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17页

合集下载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烟草是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转化再生体系。本实验以烟草为实验材料,了解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掌握遗传转化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要求:掌握根癌农杆菌侵染植物获取转基因材料的方法;理解农杆菌介导途径进行基因转化的机理:了解转基因植物筛选的方法。实验原理:根癌农杆菌是一种能诱发植物产生肿瘤的细菌,根癌农杆菌中诱导植物产生肿瘤的质粒,简称为Ti质粒。野生型农杆菌的Ti质粒,含有两个与致瘤有关的区域: 一个是T-DNA区,含致瘤基因;另一个是毒性区,在T-DNA的切割、转移与整合过程中起作用。用于植物基因转化的农杆菌Ti质粒载体系统的构建,是将野生Ti质粒中的致瘤基因删除,并在T-DNA区域内插入适当的选择标记和多克隆位点。p BI121载体是常用的植物表达载体,载体的骨架是pUC18,以CaMV3SS启动子驱动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为卡那霉素(kan) 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基因。β一葡萄糖苷酶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转化的获得的转基因细胞、组织或植株,具有抗卡那霉素的特性,经组织化学染色呈蓝色。实验器材摇床、超净工作台、小型离心机、冰箱、移液抢、镊子、手术刀、酒精灯、棉球、培养皿、三角瓶、滤纸、牛皮纸、牙签。实验材料植物材料:烟草无菌苗农杆菌与载体:农杆菌LBA4404 p BI121 YEB培养基:牛肉膏(5 g/L)、蛋白胨(5 g/L)、酵母提取物(1 g/L)、蔗糖(5 g/L)、MgSO4(0.5g/L)、pH 7.0烟草分化培养基: MS + 2mg/L 6-BA + 0.5mg/L IAA烟草生根培养基: MS + 0.5mg/L IAA卡那霉素(Kan) 母液: 50mg/ml, 过滤除菌,分装,-20°C保存。头孢霉素(cef) 母液: 300mg/ml, 过滤除菌,分装,-20"C 保存。利福平(rif): 50mg/ml,过滤除菌,分装,-20"C保存。。

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侵染液制备
1、将保存的农杆菌拿出按1:100的比例接种与5ml含抗生素的液
体YEP培养基中。

28°C、220rpm过夜培养。

农杆菌2h左右繁殖一代,培养时间较大肠杆菌长。

2、将活化好的农杆菌按1:100的比例加入100ml含抗生素的液
体YEP培养基中继续28°C、220rpm培养16h左右。

3、次日中午测菌液OD600值,用含抗生素的液体YEP培养基作为
空白对照。

OD600值达到1.0-1.3之间时,用50ml离心管,
室温4000rpm离心10min集菌。

倒掉上清,加入悬浮液重悬
菌体,调节OD600达到0.8-1.0.
悬浮液100ml为例:ddH2O 1OOml、MS 0.216g、蔗糖5g、
L-77 30ul,调节PH=5.8
4、拟南芥有花序、花蕾的植株浸入悬浮好的菌液40-50s ,确保
所有的花都浸在农杆菌培养液中。

浸染后避光过夜,第二天
揭开覆膜。

正常光照培养。

每隔七天转化一次。

可转化3次
提高转化效率。

实验四、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课件

实验四、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课件
遗传稳定性分析对于转基因植物的商 业化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5
CATALOGUE
实验总结
实验收获与体会
掌握了农杆菌转化法的基本 原理和操作流程。
了解了烟草和拟南芥作为实 验材料的优缺点。
02
01
03
学会了如何进行抗性筛选和 分子检测验证转基因植株。
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 合作精神。
04
05
等方法进行评估。
表型分析对于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 因植株具有重要意义。
转化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转化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分析是评估转 基因植物遗传物质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
一般情况下,经过多次繁殖后,转化 细胞或转基因植株仍能保持稳定的遗 传特性,则认为遗传稳定性较好。
通过连续繁殖转化细胞或转基因植株 ,并定期进行PCR检测和表型分析, 可以观察遗传物质的变化情况。
其他试剂
如抗生素、质粒 DNA等。
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
01
02
03
04
将外源基因克隆到农杆菌的质 粒载体上。
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
将农杆菌接种到植物受体材料 上。
在培养条件下培养植物受体材 料,使农杆菌与植物细胞相互
作用并导入外源基因。
基因枪法转化植物细胞
胞,促 进其再生和表达外源 基因。
实验原理
植物基因工程简介
植物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植物 的遗传物质来改良植物性状的 一门科学。
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 因导入植物细胞,并在植物细 胞内表达,从而获得具有优良 性状的转基因植物。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 ,包括抗虫、抗病、抗除草剂 、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
农杆菌的特性
农杆菌是一种土壤细菌,属于根瘤菌科。

基因转化小实验报告(3篇)

基因转化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基因转化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它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使宿主细胞表达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

基因转化技术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探究基因转化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可行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基因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基因转化实验的操作方法;3. 评价基因转化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可行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DNA提取试剂盒、PCR试剂、质粒载体、抗生素等;3.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四、实验方法1. 提取目的基因: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 构建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载体中,通过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得到重组质粒;3. 转化宿主细胞:采用热冲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4. 挑选转化子: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转化子,观察菌落生长情况;5. 验证转化子:通过PCR技术检测转化子中的目的基因,并通过测序验证其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1. 提取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2. 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3. 转化宿主细胞:通过热冲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得到转化子;4. 挑选转化子: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转化子,观察到部分菌落生长;5. 验证转化子:通过PCR技术检测转化子中的目的基因,结果与预期相符;通过测序验证,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质粒载体中。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基因转化,证明了基因转化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可行性;2. 实验过程中,热冲击法是一种有效的转化方法,转化效率较高;3.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CR技术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宿主细胞,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必读]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转化方法

[必读]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转化方法

0000000000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的转化方法00000000制备转化用的农杆菌菌液准备:1.灭菌试管 400毫升细长烧杯2瓶,离心瓶4-6个(250ml)。

2.试剂:YEP 1200ml(每瓶300ml 共4瓶)+Kan 1;1000,Rif1:500。

1/2MS+2%蔗糖(灭菌115度20分钟),Silwet在-20℃贮存。

3.步骤:共转化农杆菌:于中午12点接菌于有YEP培养液的试管中10ul:10ml接种。

28℃,3000rpm摇过夜,约30小时,次日下午6点将已摇活的菌按(1:400)及750ul菌液转至汉300毫升YEP+K50+Rif中培养28℃,300rpm约14小时,次日上午8点测OD值,用YEP+Rif作为空白对照,当菌液达到OD600为1.5~3.0之内时,可收集菌体于250ml离心瓶(灭菌),4℃,4000g 离心10min 。

用10%蔗糖(含0.02%silwet)稀释至OD600 约为0.8-- 1.0左右即,用10%蔗糖作对照。

转化时将花在溶液中浸泡50s左右,于弱光下生长。

4.浇水:转化前一天将需要做转化的野生型拟南芥苗子浇水浇透。

(注意:选取上述配好的溶液2ml,充分打碎管底部的菌体,在将混匀的菌体溶入600ml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Silwet(100%)120ul终浓度为0.02%)。

2.先将浇透水用于转化的苗子的夹全部剪掉,再用宽胶带把花盆的土封好。

3.转化的准备工作:2个400细长烧杯,宽胶带,记号笔,表等。

4.转化过程略,视苗的长势弱 0.8 Pa 3`,长势好的0.8 Pa 5`。

5.标记好,将转化好的苗平放于盒子内,上盖封口膜封好,避光培养24hrs 2天后,将植株立起正常培养,浇水,3天1次。

花序浸泡(flower-dipping)法转化拟南芥(2)拟南芥种植取Columbia生态型的拟南芥种子,在EP管中用70%的酒精消毒2-3min,10%次氯酸钠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6次,用0.1%的Top agar混匀,平铺在1/2 MS 培养基上,4℃保湿黑暗条件下春化3-4天,然后置于16h光照/8h黑暗光周期、2000-3000Lux、18℃、RH为70%条件下培养。

转Mn-SOD基因拟南芥、烟草与耐盐性的研究

转Mn-SOD基因拟南芥、烟草与耐盐性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转Mn-SOD基因拟南芥、烟草与耐盐性的研究摘要盐、渍、干旱和低温等逆境胁迫是农业减产的重要原因。

长期而严重的环境胁迫会引起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导致氧化胁迫,给细胞乃至整个植株带来严重伤害。

SOD被认为是细胞内的维持活性氧平衡的关键酶,它能快速清除超氧阴离子,防止毒性最强的羟自由基的生成,清除活性氧的毒害。

Mn—SOD位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尽管人们早己认识到线粒体是盐胁迫下最易受到伤害的细胞器之一,但是对于植物的线粒体内Mn.SOD在盐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性调节及其在植物耐盐性中作用还未有详尽的报道,而且在目前有限的研究结果中还存在很多的分岐。

为此本研究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控制下的Mn.SOD重组质粒,通过农杆菌的介导获得了转Mn-SOD的拟南芥和烟草。

通过比较野生型与转基因的拟南芥和烟草的耐盐性、Mn—SOD和其它抗氧化酶类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盐适应反应中的变化,阐明Mn.SOD在维持细胞内活性氧的平衡、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伤害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改造植物耐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拟南芥Mn-SODeDNA全序列,并构建Mn-SOD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融合蛋白并制备抗体,抗体效价为1:10000。

同时以Mn-SODeDNA全序列构建真核生物表达载体,分别转化拟南芥和烟草,通过PCR、Southern杂交和SOD活性鉴定,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

Westernblot鉴定转基因植株的线粒体中有外源的Mn—SOD的表达。

野生型拟南芥和烟草组培苗经不同浓度NaCI胁迫处理15天后,发现拟南芥在】50mmol/LNaCI下烟草在200mmol/LNaCI下植株遇到明显伤害,生长受到抑制。

检测叶片Mn.SOD活性,结果表明拟南芥和烟草叶片中Mn.SOD活性受盐胁迫调节,在一定盐浓度范围内(烟草150mmol/L、拟南芥100mmol/L)Mn—SOD活性与盐胁迫程度正相关。

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1

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1

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1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实验配方:1LRMOP: 20×大量元素50ml200×微量元素5ml200×有机5ml200×铁盐5ml3%蔗糖30g0.8%琼脂(国产)4g/500ml灭菌后,每500ml培养基加入:0.1mg/L NAA 1mg/ml NAA 50μL1mg/L 6-BA 1mg/ml6-BA 500μLYEB:液体培养基:1L酵母提取物1g牛肉膏5g蛋白胨5g蔗糖5gMgSO4?7H2O 0.5gpH7.0 高压灭菌。

固体培养基:每升YEB 液体培养基加15g 琼脂粉,高压灭菌。

卡那霉素(Kan)储液:100mg/ml利福平(Rif)储液:50mg/mlYEB 固体培养基平板: 灭菌后的YEB 固体培养基待其温度降至50℃时加入卡那霉素(Kan)和利福平(Rif),至终浓度为50mg/l,混匀后立即倒入培养皿,凝固后4℃倒置保存。

一.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划线活化农杆菌,挑取农杆菌单菌落于3ml的YEB液体培养基(含Rif 50mg/l)中,28℃振荡培养过夜;(2)取过夜培养菌液1ml接种于50ml YEB(Rif 50mg/l)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3)取2ml菌液,13000rpm,离心30sec, 弃上清;(4)加入10ml 0.1M CaCl2,使农杆菌细胞充分悬浮,冰浴30min;(5)13000rpm,离心30sec,弃上清,置于冰上,加入2.5ml 预冷的0.1M CaCl2,充分悬浮细胞,分装在1.5ml EP管中,液氮中速冻1min,置-80℃冰箱保存备用。

二.质粒DNA导入农杆菌①电转法:1.取农杆菌感受态在冰上冻融;2.加2μL质粒DNA于100μL感受态细胞中,用枪头轻轻搅拌混匀;3.然后再将其转入电转杯中(不要产生气泡),在2500V高压下电击;4.取出电转杯,加入500μL预冷的YEB培养基(不含抗生素),轻轻吹打混匀,吸出菌液转入1.5ml离心管中,28℃,200rpm振荡培养5h;5.取30-40μL菌液涂在含相应抗生素(50mg/l Kan和50mg/l Rif)的YEB平板上,28℃倒置培养1.5-2天;6.挑选单菌落PCR检测,将阳性菌落保存。

拟南芥转基因实验报告(3篇)

拟南芥转基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拟南芥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转基因操作流程,包括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筛选和鉴定等步骤。

3. 了解转基因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植物模式生物,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基因组序列已完全解析等特点,使其成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调控和生物技术的理想材料。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中,使其在植物细胞中表达,从而改变植物性状或赋予其新的功能。

本实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拟南芥基因组中。

实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目的基因的克隆:从基因库或基因组DNA中提取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2. 载体构建: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上,如T载体或pBI121载体。

3. 农杆菌转化:将重组载体与农杆菌共培养,使农杆菌感染拟南芥细胞。

4. 植物再生:将感染了重组载体的拟南芥叶片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5. 鉴定:通过PCR、Southern blotting等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拟南芥野生型植株(Col-0)2. 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E. coli JM1093. 目的基因片段4. T载体或pBI121载体5. PCR试剂、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6. 培养基、抗生素、琼脂糖等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的克隆: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E. 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

2. 载体构建: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BI121载体上,进行酶切和连接反应。

将连接产物转化E. 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

3. 农杆菌转化:将重组载体与农杆菌共培养,使农杆菌感染拟南芥叶片。

将感染后的叶片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标记基因与报告基因
必备条件: 编码一种不存在于正常植物细胞中的酶 基因较小 能在转化体中得到充分表达 检测容易,并且能定量分析 选择标记基因与筛选标记基因: npt-II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卡那,新霉素,G418),aat(链霉素,壮观霉 素),spe(壮观霉素),strl(链霉素),cat(氯霉素),bar(草苷膦) 报告基因:report gene(筛选标记之一) 在转化系统中通过瞬时及稳定表达检测来确定转化的DNA顺序(基因)是否能 在转化细胞中得到表达,起到报告的作用。 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化目的基因可以省略附加的报告基因,但选择标记基因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T-DNA的整合是通过植物靶DNA和T-DNA间短的同源区段 发生重组而完成的,在接口附近伴有DNA顺序的转换和重复。
真空浸透法转化拟南芥
• 拟南芥种子消毒与萌发,播种后生长出现花蕾后打顶,待侧枝长出花蕾后,侵染前 受体材料 一天去除已开花蕾和果荚
• 接种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GV3101克隆于5 mL YEP液体培养基(Rif 100 μg/mL, 接种 Kan 50 μg/mL)中,28 °C,200 rpm振荡培养过夜
T-DNA整合植物基因组的分子机理
T-DNA在植物染色体中的插入是随机的,可插入任何一条染色体。 插入位点特点: T-DNA优先整合到转录活跃的植物基因位点 T-DNA与植物DNA连接处富含A-T碱基对 植物DNA上的插入靶位点与T-DNA边界序列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 但在T-DNA的整合过程中常有植物基因组靶序列的缺失、倒位和重复 等现象,T-DNA的整合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植物内源重组系统。
• 将拟南芥花蕾倒置于装有花浸染缓冲液的烧杯中,烧杯放置在真空罐中,0.5Mbar抽 转化 真空10 min
• 将拟南芥植株平放在拖盘中,盖上塑料膜,避光培养。1~2 d后去除塑料膜,培养至 培养 种子成熟
农杆菌侵染瞬时转化烟草
接种
• 接种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GV3101克隆于5 mL YEP液体培养基 (Rif 100 μg/mL,Kan 50 μg/mL)中,28 °C,200 rpm振荡培养过夜
活化
• 将过夜培养的菌液按照1:100的比例转接到50 mL新鲜配制的YEP液 体培养基(Rif 100 μg/mL,Kan 50 μg/mL)中,28 °C,200 rpm振荡培 养至菌液OD600为1-2
诱导
• 5000 rpm离心5 min收集菌体,重悬于浸染缓冲液(1/2MS,5%蔗糖, 乙酰丁香酮120µmol/L),将菌液稀释至OD600为0.6-0.8
体 电穿孔法
双子叶植物
无宿主限制, 技术限制
原生质体培 养
操作简单,易造 成原生质法
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对单子叶植物不敏感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 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 有Ti质粒和Ri质粒, 其上有一段T-DNA, 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 伤口进入细胞后,可 将T-DNA插入到植物 基因组中。
• 将过夜培养的菌液按照1:100的比例转接到50 mL新鲜配制的YEP液体培养基(Rif 100 活化 μg/mL,Kan 50 μg/mL)中,28 °C,200rpm振荡过夜培养至菌液OD600为1-2
• 收集菌体,重悬于浸染缓冲液(1/2MS,5%蔗糖,0.015% Silwet L-77),将菌液稀释 诱导 至OD600为0.6-0.8
侵染
• 用1 ml注射器注射烟草叶片,避光培养约48 h后,Gus染色观察
乙酰丁香酮
Vir区基因的活化直接调控着T-DNA的转移,酚类化合物对Vir区基因的活化具 有重要作用。 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分子式:HOC6H2(OCH3)2COCH3)AS:
遗传转化中常用的诱导能力较强的一种酚类化合物,乙酰丁香酮之所以能 够提高外植体的转化频率,是因为它可诱导农杆菌Vir基因活化,从而促进外 源基因的整合。 使用方法: 在侵染前4-6h加入液体培养基,使农杆菌既处于对数生长期,又处于vir基因 高度活化状态,从而提高侵染能力 悬浮离心后用植物外植体培养基稀释成侵染液时加入 加在农杆菌和外植体共培养的培养基中,一般农杆菌附着16h后才能进行转 化 在农杆菌液体培养基及共培养基中都加入AS
侵染
• 烟草组培苗叶片切成小块,浸泡在菌液中侵染10min后,用无菌滤纸 吸干叶片表面的菌液,置于共培养培养基(MS+5%蔗糖+乙酰丁香 酮120µmol/L)上(25±2)℃暗培养条件下培养2d。
注射法瞬时转化烟草
• 种植本生烟(Nicotianabenthamiana):25 °C,16 h光照,约一个月后可用; 受体材料 在注射的前一天将烟草浇水并置于黑暗条件下;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
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具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 对选择性抗生素敏感 对农杆菌侵染有敏感性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类型: 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胚状体再生系统 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植物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法
基因枪法 PEG诱导原生质
SILWET L-77
拟南芥、油菜等转化必须试剂之一,原产地为美国GE公司, Silwet-L77高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能够极大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水的 表面张力为72.4mN/m,0.1%的Silwet-L77系列有机硅溶液的表面张力 约为21mN/m),这使Silwet-L77有机硅溶液可轻易湿润几乎所有种类的叶 面,相对于传统助剂,显著提高了在靶标生物的覆盖面.同时,Silwet-L77 有机硅助剂具有极强的耐水冲刷及渗透能力。Silwet-L77是拟南芥及其 它作物常用的转基因用表面活性剂。
• 小量培养农杆菌16-24 h;按1:100转接到培养液(5 mL YEP,100 µM乙酰 丁香酮(Aldrich),10 mM MES(pH 5.6),Rif 100 μg/mL,Kan 50 μg/mL)
接种与活化 中,28 °C16-24 h
诱导
• 当菌摇到OD6001.0时,5 000 rpm 10 min收集菌体,用溶液(5 ml 10 mM MgCl2,7.5 μL 100 mM乙酰丁香酮)重悬农杆菌至OD6001.0,室温静置 至少3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