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统计

合集下载

对中国科技的了解和看法,1000字

对中国科技的了解和看法,1000字

对中国科技的了解和看法,1000字摘要:一、引言二、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进步2.21世纪以来的创新成果三、中国科技的现状1.总量全球领先2.部分领域取得突破3.人才队伍壮大四、中国科技的优势与挑战1.政策支持2.企业创新3.国际合作4.面临的挑战5.应对措施五、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重点领域发展布局3.人民生活改善4.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六、结论正文: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家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科技画卷。

一、引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在国内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中国科技的品牌。

如今,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国迈向现代化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航天、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

例如,1978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21世纪以来的创新成果进入21世纪,中国科技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果。

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5G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竞争力的佼佼者。

三、中国科技的现状1.总量全球领先在科技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4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部分领域取得突破中国在高铁、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以高速铁路为例,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3.6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70%以上,成为世界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的领军者。

3.人才队伍壮大近年来,中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6:《中国高铁》(教案)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16:《中国高铁》(教案)

中国高铁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2、体验中国高铁,总结高铁的特点3、了解中国高铁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二、教学重难点1、查阅资料搜集不同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范围绘制速度柱状图2、高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三、教学准备PPT课件、科学活动手册四、教学过程(一)情景与问题外出旅行时,你坐过高铁吗?乘坐高铁时,你有怎样的感受?生:空间大,舒适;平稳,速度快。

关于中国高铁,你还了解多少呢?这一节,就让我们来了解中国高铁吧(二)探究与发现1、了解中国高铁的速度火车是我国人民外出旅行和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20多年前,从石家庄乘火车到北京需要6个小时左右(火车行驶速度50--80千米/小时),而现在仅需要1个多小时(火车行驶速度300--350千米/小时)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是多么大的飞跃,高铁将是中国最好的旅游出行方式。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高铁吗?中国高铁的建设经历了起步到成熟的过程,中国起初阶段对高速铁路没有明文规定。

2008年8月1日开通的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是第一条公认的、没有争议的高铁。

2009年试行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用)》(2009)规定: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 及以上的铁路。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附则)规定:高速铁路是指新建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谓新建是排除既有线提速。

要点是时速不低于250及客专性。

2015年2月1日起实施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14》是中国正式发布的首部高铁规范,也规定高铁是高速客专,没有商业货运功能。

明文规定只能运行动车组列车,禁止传统列车上高铁。

高铁主要运行高速动车组G,有的兼行一般动车组D。

从运输发展理论上来分析,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是必然要求。

从国情实际出发,中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也是必然选择。

据统计,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800多公里。

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及高铁建设数据统计

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及高铁建设数据统计

宁杭铁路 杭甬铁路 盘营铁路 向莆铁路 津秦高铁 厦深高铁 西宝高铁 渝利铁咸城际铁路 13条
注解: 1.文中的高速铁路均为新建高速铁路,不包含既有线路改造; 2.文中的中国仅包含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建设周期 2008.12.27-2013.07.01 2009.04.01-2013.07.01 2009.05.31-2013.09.12 2007.11.24-2013.09.26 2008.11.08-2013.12.01 2007.11.23-2013.12.28 2009.12.11-2013.12.28 2008.12.29-2013.12.28 2009.03.21-2013.12.28 2009.10-2013.12.28 2009.04-2013.22.28 2009.06.23-2013.12.28 2009.08.28-2013.12.28
2013年中国高速铁路新增运营线路数据统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线路 名称 起讫点 南京-杭州 杭州-宁波 盘锦-营口 南昌向塘-福建莆田 天津-秦皇岛 厦门-深圳 西安-宝鸡 重庆-湖北利川 广东茂名-湛江 柳州-南宁 衡阳-柳州 南宁-钦州-北海 武汉-咸宁 设计时速(公 里/小时) 350 350 350 200 350 250 350 200 200 200 200 250 200+ 里程(公里) 248.963 149.8 90 632 257 502.4 138.107 264.4 103 226.69 497.9 262 90.1 3462.36 车站(座) 11 7 3 22 9 20 5 8 6 6 7 14 12 130 投资额 (亿元) 237.5 212 127.9 518 338 417 179.7 268.7 47 211 575 410 97.6 36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

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

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

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

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概论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摘要: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

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铁路;高速;经济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

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中国内陆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与联系的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

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在大流量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有着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

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

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

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

兴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

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

利用图标分析我国近5年的铁路建设情况

利用图标分析我国近5年的铁路建设情况

利用图标分析我国近5年的铁路建设情况一、我国铁路行业市场概况1、铁路建设据帕尔格雷福世界历史统计,至202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15.0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比美国约少0.42万公里。

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0万公里。

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导致人均铁路里程及铁路网密度跟国际前列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我国铁路建设具有巨大潜能。

2015-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统计从全国铁路路网建设现状来看,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截止2021年年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从我国铁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铁路里程发展仍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不仅如此,其中高铁里程3.79万公里,位于世界第一。

至2021年2月30日,安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赤道一圈。

从历史来看,在2021年基建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全国铁路固定投资完成7489亿元,铁路投资也略有减速,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为近几年来最低。

未来铁路建设速度将随着铁路网逐渐完善而放缓。

2、运输生产2015-2020年我国铁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2.03 亿人,比上年减少14.57亿人,下降了39.8%;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5.52亿吨,比上年增长1.40亿吨,增长3.2%。

我国铁路客运量在2015-2019年呈持续增长状态,2019年铁路旅客发送量36.6亿人,为历史最高峰。

到2020年疫情原因客运量大幅下降甚至低于2015年的25.35亿人。

而我国铁路货运量在此期间大体保持增长趋势。

铁路货物运输较旅客运输而言,受疫情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稍小。

主要大宗商品货运量(煤炭、石油、钢铁及有色金属、金属矿石及矿建材料等)占铁路货运量比重较大;其中,煤炭为最主要产品。

但近几年该比重有小幅下跌的趋势,2016-2020年从52.88%下降至47.4%。

中国之最有哪些

中国之最有哪些

中国之最有哪些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中国拥有许多令人瞩目的之最,无论是技术水平、地理景观还是经济实力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中国之最,这些之最体现了中国的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超过1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0%。

这意味着在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这个庞大的人口规模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其次,中国的经济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之一。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中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商品出口而闻名于世。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于全球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赞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即中国的长城。

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几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

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覆盖了全国范围,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

中国高铁系统的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是全球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这个高速铁路系统不仅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出行效率,也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其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令世界瞩目,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制造业实力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和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这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全国高铁线路轨道类型统计

全国高铁线路轨道类型统计

南湖东-汤逊湖
有砟
250
120 121
武咸城际
汤逊湖-土地堂东 土地堂东-贺胜桥东
无砟 有砟
250 250
122
贺胜桥东-咸宁南
无砟
250
123 124
武九客专
花山线路所-大冶北 大冶北-九江
无砟 有砟
250 250
125
昌九城际
/
有砟
200
126
合武绕行
/
有砟
160
127
阜黄高铁
/
无砟
300
128
衢九线
/
有砟
200
129 杭昌高铁黄昌段
/
无砟
350
130
宁启线
/
有砟
200
131 沪宁沿江高铁
/
无砟
350
132
宁杭高铁
/
无砟
300
133
沪宁城际
/
无砟
300
134
沪苏通线
/
有砟
200
135
合福高铁
/
无砟
300
136
宁安城际
/
无砟
250
137
肥东-芜湖
无砟
300
138 139
合杭高铁
芜湖-宣城 宣城-湖州
区段
轨道类型 限速要求km/h
乌鲁木齐-哈密
无砟
250
哈密-西宁
无砟
200
西宁-民和南
无砟
250
民和南-兰州西
无砟
250
/
有砟
250
包头-台阁牧
有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