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年四上《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9、指导学生连接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0、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国际互联网究竟有哪些功能、速度究竟有多快,我们下堂课再继续研究。
四、课堂练习,课后延伸。
1、指导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字描红。
①交流:你认为在写本课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重点指导:题款。
第二关:“我会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纠误,适时强调:“缆、款”是前鼻音,“封、逛”是后鼻音,“阅、蜘”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三关:“我来说大意”
课件出示提示,指名补充概括,师归纳(从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三方面)。
国际互联网就像一张()网包住了整个地球,它有的是通过无数条看得见的()和()来连接,还有的是通过看不见的()来连接,其中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因为上面可以()、()、看电影、聊天、购物……可以说它现在与我们()了。
6、交流: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
7、小结:通过讨论,同学们已经非常清楚,课文是从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
板书:大、快、多。
8、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人们时常谈起“上网”,“网”是怎么回事?
第二段(2—3)国际互联网是由许多电缆组成,靠电缆传送数据,速度大,功能多。
板块三:再读寻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互联网奇妙的语句,可以在句子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汇报。
预设:“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网”。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大”)。
(2)指导朗读。
预设:“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村”。
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互联网、万维网、网址等。
2. 国际互联网的功能: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等。
3. 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便捷的生活方式、改变的传统行业、新兴的网络文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诞生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国际互联网、万维网、网址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
3. 分析功能与应用:分析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
4. 探讨影响与改变:探讨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便捷的生活方式、改变的传统行业、新兴的网络文化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人或朋友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国际互联网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互联网影响的深入理解。
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对国际互联网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国际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讨论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国际互联网的看法。
第二章:国际互联网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际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协议和数据传输。
解释互联网的构成部分,如路由器和域名系统。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动画演示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释互联网的不同组成部分。
第三章:互联网的应用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各种应用。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
讨论互联网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最喜欢的互联网应用。
第四章: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网络安全和隐私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
讨论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方式。
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第五章:互联网的未来发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思考。
5.2 教学内容介绍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如物联网、等。
讨论互联网未来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和文章,展示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看法。
第六章: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概念。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提高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学习和创新,拓宽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网站、浏览器等。
2.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万维网。
3. 国际互联网的作用: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娱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互联网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互联网的利与弊,培养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互联网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国际互联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娱乐等领域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互联网的利与弊,培养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的世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互联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观点阐述的清晰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互联网应用案例,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用于讲解和案例分析。
2. 投影仪:用于展示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学PPT:制作详细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相关概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讲解互联网的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建议3篇)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本文范文为您带来了3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格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感悟,理解课文层次。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板书:奇妙的)1.同学们,初唐时期有位诗人叫王勃,他在送别友人时写过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齐读)——提问: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2.在那个时候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这一梦想却成为了现实。
那么,是什么使人类实现了这一梦想呢?——有很多,比如书信、电话、手机短信等,但其中最方便快捷的就是国际互联网。
(板书:国际互联网)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齐读课题。
(读好课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
)4.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出示关于国际互联网的介绍)(2)它奇妙在哪里?(3)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呢?……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二、检查预习:1.出示字词,指名读,一人一行,并纠错。
出示词语:蜘蛛电缆光缆悉尼远在天涯近在咫尺丰富多彩查阅资料逛商场付款息息相关快捷方便(1)指名读词语。
(2)理解词语:“电缆”、“悉尼”、“远在天涯”、“近在咫尺”、“息息相关”。
2.请同学们指出这些字词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字音和字形等。
3.分自然段请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并且适当正音点评,注意一些长句子的朗读。
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
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发明。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紧扣时代脉搏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让四年级小学生阅读说明文增加了趣味性,生动形象地了解一些国际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新词;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四、教学准备smart电子白板课件五、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观看通信技术的演变动画,思考视频中共有几种通信方式。
(烽火传军情、飞鸽传书、竹筒传音、电报、电磁式式电话、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智能手机、电脑)请学生给这些通信方式排序。
同学们通信方式的变化反映出咱们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到底是什么人类之间的练习越来越快捷,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探究这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生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闯关游戏:谁是汉字英雄?(1)出示十三格从第一格开始闯关读词语。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及课后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主要服务。
3.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强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引入:介绍国际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讨论:分享学习成果,讨论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服务1. 引入: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合作探究:分组探究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如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
3.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探究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第三课时:互联网的使用技巧1. 引入:讲解互联网的使用技巧,如信息搜索、网络安全等。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掌握相关技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时:互联网信息的辨别和自我保护1. 引入:讲解互联网信息的辨别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2. 课堂讨论:讨论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互联网陷阱和网络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第五课时:正确使用互联网,促进全面发展1. 引入:强调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
2. 课堂讨论:讨论互联网对个人成长、学习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3.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引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会本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重点难点理解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时安排两时教学准备PerPint一、扣题导入,明确中心谈话导入: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板书)网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理解这篇小说的意义,以后可能会明白的。
不过,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却与“网”关联。
先说说你们见过哪些网?1、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丝网、拖网(捕鱼的网);罗网、罩网(捉鸟的网)——绳线织成的网。
蜘蛛网、电网、水网——像网一样的东西。
关系网、人情网——比喻意义上的网……2、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3、引向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介绍的对象:国际互联网;介绍的中心: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二、读题、质疑1.读好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
2.围绕题质疑。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三、自读、初感1.明确读书要求:⑴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⑵读顺句子、读通文。
⑶想想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词话题跨过一封信悉尼快捷方便无所不有丰富多彩天南海北邮递查阅资料付款息息相关万水千山足不出户咫尺天涯2.指名分段朗读文。
3.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文是从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
板书:大、快、多4.指导学生分段。
五、指导写字,堂描红。
1.你认为在写本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2.重点指导:题款3.堂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1.朗读文。
2.抄写后第3题词语。
板书设计网18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大、快、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
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
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
发明。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紧扣时代脉搏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
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让四年级小学生阅读说明文增加了趣
味性,生动形象地了解一些国际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认识到
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以及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