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转辙机接地探讨
地铁接地技术交底

地铁接地技术交底地铁接地那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咱们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地铁接地技术交底。
我先跟您说个事儿,就前段时间我坐地铁,正好碰上一个雷雨天气。
那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轰隆隆的,当时我心里就犯嘀咕,这地铁的接地要是没做好,那得多危险啊!地铁接地技术就像是给地铁系统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接地做得好,能让地铁运行更安全、更稳定,还能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咱们来说说接地的类型。
有工作接地,这就好比是给地铁系统的各个设备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让它们能正常运转;保护接地呢,那就是给设备加上一层“防护盾”,万一有漏电啥的,能把电流引到大地,避免伤人;还有防雷接地,就像在地铁头上顶了一把“大伞”,雷电来了也不怕。
再来说说接地的材料。
常见的有铜排、扁钢、镀锌角钢啥的。
这铜排导电性好,但是价格贵点;扁钢经济实惠,就是导电性能稍微差点;镀锌角钢呢,耐腐蚀性强,适合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选材料的时候,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可不能马虎。
接着讲讲接地的施工工艺。
挖沟的时候,那得注意深度和宽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把接地材料放进去的时候,要摆放整齐,焊接得牢固。
这焊接可不是随便焊焊就行,焊缝要饱满,不能有虚焊、夹渣这些问题。
而且焊接完了还得做防腐处理,不然时间长了就容易生锈。
还有接地电阻的测试,这可是检验接地效果的重要环节。
测试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数据要准确。
如果电阻不符合要求,那得赶紧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在地铁接地施工过程中,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次,施工人员在焊接一个接地极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有点心急,焊接得不太好。
后来经过监理人员的仔细检查发现了问题,让他们重新焊接。
这就说明了,在施工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焊点,都不能马虎。
总之,地铁接地技术交底可不是一件小事。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得认真对待,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坐上安全、可靠的地铁。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地铁接地这事儿,让咱们的出行更加安心、放心!。
地铁供电设备接地系统的安装方式讨论及质量保证措施

地铁供电设备接地系统的安装方式讨论及质量保证措施摘要:地铁供电设备接地系统一直是地铁安装工艺中的重点综和施工内容,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规模发展也日益提升,并且也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对于直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的保护尤为重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基础。
在供电系统中的各类故障分析中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系统短路引起的,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是施工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所以接地系统的安装工艺变的十分重要。
对于保护地铁的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是介绍地铁施工接地系统安装的工艺。
关键词:地铁;供电;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引言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我们知道一个可靠的供电系统很大程度上与施工工艺及安装工序非常相关,而在供电系统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接地保护,接地保护的设置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装中的一个重点,接地保护的安装可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安全,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或减少地铁停电事故。
一、施工工艺及方案1.安装流程施工准备→原预留各设备房接地点测试→设备房接地干线安装、接地电缆敷设、等电位带安装→接地电阻测试→资料整理竣工验收2.作业步骤1)首先对车站内预留接地引出点接地电阻进行复测。
接地铜母排装于二只ZNA-6MN支柱绝缘子上,支柱绝缘子以嵌入式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上,铜排距地约300mm。
接地母排与接地网接地引出线间应有不少于两点连接。
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连接,电缆一端压接铜接线端子与母排用镀锌螺栓紧固,另一头与引出线可靠焊接(铜焊)。
从强电接地母排引至变压器、低压柜、给排水管道接地连接均用1×95电缆连接。
2)给水、排水、冷冻水管的接地,用50×4扁钢围管道一周,焊实,引出端开孔;用一根TJ-95铜绞线两端压接铜线鼻分别与扁钢及接地干线扁铜连接。
详细做法见下图:5)接地电阻测试:① 综合接地按照主体结构段落划分分段施工,对阶段施工完毕的综合接地系统进行接地电阻测量,以推算出整个综合接地系统的电阻值是否满足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摘要:汽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普及,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及交通堵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针对这个难题,通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研制出新型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这一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可缓解交通压力,在城市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正常使用,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电气系统接地情况,确保处在稳定运行状态中,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要素出发,再从三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接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脚步大步向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随之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如传统的交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很严重。
我们亟需解决交通压力这一难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而生[1,2]。
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的便捷,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并美化了城市环境,减轻了环境污染[3,4]。
但该交通车辆电气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5]。
为了能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正常使用,需定期检查电气系统接地情况,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安全运行,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性保障。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接地情况,以期通过本文的介绍能为后续研究者提高一定的理论指导。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组成因子1)牵引和制动控制系统作为车辆控制技术的核心,牵引和制动控制系统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牵引制动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状态,为了节约车辆行驶时间,加强运输能力,缩短列车行车间隔,要求车辆必须具备良好的制动减速度、牵引加速度。
2)车门控制系统车门的开关动作是车门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其组成部分有执行机构、控制电路及控制开关。
必须了解中央与子系统等系统控制模块组成,充分考虑车门的机械结构,才能实现车门的顺畅开关,确保连接轨道车辆总线处在良好状态中,从而实现控制数据与信息数据的共享及传递,协助子系统控制模块控制车门的开关动作。
客运专线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探讨

客运专线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探讨摘要:为了有效防止牵引回流对信号设备的损害,保护客运专线信号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客运专线转换设备金属外壳须做到可靠接地。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电气化区段的交流转换设备外壳采取接地线的一些要求及基本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客运专线交流转辙机接地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一条条客运专线的建成,由于客运专线的高速度问题,转辙机作为道岔转换的驱动设备,体现出了它处于整个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在列车高速运行通过道岔区段时,其能否可靠、安全、稳定工作,将直接影响整个运输系统的运营安全和运输效率。
因此,在电气化区段为防止牵引回流不畅对室外信号设备造成影响,根据《铁路信号设计规范》的规定,需对室外交流转辙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
1转辙机外壳接地基本要求在现代高速铁路建设中,信号转换系统大量使用了交流转辙机,尤其是运用在客运专线上,通常一组道岔一般由5台、6台甚至12台转辙机构成。
其安装方式一般通过角钢安装在钢轨上,为了保证交流转辙机与钢轨之间的绝缘,通常在角钢与轨道间设置绝缘垫片与钢轨保持绝缘。
针对供电系统的牵引电流漏泄、轨电位升高不足,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根据TB10007-2006《铁路信号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室外信号设备的金属箱盒、壳体应接地”,如果按照这个规范中的规定,则需要我们对电气化区段交流转辙机的金属外壳采取接地防护措施。
2转辙机外壳接地具体方案电气化区段道岔交流转换设备(S700K、ZDJ-9、ZYJ7转辙机等)外壳接地,转换设备机壳上设接地端子,经引接线就近与贯通地线(辅助地线)连接,无贯通地线的设置专用的接地体。
(1)设置一根50mm?的分支地线,分支地线与综合接地端子或贯通地线连接,其长度以现场实际测量为准。
分支地线与综合接地端子间小于5M时,可以采用栓接方式与就近的综合接地端子连接,大于5M、并有贯通地线时,可以采用“T”形压接连接。
(2)分支地线尽量分设在靠近线路的电缆槽外,如站前硬面化已经做完,可以放置在外侧电力槽内。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 杨博 张逸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杨博张逸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设备以及相关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顺畅安全的出行方式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车辆的电气系统是其核心环节之一,其运行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关系到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以及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顺畅。
本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接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接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很大大中型城市中都出现了城市交通堵塞的情况。
因此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由于其运力比较大,且运行过程中比较顺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人口对于交通出行的需要,因此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因此应继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力度,相关的研究人员也要充分结合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现有的轨道交通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供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在轨道车辆中,其电气系统是核心设备之一,对于车辆的安全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技术处理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中要着重注意其接地情况,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
一、轨道车辆中构成电气系统的主要部分(一)轨道车辆电气系统的的制动以及牵引控制部分轨道车辆的电气系统中,制动以及牵引系统是核心的组成部分,这一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
因此牵引以及制动系统的完好性以及运行状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重点检查该系统的摩擦制动是否运行正常,另外还要地系统的空气制动装置进行相应的检查,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制动以及牵引系统的运行状态将关系到人们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轨道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对运行速度的控制,以及减速阶段的控制技术都是由电气系统所承担的,所以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各大城市的各种交通工具错综复杂,繁忙和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轨道作为安全系数高经济可靠、可承载大客流高运量、且调度便捷避免拥堵交通工具,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必然选择。
因此,对过往传统老旧的线路进行改造和升级是势在必行之举。
而对于地铁系统而言更是如此,作为城市轨道车辆电气接线子系统之一,电子信号设备及控制系统等均应具备良好性能以及质量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确保其可靠运行安全稳定高效地实现轨道交通运输安全与运营效益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总网络中的电气系统是连接各个子系统与地铁轨道列车之间的纽带,其运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运营效率,对整个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各部件接地问题进行研究。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需求也使得地铁车辆电气系统的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轨道交通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综合体,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条件才能建成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接地设计方案。
这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问题成为目前可提升性、可优化性的调研的其中一个热门方向。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要求变电所接地设施要求能保护的范围很广,除了直流系统的直流开关柜本体外,电气设备设施的以下几个方面均须接地:a.各类变压器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底座必须接地。
b.各线路上的互感器的二次侧一端需要接地。
c.GIS即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气系统的接地端子必须接地。
d.交、直流屏、控制信号屏、蓄电池屏及操作台等金属框架需要接地。
e.各高压电缆的铠装保护层外皮需要接地。
f.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架构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金属门需要接地。
g.建筑物基础接地方式加人工复合接地的接地网。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改进与提高的同时,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相应的也面临着的问题,出现了诸如交通堵塞与污染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等。
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大规模高速发展的时期,多种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不断创新涌现,多个城市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或者已经逐步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现在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接地探讨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电气系统主要分为:车上设备电气能量供应类、车上设备电气控制类、车上电气设备类。
其中,车上设备电气能量供应类主要包括受电弓、受电靴、城轨车辆自带电池;车上设备电气控制类主要包括牵引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设备;车上设备电气控制类主要包括向车辆供应固定电压的变压器、逆变器的辅助供电系统以及串联各系统的控制系统。
现就几项典型系统进行概略阐释。
1.1牵引和制动控制系统牵引和制动控制系统作为城轨车辆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车辆控制技术的核心。
牵引系统是城轨车辆的用电设备大户,其用电量超过所有车辆用电总量的一半,且用电电压等级较高,整个控制系统涉及多个电压等级。
制动系统包含了机械制动和电制动,近些年的电制动得到了普遍有效使用。
牵引制动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状态,为了节约车辆行驶时间,缩短列车行车间隔,加强运输能力,要求车辆必须具备良好的牵引制动性能。
1.2辅助供电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与直流供电系统;其中直流供电系统又划分成直流用电设备、充电机、蓄电池及整流装置,由充电机与蓄电池负责供电;而三相交流供电系统则负责向牵引变流器通风机、变压器通风机、电机通风机、压缩机等车上设备提供三相交流输出。
客运专线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探讨

客运专线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探讨在客运专线的运行过程中,转辙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实现车辆在不同轨道之间的转辙。
而转辙机外壳接地线则是保证转辙机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转辙机外壳接地线进行探讨。
首先,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作用非常重要。
转辙机是一个电动机械设备,存在着较大的电磁干扰和静电积聚的问题。
为了保证转辙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对其外壳进行接地处理。
接地线连接转辙机外壳与地面,形成一个电气回路,可以将静电和其他电磁干扰导向地面,避免对转辙机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其次,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设计原则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接地线的导电性能要好,不能存在接地电阻过大的情况,否则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向地面,影响转辙机的正常工作。
其次,接地线要与转辙机外壳连接紧密,不能存在松脱的情况,以确保电流能顺利流向地面。
此外,接地线的长度也要适当,过长会导致电路阻抗过大,过短又会影响到接地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除了设计原则,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地线与转辙机外壳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其次,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接地线的绝缘处理,以防止其与其他电路发生干扰。
最后,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接地线的导通性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此外,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维护也需要予以重视。
定期检查和清洁接地线,确保其表面没有积聚尘土或氧化物,以维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
如果发现接地线连接部分松脱或有损坏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确保转辙机外壳的可靠接地。
总之,转辙机外壳接地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其能够有效减少转辙机的电磁干扰和静电积聚,保证转辙机的正常工作。
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予以重视,确保其连接牢固可靠,导电性能良好。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客运专线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地铁转辙机接地探讨
【摘要】文章对成都地铁转辙机采用连接地线所致故障原因及采取对策作了介绍。
【关键词】成都地铁;转辙机;接地;探讨
成都地铁1号线转辙机安装时,为了保护检修人员,确定采取转辙机外壳接地的方案。
实施中把转辙机外壳通过配线钢丝护套保护管与电缆配线箱盒连接,在电缆配线箱盒上连接地线,从而实现转辙机外壳接地。
该方案出发点是为保证安全,在实际运营中,由于该地线连接的存在,长期运营后漏泄电流增大,设备发热严重烧坏二极管,发生道岔失去表示的故障现象。
在此笔者就与此故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供以后施工、检修参考。
1.故障现象
2010年8月12日,世纪城站w3701、w3703道岔在ats上失去表示。
经维修人员检查,发现转辙机设备发热严重,w3701电缆盒道岔表示二极管烧坏,连接配线烧坏,从而造成道岔失表。
w3701道岔接地线有火花、接地线与接地扁钢间、接地线与水管接触处、尖轨与基本轨处频繁闪火花,电缆盒体发烫,地面潮湿,测量接地线内电流值达18a(测试此电流时列车已经执行小交路,是在流经该道岔的牵引电流已经很小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
该数据会远远小于正常运营,有列车经过时的电流值)。
2.故障原因
当有列车通行时,由于牵引电流的漏泄,牵引电流会通过钢轨、转
辙装置、终端盒、地线流经大地到牵引变电所。
在最初道岔绝缘件绝缘性能较好的时候,该漏泄牵引电流极小,引起的发热也极小,从而保证设备能正常工作。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由于牵引电流的长期影响,转辙装置的绝缘管垫性能逐步弱化,流过转辙装置的漏泄牵引电流随时间增加进一步增大,该漏泄电流增大的过程也加速绝缘管垫绝缘性能变差,从而使该漏泄电流增大的过程加速,这是一个两者互相促进、彼此强化的过程。
随着这个过程的继续,漏泄牵引电流越来越大,使设备发热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烧坏设备配线及道岔表示二极管。
3.相关问题探讨
3.1为什么要考虑转辙机接地?为什么有漏泄牵引电流存在?现有供电系统是否允许把转辙机处钢轨直接接地,避免漏泄电流经转辙机引起设备发热导致故障?如果供电系统不允许钢轨直接接地,为什么选择这个系统?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多方了解、学习,并尝试解答如下:
第一、dc1500v牵引供电系统是以走行轨为回流通路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由于钢轨与大地之间不是绝缘的,即使采用了绝缘措施,由于运营环境(如道床表面脏污、导电粉尘覆盖、积水等)和其他方面的的原因,走行轨很难完全绝缘于道床结构。
因此钢轨不可避免地向道床及其他结构(如地下金属管道、钢筋等)泄漏电流,亦即由钢轨回流至牵引变电所的电流中必有部分经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
本故障中,就是该类型漏泄电流在接地转辙机处电流很大,
发热严重所致。
这部分电流因大地土壤的导电性质、地下金属管道位置的不同,分布面很广也很分散,一般称之为“迷流”或“杂散电流”。
杂散电流对土建结构钢筋、地下金属管道及设备金属外壳产生电化学腐蚀,即“杂散电流腐蚀”。
如果情况严重,将威胁地铁基础结构的安全和设备系统的可靠运行。
对这种有害的腐蚀,应进行防护和治理。
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以减轻这种危害。
第二、当供电分区没有车辆行驶时,牵引直流系统运行正常情况下,钢轨对地电位为零;供电区段内列车运行时,钢轨中流过牵引负荷电流,造成钢轨对地电位的升高(正值或负值)。
钢轨对地电位的大小,主要与线路上机车的数量、负荷电流、牵引所间距、钢轨与地间的过渡电阻等因素相关。
当发生接触网与钢轨短路、接触网对架空地线(地)短路、直流设备柜架泄漏、牵引变电所整流变压器二次侧交流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时,会引起钢轨对地电位的陡升。
为了保护在钢轨上行走的人身安全,设置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当钢轨电位达到一定值时,必须在短时间内将钢轨与接地网短接,降低钢轨对地电位。
由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采用,轨电位一直被限制在90v 以下。
最极端情况下,维修人员可能承受的电位差也即是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时间内的90v左右电压。
根据en50122-1规定的的人体耐受电压-时间特性标准(见下表1),这种情况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表1:人体耐受电压-时间特性
动作时间(秒)0.02 0.05 0.1 0.2 0.3 0.4 0.5
装置端压(伏)940 770 660 535 480 435 395
3.2信号对策
针对供电系统的牵引电流漏泄、轨电位升高问题,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将转辙装置和地线连接是个好方法。
可是运营中,确有造成设备发热严重,导致故障发生的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取消连接终端盒和转辙机之间的钢丝内护套橡胶管,改用绝缘橡胶管,将转辙设备和地线隔离,使漏泄牵引电流不走转辙装置,由其他电阻更小的地方流过,从而弱化牵引电流对转辙装置的影响。
维修时,尽量利用接触网停电时间检修;若接触网无法停电或临时抢修,采用将转辙机安装装置和杂散电流收集网,用连接线临时连接的方式,使漏泄牵引电流经杂散电流收集网到牵引变电站,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检修完毕,即拆除该连接线。
3.3对于几处频繁闪火花的对策
对于接地线与接地扁钢间、接地线与水管接触处、尖轨与基本轨处频繁闪火花,我们采取:
接地线与接地扁钢间连接螺栓全线检查并紧固,确保接触良好。
接地线与水管接触处:若地线与水管需绝缘处,采用将地线固定,避免与水管接触;若地线与水管需连接处,检查连接螺栓并紧固,确保接触良好;
尖轨与基本轨处加装供电牵引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