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穿刺
髋关节穿刺术

髋关节穿刺术
髋关节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髋关节穿刺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
定义
髋关节穿刺术,又称为关节腔穿刺术,是通过刺入髋关节腔来获取关节液样本或进行治疗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应症
髋关节穿刺术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1. 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如感染、炎症、创伤等。
2. 对髋关节疾病的治疗,如关节液引流、药物注射等。
3. 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如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关节液检查。
操作步骤
髋关节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2. 利用超声或X射线引导,确定穿刺点和路径。
3. 局麻皮肤和深层组织。
4. 使用穿刺针刺入髋关节腔,抽取关节液样本或进行治疗。
5. 完成后,适当包扎和处理穿刺口。
注意事项
在进行髋关节穿刺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路径。
3. 遵循正确的穿刺技术和操作步骤。
4.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可能的并发症。
可能的风险
髋关节穿刺术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 感染:穿刺过程中可能引入细菌导致髋关节感染。
2. 出血: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
3. 疼痛:穿刺后可能出现短期的疼痛不适。
4. 其他: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血肿、神经损伤等。
总结了髋关节穿刺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节腔穿刺精讲课件(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关节穿刺一步到位。
关节穿刺主要是针对由于损伤、关节炎等因素造成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内积液时使用的。
(一)关节穿刺术1. 定义:无菌技术操作下,用空针刺入关节腔内抽取积液,了解积液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向关节内注射药物以治疗关节内创伤和疾病的一种技术。
2. 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术:关节积液时抽液检查,确定积液的性质和诊断;或作关节腔造影用。
2)治疗性穿刺术:-化脓性关节炎的抽脓、冲洗和注入抗菌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关节损伤或关节手术后发生多量积血时,抽出积血,减少粘连,防治感染用。
3. 穿刺的基本原则穿刺原则:必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绝不能将关节囊外的化脓菌带入关节腔内,尤其是在疑为化脓性关节炎的穿刺时,一定要对关节周围的化脓性炎症或邻近关节的化脓性骨髓炎形成的脓肿相鉴别,以免人为造成化脓性关节炎。
穿刺点选择的基本原则:避开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结构,并易于进入关节腔的部位进行。
穿刺要点:通过活动关节找到关节间隙、明确穿刺点后作上标记。
关节穿刺时,必须注意穿刺针头只能进入关节腔内,决不能刺进关节软骨或骨内,以免引起化脓性感染。
4. 目的检查关节腔内积液,以明确诊断;抽出关节腔内积液、积血或积脓,以达到减压;关节腔内注入某些药物进行治疗。
(二)肩关节穿刺解剖要点:-盂肱关节-肩峰下间隙(第二肩关节)体位:仰卧位或坐位穿刺点(5 个):上、前、前外、后外、后1.肩关节解剖2.肩关节穿刺法1)前方进针法(最简单、最常用):上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位。
用6 号针头,自肱骨小结节与肩胛喙突的中点,或喙突顶端外下方1~2cm 处垂直进针直至针尖进入关节腔内。
回抽无积液即可注入药液。
如果回抽有积液则应将关节积液抽净,然后再注药。
2)前外侧进针法(肩髃穴进针点)患者肩关节外展,使上肢与躯干成90 度,在肩关节上由于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形成两个窝,前方的一个位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相当于肩髃穴进针点,定点后,让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皮肤常规消毒,用5 号齿科针头与穴位外侧皮肤呈约60 °夹角,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滑囊、冈上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抽吸无积液即可注药5ml。
关节腔穿刺液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关节腔穿刺液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展开全文一正常值关节腔内有1-3ml,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通常不易被抽出。
二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量增多:见于非炎症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
(2)颜色:草绿色: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细菌性感染、结核性关节炎、免疫功能缺陷等;红色:见于外伤、血友病、坏血病、肿瘤、血管瘤、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穿透关节的骨折,如为不均匀红色,见于关节穿刺时损伤血管;黄褐色:见于陈旧性关节内出血;乳白色:见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透明度混浊:见于化脓性关节炎(如细菌性感染、结核性关节炎、免疫功能缺陷)、炎症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风湿热、痛风等)。
(4)总蛋白:20.0-30.0g/L为轻度升高,见于炎症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40.0-70.0g/L为显著升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
(5)葡萄糖:<2.20mmol>(6)白细胞计数:(200-2000)×106/L,见于非炎症性关节炎;(2000-75000)×106/L,见于炎症性关节炎;>10000×106/L,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7)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50%,见于炎症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75%,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需要检查的人群:若夜间突然出现关节剧痛,全身乏力、发热、头痛或各种关节炎症状的人群。
表1 正常滑膜液与血浆成分比较总蛋白白蛋白ɑ-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葡萄糖尿酸滑膜液10-30g/L55%-70% 6-8% 8-10% 10-14%3.4-5.6mmol/L119-476μmol/L血浆60-80g/L50-65% 3-5% 8-14% 12-22%3.9-6.1mmol/L119-476μmol/L 关节液的化学检查除粘蛋白凝块形成试验外,常因粘稠度高而取样困难,必要时可用透明质酸酶降低其粘度后,再测定化学成分。
实用关节腔穿刺

1 总论—禁忌症
①感染: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破溃或有 感染; ②凝血障碍: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 血友病等应避免穿刺,以免引起出血;
1 总论—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1 总论—注意事项
① 操作前关节被动或主动全方位运动������ ② 缓解双方紧张情绪 ������ ③ 按选定点进针 ������ ④ 局麻皮肤即可,麻醉药勿深部注射 ⑤ 有阻力时退针,改变方向,不宜摇摆针头;
关节腔穿刺术
风湿免疫病科 叶志勤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5 6
总论
膝关节穿刺 踝关节穿刺
肩关节穿刺
肘关节穿刺 腕关节穿刺1 来自论—适应症①诊断:急性关节肿痛,有可能为感染性或化 脓性关节炎; ②诊断:关节肿痛、积液未能确诊,抽液以协 助诊断; ③治疗:已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 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 ④治疗:关节腔内注入药物。
4 肩关节穿刺
5 肘关节穿刺
5 肘关节穿刺
6 腕关节穿刺
6 腕关节穿刺
7 结束语
穿刺不成功不是错
医源性感染就是罪
记录关节腔穿刺病程记录
1 总论—并发症
①关节感染 ,最常见为化脓性细菌感染, 金葡菌最常见 ������ ②穿刺部位血肿或关节积血 ③关节软骨面损伤
④断针
2 膝关节穿刺-解剖
2 膝关节穿刺-穿刺点
2 膝关节穿刺-穿刺点选择
2 膝关节穿刺-穿刺点选择
3 踝关节穿刺
3 踝关节穿刺
4 肩关节穿刺
1 总论—注意事项
① 透皮速度快 ② 注射药物前要回抽 ③ 滑液不能抽出时,略改变针头位置继续抽吸 ④ 拔除针头后,用碘酒消毒穿刺点 ⑤ 负重关节(尤其是抗凝治疗者 )在术后应休 息或制动 1~2天 ⑥ 注入激素1天≤2个关节; 1 年内同一关 节注射次 ≤3次
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清洁操作区域,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
准备穿刺针、注射器、局部麻醉药和消毒剂。
2.术前准备: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确认患者是否有可能的过敏反应。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便对目标关节进行穿刺。
3.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法(例如,局麻喷雾、表面麻醉或深部麻醉)。
注射局部麻醉药到穿刺点周围,确保麻醉到达关节腔。
4.穿刺过程: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拿起穿刺针,以合适的角度和方向将其插入关节腔。
当穿刺针进入关节腔时,可能会有关节腔液出现,收集关节腔液到注射器中。
5.关节腔液处理:将关节腔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等)。
6.完成操作:移除穿刺针。
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在穿刺点周围覆盖敷料。
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的评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评估:1.技术操作:操作者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找到穿刺点。
操作过程是否顺利,是否造成其他损伤。
2.麻醉管理:麻醉方法选择是否合理。
麻醉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导致患者痛苦或不适。
3.关节腔液采集:关节腔液的采集是否顺利。
采集得到的关节腔液样本是否足够进行实验室检查。
以上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在进行手术前,操作者需要熟悉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膝关节腔穿刺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对关节腔穿刺术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关节科四、实训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五、实训内容1.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理论知识(1)适应症:关节积液、关节感染、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造影等。
(2)禁忌症:关节内感染、关节周围皮肤破溃、凝血功能障碍等。
(3)穿刺部位:髌骨外上缘、髌骨下缘、髌骨内侧缘等。
(4)穿刺方法:髌旁入路、髌上囊入路等。
2.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征得同意;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或轻度屈曲;消毒穿刺部位,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2)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用7-9号注射针头,于髌骨外上缘或髌骨下缘,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内侧缘,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3)抽液: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4)术后处理: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3.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六、实训过程1. 教师讲解膝关节腔穿刺术的理论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点评。
七、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八、实训体会1. 膝关节腔穿刺术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关节腔穿刺知识点总结

关节腔穿刺知识点总结关节腔穿刺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关节积液、滑膜炎、关节疼痛、关节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
在进行关节腔穿刺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
同时,医疗人员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关节腔穿刺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关节腔穿刺的步骤主要包括:消毒、麻醉、定位、穿刺和抽取关节腔内液体。
在进行关节腔穿刺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方向,避免损伤关节结构或周围血管和神经。
在抽取关节腔内液体时,需要留意液体的性状和颜色,可以为后续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关节腔穿刺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
在关节腔穿刺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避免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关节腔穿刺虽然是一种有风险的操作,但在合适的适应症下,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为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效果。
因此,医疗人员在进行关节腔穿刺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效果。
总结起来,关节腔穿刺是一种治疗和诊断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针头穿刺关节腔,抽取关节腔内液体进行检测或注入药物,从而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
在进行关节腔穿刺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充分解释关节腔穿刺的目的和风险,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在进行关节腔穿刺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关节结构及周围组织,引起并发症。
关节腔穿刺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在合适的适应症下,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为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效果。
关节腔穿刺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节腔穿刺可行性分析报告简介关节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用于获取关节腔内的液体样本或注入药物。
本文将对关节腔穿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
可行性分析1. 安全性关节腔穿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需严格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选择穿刺点、消毒操作、使用无菌器械等都是确保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2. 诊断价值关节腔穿刺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通过分析关节腔内的液体样本,可以确定关节炎的类型(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关节滑膜炎的病因等。
此外,还可以检测液体中的细胞计数、炎性标志物、结晶等,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治疗效果关节腔穿刺还可用于治疗一些关节相关疾病。
通过穿刺,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关节腔,提高药物在关节内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关节腔穿刺可用于治疗关节积液、滑膜炎等疾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反应。
4. 适应症和禁忌症关节腔穿刺适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关节腔内积液明显,影响关节功能;-需要对关节腔内的液体进行诊断或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不可行。
然而,对于以下情况,关节腔穿刺应禁忌:-关节感染或明显炎症,以免扩散感染;-凝血功能异常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易出血的患者;-关节腔内有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优势和限制优势-非侵入性:关节腔穿刺通过皮肤和关节袋进行,无需开放性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可靠性:关节腔穿刺获得的液体样本是直接来自关节腔的,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治疗效果明显:关节腔穿刺可将药物直接注入关节腔,提高治疗效果。
限制-操作技巧要求高:关节腔穿刺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部分病例不适用:有些患者由于病情或其他原因,不适合进行关节腔穿刺。
-风险和并发症:关节腔穿刺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医生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
结论关节腔穿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用于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风湿免疫科 赵 伟
关节腔穿刺术优势
操作简单、风险低、环境要求不高;
诊断或鉴别诊断:病因不明的关节积液或怀疑有新的 诊断患者,可以鉴别患者的关节症状属于炎性或者非 炎性,也可以确诊关节感染或晶体性关节病;
治疗:抽取关节炎本身可以减缓关节肿痛症状,激素 注射治疗能更能有效治疗绝大多数关节或关节周围疼 痛,迅速改善关节症状,而全身副作用相对较轻。
关节腔穿刺/注射适应征
诊断
区别炎性/非炎性关节炎 拟诊化脓性关节炎 拟诊晶体性关节炎或关节内出血 关节镜/关节造影或滑膜活检
治疗
减轻关节张力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移除积血或脓液 注射皮质激素或他药(透明质酸、生物制剂、P32磷酸铬胶体) 关节冲洗
滑液分析
革兰氏染色和细菌培养
注意事项
签署知情同意; 严格无菌操作; 坐姿进行操作; 单手操作为主; 禁忌反复进针; 术后适当制动;
膝关节
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
屈肌腱鞘炎(扳机指)
扳机指Βιβλιοθήκη 管综合征腕关节肘关节
外上髁炎(网球肘)
肩关节
髋关节
踝关节
跖趾关节
超声引导下穿刺
CT引导下关节腔穿刺
Thanks
跟腱或足底筋膜发生率较高 不可避免;通常为亚临床性
颜面充血、出汗;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兴奋 有争议。与基础疾病或全身激素应用有关 有争议
关节腔穿刺工具
皮肤准备 碘酒、酒精棉球及纱布;
注射器 3 ml-5 ml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和皮质激素, 10-50 ml 注射器用于抽取关节液; 局部麻醉 1-2%利多卡因( ?); 注射用针 20-27号针头用于局部麻醉, 18号针头用于大 关节(膝, 肩, 踝等), 23-27号针头用于小关节(腕, 掌 指关节等); 其他 手套、试管(无菌、肝素化或含枸橼酸盐抗凝)、 清洁的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关节腔穿刺和注射的并发症
并发症 医源性感染 注射后“急性反应” 局部软组织反应 局部神经损伤 备注 <1/1000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较高 1-6%,持续48小时,可能与术前准备相关 1-6个月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改变 临近部位有重要神经,如腕管综合征
肌腱断裂或损伤 全身激素吸收
缺血性骨坏死 对软骨的影响
为减少污染,滑液可随注射器直接送检
细胞计数和分类 结晶分析 其他分析
抽出的滑液应随即装入适当的试管并马上送检
关节腔穿刺和注射的禁忌症
禁忌症 关节周围结构感染 败血症 皮肤屏障破坏 凝血障碍 感染性关节炎 既往激素注射效果差 难以穿刺的关节 假肢关节 备注 有时痛风类似蜂窝织炎,表现容易混淆 败血症患者如怀疑有感染性关节炎,需行抽吸 勿经病变皮肤穿刺 出血风险很低,即使患者服用华法林 禁忌糖皮质激素注射 相对禁忌 如无影像辅助定位,相对禁忌 感染可能性较大时