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剖析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剖析

(一)理想无源元件
1.理想电阻元件
A 定义
B
物理量 关系
C 实物
电路中电能消耗的元件 R 是参数元件
线性元件
图 1.5.1 电阻
返回理想无源元件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一)理想无源元件
1.理想电阻元件
A 定义
B
物理量 关系
C 实物
i +
R = u/i
u
R 在直流电路中,R = U/I
返回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2 电路的状态
(一)通路
电路的状态——通路 电源的状态——有载 电源产生的电功率为 EI
SI
+
+
E
U_ S
U_L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 US I 负载取用的电功率为 UL I
图 1.2.1 通路
电气设备工作时,其电压、电流和功率均有一定限 额,这些限额表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和工作能 力,称为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返回理想无源元件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一)理想无源元件
3.理想电感元件
返回理想无源元件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二)理想电源元件
理想电压源
本身功耗忽略不计, 只起产生电能的作用
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源元件的两种工作状态
进入理想无源元件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三)短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源短路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2012年春季《电工学》习题(下)第8章 直流稳压电源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 =10sin ωt V ,U =5V ,当ωt =2π瞬间,输出电压u O 等于( )。

A )0V B )10V C )5VDu O题1图Ω100k Ω18k Ω6k ΩB题2图2.电路如图所示,A 点与B 点的电位差U AB 约等于( )。

A )0.3V B )-2.3V C )1.0V D )1.3V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V o =0V , V 2=2V 。

则在电路中( )。

A )D 1起箝位作用,D 2起隔离作用 B )D 1起隔离作用,D 2起箝位作用C )D 1、D 2均起箝位作用 D )D 1、D 2均起隔离作用D 1V 2V u O题3图4.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是100V ,它的击穿电压是( )。

A )50V ; B )100V ; C )150V5.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的正向压降为0.6V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U RWM =100V ,反向峰值电流I RM =10μA ,电源U S =100V ,负载电阻R L =10 kΩ,则电压u o 为( )。

A )0.6 V B )10 V C )0.1 VDu O题3图D 112V R题3图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判断D 1、D 2的工作状态为( )。

A )D 1导通,D 2截止 B )D 1导通,D 2导通 C )D 1截止,D 2导通 D )D 1截止,D 2截止 7.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8.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是18V ,若因故一只二极管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是( )。

2013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第二章答案

2013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第二章答案

三、练习题解答2.2.1 在图2.4所示稳态宜流屯路中•已知人=2A, (/s=2 V.加2(2, C= 2 pF. L=2 inH・求R. C和乙的电流和电压。

【解】木题U的是为了复习电容和电感在稳态直流电路屮的作用。

由『冇稳态fl流电路中.C柑为于开路•/•柑》干短路.因此fr图不参考方向下人=人=2 AU R=R*=*2 V = 4 Vl c - 0^c=^s=2V/£ = /s = 2 A以02.2.2 在图2.5所示稳态亢流电路中.已111 {/s=9 V.人=9A, /?= 9Q. C=9“F・L=9 mHo求a, b两点的电包及通过凡C. L的电流。

【解】本题目的与上题相同。

由于在稳态口流电路小,C相当于开路.厶相当十如路,所以求得匕=U§ =9 Vv b=0v -V 9-()I一_d_Lk 一 T U A -1 A /r=092.3.1在图2.6所示电路中,开关S冈合前电路己处丁稳态,试确定S闭合后电压々和电流b d,2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1)求初始值由于S闪A前,电路已稳定,C相为于开路,i产/戸1.5A"因此,根据换路定律,出换路前(S断丿「时)的电路,首先求得然后.根US «c(o)»u c (0) = =4x1.5 V = 6 V由換路后(S闭介时)的电路求得nJ0) = 6 A = 15A 1& 4w r(0) 6 «-<2 (0) = ------ = — A = 3 A2i c(0) “s7(°)-/2(0) = (1.5-1.5-3) A =-3 A(2) 求稳态值由丁•电路稳定后• C WI J TJT路.因此.首先求得i厂(m A然后.进一步求得R9人(8)= --- —人 =—=—x 1.5 A =0.5 A&+/L 5 4 + 2& ■<2(oo)= i c(oo) -(15 —0.5 -0) A = 1 Au c (<») = /?./)(°°) = 4x0.5 V = 2 V2.3.2在图2.7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介前屯路已处于稳态・认确'NSW 合麻电压“和电流…G,2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3.7.2 电路如图 3.22(教材图3.1 ,U=220 V, R 和 XL串联支路 )所示, 2)所示 的 P1 = 726 W, λ 1 = 0 . 6 。当开关S 闭合后,电路的总有功功率增加了 74 W, 无功功率减少了 168 var,试求总电流 I 及 Z2 的大小和性质。
ww
.k hd aw .c om
案 网
图3.21


图3.2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7.3 两台单相交流电动机并联在 220 V交流电源上工作, 取用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P1 = 1 kW, λ 1 = 0 .8; P2 = =0.5 kW,λ2=0.707求总电流、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 在功率和总功率因数。 3.7.4 图3.23(教材图3.13) 所示日光灯电路,接于 220 V、50 Hz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 压为100 V、电流为0.4 A,镇流器 1)灯管的 的功率为7 W。求:( 求:(1 电阻 RL 及镇流器的电阻和电感; (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电路 图3.23 消耗的总有功功率以及电路的功 3)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0.9,需并联多大的 率因数;( 率因数;(3 4)画出完整的相量图。 电容?( 电容?(4
3.9.2 在图3.28(教材3.17)所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IS = 2 A ,
此频率时的 ,此频率时的 uS = 12 2 sin 314t V,
XC= 3 Ω, XL = 6 Ω, R = 4 Ω,求通 R中消耗的有功功率。


示电路中,直流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过电阻R的电流瞬时值、有效值和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I 。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习题课件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习题课件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 案习题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工学基础知识 • 直流电路分析 • 交流电路分析 • 电机与变压器 • 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
01
CATALOGUE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 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具 有守恒性,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安全用电常识
总结词
了解触电的危害和原因,掌握触电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详细描述
触电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 少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不接触带电体、使用绝缘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触电的急救方法,如切断电源、进行人工呼吸等。在触电事故发生时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用于做功;无功功率是指 电路中交换的功率,用于维持电路中的磁场和电场。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交流电路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有功功率与视 在功率的比值。
效率
效率是指电路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电路的性能 和能源利用效率。
04
CATALOGUE
变压器的原理与特性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电气设备。当变压器一次侧绕组通电后,产生磁场,该磁场在二次侧 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电压的变换。
变压器的特性
变压器的特性主要包括电压变换特性、电流变换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电压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压与输 入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阻抗变换特性则描述了变压器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之间的关系。

电工学B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环工101-3

电工学B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环工101-3

1.2.1 求图1.01所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 、b 、c 三点的电位。

解:S 闭合时 a b ac 6 V 3 V 0 V V V V ==−=S 断开时 a b ac 6 V 6 V 9 V V V V ===1.5.1 试分析图1.03所示两电路中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图(a )中电流源的电压和图(b )中电压源的电流。

解:图(a): S 1 V1A 2 A 0.5R R R U U U I R =====电流源的电压: S 1 V U U == 图(b): S 1 A0.5 1 V 0.5 VR R R I I U RI ====×=电压源的电流: S 1 A I I ==1.6.1 在图1.05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 6 V ,I S = 2 A ,R 1 = 2 Ω,R 2 = 1 Ω。

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和开关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I (不必用支路电流法)。

解:把与电压源并联的电阻R 1断开,不影响对电路的计算。

设通过R 2的电流为I 2。

S 断开时: ()2S S 222 A612 V 4 VI I U U R I ===−=−×=S 闭合时,R 2两端电压等于U S ,故:()S222S 6 A 62 A 4 AU I R I I I ===−=−=1.7.1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09中各支路电流,并说明U S1和U S2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图中U S1 = 12 V ,U S2 = 15 V ,R 1 = 3 Ω,R 2 = 1.5 Ω,R 3 = 9 Ω。

解:1232233S21133S1000I I I R I R I U R I R I U +−=+−=+−=联立方程,解得:1230.2 A 1.6 A 1.4 A I I I =−==。

1.7.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10中各支路电流。

解:列方程: 1122S S 12R I R I U I I I +=+=解方程: 121223105I I I I +=+=解得: 1 1 A I =− ,2 4 A I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1和I 2。

《电工学(少学时)》第8章习题答案 唐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工学(少学时)》第8章习题答案 唐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sin ω t) / 2 = 110 2 sin ω t V 。波形
于两灯泡皆为 220 V,40 W,则电源电压平均分配在两灯泡 如图 8.15(b)所示。
效应高,所以灯泡 EL2 比灯泡 EL1 亮一些。
ww

(2)由于灯泡 EL2 在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所产生的热
.k hd aw .c om
ww
.k hd aw .c om
课 后 答 案 网
返 回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教材图 8.03)所示电路中, D1 和 )(教材图 8.2.3 在图 8.14(a)( u i = 2 sin ω t V,试画出输 D2 为理想二极管, U1 = U2 = 1 V, 出电压uo的波形。
【解】 在输入信号 ui 的正半周期,二极管 D2 截止,D1的 状态则取决于 ui 与 U1 的相对大小,当 ui > U1 时,D1 导通,uO =U1=1 V;当 ui < U1 时,D1 截止,uO= ui 。
ww
【解】 (1)设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 u 2 = 2U 2 sin ω t ,当 0≤ωt <π时,二极管 D 正向导通, 电流经二极管 D 流过负载 RL ;当π≤ωt<2π时,二极管 D 反向截止,负载上没有电流。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k hd aw .c om
图8.16(a)


图8.16(a)

案 网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8.2.7 图8.17(a)(教材图 8.06 )为一全波整流电路,试 求: (1)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内 ,电流流通的路径; (2)负载电压 uO 的波形。
ww
.k hd aw .c om

电工学C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光信101-3

电工学C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光信101-3

iL (∞) = i1 (∞) + i2 (∞) = (3 + 2) A = 5 A
2.4.1 在图 2.4.1(a)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U0 = 6 V,R = 10 kΩ,C = 50 μF。开关 S 合在 a 端时,电路 已处于稳态。求开关改合到 b 端后的响应 uR 以及 uR 降至 3 V(绝对值)时所需的时间。 解: uC (0) = U 0 = 6 V
解方程:
2 I1 + 3I 2 = 10 5 + I1 = I 2
解得:
I1 = − 1 A , I 2 = 4 A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 1.10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1 和 I2。
共 12 页 第 1 页
解:恒流源单独作用时:
I1′ = ′= I2
R2 3 IS = ×5 A = 3 A R1 + R2 2+3 R1 2 IS = ×5 A = 2 A 2+3 R1 + R2 US 10 = A=2A R1 + R2 2 + 3
o 解: ϕ1 = arccos λ1 = arccos 0.8 = 36.9
P = PR = RI 2 = 10 × 21.52 W = 4622.5 W
ϕ2 = arccos λ2 = arccos 0.707 = 45o P=P 1+P 2 = (1 + 0.5) kW = 1.5 kW Q = Q1 + Q2 = P 1 tan ϕ1 + P 2 tan ϕ 2 = (1× 0.75 + 0.5 × 1) kvar = 1.25 kvar S = P 2 + Q 2 = 1.52 + 1.252 k V⋅ A = 1.95 k V⋅ A S 1.95 × 103 = A = 8.86 A 220 U P 1.5 λ= = = 0.77 S 1.95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解答[解] S 闭合时,S 断开时下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21.3.2 求图示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b、c 三点的电位。

S2k?a b c+12 V4k?-6 V4k?2k?1.3.1 求图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 a、b、c 三点的电位。

RS3 V6 Va bc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31.5.1 试根据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分析图示的两电路:当 R 变化时,对其余电路(虚线方框内的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有无影响?R 变化时所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解] S 断开时, V V V 3a33b33c 321012(126)V 9V (2442)10(24)1012(126)V 3V (2442)102106(126)V 3V (2442)10⎡⎤⨯=-⨯+=⎢⎥+++⨯⎣⎦⎡⎤+⨯=-⨯+=⎢⎥+++⨯⎣⎦⎡⎤⨯=-+⨯+=-⎢⎥+++⨯⎣⎦解:S 闭合时V V V b 3a 333c 330V410(12)V 8V 210410410(6)V 4V 210410=⨯=⨯=⨯+⨯⎡⎤⨯=⨯-=-⎢⎥⨯+⨯⎣⎦US+ _R任何 电 路线部分电路结构一定,故亦不会影响其电压。

R 的变化仅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a ) (b ) 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41.6.1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 =6 V ,IS =2 A ,R1=2 ? ,R2=1 ? 。

求开关 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 (不必用支路电流法)。

解:对电路(a ),因为凡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其两端电压均等于理想电压源的电压,故改变R 不会影响虚线部分电路的电压,而虚线部分电路结构一定,故亦不会影响其电流。

R 的变化仅影响其本身的电流及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US + _R任何 电 路[解] 设通过 R2 的电流为 I2 。

S 断开时,I2 = IS = 2 A选取由 US 、R2 和 S 组成的回路,利用KVL 求得 U = US - R2 I2 = 4 V S 闭合时, R2 右端电位与 US 下端电位相同, R2 两端电压等于 US ,故 I2 = US /R2 = 6 A 选取右上结点,利用 KCL 求得 I = I2- IS = 4 A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I2R1U + _幻灯片51.6.2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 =6 V ,IS =2 A , R1=R2=4 ?。

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 和开关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 (在图中注明所选的参考方向)。

[解] 设所求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S 断开时, U =14 V S 闭合时, I =3.5 A返回练习题集下一题U + _I上一题幻灯片6[解] 设 2 ?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 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10 V ,所以 I3 = (10/2) A = 5 A 。

右回路: 5I1+2I3-40 = 0,则 I1= 6 A 或外回路:5I1+10-40 = 0,有 I1= 6 A 再用 KCL 求得 I2= I1-I3= 1 A ,左恒压源的功率 P1=240 W ,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符合电源关联参考方向,故起电源作用;I310 V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I2右恒压源的功率P2=10 W ,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符合负载关联参考方向,故起负载作用。

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7[解]设 2 ? 电阻上电流为 I ,5 ? 电阻两端电压为U3 如图。

左恒流源的功率 P1=40 W ,起电源作用; 右恒流源的功率 P2=3 W ,起负载作用。

I+ _U31.6.4 求图示电路中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1、U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_ _下一题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81.6.5 试分析图示两电路中:(1) 图(a)中的理想电压源在R 为何值时既不取用也不输出电功率?在 R 为何范围时输出电功率?在 R 为何范围时取用电功率?而理想电流源处于何种状态? (2) 图(b)中的理想电流源在R为何值时既不取用也不输出电功率?在R为何范围时输出电功率?在 R 为何范围时取用电功率?而理想电压源处于何种状态?(b)(a)[解] (a)当 R =1 ? 时理想电压源既不取用也不输出电功率;R <1 ? 时,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功率; R >1 ? 时,理想电压源取用电功率。

而理想电流源始终起电源作用。

(b)当 R =1 ? 时理想电流源既不取用也不输出电功率;R >1 ? 时,理想电流源输出电功率; R <1 ? 时,理想电流源取用电功率。

而理想电压源始终起电源作用。

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91.6.6 图示电路已知 US =4 V ,IS1=1 A , R1=2 ?, R2=5 ? , R3=2 ?, R4=4 ? 。

试根据题 1.5.1总结出的规律将电路简化后求出 I4;根据题 1.6.5 总结出的规律,分析R4I4IS2 输出和取用电功率的条件。

[解]I4=1 A当 IS2> 2 A 时, IS2 起电源作用,输出电功率。

当 IS2< 2 A 时, IS2 起负载作用,取用电功率。

下一题R4I4R4I4R4I4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01.7.1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并说明 US1 和 US2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图中US1=12 V ,US2=15 V ,R1=3 ? , R2=1.5 ? , R3=9 ?。

[解] 各支路和结点标于图中。

R3I3ab结点a: I1+ I2 - I3 =0回路? : R2 I2+ R3 I3 - US2 =0回路? : R1 I1 + R3 I3 - US1 =0联立方程,解得:I1=-0.2 A I2=1.6 A I3=1.4 A下一题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11.7.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

[解] 各支路和结点标于图中。

联立方程,解得:I1=2.5 A I2=0.5 A I3=2 A I4=-1 A下一题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 结点a: I1- I2 - I3 =0结点b: I3- I4 - IS =0回路? : R1 I1+ R2 I2 - US =0回路? : - R2 I2 + R3 I3 + R4 I4 =0(注意选取回路时避开理想电流源所在支路)I2 a b I1 I3 I4幻灯片12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 I2 。

[解]I’’2 恒压源单独作用:U I I R R ''''S 12122A ===+I2 3 ?下一题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3I’2恒流源单独作用:R I I R R '21S 123A ==+R I I R R '12S 122A ==+1.8.2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

[解]恒流源单独作用R I I R R '3S 343A ==+I4 ?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4 恒压源单独作用U I R R ''S345A==+’1.8.3 在图示电路中,当 US =16 V 时 ,Uab =8 V ,试用叠加原理求 US =0 时的 Uab 。

[解] 恒压源US =16 V 单独作用时,则 US =0 时Uab 的值可记做 U ’’ab 应为三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去恒压源单独作用的结果: RRUS + _ R ab+_ Uabb下一题上一题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51.8.4 图示电路中,R2 = R3。

当 IS=0 时,I1=2 A, I2=I3=4 A。

求 IS=10 A 时的 I1、I2 和 I3 。

[解] 恒流源 IS=10 A 单独作用时,则三个电源共同作用时: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61.8.5 图示的虚线方框内是一个由线性电阻组成的任意的无源电路,现已知 US =6 V 时,通过 R 的电流为 5 A 。

若将 US 增加到 12 V ,问通过 R 的电流是多少 ?[解] US 的数值加倍则流通过 R 的电流亦应加倍, 即为 10 A 。

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RUS+ _线性无源 电路幻灯片171.9.1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图中 US =10 V , IS1=3 A , IS2=5 A ,R1=2 ?,R2=3 ?,R3=4 ?。

[解]UOC +_将待求支路提出, 剩下一有源二端 网络,其开路电 压 UOC 为 21 V 。

US+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8+_ USI用等效电压源代替有源二端网络,电流 I 为 6.2 A 。

R1R3R2有源二端网络的除源等效电阻 RO 为 5 ? 。

1.9.2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解]将待求支路提出,剩下一有源二端网络,其开路电压 UOC 为 1 V 。

R3R1 US + _R2R4UOC + _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19用等效电压源代替有源二端网络, UI 为 1 V 。

UI 有源二端网络的除源等效电阻 RO 为 0.667 ? 。

R3R1 R2R41.9.3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2 。

[解]将待求支路提出,剩下一有源二端网络,其开路电压 UOC 为 20 V 。

I2 3 ?返回练习题集下一题 上一题幻灯片20用等效电压源代替有源二端网络, I2 为 4 A 。

I2 R2有源二端网络的除源等效电阻 RO 为 2 ? 。

R11.9.4 用诺顿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3 。

[解]用等效电流源代替有源二端网络, I3 为1.4 A 。

I3 R3R3I3下一题 上一题 返回练习题集幻灯片21将待求支路提出,剩下一有源二端网络,其等效电流源 ISC 为 14 A 。

ISC有源二端网络的除源等效电阻 RO 为 1 ? 。

R1 R21.10.1 某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如图示,已知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求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及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

[解] 返回主页返回练习题集上一题幻灯片222.2.1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和电流 iC 、i1、i2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 (1) 求初始值I/AU/V12 34 51 2 4 5 3由于 S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C 相当于开路,i1 = IS = 1.5 A。

因此,根据换路定律,由换路前( S 断开时)的电路,首先求得然后,根据,由换路后 (S 闭合时) 的电路求得返回练习题题集下一题下一页幻灯片23(2) 求稳态值由于电路稳定后,C 相当于开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