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表亮温的山东省地震活动性分析

合集下载

活动断裂带的地形地貌差异与红外亮温年变特征的研究

活动断裂带的地形地貌差异与红外亮温年变特征的研究

活动断裂带的地形地貌差异与红外亮温年变特征的研究郭卫英;马瑾;单新建【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年(卷),期】2008(23)5【摘要】利用NOAA卫星夜间第五通道红外影像和数字高程资料,以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海原断裂为例,定量分析了在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的年份内活动断裂的地形地貌差异与红外辐射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两盘的垂直升降差异是导致活动断裂红外亮温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形与红外亮温保持了良好的负相关性,并且这种负相关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基本统一,这说明提取震前红外辐射异常时首先应考虑剔除区域气候的影响.此外断裂两侧的岩性差异、水系分布以及人文环境等地形地貌因素对断裂带的红外亮温也产生一定作用.对活动断裂进行红外辐射亮温年变形态的研究,能为有效提取震前红外辐射异常积累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认识.【总页数】7页(P1437-1443)【关键词】活动断裂;红外亮温;地形地貌;季节变化【作者】郭卫英;马瑾;单新建【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1【相关文献】1.2012年新疆洛浦MS6.0地震前卫星热红外亮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邵楠清;孟庆岩;魏鸣;卢显;张颖2.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地貌特征研究 [J], 杨顺虎;付碧宏;时丕龙3.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与活动性遥感研究 [J], 焦其松;张景发;姜文亮4.龙门山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分段活动的地形地貌表现 [J], 张微;姚琪;杨金中;于浩;吴建勇5.金沙江断裂带构造地貌与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J], 常玉巧;陈立春;张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年度山东及邻近地区地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

2009年度山东及邻近地区地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

2009年度山东及邻近地区地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赵金花;陆汉鹏;许萍;田凤东;刘瑞峰【摘要】利用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山东及邻近地区发生的215次ML≥1.0级地震的数字化地震资料,计算其波速比值,并根据波速比的变化特征,对2010年度山东及邻省地区的地震趋势进行分析,认为山东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及地震波速比变化没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特征.【期刊名称】《高原地震》【年(卷),期】2010(022)001【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山东;波速比;地震趋势【作者】赵金花;陆汉鹏;许萍;田凤东;刘瑞峰【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1地震波直接来源于震源,它携带着震源和传播途径介质变化的大量信息,因此地震波是探测地球内部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地震学领域,地震学方法是研究地震及地球内部的重要手段。

波速作为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它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孕震区介质性质发生变化而导致地震波速的变化,地震波速的变化又能够直接反映震源介质的变化,所以,研究地震波速的变化可以提供地震孕育的震兆信息。

波速比是地震波速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波速比变化的时间、幅度和形态,找出与强震的对应关系。

我国自开展研究波速比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根据以往的震例研究证明,在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波速比常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

因此,利用地震波速比的变化进行地震趋势性分析也成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

应用山东及邻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记录资料,计算了 2008年 10月至 2009年 9月发生在山东及邻近地区(34°~39°N,114°~125°E)215次ML≥1.0级地震的波速比值。

1986—2020_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李艺,范

1986—2020_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李艺,范

第38卷第1期2024年1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38No.1Jan.2024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4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15);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项目(4072-115016)第一作者:李艺,女,20507020764@;通信作者:范俊甫,男,fanjf@文章编号:1672-6197(2024)01-0001-071986 2020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李艺,范俊甫,张志锟,左吉伟,时宗闻,高宇(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摘要:针对地表水提取过程中部分细小河流和半干涸河道提取较困难的问题,以1986 2020年的山东省内陆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 )模型,引入建筑物指数模型和植被指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水体指数(GMNDWI ),较明显地提高了地表水体的提取精度㊂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网格化处理与分区统计㊁动态度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内陆地表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选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讨论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衡,旱雨季水面积之比稳定在3ʒ5,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降雨量和耕地面积与地表水面积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表明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导致研究区地表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㊂关键词:Landsat ;遥感;地表水提取;水体指数;精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TB532.1;TB553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6to 2020LI Yi,FAN Junfu,ZHANG Zhikun,ZUO Jiwei,SHI Zongwen,GAO Yu(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extracting some small rivers and semi-dry channels in theprocess of surface water extraction,the inland surface wa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6to 2020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 new water index (GMNDWI)based on the MNDWI water index model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the building index model and the vegetation index model,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xtraction accuracy of surface water.On this basis,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land surface water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using spatial grid processing,zonal sta-tistics and dynamic attitude methods,and the selecte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iscuss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uneven,and the ratio of water area in the dry and rainy seasons is stable at 3ʒ5,showing a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rainfall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with surface water are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factors,indicating that the combined action ofrainfall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is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surface water area in the study area.Keywords :Landsat;remote sensing;surface water extraction;water index;precision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㊀㊀㊀地表水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1],其作为日益短缺的关键性基础资源,近几年在山东省的总量降幅明显,季节变化显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㊂作为中国典型的沿海省份,目前学者们对该区域的地表水开发利用[3]㊁水资源管理[4]和水保护[5]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水文气象站点㊁雨量数据等资料的定量分析[6],但由于数据的来源渠道多样㊁标准不规范,且缺乏连续性,因此较难反映研究区地表水的整体时空演化特征㊂卫星遥感数据能大区域㊁长时段㊁高效率监测地表水状态[7],为实现对区域地表水的长时间跨度连续观测提供高可靠的数据源;然而目前研究多局限于局部典型水域或较短时间序列,缺乏对山东省整体地表水长期连续动态变化的研究,且未对地表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㊂从导致地表水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方面来看,山东省地表水季节性动态变化受到大气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等诸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单个季度的地表水监测并无法全面反映地表水变化㊂获取地面大范围㊁大尺度的地面信息主要是通过遥感影像,国内外学者在遥感影像提取水体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㊂目前Landsat影像提取方法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影像波段信息,通过原始波段处理或波段间相组合所构成的指数模型,如McFeeters[8]提出的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虽能提取水体信息但也掺杂大量背景噪音,徐涵秋[9]通过波段变换的方式提出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在抑制植被等无效信息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另一类是基于图像显示的特征,通过特征分类别判定的分类器法,如Kalke等[10]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河流水体进行提取,但其中核函数参数的选取有一定的难度,薛源等[11]利用水体指数和决策树结合DEM河网实现对山区河流的自动提取㊂目前深度学习算法也开始被应用在水体的分类提取当中,但其需要大量准确样本支持的特性是提取工作的痛点[12],因此,高效准确的指数模型法因其普适性依然是当今大范围数据提取工作的首选[13]㊂本文基于1986 2020年长时序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水体指数模型提取水体以分析山东省地表水的动态度㊁变化率,揭示了多年山东省地表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自然资源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对影响地表水面积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㊂该研究旨在揭示山东省地表水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山东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4]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中国沿海地区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㊂1㊀研究区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概况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位于世界公认的黄金纬度的海岸线上(34ʎ25ᶄN~38ʎ23ᶄN,114ʎ36ᶄE~122ʎ43ᶄE)㊂地处温带季风型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且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严重春旱和夏涝;加之利用效率低㊁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地表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常态,给各行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显著影响,成为严重制约工业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15]㊂1.2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官网;人口和GDP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降雨量和用水量数据来自山东省水利厅;耕地数据来自山东省统计局和公开文献[16];气温数据来自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气候再分析数据㊂选择1986年㊁1995年㊁2004年㊁2013年㊁2020年的旱季㊁雨季共10期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㊂旱季选取一月份至三月份㊁雨季选取八月份中旬至九月下旬,且云量小于5%的数据㊂为消除差异影响,根据影像特征确定合适的参数和大气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等处理后得到可满足研究要求的数据集,相关操作在ENVI 5.3软件中完成㊂1.3㊀研究方法1.3.1㊀提取方法将文献[17]中现有的22种水体指数模型分别应用在研究区地表水提取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NDWI是分离度最高㊁提取效果最好的水体指数模型,这与屈慧慧等[18]研究结果一致,其计算原理见式(1)[9]㊂MNDWI=Green-MIR1Green+MIR1,(1)式中:MNDWI为水体指数模型,Green为绿光波段的像元值,MIR1为中红外波段的像元值㊂该方法能准确提取绝大部分大面积水体,但部分细小河流未被成功提取㊂采用调整最佳阈值的方法以解决该问题,将初始阈值减小0.01后,水体未被提取的情况得到改善,但部分建筑物㊁植被等干扰物也被归为水2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㊀体㊂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引入提取植被效果较好的植被指数模型NDVI[19](式(2))和提取建筑物较为完善的建筑物指数模型NDBI[19](式(3)),分别二值化后构建新型的水体指数GMNDWI,其计算公式见式(4)㊂NDVI=NIR-REDNIR+RED,(2)式中:NDVI为植被指数模型,NIR为近红外波段的像元值,RED为红光波段的像元值㊂NDBI=MIR1-NIRMIR1+NIR,(3)㊀GMNDWI=MNDWI-NDVI-NDBI㊂(4) 1.3.2㊀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利用空间网格化处理和分区统计来完成㊂空间网格化处理就是用规定大小的格网将一定范围的平面进行分割,从而得到单元数据的过程㊂通过ArcGIS软件,采用1kmˑ1km的格网将研究区内旱季水和雨季水进行分割,经过分区统计得到水体面积占各网格的位置及比例,从而分析讨论研究区内旱季水和雨季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㊂1.3.3㊀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动态度计算来反映地表水面积变化的剧烈程度,分析地表水面积变化的趋势,其计算方法为研究区内研究期始末地表水的面积变化量占初始期地表水面积的比重,并与研究时段的比值㊂动态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地表水的面积变化越剧烈㊂此外,为直观展现研究区地表水面积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采用格网法将研究区分割成1km ˑ1km的空间格网,用研究期始末地表水面积占该格网面积的比重变化反映该地区地表水面积变化的趋势,若其值为正值,表明呈增加趋势,反之则为减少趋势㊂1.3.4㊀相关性分析为探究各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内旱季水和雨季水的影响程度,分析地表水区域差异特征,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将每年地表旱季水和雨季水面积与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该系数反映地表水面积与各影响因子的紧密程度㊂2㊀精度评价与结果2.1㊀提取结果近几年全球海平面逐年上升[20],加上研究区北部大面积的养殖池扩建和盐田开发导致海岸线边界不断扩展,海岸侵蚀导致滩涂下边界向内陆推进[21],故本研究将海水从GMNDWI指数提取的研究区地表水的实验结果中进行剔除处理㊂参照山东省海洋局发布的‘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22],结合行政区划矢量数据目视解译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的海岸线边界,将海水剔除㊂2.2㊀精度评价先以JRC数据集为参考,验证本文水体指数模型方法的精度,利用ArcGIS软件在提取的矢量水体数据内选取随机点,使用eCognition软件对水体提取结果进行基于对象样本的混淆矩阵法精度评价㊂选取研究区境内的黄河流域对比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作为精度评价的验证样本,以50m为最小允许距离,随机选取653个样本点对水体提取结果进行Kappa系数精度㊁总体精度和用户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见表1㊂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精度验证结果㊀㊀㊀㊀㊀㊀㊀单位:%项目精度评价Kappa系数精度总体精度用户精度水体指数96.5078.7195.1195.11 JRC数据集75.0077.0379.3679.36㊀㊀经精度验证发现,本研究所提出方法的精度评价㊁Kappa系数㊁总体精度㊁用户精度均比JRC数据集精度有提升,充分证明了这种水体指数方法精度的提高㊂3㊀研究区地表水时空演变特征3.1㊀研究区域地表水空间区划为更直观地反应研究区内地表水面积的时空变化,参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水功能区划“[23]及山东省水利部门发布的‘山东省水资源公报“[24],将研究区划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徒骇马颊河区㊁花园口以下区㊁沂沭泗河区和山东半岛诸河区,如图1所示㊂3.1.1㊀地表水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图2,从地表水面积的空间占比来看,研究区内永久水(即全年维持水域状态的地表水)和季节水(即随季节变动的地表水)在空间分布上的疏密程度不均,永久水在花园口以下区和山东半岛诸河区的面积占比高于季节水,而徒骇马頬河区和沂沭泗河区内的永久水和季节水占比均等㊂1986 2020年间永久水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季节水3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李艺,等:1986 2020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图1㊀地表水分区(a)1986年(b)2020年图2㊀地表水的面积空间占比占比㊂3.1.2㊀地表水时间变化特征整体来看,1986 2020年间研究区旱季水面积和雨季水面积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为先增加后减少㊂雨季水面积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面积增加14.2%;旱季水面积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面积减少7.1%;雨季水在1986年时,面积最小为3238km 2;旱季水在2020年面积最小为2223km 2㊂在2004年旱季水面积和雨季水面积均达到顶峰,分别为4474km 2和2847km 2㊂根据地表水区域划分,本文分别统计了各时期各分区内旱雨季水的面积,其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徒骇马頬河区旱季水面积稳步增加,雨季水面积增加后趋于稳定,花园口以下区的旱雨季水面积均呈波动减少的态势,沂沭泗河区与山东半岛诸河区旱雨季水的面积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㊂图3㊀分区地表水面积3.2㊀地表水面积测度动态变化3.2.1㊀地表水面积变化率分别计算旱雨季水在四个研究时段的变化率及1986 2020年均变化率,以此来分析研究区内地表水面积的变化程度㊂由图4可知,旱季水增加面积的变化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2004 2013年时间段变化率最小为10%;而旱季水减少面积的变化率在各研究时段较为平稳,保持在15%左右㊂由此可见,旱季水总体变化率与增加面积的变化率基本保持一致㊂另外,雨季水增加面积的变化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2004 2013年时间段变化率最小为6.7%,成为在各研究期变化最为平稳的地表水类型㊂雨季水减少面积的变化率在前三个研究时间段保持了平稳变化,而在2013 2020年时间段雨季面积减少的幅度高达39.87%,成为在各研究期变化最剧烈的地表水类型㊂图4㊀分区地表水的面积变化率总体来看,在1986 1995年㊁1995 2004年㊁2004 2013年三个研究期时段内,旱季水的总体变化率高于雨季水的总体变化率,说明在该时段内旱季水变化较为剧烈,而在2013 2020年时间段内雨季水的变化剧烈程度高于旱季水,详见表2㊂4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㊀表2㊀研究区地表水面积变化率㊀单位:%地表水情况1986 1995年1995 2004年2004 2013年2013 2020年平均变化率旱季水增加18.0617.5710.4112.1714.55减少15.9115.5116.1715.7015.82总计33.9733.0826.5827.8730.37雨季水增加18.3515.81 6.7013.5613.61减少10.207.819.3839.8716.82总计28.5523.6216.0853.4330.433.2.2㊀地表水面积动态度从地表水面积变化动态度的空间分布(图5)来看,1986 2020年旱雨季水动态度均整体表现为负,其中旱季水动态度在徒骇马頬河区的中部㊁沂沭泗河区的东部及微山湖水域西部和南部㊁山东半岛诸河区东北部均表现为负,而在动态度表现为正的区域较为集中如徒骇马頬河区的西北部㊁山东半岛诸河区的峡山水库和淮河水域㊁黄河流域花园口以下区的大汶河流域以及沂沭泗河区的沂河流域和微山湖水域㊂雨季水动态度表现为负的地区包括黄河三角洲地区㊁沂沭泗河区的微山湖水域西部㊁山东半岛诸河区的青岛胶州湾等地,而微山湖水域㊁黄河流域㊁大汶河流域㊁潍河流域等地的雨季水动态度则表(a)旱季水(b)雨季水图5㊀1986—2020年地表水面积动态度现为正㊂整体来看,内陆地表水总体面积呈减少趋势㊂3.3㊀地表水变化的驱动力分析3.3.1㊀影响因子分析1)气候变化㊂山东省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因此选取气温和降雨量2个重要的气候因子分析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如图6所示㊂图6㊀气候影响因子年际变化2)人类活动㊂综合前人研究,选取人口㊁GDP ㊁耕地面积㊁用水量4个社会因子作为指标,用于分析人类活动对山东地表水面积的影响程度㊂从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人口㊁耕地面积和GDP 呈现增长趋势;用水量趋势不明显,在220~260亿m 3之间波动,如图7所示㊂3.3.2㊀相关性分析由表3可知,旱雨季地表水的面积变化受降雨量㊁GDP ㊁人口及耕地面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㊂从雨季水的影响因素看,降雨量对其面积变化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895,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内雨季降水较为集中㊂旱季水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影响程度最大,其相关系数为-0.997,其原因是受到研究区农业结5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李艺,等:1986 2020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人口和GDP(b)耕地和用水量图7㊀社会影响因子年际变化构的影响,冬季大量种植高需水量的小麦㊁油菜等作物㊂由于研究区范围较大㊁地形复杂㊁人口分布不均匀,其余因素与地表水面积变化的相关性较低,因此其余单一影响因素对地表水面积变化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㊂表3㊀各影响因子与地表水面积相关性㊀㊀注:∗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㊂4㊀总结与讨论通过分析新指数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面积的提取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从地表水时空分布来看,研究区地表水空间上时空分布不均衡,大致表现出 东密西疏 的特征㊂研究区每期旱季水和雨季水面积之比均大致稳定在3ʒ5㊂2)从地表水测度动态变化来看,研究区1986 2020年地表水面积整体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㊂除徒骇马頬河区西北部沿海地区地表水面积增加外,其他地区地表水面积明显减少㊂地表水总体面积从2004年开始呈减少趋势㊂3)地表水面积与降雨量和耕地面积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表明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旱雨季地表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㊂总体来说,本研究提出的指数(GMNDWI )对于大多数水体提取效果都较为准确,能基于Landsat 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精细提取,尤其对于面积较大的水体,提取边界极其吻合,准确度高;但影像重访周期较长,无法及时捕捉短期内暴发的洪水,极端天气也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地表水提取精度㊂通过本文所用相关性分析指数的结果发现,雨季水增加主要是因为降雨量,而旱季水减少与耕地面积相关性极高,考虑主要是因为农业用水导致㊂在丰水期,降雨量显著增加,同时由于雨季的灌溉,农业用水量减少,进一步增加了地表水资源量,加上河流湖泊汛期到来,此时易发生洪涝灾害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㊂在枯水期,由于降水量减少和耕地开发,使得农业用水量显著增加,此时由于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同样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㊂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区冬末初春降雨稀少㊁河流干旱,而夏末雨量充沛㊁洪涝灾害频发的特点,应分周期种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在夏季重点做好黄河流域㊁小清河流域和微山湖周边的水资源调节工作以及旱涝灾害的应急预案㊂根据雨季丰水期地表水时空变化规律和分布规律,建议着重在黄河流域加固堤坝以保障财产安全㊂在枯水期做好防旱工作,适当增加人工降雨㊂山东省地域辽阔,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的过程中气候及地域差异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地表水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地表水分区分级的治理方案,在一级分区中按流域划分为四个区,实现研究区内地表水的整体调控和方案部署㊂在此条件下可按行政区划㊁经济发展情况㊁流域分布进行二级划分,在该级别中做好水资源的调配,做好灾情的预警㊁灾时的救援以及灾后的重建㊂对易发生灾情的湖泊㊁河流实行三级划分,由当地政府施行专案措施,采取改进传统的灌溉方式㊁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等因地制宜的措施,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㊂6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㊀此外,本文侧重于山东省地表水的宏观研究,在小区域地表水体提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联合分析,开展地方地表水综合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㊂参考文献:[1]赵文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04(8):21-27.[2]杨凡.山东省地市灰水足迹测度与空间格局分析[J].节水灌溉, 2017(2):69-75.[3]邵金花,刘贤赵.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J].人民黄河,2007(3):39-41.[4]ZHANG H,ZHENG M,SONG W.Study 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n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g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nan: University of Jinan,2010:244-247.[5]李春俊,孙彩凤.环胶州湾近岸区域地表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治淮,2019(7):8-9.[6]JIA S,HUANG Y.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J].Energy Proce-dia2011,5(1):2120-2124.[7]冯天时,庞治国,江威,等.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水利应用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23(9):1646-1661. [8]McFEETERS K S.The use of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in the delineation of open water fea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6,17(7):1425-1432. [9]徐涵秋.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J].遥感学报,2005,9(5):589-595.[10]KALKE H,LOEWEN M.Support vector machine learning applied to digital images of river ice conditions[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155:225-236.[11]薛源,李丹,吴保生,等.利用国产GF-1卫星数据实现山区细小河流河宽的自动提取[J].测绘通报,2020(3):12-16.[12]周飞燕,金林鹏,董军.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7,40(6):1229-1251.[13]殷亚秋,李家国,余涛,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水体提取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5(1):81-85. [14]赵峥,钱诚,张沁.山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价值㊁比较优势与路径策略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4):64-72. [15]GU H H,LI F P,GUAN X,et al.Remediation of steel slag on a-cidic soil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3,5(5):100-104.[16]李新,郭宁,宋芙蓉.1990年以来山东耕地变化及人口㊁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1 (1):14-17,33.[17]徐涵秋.水体遥感指数研究进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5):613-625.[18]屈慧慧,裴亮,桑学锋,等.基于MNDWI特征空间的水体追踪识别方法研究[J].测绘工程,2021,30(2):32-35,44. [19]历华,柳钦火,邹杰.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NDBI和NDVI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2):262 -267.[20]QIANG W,ZHENG X X,XV H.Relative sea-level rising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in coastal regions of China in the21st century[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1):74-83.[21]WILLIS J K,CHAMBERS D P,KUO C Y,et al.Global sea level rise:Rec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cade to come[J].O-ceanography,2010,23(4):26-35.[22]山东省海洋局.‘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 [EB/OL].[2019-06-26]./zwgk/ fdzdgk/flfg/202110/t20211026_3757310.html.[23]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5-83.[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EB/OL]. (2021-07-12)[2022-03-02]./.(编辑:姚佳良)7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李艺,等:1986 2020年山东省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翟娟;洪德全;朱亮;赵梦强;杨震
【期刊名称】《华南地震》
【年(卷),期】2024(44)1
【摘要】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

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初步判断出各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山西带、燕山带、郯庐断裂带安徽区、山东区都处于较低或中等偏低的应力背景下,以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未来发生大震的可能性较小。

郯庐断裂带渤海区正处于较高应力状态下,以平均震级较大的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属于华北地区未来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

华北平原带正处于高应力背景下以稀疏的中小地震滑动为主要特征,未来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

【总页数】10页(P63-72)
【作者】翟娟;洪德全;朱亮;赵梦强;杨震
【作者单位】淮南市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5
【相关文献】
1.华北地区未来50年地震危险性与强震预测研究
2.华北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及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
3.华北地区强震的背景地震活动性的研究
4.前兆异常动态扫描与区域构造活动背景结合的研究--试建立华北地区构造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估数字化图
5.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及其强震危险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曹县地震分析报告

曹县地震分析报告

曹县地震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近期发生在曹县的地震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介绍曹县地震的背景信息,然后详细描述地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最后,我们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曹县及其居民更好地应对类似地震事件。

2. 背景信息曹县位于中国山东省,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县级市。

地震是曹县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

根据历史地震记录,曹县经常发生中小型地震,但大规模破坏性地震发生的频率较低。

3. 地震概述3.1 地震基本信息•时间:XX年XX月XX日•震级:X级•震源深度:X公里•纬度:XX度•经度:XX度3.2 地震烈度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和居民反馈,此次地震对曹县产生了以下烈度影响:•XX地区:烈度X•XX地区:烈度X•XX地区:烈度X•…3.3 地震破坏情况此次地震对曹县的破坏情况如下:•建筑物倒塌:X幢•房屋损坏:X间•道路中断:X处•…4. 地震影响分析根据地震的发生情况和破坏程度,我们对此次地震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4.1 人员伤亡分析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如下:•死亡:X人•受伤:X人•失踪:X人4.2 经济影响分析此次地震对曹县的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产业损失:X万元•建筑重建和维修成本:X万元•交通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X万元•…4.3 环境影响分析地震对曹县的环境造成了以下影响:•土壤液化:X处•山体滑坡:X处•河川堤防决口:X处•…5. 应对措施和建议根据以上地震影响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帮助曹县居民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建议加强地震教育,提高居民的地震防范意识;•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确保房屋和公共建筑的安全性;•定期检测道路和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加强地震后的道路维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灾后重建机制,为受灾群众提供相应的救助和支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地震对地下水系统的破坏。

6. 结论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曹县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摘要:一、引言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七、总结正文:一、引言近年来,地震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我国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尤其是山东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东地区的抗震鉴定进行探讨。

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山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

其中,较为严重的地震有1937 年的临沂地震、1970 年的菏泽地震以及1996 年的烟台海阳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使得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抗震鉴定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判断。

通过抗震鉴定,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抗震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

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抗震鉴定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抗震鉴定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分析、抗震措施评估、抗震性能评价等。

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构件连接、支撑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年限、施工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以某山东地区教学楼为例,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首先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柱梁连接强度不足、框架柱箍筋配置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固方案,包括增加柱梁连接强度、提高框架柱箍筋配置等。

经过抗震鉴定和加固处理,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抗震鉴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抗震鉴定技术水平。

青岛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青岛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2. 活 动 概 况 1
生 之 间的关 系 。针 对 2 0 0 3年 以来 青 岛及 邻 近地 区 先 后发 生多 次显 著性 小震 群 活 动 的 实 际情 况 , 合 结 小 震综合 机 制解 的 动态 变 化过 程 , 对青 岛及 邻 近 地 区的地震 活 动特 征进 行 分 析 , 以期 为今 后 的地 震 监 测 预报 工作 提供可 资借 鉴 的成果 。
动 影 响较 大 的有 苏 北一胶 南 断 块 区 、 辽 断块 区和 胶 鲁西 断块 区 , 区周 边发 育有 多组 活动 断裂 , 该 如沂沐 断裂 带 、 黄 海 断裂 带 、 平一 即墨 断 裂 带 、 山一 南 牟 燕
震②) 。这 次震 群持 续 时间 较 长 , 8月 底 仍 陆续 有 至
20 0 3年 8月底 共记 录到 地震 10 2 0余次 , 中 2 0 其 .~ 2 9级 地震 3 . 5次 , 3级 以上 地 震 5次 , 4级 以 上 地震 2次 ,6月 5日 4 2级 地 震 和 6月 1 ( . 2日 4 0级 地 .
位 于苏北 一胶 南断 块 区的西北 部 。对该 地 区地震 活
青 岛及邻 近 地 区地 震 活 动 特 征 分 析
张 玲 ,朱建 亚 ,许 萍 ,何 钧 ,刘 元 生
( 东 省 地震 局 , 山 山东 济 南 2 01) 0 5 4
摘 要 : 青 岛 及邻 近 地 区 的 地 震 地 质 背 景 和 地 震 活 动 情 况 进 行 了 分 析 , 结 合 本 区 的 小 震 综 合 机 制 解 的 特 点 , 析 对 并 分
了 P T 轴 时 序 变 化 与邻 区地 震 活 动 之 间 关 系 , 现 中强 地 震 的发 生 可 导 致 研 究 区 域 内 P T 轴 方 位 的 变 化 。 P T 、 发 、 、 轴 方 位 变 化 的 时 间 较 为 同 步 , P轴 方 位 变 化 幅 度 更 为 明 显 。 而

强震观测数据分析报告(3篇)

强震观测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强震观测数据分析在地震预测、灾害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强震观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地震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多个地震监测台网,包括地面强震台网、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卫星观测台网等。

数据时间跨度为近十年,涵盖了多次强震事件。

2. 数据处理(1)数据筛选: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2)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不同台站之间的系统误差。

(3)数据插值:对缺失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确保数据的连续性。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揭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趋势性等特征。

2. 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地震活动的空间规律。

3. 震源机制分析通过分析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揭示地震发生的力学机制。

4. 地震预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地震预测模型,对地震事件进行预测。

四、数据分析结果1. 时间序列分析(1)周期性:通过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如5年、10年等。

(2)趋势性:近年来,我国地震活动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西部地区。

2. 空间分析(1)空间分布:地震事件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如青藏高原、环太平洋地震带等。

(2)空间规律:通过对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3. 震源机制分析通过对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带上,如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华北地区的太行山断裂带等。

4. 地震预测模型(1)模型建立: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建立了地震预测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a d i o me t e r ,MODI S ) 数 据 。美 国地 球 观 测 卫 星系 列 发射 于 l 9 9 9年 ,现包 括 T e r r a 和 Aq u a 太 阳 同轨 道 卫 星 ,分 别 用 于 陆地 和 海 洋 观 测 ,其 中 T e r r a 在 地 方 时上 午 过 境 ,而 Aq u a 在 地 方 时 下午 过 境 ,二 者 结 合 可 实 现 昼 夜 观 测 。MODI S传感 器 具 有 3 6个 波段 ,覆 盖 可 见 光 到远 红外 的 光谱 范 围 ( 0 . 4 m一 1 4 p m) ,分 辨 率 为 2 5 0 m ( 2个 波 段 ) 、5 0 0 m ( 5个 波
关键词 地 震 活 动 性 ;地 表 亮 温 ; MODI S ;遥 感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言
临 震 前 往 住 出现 大 面 积 增 温 异 常 ,利 用 卫 星 热 红 外 技 术 可 以 确 定 温 度 异 常 的 范 围 和 幅 度 ,从 而 进 行 地 震 预 测 。这 一 科 学 思想 于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由前 苏 联 科 学 家 提 出 , F OP Hb I I r I B H ( 1 9 9 0 ) 在分析 宇航 热红外卫 片时发现 ,1 9 8 4年 在 苏 联 塔 姆 得 一 托 克 劳 与 塔 拉 斯 一 费 尔 干 断 裂 带 交 汇 部 位 ,多 数 4级 以上 地 震 伴 随 热 红 外 异 常 现 象 。 随 后 ,
论 述 了震 前 卫 星 热 红 外 增 温 的普 遍 性 。 根 据 此 温 度 异 常 , 目前 成 功 实 现 了某 些地 区 的
地震 活动性 监测 ( 吕琪 琦 等 ,2 0 0 0 ;康 舂 丽 等 ,2 0 0 3 ) 。监 测 温 度 为 根 据 普 朗克 公 式 计 算 出的亮温 , 亮 温 非地 物 真 实 温 度 ,但 能 反 映地 物 热 辐 射 能 的 相 对 强 度 ,由于 计 算 简 单 , 在 震 前 温 度 异 常研 究 中 广 为 使 用 。 本 研 究 以 MODI S数 据 为 主 数 据 源 ,结 合 地 震 目录 , 研 究 山东 省 行 政 区地 表 亮 温 时 空 变 化 ,以期 预 测 山 东省 地 震 活 动 性 。
7 6









3 7卷
Ob s e r v a t i o n S y s t e m,E OS )的 中分 辨 率 成像 光 谱 仪 ( Mo d e r a t e — r e s o l u t i o n I ma g i n g S p e c t r o .
20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3 2 4 6 . 2 0 1 6 . 0 6 . 0 1 3
基 于 地 表 亮 温 的 山 东 省 地 震 活 动 性 分 析
马俊 飞 ’ 李 炜 ’ 史 雯
1 ) 中国 山 东 2 6 6 3 0 0胶 州 市 地 震 局
店 、乳 山一 海 阳 断 裂 带 在 2 0 1 5 年 地 表 亮 温 明 显 升 高 ,沂 沭 、聊 城 兰 考 断裂 带 则 无 明 显 变 化 。总 之 , l 2 0 。 E以 东 的 胶 东 半 岛 地 区地 表 亮 温 升 高 明显 ,预 示 着 未 来 胶 东 半 岛地 区地 震 活 动 性 可 能 强 于 鲁 中、 鲁 西地 区 。
1 数 据 处 理
采 用 红外 遥 感 及 地 震 目录数 据 , 其 中红 外遥 感 数 据 采 用美 国地 球 观 测卫 星系 统 ( E a r t h
作者 简介:马俊飞 ( 1 9 7 6 ) ,男 ,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遥感与地震监 测研究 工作 基金项 目:青 岛市地震局地 震监测 、防御 、 应急专项课题 “ 卫 星遥感 多源数据 与多元 方法在地震监 测预 测中的应用 ” 山东省地震局合 同制科研 项 目“ 地震前后遥感红外亮温变化研究” 本文 收到 日期 : 2 0 1 5 — 1 0 — 2 2
T r o n i n 等( 1 9 9 6 , 2 0 0 4 ) 用1 0 0 0 0 景 NO A A卫星热红外影像对 中亚地震活动带进行研究 ,
得 出 热 红 外 异 常 与 中 亚 地 震 活 动 带 之 间 具 有 统 计 相 关性 的 结 论 。 中 国 热 红 外 遥 感 地 震 前兆 监 测始 于 2 O世 纪 9 0年 代 初 。 强 祖 基 等 ( 1 9 9 0 ) 用 NOAA 卫 星 红 外 观 测 数 据 研 究 1 9 9 0年 4月 2 4日青 海 共 和 7 . 0 等 地 震 前 出现 的 大规 模 地 面 增 温 现象 , 发 现地 震 前 7 — 9天 孕 震 区 及 周 围 可 出现 几 万 至 1 0 o多 万 k m 、累 积 2 一 1 0 c c的 持 续 增 温 异 常 ,往 往 沿 断 裂 构 造 带 向 四周 成 带 状 、片 状 展 布 ,在 多 组 断 裂 构 造 带 的交 汇 部 位 ,异 常 显 著 增 强 。孔 令 昌等 ( 2 0 0 3 ) 进 一 步 对 热 红 外 增 温 的理 论 基 础 及 与 其 他 异 常 的 关 系 进 行 探 讨 ,
2 ) 中 国 山东 2 6 6 0 3 4青 岛 市地 震 监 测 中心 摘 要 利 用 MOD I S数 据 研 究 山 东 省 地 表 亮 温 时 空 变 化 及 与 地 震 震 例 和 断 裂 带 活 动 的相 关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山 东 省 2 0 1 5年 存 在 4个 明 显 的 地 表 亮 温 增 温 带 ,可 能 预 示 着 未 来 地 震 活 动性 的 增 强 区 域 ;长 岛震 群 与 乳 山震 群 在 陆 地 上 均 有 亮 温 增 温 带 与 之 对 应 ;风 仪
第 3 7 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S EI S M OLoGI CAL AN D GEOM AGN ETI C 0BSER , AT1 0N AN D RES EA RCH
Vl o 1 . 3 7 N O.6
De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