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公开课教案_29

学生阅读课本
填写学案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有关化学的历史
用提问的方式强调使用青霉素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药物的成分、疗效及副作用;
2、了解一些正确使用药物的常识。
能力目标
1、能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常见药物的成分、疗效及副作用;
2、能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胃舒平有效成分的检验方法;
3、能通过观看视频、微课,总结出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滥用药物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并在黑板上展示。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树立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堂小结
[讲述]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回忆
课堂检测
检测
回答问题
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一、抗生素—青霉素
种类:青霉素F、G、X、K、V
其中青霉素G的钠盐俗称(盘尼西林),
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
功效: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适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生活实例讲述用药习惯。
承上启下,引入新内容。
[视频]播放视频: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讲述]通过以上视频我们可以发现,滥用抗生素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尽量少吃抗生素呢?
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2.2《正确使用药物》(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做到正确使用药物。
2.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专题班会、探究实验。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参观]参观药店,了解有关医药的初步知识。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
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
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一、人工合成药物[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阅读] 阿司匹林有关内容,并上查阅相关信息。
[板书]1、解热镇痛药[练习]1、填空:阿司匹林结构式:_______,状态:_____,熔点:_____,在水中_____溶。
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关于阿司匹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乙酸的同系物B、合成阿司匹林时可能要用乙酸为原料C、阿司匹林能发生酯化反应D、阿司匹林没有酸性3、科学家把药物连在高分子载体E上可制成缓释长效药剂.阿司匹林 () 可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形成缓释长效药剂,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试回答:①载体结构式: .②缓释反应的方程式: .③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类型题目,解决总是的关键在于判断官能团的断裂位置,观察长效药的结构似乎①②两位都可以断裂,但考察司匹林的结构,分子只有从②位断裂才有意义.则缓释反应: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应发生酯键的水解反应:[交流]查阅的资料信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eetylsalicylic and,aspirin)既是止痛药物又是抗炎药物,分子量:180,学名为乙酰酚甲酸或乙酰水杨酸。
高中化学 2.2《正确使用药物》(1)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阿司匹林为通用的止痛解热药。
其作用与酚甲酸及其酯类相似。
经胃时并不起分解,且无刺激性,被十二指肠吸收后,乃渐次水解,故无酚甲酸之蓄积中毒之现象。
早在远古时代,古代埃及人就发现葡萄藤中含有能降温止痛的物质(后来科学家发现这种物质是水杨基酸),他们煮葡萄藤水喝来治病。
直到19世纪,西方人也使用水杨基酸来治疗风湿痛。
但是水杨基酸也有副作用,能引起胃出血、呕吐等病症。
1897年德国拜耶制药公司的科学家霍夫曼将另外一种酸与水杨基酸合成制成阿司匹林,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治疗了亿万人的病痛。
[练习]4、青霉素结构式: _______, 青霉素有_______功能,适于_______症, 青霉素至少有_______五中.[思考]注射青霉素时为何作皮试,根据资料及课本内容回答[交流] 注射青霉素时为何作皮试的原因.[查阅] 青霉素对人类的贡献[交流]青霉素是本世纪20年代末发现的第一种可以实际应用于人体传染病治疗的抗生素。
1928年9月的一天,弗莱明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中发现,一个葡萄球菌培养皿被一个青霉菌污染后,葡萄球菌菌落变得半透明,最后则完全裂解。
于是,他从该青霉菌分离纯培养物,在培养基上定期传代,一传就是10年。
直到1939年,弗洛里向他索取这种菌株,对它进行“再发现”的研究。
之后,弗洛里和钱恩在牛津用分配色层分析法成功地分离并提纯出青霉素。
青霉素的问世,救治了大批因战伤感染的盟军战士,令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非常感慨,他称:“青霉素是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3个重要原因之一。
”青霉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生素时代的诞生:1945年的颁奖揭开了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异常光辉的一页。
[讲述]同学们胃不好时,医生开的胃药中常含有一些抗酸性成分。
[板书]3、抗酸药[讲述] 抗酸药: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减弱胃液消化作用的药物。
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症。
按其效应分为:①吸收性抗酸药。
高中化学选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教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教学难点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物展示法观察法自我表现法等教具准备阿司匹林青霉素胃酸药等教学过程每当我们去看病,医生都会开一些药,那是不是每次医生给你开的药都是一样的呢?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得的病不一样。
对,医生首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但对于一些小病我们往往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OOCCH3 COOHOOCCH3 COOHOOCCH3 COONa到药店买药解决,这时如果是错用或者滥用药,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药物有所了解。
(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病用什么药)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课本P38第一段课本上的两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即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药物的普及。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 正确使用药物-优秀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工合成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常用药品的有效成分与性质。
2、了解天然药物的重要性,了解麻黄碱的结构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联系实际问题,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常用药物的成分和作用。
2、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巩固有机官能团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用药的意识,警惕青少年远离毒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正确使用药物和远离毒品的重要意义难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化学与营养、健康的关系,并已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掌握各类有机物性质,本节是对之前学习的拓展和强化,需要学生不仅要了解药物的成分和疗效,又要进一步树立健康新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结构简式:分子式:C9H8O4(2)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水解反应(4)阿司匹林的合成:合成原料: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原理:改进:阿司匹林+NaOH→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分析】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和酯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又具有酯的性质-水解反应。
【分析】前面在物理性质中我们了解阿司匹林难溶于水,这将使得其不能充分发挥疗效,可将其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的钠盐易溶于水,所以称之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请同学们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展示】【课堂辩论赛】依据课前查找资料针对阿司匹林的功与过展开辩论【教师小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重新检查一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当利大于弊时可按量使用,当弊大于利时要考虑建议停药。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正确使用药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正确使用药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药物的分类、用途和作用;2.了解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3.掌握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4.培养学生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保健观念。
二、教学内容1.药物的分类和用途;2.药物的剂量和计算方法;3.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4.药物的保健措施。
三、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和用途;2.掌握合理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1.掌握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2.掌握药物的保健措施。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4.思维导图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由教师简单介绍药物的分类和用途,引发学生对药物正确使用的思考。
2.讲授环节(50分钟)(1)药物的分类和用途首先,教师介绍药物的分类和用途,包括西药、中药和植物药,以及不同药物的作用。
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药物的认知和理解。
(2)药物的剂量和计算方法接着,教师介绍药物的剂量和计算方法,包括剂量的计算公式和如何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计算药物剂量。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掌握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
(3)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详细讲解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正确存储药物、如何合理使用药物以及如何避免药物的副作用等。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正确使用和保健观念,使他们不仅会用药,还能正确保健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4)药物的保健措施最后,教师介绍药物的保健措施,包括使用药物后如何进行身体保健、如何进行药物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对自己健康的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正确使用药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3.实验环节(30分钟)在讲授环节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药物的作用和剂量计算的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药物的剂量计算实验和药物使用实验。
4.总结环节(10分钟)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难点,发扬优点,规范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选修1化学与生活》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药物的简单分类。
(2)了解人工合成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常用药物的成分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联系实际、加强感性认识。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常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分析,分析药物中的官能团,使学生理解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药物,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滥用药物的危害,体会到事物都有两面性。
(2)感受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属于全新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本节只要求学生了解阿司匹林的结构式、制备、疗效和不良反应,青霉素的疗效、使用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的必要性,抗酸药的化学成分、疗效及简单治疗机理,麻黄碱的结构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对于阿司匹林、青霉素的治疗机理则不作要求。
另外,本节还要求学生通过正文和“科学史话”等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滥用药物的危害,特别是要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并且要向学生强调: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于正确使用药物的知识掌握的不多,所以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可以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很高。
4.设计思路通过医生看病然后开药的谈话,引出人们要正确使用药物的话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2.2《正确使用药物》经典教学教案

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一.“正确使用药物”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在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的基础上,第二章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题,将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和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归纳与整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是:化学如何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在学生了解了六类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了食物的酸碱性以及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知道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之后,学习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这样的章节内容编排非常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正确使用药物,对于身心正在迅速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他们一生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课程标准对本节《正确使用药物》的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2.知道安全用药常识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性。
在内容选择上,教材选取了三类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介绍了它的化学名、结构式、物理性质、制备、化学性质、疗效和不良反应;青霉素(抗生素)和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治疗原理和副作用。
天然药物介绍了麻黄碱的药效及副作用。
最后以拒绝滥用药物和远离毒品的问题结尾。
在栏目设置上,教材以资料形式介绍了阿司匹林、青霉素的发现史和毒品。
采用探究活动的形式学习抗酸药的成分和原理,让学生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设计思路教材内容按药物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人工合成药和天然药。
选取四种常见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抗酸药和麻黄碱,不仅介绍了成分、功能、注意事项,更凸显出药物背后的化学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阿司匹林、青霉素的发展体现人类的经典文明史,抗酸药突出了化学原理的应用,麻黄素彰显了祖国中药的重要性。
最后以滥用药物的定义和毒品问题结尾,树立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观念。
在教学中可补充李冰冰国外高烧不退的案例突出滥用抗生素的后果,由课本中麻黄中提取麻黄碱的例子迁移到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屠呦呦因从青蒿类植物中提取青蒿素,因而获诺贝尔奖,激发学生对祖国中医药事业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word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药物的成份及疗效
2、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教学重点】人工合成药物的要紧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人工合成药物的合成途径及成份
【课题引入】
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要紧缘故是什么(阅读教材并回答)现在我们已清晰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要紧缘故是我们大量的使用新型药物,目前市场上的药物成千上万种,下面我将和同学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药物。
【新课讲授】
(板书)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板书)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要紧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截了当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提问:阿司匹林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板书)三、抗生素—青霉素
讲述
用电影《12号兵站》抢夺盘尼西林引入知识点,认识到抗生素是一种消炎药。
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敏锐实验
(板书)四、抗酸药
讲述:胃酸的要紧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几种常见中和胃酸的药物。
碳酸氢纳、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钙。
注意: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碳酸类药物。
(板书)设计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要紧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截了当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三、抗生素—青霉素
四、抗酸药
六、作业
P40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