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及PVC生产工艺
PVC生产工艺简介

PVC生产工艺
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 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原盐。
电石库
发生器
PVC生产
转化 工艺原理 干燥的混合气进入转化器,在氯化汞触媒的存在下,氯化氢和乙炔 反应生成氯乙烯,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机理为: · 乙炔先与氯化汞加成形成氯乙烯氯汞
· 此中间物不稳定遇氯化氢即分解生成氯乙烯
PVC生产
转化
转化来氯乙烯经加压至0.5~0.7MPa, 经冷凝液化形成液态粗VC,在经 精馏低塔和高塔分别分离除去低沸 物和高沸物后,获得纯度99.99%的 VCM,供聚合使用。
烧碱生产工艺
原盐
一次盐水
二次盐水
CL2
电 解
H2
32%烧碱
外销
液化充装
氯处理
氢处理
蒸发
生成48%烧碱
二合一 HCl
三合一 外销 高纯盐酸
烧碱生产
一次盐水: 将原盐溶解、精制处理,除掉大部分的SS、Ca2+、Mg2+等杂质,浓度 300沉 降 、 除 SS
我司氯碱概况:
宜化集团目前有氯碱生产工厂5个,年产烧碱100万吨,PVC120万吨 。 其中宜化太平洋热电,折百碱产量10万吨/年,PVC12万吨/年、 宜化太平洋化工,折百碱产量10万吨/年,PVC12万吨/年、 内蒙宜化,折百碱产量25万吨/年,PVC30万吨/年、 青海宜化,折百碱产量25万吨/年,PVC30万吨/年、 新疆宜化,折百碱产量30万吨/年,PVC40万吨/年。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主要用于制造管道、电线、地板、包装材料等。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1.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C2H3Cl)与过氧化氢(H2O2)等引发剂一起加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形成高分子量的链状结构。
2. 催化氯化:将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颗粒与氯气(Cl2)反应,进行催化氯化反应。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增加聚氯乙烯的氯含量,提高其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
3. 粉碎:将催化氯化反应得到的固体聚氯乙烯块状物粉碎成粉末状,以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4. 塑化剂添加:将聚氯乙烯粉末与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
二丁酯)混合,加入混炼机进行塑化。
塑化的目的是使聚
氯乙烯粉末变得可塑性,便于成型加工。
5. 成型加工:将塑化后的聚氯乙烯料料送入模具中,经过
压制、挤出、注塑等加工工艺,制成所需的聚氯乙烯制品。
以上是一种简化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实际生产中还会包
括其他步骤和辅助设备。
不同的工艺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要
求和生产规模而有所调整。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3项目三 氯氢处理教学课件工信版(共101张PPT)

一、氯气冷却、干燥常用方法和生产过程
1.氯气处理的生产任务及主要控制指标
氯气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如表3-1所示
表3-1 氯气对碳钢的腐蚀速率
氯气含水分/% 0.00567 0.01670 0.0206 0.0283
腐蚀速率/(mm/年) 0.0107 0.0457 0.0510 0.0610
氯气含水分/% 腐蚀速率/(mm/年)
0.0870
0.114
0.1440
0.150
0.330
0.38
3
一、氯气冷却、干燥常用方法和生产过程
1.氯气处理的生产任务及主要控制指标
由表3-1可知,随着氯气的含水量增加,每年对碳钢腐蚀的速 率也增加。可见湿氯气的脱水和干燥是生产和使用氯气的必 要条件。而氯气处理的生产任务就是除去湿氯气中的水分, 使之变成含有微量水分的干燥氯气以适应氯气的各种需求。
5
一、氯气冷却、干燥常用方法和生产过程
2.氯气冷却、干燥的常用方法
(2)吸收法
吸收法干燥工艺是将高温湿氯气在干燥塔中用浓硫酸吸收氯 气中的水分、降低氯气的湿度,从而实现氯气的干燥。为了 使氯中的含水量小于50mg/L,一般用98%的浓硫酸进入干燥 塔,且温度应尽量低,但也不要使酸温过低,以防止硫酸溶 液生成H2S04·2H2O、H2S04·H2O等结晶,造成设备和管道的阻 塞、影响生产。硫酸吸水是放热过程,故干燥用的硫酸要进 行冷却,进塔的酸温度控制在20℃左右。该法使用设备较多, 工艺复杂,但水分脱出率较高。
7
一、氯气冷却、干燥常用方法和生产过程
2.氯气冷却、干燥的常用方法
8
一、氯气冷却、干燥常用方法和生产过程
2.氯气冷却、干燥的常用方法
由表3-2可知,在相同压力下,湿氯气温度下降,湿氯气中“含 湿量”也明显下降。例如,湿氯气温度为90℃时,每千克湿氯 气中平衡湿含量可达到571g,若将其冷却、温度降至40℃,则 每千克湿氯气中平衡湿含量(最多可达到的湿含量)为19.8g,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介绍了氯碱和树脂的关键生产步骤和设备。
PVC生产工艺一、氯碱系统生产工艺1、电解装置(1)一次盐水工序原盐由装载机送入化盐桶,盐自上而下入桶,来自电解的淡盐水、板框压滤机的滤液、氢处理含碱废水、再生系统废水以及固碱蒸发冷凝水等杂水,均进入化盐水贮槽。
为了避免盐水中硫酸根积累超标,淡盐水进化盐水贮槽之前先分流一部分约30%流量经膜过滤,除掉硫酸根澄清后的淡盐水再进入化盐水贮槽。
上述各部分水在贮槽中混合后,经泵输送至化盐水槽溶解原盐后得到饱和粗盐水。
粗盐水流入前反应槽之前于前折流槽内按工艺要求,加入精制剂32%氢氧化钠溶液,在前反应槽内粗盐水中的镁离子与精制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用加压泵将前反应槽内的粗盐水送至气水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进入加压溶气罐溶气,再进入预处理器,并在预处理器进口加1%FeCl3溶液。
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后反应槽,同时加入20%碳酸钠溶液,盐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形成碳酸钙作为膜过滤器的助滤剂,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自流进入中间槽,并由过滤器给料泵送入过滤器过滤。
过滤后盐水加入5%亚硫酸钠溶液除去盐水中游离氯后进入一次精制盐水贮槽,用泵送至二次盐精制工序。
进入二次盐水工序的一次盐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10wtppm。
预处理器及过滤器的滤渣则排入盐泥池。
盐泥池中的盐泥经盐泥泵打出,送至板框压滤机压滤。
盐泥经压滤洗涤除水并经压缩空气吹干为含液率约40%wt的滤饼,滤饼送园区固体废物填埋场,过滤盐水回用。
膜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低的过滤压力,须用15%盐酸进行化学再生。
(2)二次盐水精制工序过滤之后的盐水进入过滤盐水储槽,用过滤盐水泵送至离子交换树脂塔,离子交换树脂塔共有3台,塔内装有螯合树脂,正常时2台串联运行,1台再生,运行中2台离子交换树脂塔的第1台负责操作除去盐水中所含微量多价阳离子,第2台仅起保护作用,通过离子交换,使盐水中含有的微量Ca2+、Mg2+等多价离子含量达到规定值:≤20wtppm。
烧碱、PVC生产工艺摘要

氯碱公司烧碱、PVC生产工艺摘要一、烧碱生产工艺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及电解、氯氢处理、氯化氢合成及盐酸、液氯及包装、蒸发及固碱等工段。
生产32%烧碱、50%烧碱、99%片碱、液氯、高纯盐酸、副产次氯酸钠、稀硫酸、为氯乙烯生产提供合格的氯化氢气体。
1.一次盐水工段本工段任务是经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去除原盐中Ca、Mg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有机物,为二次盐水及电解工序输送合格的一次盐水。
2.二次盐水及电解二次盐水及电解是烧碱工序的核心,任务是在电解槽中生产出32%烧碱产品,氢气、氯气送氯氢处理工段,淡盐水返回一次盐水工序化盐。
其中电解工序岗位环境被办公室人员所熟知,氯碱公司的电解槽(两期)现已成为集团标准参观路线的重要部分。
3.氯氢处理工段该工段包括氯气处理、氢气处理、事故氯气吸收。
目的是分别将电解工段生产的氯气和氢气进行冷却、干燥并压缩输送到下游工段,同时吸收处理事故状态下产生的氯气,副产次氯酸钠。
4.液氯及包装工段液氯工段的任务是将平衡生产的部分富余氯气进行压缩、液化并装瓶。
通常根据氯气压缩机压力的不同,将氯气液化方式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
5.氯化氢合成及盐酸本工段任务是将氯氢处理工段来的氯气和氢气,在二合一石墨合成炉内进行燃烧,合成氯化氢气体,经冷却后送至氯乙烯工序。
从液氯来的液化尾氯气与氢气进入二合一石墨合成炉,生成氯化氢气体。
经石墨冷却器冷却,再经两级降膜吸收器和尾气塔,用纯水吸收,生成31%的高纯盐酸供电解工段使用或对外销售。
6.蒸发及固碱工段本工段任务是将电解工段生产的部分32%烧碱浓缩为50%烧碱和99%片碱。
采用世界先进的瑞士博特公司降膜工艺及设备,降膜法生产片碱的能耗低于国内传统的大锅法,而且生产环境好、连续稳定便于控制。
二、PVC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制备乙炔、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三个主要工序。
1.乙炔发生主要分为电石破碎、乙炔发生、乙炔清净和渣浆处理三部分。
电石破碎:将合格的原料电石,通过粗破机和细破机进行破碎处理。
氯碱工艺流程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总述永祥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系统是由氯碱系统,PVC系统,三氯氢硅系统,及公用系统组成.公用系统又包括水,电,汽。
水,电,汽的正常供应是确保生产平稳运行的关键。
这里我就谈谈氯碱系统的生产流程。
永祥树脂有限公司的氯碱系统是由电解,盐水,氯氢,液氯,冷冻,盐酸,漂液,蒸发,循环水组成的系统。
其主要流程是盐水生产的精盐水经电解生成主要成分是NaoH,NaCl的电解液和氯气,氢气三种物质。
电解液由蒸发经浓缩,并分离其中的NaCl,加水溶解后供盐水工序生产精盐水用。
NaoH经冷却沉降后,送成品桶作为成品销售。
氯气在氯氢工序通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输送到液氯,盐酸,PVC,三氯氢硅。
氯碱片区主要是送液氯和盐酸。
氯气在液氯经冷冻送来的—35℃冷冻盐水液化为液氯,液氯尾气送盐酸和漂液生产盐酸和漂液用.氢气是经氯氢工序洗涤冷却,压缩输送到PVC,三氯氢硅,盐酸。
氯碱片区送盐酸,在合成炉与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后生成成品盐酸供销售出售。
液氯尾气在漂液生产池中与石灰水生成漂液供销售出售。
氯碱车间工艺流程简述一.氯碱车间基本概况1.自然条件:氯碱车间位于公司的东部,西部为乙炔车间,南部为聚合乙烯车间,西南为氯乙烯车间,东西向220米,南北向220米。
人员构成:员工212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一般员工194人,倒班员工为168人.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约0℃,平均气温16。
5—18℃。
平均风速为0。
5—2。
0米/秒。
2.生产装置规模:最初设计能力为1万吨/年隔膜碱,正式投产时间1990年,经过多次技改扩产,产量达到约9万吨/年隔膜碱.3.氯碱车间工艺特点:车间压力容器较多,压力控制要求高;工艺介质为有毒有害物质。
二.工艺流程简述:1。
电解工序工艺流程简述:符合工艺要求的精制盐水由盐水工序送入精盐水贮槽,用精盐水泵送入高位槽,自流入盐水预热器,加热至80℃±2℃后注入电解槽内,当供给直流电后,盐水进行电化学反应,在阳极室生成的氯气和在阴极室生成的氢气分别送往氯氢工序处理,阴极室生成的电解碱液断电后经管道流入电解液集中槽,用泵送至蒸发工序。
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氯碱生产现状及生产工艺1:产品简介及生产现状氯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材料行业,其碱、氯、酸等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氯碱工业以盐为原料,电解工业盐水制成烧碱、盐酸、氯气、氢气,氯气进一步制成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多种耗氯产品,目前我国能够生产200多种耗氯产品,主要品种70多个。
2生产方法氯碱生产工艺有隔膜电解、水银电解和离子膜法。
水银法电流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但污染严重,易发生炸槽事故;隔膜法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所用石棉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危害;离子膜法电流效率高,产品质好且无污染,但膜与机框的成本高。
3离子膜法制烧碱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膜法。
这一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单元槽的示意图。
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为了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和提高电解效率,钛阳极网上涂有钛、钌等氧化物涂层;阴极由碳钢网制成,上面涂有镍涂层;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阳离子交换膜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也就是说只允许Na+通过,而Cl-、OH-和气体则不能通过。
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下图是一台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包括16个单元槽)。
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
通电时,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2,Na+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导出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2。
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可重新用于配制食盐水。
氯碱工艺的生产工艺

氯碱工艺的生产工艺
氯碱工艺是一种生产氯碱产品(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工艺。
下面是氯碱工艺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氯碱工艺的主要原料是盐和水。
盐是通过海水或地下盐水提取的,经过净化和浓缩处理后得到质量合格的氯化钠溶液。
2. 电解槽电解:将氯化钠溶液引入电解槽,通过电解过程将氯化钠分解成氯气和氢气。
在电解槽中,使用膜或水合性的离子交换质子膜将产生的氯气和氢气分开。
3. 氢气处理:从电解槽中收集分离出的氢气,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净化。
这些处理可能包括除去杂质、压缩和储存等。
4. 氯气处理:从电解槽中收集分离出的氯气,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净化。
这些处理可能包括除去杂质、压缩和储存等。
5. 水处理:将剩余的产物溶液回收并进行处理。
通常,这些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氢。
通过将氯化氢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
同时,也可以通过逆向离子交换的方法来提取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钠。
6. 产品处理和分离:将生产的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进行相应的处理
和分离。
这可能包括去除杂质、纯化、压缩和储存等工艺。
7. 废水和废气处理:为了保护环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
这可能包括废水处理和气体吸收等工艺。
以上是氯碱工艺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的氯碱生产厂商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基于上述的工艺进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润滑剂:润滑剂在加工时从内部析至表面,形成一层膜, 使制品与设备之间的粘结力降低,称为外润滑作用,润滑剂 也可降低塑料中各组分在加工中的内磨擦,增加塑料的流动 性,降低熔体粘度,称为内润滑作用。
外润滑剂:石腊,低分子量聚乙烯,矿物油及硅油;
内润滑剂:硬脂酸,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木糖醇酯。
气阀,抽瓶内余氯,抽完后关闭真空阀,打开来料阀,充
满后关闭来料阀、瓶阀,开启真空阀,抽包装管内氯气、 拆下夹头,再将满瓶吊到规定地点。作好包装记录。
主要塑料品种的工业化历史
• • • • • • • • • • • • • • • • • • 1868 1909 1919 1926 1927 1929 1931 1935 1936 1936 1936 1938 1938 1939 1939 1941 1943 1947 硝酸纤维素(1833) 酚醛树脂(1872) 酪素塑料(1897) 苯胺甲醛树脂(1892) 醋酸纤维(1865) 聚醋酸乙烯(1912) 聚丙烯酸甲酯(1880) 乙基纤维素(1913) 聚氯乙烯(187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932) 聚乙烯醇缩醛(1928) 聚苯乙烯(1839) 聚酰胺66(1935) 高压聚乙烯(1933) 聚偏氯乙烯(1933) 不饱和聚酯树脂(1937) 聚四氟乙烯 (1938) 环氧树脂(1934) • • • • • • • • • • • • • • • • • • 1948 1948 1948 1953 1954 1957 1958 1958 1958 1959 1960 1962 1965 1965 1965 1965 1969 1973 聚丙烯腈(1893) 腊丁苯(ABS)树脂 聚三氟氯乙烯(193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烯(1941) 低压聚乙烯(1952) 聚丙烯(1954) 聚环氧乙烷(1859) 聚碳酸酯(1956) 氯化聚醚(1950) 聚甲醛(1926) 聚邻(间)苯二甲酸二丙烯酯(1946) 乙丙塑料 1963 聚苯并咪唑(1959) 聚苯醚(PPO)(1964) 聚矾 聚甲基戊烯(TPX)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聚丁烯
三大合成材料
PVC产能分布
2007年世界聚氯乙烯产量分布 2008年中国聚氯乙烯产量分布
典型的PVC生产工艺流程
煤炭 ﹢ 石灰石
工业盐 水
电 解
生石灰 ﹢ 蓝炭或焦炭
烧碱 ﹢ 氯气 ﹢ 氢气
电石 ﹢
水
氯化氢 ﹢
造纸、纺织、 印染、化纤、 氧化铝等
乙炔
VCM 煤化工 PVC
聚合
氯碱化工
电石法聚氯乙烯产业工艺流程示意图
4. 填充剂:使用碳酸钙、钛白烯、陶土、石棉等作为聚氯乙 烯的填充剂不但可以降低价格,还使聚氯乙烯的硬度、电绝 缘性提高;缺点是冲击强度、伸长率下降,熔体粘度增加使 成型困难。
成本核算
聚氯乙烯成本经验计算方法
电石法PVC生产成本 =[(电石成本+氯气成本)/0.8+管理费用]*1.17 =[(1.5*电石价格+0.76*氯气单价)/0.8+管理费用]*1.17 乙烯法PVC成本计算 =[(乙烯成本+氯气成本)/0.6+管理费用]*1.17 =1.95(0.5*乙烯价格+0.65*氯气单价)+管理费用*1.17
钛冷却器用5~8℃的冷冻水间接逆流冷却,使其温度降至 12-15℃ ,用除雾器除去其杂质和水雾。 • 低温氯气依次进入第一填料塔、第二填料塔、第三填料塔 分别用80~85%、85~90%、95~98%的硫酸逐级进行干燥,
将氯气中含水量降至200 ppm以下,干燥后的氯气经泵前捕
沫器捕沫,除去氯气中夹带的酸雾,经氯压机压缩后送至各 用氯部门。
通过浓碱泵加压输送到降膜蒸发器,经分配进入14根降膜浓
缩管中,液膜在下降过程中与高温熔盐进行热交换,沸腾、 脱水呈熔融碱,制成片碱,包装入库,即为99%片碱。
氯氢处理工艺
• 从离子膜电槽来的60-90℃含有杂质及饱和水蒸汽的湿氯气, 首先用工业水冷却的循环氯水在第一氯水洗涤塔中洗涤,再
用5-8℃冷冻水冷却循环氯水在第二氯水洗涤塔中洗涤,进入
烯首先和氯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加
热分解生成氯乙烯,反应式为:
F6Cl2 FeCl 3
CH2
CH2+Cl2
△
CH2Cl-CH2Cl
CH2Cl-CH2Cl
CH2=CHCl+HCl
在氧作用下,乙烯被氢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
1 CuCl22 CH 2 CH 2 2 HCl O2 CaCl CH 2Cl CH 2 Cl H 2 O2 2
氯碱工业生产的基本过程
氯碱工序
• 钙法除硝工艺 • 盐水一次精制工艺 • 隔膜电解工艺 • 离子膜电解工艺 • 蒸碱工艺 • 72%、99%固碱工艺
• 氯氢处理工艺
• 液氯工艺
钙法除硝
2H2O+CaCl2+Na2SO4→CaSO4· 2H2O↓+2NaCl
盐水一次精制工艺
钙的去除:Ca2+ + CO32- → CaCO3 ↓
常用助剂
1. 稳定剂:阻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降解的一类助剂; 中和氯化氢
铅类: PbO+2HCl
PbCl2+H2O
OOCR
金属 Ca 皂类:
+2HCl OOCR
CaCl2+2RCOOH
有机 锡类:
R Sn R
OOCR' +2HCl OOCR'
R Sn R
Cl +2R'COOH Cl
环氧类:
CH O
蒸碱工艺
72%、99%固碱工艺
• 从蒸发工序送来的45%碱到原料碱储桶,经原料碱泵抽到
一台螺旋板预热器预热后送至原料碱高位槽,原料碱高位槽
的碱液靠静压差进入升膜蒸发器,蒸发后碱液经下碱管进入 碱液封缶流入片碱机弧形锅内,由片碱机切片成为片状烧碱。 • 采用强制循环将32%原料碱浓缩到50%,经两台加热面积 为70m2的升膜蒸发器将碱液浓度提高到60%进入浓碱贮槽,
氯碱工业概述
氯碱工业生产方法以电解为主,其生产工艺经历了水银法一 隔膜法一离子膜法3个发展阶段;
•
• 19世纪中期,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技术取得专利,并 于1890年实现了工业化;电解最初采用石墨阳极,消耗快且 电耗高,1968年实现了金属阳极工业化。 • 1952年开始开发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1966年,美国Du Pont公司开发出太空燃料电池用的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 即Nation膜,并于1972年成功地将这种离子膜应用于氯碱电 解生产中。 • 特点:能耗高;氯和碱的平衡;腐蚀与污染严重。
2. 增塑剂:为提高其加工性、柔韧性或延展性而加入的低挥 发性的一类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辛酯,DOP; 磷酸酯类: 磷酸三甲酚酯,TCP,磷酸三苯酯,TPP;
脂肪二元酸酯类:己二酸二辛酯,DOA,癸二酸二辛酯; 环氧酯类: 环氧大豆油
CH
HCl
CH OH
CH Cl
胺类:
RNH2 + HCl
RNH2Cl
醇盐:
ROM+HCl
ROH+MCl
硫醇盐:
RSM+HCl
RSH+MCl
取代不稳定氯原子
R Sn R SR + SR' C Cl R R Sn Cl SR + C SR'
饱和PVC中的不饱和键
R SH+
CH=CH
CH2
CH SR
绿 色 化 工 专 家,真 诚 合 作 伙 伴!
氯 碱 及 PVC 生 产 工 艺
技术中心 ·徐慧远
公司简介
创建于1944年
中国制造业企业五百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百强 西南最大氯碱化工企业 四川省突出贡献工业企业 省市重点优势企业 82万吨/年聚氯乙烯、74 万吨/年烧碱、1.5万吨/ 年水合肼、电石、水泥、 三聚磷酸钠、黄磷、甲酸 钠、甲酸、三氯乙烯 2011年产值102亿,利税 2.27亿
镁的去除:Mg2+ + 2OH → Mg(OH)2 ↓
-
FeCl3絮凝剂
隔膜电解工艺
• 阳极 : 2Cl- - 2e → Cl2
• 阴极 : 2H+ + 2e → H2
• 总反应式: 2NaCl + 2H2O → Cl2 + H2 + 2NaOH
离子膜电解工艺
• 阳极 : 2Cl- - 2e → Cl2 • 阴极 : 2H+ + 2e → H2 • 总反应式: 2NaCl + 2H2O → Cl2 + H2 + 2NaOH
H2CCHClFra bibliotek电石法聚氯乙烯循环经济产业链
原油 工业盐 水 电 解 烧碱 ﹢ 氯气
石脑油
乙烯 EDC VCM
裂解 聚合
PVC
造纸、纺织、印染 化纤、氧化铝等
直接氯化或 氧氯化(氧 氯化与HCL 反应)
氯碱化工
石化
乙烯法聚氯乙烯工艺流程示意图
乙烯法生产PVC原理
乙烯在氯乙烯的生产中已大部分取代乙炔作原料。乙
液氯工艺
• 由氯氢处理来的原氯进入预冷器 ( 管程 ) 与尾氯 ( 壳程 ) 进行 热交换,经氯气分配台进入液化机组的换热器。氯气将热 量放给氟利昂(-35℃),被冷凝成液体。液氯和不凝气体一 并进入气液分离器。液氯从分离器下侧到贮槽,气体从分 离器上部到盐酸,污物从分离器底部到排污槽。 • 将检验合格的液氯钢瓶吊到磅称上,并关好夹头,开启氯
VCM聚合工艺
VCM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