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285-2018重点解读

合集下载

GB182852018重点解读

GB182852018重点解读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2018年9月27日发布2019年5月1日实施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术语定义1、轻型汽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N1 类汽车。

2、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 3500kg 的汽车。

3、M(载客汽车)、N(载货汽车)类汽车4、汽车排放检验:指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对汽车进行的各项排放检验,包括新生产机动车下线检验、注册登记检验、在用汽车检验、监督抽测等。

5、新生产汽车下线检验:指新生产汽车出厂或入境前进行的检验。

也适用于销售环节进行的环保检验。

6、注册登记检验:指对申请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

7、在用汽车检验:指对已经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包括在用汽车定期检验、监督性抽检及在用汽车办理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前的检验。

8、监督抽测:指在出厂前对新生产汽车的抽检,以及在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和道路上对在用汽车进行的抽检。

9、基准质量: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 100kg。

10、排气污染物:指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正己烷当量换算)及氮氧化物(NOx )。

氮氧化物(NOx)质量用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

碳氢化合物(HC)浓度以碳(C)当量表示。

11、高怠速转速: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2500±200r/min ,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1800±200r/m in;如不适用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12、过量空气系数(λ):燃烧 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13、两用燃料汽车:既能燃用汽油又能燃用一种气体燃料,但不能同时燃用两种燃料的汽车。

14、单一燃料汽车:只能燃用某一种气体燃料(LPG 或 NG)的汽车,或能燃用某种气体燃料(LPG 或NG)和汽油,但汽油仅用于紧急情况或发动机起动用,且汽油箱容积不超过 15L 的汽车。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新标准的执行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新标准的执行

在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中的“B.4.4.2 NO 的湿度校正”、“C.2.9 排气污染物计算”、“D.2.5.4.2湿度校正系数计算”。

以及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中的“B.4.5.1 氮氧化物NO X测量结果计算”中都提到了一个参数“P d”,即“环境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

该参数参与了检验结果中的NO和NO X修正。

NO(NO X)测量结果应按相对湿度校正系数k H进行湿度修正,按如下公式计算湿度校正系数:式中:k H—湿度校正系数;H—绝对湿度,g(水)/kg(干空气);Ra—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P d—测试环境温度下的水蒸气饱和蒸气压,kPa,如果环境温度大于30℃,应使用30℃的饱和蒸气压代替;P B—大气压力,kPa。

关注点:水蒸气饱和蒸气压的计算公式不同导致NO(NO x)的湿度校正系数的不一致目前计算“水蒸气饱和蒸气压”的公式主要有“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卡末林-昂尼斯方程”、“Groff-Grattch饱和水气压公式(从1947年起,世界气象组织就推荐使用Groff-Grattch的方程)”、“Wexler-Greenspan水气压公式(1971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Wexler和Greenspan根据25~100℃的饱和蒸汽压的精确测量数据,以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为基础,结合卡末林-昂尼斯方程计算出的0~100℃的公式)”、“饱和蒸气压的简化公式”等。

由于标准中没有明确“饱和蒸气压”的计算公式,所以不同的设备制造商使用的公式不同(不限于以上五种公式),导致同一环境、同一NO(NO X)的原始数据条件下,检验报告单上NO(NO X)测试数据的不一致,有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完全相反的评价(即“合格”与“不合格”)。

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已经有部分地市的管理部门意识了这个问题,规范统一了部分设备供应商“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的计算公式,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GB18285

GB18285
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电子稳定控制
ESC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循迹(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TRC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动态综合管理系统(皇冠、雷克萨斯)
VDIM
Vehicle Dynamics Integrated 2018附录F及GB3847-2018附录E规定编制)









是否


是是

12、轮胎是否干燥、清洁
13、是否关闭车上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
14、是否已经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进行工功能,如ARS、ESP、EPC牵引力控制或自动制动系统等(如不能关闭的应申请检验方法变更)
偏离项目应谨慎确认
15、车辆油箱和油品是否正常(汽油、甲醇、乙醇)
16、是否适合工况法检测(总质量≥3500kg,全时四驱不适用)
2、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按照生产厂家不同而有不同英文简称及名称。
GB18285-2018及GB3847-2018检验要求与排放限值(四)
☆汽油车检验项目要求☆
检验性质
外观检验
车载诊断
系统检查
排气污染物
检测
燃油蒸发检测注2
注册登记检验
√污染控制装置检查
√环保信息随车清单
OBD

暂不执行
在用车检验注1
√污染物装置检查
☆汽油车外观检验项目与判定要求☆
检查项目
判定方法
备注
1、车辆机械状况是否良好
是用√,否用×

GB18285-2018纸质版与发布稿子对比差异

GB18285-2018纸质版与发布稿子对比差异
4)最后通入低浓度标准气体,分析仪自动检查输出读数,并确定该读数是否满足表B.6 中的精度要求
BB.2.1.2
低浓度标准气体:
C3H8=100×10-6
CO=0.5%
CO2 =6.0%
NO=300 ×10-6
其余为N 2 ,纯度99.99 %
——高浓度标准气体:
C3H8 =1000×10-6
CO=5.0%
功率吸收装置B.5.1.1.2
当环境温度在0℃~45℃之间时,经预热后的底盘测功机吸收功率(PAU 吸收功率+内部摩擦损失功率)的准确度应达到±0.2kW,或设定功率的±2%以内(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当环境温度在-5℃~45℃之间时,经预热后的底盘测功机吸收功率(PAU 吸收功率+内部摩擦损失功率)的准确度应达到±0.2kW,或设定功率的±2%以内(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NO=2000×10-6
其余为 N2,纯度 99.99 %
所使用的标准气体的气体成分容许偏差应不超过推荐浓度的±15%。气体成分的不确定度应至少满足国家二级标气要求。
BC.1检测软件要求
BC.1 前言
修改检测软件或对检测软件进行升级都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
删除
C.1瞬态工况法
表 C.1 瞬态工况运转循环
滚筒技术要求B.5.1.3.1
轻型车检测用底盘测功机的滚筒直径为 218mm±2mm,滚筒内跨距应不大于760mm,外跨距应不小于 2540mm。重型车检测用底盘测功机的滚筒直径在 216mm 与530mm之间。轻型车试验用滚筒中心距根据 B.5.1.3.2 公式计算,偏差应在-6.5mm与 12.7mm之间,滚筒内外跨距要求能满足轻型车工况试验的安全要求。重型车试验用滚筒直径和滚筒中心距由厂家设计确定,结构设计应确保能够安全进行试验。

解读丨国家汽车排放检验新标准

解读丨国家汽车排放检验新标准

解读丨国家汽车排放检验新标准根据新国标《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18)和《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2018)要求, 2019年5月1日起实施新检测方法和限值。

11月1日起,实施OBD检查和氮氧化物测试等项目。

新标准的实施与广大车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存在以下变化:01车辆外观检查汽油车和柴油车均要开展。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烧机油或严重冒黑烟现象,以及发动机排气管、排气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装置是否完好。

02车载诊断OBD检查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简单来说就是用OBD诊断仪读取车辆数据,查看是否存在故障码。

汽油车和柴油车均要开展。

在污染物排放检测过程中,通过专用设备时读取车辆OBD故障信息和相关数据流,并作为判断车辆检测是否合格的项目。

OBD检查对象为2011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轻型汽油车、2013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重型汽油车以及2018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柴油车。

OBD检查自2019年5月1日起仅检查并报告,自2019年11月1日起将成为检验是否合格的判别项目。

03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检测柴油车在污染物排放检测过程中增加氮氧化物检测项目。

自2019年5月1日起仅检查并报告,自2019年11月1日将成为检验是否合格的判别项目。

04柴油车冒黑烟的将直接判定不合格柴油车在污染物排放检测过程中有明显可见烟度或者烟度值超过林格曼1级,则直接判定排放检验不合格。

05调整了部分车辆的排放限值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继续采用稳态工况法。

排放限值由原来按车辆排放阶段设定不同排放限值,调整为统一执行一个检测限值,即“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限值a。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继续采用加载减速法。

排放限值由原来按车辆排放阶段设定不同排放限值,调整为统一执行一个检测限值,即“加载减速法”限值a。

环保新标准课件

环保新标准课件
±10%范围
测试设备
增加了Nox测量设备(含CO2测量)
增加了OBD检查设备
18


底盘测功 机

自动控制
不透光烟

系统
度计


法 设
气象站


加载减 速法设 备构成
排气取样 系统


冷却装置
Nox分析 仪(含 CO2测量)
OBDz诊 断仪
发动机转 速计
烟度计检查
每次检测前 需要检查
检查结果
2.6 ASM2540工况测试解析
在0〜90s的测量过程中,任意连续10s内第1秒〜第10秒的车 速变化相对于第1秒小于 ±1.0 km/h,测试结果有效。快速检 查工况10 s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不大于限值的50%, 则测 试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检测结果报告;否则应继 续进行。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s的平均 值经修正后均 低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则该车应判定为排放检验合格, 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排放检 验合格报告。当任何一种污染物 连续10 s的平均值经修正后超过限值,则车辆排放测试结果 不合格, 检验结束,输出不合格检验报告。
新车进行随 车清单核查
包括稳态工况法,双怠速法,加载减 速法和自由加速烟度法等
签发报告,维修后复检
车 辆 登 录
环 保 联 网 核 查
外 观 检 验
合 格

O

B



D








签 发 检 验 报 告
在用车进行环保 违规核查
信息报送 排气检验流程

GB18285-2018纸质版与发布稿对比差异

GB18285-2018纸质版与发布稿对比差异
CO =0.5%
CO2=8.0%
其余为N2
低浓度标气:
C3H8=50×10-6
CO =0.5%
CO2=12.0%
其余为N2
AA.3.17.3高浓度标准气体
高浓度标准气体:
C3H8=500×10-6
CO=2.0 %
CO2=16.0%
其余为N2
高浓度标准气体:
C3H8=200×10-6
CO=2.0 %
CO2=16.0%
O2 = 20.8%
HC<1×10-6 THC
CO<1×10-6
CO2<2×10-6
NO<1×10-6
其余为N2
零标准气体:
O2 = 20.8%
HC<1×10-6 THC
CO<1×10-6
CO2<2×10-6
NO<1×10-6
其余为N2
AA.3.17.2低浓度标气
低浓度标气:
C3H8=100×10-6
1)通入低浓度标准气体,检查排气分析仪的读书是否满足表B.6精度要求。满足要求单点检查结束。若不满足要求应继续完成以下步骤。
2)通入零标准气,各分析单元进行零点检查(氧分析仪进行量距点检查 20.8%),分析仪调整输出读数达到规定公差的中值;
3)然后通入高浓度标准气体,各分析仪进行量距点检查(氧分析仪进行零点检查),分析仪调整输出读数达到规定公差的中值;
——高浓度标准气体:
C3H8=1000×10-6
CO=5.0%
CO2=16.0%
NO=2000×10-6
其余为N2,纯度99.99 %
检查用标准气体(量距气体)和零空气的配气偏差应在规定值的±2%以内,配比容许度为±5.0%。
五点检查用标准气体

汽车尾气检测新标准中的标准气体浓度要求

汽车尾气检测新标准中的标准气体浓度要求

汽车尾气检测新标准中的标准气体浓度要求
新国六GB18285-2018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正在全国各地实行开来。

本文总结了汽车尾气检测新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气体浓度要求(以下标准为发布稿)。

单点检查所需标准气体
五点检查所需标准气体
根据国六要求,标准气体的配气偏差应在规定值的2%以内,配比容许度为5.0%。

而一般气体公司所用的配制标准气体的方式是称重法,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所以如果配气不规范,会造成标准气体的配比不符合要求。

所以在汽车尾气检测中,还是需要使用有二级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气体,不仅能确保气体混配的精度,气体的稳定性,还具有溯源性。

比较可靠的有法国液化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2018年9月27日发布2019年5月1日实施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术语定义1、轻型汽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N1 类汽车。

2、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 3500kg 的汽车。

3、M(载客汽车)、N(载货汽车)类汽车4、汽车排放检验:指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对汽车进行的各项排放检验,包括新生产机动车下线检验、注册登记检验、在用汽车检验、监督抽测等。

5、新生产汽车下线检验:指新生产汽车出厂或入境前进行的检验。

也适用于销售环节进行的环保检验。

6、注册登记检验:指对申请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

7、在用汽车检验:指对已经注册登记的汽车进行的检验,包括在用汽车定期检验、监督性抽检及在用汽车办理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前的检验。

8、监督抽测:指在出厂前对新生产汽车的抽检,以及在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和道路上对在用汽车进行的抽检。

9、基准质量: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 100kg。

10、排气污染物:指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正己烷当量换算)及氮氧化物(NOx )。

氮氧化物(NOx)质量用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

碳氢化合物(HC)浓度以碳(C)当量表示。

11、高怠速转速: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2500±200r/min ,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1800±200r/m in;如不适用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12、过量空气系数(λ):燃烧 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13、两用燃料汽车:既能燃用汽油又能燃用一种气体燃料,但不能同时燃用两种燃料的汽车。

14、单一燃料汽车:只能燃用某一种气体燃料(LPG 或 NG)的汽车,或能燃用某种气体燃料(LPG 或NG)和汽油,但汽油仅用于紧急情况或发动机起动用,且汽油箱容积不超过 15L 的汽车。

15、车载诊断OBD 系统:指安装在汽车和发动机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属于污染控制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a)诊断影响排放性能的故障;b)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报警系统显示;c)通过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的信息确定可能的故障区域并提供信息离线通讯。

16、环保信息随车清单:指《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国环规大气[2016]3号)规定的机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包括企业对该车辆满足排放标准和阶段的声明、车辆基本信息、环保检验信息以及污染控制装置信息等内容。

二、检验项目(一)、注册登记、在用汽车环检项目规定1、外观检验(含对污染控制装置的检查和环保信息随车清单核查)。

2、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

3、排气污染物检测。

(1)、双怠速法:CO、HC、λ(高怠速,否决项)——适用非工况法轻型汽油车、重型汽油车(2)、简易瞬态工况法:CO、HC、NOX——适用于工况法检测的轻型汽油车4、燃油蒸发检测。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臭氧污染状况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车辆的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进行检测。

5、变更或转移登记车辆的环保检验按照当地政府规定,但至少要进行污染控制装置查验和 OBD 检查(如适用)。

6、对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并按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时上报相关排放数据的车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数据上报情况可以给予免于环保上线检验。

(二)、外观检查项目三、判定标准(一)、限值判定1、双怠速法类别怠速高怠速CO (%) HC(×10 -6) 1)CO (%) HC(×10 -6) 1)限值a 0.6 80 0.3 50 注:1)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发动机在高怠速转速工况时,λ应在 1.00±0.05 之间,或者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2、简易瞬态工况法类别CO(g/km) HC(g/km) 1)NOx(g/km)限值a 8.0 1.6 1.3 注:1)对于装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应同时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

检验报告单无此项目判定记录。

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检验a、进油口压力:系统初始压力稳定在3500±250Pa,保持120s,压力损失不得超过1500Pa。

b、油箱盖:压力损失测试:燃油液面顶部有1L的空间,启动时压力规定为7000±250Pa,10s测试中,压力损失不得超过1500Pa。

泄漏流量测试:7500Pa压力条件下,泄漏流量不得超过60mL/min。

4、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自 2019 年 11月1 日起,2011 年 7 月 1 日以后生产的轻型汽车,以及 2013 年 7 月 1 日以后生产的重型汽车, OBD 检查不合格,总评判定为不合格。

(二)、判定规则1、任一外检项(否决项)不合格,总评判定为不合格。

2、任一检测参数超过限值范围,总评判定为不合格。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OBD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OBD检查不合格。

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注册登记、在用汽车 OBD 检查自 2019 年 5 月 1 日起仅检查并报告,自 2019 年 11月1 日起实施。

燃油蒸发测试项目是否检查判定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4、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限值a。

对于汽车保有量达到500 万辆以上,或机动车为当地首要空气污染源,或按照法律法规设置低排放控制区的城市,应在充分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可提前选用限值b,但应设置足够的实施过渡期。

跨地区检测的,如车辆登记地或检测地中有执行限值 b 的,应符合限值b 要求,测量方法允许按照检测地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

四、记录报送1、所有自动检测过程信息、外检信息都需记录、保存,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时传输。

2、检验报告纸质档案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6 年,电子档案保存应不少于 10 年。

3、所有本地计算机储存的数据都应保存至少十年,保存期内不能进行修改和删除。

五、外观检查对于在用汽车检验,外观检验前应进行环保联网核查,查验车辆有无环保违规记录。

记录传递基本信息,根据报告显示内容,上图中红色圈注项目须外检人员核查、记录,供登录人员录入。

外检具体记录信息和项目以省环保部门统一制定的外检记录单为准。

(一)、注册登记检验1、查验环保随车清单内容与信息公开内容是否一致。

2、检查车辆污染控制装置是否与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一致。

(二)、在用车检验(★为否决项)1、车辆机械状况是否良好。

2、排气污染控制装置是否齐全,正常★检查催化转化器型号、数量是否与环保公告信息一致,外观是否完好、固定,连接是否可靠。

3、车辆是否存在烧机油或者严重冒黑烟现象★检查外观及安装紧固部位是否完好,不得有腐蚀、漏气、破损或松动现象。

4、曲轴箱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内容:通风软管有无开裂、破损现象,连接处是否紧固,有无漏气现象。

配置直通PCV阀的车辆,发动机怠速时,连同软管拔下PCV阀,堵住阀口,发动机怠速转速应有波动,以确定其功能是否正常。

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相关知识:为防止曲轴箱压力过高,防止发动机漏油,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和提高经济性,必须实行曲轴箱通风。

曲轴箱通风系统通常采用强制通风方式,是将曲轴箱内的混合气通过连接管导向进气管的适当位置,返回气缸重新燃烧。

现在车辆通常在软管与气缸盖连接处装配曲轴箱通风阀(PCV),为单向阀。

对于真空控制阀门开启的PCV,在发动机低负荷时,阀门关闭,高负荷时打开,曲轴箱油气通过PCV阀、软管进入进气歧管。

部分车辆还在连接曲轴箱与进气管的管路中装配一个油气分离器,把从曲轴箱内抽吸的油、气进行分离,使液态的油流回曲轴箱,气态的气吸入进气管,这样可以减少机油的消耗。

5、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是否正常★此项目为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外观检验要求,标准附录E所规定的进油口压力测试及油箱盖测试本地不会进行检验。

检查内容: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连接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完整,有无老化、龟裂、破损或堵塞现象;活性炭罐有无缺失或损坏;油箱盖有无缺失、明显缺陷或错误使用。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是利用活性碳罐作为燃油蒸汽的存储器来吸收油箱中的汽油蒸汽,防止蒸汽进入大气中。

在发动机运行时,活性碳罐中被活性炭吸附的汽油蒸汽重新被吸入进气系统中,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涉及结构部件是:活性碳罐、碳罐电磁阀。

活性炭罐壳体上接有三根管子。

第一根管子从油箱来,它把油箱里经油气分离出来的燃油蒸汽导入活性炭罐;第二根管子与大气相通。

当发动机运行时,新鲜空气由此进入活性炭罐;第三根管子与活性炭罐的电磁阀相连。

当发动机工作时,ECU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当电磁阀开启时,进气真空度把活性炭罐内存储的燃油蒸汽吸入进气歧管,随新鲜混合气体一起进入气缸燃烧。

6、车上仪表工作是否正常保持汽车发动机运行状态,重点检查水温表、机油压力表、气压表指示是否正常,包括仪表自身功能和车辆技术状态两个方面是否符合上线检验的基本要求。

7、有无可能影响安全或引起测试偏差的机械故障该项具体检查内容待定。

估计是车辆基本制动性能(包括驻车制动)、传动轴螺丝紧固、轮胎、轮辋有无破损、轮胎螺丝及半轴螺丝是否齐全紧固,排气管口与驱动桥、车轮间隔距离是否影响探头插入和固定,车辆运行中是否存在干涉等等。

8、车辆进、排气系统是否有任何泄漏检查进气管连接固定情况,核查排气系统外观是否存在破口(通常带黑边),或通过排气系统声音判定是否有泄漏。

9、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有无明显的液体渗漏10、是否带OBD 系统11、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视检轮胎与地面压花,或使用榔头敲击车轮胎冠,通过声音判定,必要时使用轮胎气压表确定。

12、轮胎是否干燥、清洁13、是否关闭车上空调、暖风等附属设备14、是否已经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测试正常进行的功能,如ARS、ESP、EPC 牵引力控制或自动制动系统等。

15、车辆油箱和油品是否异常检查油箱是否固定可靠,有无燃油渗漏情况,油箱盖是否有效密封加油口。

发动机运行状态下,低、中、高速是否运转平稳,排气有无明显异味。

16、是否适合工况法检测根据车型结构识别是否四驱车,带ESP功能车辆是否有解除按钮,总质量是否大于3500kg,以初步判断是否适合工况法检测。

六、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45℃——相对湿度:<85%七、操作程序(一)双怠速法1、检测前准备(1)、仪器准备:排气分析仪完成预热和自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