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内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
宫颈内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ppt课件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享
李明会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宫颈病变 (Cervical Lesions)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3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4
.5
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原 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I)增加有关。
• 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和妊娠妇女不宜用LEEP。 • 如要求宫颈深度>2.0cm,宽度> 2.5cm,以用CKC为宜,
而不用LEEP。
.1 7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任何级别的CIN,任何手段的治疗后,均应进 行细胞学随诊。特别是高危人群。
术后3-6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并确定日后的随 诊计划。随诊应10年以上。
.1 8
.1 9
.2 0
.1 4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二
老年妇女SCJ在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怀疑宫颈腺鳞癌; 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怀疑或不能除外浸润癌。
.1 5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一)
.1 6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二)
• LEEP亦有其优点,可不使用麻醉或仅用局部浸润麻醉, 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技术简便、费用低等。.6 Nhomakorabea.7
.8
.9
.1 0
宫颈病变
细胞学
阴道镜检 组织活检 颈管诊刮
诊 断
阴性
结
果
CIN I
CIN II
CIN III
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处 理
定期复查
物 (理 冷治 冻疗 、电凝、激光)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例特点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例特点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病例特点。
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
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
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
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HVP感染;宫颈癌【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349-02【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8 cases of CIN were observed.Methods Select the data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8 years,analyze the patient's case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HVP infection.Result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ad no clinical symptoms, accounting for 50%.Increased leucorrhea accounted for 18.9%,9 cases of contact bleeding, 7 cases of vulvar pruritus and 2 cases of irregular vaginalbleeding.HVP infection rate was proportional to CIN grade.Conclusions Mos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ave no clinical symptom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VP infec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gular screening of high-risk groups.【Key word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VP infection;Cervical cancer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属于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由不典型增生向原位癌发展过程中的总称。
宫颈上皮内瘤变310例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310例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探究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10例,将阴道镜进行活检诊断结果与患者手术后进行比例情况分析。
结果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的患者185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71.35%;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I的患者为93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49.46%;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的患者32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通过阴道镜活检诊断为皮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最好选用切除性的治疗方法,再根据手术之后的病理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标签: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治疗;病理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1]。
宫颈上皮内瘤变已经成为防止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如果能及时的诊断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对处理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院采用阴道镜活检的方式确认3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情况分析,以此研究有效提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10例,年龄24岁~49岁,怀孕次数0~5次,生产次数0~3次,已生育的患者有284例,未生育患者26例。
310例患者均接受过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患者18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 患者9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I患者32例。
1.2方法在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时,活检点的选取应注意:(1)在引导镜下出现病变的地方;(2)最好是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处;(3)活检点应至少选取3处,最多可选取12处。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 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 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开 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 →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 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CIN已被国内外病 理学者和妇科肿瘤学者所接受。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治疗
CIN的两种结局:自然消退,开展为浸润癌
根据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结果断定治 疗方案
CIN I 60%-85%可自然消退,11%进展位 CINⅡ、CINⅢ或癌。其中0.3%开展为浸润 癌,故LSIL及以下,可观察随访,假设病 变持续或进展持续2年,需治疗。假设HSIL 应治疗。病变开展或持续2年应治疗,冷冻 货激光。阴道镜满意,行激光或冷冻。不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治疗
6)全子宫切除术 是宫颈原位癌最常用而彻底的治疗方法,在癌前病灶,适用于尤其 是CINⅡ及CIN Ⅲ已经不再想生育的人,或者合伴有其他子宫、卵巢和输卵管 疾病者,譬如良性肿瘤 。 7)放射治疗:凡有手术禁忌证或拒绝手术的原位癌患者,采用单纯腔内放疗即可。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高危:16、18、45、56型
CIN1:6、11型 CIN3:80%为16型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病因
〔3〕吸烟〔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宫颈刺激性〕
〔4〕微生物感染〔淋菌、单纯疱疹病毒、滴虫感染可增加HPV易 感性〕
〔5〕免疫缺陷
〔6〕性活泼、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伴侣有癌症或前妻宫颈 癌、免疫抑制相关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流行病学特点
多发于25-35岁,宫颈癌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大局部低级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具 有癌变潜能,CIN到浸润癌的自然演变一般需 要10-15年,因此宫颈癌的预防关键在CIN阶段 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94例临床病理分析

高级 别 宫颈上皮 内瘤变 1 9 4例 临床 病理分 析
柳晓肃 武 燕 赵 瑞 霞
宫颈上皮 内瘤变 ( C I N) 是 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 的一组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于我 院诊治 , 经多点活检证 实的 C I NⅡ~
癌前病变 , 它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 的连续 过程 。尤其是高
4 1 ) ,明显高于 C I N患者 7 6 . 7 %( 3 3 / 4 3 ) ,及 慢性 宫颈炎患者 3 3 . 0 %( 6 2 / 1 8 8 ) 的H P v感染率 。 提示高危型 HR . HP V感染 与 宫颈 癌及其 癌前病 变的发 生发展有 明确 的关 系[ 4 j 。
[ 5 ] 赵方辉 , 戎寿德 , 乔友林 . 宫颈癌及其 癌前 病变筛查 方法现 状 [ J ] . 中国医学科学 院学报 , 2 0 0 1 , 2 3 ( 6 ) : 6 3 8 - 6 4 1 .
[ 6 ]P i m p l e S , M u w o n g e R , A m i n G, e t a 1 .C y t o l o g y v e r s u s H P v t e s —
f o u n d p o s i t i v e o n v i s u a l i n s p e c t i o n i n M u m b a , I n d i a[ J ] .I n t J
Gy n a e c o l Obs t e t ,2 01 0, 1 0 8: 2 3 6 - 2 3 9 .
表1 H CI I 在2 7 2 例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鳞状 细胞 癌 ,说明 HC I I . H P V . D N A对宫 颈癌及 癌前病变 的
宫颈上皮内瘤变98例临床分析

治 疗 方 式 本 组 9 例 患 者 中 ,物 理 治 疗 患 者 占4 例 ,其 中 8 8
C N— O ,CN— 级 8 ;宫颈 锥 切术 共 4 例 ,其 中CN— I I 级4 例 I I 例 I 3 I I 级
41 ,其 中 l 为绝经 后 阴道 出 血 ;所有 病 例均 排除 子 宫 内膜病 . % 例
变。
1 诊 断 及治 疗 方式 :所有 病 例 均根 据 宫 颈脱 落 细胞 学 检 查 、 . 2 阴道镜 下宫 颈活检 组 织病 理学 检查确 诊并 进行 分 型 ,并 给予 人体
是 最 主要 因素 ,感染 是宫 颈鳞 癌 和上皮 内瘤 变发 生 的必 要 因素 ,
存 率及 预 后有 重 要 意义 川。因此 ,对 于 CN的 准确 诊 断及 恰 当治 I 疗 至关 重要 ,总结 20 年 ~20 年 收治 的9例 宫颈 上皮 内瘤 变患 07 09 8 者 资料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 料 :收集 2 0 年 3 ~2 0 年 1月 收 治 的宫 颈 上 皮 . 07 月 09 2
诊 断 与活检 病理诊 断相 符 率未达 到 10 %,本组2 例C N l 患 者 0 7 I —级 I
并 充分考 虑 患者 的意 愿 。研 究 中发现 ,C N I I 级患 者采用 宫颈锥切
本 组 患者 9 例 患 者 中经 阴 道镜 下 宫 颈组 织 活 检病 理 分 型 为 8
C N I , 占5 .%,C N I 3 例 , 占3 .%,C N I 级 I —级5 例 1 21 I I 5 级 57 I I I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有残存者 中,0 6 %仍 为高级别病 变。本组研究 对 象虽 为我院
妇科病例 , 也能说明 L E来自但 E P治疗 CN, I 特别对 于高级别 C N, I
别组 10例 , 7 年龄 2 6—7 , 8岁 平均 4 . 8 6岁 低级别 C N发病 1 平均年龄略低于高级别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0 ) 发 P> .5 病 年龄主要集 中于 3 6 1~ 0岁年 龄段 . 以 4 一5 尤 I 0岁为发病
CN残存率较 高, I 需要 加强 治疗 的规范化 . 年龄较大的高级别 CN患者可进行全子宫切除。 1
[ 关键 词 ] 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 ; 发病 年 龄 ; 颈 环 形 电切 术 宫 我 国宫 颈 癌 发 病 率 远 高 于 欧 美 发 达 国家 , 早 发 现 和 治 尽 疗 宫 颈上 皮 内 瘤 变 ( I 是 防 治 的 关 键 宫 颈 环 形 电 切 术 C N) ( E P 是 近 年来 引进 的具 有 治 疗 和诊 断 双重 作 用 的新 技 术 , LE )
检查为 CN的病例 4 6例 . I 3 分析 各年龄段发病率 . 比较不同级别 病变发病 年龄差别。对 其中 5 3例 L E E P标本 诊断为 c N后作全 I 子宫切除的 CN残存情况统 计分析 . I .结果 : 低级别 CN2 6例 , 1 6 平均 4 . ; 5 3岁 高级 别 CN 10例 , I 7 平均 4 . 8 6岁。L E E P术后子宫 CN残存率 2 /3 其中 1 I 45 , 4例残存高级别病, 结论 : 变 低级别 CN发病年龄略低于高级别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L E I 但 E P术后
宫颈细胞学 、 阴道镜 、E P术 的普 及 , I LE C N检 出率 明显增 加, 早期发现 、 及时治疗 , 尤其是高级 别 CN, I 能有效 的减少宫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病例分析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病例分析来源:安必平
患者 46岁
整体背景炎性细胞较多,可见个别细胞有修复化生改变,背景鳞状细胞成分以中表层为主以及少量副基底层细胞,与患者年龄相符。
可见较多典型的低度病变细胞,主要表现为核明显增大,染色质增粗明显,属以核增大为主要表现的LSIL。
部分病变细胞分化程度介于中层和副基地层之间,结合患者年龄,考虑患者可能处于雌激素水平较低的阶段,加上形态学出现胞浆尖角,划分到低度病变更为合适。
仔细镜下观察,可疑HSIL的细胞皆单个散在出现,且总体数量不超过10个。
由于染色质粗糙程度不够,不能除外反应性改变,或存在胞浆破损等因素,不能确定病变细胞为幼稚细胞来源,使得其不能直接证明患者存在HSIL病变。
细胞学判读:LSIL/ASC-H。
活检结果:(宫颈)考虑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
总结
此次展示的就是大家工作中所见到的“鳞状上皮病变,不能明确分级”的病例,而这种判读术语并不符合TBS报告中低度与高度2分法的诊断理念。
而目前LSIL病变的后续处理方法也存在学术争议,只报LSIL不一定能保证患者行阴道镜活检。
LSIL/ASC-H的术语可以明确患者低度病变同时,提示患者有较高潜在高度病变的可能,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有一个阴道镜的检查,避免患者的病情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一)
–宫颈活检不能完全代替锥切。
–宫颈锥切在年龄较大者或阴道镜观察不见的病 例,应呈尖锥状;而对较年轻者或阴道镜检不 能明确者应以做蘑菇状为宜。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二)
–LEEP亦有其优点,可不使用麻醉或仅用局部浸 润麻醉,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技术 简便、费用低等。
锥切既是宫颈病变的诊断手段之一,也是 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一
细胞学检查阳性,阴道镜检阴性或不满意; ECC阳性或不满意; 细胞学、阴道镜检和活体组织检查三者不符合 或不能解释其原因; 病变面积较大,超过宫颈1/2者;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二
老年妇女SCJ在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怀疑宫颈腺鳞癌; 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怀疑或不能除外浸润癌。
病例摘要
• 姓名:王X 性别:女 年龄:32岁 ,未生育。 • 因“体检发现宫颈CINII-III级23天 ” 入院 。 •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经量中,每月约用10 余片卫生巾,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16 年07月24日。23天前,患者于我院体检, HPV-DNA16阳性,2016年07月06日我院 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提示:宫颈2、4、8、 10点CINII-III级累腺。门诊以“宫颈CINIII” 收入我科。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 CINI :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如无异常1年 以后复查细胞学及HPV。如细胞学结果是 ASC-US及以上病变或高危型HPV阳性,需 行阴道镜检查。 • CINII-III:仅妊娠期可以观察,每3月进行 一次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产后6-8周 再次进行评估。
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享
李明会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宫颈病变 (Cervical Lesions)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一般认为CINⅠ、CINⅡ相当于轻度和中度 非典型增生 CINIII包括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CINII-III :术后每3-6月进行宫颈细胞学和 (或)HPV检测,连续3次正常后,可选择 每年1次细胞学和(或)HPV,随访任意一 项阳性均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坚持随访20 年。若切除子宫,18月内定期进行细胞学 的随访及阴道镜检查2次,若均为阴性,以 后每年进行1次阴道细胞学检查。
病例摘要
• 2016年07月06日我院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 提示:宫颈2、4、8、10点CINII-III级累腺 。
• 【初步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I 级累腺
病例摘要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 切除组织病灶范围外5mm,锥宽2.5cm,锥 高1cm。术中切除宫颈组织1块。 •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顶端高级别上皮病变 残留。 • 追加切除病灶,高0.8mm。
宫颈病变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 宫颈癌是最严重的宫颈病变,在妇女癌瘤 中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 在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 断和治疗,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为发达国 家6倍,并且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 润癌。
宫颈病变
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其原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I)增加有关。
–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和妊娠妇女不宜用LEEP。 –如要求宫颈深度>2.0cm,宽度> 2.5cm,以用 CKC为宜,而不用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任何级别的CIN,任何手段的治疗后,均 应进行细胞学随诊。特别是高危人群。 术后3-6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并确定日 后的随诊计划。随诊应10年以上。
病例摘要
• 术后病检示:1、宫颈从12点始顺时针每个 点位均取材包埋,均未见上皮瘤变;2、宫 颈管顶端未见肿瘤浸及。
• 术后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累腺 CINIII级]。
术后随访
• 术后3月后复查, HPV-DNA16阴性。 • 宫颈TCT细胞学检查阴性。 • 术后6月意外妊娠,复查HPV-DNA16阴性 、宫颈TCT细胞学检查阴性。嘱定期产前检 查及 颈管诊刮
诊 断 结 果
阴性
CIN I
CIN II
CIN III
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处 理
定期复查
物理治疗 (冷冻、电凝、激光)
LEEP
锥切或 全子宫切除
宫颈锥切
锥切包括传统的冷刀(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和近年流行的环行电挖 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