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

绪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80-200%。
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50-70%。
(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50-80% (5)保护生态环境★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
(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饲料与动物体的化学组成

动物体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吸收
动物体通过消化系统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如氨基酸、单糖、脂 肪酸和矿物质离子。消化的方式和效率取决于饲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动物的生理状态 。
运输分配
吸收的营养成分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在那里被用于合成细胞成分、 产生能量或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理功能。营养成分的运输和分配受到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 统的影响和控制。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作为信号 分子,参与调控动物的基因 表达。通过影响转录因子和 信号转导途径,营养成分可 以诱导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 达,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 发育和生理功能。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动物的 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例 如,维生素A、E和硒等营养 成分对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 能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影响 抵抗疾病的能力。
需求。
矿物质
总结词
矿物质是动物体内必需的营养素,参与 骨骼构成、血液凝固和神经传导等多种 生理功能的调节。
VSபைடு நூலகம்
详细描述
矿物质是动物体内必需的营养素,它们参 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如骨骼构成、血 液凝固和神经传导等。矿物质在动物体内 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得。不同的矿 物质在动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饲料 中必须添加适量的矿物质以满足动物的生 长和生产需求。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还影响动 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例如, 某些营养成分可以提高动物 对高温或寒冷的耐受能力, 而某些维生素则有助于动物 的繁殖和生长,使其更好地 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04
饲料与动物体化学组成的研究意义
提高动物生产效率
优化饲料配方
通过研究饲料与动物体化学组成的关系,可以针对 性地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动物生长和生产的需求 ,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率。
动物营养概述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 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 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2.动物的能量评定体系
我国 猪——DE 禽——ME 反刍动物——NE 奶牛——NND或DCEU(奶牛能量单位):
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或3138kJ产奶 净能为一个NND。
1.有机物的消化与吸收 可消化营养物质: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
的营养物质,食入营养物质扣除粪中营 养物质。
(2)消化率
消化率
可消化营养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100 %
食入营养物质 粪中排出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100
%
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
食入营养物质 (粪中排出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粪代谢产物)
100%
2.有机物质的利用
.
水分
饲 料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纯蛋白质
干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氨化物
乙醚浸出物 真脂肪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粗脂肪) 类脂肪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活性物质:维生素和酶等 无氮浸出物
图1-1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1.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饲料六大营养物质(六大养分): 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
.
总能
消化能
代谢能
净能
粪 能
尿气 能体
能
热 增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耗
图1-3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概念: 饲料中有机物充分燃烧或完全氧化所释放出 的能量总和。
测定:氧弹测热计 意义:总能不能用来评价饲料营养价值差异,也不
能说明饲料被动物利用的程度,但总能是评定其它 能值的基础。
动物营养 习题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法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法)由德国Hanneberg 1864年提出,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
该法经济、适用,已使用100多年。
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包括六大成分,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初水含量=饲料鲜重(g)-风干饲料重(g)/鲜饲料重(g)×100%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灰分含量=灰含量(g)/饲料样品重(g)×100%(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粗蛋白:包括(真蛋白+非蛋白氮)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饲料样品重(g)×100%(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
(5)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就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与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就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就是饲料、动物组织与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就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就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与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就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与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她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动物营养学资料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包括六大成分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初水含量=饲料鲜重(g)-风干饲料重(g)/鲜饲料重(g)×100%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灰分含量=灰含量(g)/饲料样品重(g)×100%(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蛋白:包括(真蛋白+非蛋白氮)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饲料样品重(g)×100%(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
(5)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酸碱测定法测定。
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半纤维素=NDF-ADF 纤维素=ADF-酸性洗涤(六)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7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
营养 成分 收割期 孕蕾前期 花蕾期 开花期
有机 物 88.33 89.37 89.13
粗蛋 白质 23.25 19.87 19.00
粗脂 肪 2.69 3.00 2.41
粗纤 无氮浸 粗灰 维 出物 分 21.04 40.30 12.6 26.50 40.06 10.6 30.39 37.33 10.9
胞壁的主要成分,粗饲料中含量高。
二、化合物组成
2.脂肪
含C、H、O
C、H对O的比例高于碳水化合物
二、化合物组成
3.蛋白质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S 蛋白质平均含N 16% 由20种AA组成
二、化合物组成
4.维生素
为有机物;动物需要量小; 调节代谢;含C、H、O,
有些含N及矿物元素。
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
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表1-5植物性饲料及其化学成分(%)
种 类 植株(新鲜) 玉米 苜蓿 猫尾草 植物产品(风干) 苜蓿叶 苜蓿茎 玉米籽实 玉米秸 大豆籽实 猫尾干草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灰分 钙 磷
一、元素组成
必需化学元素:
非矿物元素 4种:C、H、O、N;
矿物元素18种:
常量元素7种:Ca、P、K、Na、S、Cl、Mg;
微量元素9种:Fe、Cu、Mn、Zn、Se、I、
Co、F、Mo、Cr、B。
二、化合物组成
1 碳水化合物
含C、H、O, H:O=2:1
1)单糖
根据C原子数多少,有丙糖、丁糖、戊糖、
四、养分的基本功能
表1-2 不同养分的功能
构成机体 水 + 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 + 脂肪 + 矿物质 + 维生素 提供能量 + + + 调节 + + + + + + 乳蛋形成 + + + + + +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一)一般表示方法
1.百分比(%)
在100(g、mg、μg、Ib等)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 占的比例。
木质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灰分
表1-1 不同分析方案比较
100 水 灰分 粗蛋白 粗脂肪 NFE 细 胞 内 容 物 水 灰分 粗蛋白 粗脂肪 水 灰分 粗蛋白 粗脂肪 NFE NDF ADF ADL
半纤维 素 纤维素
木质素
细 胞 壁
无N浸 出物( NFE) 粗纤维
饲料组成
常规分析体系
Van Soest分析体系
计算。
例:某饲料新鲜基础含CP5%,水分75%,求饲料风干基础 (含水10%)下含蛋白质多少? 设为x,则 x∶90%=5%∶25% x=(5%×90%)÷25% =18%
第二节
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二.化合物组成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一、元素组成
动植物体内已发现60多 种元素,含量最多的为C、H、 O、N四种,可达DM 95%以上。
三、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二)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三)纯养分分析法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
(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 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
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Weende
主要维生素包括: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1、B2、B6、B12、烟酸、 泛酸、生物素、叶酸、胆碱、VC.
二、化合物组成
5.水
由 H、O组成, 动植物的主要 组成成分。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1.元素比较(表1-4)
表1-4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 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3.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
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
真蛋白
粗蛋白
非蛋白氮(NPN)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4.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 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
(三)纯养分分析法
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
包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脂肪中的脂肪酸,碳水化 合物中的各种糖以及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优点:更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 缺点:方法复杂、设备
四、养分的基本功能
(一)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二)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三)作为动物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 (四)参与动物产品的生产
己糖,最重要的是己糖。
二、化合组成
单糖中己糖最重要,其结构式: C6H12O6
动物体内: C6H12O6+6O2 植物体内: 6CO2+6H2O
6CO2+6H2O
C6H12O6+6O2
二、化合物组成
重要己糖包括: 葡萄糖:常见于玉米糖蜜和动 物血液中,甜度为蔗糖的3/4; 果糖: 主要存在于成熟水果和 蜂蜜中,是最甜的糖; 半乳糖:乳糖水解产物之一
66.4 74.1 72.4
2.6 5.7 3.5
0.9 1.1 1.2 2.4 1.1 3.9 1.1 17.4 2.3
28.7 16.8 20.7 55.6 74.6 71.3 71.4 30.7 75.6
1.4 0.09 0.08 2.4 0.44 0.07 2.2 0.16 0.10 8.9 3.7 1.3 6.2 4.9 4.5 0.22 .24 0.82 .17 0.02 .27 0.50 0.08 0.24 0.58 0.36 0.15
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饲料 中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可溶物
酸性洗涤纤维 72%硫酸 纤维素
酸性洗涤可溶物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 燃烧
灰分
Van Soest(1976)粗纤维改进方案
(二)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范氏纤维成分计算
半纤维素=NDF-ADF
纤维素=ADF-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
二、化合物组成
2)双糖
重要双糖包括: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二、化合物组成
3)多糖 少于15个单糖单元的多糖叫寡糖 化学式:(C6H10O5)n
二、化合物组成
重要多糖包括:
淀粉: 植物的能量贮存形式,动物的主要
能量来源。水解式: 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二、化合物组成
糖原:动物淀粉,在肝脏合成, 水解产生葡萄糖。
二、化合物组成
半纤维素:异质多糖,由多缩戊糖和多缩己糖组成。 性质介于淀粉和纤维素之间。
纤维素:由葡萄糖聚
合而成。自然界最丰 富的碳水化合物,占
植物界C含量的 50%以
上。棉花含量90%以上。
二、化合物组成
木质素: 非碳水化合物,含C过多, H:O比 ≠2:1,含N。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为植物细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饲料状态
风干(半干)状态(基础): 60-70℃烘干,
失去初水,剩余物为风干物质,其状态叫风干状
态。
全干(绝干)状态(基础):100-105 ℃烘
干,失去结合水,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其状态叫全干状态。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2.粗灰分(Ash)
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
乙醇、高温)下测定。
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
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 。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6.无氮浸出物(NFE)
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 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
粗纤维)%
(二)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Van Soest(1976)改进方案: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NDF) (ADF)
试验站的Hanneberg 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
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Feed
Proximate Analysis),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
六大类。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水分
饲 料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干物质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 出物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在1磅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占的毫克数。
1磅=454000mg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二)不同干物质基础的换算
新鲜基础(原样基础); 绝干基础(全干基础);
风干基础(半干基础),通常含水10-15%。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将某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 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
10.6 22.5 10.9 9.7 14.6 8.9 15.6 5.7 9.1 37.9 11.4 6.3
表1-6 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无脂样本 动物种类 犊牛(初生) 幼牛(肥) 阉牛(瘦) 阉牛(肥) 绵羊(肥) 绵羊(瘦) 猪(体重8kg) 猪(体重30kg) 猪(体重100kg) 母鸡 兔子 马 人 小鼠 大鼠 豚鼠 水分 74 68 64 43 74 40 73 60 49 57 69 61 60 66 65 64 蛋白质 19 18 19 13 16 11 17 13 12 21 18 17 18 17 22 19 脂肪 3 10 12 41 5 46 6 24 36 19 8 17 18 13 9 12 灰分 4.1 4.0 5.1 3.3 4.4 2.8 3.4 2.5 2.6 3.2 4.8 4.5 4.3 4.5 3.6 5.0 水分 76.2 75.6 72.6 72.5 78.4 74.3 78.2 79.5 77.0 70.2 75.2 73.9 72.9 75.4 71.7 72.7 蛋白质 19.6 20.0 214.6 21.9 17.0 20.5 18.2 17.2 18.9 25.9 19.6 20.6 21.9 19.4 24.3 21.6 灰分 4.2 4.4 5.8 5.6 4.6 5.2 3.6 3.3 4.1 3.9 5.2 5.5 5.2 5.2 4.0 5.7 无脂干物质 蛋白质 82.2 81.6 79.1 79.5 78.2 79.3 83.3 84.3 82.4 86.8 79.1 79.2 80.7 79.1 86.0 79.3 灰分 17.8 18.4 20.9 20.5 21.8 20.7 16.7 15.7 17.6 13.2 20.9 20.8 19.3 20.9 14.0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