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志后时期内蒙古被子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菊科植物区系分析

第27卷第4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4Vol.27 2019年8月Journal of Huhinbeir University Published in August.2019内家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菊科植物区系分析李杰黄学文何善伟李鹏辉(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摘要:对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对其中的菊科植物属、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该区共有菊科植物35属70种。
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水分生态型方面中生植物占绝对优势。
属的分布类型有7个,其中世界广布5属,欧亚温带分布13属,北温带广布7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3属,温带亚洲分布5属,热带亚洲分布1属。
该区菊科植物种类丰富,优势属、种现象明显,本区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不明显。
关键词: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菊科植物;植物区系中图分类号:Q948.2文献标识码:A引言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西麓,总面积12072hm2,其前身为额尔古纳市林业局下属上库力林场和上库乡林场。
湿地公园地貌类型为高平原,处于大兴安岭山地中的宽泛河谷地带,湿地类型丰富,河流、湖泊、沼泽遍布。
河流沿岸山地森林葱郁,河谷草群密茂;河网密布,孕育着众多的野生动植物。
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根河湿地,而且也是大兴安岭地区寒温带湿地景观缩影的重要组成部分⑷。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在植物资源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并未展开植物区系的调查,本文通过对额尔古纳湿地公园菊科植物区系的分析,可为公园的植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地貌、植物群落演替、动植物资源,生态变迁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地自然概况文章编号:1009-4601(2019)04-0079-05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经120°14'40.306"~120°50'33.201",北纬50°19'10.182" ~50。
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九)

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九)刘全儒; 汪远; 马金双【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9(039)011【总页数】5页(P1470-1474)【关键词】地方植物志; 出版信息;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中国【作者】刘全儒; 汪远; 马金双【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 2016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 Q948自《广西植物》2006年第26卷第1期13页和17页刊登了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八),至今已经12年。
期间,很多工作出版,同仁也经常询问。
作者们于最近对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信息资料系统地进行了整理,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遗漏或未能包括之处,还望广大读者补充或批评指正。
1. 《湖南植物志》,第3卷 (2010),1 008页,包含被子植物猕猴桃科至交让木科,共22科215属976种和种下单位,其中757种具有精致图版410幅及彩色照片101幅。
本植物志计划出版7卷,目前已出版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至第7卷正在编辑出版之中。
本植物志采用的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8)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1964)系统。
2. 《台湾植物志》 (Flora of Taiwan),英文版(第二版),第二版补遗(Supplement),414页,共收载了至2009年之前文献报道的物种294个,其中裸子植物2种(1属2种),被子植物292种(包括双子叶植物194种、单子叶植物98种)。
3. 《云南植物志》,第10卷 (2006),929页,收载了被子植物的堇菜科、蒺藜科、旱金莲科、古柯科、大戟科、小盘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和胡桃科共9科173属88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
第12卷(2006),884页,记载了被子植物的虎耳草科、番杏科、秋海棠科、仙人掌科、茶藨子科、蔷薇科、榆科、鼠李科、胡颓子科、牛栓藤科、马尾树科、八角枫科、花柱草科等13科85属888种203亚种和变种。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0-01-06基金项目:贵州省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黔科合院所创能(2009)4013号],贵州省“十一·五”攻关项目[黔科合NY 字(2008)3047号],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 字(2010)3044号]和贵州省科技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 字(2009)2133号]资助作者简介:钟理(1983-),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种质资源。
*通讯作者钟理1,杨春燕2,左相兵1,李辰琼1*,张锦华1,向锦3(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独山558200;2.贵州省都匀市农业局,贵州都匀558000;3.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1)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植物区系学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演变。
本文对植物区系概念的演变、植物区系学发展的历史及其研究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初步分析植物区系学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为植物区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区系;植物区系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03(2010)09-0006-04植物多样性保护是目前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学者把植物受威胁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灭绝种(Extinct speices )、濒危种(Endangered species )、渐危种(Vulnerable species )、稀有种(Rare species )、未定种(Indeterminate species )。
五个等级的划分是以植物分布区及分布数量为依据的,这正是植物区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因此,植物区系研究对当今提倡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植物区系概念的演变植物区系(Flora )的研究随着植物学的发展而发展。
早在19世纪初Humboldt 和Candolle 等人就建立了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 )这门学科,它以植被的外貌及生活型等作为标志,在20世纪初Engler、Drude、Diels 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植物地理学的概念,包括分布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分区等。
《2024年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范文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草原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以期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的草原区域。
2. 研究方法(1)植物群落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方采集,收集内蒙古草原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数据。
(2)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评估:运用生态学指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
(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三、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1. 植物种类与数量内蒙古草原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等。
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方采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植物数据,发现植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区域和海拔梯度上存在差异。
2.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植物群落多样性在不同区域和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受到地域和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分析1. 生态系统结构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植被、土壤、地形等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2. 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态系统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通过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受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五、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植物群落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越强。
龙城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龙城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发表时间:2011-02-28T16:40:27.987Z 来源:《学园》2010年12月下期供稿作者:刘瑞霞[导读] 山西省龙城森林公园,总面积5435平方千米。
种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刘瑞霞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山西省龙城森林公园,总面积5435平方千米。
种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本文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龙城森林公园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龙城森林公园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分布类型【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179-02 一概述1.自然概况龙城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中段系舟山支脉,太原市以东20千米,总面积5435万平方米。
海拔1200~1710米。
属季风影响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oC,年均日照时数2475小时,无霜期173天,年均降水量462毫米,年蒸发量1877毫米,每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土壤以褐土为主。
森林公园内林分面积1400万平方米,灌木林3093万平方米,疏林地327万平方米,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2.植被类型概况龙城森林公园自然植被保存良好,植被覆盖率高达90%。
主要植被类型为油松林,是构成公园植物景观的主体,伴生树种有辽东栎、黑桦、蒙椴等。
灌木有多花栒子、灰栒子、毛榛子、胡枝子、沙棘、美蔷薇、毛樱桃、钝叶蔷薇、北京丁香等。
藤本有山葡萄、南蛇藤、粗齿铁线莲等。
草本植物有披针叶苔草、蓝花棘豆、三脉叶紫菀等。
其他植被类型包括:(1)山杨林,伴生树种很少,偶有山楂伴生。
灌木有胡枝子、榛子、土庄绣线菊、多花栒子等。
草本有披针叶苔草。
(2)北京丁香、忍冬灌丛:该植被类型中灌木种类较多,除北京丁香、金银忍冬、金花忍冬、葱皮忍冬外,还有六道木、陕西荚蒾、蒙古荚蒾、京山梅花、樱草蔷薇、多花栒子、灰栒子、西北栒子、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多花胡枝子、虎榛子、榛子、沙棘、伞花胡颓子、河朔荛花、杠柳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杂草、蒿属植物及柴胡、黄芩、远志、华北蓝盆花、异叶败酱、沙参等。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一)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时期:白垩...

4.克朗奎斯特系统 克朗奎斯特(Cronquist A.)是美国学者,他 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是1958年发表的。他1981 年修订的系统将被子植物划分为11亚纲83目383 科。这一新系统与塔赫他间(1980)系统的主要观 点趋于一致,但不用“超目”的分类单元。例如, 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而非其他裸子植物;木兰 目是现存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也是其他被子 植物的出发点;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双子叶植 物中可能与睡莲相似的草本植物。
3.塔赫他间系统
塔赫他间(Takhtajan A.L.)是前苏联学者,其系统是 1954年公布的,并在1959年以后作了几次修订,最后 一次修订是在1987年。他认为被子植物系起源于种子蕨, 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的,而不是起源于现存的裸子 植物或已绝灭的本内苏铁或科达树。由于被子植物具有 极为简化的雌、雄配子体和独特的双受精现象,因此提 出被子植物单元起源的观点;草本由木本演化出来,单 子叶植物起源于水生双子叶类具有单槽花粉的睡莲目莼 菜科(Cabombaceae)。木兰目是最原始的代表,由木兰 目发展出全部被子植物。至于被子植物的发源地,他提 出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到西南太平洋的斐济。塔赫他 间1987年系统含12亚纲166目533科。
(四)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 1.高纬度起源说 2.低纬度热带起源说 ①现代被子植物中多数原始的科都集中分布在低纬 度的热带,如木兰科 ② Camp 提出南美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有许多种接 近被子植物的原始祖先 ③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支持 3.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 孙革在辽西发现辽宁古果(1.5亿年以前)
恩格勒以花部的构造,尤其是花被的特征所显示的递增的复 杂性安排被子植物的系统。把无被或单被、风媒传粉的类群安排 在最前面,认为它们在被子植物中处于原始的地位,花被的分化 成为花萼和花瓣,以及花瓣的连合代表被子植物发育的较高阶段。 整个双子叶植物划分为单被花群、离瓣花群和合瓣花群,每一群 又依据从明显的下位花一直到完全的上位花来表明演化的方向。 他还认为现存的多心皮类和柔荑花序类并无直接的联系,前者来 自叶生胚珠的孢子叶类,后者出自孢子穗类,恩格勒称此为被子 植物的二元起源。1964年版恩格勒系统对目的范围和位置作了重 新的划分和变更,但仍以柔荑花序类作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这种以柔荑花序类作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认为由单被花发 展到双被花,由离瓣花发展到合瓣花作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理论 基础的学派称为柔荑花序学派,又由于其创始人是恩格勒,也称 为恩格勒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前被子植物经过退 行演化分支出来,与双子叶植物平行发展,承认它与木兰目和毛 茛目有联系。 中国植物志采用1936年版的恩格勒系统。
孔雀草的研究进展

孔雀草的研究进展霍雅楠;王文;祁智;毛惠平【摘要】孔雀草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由于其优良的观赏特性,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孔雀草一般大量应用于花坛、花境和庭院。
文章总结了孔雀草在遗传育种、栽培、抗逆性、化感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孔雀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名称】《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孔雀草;遗传;育种;栽培;抗逆性;化感作用【作者】霍雅楠;王文;祁智;毛惠平【作者单位】[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呼和浩特市园林管理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1.9孔雀草(Tagetes patura L.)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法兰西菊、小万寿菊,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株高20~100 cm,茎直立,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展开。
叶对生或互生,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单生,径约4cm。
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基部带有红褐斑[1]。
花较万寿菊小而多,花期5—9月。
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管理简单[2]。
孔雀草园林用途广泛,普遍应用于花坛花镜庭院。
此外,孔雀草还是良好的中药、驱虫药、杀虫剂和着色剂。
由于目前孔雀草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对孔雀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抗逆性及化感作用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孔雀草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将有关孔雀草的研究情况与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孔雀草的遗传特性为了了解孔雀草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付巧娟等[3]通过18个形态特征对40份孔雀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孔雀草具有丰富多样的表型,种质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高。
内蒙古被子植物新记录

内蒙古被子植物新记录
陈龙;旭日;赵利清
【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2014(34)3
【摘要】报道了内蒙古被子植物3个分布新记录种:昆仑锦鸡儿(Caragana polourensis Franch.)、甘肃霸王(Zygophyllum kansuense Y.X.Liou)、口外糙苏(Phlomis jeholensis Nakai et Kitag.).相关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总页数】2页(P634-635)
【作者】陈龙;旭日;赵利清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被子植物新记录 [J], 刘铁志
2.福建省被子植物1新记录属及5新记录种 [J], 陈永滨; 陈新艳; 马良; 陈世品; 李恒; 杨成梓; 范世明; 梁晖
3.甘肃被子植物2个分布新记录种 [J], 郭延秀;蒲训;郑贵森;崔治家;王振恒;马毅;晋玲
4.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Ⅹ [J], 安昌;朱艺耀;上官振华;上官容卿;杨成梓
5.内蒙古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J], 舒定玺;穆立蔷;莫训强;董上;高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 , 要 从 事 民 族 植 物 学 和 植 物 科 学 史 研究 . 主
用 “” .9 8年 出 版 的 《 国 植 物 志 》 四十 三 卷 第 一 分 册 主 张 恢 复 蒺 藜 科 的 S r zgu u g 19 中 第 ac y im B ne o
属 . 9 0年 A kl L v 1 1 18 se Se( 9 6~19 ) Sre A snei N vk 10 l 9 4 以 e i r jv esi( 9 8~13 ) g e c 9 8 的拟 鹅 观 草组 Sc. et
Ped renr esi suoog e aN vk 为基础 , i 主要 依据染 色体资 料而建 立 了 P edrenr su oog ei a(N vk esi)A.Lv , 6e 即拟 鹅观 草属或假 鹅 观草属 . 内蒙古 的植 物分类 学工作 者 同意这一 观点并 已采 用 . 者 赞 同相 关 学 作 者对 上述植 物属 的订正恢 复 和从原 隶植 物 属分 出 的意 见. 样 , 内蒙古 植 物 志》 二 版 出版后 发 现 的 这 《 第 新 分布记 录植物 属 8个 , 名植 物属 2个 , 原隶植 物属 分 出而 独立 的植 物属 3个. 更 从 也就 是说 《 内蒙古植 物 志》 出版后 增加 1 3个 属 , 因更 名而减少 2个属 ( 1 . 表 )
Pa i pr m O i , l o e g s mu l . 应采用 D ne O i r 13 v a i l e ( 8 0~1 1 )于 1 8 l v 96 8 6建立 的 Pa i pr u l . . lgo em m Oi s v 赵一之 等 ( 0 3 主张把 原放 在蔷薇科 委 陵菜属 P t tl . 20 ) o niaL 中的 P t t a rt o . 金 露梅 ) 部分种 类应 e l o ni fui s L ( e U ca 等 放在 由 C nt t eS m e R f eq e 18 o s ni a ul a nsu ( 7 3~14 于 13 a n i 80) 8 8年 成 立 的 D s h r R f属 , 已开 始 采 ai oa a. 并 p
Mon h ec ) 蒙古 的分 布. 以及 鼠尾草属 ( av . 、 蕊草 属 ( in . 和裂 稃茅 属 ( ci cn c e) S la L ) 单 i Cn aL ) Sh ah eHak1 z 叫在 内
在此期 间 , 部分植 物属 进行 订 正 和处 理 . 对 梁存 柱 等 ( 0 3 经 考 证认 为 , 内 蒙古 植 物 志 》 用 的 20 ) 《 采
我 国著 名植 物学 家李继侗 教 授是 率 先倡 导 编 写 《 蒙古 植 物 志》 内 的科 学 家 , 1 6 于 9 3年 曾一 度 组 织 编志 工作 , 为该志 的编 写工作 奠定 了基础 … .9 3年 , 17 内蒙 古农 牧学 院富象 乾教 授 带头 向内蒙 古党 委 提
出 “ 即组织 全 区有关人 员 , 写 内蒙古植 物志 的请示 报告 ” 得 到批 准 , 内蒙 古科 委直 接组 织 领导 . 立 编 并 由
6
中央 民族 大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第 l 9卷
重 要 的划 时代标 志. 此 , 从 内蒙古被 子植 物区系研 究进入 了一个 补充 完善 和 提 高 的植 物 志后 时 期. 截至 20 0 9年 , 内蒙 古植物 志》 《 第二 版最早 出版 的第三 卷 已经 历 了二 十年 , 最后 出版 的第 一卷 也 已经 历 了十
间取 得 了 以下 研 究 进 展 : 1 发 现 内蒙 古 被 子 植 物 新 记 录 属 8个 , 名 植 物 属 2个 , 原 隶 植 物 属 分 出 而 独 立 () 更 从 的植 物 属 3 ;2 新 定 名 发 表 2 个 () 5新 种 、 亚 种 、5新 变 种 、 1新 1 2新 变 型 ;3 发 现 新 记 录 4 () 4种 、 2亚 种 和 2变 种 ;4 ( )对 原 有 的 3 0种 、 亚 种 、O变 种和 1 型 进 行 了订 正 . 植 物 志 后 时 期 , 蒙 古 被 子 植 物 区 系 研 究 取 1 1 变 在 内
变型 , 子植 物 3科 、 、5种 、 裸 7属 2 2变种 , 被子植 物 1 4科 、 1 、3 2种 、4亚 种 、3 种 、7变 型 和 1 7 4属 2 0 2 3 7变 3
4栽 培 变 种 .
《 内蒙 古植 物志 》 第二 版的全 部 出版是 内蒙古 维管束 植 物 区系 , 特别 是被 子 植物 区系研 究史 上 极其
21 0 0年 8月
中央 民 族 大 学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a fMUC( trlS in e dto or l n o Naua ce c sE iin)
Au .,2 0 g 01 V o . 9 NO 3 1 1 .
第 1 9卷
第 3期
植 物 志后 时期 内蒙 古被 子 植 物 区 系研 究 进展
一
年 了. 在此期 间 , 国植物 分类学 工作者 对 内蒙 古被 子植 物 区系开 展 了进 一 步 的深入 研究 , 现 了不 我 发
少新 分类 群和新 分布记 录 , 并对 《 内蒙古植 物志》 二版收 录 的不 少种 类 做 了分类 学订 正 . 第 因此 , 很有 必
要 总结植 物志后 时期 内蒙古被 子植 物 区系研 究进 展 , 为 志 后 时期 内蒙 古被 子 植 物 属 的研 究
在《 内蒙古植 物志》 二版 出版 之后 , 内蒙 古 自治 区地 域 范 围 内未发 表 新植 物属 , 发 现一 些新 第 在 但
分 布记 录属. 庆如等 最早发 布 内蒙古 有铁 苋菜 属 ( cl h . 分 布 . 时 , 吴 A a p aL ) y 此 含大 戟科 的《 内蒙古 植 物 志》 第二 版第 三卷 出 版 已有 3年 时 间 . 2 0 在 0 3~2 0 0 9年 间陆 续 发 布 假 小 喙 菊 属 ( aa i ohnh s P rmc ry cu r K r. 、 i ) p 乱子草 属 ( h n e i S he . Ⅲ 、 鳞 草属 ( n g ldu r e . 和鹅 肠菜 属 ( oo n Mu l br a c r ) 腺 e g b A a al im G i b ) i s Myst o
C rti s( o r. anbn 驼绒藜 属 ) e o e T un )G g ei( a d 为无效 命名 , 应恢 复采用 A tnJh n o ule s et 14 no o anynG e nt d ( 7 5 d a
—
18 )于 17 71 7 2年 的 K aceii oi G e e s ; 认 为 P i ei R y . 一 单 种 属 而 不 能 包 括 rs nni v ul nt 并 h k a d . r s a ol 为 np e
表 1 植 物 志 后 时 期 内 蒙 古被 子 植 物 新 记 录 属和 订 正 属
Ta b.1 Ne r c r s a d r v s o f a i s r g n r n I ne o g la i h s lo a tme w e o d n e i i n o ng o pe m e e a i n r M n o i n t e po t—f r i
得 了显 著 进 展 , 《 为 内蒙 古 植 物 志 》 三 版 的 编著 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第
关键词 : 《 内蒙 古 植 物 志》; 发 表 类 群 ; 记 录 类 群 ; 订 正类 群 新 新 新
中图 分 类 号 : 9 8 7 Q 4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8 3 ( O o 0 -0 5 1 1 0 — 6 2 l ) 30 0 .1 0
17 9 6年 , 成立 了 “ 内蒙古植 物 志编写 组 ” 由仝治 国任组 长 , , 富象 乾任 副组 长 , 马毓 泉 、 马恩 伟 、 杨锡 麟 、 陈
山为组 员 , 由内蒙古 大学 为课题 挂靠单 位 .9 1年 , “ 18 将 内蒙古 植 物 志编 写 组 ” 扩建 为 “ 内蒙 古植 物 志 编 辑 委员会 ” 由马毓泉 任主 编 , 象乾 和陈 山任副 主编 . 内蒙古 植 物志 》 一版 于 1 7 、9 8 1 7 , 富 《 第 9 7 1 7 、9 9年
哈 斯 巴根 , 俊 英 , 贺 王铁 娟 , 徐 杰 , 苏亚拉 图 , 王金 妞 , 赵 晖
( 内蒙 古 师 范 大学 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呼 和浩 特 0 0 2 ) 10 2
摘
要 : 本文 综述 了《 蒙 古植 物志 》 二 版 出 版 以来 内 蒙 古 被 子 植 物 区 系 的 研究 进 展 . 果 表 明 , 内 第 结 在此 期
卷 ,9 3年 出版第 七卷 ,9 5年 出版第八 卷 和 第一 卷 . 内蒙 古 植 物 志》 一 版 总共 收 录 内蒙古 维 管 束 18 18 《 第
植 物 1 1科 、6 3 6 0属 、1 7种 …. 26
截止 1 8 9 5年 , 内蒙古植 物志 》 《 第一 版第一 至第 八卷 全 部 出版. 但在 此期 间 内蒙古 行政 区划范 围 的 变 动使得 该志各 卷及 其所 含植物类 群 所覆 盖的地 区 范 围不 同 , 能 够完 整地 反 映 内蒙 古 维 管束 植 物 区 不 系. 鉴于这 种情况 , 内蒙古植 物 志编委 会及 时做 出将编 写 《 内蒙 古植 物 志 》 二 版 的决 定 . 内蒙 古 植物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