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建筑设计依据内容和程序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施卫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研究建筑空间和构造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和构件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空间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表达方式、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基本知识、建筑构件及安全使用、住宅及公共建筑空间组织等。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括号内为供参考的学时要求。
第一章概论(2)主要教学内容:我国的建筑方针,建筑物按使用性质、主要承重结构材料以及层数的分类方法,建筑物按耐久年限、耐火程度的分级方法。
房屋建筑识图:在《建筑制图》课程中介绍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4)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概述,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要求: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设计程序,掌握常用模数数列。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了解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
初步掌握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方法。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剖面形式。
掌握建筑各种竖向尺寸和建筑层数的概念。
了解建筑竖向组合和空间利用的常用方法。
了解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了解一般建筑的体型和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民用建筑构造(12)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墙体和基础,楼地层、阳台和雨篷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
要求:掌握房屋的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要求。
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
掌握构造的设计原则。
了解建筑保温、隔热与节能,以及建筑防潮、建筑隔声的概念。
掌握墙与基础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了解墙体保温、隔热与节能的特点。
掌握砌筑墙体的构造原理和常用方法。
掌握隔墙构造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墙面装修。
了解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原则方法。
掌握梁板层与地面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层构造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梁板的结构形式。
工程项目管理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0章

第10章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环境管理1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控制:在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具有控制面广、控制的动态性、控制系统交叉性和控制的严谨性特点。
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5)持续改进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结果,对不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2)地面及深槽作业的防护;(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4)施工用电安全;(5)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6)在采取“四新”技术时,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7)有针对自然灾害预防的安全措施;(8)预防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造成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9)现场消防措施。
3参考答案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1)全面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5)节假日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4参考答案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建筑房屋学 - 答案

《房屋建筑学》第一篇~第三篇作业题第一篇概论第一章建筑设计的内容1.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P1答: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的分类P3答: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3.建筑物的构成系统P5答:建筑物通常由楼底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建筑设计的程序P7答: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要求P9答:(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营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第二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一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建筑平面面积主要包括(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P11答:(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
3.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P18答:(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3.交通联系部分的组成及每部分的设计要求。
P19-P23答:(1)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2)…………4.什么是”功能分区”.P23答:对建筑物的使用部分而言,它们相互间往往会因为使用性质的不同或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需要根据其关系的疏密进行功能区分。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功能分析图,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5.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包扩哪几种?P27答:串连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第二章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1.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P30答:(1)层高:建筑物内某一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建筑设计管理办法2024

建筑设计管理办法20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设计活动,提高建筑设计质量,保障公共利益和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设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功能、空间、形态、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综合设计和优化的活动。
第四条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3.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4.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色。
第五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设计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设计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建筑设计单位资质管理第六条从事建筑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第七条工程设计资质分为综合资质、甲级资质、乙级资质和丙级资质。
具体资质等级的划分和标准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条申请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 具有与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 具有与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技术装备和办公场所;4. 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申请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条取得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不得超越资质等级承揽业务。
第十一条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第三章建筑设计人员资格管理第十二条从事建筑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23年修改)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23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8•【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318号•【施行日期】2023.11.2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12年11月1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公布根据2023年11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31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节能评价考核内容,制定民用建筑节能政策措施,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实际,组织编制优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标准,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标准及定额,指导全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
第六条鼓励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本省推广使用的民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目录,向社会公布,并适时更新。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建筑节能意识。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 风速等 2、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3、水文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建筑的用途和使用目的. 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
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 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 要求,等等;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 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如良好的朝 向、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采光、通风条件 等。
傣族民居
北非住宅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为: 1—2层为低层 3—6层为多层 7—9层为中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 24M为高层(不 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 超高层建筑。
日本代代木体育馆--
丹下健三
法国卢浮宫改建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内容: 建筑设计: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房 屋的空间组合和细部设计,并以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 示出来。 结构设计:配合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 进行结构构件的计算和设计,并用结构设计图表示。 设备设计:是指建筑物的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 照明等方面的设计。分别用水、暖、电等设计图表示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2章精选全文

(二)楼梯
主要根据人流量和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来确定 民用建筑楼梯按其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 梯、消防楼梯等。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 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小于1100mm,住宅 内部楼梯为850~900mm。所有楼梯梯段净宽的总和 应满足防火规范。
应用:剧院、体育馆等。
图3-13 大厅式组合建筑平面
4. 单元式组合
特点: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 独立的单元,用水平或垂直交通联系各个单元。
应用:住宅、学校、医院等。
图3-14 住宅单元式组合平面示例
5. 混合式组合
特点:以一种组合形式为主,两种或多种类型的 混合式组合形式。
(2)房间的高度(层高)
① 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一般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m。 卧室使用人数少、面积不大,常取2.7~3.0m;
教室使用人数多,一般取3. 3~3. 6m
② 采光、通风要求
当房间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 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的1/2。当房间允许两侧开 窗时,房间的净高不小于总深度的1/4。
配及使用要求 (3)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土建费用以及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
的分配明细 (4)建设基地状况,大小、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等,附地
形测量图 (5)供水、供电、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要求,附水源,电
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6)设计期限及项目进度安排等
2.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资料和数据
(1)气象资料
温度、湿度、日照、风雪、风向和风速,冻土深度等。
(完整版)《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第1-9章·习题库

《房屋建筑学》第1章绪论第3章建筑总平面设计第4章建筑平面设计第5章建筑剖面设计第6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第7章单层工业建筑设计第8章多层工业建筑设计第9章结构与建筑的关系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全属于建筑物的是()。
A. 住宅、电塔B. 学校、堤坝C. 工厂、商场D. 烟囱、水塔2、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 )。
A. 100年B. 50年C. 25年D. 70年3、建筑高度大于多少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A. 24mB. 50mC. 100mD. 120m4、普通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的承重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满足()。
A.难燃烧体,3.0hB. 非燃烧体,2.0hC.难燃烧体,4.0hD. 非燃烧体,3.0h5、如右图所示,该图为风向频率玫瑰图,表示全年主导风向为()。
A. 西北风B. 南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建筑方针是全面贯彻()方针。
A. 适用B. 安全C. 经济D. 美观2、下列属于建筑设计程序的是()。
A. 初步设计B. 施工图设计C. 技术设计D. 结构设计3、下列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要求的是()。
A. 1200mmB. 300mmC. 130mmD. 1560mm4、分模量的基数()A. M/5B. M/2C. M/3D. M/1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层建筑的概念为()。
A.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B.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C.8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D.10层和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三、填空题1、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与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和。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和来确定。
4、我国现行基本模数的数值,表示符号为。
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单选题】1-5 CBCDD 【多选题】1、ABCD 2、ABC 3、AB 4、ABD 5、AD 【填空题】1、建筑物、构筑物2、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3、燃烧性能、耐火极限4、100mm、M5、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第3章建筑总平面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与道路()共同来完成的.A. 红线,蓝线B. 蓝线,绿线C. 红线,红线D. 蓝线,蓝线2、当基地坡度大于(),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常采用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A. 15%B. 17%C. 20%D. 25%3、在建筑总平面图设计中应根据()的性质和要求进行绿化设计.A. 建筑B. 建筑群C. 人口D. 交通4、()是场地中活动载体的功能的体现.A. 建筑B. 绿地C. 设施D. 道路5、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以()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A. 空间B. 地形C. 建筑D. 环境二、多项选择题1、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