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
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一)臂丛完全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
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
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霍纳(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
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
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
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
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
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
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
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
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
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
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
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
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
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
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神经束支移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维普资讯
544
咸 宁学 院学报 (医学版 )2007年第 21卷第 6期 [Journa l of Xianning College(Medical Sciences)]
3 功能 锻炼
由于使 用正 中神经 或 尺神经 支 移 位与 肱二 头 肌支神 经吻 合 ,用 正 中神 经 或 尺 神 经来 支配 肱 二 头肌 的运动 ,正 中神 经 或 尺 神 经 的 主要 运 动 功 能 是屈 曲手指 及 腕关 节 ,所 以术后 早 期指 导 患 者 加 强伤肢 功 能锻炼 ,保 持 屈肘 位胸 带 固定 ,对 不 能 主 动活动 的关 节施 以被动 活动 ,活动量 不可 过猛 ,否 则易造 成 软 组 织 撕 裂 伤 。4周 后 去 除 外 固定 后 , 进行有 意识 的屈 肘 动 作 ,有 利 于 恢 复 大脑 对 肢 体 运动 的支 配 功 能 。指 导 患 者 用健 手 抬 高患 肢 ,用 力行 屈指 及屈 腕关 节 活动 ,循 序渐 进 ,当 出现肌 肉 收缩 时 ,逐 渐 屈 曲 手 指及 腕 关 节 而 带 动 屈 曲肘 关 节 的活动 ,每 天进 行 多次 ,并 不断 在水 平位 做屈 肘
(1)一般 护理 。全 麻术后 严密 观察 患者 呼吸 、 血压 、脉搏 等生 命体 征 的变 化 ,如果 出现 呕吐 应及 时清 理 ,防止 误 吸 ;应 用 静 脉镇 痛泵 止 痛 ,常 规 用 0.6—0.8mg芬 太 尼 加生 理 盐 水 配 置 成 100ml持 续开 放 ,可有 效 止 痛 ,改 善 患 者 的 睡眠 ,减 少 焦 虑 和恐 惧 ,利 于神 经 的生 长和恢 复 ;观察 伤 口渗 血情 况 ,注意 下肢 供 区有 无肿 胀 与疼痛 ,如 有异 常 及 时 报告 医 生处 理 ;加 强全 身营养 ,指 导患 者进 食 富含 蛋 白质 和纤 维素 的食 物 ,以利于 伤 口愈合 ;保 持 伤 口周 围皮肤 的 清 洁 干 燥 ,注 意 观察 皮 肤 是 否 有 药 物过 敏 反应 。责 任 护 士 每天 局 部 按 摩 患 肢 ,轻 叩 痛 处 3—5次 ,每 次 15min。.患者 术后 一 般 卧 床 休 息 5—7d方 可 下地 活 动 ,患 肢不 可 负重 ,避免 大 运 动 量 的活动 。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范本

药物治疗:根据
2 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如止痛药、 抗炎药等
康复治疗:进行
3 康复训练,帮助 患者恢复肢体功 能
生活护理:注意 患者的饮食、睡
4 眠、卫生等生活 问题,保持良好 的生活环境
常见护理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01
监测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04
观察皮肤状况:观 察皮肤颜色、温度、
肿瘤压迫:神经鞘瘤、神 经纤维瘤等
04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痛 风等
发病机制
外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 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 臂丛神经损伤
压迫:肿瘤、血管病变等压迫 臂丛神经导致损伤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痛风等 代谢性疾病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01
疼痛:损伤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肩部、颈部或上肢
提醒患者注意日常饮食,
04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保持营养均衡
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谢谢
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
氯唑沙宗等,用于缓解肌 03
肉痉挛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
02 苯妥英钠等,用于控制癫
痫发作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
04 维生素B12等,用于促进
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 药物缓解症状
运动疗法:通过锻炼和康复训练恢 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完整性,预防压疮 等并发症
02
观察疼痛程度:评估 疼痛程度,及时调整 止痛方案
03
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观察肢体活动能力, 评估康复进展
预防并发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H b i dcl ora,0 2 V l 4A_ N . ee Meia Junl2 1 , o 3 p o7 r
l 0 19
脑水肿 , 降低机体免疫力 , 造成低蛋 白血症 , 增加 感染及 上消化 道 出血发 生率 , 严重 影 响预后 。因此 , 早期 合理 的 营养支持 是
・
护 理 园地
・
临 床 护 理 路 径 在 臂 丛 神 经损 伤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杜如 王 纯玲 马 荣华 樊艳 丽
【 关键词 】 临床护理路径 ; 臂丛神经损伤 ; 康教 育 健 【 中图分类号】 R436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 1)7 10 — 2 02 78 (02 0 — 19 0
20 0 9年 6月至 2 1 0 1年 5月 , 我们借 鉴美 国护 理学 者在 护
理管理模式 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 对患者实施 整体护理 的做法 , 对 10例臂丛 神经损 伤患 者的健 康教 育实施 临床 护理 路径 管 0 理, 取得满 意效 果 ,根据行 臂丛神经损 伤修复术患者
交代术前 检查 的 目的 、 意义 、 注意 事项等 。② 入院 2 4 h至手术 前 3d 主管护 士通过 多媒体课件 为患者讲解 疾病相关 知识 , , 如 病因、 症状 、 征 、 体 治疗方 法 、 康复计 划 。并播 放术 后上肢 功能
恢 复 良好 患者的幻灯 片 , 患者树 立信 心 , 使 以积极 的心 态接受
神经损伤修复术 的患者 20例 , 10例 , 4 0 男 6 女 0例 ; 平均 年 龄
4 0岁 ; 受伤机制 为车祸伤 10例 , 器皮 带卷入 伤 2 5 机 0例 , 物 重
穴位按摩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拥 抱 反 射 0分 为 无 反 应 , 1分 为 拥 抱 反 射 不 完 全 , 臂 仅 伸 展 , 上
无 屈 曲 回收 , 拥 抱 反 射 完 全 , 臂 伸 展 后 屈 曲 回收 到胸 前 。 2分 上
陈
敏 , 彩姣 , 王 刘彩 霞 , 肖志 容 , 正香 孙
1 前 1 组 O例 中 有 3例 手 握 持 、 拉 反 应 由 1分 升 至 2分 , 巾 牵 围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2
文 献标 识 码 : C
d i 1. 9 9ji n 1 0 —6 9 . 0 9 1 . 3 o :0 3 6 /.s . 0 9 4 3 2 0 . 4 0 6 s
稍 有 进 步 ; 6例 也 稍 有 进 步 , 现 在 上 臂 有 弹 回 、 有 握 持 现 余 表 手
象 等 ; 2 又有 3例 手 握 持 、 拉 反 应 由 1 升 至 2分 , 臂 第 组 牵 分 前 弹 回 、 巾征 、 抱 反 射 均 有 进 步 ; 2例 也 稍 有 进 步 。后 期 小 围 拥 余 儿出院后继续进行 穴位 按摩 , 3个 月 后 复 查 , 4例 上 肢 活 动 自 2 如 , 活 动 稍 欠 佳 , 有 3 由于 到 外 省 没 有 来 院复 查 。 3例 另 例
文 章 编 号 :0 9—6 9 (0 9 5 10 4 32儿 臂 丛 神经 损 伤 是指 由 于 在分 娩 时 过度 牵 拉 和 屈 曲 胎 儿颈部 , 使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 , 致 引起 完 全 性 或 不 完 全 性 肌 麻 痹 。臂 丛 神 经 损 伤 , 称 臂 丛神 经 麻 痹 , 生 率 为 0 1 ~ 又 发 .6 0 2 , 临床 表 现 很 易 被 识 别 , 在 引 出拥 抱 反 射 时 患侧 肢 体 .5 其 即
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一
理
节, 尽量使肩关节外展 、 上举 、 外旋 、 内旋达到正常 。2 膈神经 () 移位肌皮 神经术式 的患者 ,尽量使 肘关节被 动屈 曲 10 以 2。 上, 伸直 达 0 。( ) 神经 移位正 中神经 内侧头术式 的患者 , o 3膈 被动活动掌指及指间关节 , 使其尽量达到正常 。 以上锻炼均 为 2 3 /,Om n 次 , 次 d 3 i, 锻炼 3 5 下 。 O O 4 支具的佩戴和使用。 . 术前 与支具室联 系, 根据损 伤的部 位、 程度 和手术方式 配置适宜 的外 固定架 , 讲解使 用支具的 目
臂丛神经损 伤是 临床常见 的损伤 ,其发病率高 ,致残 严
重, 给患 者 和 社 会 生 活 带 来 严 重 影 响 。17 年 8月 , 玉 东 首, 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 给 患者分析讲解病情 ,让待手术患者与已进行 此类手术 的患者 直接交流 , 或用图片展示 等方法介绍手术 的效果 , 使患 者在术 前对手术及疗效有更深入的 了解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
信 心 … 。在 不 影 响 治 疗 的前 提 下 , 尽量 为患 者节 约 医疗 费 用 ,
创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并取得 良好疗效 。 此后 , 经 过临床大量病例验证 ,膈神经移位术现 已被公认是治疗臂丛 神经 损伤的有效方法 。我科 2 0 00年 l 一 04年 l O月 2 0 2月共 行膈 神经移位 肌皮神经 、肩胛上神 经及正 中神经 内侧 头 7 8 例, 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7 , 7 . 8例 男 5例 , 3 , 龄 女 例 年 4 5 5岁 , 平均 年龄 2 6岁 。伤后 1 5d一4 个 月 , 8 平均 61个 . 月。致伤原 因 : 摩托 车 、 汽车 、 三轮 车等 车祸伤 6 3例 , 机器伤 l例 , O 重物砸伤 4例 , 摔伤 1 左侧损伤 4 , 例。 5例 右侧损伤 3 3 例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 伤 5 , 中干撕脱并下干不全损 8例 上 伤l 5例 , 中下干撕脱 5例。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 3 例 , l 肩胛 上神经 2 例 , 中神经内侧头 l 。 中胸腔镜取长段膈神 8 正 9例 其
神经外科护理反思日志

神经外科护理反思日志尊敬的导师:我是一名神经外科护理学员,在完成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写下这篇反思日志,总结我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经验和收获,同时也反思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要感谢导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诲。
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
每一位患者都是我们的责任和关爱对象,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神经外科患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神经外科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而我们作为护士,要在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术,如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评估和控制、伤口护理等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例如,在术后护理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全面,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其次,我发现自己在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中有时会表达不清楚或者缺乏耐心,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更好地与其他护理人员和医疗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我计划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要加强对于文献的阅读和学习,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护理理论,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我还要注重实践中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在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中,我要更加耐心和细致,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护理人员和医疗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以提供更加有效和协同的护理服务。
经椎体前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经椎体前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总结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全臂丛神经撕脱伤的护理经验。
方法术前认真观察和护理CTM检查的患者。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评估患者呼吸、发声和健侧肢体的感觉、健手功能的情况,以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
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可进行正确评估,及时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结果本组4例出现声音嘶哑,但无进食呛咳,3例术后3~7天恢复,1例术后1个月内恢复。
1例术后出现进食时健手麻木,在术后7天消失,1例术后出现健侧伸指、伸拇功能障碍,现为术后2个月,尚未恢复。
4例术后出现健侧上肢疼痛明显,均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
术后29例随访一年以上,22例在术后7~14个月恢复屈指动作。
结论显示键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可显著缩短术后屈指功能开始恢复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其重建屈指功能效果,手术取得成功。
【关键词】臂丛神经;健侧C7;围术期护理臂丛神经伤大多为撕脱伤,健侧C7移位术至今已有20年[1],健侧C7的切取为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修复提供了强大的神经源,使患者患侧肩肘功能恢复满意,但手部功能恢复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我院医师通过临床研究、设计了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克服了再生神经纤维所需路途长,通过吻合口多的缺点,显著提高了患手功能的恢复程度。
由于手术路径的改变,也同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均为撕脱伤(臂丛神经),男66例,女4例,年龄7~50岁,平均2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7个月,平均4个月,其中9例年龄小于18岁,年龄7~16岁,平均13岁。
根据临床查体,CTM检查,电生理检测及术中探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65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3例,中下干撕脱、上干正常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
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5
例和对照组55例,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
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良率比对照组高,数
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
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治疗中具有
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主要由外界牵拉、撞击、挤压或切割等作用力引发的损伤,患者表现为上
肢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1]。
现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110例进行研究,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
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在观察组中,男
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1.27±4.33)岁,33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22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在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1.46±4.27)岁,35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20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
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手术准备工作、生活护理、健康宣
教等措施。
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了
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安慰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目的
以及意义,消除患者对治疗的疑虑,鼓励患者树立对治疗信心。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的
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的注意的相关事项,保证患者遵照医嘱配合治疗。
手术
结束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计划,向患
者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
如果患者
神经移位,则在术后14天开始康复锻炼。
如果患者行神经松解术,护理人员在术后10天左
右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肩部外展活动,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康复,逐
渐增加训练量和训练时间。
术后17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之后
逐渐活动手指、手掌关节。
1.3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掌握臂丛神经损伤相关知识的情况,按照百分制评分,优(>90分)、良(75~90分)、差(<75分)。
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按照百分制评价,
满意(>90分)、一般满意(70~90分)、较差(<90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
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良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
见表1。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臂丛神经损伤通常是由工伤事故、摩托车意外等不良事件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上
肢功能严重受损,其正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
良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
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心理压力大,担心治疗费用以及以后的生活,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等情况,使得治疗无法顺利进行[3]。
对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心中的想法,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关心,并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采用正面、积极地心态来对待疾病,帮助患者调节
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从而为治
疗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4]。
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以及治疗知识不了解,容易质疑治疗
效果,对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知识以及治疗方法、目的,
强化患者对治疗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肢
功能障碍,而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对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
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向患者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应当注意的事项,调动患者积极参与
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康复锻炼顺利进行。
总之,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臂丛神经损伤患
者治疗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仲艳,周密,樊丽洁,等.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
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9(06):48-49+52.
[2]欧春红,蒙少风,陈云超,等.胸腔镜下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J].护士
进修杂志,2012,23(02):185-186.
[3]杜如,王纯玲,马荣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
究[J].河北医药,2012,18(07):1109-1110.
[4]杜如,樊艳丽,马荣华,等.骨科护理人员臂丛神经损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
河北医药,2012,29(22):3486-3487.
[5]陶敏红.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2(06):8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