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听力教程》第三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

2.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音、语调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中文语音信号的理解。

3. 通过听力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和短语。

4.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听力课的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语音听力练习。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道别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数字和基本数量词的用法,进行相关的听力练习。

4. 第四课时:学习简单的疑问词和疑问句结构,如“什么”、“哪里”、“谁”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基本的否定句和肯定句结构,进行听力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视听结合法: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材料,让学生在听的观察语音和语调的特点。

2. 对话练习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的听力技能。

3. 重复练习法:通过重复听相同的材料,加强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游戏教学法:通过听力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态度。

2. 听力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听力练习的数量和质量。

3. 听力理解能力: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习进步:定期评估学生的听力进步,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听力教程》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3. 听力材料:音频和视频文件4. 练习册:配合教材的练习册5. 教学卡片:用于展示词汇和短语六、第六课时:学习时间和日期的表达方式,进行相关的听力练习。

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时间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时间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 教学内容:时间表达词汇:昨天、今天、明天、早上、下午、晚上等。

日期表达词汇:日、一、二、三、四、五、六、日。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教学目标:1、生疏“口、耳、目、羊、鸟、兔”6个生字,生疏笔画“竖”,会写“十”1个字。

2、借助图画,尝试建立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争论等,学习象形字。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宠爱,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今日有很多教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由于他们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可棒了!我们今日要把自己的一面呈现出来,有信念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听说啊在汉字王国里,有很多奇异而好玩的象形字,它们既是字又像是一幅画,关于象形字还有一个秀丽的故事呢,你们想看吗?(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今日田教师就要带着大家进入汉字王国,去生疏一些好玩的象形字。

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二、图字比照,领悟识字方法。

1、生疏“口”。

(1)(出示嘴巴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a、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一张嘴巴”等。

关注嘴巴的样子是“张开的”。

b、图片的右下角还有个符号呢!猜猜它会是什么?(2)嘴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口”。

这个符号就是古时候的“口”字,和图片嘴巴比一比,你觉察了什么?(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是啊,这个“口”字就是古人照着嘴巴的样子画出来的。

(3)今日的“口”字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出示“口”字)这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呢!——(呈现“口”字演化过程)讲解:“口”字刚刚造出来时,和嘴巴的样子很像,还有向上翘起的嘴角呢!渐渐地,口的外形变方了,但是嘴角还留着,后来嘴角没有了,字的外形变得更方了,最终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字。

(齐读)(4)虽然“口”字的外形转变了不少,但还是跟张开的嘴巴有点像,看到这个“口”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嘴巴。

你的嘴巴能干什么呀?你能说说和“口”有关的字或词语吗?(指名说)(对啊,像嘴巴一样翻开的口子,我们也用这个“口”,比方“门口”、“出口”……)(5)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依照事物的外形画图造出了汉字,为了书写便利又不断地变形、改进,才有了我们今日的汉字。

初中汉语听力教案

初中汉语听力教案

初中汉语听力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

2. 通过听力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汉语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汉语听力习惯。

教学内容:1. 听力技巧的讲解与实践2. 听力练习题的设计与解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了解学生对汉语听力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听力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听力技巧的兴趣。

二、听力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听力技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听力学习。

2. 介绍常用的听力技巧,如:预测、关键词捕捉、信息筛选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听力技巧。

三、听力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听力练习题,题目难度要适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 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听力心得,分享听力技巧。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听力技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听力练习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听力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作业中运用听力技巧的心得。

二、听力练习(20分钟)1. 教师设计听力练习题,题目难度稍有提高,内容更加丰富。

2. 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听力心得,分享听力技巧。

三、听力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听力游戏,如:听力接龙、听力猜谜等。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听力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听力技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听力练习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中级汉语听力教程 教案:第 三课

中级汉语听力教程 教案:第    三课

中级一班听力课教案第三课1.课型中级汉语听力教材2.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听力(上)》第一课(傅由、杨一虹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3.教学对象掌握2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共34人,来自美国、英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4.教学内容1. 生词:24个,包括名词10个,动词5个,形容词4个,副词3个,连词1个,介词1个。

2. 课文:约230字的一篇关于生活中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内容的文章。

3. 习题:课后练习一、二、三。

5.教学目标1. 认知领域:(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备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并与心里词典中的相关词语的建立关联,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对课文的听力训练,能够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信息,正确率达90%以上。

(3)通过对课后的练习的训练,能够基本完成课后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并且能运用相关的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及描述自己的某种经历,新语言点和词语的的正确使用率在90%以上。

2. 技能领域:(1)听:能够听懂每分钟20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课文。

(2)说:能够以叙述体复述课文,话语自然流畅。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以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速度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书写本课生词。

3. 情感领域:(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

(2)学生有描写自己某种经历的愿望。

4. 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继续自觉运用学习策略,通过个别化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6.教学重点和难点1. 词汇掌握重点生词似是而非、有助于、掩盖等的词义和用法。

2. 课文掌握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7.教学方法1. 课堂按照“生词—看题— 听题—做题—核对”顺序,循序渐进。

2. 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 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8.教学时间全课共一课,约两节课时,约90分钟完成9.教具媒体类:图片、动画、视频10.教学步骤1. 组织教学:点名(1分钟)2. 复习:(1分钟)3. 导入:(1分钟)4. 生词(10分钟)(1)领读(2)解释词义,有的例句加以辅助(见ppt)(3)齐读5. 听课文,完成课文练习(60分钟)(1)介绍课文,.用2、3个问题引入(2)听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3)听第二遍,完成判断正误和单项选择(4)同学回答问题,并核对答案(5)听第三遍,复述课文,浏览ppt文本(6)总结本课内容6. 布置作业(2分钟)(1)完成补充练习(2)预习第四课7.板书设计。

汉语听说课教案

汉语听说课教案

汉语听说课教案教案标题:汉语听说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听力技能,能够理解简单的口语对话和短文。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3. 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听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2. 口语表达的训练和提升。

教学难点:1. 听力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2. 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的听力材料。

2. 学生准备听力笔记本和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I. 导入 (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汉语对话或歌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谈论与听说课相关的话题。

II. 听力训练 (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在听完后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例如简单的对话、短文或者有关日常生活的录音。

3. 学生可以在听力过程中做笔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听到的内容。

III. 口语练习 (20分钟)1.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口语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话题或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口语表达的范例,并指导学生如何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3. 教师可以在口语练习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IV. 总结和拓展 (10分钟)1.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听说课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听力材料或口语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

V. 作业布置 (5分钟)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听力或口语相关的作业,例如听写、录音练习或口语对话。

2.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以提高听说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内容。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和交流。

对外汉语听力教案

对外汉语听力教案

教材:《成功之路》进步篇·听和说Ⅰ,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邱军主编。

第三课“我想换个房间”,第一部分:介绍留学生宿舍。

教学对象:非学历短期来华留学生。

教学地点:课型: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2)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回答课本问题。

2.技能领域:(1)学生能正确回答课本问题,语调比较自然;(2)熟练掌握如何描述学校宿舍的房间种类及如何订房3.情感领域:学生想了解中国学校宿舍的主要种类。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1.词语:独立公共床位上下不等订押金收据入住退房结账2.语言点:掌握订、入住、退房、结账等词的用法,了解学校宿舍的种类,学会如何订房。

教学难点:1.词语:独立、公共、上下、不等、订、入住、退房、结账2. 语言点:理解听力材料,能概括各部分内容;熟练掌握订、入住、退房、结账等词的用法,了解学校宿舍的种类,学会订房。

教学方法:以听为主,听说结合,辅以任务法。

教具:多媒体,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2’)点名、上课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5’)(一)口头提问上节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上新课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第一课学的知识,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第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学完第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现在住的宿舍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现在的宿舍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宿舍?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生词(15’)(1)读生词:先让学生认读,教师纠正发音;然后教师领读,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最全班后齐读。

独立dúlì公共gōnggòng 床位chuángwèi上下shàngxià不等bùděng 房费fángfèi家具jiājù上网口shàngwǎngkǒu 订dìng入学通知书rùxuétōngzhīshū填表tiánbiǎo押金yājīn 收据shōujù入住rùzhù门卡ménkǎ退房tuìfáng 结账jiézhàng(2)讲解生词:1)独立:(形)专门的、特定的。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听力(II)1—10课教案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听力(II)1—10课教案
◆两三分钟 这个短语表示的是大概的时间。即表示两分钟到三分钟。
提示: 表达大概的时间或者数量的叫概数。概数常用的几、多、来、左右等表示。 如: 几个小时、 二三十分钟、十多个、六七十来个人、50 岁左右(注意: 使用概数的时,其后要带量词。)
二、听力训练(课文和练习)(40-50 分钟)
1、词语部分 (1)先听生词和专名,再听短语。 (2)边听边跟读,纠正错误发音,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3)重点学习讨论: ◆初级 ◆办(理)
(2)“除了”后面常与“都”配合,表示不包括其中提到的某一个内容。
左边或者右边的词语。
四、与本课相关话题的补充练习(10-15 分钟)
用带有时量补语或者助词“了”的句子回答问题: ◆你在中国学习汉语学了多长时间了? ◆你昨天跟同学去图书馆看书了吗? ◆“他在中国住了一年”和“他已经在中国住了一年了”一样吗?为什么?
备 课心 得
本课的重点就是时量补语和“了”的使用,可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让他们以回答 形式进行练习。
一、课前问答(5-10 分钟)
教师问,学生回答:
1、我是韩国人,你是哪国的? 2、你是初级二班的吗? 3、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是你们班的吗? 4、你们俩是一个班的吗?
二、语言知识学习(20-30 分钟)
◆除了……以外,……
(1) “除了”后面常与“还”、“也”与之配合,表示都怎么样了。如: ◆他除了买了一台新电脑以外,还买了一个新手机。 ◆除了老师以外,学生也去听了。
***********************************************************
往左拐、往右拐、往后拐
◆过 说说“过”在下面句子中所表示的意思: ◆过.了.那条小马路,就是一个书店。(表示通过和经过某个地方) ◆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就放暑假了。(表示经过或度过某段时间)

汉语听力课程教案

汉语听力课程教案

初级汉语听力课程教案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荣遥星 12012070408一、教学对象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初级班,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二、教学内容本课为初级汉语听力训练课,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课。

本课分为听课文录音和课堂听写两部分。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特定场合下可能听到的汉语,熟悉汉语的语音,语调,语速。

2、掌握本课课文中的课堂常用词以及本课生词。

3、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与交际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汉语的语音、语调、语速。

2、让学生对课堂用语及本课生词能正确发音。

3、让学生能对汉语语音、语调做出正确判断。

其中第2条和第3条为教学重点四、教学方法本课遵循功能、结构、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授本课时,教室主要是运用提问、听写、选择、判断、复述等方法进行新词语的可懂输入,并使新词语成为学生心理词典中的可感知的音义结合体。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5-10分钟):师生问候,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教师做自我介绍,学生做自我介绍。

引入本课内容——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了解每位同学的汉语掌握情况,针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同学们制定出相应的完整的教学计划。

2、本课课文教学(20分钟)播放录音。

由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

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做简单提问。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为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的激活活动,也是输入具有完整交际意义的音义结合体的环节。

3、学习本课生词以及课堂常用语(15-20分钟)本部分将由老师领读生词,引导学生朗读,并对生词逐一解释,并举例造句。

4、语音发音教学(15-20分钟)向学生讲授汉语发音规律,并练习汉语发音,让留学生熟悉汉语语音,语调,以及如何正确发音。

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汉语语音的实际发音效果,并跟着录音朗读。

5、语音听力练习(15分钟)进行语音练习,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练习,并完成课后习题。

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听写,了解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中国不一样》教案
课题计划:
一、教材名称:《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第三课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非学历短期来华留学生,适合准备考HSK 五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可以用汉语完成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基本交际任务。

但是对于中国复杂又细致的交际礼节还很陌生,在日常交际中也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一些交际习惯的误读。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
(1)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熟练掌握并实际运用本课的语言点;
2. 技能领域:
(1)熟练掌握正确的中文日期和地址的书写顺序。

(2)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中国人常用的手势,比如数字、方向等。

3. 情感领域:
学生了解中国和自己国家一些比较显著的文化差异,并能在生活中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问题。

4. 学习策略:
(1)教师讲解生词及语言点,确保学生可以理解。

(2)引导学生听录音,完成相应的听力训练,重点难点部分反复听,帮助学生了解语段涵义。

四、教学设想:
1. 教学重点:
(1)词语:相反顺序通信区街道留实际
(2)语言点:“有关系”的用法
2. 教学难点:
“也就是”的用法
3. 课型教具:本课课型为小班教学的听力课,主要通过完成课本上的听力训练,掌握日常交际技能。

辅助教具为黑板、多媒体、图片,实物展示等。

4. 课时安排:3个课时。

五、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听力理解练习(40’)
(一)听后选择正确答案:
听一遍录音,回答问题。

学生完成后点名报答案,然后向学生展示听力原文。

1. 她这个人看起来很冷漠,其实跟她打过交道以后才知道,她对人挺热心的。

(C)
2. 寒假我和王丽要去旅行,至于去什么地方…… (B)
3. 她推开门一看,满屋子都是人。

(A)
4. 听说小张来北京了,他没准儿今天会跟你联系。

(C)没准儿:说不定,不一定,有可能
5. 穿得着的衣服放在衣柜里,穿不着的放在衣柜上边儿的箱子里吧。

(A)
着(zháo):V+着,表示达到目的。

可以插入“得”、“不”。

6. 已经这么晚了,他怕是不来了。

(B)怕是:大概,可能,也许
7. 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

(C)
8. 他哪能不满意呢他高兴着呢!(B)
哪能:怎么会,怎么能够
9. 你办事总是这么犹犹豫豫的,什么时候你才能干脆一点儿呢(B)
10. 经理,您让我出差,我当然应该去。

可是您看,我爱人最近不在家,我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

我要是去了,孩子怎么办呢您看能不能——(B)
“您看能不能”是在征求经理的同意,“她”其实为了要接送孩子并不想去出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听力理解练习(40’)
(二)听下面的对话并做练习:
导入:(5’)
你来中国多长时间了
你有没有发现中国跟你们国家有什么不同
1. 读生词:(2’)
先让学生认读,教师纠正发音;然后教师领读,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讲解生词后再进行全班齐读。

相xi āng 反f ǎn 顺sh ùn 序x ù 通t ōng 讯x ùn 街ji ē道d ào 身sh ēn 材c ái 留li ú 实sh í际j ì
2. 讲解生词:(3’)
★相反 (形)contrary ; opposite
例:邮局和食堂在相反的方向。

★顺序 (名)order ;sequence
例:请按顺序站好。

★通讯 (名)communication
例:这是我的通讯地址。

★街道 (名)street
例:今天街道上停满了车。

★身材 (名)stature ; figure
例:他不胖也不瘦,身材刚刚好。

★留 (动)grow
例:中学里,男生不许留胡子,女生不许留长指甲。

★实际(名)actual; practical
例:他看起来很老,实际上他只有30岁。

3.完成听力练习:(30’)
听第一遍录音,判断正误:
(1)×他们俩谈了中国和美国有哪些不同。

(2)×乔治发现两个国家人的姓名、日期的顺序不一样。

(3)√
(4)√
(5)×乔治把那个中国人的年龄猜大了。

(6)√
(7)√
听第二遍录音,选择正确答案:
(1)B 林达和乔治·布朗
(2)B 国家、地区、城市、(区)、街道、(楼号)、房号
例: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林泉街608号翰林缘公寓410室(3)A
(4)B 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小。

(5)C 中国人觉得外国人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大。

听第三遍录音,按中国人的习惯说一说:
(1)今天的日期。

(2)请自我介绍。

(3)你现在的地址。

根据录音内容说一说:中国和英国有哪些不同中国跟你们国家呢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4. 重点难点:(10’)
※……,也就是30多岁,……
也就是:多用于口语,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高等等。

例:我觉得他身高也就是170公分。

我的英语不太好,也就是会一般的日常会话。

他也就是迟到3分钟,我们再等等吧。

※我想这可能跟身材和胡子有关系。

“有关系”常和“跟、和、同、与”构成“跟(和、同、与)……有关系”结构,用来作谓语或者定语。

例:这件事跟他有关系。

跟这件事有关系的人我都问过了。

足球比赛能不能赢和天气有很大关系。

泛听练习(20’)
(一)座位的学问 (10’)
1. 生词:
★位wèi 置zhì
:(名) place ;seat
★端duān
:(名) end ;side
★分fēn 别bié
:(副) separately
2. 答案:
(1)√ (2)×
(3)√ (4)×
(5)× (6)√
(二)手的语言(20’)
1. 生词:
拇mǔ指zhǐ
食shí指zhǐ 中zhōng 指zhǐ 小xiǎo 指zhǐ
★捏niē:(动) pinch ; bring together
★钩gōu
:(动) hook
★翻fān 动dòng
:(动) turn over
★手s hǒu 掌zhǎng
:(名) palm (of the hand)
2. 完成练习:
你来做一做:下边的情况用手怎么表示
(1)用一只手表示数字6到10。

(2)让别人过来。

(3)表示“自己”。

(4)提醒你的同桌注意看黑板。

(5)别人给你倒酒,你表示感谢。

3. 游戏:
展示用手势完成造型的图片,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自己尝试摆一下造型。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