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无机化学总结(2)-酸碱篇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一、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1.酸: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例如硫酸、盐酸。

2.碱: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钙、氨水。

3.酸碱中和反应:当酸与碱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时,产生的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称为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和水称为中和盐。

4.pH值: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5.盐:化合物离子中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通常为氢离子取代)。

6.盐的组成:盐中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

7.盐的离解度: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称为盐的离解度。

溶解度较大的盐称为易溶盐,溶解度较小的盐称为难溶盐。

8.盐的性质:盐既可以呈酸性,也可以呈碱性,还可以是中性。

9.氯离子测试:用银离子溶液进行氯离子测试,产生白色沉淀,即氯盐。

10.硫酸根离子测试:用钡离子溶液进行硫酸根离子测试,产生白色沉淀,即硫酸盐。

11.硝酸根离子测试:用银离子溶液进行硝酸根离子测试,产生黄色沉淀,即硝酸盐。

二、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的性质:产生的溶液呈中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符合化学计量比例。

2.酸碱滴定法:一种通过滴定溶液的酸碱性反应来确定溶液浓度的分析方法。

酸和碱以滴定管滴加的方式加入容器中,采用指示剂变色点来判断酸碱中和点和滴定终点,并计算出溶液浓度。

三、酸碱性实验1.酸碱性试纸: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可通过变色来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2.酸碱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四、常见酸碱盐的物质及应用1.醋(乙酸):呈酸性,可用于烹饪调味、制药等领域。

2.青矾(铜(II)硫酸):呈酸性,可用于水处理、制革等领域。

3.碳酸氢钠:呈碱性,常用于烹饪、制药、制胶等领域。

4.氢氧化钠:呈碱性,可用于清洁剂、肥皂制造等领域。

5.氢氧化铝:呈碱性,可用于防腐剂、酸洗等领域。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1.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可以使酸性指示剂变红。

碱是指能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可以使酸性指示剂变绿。

2.酸和碱的鉴定:酸性指示剂可以用来鉴定酸和碱。

常见的酸性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常见的碱性指示剂有甲基红、溴噻呋蓝等。

3.酸性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具有以下性质:(1)酸味酸性溶液有酸味,但不能尝试未知溶液,以免中毒。

(2)酸性指示剂变红酸性溶液可以使酸性指示剂变红。

(3)金属产氢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

(4)石灰水变浑浊酸性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

4.碱性溶液的性质:碱性溶液具有以下性质:(1)碱性味碱性溶液具有碱性味道,但不能尝试未知溶液,以免中毒。

(2)酸性指示剂变绿碱性溶液可以使酸性指示剂变绿。

(3)石灰水变透明碱性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会使石灰水变透明。

5.酸和碱的强度:根据酸和碱在水中的离解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和弱碱。

(1)强酸和强碱强酸和强碱在水中能完全离解,生成大量的H+或OH-离子。

(2)弱酸和弱碱弱酸和弱碱在水中只能部分离解,生成少量的H+或OH-离子。

6.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7.盐的特性: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1)不导电固体盐在固态时一般不导电,但在溶解或熔化后则能导电。

(2)溶于水的盐可导电溶于水的盐能导电,因为水中的离子能导电。

(3)盐的pH值一般为中性固态和溶液状态的盐的pH值一般为7,即为中性。

8.酸碱指示剂和pH: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pH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指标,其值介于0和14之间,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数值为7表示中性。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的定义酸和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酸碱的定义有不同的角度,从物质的性质、离子的生成、化学反应过程等多方面来解释。

1. 酸的定义酸是指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现酸性反应的物质,其特征是能够释放出H+离子。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定律,酸是能够夺取电子的化合物,也就是能够提供过程中的阳离子。

2. 碱的定义碱是指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现碱性反应的物质,其特征是能够释放出OH-离子。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定律,碱是能够提供电子的化合物,也就是能够提供过程中的阴离子。

二、酸碱中的重要指标酸碱的强度和浓度是其重要的指标,不同的强度和浓度决定了酸碱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

1. 酸碱的强度酸碱的强度是指其释放H+离子或OH-离子的能力,强酸和强碱具有更大的体液离子释放能力,而弱酸和弱碱则释放能力较小。

强度与反应中的浓度和反应速率有关。

2. 酸碱的浓度酸碱的浓度是指其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通常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表示。

浓度的大小影响了酸碱在反应中的活性和速率,同时也关系到其溶液中的PH值。

三、酸碱的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数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

PH值是通过对数函数计算出来的,其数值范围是0-14之间。

PH=7表示中性溶液,PH小于7表示酸性溶液,PH大于7表示碱性溶液。

四、酸碱的常见性质酸碱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例如酸碱反应、中和反应、盐类生成等。

1.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会生成水和盐类。

反应的原理是酸的H+离子与碱的OH-离子发生中和反应。

2.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酸的H+离子与碱的OH-离子完全结合形成水,这种反应是化学平衡反应。

3. 盐类生成酸碱反应还会生成盐类,这些盐类在化学工业、制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PH值的一种化学试剂,它通过变色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质。

无机化学中的酸碱反应

无机化学中的酸碱反应

无机化学中的酸碱反应无机化学中,酸碱反应是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反应类型。

这类反应可分为弱酸弱碱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滴定反应、酸性和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等。

本文将总结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应用。

一、酸碱的基本概念1. 酸的概念:酸是指能够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在水中,酸一般是指能和水反应成氢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即HA + H2O -> H3O+ + A-。

其中,H3O+称为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A-称为酸根离子或共轭基。

强酸的酸性强,能够将水完全质子化;而弱酸只能部分质子化。

2. 碱的概念:碱是指能够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在水中,碱一般是指能和水反应成氢氧根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即B + H2O -> BOH + H+. 其中,BOH称为同步跟离子,或碱根离子。

强碱的碱性强,能够将水完全质子化;而弱碱只能部分质子化。

二、酸碱的性质1. 酸碱的强度:酸碱的强度是指酸碱能够放出的H+ 或-OH-的数量。

强酸、强碱放出的H+ 或-OH-多,弱酸、弱碱放出的H+ 或-OH-少。

正因如此,pH值能够反映酸碱强度。

pH值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这种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A + BOH -> BA + H2O。

酸碱中和反应是以物质向中性转化的形式,即酸和碱中和后,整个体系的pH会向7逼近。

3. 酸碱滴定:酸碱滴定利用一种称为酸碱指示剂的物质来判断滴定物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是不同的。

一种受酸碱指示剂影响较小的指标称为等值点,此时滴定物和滴定剂反应完全,滴定剂的摩尔数等于滴定物的摩尔数。

三、酸碱反应的常见应用1. 干电池:干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电池。

干电池中的电解质是酸性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和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和离子。

离子在电池的隔膜中反应,形成水,同时电子流经导体,产生电流。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酸碱的定义与性质1.1 酸的定义与性质酸是一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味酸:酸味是酸的一种特殊性质,例如醋酸(醋酸)、柠檬酸(酸橙汁)。

(2)腐蚀性:酸可以腐蚀金属、皮肤等;如硫酸可以腐蚀皮肤。

(3)颜色变化:酸对于酸性酚酞、甲基橙等指示剂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特点,红色或橙色。

酸的定义:布朗斯特效应将酸定义为能释放质子(氢离子)的物质。

例如:HCl(气体)→ H+(质子)+ Cl-(氯离子)H2SO4(硫酸)→ 2H+(质子)+ SO4^2-(硫酸根离子)HNO3(硝酸)→ H+ + NO3^-1.2 碱的定义与性质碱是一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有苦味:碱具有苦味,如氢氧化钠(苦苹果味);(2)腐蚀性:碱可以腐蚀皮肤,龙胥纸等;如氢氧化钠可以腐蚀皮肤;(3)颜色变化:碱对于甲基橙、酚酞等指示剂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特点,蓝色或紫色。

碱的定义:布朗斯特效应将碱定义为能接受质子(氢离子)的物质。

例如:NaOH(氢氧化钠)→ Na+(钠离子)+ OH-(氢氧根离子)KOH(氢氧化钾)→ K+ + OH^-1.3 酸碱的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酸碱理论的一大重要成果,它是酸、碱两种分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1)质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2)反应生成水和盐。

中和反应的例子:HCl(气体)+ NaOH(氢氧化钠)→ NaCl(氯化钠,盐)+ H2O(水)二、常见酸碱的分类2.1 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的概念在水溶液中,根据酸碱的强弱程度,可以将酸碱分为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四种类型。

2.1.1 强酸强酸是指在水中完全解离,生成大量氢离子的酸。

强酸的特点包括:(1)完全离子化,生成的氢离子浓度大;(2) pH值小于7。

常见的强酸有:HCl(氢氯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2.1.2 弱酸弱酸是指在水中只部分解离,生成少量氢离子的酸。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酸和碱(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酸和碱(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酸和碱(全国通用)知识点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的pH与酸碱性关系①pH=7,溶液呈中性;②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即:H+的浓度越高酸性越强;③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即:OH-的浓度越高碱性越强。

pH值: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1)①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②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③滴在pH试纸(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上,④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⑤便可读出溶液的pH(注意:读数精确到整数。

(简记为:放、蘸、滴、对、读)(2)pH试纸不能用水预先润湿否则,若溶液是酸性的则酸性减弱pH会偏大;若溶液是碱性的则碱性减弱pH会偏小;若溶液是中性则没有影响pH不变。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指示剂pH值石蕊酚酞酸性<7变红色无色中性=7紫色无色碱性﹥7变蓝色变红色知识点二、酸1.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呈黄色。

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浓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因而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3.如果不慎将硫酸或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烧伤皮肤。

4.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原因是防止酸液沸腾溅出伤人。

5.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空气中的变化情况: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变小不变变小变小浓硫酸不变变大变大变小知识点三、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的性质1. 酸的定义:酸是一类物质,它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氢离子(H+)。

根据不同的理论,酸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包括阿伦尼乌斯酸、布朗酸和路易斯酸等。

2. 酸的常见性质:酸有酸味、腐蚀性强、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等。

3. 酸的分类:根据酸的溶解度和电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而弱酸只能部分电离。

通常,常见的无机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常见的弱酸包括乙酸、碳酸等。

4. 酸的应用:酸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硫酸用于制造肥料、化肥和肥皂等;盐酸用于制造染料、媒染、矿物加工和金属腐蚀;乙酸用于制备乙酸纤维素、醋酸纤维、乙酸纬和硝酸盐等。

二、碱的性质1. 碱的定义:碱是一类物质,它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和盐。

根据不同的理论,碱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包括阿伦尼乌斯碱、布朗碱和路易斯碱等。

2. 碱的常见性质:碱具有苦味和腐蚀性,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碱的分类:根据碱的强弱不同,可以将碱分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而弱碱只能部分电离。

通常,常见的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常见的弱碱包括氨水等。

4. 碱的应用:碱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氢氧化钠用于制造肥皮、玻璃、皂、纸张等;氢氧化钙用于制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氨水用于染料、医药、合成纤维和化学分析等。

三、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类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等。

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和酸碱中和反应等领域。

四、盐的性质1. 盐的定义:盐是一类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根据阴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2. 盐的性质:盐具有吸湿性、溶解性强、熔点低、导电性等性质。

同时,不同种类的盐在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质。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

酸碱知识点梳理总结酸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在化学中,酸碱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具有酸性的物质称为酸,具有碱性的物质称为碱。

本文将从酸碱的性质、定义、浓度、酸碱中和、酸碱指示剂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探讨一些相关的应用和实例。

一、酸碱的性质1. 酸的性质酸的性质主要包括酸味、导电性、腐蚀性和酸性反应。

酸味是酸独有的特征,但不是所有酸都有酸味,有些酸味道很淡。

酸的导电性是酸能导电,即酸性溶液中有离子的存在,可以导电。

酸的腐蚀性是酸能腐蚀许多物质,包括金属和其他物质。

酸的酸性反应是酸能和碱、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2. 碱的性质碱的性质主要包括苦味、导电性和碱的中和作用。

碱的苦味是碱独有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碱都有苦味。

碱的导电性是碱能导电,即碱性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可以导电。

碱的中和作用是碱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二、酸碱的定义根据勃朗斯特和劳里亚氏的定义,酸和碱的定义如下:1. 勃朗斯特酸的定义勃朗斯特定义酸为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即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2. 勃朗斯特碱的定义勃朗斯特定义碱为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即能够与水反应接受氢离子(H+)的物质。

此外,还有路易斯酸碱理论和共轭酸碱的概念。

路易斯酸碱理论将酸定义为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定义为能够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共轭酸碱则是指在酸碱反应中形成的配对的酸碱,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酸碱的浓度酸碱溶液的浓度一般用pH来表示。

pH是对数值标度,以10为底数,表示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pH < 7,表示酸性溶液pH = 7,表示中性溶液pH > 7,表示碱性溶液酸碱溶液的浓度还可以用酸碱度或者碱度来表示。

酸度和碱度分别是在酸碱溶液中,酸性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浓度越高,酸度或碱度越大。

四、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盐+水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反应,也是化学工程中重要的一种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无机化学总结(2)酸碱篇
应化1309-王佳胜-2013016473
一、酸碱理论发展脉络尝试性整理
在人类对酸碱的认知过程中,最初人们感性而直接地认为有酸味的物质是酸,能抵消酸味的物质就是碱。

1887年,拉瓦锡(Lavosier)提出氧元素是酸的必要成份;而在HF酸等被发现后后,氢元素则被认为是是酸的基本元素。

以上仅仅都是对明显的表面性质的总结,或碎片式的特征描述。

直到酸碱电离理论的提出,开启了对酸碱本质体系化的理论建设,形成了多种互相之间或互补、或独立、或修正关系的丰富多彩的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下列各种理论,并非单纯依照时间推移修正固有理论,提出更加完善的酸碱理论。

也就是说,后期出现的理论不一定比旧有理论更能解释酸碱本质。

对这些理论,我们都要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能根据情况的不同,灵活地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现归纳如下:
提出时间理论名称建立者理论概述
19世纪后期酸碱电离理论奥斯特瓦尔德(德
国)、阿累尼乌斯(瑞
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H++OH-=H2O
1905年酸碱溶剂理论富兰克林凡在溶剂中产生(或
通过反应生成)该溶
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
质称作酸,而产生(或
通过反应生成)该溶
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
质称作碱
1923年酸碱质子理论布朗斯特(丹麦)、劳
菜(英国)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反应实质: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质子传递作用
1923年酸碱电子理论路易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是酸,能给出电子对
的物质是碱
1939年正负离子理论乌萨诺维奇(前苏联)任何能产生阳离子或
其他能结合一个阴离
子(或一个电子)的物
质为酸,相反地,任
何能产生阴离子或其
他能结合一个阳离子
(或给出一个电子)的
物质为碱。

1939年氧化物-离子理论(氧
离子理论)鲁克斯酸是氧离子的接受
体,碱是氧离子的给
予体。

附:以下重点介绍部分理论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酸碱溶剂理论。

酸碱概念扩充到非水体系,同时水溶液中的酸碱范围也扩大,它包容了酸碱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

但不适用于不自偶电离的溶剂(如苯、四氯化碳等)体系,也不适用于无溶剂体系。

Lswis酸碱电子理论(广义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既无对溶剂品种的限制,也适用于无溶剂的体系。

虽然有许多不同,酸碱理论对酸碱的定义却有着共通之处——酸是某种指定的正电荷物种的给予者,或者是某种指定的负电荷物种的接受者;碱是某种指定的负电荷物种的给予者,或者是某种正电荷物种的接受者。

每种酸碱理论都有其长处和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必须用不同的酸碱理论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在处理水溶液体系中的酸碱反应时,可用电离理论或质子理论;在处理配位化学中的问题时,则往往要借助于酸碱电子理论。

在研究熔融盐或陶瓷体系时,往往用到氧化物-离子理论。

二、软硬酸碱理论
此理论中,酸碱分类为硬酸、软酸、交界酸、硬碱、软碱、交界碱共六种。

依据软硬酸碱规则(SHAB规则):“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可判断加成物稳定性。

同时,理论可解释物质的溶解性:一般硬性溶剂能较好地溶解硬性溶质,软性溶剂能较好地溶解软性溶质;理论还可用于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若化学反应从硬软结合的反应物向生成硬-硬或软-软结合的生成物方向进行,则反应焓较大,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反之规律相似。

三、其他知识点
1.酸碱的相对强度
在酸碱电离理论及质子理论中,其相对强弱可用解离常数Ka 或Kb 表示。

但在任何两性溶剂中能够稳定存在的最强酸和最强碱是溶剂自偶电离所产生的特征阳离子和特征阴离子,即存在拉平效应。

通俗的说,对一特定溶剂,完全电离的强酸显示相同酸性,被拉到了同一水平线。

而可以区分酸给质子能力及碱得质子能力差别的溶剂,就称为分辨性溶剂,这种作用称为“区分(分辨)效应”。

Lewis 酸碱强度受电荷、半径、电负性、分子构型、键型、取代基的体积等影响,需要记忆,在此不赘述。

2.Lewis 酸碱强度的标度
德雷戈(R.S.Drago)等人提出了Lewis 酸碱强度的双参数标度。

即酸碱加合反应的焓变为:
b a b a C C E E H +=∆-
式中E 和C 分别为静电性参数和共价性参数,下标a 和b 分别表示酸和碱。

反应的焓变越负,酸碱越易反应形成加合物。

3.酸度函数
在高浓度范围内,pH 标度已不再适用了。

汉默特(L.P . Hammett)提出酸度函数H0,即强酸的酸度可通过一种与其反应的弱碱指示剂的质子化程度来表示,即:
酸度函数H0定义强酸的质量摩尔浓度mH+的负对数。

4.介绍部分重要非水溶剂特性及应用
5.超酸:将强度超过l00%H2SO4的一个酸或酸性介质叫超酸,需以强度函数H0衡量。

B + H + BH +
B
BH θBH 0lg p m m K H ++-=+++⋅=H B BH θBH m m m K →⋅=→++
+θBH B BH H K m m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