语,共济失调,眼震等临床症状。

3、鼻咽癌肺转移症状鼻咽癌肺转移多位于两侧肺野中外带,左肺和右肺出现转移的机会相等。

常为多发性转移,病灶呈圆形,边缘光滑。

约5%的病例为孤立性结节,应与原发性肺癌鉴别。

肺转移早期常无症状,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积液,患者就会出现咳嗽、胸痛和气促。

4、鼻咽癌骨转移症状鼻咽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是脊椎骨、盆骨和肋骨。

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压迫或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或引起骨质破坏而出现疼痛。

骨痛表现为持续性,夜间较为严重。

随着转移灶的形成,患者会表现出病理性骨折,若转移灶在脊椎,还会造成四肢无力、瘫痪等。

也会有部分患者表现出低热和贫血。

鼻咽癌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鼻咽癌的出现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由于鼻咽癌极易与鼻炎或者其他鼻咽部的疾病相混淆,很容易被忽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鼻咽癌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跟着专家一起来了解。

鼻咽癌症状表现分别有哪些:耳部体现耳部体现为在病况发生的时分患者的耳朵也会呈现病变反响,详细体现是一侧耳闷、耳聋或重复耳阻塞感等。

鼻咽腔方位藏匿,早期体现含糊,当患者呈现一侧鼻出血、吸涕带血、一侧耳闷、一侧头痛、复视和颈部肿物时,应及时就医,重复查看。

鼻部体现鼻部体现为在起病的过程中,患者的鼻部会呈现显着的发病体现,这是需求要点医治的。

详细体现是一侧鼻堵,鼻出血,早期可仅有鼻涕带血或吸涕带血。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

(答案版)202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1.下列选项中,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细胞是A.纤维细胞B.脂肪细胞C.成骨细胞D.血红细胞【答案】C【解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成熟蛋白质的场所,需要蛋白多的细胞自然会多,血红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个细胞器,不存在高级结构,其余选项中成骨细胞,是要再生修复损伤的骨骼,需要的蛋白更多。

2.消化管与其他空腔器官管壁的区别在于A.粘膜肌层B.粘膜下层C.肌层D.外膜【答案】B【解析】消化道与其他空腔器官不一样的在于黏膜层下还有一层黏膜下层,此处有大量的腺体细胞分泌消化液。

3.下列病变中,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是A.脑梗死B.心肌梗死C.肾脏梗死D.脾梗死【答案】A【解析】脑属于脂类,脂类属于液化状坏死。

4.下列关于损伤修复的说法,错误的是A.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再生和纤维性修复B.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C.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D.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没有炎症反应【答案】D【解析】大多数修复都是炎症引起的,炎症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增生即修复过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感染性休克发生始动环节的是A.血容量减少B.心泵功能障碍C.血管床容量增加D.炎症细胞活化【答案】B【解析】感染性休克分类上主要属于血管扩张型休克,同时伴有通透性下降渗出增多有低血容量,但此时心肌负荷减少,不伴有心泵血功能障碍。

6.下列选项中,参与BCR复合物组成的是A.CD11aB.CD79aC.CD19D.CD81【答案】C【解析】BCR包括:CD19 CD20 CD21。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因子的是A.肿瘤坏死因子B.生长因子C.趋化因子D.转录因子【答案】D【解析】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ILS)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F)。

8.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Ig)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Ig可变区位于近N端B.一条Ig轻链有2个结构域C.一条Ig重链有4个或5个结构域D.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型别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Y可变区是N端,恒定区是C端,重链有3到4个恒定区,不同抗体主要变化就在轻链。

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与转移途径

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与转移途径

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与转移途径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起源于鼻咽部黏膜。

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转移途径,这在理解该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转移途径。

一、生物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和非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

其中,鳞状细胞癌占鼻咽癌的绝大多数,约占90%以上。

而非鳞状细胞癌主要包括腺癌、未分化癌和淋巴瘤样癌等。

2. 分子遗传学变异鼻咽癌的发展与多个基因异常及分子遗传学变异密切相关。

例如,鼻咽癌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包括细胞凋亡抑制基因P53突变、鼻咽癌亨廷蛋白(EB)病毒基因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以及Cyclin D1基因扩增等。

3. 免疫学特征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处于一种异常状态,存在着免疫耐受,即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癌细胞。

一些研究指出,免疫耐受与鼻咽癌患者体内特定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有关。

二、转移途径1. 直接扩散鼻咽癌的早期转移常发生于邻近组织,如鼻咽腔、颈部淋巴结等。

当肿瘤扩张到临近组织时,癌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扩散侵入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并进而扩散至更远的区域。

2.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

鼻咽癌最早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然后沿颈部淋巴道进一步扩散至锁骨上区域的淋巴结等。

3. 血行转移鼻咽癌的血行转移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意味着疾病的晚期。

癌细胞可以经由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其他器官,如肺、肝脏、骨骼等,并形成远处转移灶。

4. 种植转移种植转移是指鼻咽癌的肿瘤细胞通过浸润周围组织后,形成残株或种植巢,并在原发灶附近形成新的转移灶。

这种转移方式常见于鼻咽癌的复发和局部浸润。

三、治疗策略针对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和转移途径的认识,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外科手术早期鼻咽癌患者常选择局部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受累的淋巴结。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标准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标准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标准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指该癌症是否已经扩散至周围淋巴结
地区。

按照国际TNM分期系统,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N0期:表示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没有发现有肿大或异常。

2. N1期:表示单侧区域的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且淋巴结不超
过6个。

3. N2期:分为N2a和N2b两个亚期。

- N2a期:表示单侧颈部的淋巴结转移超过6个但不超过9个。

- N2b期:表示双侧颈部的淋巴结转移或者转移数量超过9个,或
者转移至颈部深部区域淋巴结。

4. N3期:表示淋巴结转移已经扩散到颈部深部结构如颈动脉鞘、颈静脉窝等。

以上是常见的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标准,医生将根据临床情况和医
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请咨询医生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鼻咽癌会如何转移,要怎么治好

鼻咽癌会如何转移,要怎么治好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鼻腔、咽部等部位。

转移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鼻咽癌而言,也不例外。

那么,鼻咽癌会如何转移,以及如何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鼻咽癌的转移途径鼻咽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侵犯:鼻咽癌生长在鼻咽部位,可通过局部淋巴结或者周围组织直接的生长和侵犯,形成局部转移。

2. 淋巴转移:鼻咽癌常通过颈部淋巴结进行转移,尤其是颈淋巴结转移很普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 血行转移:随着癌细胞的恶性演变,可以侵犯血管,并通过血行系统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骨等。

治疗方案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通常是手术、放疗或者化疗。

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病情、年龄和身体条件来进行选择。

1. 手术:手术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或者化疗和放疗无效的晚期鼻咽癌。

手术可通过切除肿瘤和局部淋巴结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2. 放疗:针对局部淋巴结及表浅肿瘤,单纯采用放疗的效果与手术类似。

对于肿瘤已经扩散的患者,放疗可与化疗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化疗:化疗常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以控制血行转移和降低局部复发率。

但是化疗药物对身体有一定毒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鼻咽癌,不是简单的扶助病人元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平衡,重新建立人与自然,机体内环境的和谐正常状态,从而抑杀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有效的减少癌症复发转移的几率。

袁希福老中医认为癌症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虚、瘀、毒”,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调理紊乱的内环境,就不可能长期稳定,更不可能提高治愈率。

因此,他认为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要遵从医嘱做好药物治疗和体检工作。

鼻咽癌1

鼻咽癌1

亚硝胺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可以诱发动物的鼻咽癌。
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中镍含量和饮水中镍、铅 含量均高于鼻咽癌的低发区。动物试验表明硫酸镍和二 亚基哌哔嗪(域下剂量)一起可诱发鼻咽癌,单独的不 能诱发。
四、病理
鼻咽癌的病理分类尚未统一。 根据1988年制订《鼻咽癌诊治规范》试行分 类法分为以下几种:
5、颈部包块 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很高(60.3%-81.6 %),其中约有半数为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约 40%患者是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之一。
早期呈无痛性、活动的小结节,晚期因和周围 组织粘连而固定,可溃破和锁骨上转移。
颈淋巴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为颈深上淋巴结 (乳突尖下或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深面)
二、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之一。 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鼻咽癌的发病率也局较高 水平。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 东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地区和广西的悟州 地区为高发地区。
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2倍。
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 间,国内最小发病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90 岁。
种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 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其后裔发病率仍 较高。
病毒感染
从Old等(1968)首次用免疫扩散法在鼻咽癌患者的 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抗EB病毒抗体以来,经过大量 研究,现已基本公认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
环境因素
广东地区的食物如咸鱼,鱼干,腊味等均有亚硝酸盐, 经胃液处理后可转变为亚硝胺类化合物。
六、鼻咽癌转移的途径
1、颈淋巴结转移的一般途径 鼻咽原发灶-咽后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颈 深下组-锁骨上窝淋巴结。一般颈部表浅淋巴 结转移不会早期发生。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CARC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CARC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缩写】【别名】【ICD号】C79.8【概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发生在鼻咽腔黏膜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患者为起源于上皮的鳞状细胞癌,少部分病例则为黏膜下小涎腺的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黏液表皮样癌等。

鼻咽癌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肿瘤,早期侵犯深部结构。

鼻咽部因扩散的方式不同而引发不同的症候群:1.上行型(A型)扩展 侵犯第Ⅱ、第Ⅲ、第Ⅳ、第Ⅴ、第Ⅵ对脑神经和眼眶,侵犯颅底产生骨质破坏。

2.下行型(D型)转移 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广泛转移,并累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3.上下行型(AD型) 既有脑神经、眼眶和颅底的受累,又有颈淋巴结转移(图1)。

【流行病学】鼻咽癌有明显的地区性。

我国南方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省发病率最高。

亚洲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为中发区,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为低发区。

【病因】鼻咽癌的病因不明,推测遗传因素和生活的传统习惯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根据细胞染色体及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等的研究,鼻咽癌的明显民族聚集现象,推想鼻咽癌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

环境因素:饮食过多的咸鱼、腊味和腌制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品,这些食物有诱发鼻咽癌的作用。

饮水中镍、铅含量高,而锌、铜和镉含量相对低。

大米中镍含量高,而钼、铬、铅和镉含量低,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EB病毒:从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找到了EB病毒颗粒。

鼻咽癌体内存在EB病毒高滴度的抗体,病情严重者滴度高,随着病情恢复,抗体滴度下降,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发病机制】致瘤因素引起鼻咽腔黏膜细胞的无限增殖、恶性变,并发生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鼻咽腔深在、隐蔽,该部位恶性肿瘤局部症状不显著,多因蔓延邻近结构或淋巴道转移后才引起注意,因眶区痛、眼外肌麻痹和眼球突出首先就诊于眼科者并不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道转移
• 是鼻咽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癌细 胞可通过血道转移至患者全身各个部位, 以肝、肺、骨转移最为常见,其次为肾、 肾上腺及胰腺。 •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鼻咽癌 的扩散转移途径已有了简单的了解,希望 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另外要提醒大家在生 活中如有发生鼻咽癌,切莫拖延,一定要 及早到医院就诊,可侵犯并破坏颅底骨,以卵 圆孔处被破坏最为多见。晚期可破坏蝶鞍, 通过破裂孔侵犯Ⅱ~Ⅵ对颅神经,出现相 应症状。肿瘤向下可侵犯口咽、腭扁桃体 和舌根,向前可侵入鼻腔和眼眶,向后侵 犯颈椎,向外侧可侵犯耳咽管至中耳。
淋巴转移
• 由于鼻咽粘膜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管,因 此,淋巴转移也就成了鼻咽癌的主要扩散 转移途径之一。临床上约有一半的鼻咽癌 患者是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而确诊为鼻咽癌 的。
鼻咽癌的扩散转移途径有哪些
鼻咽癌的扩散转移途径有哪些
• 众所周知,鼻咽癌最大的特点就是癌细胞 会发生扩散转移,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 还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因此, 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鼻咽癌的扩散转移途 径有哪些?以下就由肿瘤科的专家就此问 题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 专家表示:鼻咽癌的扩散转移途径主要是 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道转移三种 途径进行扩散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