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 8.1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新版)鲁教版 (2)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隐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海水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
教学难点:海水淡化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实验准备:仪器准备: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烧杯,带橡皮塞的导管(或蒸馏器)药品准备:食盐水(加氯化钙、氯花镁等)、硝酸银溶液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二、引导自学(一)预习内容:海水中的物质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海水中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二)预习内容:海底矿物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学生看书、读图、讨论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的开采和储存运输中的问题作简单的解释。
(三)预习内容:海水淡化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们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演示实验:海水淡化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三、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洋化学资源 教案

8.1海洋化学资教案g盐。
全球海水中含有的盐类总质量约为5亿亿吨,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全球陆地上,其厚度可达150 m。
如图:海水中的化学资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海水中的之最?[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含量前两位的金属元素为:Na 、Mg金属离子为:Na+、Mg2+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为Cl–海水主要含有的盐:NaCl、MgCl2]人类提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来制备有多种用途的物质。
例如,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
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你能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吗?[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Mg+Cl2↑]制得的镁可以做多各用途如镁铝合金的机械铸件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将MgCl2富集起来 2.除去其它杂质]从海水中还可以提取溴素产品等思考: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CaO+CO2↑CaO+H2O=Ca(OH)2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讲授新课【新知探究二】海底矿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片,认识海洋中丰富的矿物资,强调可燃冰、锰结核幻灯片出示可燃冰的燃烧通过水污染图片,提示合理开发海洋资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海水淡化提问过渡:用什么方法获取淡水?【分组实验】实验探究8-1强调注意事项实验结束讨论: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3.如何证明你取得的是淡水?(引导学生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进行分析)阅读教材,找出其它淡化海水的方法。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8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感悟新知
考向 海水淡化的方法 题型1 海水淡化的实验操作
知2-练
例2 如图3 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延长导管可以增强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B. 石油分馏与图中海水淡化的原理相同
C. 实验后A 试管内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实验步骤与现象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3)实验结论 采用蒸馏法可得到不含盐的蒸馏水。 注意:装置图中的导管设计的比较长,目的是延
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散热面积,使热
的水蒸气能跟更多的空气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有利
于冷凝。
感悟新知
知2-讲
2. 世界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海水淡化的方法 主要是膜法和热法。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法,热
资
源 海洋矿产资源:油气、煤、硫、磷;滨海矿砂;
类 型
深海锰结核;可燃冰等
海洋动力资源:潮汐能等能源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海水中的物质
知1-讲
1. 海水 地球表面的71% 被海水覆盖。海水的成分复杂,是 一种混合物,其中水占96.5%,溶解的盐占3.5%。
2. 海水中的盐 盐在海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含量较 多的阳离子有Na+、Mg2+、Ca2+、K+等,含量较多的阴离 子有Cl-、SO42- 等。
感悟新知
考向 海水中的物质
知1-练
例1 如图1 表示的是海水中溶解的盐分中各种离子的质量
分数。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N_a_+_(填离子符号)。 (2)海水中镁离子的含量为__3_.6_9__%__。 (3)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和含量第二多的金属离 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M__g_C_l_2 _。 (4)图中给出的六种离子可以形成__8___种盐,其中含 量最多的盐是_N_a_C__l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4.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洋资源的分类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如海水晒盐、提取溴、碘等;
3.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2.掌握海洋中常见化学元素的提取方法,如海水晒盐、提取溴、碘等;
3.知道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资料,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一课中,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作为巨大资源宝库,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海洋中常见的化学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从而增强爱护海洋、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海洋化学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和相关数据,引发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学习: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逐步引入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提取方法等新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三者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为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最新动态,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认识,以提高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注度。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提取方法、应用等知识点,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海水中的某一元素进行提取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二、海底物质
1、可燃冰
见课件及习题
2、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三、海水淡化
1、淡水资源
2、淡化海水的方法
(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
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P6)
(2)、结晶法
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
[课堂练习]
书P8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 Na Mg Ca较多
2、利用海水制镁
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教学难点
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镁
教学方法
阅读、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书P3-5
[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状况,提高学生节水意识。
2、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海水蒸馏法淡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知识点:海水淡化的差不多原理重点:1、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2、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难点: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教学预备:多媒体,酒精灯,单孔塞,导气管,试管,铁架台,烧杯,食盐水,硝酸银溶液,火柴等。
学习过程: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问题】海上航行的船员所带淡水差不多用完,能否饮用海水?那该如何办?如何将海水淡化呢?[板书课题]: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回答:不能。
将海水淡化。
摸索明确本堂课学习目标。
激发爱好,引入新课。
[过渡]如何样从浩渺的海洋中猎取淡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现用一瓶食盐水模拟海水,请同学们摸索,如何除去其中盐分,将其淡化?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
(先引导学生回忆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分组讨论后,各小组展现自己的方案,讨论交流,确定最终方案: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合作交流【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蒸馏法淡化海水(投影):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结论分组进行探究实验1、组装仪器2、向大试管加入5—10mL食盐水,开始蒸馏。
3、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看能力、合作意识,学会完成实验报告[过渡] 如何证明蒸馏得到的是淡水呢?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方案明确用了解氯离子的鉴别方法。
板书设计: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三、海水淡化多级闪急蒸馏法热法常见方法低温多效蒸馏法膜法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1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8.1 大海化学资源第二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经过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可以用蒸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办理,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大海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大海环境的重要性,培育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计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淡化海水的原理及实验研究。
【教课难点】海水淡化的方法及过程研究。
教课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大海不仅为我们供给了以上丰富的资源,还给我们供给了旅行资源。
印度洋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就是世界有名的旅行胜地!但有一次马尔代夫的国都闹水荒了。
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播放视频:马尔代夫闹水荒。
播放达成,解说: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尔代夫是群岛国家,他们全部的淡水都是利用海水制得的。
此刻我们就来研究如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老师今日为各小组准备了少许取代海水的食盐水,想想,用什么方法除去此中的盐而获取淡水?环节二:新课解说第一部分:海水淡化投影:实验研究:1.实验方案2.如何证明你获取的是淡水?让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和检验淡水的方法。
教师投影简单装置图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温馨提示1.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2.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热的导气管。
3.当采集到少许冷凝水时,就停止蒸馏。
检验淡水。
4.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开始实验。
实验结束,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也许有什么疑问?说出来,看看老师和同学能否帮你解决?投影: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成效更好,你以为对实验装置可以做哪些改进?投影改进后的装置教师:刚刚同学们用的方法是传统的蒸馏法(板书),这个方法有两个不足:一是耗能大,二是易形成水垢,目前生界上广泛使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投影:动画演示:教师分析:多级闪急蒸馏法就是利用水的沸点随压强的降低而降低的原理,高温海水由压强较高的蒸发室流入压强较低的蒸发室后,就会瞬时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为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学会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海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生活中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感觉难度比较小,知道海水是一种混合物,是不能直接饮用的。
在上册的教材里面我们学习过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发、蒸馏和过滤,在这里是蒸馏操作的应用,对于蒸馏的操作,学生不是很熟悉,通过这样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蒸馏和蒸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学习建议: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观察、阅读、看图、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深刻,参与度高,达到的效果更好。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过程;
(2)了解区分海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资讯引证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演绎等加工的过程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海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小试管、带橡皮管的导气管,烧杯,食盐水,火柴,冷凝管等。
观察图片,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过程,知道对右侧海水成分变化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海水淡化的方法,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对于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学生仅仅处在表面的认识,没有通过实验的体会,容易与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混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能够正确的判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在上册课本里面学生知道了区分硬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可以用蒸发后看固体残留物,或者加入肥皂液识别;而这一节课,学生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学会了利用化学方法区分海水(食盐水)与蒸馏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